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萌萌知道這是談話的方式,公孫策想在一種輕鬆的氣氛下談魏國和墨家合作的事情。就算談不攏還有機會再談,這隻是私宴而已。
四人觥籌交錯之間,相互了解了對方,去掉了隔閡,聊得盡興。
郭亮對墨家很陌生,亂世以來還是第一次聽說墨家,就問墨家和儒家的不同,對於儒家提倡的四綱五常郭亮不是很感冒,很想知道墨家提倡什麽。
孟勝放下筷子,沉吟說道:“墨家思想基本來說有十點,首先是兼愛非攻。即博愛世人,幫助所有所能幫助的人,人人互助,建造大同和諧世界。”
“非攻是反對不正義的侵略戰爭,戰爭敗者會損傷人命,很多財產都會被戰火波及,化成泡影;而勝利者獲得的隻是幾座城池的收入,總的來說雙方的損失和受到的傷害都是巨大的,這樣的戰爭是沒有意義的。”
郭亮突然問:“墨家反對的隻是不正義的侵掠戰爭,對討伐不義的殘暴之國,墨家怎麽看?”
公孫策等人放下筷子,等待墨家钜子孟勝的解答。
“非攻的最高境界是無攻,即天下一統!我們墨家反對的隻是無意義的戰爭,對於兼並天下,建立穩定社會的戰爭,是持讚同意見。但戰爭是軍人的事情,不該波及平民。”
孟勝說著,望著公孫策,公孫策露出一個愧疚的笑容。晉陽一戰聯軍征發太原郡民壯參與攻城,用來當炮灰,確實做的不是很地道。
見郭亮點頭,孟勝繼續說道:“其次是尚賢和尚同。尚賢,即不分貴賤唯才是舉,以有才幹的人來治理國家,造福百姓,不要碌碌而為,混吃等死的蛀蟲;尚同,即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不進行內部的鬥爭,隻為社會興利除弊而工作。”
孟勝繼續解釋道:“上下一心中的上是指天子,下是指百姓,中間還有官員。這三種人隻追求同一個理想,為同一個理想而奮鬥,才會創造奇跡。”
“比如秦國滅六國,原因就是國內上下齊心,以統一神州為夙願。還有就是楚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楚國遺民舊臣的共同理想,所以楚國才是天下反秦勢力中的中堅力量。”
孟勝舉的兩個例子讓公孫策三人點頭,孟勝繼續介紹墨家的其他思想主張:“第五是天誌,即掌握自然規律,運用自然的力量生產資源,造福百姓。第六是明鬼,就是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學習他們的優良經驗和傳統,並一代代傳承下去,不使其消亡。”
“第七是非命,即不相信所謂的宿命,要相信可以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第八是非樂,原先的意思是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現在就是不提倡奢華享樂,當以儉樸為立身傳家治國之本。”
孟勝舉例說道:“比如太子殿下做的就很好,招待墨家當世钜子僅僅是四菜兩湯一條魚。”
他一說完,公孫策三人笑笑,公孫策迴答道:“飯菜吃飽就成,太多了吃不完倒掉可惜,給手下侍女吃又是一種對她們的侮辱。所以一頓飯都是夠吃就成,畢竟國家新立,萬事都要節儉。”
“如果太子殿下能將宮中五百白袍婢女放歸民間,豈不是更好?”
孟勝突然發問,讓公孫策一愣,隨即公孫策拍拍手,進來一隊白袍劍婢。
“藍蝶,如果給你們自由之身,放你們出宮,自由婚嫁,你們願意接受麽?”
十名白袍劍婢一聽,俏臉頓時一白,領頭的婢女藍蝶一臉哀怨:“外麵哪能比得上宮中?殿下好狠的心,外麵太亂,我們姐妹又個個貌美如花,出去後無力保護自己,還不是淪為他人玩物?”
“你給钜子說一說,你們在宮中的生活是怎樣的。不然钜子還以為我公孫策是色中惡鬼,將你們牢牢綁在身邊,不顧你們的幸福。”
藍蝶臉色由白轉紅,望了一眼孟勝低頭說道:“太子殿下對我們姐妹秋毫未犯,平時都懶得多看一眼。”
幽怨的語氣讓郭亮望著公孫策,眼中滿是嘲笑。孟勝無言搖了搖頭,他認為是這些女子舍不得這裏吃喝不愁的生活,已經徹底淪為米蟲。
藍蝶繼續說道:“太子殿下給我們姐妹每人下發五畝田地,每人有規定的產出,我們吃喝都是自己勞動所得。除了勞動我們姐妹每日還要有三個小時要鍛煉武技劍術,很是忙碌。”
孟勝點了點頭,問道:“你們難道就沒有想過嫁人?軍中豪傑甚多,太子殿下完全可以給你們找個稱心丈夫。”
藍蝶望了一眼公孫策,臉色紅撲撲繼續說道:“外麵的男子哪能比得上太子殿下,此世隻願陪伴在太子身邊。縱是孤老一生,但能時常看見太子殿下,我們也是樂意。”
公孫策不自然的咳嗽了一聲,打斷藍蝶說道:“去外麵執勤吧,這話傳到夫人那裏,我們會一起倒黴的。”
藍蝶輕輕嗯了一聲,帶著其他九名白袍劍婢離去,公孫策摸著胡子,見三個男性望著他,讓他很不自然。
“我這個墨家钜子都有些羨慕你了,繁冗政事交給魏王。自己躲在朝陽坡,睡臥花叢間,神威又加於周邊列國,何等的滋潤!”孟勝語氣酸溜溜。
這一刻的孟勝思想似乎被現代記憶主使,此時公孫策的日子,不正是亂世以前大多數人的夢想麽?
公孫策無言苦笑良久,說道:“這有什麽好羨慕的,我那幾個夫人把我看的死死的。吃不到野味無所謂,看著野味在麵前吃不到才是痛苦。”
幾人聽了哈哈大笑,四人齊飲一杯後,孟勝繼續說道:“墨家最後提倡的兩點就是節用和節葬。節約物資,擴大生產,讓人人能吃好穿好,還要有物資儲備預防災難。反對奢侈享樂的生活,反對將活人的資源用到死人身上。”
最後孟勝總結了墨家曆史上的成績,讓公孫策等人知道,墨家在邏輯學方麵有著很大的建樹,比如著名的‘白馬非馬’就出自墨家。
此外第一代钜子,也就是建立墨家的墨翟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麵,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
而墨家在科學上的成就為眾多學者所稱讚,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曆史學家楊向奎稱“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於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
聊到深夜,山坡上的夫人遣人催促公孫策吃飯,這次談話才暫告結束。安排钜子孟勝住在朝陽宮偏殿,公孫策趕緊在大雨中上山吃飯。
這次談話隻是讓公孫策三人了解了墨家,這三人是魏國的核心,隻要他們滿意,那麽墨家在魏國就能成為正規組織,可以立根發展。
所以钜子孟勝並不著急,如果公孫策一見麵就請墨家來魏國紮根,他反而會疑心重重。今天認識了公孫策,他說不是看透,起碼看出公孫策的心胸絕不狹隘,誌在天下。
從公孫策給郭亮披蟒袍一事,他看出公孫策的義;對於白袍劍婢的安排,他看出了公孫策的情。
一個有情有義又雄才大略的人,是值得墨家投資下注的!
第七章 深夜
稀稀落落的小雨終於停了,夜空顯得格外的幽藍,空氣清新異常。
公孫策與眾女吃完夜晚,一個個,送迴她們各自的宮殿,然後召來楚萌萌等人繼續商議墨家之事。
朝陽宮偏殿內,淺睡中的孟勝突然睜眼,雙眸在光線昏暗的宮殿中灼灼生輝。他緩緩起身,來到外室,見隻有一伍虎衛在殿中值守。
“孟先生,何事?”伍長抱拳詢問。
孟勝神色肅穆,指著一個方向輕聲詢問:“東魏丞相張耳是不是這這裏?”
虎衛伍長神色一變,強笑說道:“不知道這與孟先生有何關聯?”
這伍長悄悄打了一個手勢,手下四名虎衛個個提高警惕,手握刀柄。
“有很大的關係,張耳死了會有不該發生的戰爭發生。這樣的戰爭是我們墨家所抵-製的,所以阻止這樣戰爭發生,是我們墨家的本份。”
伍長皺眉說道:“孟先生稍待片刻,我去通知隊率大人!”
他並不愚蠢,知道孟勝是能和太子公孫策交談到深夜的大牛,如果不是幾位夫人催促,聊到明日天明也是很有可能。這樣的牛人,是不會沒事找事和他聊天的。
“速去!”孟勝說完,轉身就進了居室,將自己五尺重劍解開捆綁布帶,拿衣袖擦拭,重劍無鋒,堅固異常。
“如公孫策所說,這是個大爭之世。儒墨之爭隻是前仇舊恨,現在重要的不是和儒家死拚,而是讓墨家傳揚壯大,有儒家那樣的底蘊和生命力後,再拚不遲!”
他對著明鏡一樣的光滑劍身說道,隻見劍身蕩起一層層漣漪,隱隱約約有個發光的字:“善!”
“所以孟勝決意在西魏紮根,墨家與公孫氏休戚與共,共榮共衰。當公孫氏一統神州之時,也是我墨家剿滅儒家之時!”
光滑的劍身光華漸暗,最後浮現一個字後,就徹底恢複正常。
那個字是‘可’,得到認可的孟勝取出黑色布質抹額綁在額頭,將重劍搭在肩上,緩緩走出居室。
偏殿內的四名虎衛見孟勝扛著五尺長的重劍出來,一個個神色慎重,手緊緊抓著刀柄,目光有盯著孟勝的,有在殿中掃視的,同時四人緩緩移動,組成一個戰場拚殺小陣。
“孟先生,怎麽了?”來的是豹衛督許盾,隨行的還有虎衛隊率疤臉。
“夜風之中,有殺氣!目標是旁邊這個宮殿,想來應該是張耳所在之處。”
許盾神色大驚,給身旁疤臉一個眼神,疤臉急衝衝就出了殿。
孟勝繼續說道:“來人實力高強,堪比太子殿下!虎衛豹衛阻攔不住,你速速通知太子殿下,我去拖住那個劍客。”
孟勝要出殿門,被許盾攔住,隻聽許盾說道:“孟先生遠來是客,這樣的殺伐之事本就是我等份內職責。還請先生歇息,有先生提醒,可保張耳無虞。”
“墨家有心在魏國發展,今夜前來的刺客,就當是我墨家給與太子殿下的見麵禮。許衛督,你攔不住我。”
孟勝說完,身子向前一衝,將許盾撞的向後連退七八步,被幾個豹衛拉住,才停了下來。
許盾喘了一口粗氣,再看孟勝時,隻看到一道殘影跳到宮殿頂上,在幽藍色的夜空中消失不見。
“快通知太子殿下,讓朝陽坡早做準備!”許盾說完,轉身去旁邊宮殿,幾十名衛士緊隨其後。
公孫策與郭亮、楚萌萌說著墨家的優缺點。對於墨家的十點提倡,公孫策很心動,都是合他胃口的。
“墨家什麽都好,我就有兩點顧慮。第一是來自儒家的打壓,儒墨是不是死敵的死敵。第二則是墨家本身,這個學派組織性很是嚴密,墨家弟子可以因钜子的一句話而輕生赴死。如果魏國吸納大量的墨家弟子為官吏,有被架空的風險。”
公孫策在這裏毫無顧忌,說著自己種種擔憂:“這個學派是理想高於生命的,每個墨家弟子可以為了理想犧牲一切。理想的載體就是墨家這個組織,一個所有成員能為組織奉獻一切的組織,讓我想到了邪教。”
“如果有那麽一天,我們和墨家的理想背道而馳。那麽國內的墨家弟子紛紛停職撂挑子,魏國必亂!所以可以合作,但合作的尺度我們要注意好。千萬不可讓墨家獨大,否則弊大於利。”
郭亮一旁說道:“大哥想的對,我還擔心墨家的遊俠劍客。墨家有自己的學派宗旨,有文化人才,還有帶兵人才。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到時候墨家獨大,連軍權都可能會插手侵蝕。”
“殿下多慮了,即使墨家很可怕。但我們與墨家的宗旨是一樣的,一樣是為現代人文明傳承而戰鬥。而墨家是為理想而奮鬥的學派,講究義,為義而輕生樂死,說的這就這些人。”
隨即楚萌萌介紹了曆史上的孟勝,在孟勝擔當墨家钜子時,他在楚國貴族陽城君的手下工作。陽城君下令孟勝帶領墨家幫助他守城,並且把璜玉分成兩半,做為符節。
陽城君自己拿了一塊,給孟勝另外一塊,並定下了約定:“如果有人來接管封地,必須出示符節,如果符節能夠完整地拚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如果合不攏,自然就不是。”
後來楚王死了,群臣圍攻追殺吳起,在楚王的葬禮上動了刀槍,陽城君也參與了這次行動。後來楚國要追究責任,陽城君就逃亡了,楚國要收迴陽城這塊封地,楚國派大軍包圍了陽城,並派出使者請求收迴封地。
派人來收迴封地的人沒有陽城君的那塊璜玉,於是孟勝說:“我接受別人的封地,與別人有符節約定。今天楚國要收迴封地,但是我沒有收到符節。但是依照我的能力無法阻止我守住陽城,為了遵守信義,幫助陽城君守城,看來我不死於陽城是不可能的了。”
孟勝的弟子徐弱勸阻孟勝說:“就算死,如果對陽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是這樣做,不但對陽城君無益,還會斷絕墨家組織,我認為是不可以的。”
孟勝說:“不會的。我和陽城君,我是他的老師;即使不算他的老師,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臣下門客。如果我不死,那麽以後求學的人拜師時就不會來找墨家,結拜好友也不會來找墨家子弟,聘請臣下門客也不會來找墨家。”
“我是為了履行墨者的道義而死,為了讓墨家能傳承下去,我將钜子的位置讓給在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賢能的人,一定可以帶領墨家強大,這樣怎麽會怕墨家斷絕,墨者絕世呢?”
徐弱說:“聽了老師你的話,我受益匪淺,那麽就請我先死為你在黃泉開道吧!”
於是徐弱衝出城去和楚軍搏鬥,死後讓墨者們將自己的頭顱送迴到孟勝的麵前。
孟勝又派遣了一群墨家弟子衝出重圍,要將钜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裏。
而陽城被楚軍圍困,交戰中孟勝戰死,墨家弟子追隨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
隻有兩個墨家弟子衝出楚軍圍困,逃離楚軍追殺後,見到了田襄子,傳達了孟勝的指令,即傳墨家钜子之位於田襄,將钜子令牌交給田襄子,準備迴去楚國和追隨孟勝的墨家子弟同死,要為孟勝殉葬。
田襄子製止他們說:“孟勝钜子已經把钜子的位子傳給我,現在我是墨家首領,你們要聽我的,不要迴去。”
但是那兩個墨家弟子還是迴到楚國為孟勝殉葬。
墨者認為不聽钜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但每個墨者又有自己對墨家之義的解讀,當兩者之間發生衝突,墨者會遵從自己對墨家之義的解讀而行動。
殉死的兩個墨家弟子認為孟勝之前的話對墨家有益,而他們身為當時的一員,就該遵從。在兩代钜子命令發生矛盾相互抵消時,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選擇為墨家的發展而犧牲。
楚萌萌說完這個故事,公孫策和郭亮開始沉思。墨家弟子以墨家利益為核心,墨家利益說到底就是發展起來,建立一個兼愛不公的社會。
如果魏國發展也是以這個為目標,那麽墨家是不會背離魏國的。而孟勝這個人能為了心中之義,慷慨赴死,可見也不是一個表裏不一之人。
楚萌萌繼續說道:“墨家弟子極為守法,隻要製訂了妥當的律法,他們就會遵從。魏國可以用法律約束他們,比如辭職要提前三個月申請什麽的。”
楚萌萌說道墨家另一個钜子的故事,這個钜子叫做腹淳,帶著弟子在秦國居住講學,宣揚墨家之義。
而腹淳钜子的兒子殺了人,犯了秦國律法,要被斬首。
秦惠王對腹淳說:“先生的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命令官吏不殺他。先生在這件事情上要聽我的。”
腹淳則迴答說:“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規!”
腹淳沒有答應秦惠王,就殺掉自已兒子。兒子,是人們所偏愛的;忍心割去自已所偏愛的而推行大義,腹淳可稱得上大公無私。
“墨者重義,隻要用義約束他們,他們就不會做違背義理的事情。為了墨家的發展,孟勝會將我們的條件寫到墨家大義之中的。”楚萌萌說完,也是一歎。
四人觥籌交錯之間,相互了解了對方,去掉了隔閡,聊得盡興。
郭亮對墨家很陌生,亂世以來還是第一次聽說墨家,就問墨家和儒家的不同,對於儒家提倡的四綱五常郭亮不是很感冒,很想知道墨家提倡什麽。
孟勝放下筷子,沉吟說道:“墨家思想基本來說有十點,首先是兼愛非攻。即博愛世人,幫助所有所能幫助的人,人人互助,建造大同和諧世界。”
“非攻是反對不正義的侵略戰爭,戰爭敗者會損傷人命,很多財產都會被戰火波及,化成泡影;而勝利者獲得的隻是幾座城池的收入,總的來說雙方的損失和受到的傷害都是巨大的,這樣的戰爭是沒有意義的。”
郭亮突然問:“墨家反對的隻是不正義的侵掠戰爭,對討伐不義的殘暴之國,墨家怎麽看?”
公孫策等人放下筷子,等待墨家钜子孟勝的解答。
“非攻的最高境界是無攻,即天下一統!我們墨家反對的隻是無意義的戰爭,對於兼並天下,建立穩定社會的戰爭,是持讚同意見。但戰爭是軍人的事情,不該波及平民。”
孟勝說著,望著公孫策,公孫策露出一個愧疚的笑容。晉陽一戰聯軍征發太原郡民壯參與攻城,用來當炮灰,確實做的不是很地道。
見郭亮點頭,孟勝繼續說道:“其次是尚賢和尚同。尚賢,即不分貴賤唯才是舉,以有才幹的人來治理國家,造福百姓,不要碌碌而為,混吃等死的蛀蟲;尚同,即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不進行內部的鬥爭,隻為社會興利除弊而工作。”
孟勝繼續解釋道:“上下一心中的上是指天子,下是指百姓,中間還有官員。這三種人隻追求同一個理想,為同一個理想而奮鬥,才會創造奇跡。”
“比如秦國滅六國,原因就是國內上下齊心,以統一神州為夙願。還有就是楚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楚國遺民舊臣的共同理想,所以楚國才是天下反秦勢力中的中堅力量。”
孟勝舉的兩個例子讓公孫策三人點頭,孟勝繼續介紹墨家的其他思想主張:“第五是天誌,即掌握自然規律,運用自然的力量生產資源,造福百姓。第六是明鬼,就是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學習他們的優良經驗和傳統,並一代代傳承下去,不使其消亡。”
“第七是非命,即不相信所謂的宿命,要相信可以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第八是非樂,原先的意思是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現在就是不提倡奢華享樂,當以儉樸為立身傳家治國之本。”
孟勝舉例說道:“比如太子殿下做的就很好,招待墨家當世钜子僅僅是四菜兩湯一條魚。”
他一說完,公孫策三人笑笑,公孫策迴答道:“飯菜吃飽就成,太多了吃不完倒掉可惜,給手下侍女吃又是一種對她們的侮辱。所以一頓飯都是夠吃就成,畢竟國家新立,萬事都要節儉。”
“如果太子殿下能將宮中五百白袍婢女放歸民間,豈不是更好?”
孟勝突然發問,讓公孫策一愣,隨即公孫策拍拍手,進來一隊白袍劍婢。
“藍蝶,如果給你們自由之身,放你們出宮,自由婚嫁,你們願意接受麽?”
十名白袍劍婢一聽,俏臉頓時一白,領頭的婢女藍蝶一臉哀怨:“外麵哪能比得上宮中?殿下好狠的心,外麵太亂,我們姐妹又個個貌美如花,出去後無力保護自己,還不是淪為他人玩物?”
“你給钜子說一說,你們在宮中的生活是怎樣的。不然钜子還以為我公孫策是色中惡鬼,將你們牢牢綁在身邊,不顧你們的幸福。”
藍蝶臉色由白轉紅,望了一眼孟勝低頭說道:“太子殿下對我們姐妹秋毫未犯,平時都懶得多看一眼。”
幽怨的語氣讓郭亮望著公孫策,眼中滿是嘲笑。孟勝無言搖了搖頭,他認為是這些女子舍不得這裏吃喝不愁的生活,已經徹底淪為米蟲。
藍蝶繼續說道:“太子殿下給我們姐妹每人下發五畝田地,每人有規定的產出,我們吃喝都是自己勞動所得。除了勞動我們姐妹每日還要有三個小時要鍛煉武技劍術,很是忙碌。”
孟勝點了點頭,問道:“你們難道就沒有想過嫁人?軍中豪傑甚多,太子殿下完全可以給你們找個稱心丈夫。”
藍蝶望了一眼公孫策,臉色紅撲撲繼續說道:“外麵的男子哪能比得上太子殿下,此世隻願陪伴在太子身邊。縱是孤老一生,但能時常看見太子殿下,我們也是樂意。”
公孫策不自然的咳嗽了一聲,打斷藍蝶說道:“去外麵執勤吧,這話傳到夫人那裏,我們會一起倒黴的。”
藍蝶輕輕嗯了一聲,帶著其他九名白袍劍婢離去,公孫策摸著胡子,見三個男性望著他,讓他很不自然。
“我這個墨家钜子都有些羨慕你了,繁冗政事交給魏王。自己躲在朝陽坡,睡臥花叢間,神威又加於周邊列國,何等的滋潤!”孟勝語氣酸溜溜。
這一刻的孟勝思想似乎被現代記憶主使,此時公孫策的日子,不正是亂世以前大多數人的夢想麽?
公孫策無言苦笑良久,說道:“這有什麽好羨慕的,我那幾個夫人把我看的死死的。吃不到野味無所謂,看著野味在麵前吃不到才是痛苦。”
幾人聽了哈哈大笑,四人齊飲一杯後,孟勝繼續說道:“墨家最後提倡的兩點就是節用和節葬。節約物資,擴大生產,讓人人能吃好穿好,還要有物資儲備預防災難。反對奢侈享樂的生活,反對將活人的資源用到死人身上。”
最後孟勝總結了墨家曆史上的成績,讓公孫策等人知道,墨家在邏輯學方麵有著很大的建樹,比如著名的‘白馬非馬’就出自墨家。
此外第一代钜子,也就是建立墨家的墨翟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麵,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
而墨家在科學上的成就為眾多學者所稱讚,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曆史學家楊向奎稱“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於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
聊到深夜,山坡上的夫人遣人催促公孫策吃飯,這次談話才暫告結束。安排钜子孟勝住在朝陽宮偏殿,公孫策趕緊在大雨中上山吃飯。
這次談話隻是讓公孫策三人了解了墨家,這三人是魏國的核心,隻要他們滿意,那麽墨家在魏國就能成為正規組織,可以立根發展。
所以钜子孟勝並不著急,如果公孫策一見麵就請墨家來魏國紮根,他反而會疑心重重。今天認識了公孫策,他說不是看透,起碼看出公孫策的心胸絕不狹隘,誌在天下。
從公孫策給郭亮披蟒袍一事,他看出公孫策的義;對於白袍劍婢的安排,他看出了公孫策的情。
一個有情有義又雄才大略的人,是值得墨家投資下注的!
第七章 深夜
稀稀落落的小雨終於停了,夜空顯得格外的幽藍,空氣清新異常。
公孫策與眾女吃完夜晚,一個個,送迴她們各自的宮殿,然後召來楚萌萌等人繼續商議墨家之事。
朝陽宮偏殿內,淺睡中的孟勝突然睜眼,雙眸在光線昏暗的宮殿中灼灼生輝。他緩緩起身,來到外室,見隻有一伍虎衛在殿中值守。
“孟先生,何事?”伍長抱拳詢問。
孟勝神色肅穆,指著一個方向輕聲詢問:“東魏丞相張耳是不是這這裏?”
虎衛伍長神色一變,強笑說道:“不知道這與孟先生有何關聯?”
這伍長悄悄打了一個手勢,手下四名虎衛個個提高警惕,手握刀柄。
“有很大的關係,張耳死了會有不該發生的戰爭發生。這樣的戰爭是我們墨家所抵-製的,所以阻止這樣戰爭發生,是我們墨家的本份。”
伍長皺眉說道:“孟先生稍待片刻,我去通知隊率大人!”
他並不愚蠢,知道孟勝是能和太子公孫策交談到深夜的大牛,如果不是幾位夫人催促,聊到明日天明也是很有可能。這樣的牛人,是不會沒事找事和他聊天的。
“速去!”孟勝說完,轉身就進了居室,將自己五尺重劍解開捆綁布帶,拿衣袖擦拭,重劍無鋒,堅固異常。
“如公孫策所說,這是個大爭之世。儒墨之爭隻是前仇舊恨,現在重要的不是和儒家死拚,而是讓墨家傳揚壯大,有儒家那樣的底蘊和生命力後,再拚不遲!”
他對著明鏡一樣的光滑劍身說道,隻見劍身蕩起一層層漣漪,隱隱約約有個發光的字:“善!”
“所以孟勝決意在西魏紮根,墨家與公孫氏休戚與共,共榮共衰。當公孫氏一統神州之時,也是我墨家剿滅儒家之時!”
光滑的劍身光華漸暗,最後浮現一個字後,就徹底恢複正常。
那個字是‘可’,得到認可的孟勝取出黑色布質抹額綁在額頭,將重劍搭在肩上,緩緩走出居室。
偏殿內的四名虎衛見孟勝扛著五尺長的重劍出來,一個個神色慎重,手緊緊抓著刀柄,目光有盯著孟勝的,有在殿中掃視的,同時四人緩緩移動,組成一個戰場拚殺小陣。
“孟先生,怎麽了?”來的是豹衛督許盾,隨行的還有虎衛隊率疤臉。
“夜風之中,有殺氣!目標是旁邊這個宮殿,想來應該是張耳所在之處。”
許盾神色大驚,給身旁疤臉一個眼神,疤臉急衝衝就出了殿。
孟勝繼續說道:“來人實力高強,堪比太子殿下!虎衛豹衛阻攔不住,你速速通知太子殿下,我去拖住那個劍客。”
孟勝要出殿門,被許盾攔住,隻聽許盾說道:“孟先生遠來是客,這樣的殺伐之事本就是我等份內職責。還請先生歇息,有先生提醒,可保張耳無虞。”
“墨家有心在魏國發展,今夜前來的刺客,就當是我墨家給與太子殿下的見麵禮。許衛督,你攔不住我。”
孟勝說完,身子向前一衝,將許盾撞的向後連退七八步,被幾個豹衛拉住,才停了下來。
許盾喘了一口粗氣,再看孟勝時,隻看到一道殘影跳到宮殿頂上,在幽藍色的夜空中消失不見。
“快通知太子殿下,讓朝陽坡早做準備!”許盾說完,轉身去旁邊宮殿,幾十名衛士緊隨其後。
公孫策與郭亮、楚萌萌說著墨家的優缺點。對於墨家的十點提倡,公孫策很心動,都是合他胃口的。
“墨家什麽都好,我就有兩點顧慮。第一是來自儒家的打壓,儒墨是不是死敵的死敵。第二則是墨家本身,這個學派組織性很是嚴密,墨家弟子可以因钜子的一句話而輕生赴死。如果魏國吸納大量的墨家弟子為官吏,有被架空的風險。”
公孫策在這裏毫無顧忌,說著自己種種擔憂:“這個學派是理想高於生命的,每個墨家弟子可以為了理想犧牲一切。理想的載體就是墨家這個組織,一個所有成員能為組織奉獻一切的組織,讓我想到了邪教。”
“如果有那麽一天,我們和墨家的理想背道而馳。那麽國內的墨家弟子紛紛停職撂挑子,魏國必亂!所以可以合作,但合作的尺度我們要注意好。千萬不可讓墨家獨大,否則弊大於利。”
郭亮一旁說道:“大哥想的對,我還擔心墨家的遊俠劍客。墨家有自己的學派宗旨,有文化人才,還有帶兵人才。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到時候墨家獨大,連軍權都可能會插手侵蝕。”
“殿下多慮了,即使墨家很可怕。但我們與墨家的宗旨是一樣的,一樣是為現代人文明傳承而戰鬥。而墨家是為理想而奮鬥的學派,講究義,為義而輕生樂死,說的這就這些人。”
隨即楚萌萌介紹了曆史上的孟勝,在孟勝擔當墨家钜子時,他在楚國貴族陽城君的手下工作。陽城君下令孟勝帶領墨家幫助他守城,並且把璜玉分成兩半,做為符節。
陽城君自己拿了一塊,給孟勝另外一塊,並定下了約定:“如果有人來接管封地,必須出示符節,如果符節能夠完整地拚合在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如果合不攏,自然就不是。”
後來楚王死了,群臣圍攻追殺吳起,在楚王的葬禮上動了刀槍,陽城君也參與了這次行動。後來楚國要追究責任,陽城君就逃亡了,楚國要收迴陽城這塊封地,楚國派大軍包圍了陽城,並派出使者請求收迴封地。
派人來收迴封地的人沒有陽城君的那塊璜玉,於是孟勝說:“我接受別人的封地,與別人有符節約定。今天楚國要收迴封地,但是我沒有收到符節。但是依照我的能力無法阻止我守住陽城,為了遵守信義,幫助陽城君守城,看來我不死於陽城是不可能的了。”
孟勝的弟子徐弱勸阻孟勝說:“就算死,如果對陽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是這樣做,不但對陽城君無益,還會斷絕墨家組織,我認為是不可以的。”
孟勝說:“不會的。我和陽城君,我是他的老師;即使不算他的老師,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臣下門客。如果我不死,那麽以後求學的人拜師時就不會來找墨家,結拜好友也不會來找墨家子弟,聘請臣下門客也不會來找墨家。”
“我是為了履行墨者的道義而死,為了讓墨家能傳承下去,我將钜子的位置讓給在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賢能的人,一定可以帶領墨家強大,這樣怎麽會怕墨家斷絕,墨者絕世呢?”
徐弱說:“聽了老師你的話,我受益匪淺,那麽就請我先死為你在黃泉開道吧!”
於是徐弱衝出城去和楚軍搏鬥,死後讓墨者們將自己的頭顱送迴到孟勝的麵前。
孟勝又派遣了一群墨家弟子衝出重圍,要將钜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裏。
而陽城被楚軍圍困,交戰中孟勝戰死,墨家弟子追隨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
隻有兩個墨家弟子衝出楚軍圍困,逃離楚軍追殺後,見到了田襄子,傳達了孟勝的指令,即傳墨家钜子之位於田襄,將钜子令牌交給田襄子,準備迴去楚國和追隨孟勝的墨家子弟同死,要為孟勝殉葬。
田襄子製止他們說:“孟勝钜子已經把钜子的位子傳給我,現在我是墨家首領,你們要聽我的,不要迴去。”
但是那兩個墨家弟子還是迴到楚國為孟勝殉葬。
墨者認為不聽钜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但每個墨者又有自己對墨家之義的解讀,當兩者之間發生衝突,墨者會遵從自己對墨家之義的解讀而行動。
殉死的兩個墨家弟子認為孟勝之前的話對墨家有益,而他們身為當時的一員,就該遵從。在兩代钜子命令發生矛盾相互抵消時,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選擇為墨家的發展而犧牲。
楚萌萌說完這個故事,公孫策和郭亮開始沉思。墨家弟子以墨家利益為核心,墨家利益說到底就是發展起來,建立一個兼愛不公的社會。
如果魏國發展也是以這個為目標,那麽墨家是不會背離魏國的。而孟勝這個人能為了心中之義,慷慨赴死,可見也不是一個表裏不一之人。
楚萌萌繼續說道:“墨家弟子極為守法,隻要製訂了妥當的律法,他們就會遵從。魏國可以用法律約束他們,比如辭職要提前三個月申請什麽的。”
楚萌萌說道墨家另一個钜子的故事,這個钜子叫做腹淳,帶著弟子在秦國居住講學,宣揚墨家之義。
而腹淳钜子的兒子殺了人,犯了秦國律法,要被斬首。
秦惠王對腹淳說:“先生的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命令官吏不殺他。先生在這件事情上要聽我的。”
腹淳則迴答說:“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雖然為這事加以照顧,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行施墨家的法規!”
腹淳沒有答應秦惠王,就殺掉自已兒子。兒子,是人們所偏愛的;忍心割去自已所偏愛的而推行大義,腹淳可稱得上大公無私。
“墨者重義,隻要用義約束他們,他們就不會做違背義理的事情。為了墨家的發展,孟勝會將我們的條件寫到墨家大義之中的。”楚萌萌說完,也是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