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涇陽君,這武威城中,尋我賈詡的人不下五六波。有尋我為助力的,也有要殺我賈詡的。此時涇陽君的實力在武威城中無人能擋,所以賈詡特來尋求庇護。”賈詡苦笑說著,殺他的人很多,有他拒絕的人,也有關東士族以及大漢傳承勢力。
“大哥,據說長安漢軍發出懸賞,能拿賈先生頭顱者,可爵封都亭侯!”郭亮在一旁說著,見到賈詡的打扮,他也知道自己為什麽找不到賈詡了。賈詡的打扮就是純現代人,那種獲得傳承的現代人扮相!
“傳令!封閉城門,絞殺一切非我大秦的武裝勢力!”公孫策扭頭下令,武威城中有不少有‘士’身份的閑散天兵和神將,想必就是這群人要殺賈詡。
“涇陽君不必如此,隻要絞殺漢軍勢力即可。他們如今在城西一座院子裏落腳。大軍開過去,他們肯定會自己跳出來!”賈詡急忙勸道。如果殺了太多無關人員,會增加不少無端的麻煩。
“伏曉光,這事就交給你無當飛軍了!”公孫策說罷,將自己腰間的雁翎刀解下,拋給伏曉光。
“尊君令!”伏曉光轉身就走。身後跟著幾個親兵,畢竟武威城不是自己的地盤,做什麽都要謹慎。
“先生,請!”公孫策拉著賈詡,賈詡笑著點點頭。他對公孫策的殺伐果斷,以及從諫如流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說公孫策的表現,基本上合格了。
ps:本章還是由楚萌萌上傳,你們家白塔大大買船票去了!大大們,你們怎麽看?給小楚來點收藏吧?
第九十六章 街亭馬謖現
十一月初七,公孫策與父親等人途徑山人縣,祭拜祖先。公孫厲從埋葬先人的山坡走下時,公孫策發現自己的父親多了一股暮氣。
十一月初八,大軍越過武山縣,趕赴天水郡成紀縣。
“當初就是在前麵不遠處的街亭,我們將韓遂刺殺。現在想起來,還真夠刺激的!”返程的路上,公孫策經過哪裏,就會將哪裏的發生的戰事說給眾人聽。
他對西北一行,認為最危險的隻有三場戰鬥,第一場是麵對李樂的白波軍,敵我比例懸殊,如果不是安夢糾正了他對弩兵的使用方法,那一戰絕對會敗;第二仗就是西域歸途中被迴鶻伏擊包圍;第三戰就是刺殺韓遂。
如果不是成功刺殺韓遂,將西涼八部握在手裏,他會被張重華阻擋在金城之下,寸步難行。就算攻破金城,他也會傷筋動骨,而且功勞也不會那麽炫目。封君之事,想來也是無稽之談。
“明天就是公曆二十一日了,想起來真的很是可笑。和傳言的末日相比,我們經曆的可以說要比末日恐怖無數倍。”劉雅蟬裹著厚厚的皮襖,外麵還套著一件加寬魚鱗甲,整個身子看起來就像水桶一樣。頭上纏著一層層的圍巾,隻露出兩顆漆黑閃亮的眸子。
“末日?我從來不信那個!就算死,我要看清楚我是怎麽死的。”公孫策發現,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要比往年不知道寒冷多少。而且今年這個冬,下的雪已經有半米厚了,說是末日也差不多。
“報!”劉雲騎著馬在厚厚的積雪中奔馳,高聲大吼。
“你到後軍去,可能還有戰事。”公孫策示意衛士,一名衛士牽著劉雅蟬的馬韁就往後走去。劉雅蟬扭頭,漆黑的眸子望著公孫策,公孫策隻是點點頭,讓她安心。
“說吧,怎麽迴事!”公孫策也很奇怪,這一帶可是他當初親自掃蕩過的,如果沒有敵情,斥候不會那麽大聲的稟告。
“君上,街亭有漢軍鎮守!守將是蜀漢安遠將軍馬謖!”劉雲帶來的消息,讓公孫策一愣。
馬謖?失街亭,被諸葛揮淚斬掉的馬謖?這家夥怎麽也複活了?還占據街亭?他猜測,可能馬謖也是對生前戰敗很是不甘心,才會複活占街亭。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少有才名,與四位兄長並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的哥哥馬良,與諸葛亮是至交好友。後來劉備與東吳戰於猇亭,敗軍中馬良戰死。所以諸葛亮對馬謖很是扶助,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弟弟一樣。
馬謖才器過人,熟讀兵書,好論軍計。時任丞相諸葛亮對馬謖很是看重,盡管劉備臨死托孤時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不認為劉備說的是對的,將擔任太守的馬謖任命為自己的參軍,也就是參謀。經常和馬謖談論軍事,往往都是不分白晝黑夜,很是盡興。
建興三年,諸葛亮征討南中,馬謖為諸葛亮定下攻心之計,諸葛亮深以為然。因為兩人再次想到了一塊,所以可以肯定的說,諸葛亮有將馬謖培養成繼承人的意思!
建興六年,諸葛亮統率十萬蜀軍出祁連山北伐,當時軍中有宿將魏延和吳懿等人。大多數人都認為先鋒會從這些宿將之中挑選,因為這是最合適的選擇對象。而諸葛亮力排眾議,提拔馬謖率兩萬人為先鋒。
當時蜀軍北伐,涼州就有天水幾郡郡守響應,魏國又沒有防備,形勢可謂一片大好。馬謖的先鋒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占據街亭,將魏軍堵住,給後續蜀軍拖延時間。畢竟蜀道艱難,還要梳理剛剛占據的地方,這些都是要花費時間的。
街亭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一個必爭之地,誰搶到誰受益,沒搶到的隻能自認倒黴。諸葛亮出其不意的北伐,讓魏國措手不及,所以馬謖率先占據街亭。街亭易守難攻,理論上就是先到者先得,後到者不得。
這隻是理論,馬謖先到街亭,有條件占據險要地點,有時間修建工事。隻要積極防禦,對手是很難攻破的。
但馬謖沒有這樣做,街亭一帶有略陽、街亭、隴坻三個據點,因為這裏是三岔口,就三個。
其中隻有略陽、隴坻這兩個據點是天然屏障,最是有利於防守。而街亭沒有城,隻有山,雖然險峻,前不挨村,後不著店,在三處據點中,最是不利於防守。
從來沒有人規定戰爭的地點應該在哪裏,而是兩軍在哪裏發生衝突就會在哪裏交戰。馬謖先到,他把部隊駐紮在哪裏,魏軍就會在哪裏和他發生衝突。
馬謖把部隊駐紮到街亭山上,副將王平認為街亭山一無水源,二無糧道,如果大軍被魏軍堵在街亭山上,斷了糧道和水源,那就徹底悲劇了。
但馬謖先是揭王平的短處,你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家夥哪能了解他馬謖胸中的溝壑?馬謖又說,占據街亭山,居高臨下,隻要魏軍來了一口氣殺下去,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而且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所以他把大軍駐紮在山上,就是要斷了士卒的後路,讓他們一心殺敵,這樣的話,肯定能大破魏軍。
此時的街亭,馬謖的蜀軍還是布在山上,這些蜀軍身形渙散,是鬼軍,不是軍魂。一個個在雪層上飄蕩,渾渾噩噩,無思無想。
馬謖一身單薄絲衣,他現在是鬼將,並不是神將。溫度對他而言,無關痛癢。他撫著琴,琴聲中他在等待公孫策,他很早已經知道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
他的失敗,並不是他沒有按諸葛亮的命令去做,而是從劉備給他下了那個斷定之後,就注定要悲劇。
劉備給他的評價,就極大的限製了馬謖的發展。而諸葛亮又很看重他,對他一再提拔,無視劉備臨死的對馬謖的評價,這讓周圍的同僚怎麽看?更後來的北伐,諸葛亮鎮壓了所有人的意誌,任命馬謖為先鋒,還派了一個以聽話而聞名的王平為副將,就是希望馬謖能在這一戰中脫穎而出。
但馬謖的心更大,諸葛亮給他的任務是守,守住了就是大功。隻要不出意外,這就是一場白送的大功。可馬謖想表現自己,他認為守並不能突出他的能力,他要證明自己是很有才能的,隻要他能大勝,說明諸葛亮的眼光要高於劉備!
這一戰,可以說馬謖要推翻劉備給他的評價,他要跳出劉備對他的影響。蜀國的國運也是如此,隻要守住街亭,就可以和西北連成一體,甚至還能取得西域,對蜀國而言,這是翻身的一仗。
馬謖要翻身,就要大破魏軍;蜀國要翻身,隻要守住街亭就成。堅守的成功幾率要遠遠高於進攻,這一戰對蜀國至關重要,所以諸葛亮要讓馬謖守。但將兵在外,馬謖要攻,諸葛亮又有啥辦法,隻能祈禱,祈禱馬謖能夠大勝。
按照馬謖的計劃,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隻要魏軍斷了糧道和水源再進攻山上的蜀軍。這時候的蜀軍就徹底陷入了死地,隻能奮起,進行搏命一擊。確實能夠做到居高臨下,一氣蕩平魏軍。
可是魏軍的將軍是張合,五子良將之一,從青年開始就吃這口飯的人,吃了二十多年,經驗很是老道。他帶著五萬精銳,先是包圍街亭山,斷了山上水源糧道,再擊敗王平。之後沒有進攻,而是放火燒山,這個出乎馬謖預料,所以馬謖悲劇了,蜀國悲劇了,連帶著諸葛亮也悲劇了。
馬謖的才能,眾將都是看在眼裏的,他率敗兵而迴,諸位將軍勸他躲起來,害怕諸葛亮當場將他斬殺。負責捉拿馬謖的人是丞相長史向朗,他抓住了馬謖,出於他與馬謖友情,還有和馬謖亡故兄長馬良的情誼以及對人才的憐惜,又將馬謖放走。
丞相長史,等於是諸葛亮的秘書長。是個很大的官,由此可見向朗也不是草包、散漫之人。跟著諸葛亮,擔當諸葛亮的秘書長,起碼性格要和諸葛亮一樣,那就是嚴格執法!連向朗都不顧法律的行為來看,馬謖的才能真心很高。
後來馬謖被抓住,在監牢裏還沒與諸葛亮見麵就身死。蜀漢十萬北伐軍無不落淚,除了哭馬謖死的可惜外,還在哭北伐大業功虧一簣,再無希望。
當時向朗放走馬謖,被諸葛亮追究責任,免了官職,賦閑十幾年!要知道向朗和諸葛亮等人都是荊州老鄉,個人才能也是出眾,蜀漢少人才是眾所周知的。連人才都可以這樣處置,可見諸葛亮執行律法有多麽的苛嚴。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馬謖彈著琴,念出一句後世流傳的歇後語。悔恨自己沒有沒有克製住私心,加上他還要洗刷自己的名聲,所以他帶著追隨他的部眾複活了。
“將軍,涇陽君來了。”說話的是將軍張休,他與另外一名將軍李盛在街亭之戰後被諸葛亮斬首,還有將軍黃襲的兵權被奪。他們三人跟隨馬謖,目標和馬謖差不多,隻是想為自己正名。
“馬謖?”公孫策孤身踏雪而來,手裏拄著青龍戟,腰裏懸著雁翎刀。他站在馬謖不遠處,他覺得奇怪,他已經認出了馬謖鬼將的身份。此時日光被白雲籠罩,鬼將鬼兵雖然可以出現,但滋味絕不好受。
“正是在下,馬謖堵住涇陽君的歸路,隻為討一處安身之處。”馬謖起身抱拳。他相貌與楚萌萌類似,並不是很帥,但五官之間自有一種韻味。
公孫策對於馬謖的看法,一直停留在參謀一詞上,見他投靠自己雖然想不明白自己有什麽優勢,賈詡投靠自己似乎可以說得過去,但馬謖投靠,他雖然歡迎,但是想不通其中關鍵。
“馬謖本以為涇陽君能闖下這番基業,想來也是英雄了得的人物。怎麽眼光,與常人無異?”馬謖手一揮,地上的琴消失,手下部隊開始集結,似乎要走。
“能得馬幼常效力,孤之幸也!”公孫策難得的吊了一句古話,很多酸酸的古話,很簡單的幾個字,實用性可以說是很強非常強。
“涇陽君欺我?”馬謖問道,眼神淩厲。
“一句不假,字字屬實。”公孫策做事就是本性,毫不作假。
“馬謖拜見君上!”馬謖當即跪拜,身後三名將領緊隨其後,接著街亭山上無數的鬼軍跪倒在地。
公孫策一把扶起馬謖,隻見滿山的鬼軍化成黑氣撲入馬謖四人身軀。四人身軀再次凝聚,成為了神將,他們適應了新的身軀後,紛紛打了一個寒顫。
公孫策一把解下自己厚實披風,搭在了馬謖身上。
ps:網接上了,掉了兩個收藏,痛心ing……
第九十七章 見秦王
遠遠望著高聳的鹹陽城,公孫策心中感慨萬千。從他離開這裏,再到返迴,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自己與鹹陽,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三哥,鹹陽令李斯就在前麵等你。”公孫恩半路等待,他一身黑色主調,不缺鮮亮的盔甲讓公孫策一愣。不過想到秦王將公孫恩召為散騎常侍也就釋然,這個散騎常侍不好當,當上了待遇自然也是極厚。
“家裏都還好吧?”公孫策低聲詢問,生怕劉雅蟬聽到。
“一切都好,三哥現在威名遠播,好多人都來當咱的門客!不過大多數都隻是天兵,很少有能帶兵的。”好像在炫耀,公孫恩竹筒倒豆子一樣,說的很詳細。
不久鹹陽令李斯的身影出現在公孫策眼中,似乎他現在的地位,和李斯差不多高低。李斯的職比他高,權比他大,但爵位不如他,而且他手中有兵!
“奉王命,鹹陽令李斯出城五裏迎接涇陽君西征凱旋!”李斯裹著棉衣,整個人已經徹底複活,一張清瘦的臉說不上難看,雖有氣度,但在公孫策看來,還是有點討厭的。
他可是深深的記著,李斯為他傳授虎符時的場景。他被李斯小小的坑了一下,跪了老半天,這讓他很不爽。
“知道了,我手下兒郎怎麽安排?”公孫策人不下馬,姿態高昂。
“城中軍營足以安頓涇陽君麾下健兒,隻是隨軍家眷就進不得鹹陽。”李斯臉上掛著淡淡笑容,不以為意。
“城中軍營?我看還是在城外紮營吧。一萬多人太亂了,進城不方便。”公孫策哪裏願意把兵都帶到城中,被人堵在城裏,說話一點底氣都沒有。
“大王已在城中軍營中賜下酒肉,犒賞涇陽君麾下健兒。又在建章宮設下宴席,招待涇陽君與諸位將軍。”李斯哪能讓公孫策在城外駐軍,鹹陽此時直屬兵馬隻有五萬,公孫策一部就要一萬三四千,又是百戰精銳,不能不防。
“李斯,孤是大秦封君。孤的臣子,並不是秦王的臣子!”公孫策很直白表示了自己半獨立性的身份,公孫策已經知道董卓不久也要率著平西軍返迴鹹陽。之後是其他各路將軍,所有將軍裏,自己的兵力是最少的。
所以他才會被允許先行率部返迴鹹陽,秦王收他的兵,並不是貪圖他的那一萬兵,而是要他做個表率,隻要公孫策把軍隊上交,後來的董卓三萬人,也就要上交,再之後苻堅、高仙芝都要交兵權。
“可他們吃的是大秦的俸祿!而他們更是大秦的子民!”李斯強調說道,對此公孫策在馬上哈哈大笑。
“李斯,你要記清楚!出鹹陽時孤從大秦隻拿了一枚虎符!平定西北,十成功勞裏,孤自認能有三成!”公孫策說罷,冷哼一聲,很不屑李斯的強盜邏輯。
李斯還要開口,公孫策大手一揮,將他製止。
盯著李斯,公孫策將虎符掏出,一把丟給李斯,說道:“虎符還給你,內有符騎一千,步兵兩千。迴去給秦王說,不是我公孫策自私,而是如今世道紛亂,秩序不存。手中無兵,我公孫策睡不安穩!”
公孫策冷峻的眼神下,李斯帶著三千符兵灰溜溜的走了。
“此時的大秦,正是最虛弱的大秦!這樣的機會也隻有一次,下次,可就沒這麽好的機會了。”公孫策對身後部下說道。
“大秦各地尚需大軍鎮守,清剿殘餘亂軍以及邪靈,無法抽調、集結。此時大秦軍力不足五十萬,而君上與平西將軍董卓聯手就有五萬人,而且都是潛力極高的天兵,隻要不出意外,這五萬人就是今後最精銳的一批軍隊!”陳宮為大家分析道,這些遲早都要說,心思多的神將已經想通,現在說出來就是讓所有人都明白。
“苻堅一部五萬人,高仙芝、封常清集團還有西北降服那些小勢力,加起來也要將近十萬人!加上前麵五萬人,這可就要二十萬人!大秦的軍力,包括鹹陽這五萬人,都是被困死的軍隊!雖有三十萬,為了大秦的根基,這三十萬,是不能輕易調動的!”陳宮的語氣很平淡,這一路過來,公孫策已經已西北各路勢力取得了聯係,那就是死保軍權。
“正如公台所言,我們的這二十萬人都是活軍,可以隨意移動的!現在各地都已經平穩,發展會是主旋律。想要取得對外話語權,就要看哪個國家擁有的活軍多!可以說,大秦對外作戰的軍隊,都在我們三方勢力手中!”公孫策兵力是其中墊底的存在,不過有董卓這個鐵杆盟友在,無人敢輕視。
“我手中的軍隊可以解散,但絕對不能交給秦國。就算要解散,也不能平白無故的解散。如今的世道,比戰國還要亂,能讓我放心的,隻有你們!”公孫策很重的軍閥心理,說到底還是兵家傳承與本性作怪。
“必為君上大業,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眾將抱拳齊說。
“咱兒子的心,是越來越黑了!”公孫厲對自己媳婦感歎,他從自家祖墳離開後,已經對人世很多東西看的很淡的。隻想一家人富足平安,除此之外,隻希望自己的孫兒可以多一些。
可公孫策野心勃勃的樣子,讓他心憂。他知道這事隻要操作不當,絕對會大禍臨頭。鹹陽的五萬秦軍雖然不能離開鹹陽,但收拾公孫策這萬把人還不是問題。
“想太多也是沒用,兒孫自有兒孫福。”陳燕也在馬車上看到了自己兒子跋扈的樣子,除了覺得有點陌生之外,餘下的就是高興和擔憂參半。畢竟跋扈也是本事的體現,更是招惹禍端的不二途徑。
公孫策率軍在鹹陽城西靠水紮下營寨不久,李斯又來了。
“大王於建章宮設宴,召涇陽君赴宴。”李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找上公孫策,公孫策咧嘴無聲笑了笑。
“注意警戒,堅守營寨;有人挑釁,就地格殺!”公孫策帶著二百親騎隨李斯赴宴,臨走當著李斯的麵下達了軍令。
對此李斯心中苦笑,這個公孫策死抱著軍權不放,確實讓人頭疼。不過大秦需要西北諸將手裏的軍權,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公孫策。除了公孫策兵力最少外,和他是個現代人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斯研究過現代人,所以知道現代人最講究的就是價值。此時正是公孫策手中軍權最值錢的時候,所以隻要價格到位,他相信公孫策會將軍權交上去。至於公孫策的態度,可以理解為就是對現有的條件不滿。
今日鹹陽城內很安靜,勞作的奴隸難得的有了一天休息的時間。大街上無數的門縫被悄悄打開,門縫的那一頭是一個個眼睛,透過門縫望著寬闊的街道。
因為涇陽君公孫策返迴鹹陽,他們才能休息一日。心中感激公孫策外,他們更多的就是好奇,公孫策和他們一樣,是現代人,雖然獲得了呂布的傳承。但一個現代人能在大秦三個月內成為封君,這對他們來說,是很有鼓舞性的。
大街上,一排排的大秦中尉軍精銳站在寒風裏,臉凍得通紅,身姿挺拔,巍然不動,如同山嶽。
“大哥,據說長安漢軍發出懸賞,能拿賈先生頭顱者,可爵封都亭侯!”郭亮在一旁說著,見到賈詡的打扮,他也知道自己為什麽找不到賈詡了。賈詡的打扮就是純現代人,那種獲得傳承的現代人扮相!
“傳令!封閉城門,絞殺一切非我大秦的武裝勢力!”公孫策扭頭下令,武威城中有不少有‘士’身份的閑散天兵和神將,想必就是這群人要殺賈詡。
“涇陽君不必如此,隻要絞殺漢軍勢力即可。他們如今在城西一座院子裏落腳。大軍開過去,他們肯定會自己跳出來!”賈詡急忙勸道。如果殺了太多無關人員,會增加不少無端的麻煩。
“伏曉光,這事就交給你無當飛軍了!”公孫策說罷,將自己腰間的雁翎刀解下,拋給伏曉光。
“尊君令!”伏曉光轉身就走。身後跟著幾個親兵,畢竟武威城不是自己的地盤,做什麽都要謹慎。
“先生,請!”公孫策拉著賈詡,賈詡笑著點點頭。他對公孫策的殺伐果斷,以及從諫如流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說公孫策的表現,基本上合格了。
ps:本章還是由楚萌萌上傳,你們家白塔大大買船票去了!大大們,你們怎麽看?給小楚來點收藏吧?
第九十六章 街亭馬謖現
十一月初七,公孫策與父親等人途徑山人縣,祭拜祖先。公孫厲從埋葬先人的山坡走下時,公孫策發現自己的父親多了一股暮氣。
十一月初八,大軍越過武山縣,趕赴天水郡成紀縣。
“當初就是在前麵不遠處的街亭,我們將韓遂刺殺。現在想起來,還真夠刺激的!”返程的路上,公孫策經過哪裏,就會將哪裏的發生的戰事說給眾人聽。
他對西北一行,認為最危險的隻有三場戰鬥,第一場是麵對李樂的白波軍,敵我比例懸殊,如果不是安夢糾正了他對弩兵的使用方法,那一戰絕對會敗;第二仗就是西域歸途中被迴鶻伏擊包圍;第三戰就是刺殺韓遂。
如果不是成功刺殺韓遂,將西涼八部握在手裏,他會被張重華阻擋在金城之下,寸步難行。就算攻破金城,他也會傷筋動骨,而且功勞也不會那麽炫目。封君之事,想來也是無稽之談。
“明天就是公曆二十一日了,想起來真的很是可笑。和傳言的末日相比,我們經曆的可以說要比末日恐怖無數倍。”劉雅蟬裹著厚厚的皮襖,外麵還套著一件加寬魚鱗甲,整個身子看起來就像水桶一樣。頭上纏著一層層的圍巾,隻露出兩顆漆黑閃亮的眸子。
“末日?我從來不信那個!就算死,我要看清楚我是怎麽死的。”公孫策發現,這天氣是越來越冷了,要比往年不知道寒冷多少。而且今年這個冬,下的雪已經有半米厚了,說是末日也差不多。
“報!”劉雲騎著馬在厚厚的積雪中奔馳,高聲大吼。
“你到後軍去,可能還有戰事。”公孫策示意衛士,一名衛士牽著劉雅蟬的馬韁就往後走去。劉雅蟬扭頭,漆黑的眸子望著公孫策,公孫策隻是點點頭,讓她安心。
“說吧,怎麽迴事!”公孫策也很奇怪,這一帶可是他當初親自掃蕩過的,如果沒有敵情,斥候不會那麽大聲的稟告。
“君上,街亭有漢軍鎮守!守將是蜀漢安遠將軍馬謖!”劉雲帶來的消息,讓公孫策一愣。
馬謖?失街亭,被諸葛揮淚斬掉的馬謖?這家夥怎麽也複活了?還占據街亭?他猜測,可能馬謖也是對生前戰敗很是不甘心,才會複活占街亭。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少有才名,與四位兄長並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的哥哥馬良,與諸葛亮是至交好友。後來劉備與東吳戰於猇亭,敗軍中馬良戰死。所以諸葛亮對馬謖很是扶助,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弟弟一樣。
馬謖才器過人,熟讀兵書,好論軍計。時任丞相諸葛亮對馬謖很是看重,盡管劉備臨死托孤時認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不認為劉備說的是對的,將擔任太守的馬謖任命為自己的參軍,也就是參謀。經常和馬謖談論軍事,往往都是不分白晝黑夜,很是盡興。
建興三年,諸葛亮征討南中,馬謖為諸葛亮定下攻心之計,諸葛亮深以為然。因為兩人再次想到了一塊,所以可以肯定的說,諸葛亮有將馬謖培養成繼承人的意思!
建興六年,諸葛亮統率十萬蜀軍出祁連山北伐,當時軍中有宿將魏延和吳懿等人。大多數人都認為先鋒會從這些宿將之中挑選,因為這是最合適的選擇對象。而諸葛亮力排眾議,提拔馬謖率兩萬人為先鋒。
當時蜀軍北伐,涼州就有天水幾郡郡守響應,魏國又沒有防備,形勢可謂一片大好。馬謖的先鋒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占據街亭,將魏軍堵住,給後續蜀軍拖延時間。畢竟蜀道艱難,還要梳理剛剛占據的地方,這些都是要花費時間的。
街亭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一個必爭之地,誰搶到誰受益,沒搶到的隻能自認倒黴。諸葛亮出其不意的北伐,讓魏國措手不及,所以馬謖率先占據街亭。街亭易守難攻,理論上就是先到者先得,後到者不得。
這隻是理論,馬謖先到街亭,有條件占據險要地點,有時間修建工事。隻要積極防禦,對手是很難攻破的。
但馬謖沒有這樣做,街亭一帶有略陽、街亭、隴坻三個據點,因為這裏是三岔口,就三個。
其中隻有略陽、隴坻這兩個據點是天然屏障,最是有利於防守。而街亭沒有城,隻有山,雖然險峻,前不挨村,後不著店,在三處據點中,最是不利於防守。
從來沒有人規定戰爭的地點應該在哪裏,而是兩軍在哪裏發生衝突就會在哪裏交戰。馬謖先到,他把部隊駐紮在哪裏,魏軍就會在哪裏和他發生衝突。
馬謖把部隊駐紮到街亭山上,副將王平認為街亭山一無水源,二無糧道,如果大軍被魏軍堵在街亭山上,斷了糧道和水源,那就徹底悲劇了。
但馬謖先是揭王平的短處,你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家夥哪能了解他馬謖胸中的溝壑?馬謖又說,占據街亭山,居高臨下,隻要魏軍來了一口氣殺下去,可以說是勢如破竹。
而且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所以他把大軍駐紮在山上,就是要斷了士卒的後路,讓他們一心殺敵,這樣的話,肯定能大破魏軍。
此時的街亭,馬謖的蜀軍還是布在山上,這些蜀軍身形渙散,是鬼軍,不是軍魂。一個個在雪層上飄蕩,渾渾噩噩,無思無想。
馬謖一身單薄絲衣,他現在是鬼將,並不是神將。溫度對他而言,無關痛癢。他撫著琴,琴聲中他在等待公孫策,他很早已經知道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
他的失敗,並不是他沒有按諸葛亮的命令去做,而是從劉備給他下了那個斷定之後,就注定要悲劇。
劉備給他的評價,就極大的限製了馬謖的發展。而諸葛亮又很看重他,對他一再提拔,無視劉備臨死的對馬謖的評價,這讓周圍的同僚怎麽看?更後來的北伐,諸葛亮鎮壓了所有人的意誌,任命馬謖為先鋒,還派了一個以聽話而聞名的王平為副將,就是希望馬謖能在這一戰中脫穎而出。
但馬謖的心更大,諸葛亮給他的任務是守,守住了就是大功。隻要不出意外,這就是一場白送的大功。可馬謖想表現自己,他認為守並不能突出他的能力,他要證明自己是很有才能的,隻要他能大勝,說明諸葛亮的眼光要高於劉備!
這一戰,可以說馬謖要推翻劉備給他的評價,他要跳出劉備對他的影響。蜀國的國運也是如此,隻要守住街亭,就可以和西北連成一體,甚至還能取得西域,對蜀國而言,這是翻身的一仗。
馬謖要翻身,就要大破魏軍;蜀國要翻身,隻要守住街亭就成。堅守的成功幾率要遠遠高於進攻,這一戰對蜀國至關重要,所以諸葛亮要讓馬謖守。但將兵在外,馬謖要攻,諸葛亮又有啥辦法,隻能祈禱,祈禱馬謖能夠大勝。
按照馬謖的計劃,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隻要魏軍斷了糧道和水源再進攻山上的蜀軍。這時候的蜀軍就徹底陷入了死地,隻能奮起,進行搏命一擊。確實能夠做到居高臨下,一氣蕩平魏軍。
可是魏軍的將軍是張合,五子良將之一,從青年開始就吃這口飯的人,吃了二十多年,經驗很是老道。他帶著五萬精銳,先是包圍街亭山,斷了山上水源糧道,再擊敗王平。之後沒有進攻,而是放火燒山,這個出乎馬謖預料,所以馬謖悲劇了,蜀國悲劇了,連帶著諸葛亮也悲劇了。
馬謖的才能,眾將都是看在眼裏的,他率敗兵而迴,諸位將軍勸他躲起來,害怕諸葛亮當場將他斬殺。負責捉拿馬謖的人是丞相長史向朗,他抓住了馬謖,出於他與馬謖友情,還有和馬謖亡故兄長馬良的情誼以及對人才的憐惜,又將馬謖放走。
丞相長史,等於是諸葛亮的秘書長。是個很大的官,由此可見向朗也不是草包、散漫之人。跟著諸葛亮,擔當諸葛亮的秘書長,起碼性格要和諸葛亮一樣,那就是嚴格執法!連向朗都不顧法律的行為來看,馬謖的才能真心很高。
後來馬謖被抓住,在監牢裏還沒與諸葛亮見麵就身死。蜀漢十萬北伐軍無不落淚,除了哭馬謖死的可惜外,還在哭北伐大業功虧一簣,再無希望。
當時向朗放走馬謖,被諸葛亮追究責任,免了官職,賦閑十幾年!要知道向朗和諸葛亮等人都是荊州老鄉,個人才能也是出眾,蜀漢少人才是眾所周知的。連人才都可以這樣處置,可見諸葛亮執行律法有多麽的苛嚴。
“馬謖用兵,言過其實!”馬謖彈著琴,念出一句後世流傳的歇後語。悔恨自己沒有沒有克製住私心,加上他還要洗刷自己的名聲,所以他帶著追隨他的部眾複活了。
“將軍,涇陽君來了。”說話的是將軍張休,他與另外一名將軍李盛在街亭之戰後被諸葛亮斬首,還有將軍黃襲的兵權被奪。他們三人跟隨馬謖,目標和馬謖差不多,隻是想為自己正名。
“馬謖?”公孫策孤身踏雪而來,手裏拄著青龍戟,腰裏懸著雁翎刀。他站在馬謖不遠處,他覺得奇怪,他已經認出了馬謖鬼將的身份。此時日光被白雲籠罩,鬼將鬼兵雖然可以出現,但滋味絕不好受。
“正是在下,馬謖堵住涇陽君的歸路,隻為討一處安身之處。”馬謖起身抱拳。他相貌與楚萌萌類似,並不是很帥,但五官之間自有一種韻味。
公孫策對於馬謖的看法,一直停留在參謀一詞上,見他投靠自己雖然想不明白自己有什麽優勢,賈詡投靠自己似乎可以說得過去,但馬謖投靠,他雖然歡迎,但是想不通其中關鍵。
“馬謖本以為涇陽君能闖下這番基業,想來也是英雄了得的人物。怎麽眼光,與常人無異?”馬謖手一揮,地上的琴消失,手下部隊開始集結,似乎要走。
“能得馬幼常效力,孤之幸也!”公孫策難得的吊了一句古話,很多酸酸的古話,很簡單的幾個字,實用性可以說是很強非常強。
“涇陽君欺我?”馬謖問道,眼神淩厲。
“一句不假,字字屬實。”公孫策做事就是本性,毫不作假。
“馬謖拜見君上!”馬謖當即跪拜,身後三名將領緊隨其後,接著街亭山上無數的鬼軍跪倒在地。
公孫策一把扶起馬謖,隻見滿山的鬼軍化成黑氣撲入馬謖四人身軀。四人身軀再次凝聚,成為了神將,他們適應了新的身軀後,紛紛打了一個寒顫。
公孫策一把解下自己厚實披風,搭在了馬謖身上。
ps:網接上了,掉了兩個收藏,痛心ing……
第九十七章 見秦王
遠遠望著高聳的鹹陽城,公孫策心中感慨萬千。從他離開這裏,再到返迴,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自己與鹹陽,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三哥,鹹陽令李斯就在前麵等你。”公孫恩半路等待,他一身黑色主調,不缺鮮亮的盔甲讓公孫策一愣。不過想到秦王將公孫恩召為散騎常侍也就釋然,這個散騎常侍不好當,當上了待遇自然也是極厚。
“家裏都還好吧?”公孫策低聲詢問,生怕劉雅蟬聽到。
“一切都好,三哥現在威名遠播,好多人都來當咱的門客!不過大多數都隻是天兵,很少有能帶兵的。”好像在炫耀,公孫恩竹筒倒豆子一樣,說的很詳細。
不久鹹陽令李斯的身影出現在公孫策眼中,似乎他現在的地位,和李斯差不多高低。李斯的職比他高,權比他大,但爵位不如他,而且他手中有兵!
“奉王命,鹹陽令李斯出城五裏迎接涇陽君西征凱旋!”李斯裹著棉衣,整個人已經徹底複活,一張清瘦的臉說不上難看,雖有氣度,但在公孫策看來,還是有點討厭的。
他可是深深的記著,李斯為他傳授虎符時的場景。他被李斯小小的坑了一下,跪了老半天,這讓他很不爽。
“知道了,我手下兒郎怎麽安排?”公孫策人不下馬,姿態高昂。
“城中軍營足以安頓涇陽君麾下健兒,隻是隨軍家眷就進不得鹹陽。”李斯臉上掛著淡淡笑容,不以為意。
“城中軍營?我看還是在城外紮營吧。一萬多人太亂了,進城不方便。”公孫策哪裏願意把兵都帶到城中,被人堵在城裏,說話一點底氣都沒有。
“大王已在城中軍營中賜下酒肉,犒賞涇陽君麾下健兒。又在建章宮設下宴席,招待涇陽君與諸位將軍。”李斯哪能讓公孫策在城外駐軍,鹹陽此時直屬兵馬隻有五萬,公孫策一部就要一萬三四千,又是百戰精銳,不能不防。
“李斯,孤是大秦封君。孤的臣子,並不是秦王的臣子!”公孫策很直白表示了自己半獨立性的身份,公孫策已經知道董卓不久也要率著平西軍返迴鹹陽。之後是其他各路將軍,所有將軍裏,自己的兵力是最少的。
所以他才會被允許先行率部返迴鹹陽,秦王收他的兵,並不是貪圖他的那一萬兵,而是要他做個表率,隻要公孫策把軍隊上交,後來的董卓三萬人,也就要上交,再之後苻堅、高仙芝都要交兵權。
“可他們吃的是大秦的俸祿!而他們更是大秦的子民!”李斯強調說道,對此公孫策在馬上哈哈大笑。
“李斯,你要記清楚!出鹹陽時孤從大秦隻拿了一枚虎符!平定西北,十成功勞裏,孤自認能有三成!”公孫策說罷,冷哼一聲,很不屑李斯的強盜邏輯。
李斯還要開口,公孫策大手一揮,將他製止。
盯著李斯,公孫策將虎符掏出,一把丟給李斯,說道:“虎符還給你,內有符騎一千,步兵兩千。迴去給秦王說,不是我公孫策自私,而是如今世道紛亂,秩序不存。手中無兵,我公孫策睡不安穩!”
公孫策冷峻的眼神下,李斯帶著三千符兵灰溜溜的走了。
“此時的大秦,正是最虛弱的大秦!這樣的機會也隻有一次,下次,可就沒這麽好的機會了。”公孫策對身後部下說道。
“大秦各地尚需大軍鎮守,清剿殘餘亂軍以及邪靈,無法抽調、集結。此時大秦軍力不足五十萬,而君上與平西將軍董卓聯手就有五萬人,而且都是潛力極高的天兵,隻要不出意外,這五萬人就是今後最精銳的一批軍隊!”陳宮為大家分析道,這些遲早都要說,心思多的神將已經想通,現在說出來就是讓所有人都明白。
“苻堅一部五萬人,高仙芝、封常清集團還有西北降服那些小勢力,加起來也要將近十萬人!加上前麵五萬人,這可就要二十萬人!大秦的軍力,包括鹹陽這五萬人,都是被困死的軍隊!雖有三十萬,為了大秦的根基,這三十萬,是不能輕易調動的!”陳宮的語氣很平淡,這一路過來,公孫策已經已西北各路勢力取得了聯係,那就是死保軍權。
“正如公台所言,我們的這二十萬人都是活軍,可以隨意移動的!現在各地都已經平穩,發展會是主旋律。想要取得對外話語權,就要看哪個國家擁有的活軍多!可以說,大秦對外作戰的軍隊,都在我們三方勢力手中!”公孫策兵力是其中墊底的存在,不過有董卓這個鐵杆盟友在,無人敢輕視。
“我手中的軍隊可以解散,但絕對不能交給秦國。就算要解散,也不能平白無故的解散。如今的世道,比戰國還要亂,能讓我放心的,隻有你們!”公孫策很重的軍閥心理,說到底還是兵家傳承與本性作怪。
“必為君上大業,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眾將抱拳齊說。
“咱兒子的心,是越來越黑了!”公孫厲對自己媳婦感歎,他從自家祖墳離開後,已經對人世很多東西看的很淡的。隻想一家人富足平安,除此之外,隻希望自己的孫兒可以多一些。
可公孫策野心勃勃的樣子,讓他心憂。他知道這事隻要操作不當,絕對會大禍臨頭。鹹陽的五萬秦軍雖然不能離開鹹陽,但收拾公孫策這萬把人還不是問題。
“想太多也是沒用,兒孫自有兒孫福。”陳燕也在馬車上看到了自己兒子跋扈的樣子,除了覺得有點陌生之外,餘下的就是高興和擔憂參半。畢竟跋扈也是本事的體現,更是招惹禍端的不二途徑。
公孫策率軍在鹹陽城西靠水紮下營寨不久,李斯又來了。
“大王於建章宮設宴,召涇陽君赴宴。”李斯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找上公孫策,公孫策咧嘴無聲笑了笑。
“注意警戒,堅守營寨;有人挑釁,就地格殺!”公孫策帶著二百親騎隨李斯赴宴,臨走當著李斯的麵下達了軍令。
對此李斯心中苦笑,這個公孫策死抱著軍權不放,確實讓人頭疼。不過大秦需要西北諸將手裏的軍權,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公孫策。除了公孫策兵力最少外,和他是個現代人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斯研究過現代人,所以知道現代人最講究的就是價值。此時正是公孫策手中軍權最值錢的時候,所以隻要價格到位,他相信公孫策會將軍權交上去。至於公孫策的態度,可以理解為就是對現有的條件不滿。
今日鹹陽城內很安靜,勞作的奴隸難得的有了一天休息的時間。大街上無數的門縫被悄悄打開,門縫的那一頭是一個個眼睛,透過門縫望著寬闊的街道。
因為涇陽君公孫策返迴鹹陽,他們才能休息一日。心中感激公孫策外,他們更多的就是好奇,公孫策和他們一樣,是現代人,雖然獲得了呂布的傳承。但一個現代人能在大秦三個月內成為封君,這對他們來說,是很有鼓舞性的。
大街上,一排排的大秦中尉軍精銳站在寒風裏,臉凍得通紅,身姿挺拔,巍然不動,如同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