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期乃至橫跨整個中世紀的歐亞文明,幾乎很少出現漢家鬥將那種戰績。


    要問其他民族的猛士在正史中最突出的表現,恐怕兩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亞曆山大陣中斬將,但並非單槍匹馬;斯坦福橋殺死四十多撒克遜的維京武士,讓人偷襲死了;守橋阻擋西班牙人的貝爾亞騎士,戰死……似乎也就這些,其餘均戰績平平。


    但在東亞這邊,從漢末開始,一批批漢家鐵騎就輪流登上曆史舞台,演繹他們的史詩傳奇。


    這個時代,正好是馬鐙被大規模運用的時代。


    漢末三國,關羽單騎入萬軍,策馬挺槍,挑死了顏良;文鴦打司馬氏,一天內六進六出,單馬殺傷六百人,一騎打退了一支軍隊。


    再往後有單騎破兩千的蕭摩訶,有雙騎入陣馬槊無雙的尉遲恭,有三箭定天山的薛禮,有單馬去捉金兀術的楊再興,直到明代火器開始大規模應用,這種鬥將以個人武力影響戰局的情況才消聲覓跡。


    其中比較關鍵的因素就是門閥,以上列舉的所有武將,就沒有一個平民出身的,全都是來自將門,自由接受了良好的武藝教導,然後加入國家的軍隊,開始把所學的技藝運用到實戰上。


    也就是說,這批人的戰鬥技巧,很大一部分來自父輩的傳承,可楊俶屬於開國一輩的人,哪來武藝之類的東西教導。


    當然有人說尉遲恭跟的也是開國之君啊,他怎麽就這麽能打。


    一點也不奇怪,尉遲恭這一代武將,傳承自隋末門閥,而隋朝的門閥又從南北朝的宇文周和高齊傳承,都是代代馬上廝殺留下來的沙場之技。


    楊俶迴到洛城,蹲在城堡門口正納悶呢,發現自己房間的小窗裏有人影閃動。


    又是尤利婭,自己的電腦明明不能上網,她還總喜歡打開擺弄,仿佛胡亂按幾下鍵盤也是好的。


    還美其名曰不與文明社會脫節。


    自從征服了重渡河,開始建立兩個新的定居點,筆記本中的三維模型也隨之變動,把視角拉高,可以看到三地呈三角形分布,其間房屋城堡、農田牧場,曆曆在目。


    至於那莫名出現的科技樹,又重新變暗了,似乎隻是把楊俶送迴去一次後,就沒有了其他用途,也許某個事件會觸發它再次變異,不過至少現在沒有絲毫跡象。


    尤利婭自從楊俶的手機丟失事件之後就有點神神秘秘,沒事折騰筆記本貌似也是從那之後開始。


    一定是她覺得上次觸發了某個係統,導致穿越迴去變成可能,這次也要如法炮製。


    可毛妹亂按能有結果嗎,這筆記本陪了楊俶五年,什麽德行他還能不知道,總之能變異成現在的樣子,已經是謝天謝地,況且他沒事在房間裏也拚命研究過,總之沒能研究出什麽。


    於是楊俶看著遠處已經能騎馬行走的少年們,繼續苦惱。


    首先,要有成熟的戰鬥技術;其次,要建立一個傳承的機製;最後,還要讓這些戰鬥技術在戰爭中接受考驗。


    最後一點不難,到處征服,有的是機會,可前兩點幾乎不可能實現啊。


    戰鬥技術,薛辟疆和虎牙都厲害,可他倆一個是天賦卓絕,一個是異人種神力,本身具有不可複製性。


    傳承機製,封建社會都還沒建立呢,想要把建立將門的任務施加到現有的奴隸主身上,那真是太強人所難,要知道就目前的重步兵和陣列訓練,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有挑戰性了。


    楊俶把嘴裏的狗尾巴草的白嫩微甜的莖末咬了咬,然後吐掉,一邊往主堡走,一邊抱怨那破筆記本當時真是多此一舉。


    沒事把各種騎兵的三維模型打著轉兒展示給我看幹嘛,有用嘛,自己現在還不是幹瞪眼?楊俶真是很不開心,晚飯都不想複雜來做了,決定煮點野菜放點鹽,再撕些風幹肉和醃河魚打發。


    慢著,當時筆記本展示模型之後發生了什麽?


    似乎選擇了玄甲騎兵之後,那個模型就變成灰色,縮小並停留在筆記本中洛城縮小模型的馬場角落了。


    或許確實應該再次研究一下。


    楊俶風風火火地登上二樓,推開木門,衝進房間。


    尤利婭盤腿坐在床邊呢,因為最近天氣變涼,她在室內都穿著比較厚的獸皮,所以之前夏季時分楊俶的養眼福利沒有了。


    “幹嘛幹嘛?”少女抱住筆記本問。


    “用電腦,喂這是我房間,不要弄得像是你的床似的。”


    毛妹哼哼幾聲,讓出位置,抱怨楊俶建堡壘時居然不安裝暖氣,然後把筆記本塞進他手裏:“真是小氣,用一下你電腦怎麽了,用一下你床又怎麽了。”


    楊俶一聽就把筆記本放下了:“怎麽了是吧,來,要用床,一起用。”


    尤利婭連忙躲開,說真怕啊,嚇死個人啦。


    不過楊俶習慣了統一供暖,沒有建造取暖設備,確實是失策,城堡之內,按理來說一個壁爐是必備的,不然采光不好的房間在入冬之後能把人凍死。


    所以改造主堡,在大廳與臥室建造壁爐,也被記到了小本本上。


    放大洛城三維模型,找到馬場,點擊灰色的玄甲騎兵圖標,一手指下去,果然有了變化。


    天殺的策劃,功能藏這麽深,一定是個新手,需要去麻花疼那裏多多學習,但凡有付費價值的項目,一定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加亮、彈框、自動跳出。


    玄甲騎兵點開之後,後麵羅列了一些物品,顯示為可以在生產力達標之後領取。


    原來是領取的項目,難怪讓人藏起來了。


    楊俶挨個看過去,發現有“馬槊製造”、“齊頭衝陣”、“左右開弓”、“大槍術”、“迂迴作戰”、“長途奔襲”等文本教程,需要達到的生產力分別在200到300之間。


    楊俶的所有領地加起來,目前擁有2300多人口,被筆記本用某種算法折合成了210點生產力,從圖標上看去,全部教程都可以兌換。


    但是一旦兌換了其中一個,那麽下一次兌換,要求的生產力就不再是線性遞增,而是幾何抬升了,要翻倍的生產力才能兌換。


    也就是說第一次兌換算是打折附贈,屬於6塊錢首充大禮包,引你入坑。


    楊俶心想你這套路我見得多了,我就是6元黨,休想讓我跳坑。


    當然這屬於大部分入坑玩家的正常思維。


    尤利婭說趕緊的,把那齊頭衝陣學了,騎兵集團作戰就靠這個,膝蓋貼著膝蓋牆一樣推進,正是歐陸推崇的牆式衝鋒。


    楊俶說你可拉倒吧,那種戰術屬於火槍時代才興起的打法,無甲或者少甲的騎兵直接把高頭大馬和肉身做武器進行物理衝撞,簡單粗暴且很有效,可對我們現在來說合適嗎。


    我們才二十多個人,這種小規模的精銳被投入戰鬥後,個人武藝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所以你要選哪個?”


    楊俶毫不猶豫,點下了“大槍術”。


    刷拉一陣金光閃過,係統提示充值成功……這是腦補的,實際上就是筆記本中多了一個圖文並茂的教程文件,可以打開。


    與此同時,剩餘戰鬥技巧的兌換所需生產力,全部翻倍。


    打開大槍術教程,屏幕上出現了一名玄甲騎兵,他人馬皆具裝,儼然一台重型戰車,手中一杆大槍,槍尖似柳葉,槍身長兩丈,人馬的三維模型伴隨文字的閱讀,在屏幕一側全方位演示動作。


    真是高科技,若是有人按照廢舊電器可收的價格買這筆記本,楊俶決計是不賣。


    沒錯,還真是傳統大槍術,這門拜將封侯的絕技,竟然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楊俶大為震撼。


    漢家大槍術,和其他任何一個文明的槍術都有極大區別,隻一個“槍不露把”,整個人類戰爭史上就沒能找出相同的模式。


    所謂槍不露把,就是要求使用大槍的人,用右手把槍把給包嚴實咯,以這個點為發力的根基,練習攔拿紮的基本功,在此基礎上拓展,最終練到單騎入萬軍。


    說起來簡單,但練起來極為艱難,舉個例子,大槍術中其中有一門絕活是紮燈籠。


    說是紙紮的燈籠,上麵停了個蒼蠅,大槍一槍上去,得把那蒼蠅給紮死,但燈籠紙不能給紮破,這才算是把準度和輕重拿捏到位了。


    這還不算完,萬千敵軍可不會等在那裏讓你挑,於是這樣的燈籠還要準備十八盞,左右各一排,每排九盞,練大槍者,就策馬從兩排燈籠之間急奔過去,左右挑刺,都是紮死蒼蠅燈籠不破的要求。


    練到這程度,槍尖就隻往對手的盔甲縫隙和喉頭上捅,沒人能防住。


    楊俶目前大槍術教程,就是教的這玩意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娶個毛妹當老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羽林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羽林虓並收藏娶個毛妹當老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