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尉軍的銳卒望著公孫策,很是仰慕。他們仰慕的不是公孫策本人,而是公孫策的爵位以及三個月封君的奇跡。


    兩側的衛士一直延伸到建章宮宮門口,在這裏公孫策下馬,整理了一下儀容,將雁翎刀解下,交給成廉後,他隨著李斯孤身進入建章宮。


    建章宮也是初建,很多地方沒有修繕完全,有些殘缺。不過濃濃的秦漢風氣迎麵撲來,很是大氣。各種建築可以說是簡陋中蘊含古樸,古樸之中是一種埋藏在曆史遺跡中的磅礴。


    “涇陽君,大王正在殿中相待。”李斯帶公孫策來到一處大殿外,周圍精銳甲士無數,防守極為森嚴。


    公孫策對李斯點了點頭,再次整理了一下渾身鎧甲,昂首闊步,進入名為大政的宮殿。


    空悠悠的大政殿,點著無數的蠟燭,一道道玄黑色幔帳掛在大殿四周。玄黑色的幔帳隨風與燭火一起飄搖,公孫策緩緩走向大政殿中心,穿過一道道幔帳。


    到了大政殿中心,地上鋪著厚厚氈毯,四周擺著取暖用的炭火盆,氈毯上更有兩個滾沸的火鍋。四處張望,雖有侍女低頭侍立在四側,唯獨不見秦王。


    公孫策一步步的靠近氈毯,兩側恭侍的宮女紛紛退走,等公孫策站到了氈毯上,突然聽到背後有輕微腳步聲,猛地轉身看到一個雄壯青年一躍而起,半空中對他一拳揮來。


    “砰!”公孫策胸甲上挨了一拳,盔甲將拳力分散,他啥事沒有,隻是被這一拳打的退了兩步。那個雄壯青年皺著眉頭,揉著右手,他並沒有占到便宜,吃虧的是他。


    “秦王?”公孫策見那雄壯青年還要再戰,也擺出了徒手戰鬥姿勢。


    “正是孤王,你比你弟弟強多了!”贏蕩生性好鬥,又自負勇力。複活後一般的政事交給臣子,他自己就練練拳腳什麽的。聽說公孫策來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公孫策比試一遍。


    “他隻是一個天兵!而我是獲得最強神將傳承的人,根本沒有可比性!”公孫策對秦王拿自己堂弟公孫恩當拳靶子一事,隻覺得憤怒。公孫恩不僅是拳靶子,還是人質,這都是讓公孫策不爽的。


    “最強的神將那也是將!今天試試,你將厲害,還是我王厲害!”贏蕩在逼迫公孫策。


    “這隻是比武!”公孫策不能讓贏蕩把一場比武和王將之爭扯到一起,那樣不論輸贏,他當將的,始終都是要吃虧的。


    “就是比武!”贏蕩說罷,猛地撲向公孫策,氣勢如虎,迅捷若豹。


    “砰!”公孫策一腳踹出,撲在半空贏蕩贏蕩胸口猛地遭受一腳,倒飛迴去,趴在地上滑行兩三米,活像一個蛤蟆。


    公孫策被強化兩次,贏蕩的速度快,但仍然比不上公孫策。贏蕩站立起來,他連公孫策怎麽出腳的都沒看到,就感覺胸口一痛,就被踹飛。


    “你輸了!”公孫策站立在贏蕩麵前,輕輕揉著自己的拳頭。


    贏蕩抿嘴一笑,搖頭間猛地一記勾拳;公孫策躲都不躲,當即一拳掄圓,將贏蕩一拳砸趴下,贏蕩的勾拳也胎死腹中。


    “過癮!我們再來!”贏蕩抱住公孫策小腿,想將公孫策絆倒。馬成當初想這麽幹,吃了大虧,贏蕩自然也是如此。他被公孫策一把提起來,高高舉起。


    贏蕩被公孫策摔到氈毯上,一骨碌起身後,贏蕩也知道自己不是公孫策對手。收起了搏鬥的心思,心裏隻是奇怪公孫策怎麽能這麽強?


    要知道他可是接受秦國氣運洗禮的,渾身潛力開發到了極限。就算公孫策強,也頂多平手,但不可能他在公孫策麵前毫無還手之力。所以贏蕩開始思索,公孫策為什麽這麽強!


    第九十八章 削兵


    大政殿裏,秦王贏蕩思索著公孫策很強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重要,剛才公孫策擊敗他憑借的就是身體素質,而不是技巧。技巧可以訓練,而這身體素質一開始就是確定了的,比如他贏蕩,身軀可以說是人類的極限。


    而公孫策接受兩次強化,是遠超人類極限的存在。一身潛力與贏蕩一樣,盡數被開發出來,與贏蕩不同的是,公孫策的二次開發大大的增加了對渾身力量的控製。身體隨時隨刻都在被意識星空進行極微的調整,這種調整,會讓公孫策處在一種巔峰狀態。


    “呂布的傳承,果然強!”思索片刻,毫無頭緒,隻能把公孫策身體素質強的原因推到呂布身上。他這麽想,也是有道理的,天下至強的武將,隻有那麽聊聊數人割據一方,自然能知道利用氣運洗刷軀體,開發潛力的辦法。


    “大王也不弱。”公孫策說罷,獨自吃起了火鍋。贏蕩的身體素質,是他見過最出色的,比趙雲馬超二人還要強一籌。不過身體素質再高,也隻是蠻力,就像他力量比趙雲眾將要高,但他隻能在高順麵前保持不敗。這就是武技的重要性,所以公孫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


    “打不過你,這是事實。說,為什麽不交兵權!我贏蕩自認對你不薄,三月封君!你縱觀曆史,可有如此豐厚的賞賜麽?”贏蕩邊吃邊說,毫無人君的風範。但神情間總有一股淡淡的威壓散逸出來,這是大秦的國威。


    “這是我應得的!大秦能定西北,沒有我公孫策,想來苻堅、張重華、李元昊、高仙芝此時正在交相攻殺。至於大秦,恐怕連隴右地區都無法涉及,甚至鹹陽地區,都有丟失風險!”公孫策理直氣壯,毫不畏懼贏蕩的威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贏蕩寒聲說道,神情冷峻。


    “你又何必嚇我!再說天下王者,張重華這個王者被我俘虜,苻堅這個天王被我兵鋒逼降,還有西域小國國王脫脫,無不是望風而降!如今就是亂世,我公孫策願意為大秦效力,但大秦要給我合適的報酬。”公孫策神色不改,無視贏蕩的威脅。


    贏蕩家大業大,需要顧慮的東西太多了。而他公孫策隻要麾下神將還在,天下間走到哪裏,都會被重用。曆史武將雖然多,心懷不滿的也多,但並不是每個武將都有機會來到人世唿風喚雨的。


    神將都是很寶貴的資源,他現在帶著部隊東投,那些小國勢力封他做個公爵都不是問題!他已經看透,秦國是真正的外強中幹。這時候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外強中幹,靠著以前的威壓震懾國內勢力。


    “你不怕孤王殺了你?”贏蕩反問,問完,他一臉古怪。


    公孫策也是一臉古怪,望著自己與自己隔桌而坐的贏蕩,隻是咧嘴笑了笑,露出一排白牙。反正他現在很安全,畢竟秦王就在自己麵前。


    剛才秦王的話,兩人自動選擇了過濾,各自吃著,心中衡量著各自籌碼。


    “在春耕之前,長安一帶的漢唐軍必須驅走!大秦要占據關中沃土,還要占據函穀天險!鹹陽的中尉軍無法調動,所以需要你們的軍隊!”贏蕩準備講道理,公孫策隻是蒙頭吃自己的火鍋,不時點頭。


    “我的軍隊不會交給任何人,再說我也沒辦法交出去。因為統兵的都是我的神將,呂布給我的神將,死忠的那種。我可以為你征戰,隻要你必須給我合理的報酬。”公孫策已經認清了自己身份,那就是雇傭軍!


    “關於報酬,不要拿糧食和黃金來糊弄我,我需要的是土地和人口。可以給你一個保證,隻要你沒有害我的心思,我們之間的合作,可以永久持續下去。”公孫策說的是真心話,但無異於謊言,兩人都了解。


    “但你公孫策必須做一個表率,幫助我將西北各將的軍權必須收迴來!我可以給你再增加一縣封地!甚至可以給你封國的權利,成為真正的大秦屬從國!”贏蕩時刻都在憂慮西北的軍權,公孫策西行雖然讓西北名義上歸到了大秦名下,但統治西北的力量還是原來的西北勢力。


    就連天水郡,董卓平定宋配的時候,將一路秦軍收攬到麾下,很幹脆的當成炮灰使用。後來宋配投降,使得天水一郡徹底從秦人的統治序列中消失,成了董卓的後花園之一。


    秦國在西北地區真正能指揮的地方地方不多,涼州平涼郡和金城郡還在秦人控製中,其他地方的秦軍實力不提也罷。


    “很心動的條件,那我說說我的要求。”公孫策放下碗筷,擦嘴說道,很是鄭重。


    “但說無妨!”贏蕩已經做好了被割肉的準備,自從公孫策沒有直接率軍進駐鹹陽城中,他就知道公孫策已經看到了大秦的虛弱。


    “第一,涇陽縣雖然是我的封地,但各種權利還在秦國手中,這個很不好。我希望秦國的手能縮迴去,這裏已經是我的封地了,該由我來統治。”公孫策明顯在要半獨立的權利。


    “這是封國的待遇!如果你能勸動其他將軍放棄兵權,我能給你名正言順的封國待遇,讓你成為真正的君主!”


    公孫策搖著指頭,表示自己對名義上的封國不感興趣:“第二,董卓必須封君,封地一個縣,必須是一塊肥沃的封地,人口要殷實。我可以保證,隻要在給董卓留下三千守邑兵,他餘下的部隊都會交給秦國統率。”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點要說明,那就是他們會聽令,但不代表他們會聽送死的命令!還有就是,賞賜不能少,軍功要及時兌現。”公孫策第二要求說完,贏蕩思索。


    “可以,必須要聽我大秦調遣!平西軍可以繼續交給西涼一係武將統率。封他董卓為富平侯,富平縣做他封地!以郭亮為富平侯世子。”贏蕩看著晉州不斷被整合,他的秦國至今連秦州都沒有完全占據,所以有些心急。將董卓封到鹹陽東北的富平縣,就是希望董卓將北秦州全部攻掠下來。


    “還有第三,必須封我父親為君,虛封即可,隻需要一個名號。”公孫策最後一個要求,贏蕩想都不想就答應了。


    細細算下來,公孫策的三個要求其實都不算什麽,第一個要求就是封地封國化;第二個條件可以說是董卓的條件,與公孫策沒多少關係;第三個在贏蕩看來,隻是小意思。如果公孫策願意像董卓那樣把部隊交給秦國管轄,他願意給公孫厲一個縣的封地。


    公孫策的要求不過分,所以贏蕩也就別想著將橫野軍握在手裏。橫野軍的命運也被決定了,那就是解散。


    公孫策拿著秦王寫好的詔書離開了章台宮,他走的輕鬆,留下的秦王贏蕩也是輕鬆。


    李斯身為鹹陽令,在大秦還沒有確立中央三公九卿之前,他的權職最大。在公孫策走後,他去秦王贏蕩那裏尋求贏蕩的精神指示。


    “李斯,你說涇陽君公孫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贏蕩自認為短短的一頓飯時間就將公孫策看透,但公孫策給他的感覺有一種飄忽,不好琢磨。


    “膽氣雄壯,桀驁不馴。像狼,像虎,也像鷹,唯獨不像犬。”李斯沉思片刻,想到他給公孫策授虎符的時候,隻有公孫策一人敢邁三步,無視他的威壓和其他傳承者的影響,和他麵對麵對視。


    “他沒你說的那麽可怕,不要碰觸他的底線即刻。一個有底線,做事坦率的人,還是值得培養的。希望,我們會合作愉快。”贏蕩的聲音隨著他手中的酒一起搖晃,在大政殿裏迴旋。


    公孫策迴到了營地,先是將郭亮找來,將關於董卓的詔書給了郭亮與華雄。


    “富平君?這個父親應該是滿意的,西涼軍交給秦國,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郭亮拿過詔書看完,隨手又交給華雄。華雄將詔書連看三遍,最後點頭表示可以接受。


    “很優厚的條件,出賣苻堅和高仙芝所付出的代價,根本算不得代價。”公孫策又將秦王給自己的三道詔書取出來讓郭亮看。


    郭亮先看完秦王敕封公孫厲為興平君的詔書,很是驚奇的問道:“這也可以?大秦不是一切國有麽?一切不是依法行事麽?一切不是以軍功說話麽?怎麽伯父也能封君?”


    “大秦的律令,隻是想將秦國百姓軍國化,壓榨他們的每一分價值。所以大秦的山、澤、水、土都是歸秦國所有的。百姓想獲得,就必須立有軍功。而現在,我們擁有將他重傷的實力,所以秦國的規矩,就向我們屈服了!”公孫策覺得很是可笑,笑自己當初被李斯的獎賞所打動。


    說到底,一切按商君編造的《秦律》行事的秦國,所謂的律法還是針對平民百姓和下層貴族的。而上層貴族,是不受《秦律》支配的,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支配《秦律》,再讓《秦律》支配秦人。


    “這個是秦王給我的封國詔,從今天起,我公孫氏就成了真正的貴族!可以為自己的祖先建立宗廟,可以鑄造三鼎炫耀自己的高貴!雖然都是虛名,但這些虛名,不正是人們追求的麽?好好努力,等你到我這個歲數,也能受封一國!”公孫策拍著郭亮的肩膀,郭亮背後有董卓,跟著自己混上一陣子,混一個封國還是很簡單的。


    “封國?當國王!想著就舒服,大哥可要幫我啊!”郭亮對於封國的事情,卻不著急。不僅因為他是董卓的嗣子,連同董卓一起被敕封,是富平侯世子,可以繼承董卓的封地;更因為他有那個自信,也有那個資本。


    “最後一個是裁軍歸國詔,有意思的秦王並沒有收繳我軍鎧甲兵器的意思。不過必須建立武庫封存。我明麵上隻能有三千封國兵,其餘我打算施行軍屯,軍民兩用!”


    第九十九章 封地事宜


    公孫策的封地緊鄰鹹陽城,新築的涇陽城隻是一個土城,尚未完工的土城。涇陽土城距離鹹陽隻有六十餘裏,時刻都在鹹陽方麵的目光之下。


    涇河邊上,一座新立的木橋上車馬不息,公孫策已經過河,望著自己部眾徐徐過河,他有一種趕牛羊進圈的奇怪感覺。生怕他們跑得不見了,隻有待在自己的封地裏,他才能安心。


    “李子祁,在這涇河橋以北十裏地範圍內為木橋亭,你率部在這裏築寨軍屯!到了涇陽城後,孤會為單身天兵完成終身大事,到時候你部所缺女子,孤會遣來!”公孫策說罷,李子祁抱拳應諾。


    陳宮取出地圖,對空白的涇陽周圍塗畫起來,不多時就將木橋亭的區域規劃完成。又按著公孫策的意思,將整個涇陽分成若幹小塊。


    “這裏自然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山肥水美,物產富饒,素有關中“白菜心”的美譽。所以我們沒必要對這裏進行多大的投入,因為秦王遲早會對我們遷封!”公孫策對涇陽一地很喜歡,喜歡這裏的肥沃。但很理智,因為這裏太肥沃,而且距離鹹陽太近了。


    涇陽縣位於仲山南麓,涇河之濱,八百裏秦川中部,坐落著這塊古老而又富庶的土地。自從秦漢起,她以三輔名區,京畿要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為華夏矚目,並以“關內膏腴之最”惠及京師--鹹陽和長安。


    “對於涇陽,我們隻是過客。待在涇陽的這段時間,我們不搞建築,隻生產我們需要的糧草和武器!涇陽很大,分成南北兩個部分。北部山麓地區,由公孫英率魏續、宋憲、尼祿、薑鵬、苻暉六千人組成北軍軍鎮,築造小城進行軍屯!”公孫策拿著筆將公孫英的地盤劃分好,又標注了軍鎮城池的建造位置。


    “秦王隻允許咱有甲兵三千,這三千甲士隻需要訓練!其中高順部七百人,馬超、趙雲、馬岱、伏曉光每部出五百人,謝艾出三百人。步騎各一千五百人,各部多餘的天兵與諸葛爽部一共三千五百人,在南部地區組成南軍軍鎮,以養殖牛馬為主要任務。”公孫又選擇木橋亭與涇陽土城之間的位置,作為南軍軍鎮的據點,南軍軍鎮由諸葛爽負責。


    一路走走停停,公孫策先過的橋,卻是最後進的城。


    “君上!”城門口,雪淩與安夢各帶著一群人在等候。先行到城的劉雅蟬冷笑一聲,給了公孫策一個白眼,就牽著小杏子朝城裏走去。


    “很冷的,進城再說。”公孫策揮手打斷了安夢與雪淩將要張口說出的話,座下戰馬狠狠挨了一鞭子,揚蹄狂奔,一溜煙的時間就不見了。


    “女子,就是君上的軟肋!”馬超突然對周圍眾將說道,眾將無不點頭。公孫策在處理女人問題上,確實很難被他們看得上眼。


    “各部按照計劃,組建軍鎮。想必這最近幾日,君上無暇處理政務。”馬超說罷,隨即挑出麾下五百新兵,交給了南軍鎮將諸葛爽,帶著五百西涼鐵騎進駐城外軍營。


    公孫英得到了陳宮的首肯後,帶著六千步卒,以一萬甜瓜郡奴隸押運著糧草去修築他的北軍軍鎮。不多時,略顯擁擠的涇陽土城迴複了原有的空闊。隻是城外,多了一座正在擴大的軍營。


    公孫策的府邸還在建造,但將大帳立起來,一樣可以住人。


    郭亮作為富平侯董卓的世子,已經帶著折衝軍去接收富平縣封地。大帳中,隻有五個人。望著眼前的四個人,公孫策有些懷念郭亮。他們的征戰生涯已經告一段落,現在是休息時間。


    “今日詢問了那些門客,我們對周圍的情報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馬謖一身輕便皮鎧,手裏拿著棍子在地圖上邊指邊說。


    “長安附近依舊是大戰連連,原本是漢唐隋周四方勢力角逐。後來漢軍擊敗隋軍,隋軍西撤,此時有降秦的意念。隋軍西撤後,周軍也是東撤,已經占據了洛陽!據說周軍已經控製了函穀、虎牢兩座雄關,正與楚軍南爭南陽地區,東與齊國聯盟爭奪兗州地區。”地圖上已經被馬謖標注了各地的勢力分布,很是詳細。


    “長安漢唐兩軍廝殺已有三月之久,都被拖得疲憊不堪,毫無戰力。現在都在拚最後的意誌,不管漢唐兩軍哪方獲勝,最終能贏的隻是我們大秦。”隨後馬謖又說了長安的具體情況,公孫策隻是感歎,長安已經徹底廢了。


    本來漢軍有希望拚死唐軍,不想董卓投秦之時,狠狠的坑了漢軍一把,讓唐軍夜襲成功,扳平了雙方的優劣態勢。結果兩軍誰都打不贏誰,又無法舍棄長安的誘惑,於是活活一起耗死了。


    連日的爭鬥,戰爭範圍的無限擴大,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兩軍軍魂死後,征召天兵作戰,戰死的天兵無人收斂,加上一些天兵的意誌徹底被拖垮,成了見人就砍的瘋子,使得長安的民眾也被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給消磨光了。


    “現在兩軍還有反抗的能力,再過一月時間,大秦出手。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將長安占據。這就是勢!形勢對大秦而言還是很有利的,占據了西北,大秦就立在了不敗的範疇之內。短時間內,沒有人願意和大秦交手!”大秦能這麽快的將西北穩定下來,可以說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攻克長安的機會,我們要爭取一下。外部的事情就這麽多,現在說說涇陽內部的事情。”公孫策對涇陽的理解隻停留在肥沃一詞上,除此之外,再沒別的印象。


    陳宮拿著筆記說道:“涇陽秦軍官吏已經撤退,隻是運走了涇陽府庫貯藏的金銀鐵器。涇陽前後民眾約有四萬餘,奴隸八萬餘,男女比例平衡。另外有甲兵三千,各地軍屯一萬一千人。我軍還有戰馬八千匹,挽馬萬匹,牛三萬頭,奶牛五千頭。從涇陽各地搜刮來的飼料。足以支撐這五萬牛馬到明年夏季。”


    “找到的糧食,夠不夠吃?”這是個大問題,公孫策必須關注。


    “按照最低分配比例來看,剛好。原本的糧草隻夠九萬人熬到明年秋收,我部前後四萬餘人趕來後,所幸攜帶糧草充足,足以維持。”陳宮確實有點慶幸,一路上的發現的糧食公孫策就不會放棄,車裝滿了就用雪橇拉,於是四萬人攜帶了足夠自己吃半年的糧草四處溜達。


    “一會下個令,所有人在糧食危機沒有解除前,一日兩餐,省吃儉用!”糧食不是夠吃了就行的,還需要儲存一批做戰備糧,所以糧食的缺口依舊存在,隻能再想其他辦法。


    “君上,涇陽城內有人表示,願意提供資源給君上,隻是希望君上能賜予他們士的身份和少許一點點土地。”楚萌萌雖然與陳宮一樣,都是軍師。但他擅長的是情報搜集和分析,並能做出判斷。陳宮情報方麵沒有楚萌萌精通,但陳宮精熟於政務。


    至於馬謖,可以說是軍政全才。但複活後的馬謖不再急於求成,而是更加穩重,開始求穩。做什麽都講究穩住,包括在公孫策這裏發展。


    “那些人,是什麽身份?”公孫策對能提供糧食資源的人,自然要感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家大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塔z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塔zZ並收藏兵家大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