“我在這附近,看了好幾日,也在茶館聽了幾日,覺得朱雀軍的確不一樣。”


    “你都會什麽?識字嗎?”


    “我識字,還舉得一把好石鎖,人人稱我‘賽翼德’”


    “你有朝廷的路引嗎?”


    “有的,我家世清白著呢。”


    “好,列名,你先去賣蘋果,每日你來這招兵點點個到,我走時再通知你,我們朱雀軍在這裏沒有營房。來,先把名字寫了,畫個押。”


    過了幾日,來投軍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是貧苦農家子,他們每日土裏刨食,尚得不了幾兩銀子。月二兩的餉,已是及豐厚的一筆收入。而朱雀軍在浙東一戰,也打下了些名聲。


    這天,一些青年們正排著隊呢,邊上來了一條大漢,挎著一口腰刀,走上前來,推開前麵那些人,說道:“總爺,我要投軍。”


    樂楚明看了他一眼,眼一挑:“後麵排隊。”


    “排隊?”那大漢拍了拍自己的腰刀,說道:“我叫胡義成,人稱胡一刀,誰不對我胃口,我就是一刀。總爺,我能打啊。”


    “不聽軍令的,要你何用。”樂楚明鄙夷的看了看他:“就你這三腳貓功夫,也在本總爺麵前吆喝?”


    “嗬,你這小毛頭,看你是千總,才好生和你說話,我胡一刀胡大俠,生平對誰客氣過?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說完,轉身要走。


    這種混子!樂楚明少年心性,決定要教訓教訓他,邊說道:“胡大俠,我便不用這軍爺的身份,和你耍耍。”


    樂楚明嘩的一下脫了軍裝,要過身邊幫忙的衙役的水火棍,往街上一站。


    來投軍的大多是後生,見有熱鬧可看,便大聲鼓噪。有的對胡一刀這狂妄做派早看不慣,便叫:“樂千總,讓我們看看朱雀軍的威風。”


    那胡一刀便拔出刀來,擺個架勢,“總爺,小心了”。


    樂楚明前後腳站住,擺出了突刺的準備姿勢。


    胡一刀大吼一聲,高舉著大刀,就衝了過了。


    樂楚明木棍斜上一挑,胡一刀一下泄了力,慌忙用刀來架,樂楚明孟河一聲:“紮。”棍頭一下子就點在胡一刀的肋骨上,一下子把胡一刀點翻在地。


    “好!”周圍一片喝彩聲。


    “總爺,你使得那家槍法?”


    “我們朱雀軍的刺槍術。”樂楚明說出來,頗有些自豪,這套刺槍術,原型取自英法兩軍的刺槍術,可謂戰場之上千錘百煉,朱雀軍使用前,又有張興培和樂楚明這樣的練家子按東方人的身材加以修改,簡單實用,槍刺一出,一往無前,有進無退。


    樂楚明習武出身,本來用柳工拐和鶴行槍,現在也棄之不用,而對這套刺槍術情有獨鍾,每日自行加練,可謂朱雀軍中刺槍術第一高手。


    樂楚明看見胡一刀過來插隊,腳步虛浮,雖然氣勢洶洶,但料定他不過身大力不虧,欺負人慣了,武藝一般,便有心借這個機會再為朱雀軍揚揚威。


    “我們朱雀軍,可不僅僅是洋槍厲害,凡是入我朱雀軍者,人人習此刺槍術,你們願不願意學。”


    “原意,原意。”眾人都歡唿起來。


    那胡一刀從地上爬起來,捂著肋骨,擠到樂楚明麵前,躬身說道:“總爺,您就收了我吧,我今後一定規規矩矩。”


    樂楚明手一揮:“排隊去。”


    等這天招兵收攤,樂楚明讓胡一刀留了下來,詳問他的身世。


    胡一刀不好意思的說:“我啊,蘇北沐陽人。從小性子野,學了些武藝,到處和人比試,去年,失手打傷了人,家裏沒銀子賠,便跑在外麵遊蕩。看見這裏征兵,就想有個安穩地方。”


    “平日跟誰都是這麽蠻不講理的?”


    “沒有,沒有,這不看這裏都是大小夥子嘛。我從來沒有欺負過老弱婦孺。”


    “行,以後到了朱雀軍,身邊的都是兄弟了,別挑事。”


    “我懂,我懂。”


    唿喚紅票、收藏


    42 戰和


    10月11日


    廣州外海,零丁洋錨地,英國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中國遠征分艦隊的十六艘戰艦,四艘火輪船和幾十艘兵船停泊在這裏。


    英軍在浙東失敗的消息,早於他們的艦隊傳到了澳門和廣州,首鼠兩端的葡澳當局拒絕讓英軍的艦隊在澳門停駐和補給。


    “葡萄牙都要亡國了,居然拒絕大不列顛的艦隊住泊。”


    “我們是否要武力占領澳門呢?”陸軍司令郭富比較直接,“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兩個小時就可以解決。”


    “不要節外生枝,在對清國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前,盡量避免招惹新的敵人。不管這個新敵人看起來是多麽的弱小,也有造成大麻煩的可能。”商務督辦義律說。


    郭富還想說什麽,海軍司令伯麥勸住了他,把話題岔開:“懿律全權代表閣下的病情怎樣了?”


    “越來越嚴重,我看,我們要把他送迴印度治療。”


    “好吧,騰出一艘運輸艦,將懿律全權代表和重傷員,重病號都送迴印度去。我現在正式代理全權代表職責。”伯麥宣布。


    “先生們,我們下一步該怎麽辦,你們有什麽新想法?”


    “我們迴到廣州的名義,是要和新的欽差大臣琦善談判,並執行巴麥尊外相的訓令。”著名的巴麥尊訓令有這樣十個條款:


    開口岸,


    設立使領館,


    割地,


    賠款,


    賠償鴉片,


    賠償商欠,


    賠款計年利5%,


    英文為外交語言,


    限期批準條約,


    英國海軍在中國沿岸的自由行動權。


    這一係列內容,大大超出了琦善和義律在天津見麵時義律提出的五項條件,有些內容琦善甚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昨天,義律和琦善進行了一番書信接觸。義律沒有正式向清方提出了新的“十款條約”,而是試探了一番琦善的底價,或者說道光所容忍的範圍:無非允許通商,默認鴉片貿易合法,再白送一個“嚴懲林則徐”,雙方完全談不到一塊去。


    “沒有可能達成任何協議,甚至連諒解備忘錄也不可能。”義律說,“談判是需要妥協,而外相的訓令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至於琦善,他隻能照清國皇帝的旨意辦事,沒有妥協的權力。”


    “我們的軍隊,需要一塊陸地休整。”郭富沒有執著於無聊的談判草案內容,而是提到了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我們談下去是不會有結果了,”伯麥看了看義律,“而我們的軍隊急需上岸。那好吧,先生們,我們還等什麽,動員艦隊主力,進攻廣州,至少,奪下虎門炮台,讓清國人看看我們的厲害。”


    “等等,伯麥閣下,”義律試圖阻止他,“我們在浙江就是因為低估了敵人,吃了一個大虧,我們不能貿然進攻。”


    “清國人也有兩隻手,擊敗陸軍沒什麽了不起,但他們想擊敗皇家海軍……我不認為有這種可能性。”


    郭富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義律還想說什麽,伯麥不高興地說:“義律閣下,你膽怯了,你在懦弱的東方呆的太久,已經忘掉了皇家海軍的光榮。”


    伯麥堅定的說:“明天,做進攻準備,休整。三天後,隻要海風一起,我們就進攻。”


    在零丁洋的對麵,李穎修正帶著傑肯斯凱站在定遠炮台上,遙望著珠江口的沙角,定遠炮台是在八月初開建,現在剛剛建成的,這是按照傑肯斯凱的建議和範中流的設計,建設在武山頂上的最大的炮台,有炮一百二十門,向西(江麵)的炮位一百個,向南(珠江口英軍入侵方向)炮位八十個。


    在定遠炮台的下方,是原先就存在的鎮遠、靖遠、威遠三炮台,有炮一百四十門,麵向江麵,威遠炮台南麵新建的致遠炮台有四十門炮向著珠江口。


    越過江麵,在江心的橫檔島,下橫檔島所有的隱蔽物都被鏟平了,空無一人,上橫檔島的山頂,有新建的橫安炮台,有炮八十門,兩百個炮位,可以向任何方向集中八十門火炮。


    上橫檔島上合武山隔著珠江東水道相望的是同安炮台,有炮四十門。


    而在山的另一側,是永安炮台,有炮二十門。


    隔著珠江西水道,永安炮台的對麵,是鞏固炮台,原先有炮四十門,經過改建,又增加了六十門大炮。


    這翻改建,已經把廣州所有的大炮都集中到了虎門要塞,而將內河的四方炮台,烏湧炮台都拆了,前麵的大腳,沙角炮台也拆了,隻設了兩個觀察哨。


    李穎修轉賣給廣東水師的六十門三磅騎兵炮則另有布置,廣東水師的炮手們已經很熟悉這些新式火炮。


    李穎修在長達兩個月的和朱雀軍第三營的合練中,憑著海上風浪中曆練的果敢和堅定,以及老成的手腕,已經完全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和尊重,第三營的士兵,已經承認李穎修是楚劍功之後朱雀軍最重要的人。


    傑肯斯凱說:“李穎修同誌,我們的布置,完全有能力,克製英國人的艦隊,隻有一件事我還不放心,就是我們的盟軍。”


    盟軍就是清兵了,楚劍功和李穎修一直向傑肯斯凱灌輸,朱雀軍和清兵不是一體的。


    “你不放心?是水師還是綠營。”


    “都不放心,他們太散漫,缺乏意誌品質。沒有意誌的軍隊無論擁有多麽先進的裝備,都隻會潰逃。”


    “水師還是不錯的,綠營反正我們也不用。”


    “但願如此。哎,範來了。”


    李穎修一看,範中流正在往山上爬。


    “你怎麽才來?”傑肯斯凱問。


    “我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反正,炮台已經建好了,我來不來都無所謂。”範中流解釋說。


    李穎修注意到範中流的臉紅赤赤的。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


    “我終於看到了一個大腳女人,跟了她很久,還用中文問她‘量子,你叫甚麽閩茲?你家豬拿裏?’她最開始不理我,我就一直跟著走,跟著問,後來她終於和我說了句話。”


    “說什麽?”傑肯斯凱問,“給你名字了?”


    “快來人啊,這個鬼夷要吃人啦。然後打了我一巴掌。”


    唿喚紅票、收藏


    43入陣


    10月15日


    大不列顛皇家海軍是無敵的。它自三百年前擊敗無敵艦隊以來,挫敗和消滅了西班牙,荷蘭,法國一係列新興國家的挑戰。同時,他壓服了南部航線的海盜,使得英印航線成為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航路,不列顛憑借對印度的控製,正在步入他最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39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引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引弓並收藏1839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