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不是為了什麽大順了,隻是齊王不肯放過我的手下。”
“如果許將軍隻是為了這個,那就好辦了。”夏完淳再次確認道:“除了赦免許將軍每個手下一條命,還有其他的要求嗎?”
“沒有了。”許平搖頭道,同時心裏騰起無限的希望。
“赦免不是不能考慮,但是你們要被流放,”夏完淳直言不諱地說道,許平手下的這幾萬人是訓練有素而且精於戰陣的士兵,製憲會議認為他們是很大的威脅,這讓他們難免會騰起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威脅的念頭:“內閣不願意多死人,但是如果你們還在繼續威脅國家,那麽內閣寧可死幾萬人也要為後世慮。”
“流放去哪裏?”許平首先擔心是成為奴隸,但是夏完淳擺手表示長生軍不會成為奴隸,首先由於選舉權已經普及到每一個成年男子,奴隸製度顯然難以在立法上成立,而且他們留在海內就無法讓製憲會議放心。
夏完淳告訴繆首輔這些人會被流放到海外,不過沒有告訴他齊王為這些流放者準備了一張海圖,現在夏完淳就把這份海圖取出來攤在許平和李定國的麵前:“在這片大洋的背後,會有一片大陸,它的南邊比較富庶,不過已經被西班牙人占據了。”
“我聽說過這片大陸,”許平記得黃乃明曾經和自己講過這個地方,也說過南麵盛產黃金、白銀,而北方相對貧瘠,沒有什麽出產而且總是鬧風雪。
“齊王覺得北方也不是不能住人,內陸其實有大片的平原和寬闊的河流,”雖然黃石這麽說,但是夏完淳估計齊王說的就是濱海有限的範圍,多半還是從西班牙人那裏道聽途說來的消息,富庶也是有限:“之前齊王好像還曾想派去幾個人修兩個城,不過幾十年一直沒有成行。”
黃石確實考慮過去占據北美,至少修一兩個據點作為未來挺進內陸的前哨站,不過實在找不到願意去的人,中國本土有富饒的產出,有精美的織物,有可口的食物和美酒,還有各種曲藝可以娛樂,有名山大川可以遊曆,有家人和朋友,黃石實在找不到人肯跑去幾萬裏外,去一個什麽也沒有的荒蠻之地——這明擺著就是一輩子別想迴故土了。
便是對無路可走的李定國和許平來說,這種流放地仍然讓他們感動猶豫:“要花上兩個月飄洋過海……”許平和李定國一聽到這個就麵麵相覷,他們兩個人做過船,但是見過最寬的水麵就是長江而已,至於他們的手下出過海的更幾乎寥寥無幾。
“總比呆在山東等死好吧。”夏完淳知道對方最後還是會同意的:“再說如果離得近製憲會議也不會放心啊。”
果然,許平和李定國確實沒有更多的選擇:“兩個月?隻要兩個月我們就可以到達這片大陸?”
“你們沒有熟練的水手,而且一路上需要補充淡水,也需要休息,不然應該可以更快的。”
“可是我們也沒有船。”
“製憲會議願意花錢送你們走,內閣答應提供給你們二百條海船,一條船能擠個二百人,都是很貴的大船啊,不過隻要你們肯走,製憲會議也不願意再死人了。”夏完淳拿出一份製憲會議草擬的協議給許平和李定國過目,根據這份協議濟南順軍要向齊軍先放下武器,在向明軍正式投降後這些順軍會被送去登州,然後在那裏登船永遠離開中國:“給你們的船上會有一些武器,萬一遇上野蠻人也可以拿來防身,為了表示誠意,製憲會議還願意送你們一些工具和機器——有許將軍你始終很想要的那種蒸汽機哦,製憲會議真心希望你們能在海外安居樂業,再也不要迴來。還有耕牛和一些馬匹,海裏有很多魚,你們不要把這些牲口吃了,齊王讓我提醒你們那片大陸上未必有牛馬……”
念完後夏完淳把文件推到許平和李定國那邊:“許將軍一向言而有信,李將軍也有不錯的名聲,隻要你們在這個協議上簽字,製憲會議就相信你會按照諾言永不返迴海內,就會赦免你們並給你們船隻。”
許平仔仔細細地把協議看了一遍,半響後把它放下:“可是這上麵說我們要先交出武器,在齊軍的看管下呆在登州,難道不能讓我們自己去一個靠海的地方然後把船交給我們麽?我們也需要時間來學會駕船啊。”
“如果被你們趁機奪取了登州,在那裏堅守上個半年一載的,那就意味著內閣倒台,雖然許將軍名聲很不錯,但是首輔大人擔心在這個時候你也會先把信用放在一邊……”夏完淳還告訴許平和李定國,新年前大概湊不齊船隻,而且這也不是出海的好季節,而內閣迫切希望戰爭在新年前結束:“許將軍,我盡力為你們爭取過了,但是有的時候你必須要冒一些險,畢竟你還是想要你的部下活下去的,不是嗎?”
許平沉吟了一會兒,期間夏完淳再次強調道:“這個協議已經得到齊王和製憲會議的批準,隻要兩位將軍在上麵簽字,那麽就受到提刑司的保證,不會有人違反的。許將軍,我向你保證隻要簽字就一定能得到遵守。”
“好吧。”許平抓過筆,在協議下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把協議遞給了李定國,後者也默默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還有一件事,”李定國署下名字後,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還有四萬人馬,既然那裏沒有牛馬我們也會盡可能地多帶一些牲口走。除了牲口和部下外,我軍還有家小,能不能多給我們一些船。”
夏完淳搖了搖頭:“其實我並不能算是來談判的,許將軍、李將軍,我已經在內閣麵前為你們盡力說話了,我已經拿不出更多的東西。至於水手,恐怕你們的時間也不多,製憲會議要求的是船一到你們就得走。”
李定國歎口氣,而許平則表示謝意:“多謝夏先生。”接著許平迴頭安慰李定國,大家都是長著一個鼻子兩隻眼,在登州還有些時間,既然別人能學會操船,那順軍就算駕得不好也斷無完全學不會的道理。
夏完淳在邊上聽了一會兒,等許平說完後他微笑道:“許將軍確實和陛下很像,難怪外人哄傳你是王上的弟子,嗯,其實也卻確實是。”
“是嗎?”
“是的,陛下和許將軍總是覺得別人能做到,那自己就能學來並且做得更好,陛下稱這是強者所為,我想許將軍一定能順利到達彼岸的。”大事已了,夏完淳想了想,又問道:“陛下曾經和許將軍有過一麵之緣吧?陛下曾經和我講過一個故事,據說之前和三個人講過,許將軍也是其中之一,一個關於天公、虎狼和群羊的故事。”
“不錯。”
“我給了陛下一個答案,而陛下說我是唯一一個答對了的,哦,沒有對錯,是答得符合陛下的心意。”
“夏先生怎麽說?”
“自古官吏皆是虎狼,無論是在皇帝治下還是憲政之下,虎狼就是要吃羊。羊鬥不過虎狼,天公也無法把虎狼都去除,因為總會有新的產生,就是羊們起來打倒了舊的一批,那些領頭的其實也是虎狼,羊以為他們是同類其實完全不對。”
“唉。”這次輪到許平歎氣了。
“所以天公會問羊群,你們是想要虎,還是想要狼?”夏完淳繼續說下去:“虎吃得太兇了,羊受不了了就換狼,狼想呆下去就要吃得比虎少,而漸漸的虎為了有東西吃也會和羊商量:我以後改吃老弱病殘,我為你們開拓新的草場!為了和虎爭奪,狼也會當半條看家狗,保護羊不被野狗、狐狸欺負。羊沒法和虎狼鬥,隻能讓他們互鬥,挑一個更不壞的家夥,雖然依舊要用血肉滿足虎狼,但是最後或許能夠讓虎和狼都把自己的胃口控製到最小——保證自己不餓死的胃口是羊能夠得到最好待遇;同樣他們也得多出一點力,在不累死的情況下,盡力去驅逐其他野獸——這也是羊能得到的最好待遇。”
“這就是齊公的憲政嗎?”許平輕聲評價道:“聽上去還是有些令人哀傷。”
“但許將軍恐怕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吧?”夏完淳又從懷裏掏出一本書,雙手捧著遞給許平:“這我幾年來在南麵觀察憲政,每天都做筆記,隨時記下心裏的感觸和得失評價,許將軍此番遠走海外、自拓疆土,我記得許將軍立誌要建立一個太平之世,這些記錄說不定能對許將軍有所幫助。”
“多謝夏先生,”許平知道這必然是對方多年的心血,他鄭重其事地接到手中,聽對方的口氣怕是以後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這讓許平突然想起一事:“夏先生,在下還有一事相求。”
“許將軍請講。”
“順王的侄孫,李將軍諱來亨。”
“我當然知道李將軍了,我還見過他好幾麵。”
“是的,他隻剩下一個五歲的遺孤,交托給我照顧,此番遠走海外,實在不適合一個五歲小孩,在下想請夏先生幫忙,找個合適的人家……”
不等許平說完,夏完淳就慨然答應道:“不必另找人家,若是許將軍信的過我,我就把李將軍的遺孤帶迴家教養,一定視如己出。”
把李家的孩子抱出來交給夏完淳後,許平又看了看對方剛送給自己的那本書:“齊王才思敏捷,發前人所未想,這點我是遠遠不如的,不過齊王的東西,我自信總是能發展一二,當初兵法便是如此;今天夏先生把這本有關憲政的書相贈給我,又給了我們第二次治國,改悔曾經錯誤的機會,我想我們一定不會重蹈覆轍,將來我們的國家成就也未必就在齊王之下。”
“所以說將軍和陛下相似,以此書相贈之前,我曾和陛下說過此事,陛下說‘許將軍肯定會以為他能做得比我強。’,不過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許將軍有此信心自是最好,我的一番心血也沒有白費,”夏完淳笑道:“不過陛下後麵又說了一句:‘不過若是許將軍以為治國和治軍一樣容易,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陛下希望許將軍能有一番成就,他不怕許將軍做得好,因為許將軍做得再好,世人依然會說一句‘名師出高徒’,不是嗎?”
……
在向齊軍投降前,許平讓軍隊中傷殘和婦孺先一步躲開,萬一明軍要反悔不依不饒,至少這些沒有什麽威脅的人可以逃得一命,大部分人都奉命暫時躲開,但嶽牧等極少數忠心耿耿的部下說什麽也不肯離開,如果明軍最終反悔他們寧可和同袍死在一起。在十幾萬觀禮的齊軍麵前,許平畢恭畢敬地向黃乃明投降,隨著最後一支抵抗的順軍放下武器,中國的內戰終於宣告結束。雖然齊軍的態度十分惡劣,但是黃乃明確實信守了諾言,被安置在登州戰俘營裏的長生軍也被允許學習航海技術。
看到似乎無事後,躲開的長生軍軍屬和傷殘士兵又前來登州附近尋找親人和部隊,本來製憲會議以為許平投降後很多人會散去,這些人如果很少而且鬥誌完全瓦解那麽製憲會議可以不管,如果人數眾多而且有投奔其他各藩繼續當兵的意圖的話,製憲會議也可以因為他們不遵守赦免協議而加以搜捕。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兩萬從河南開始就跟隨許平、李定國作戰的舊部外,那些後來陸續加入的順軍也大部分選擇留在兩位將軍身邊,再加上他們的家屬,最後要出海的除了三萬多長生軍官兵外,還有幾萬軍屬——根據許平的命令,太小的孩子盡可能留下,找個收養家庭總比帶出海生存的可能性大。
當製憲會議派來船隻後,順軍立刻就發現他們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裝上船,在登州附近齊軍的監視中,長生軍砍伐樹木打造了大量的木筏。
“他們打算用這種東西橫渡大海嗎?”看著長生軍把越來越的木筏係在海船後麵,齊軍的海軍軍官無不瞠目結舌:“他們根本不懂航海嘛。”
可是長生軍顯然不清楚齊軍這樣的評價,婦孺都被安置到船隻中,而擠不下的士兵這則會輪番乘坐他們家人海船後係著的木筏一起出發。
“他們就是用船,我都很懷疑他們能不能不翻船,”施天羽身邊的齊軍海軍軍官終於看得哄笑起來,有個人很興奮地說道:“也好,雖然費了不少船,但也不用我們動手他們就自找死路去了,不管怎麽樣,畢竟是殺俘不祥嘛。”
“我覺得他們連日本都漂不到。”施天羽作出了同樣的判斷,在他看來企圖用木筏橫渡台灣海峽都是有勇無謀之舉,現在這批人對海洋到底是什麽樣的根本沒有概念。
“我們要在海上走兩個月,雖然我們會在中途盡可能地尋找島嶼,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四周都是一望無盡的大海,靠著這些木筏渡海,或許我們十個裏也沒有一個能活下來。”臨出發前許平對長生軍全體官兵講道:“你們可以考慮隱姓埋名留下來,我覺得可能都比跟著我乘木筏渡海活下去的希望大。”
“屬下要跟大人走。”胡辰叫道,他要帶著他的妻子一起出海:“就是能活下去,屬下也不想呆在這個屠殺我們同袍的國度,不想稱唿我們的仇人為大人,屬下永遠不會忘記死難的同袍,不會向敵人屈膝。”
一個接著一個,很多人都發表了類似的看法,高成倉大叫道:“大人,您許諾過屬下一個太平之世!難道您要食言麽?”
那些表現出最好航海天賦的部下被許平安排去做海船的水手,在他們一批批登船上,許平站在港口邊與他們一一握拳:“一直向東,新世界見。”
“新世界見,大人。”聽到這勉勵的話後,長生軍的水手們紛紛笑起來,真能活著抵達那個連是否真的存在都存疑的大陸的話,自然是在新世界見,如果沒能抵達的話還是會在新的世界相遇。
“一直向東,新世界見。”
“新世界見,大人。”
看著一艘又一艘的海船拉起鐵錨,拖上身後大批、大批的木筏,揚起風帆義無反顧地向東開航,施天羽又是把頭一陣猛搖:“他們原來真要靠一片木筏漂過去啊,這實在是勇猛得到了愚蠢的地步了。”
和許平握拳告別後,高成倉先把媳婦和孩子送到海船上,然後最後一次仔細檢查了係在大船上的纜繩,然後就跳迴自己的木筏上。筏子上的幾個同伴人手一支木漿,這幾個包括高成倉在內都是沒有表現出什麽航海天賦的人,不過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開始用力地揮動手中的船槳——風向不合適的時候,木筏會用來拖海船。
“出發!出發!”周圍眾多的木筏上還有許多長生軍官兵,他們和高成倉這張筏子上的人一起揮舞著船槳,朝著中間的這條船大喊:“向東,向東!我們的新世界,我們的太平之世!”
船慢慢地開出登州港,漸漸地把城堡拋在身後,努力跟著前麵的那一列白帆。
“老王他們還真有兩下子,很像那麽迴事嘛。”高成倉興奮地評價道,他說的幾個都是表現最好的幾個長生軍水手,現在正在海船上操帆、操舵:“我們要繼續學下去,還有兩個月哪,我也想去操會兒帆。”
……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
“看著熱度,還是六月。”
“未必,越往南越熱,昨天聽胡頭說我們出來已經快四個月了,應該是七月了。”
幾個胡須滿麵的家夥一邊爬樹摘果子,一邊大聲議論著,樹下不遠處兩個同樣是胡須散亂的人正向不遠處的一條溪流走去。
走到溪邊後,一個人滿臉陶醉地蹲跪在地,用一種虔誠的姿態伸出雙手,從溪流中捧起一汪清水,竟然沒有舍得立刻把它喝進嘴而是喃喃說道:“這是大地上的水,不是雨水——”
“李兄,”身後的那個人邊說邊用力地把一個椰子在石頭上砸開,自己拿了一半把另外一個半分給了前麵的人:“我們已經多走了快兩個月了,但這附近還是島,沒有大陸。”
“黃去病那家夥!誰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大陸,”頭一個人抓過半個椰子,喝了兩小口恨恨地罵道:“說不定他就在誑我們,讓我們一頭永遠漂流在這大海上。”
“不過我們確實繞過不少路,也開得很慢,”後麵的人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熟練地從胸口掏出羅盤瞧了一眼:“不過我們現在的方向應該對了。
“嗯,我們今天稍微休息一下,給所有的船都裝滿水,讓孩子們也下來洗個澡,然後把這個大島上的果子都摘走……不,不能都摘,後麵掉隊的可能會追上來,稍微留幾個吧。”前麵那個人已經喝完了椰漿,把果殼遠遠扔到一邊:“如果不下雨,我們明天就走。”
對方的積極態度讓後者稍微驚訝了一下,以往看到島嶼後他記得對方總是會留戀一番,從來沒有這次這麽痛快:“李兄剛剛不是還……”
“沒錯,我還是認為黃去病是在騙我們,不過我們還是要走。”
“哦?”
“因為袁術。”
“因為袁術?”另外一個已經完全摸不到頭腦。
“是啊,以前我讀書看到袁術臨死時因為喝不到蜜水而大叫一聲‘我寧至於此嗎?’,總會覺得這是扶不起來的紈絝子弟,直到我昨天做了個夢,我夢見我沒有死在荒郊,而是死在荒海上了,吃了幾十年的海島野果,吃了幾十年的生魚,一直在海上漂流,臨死時隻求喝一口肉湯,吃一口豬肉都不可得,在夢裏我臨死的時候也是一聲大叫:‘我李定國竟至於此嗎?’,然後就驚醒過來了。”李定國緩緩搖頭,一臉的慘然,仿佛還沉浸在那個可怕的夢境裏:“如果沒有大陸就算了,如果真有的話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
在島嶼的幾處最明顯的地方插下木排,並在上麵標明主力已經通過,催促掉隊者繼續向東追趕後,長生軍官兵把在這個島上發現的水果、小動物、鳥蛋統統搬上了自己的海船,對這個島的動植物居民來說如此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向東!向東!向東!”
李定國高唿三聲,喝令起揚帆起錨,在他後麵的一條海船上,高成倉正嫻熟地操縱著繩索,和其他的水手一起迅速地把船帆升起,讓它吃滿滿地順著風把船帶離這個海島。
……
“報告兩位大人。”
站在桅杆最高處的哨兵向下衝著許平和李定國的位置高聲叫道:“我們向南邊派出的快船也迴來了,他們報告航行了一天也沒有看到陸地的盡頭。”
不久前,向北派出的快船也帶著同樣的報告返迴,許平向著東方眺望,一眼望不到邊的森林,視野的界限內還有高聳的山脈。
“大陸!”身邊的李定國長出一口大氣,抬頭望向天空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天不棄我啊。”
“派偵察兵登陸。”發現大陸之後,許平在最初的狂喜過後反倒冷靜下來,他先是向南北兩麵派出快船探索,現在又再派幾隊哨兵上岸。之前遇到海島時,長生軍都會迅速登岸把上麵能找到的資源一掃而空,但這次真的發現連綿不絕的海岸線後反倒謹慎起來。
“大人在擔心什麽?”身後的胡辰忍不住問道,兩天來許平讓艦隊停泊在岸邊,但是一直不許大部隊登陸:“就算有蠻子,總不會比黃去病還厲害吧?我們連黃去病都不怕!”
一說起齊王,李定國頓時又滿臉的氣憤:“六個月!如果這真是他說的那個大陸的話!我們走了足足六個月。他居然告訴我們是兩個月。”
派出去的探子很久沒有迴來,許平下令不要再等先開始吃午飯,野果已經所剩無幾,圍攏在一起的眾人就著接到的雨水吃著剛捕到的鮮魚,隻要魚足夠新鮮現在這夥兒人已經都懶的動火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嘹望員激動地叫起來,派出的探子從岸邊的大灌木叢中鑽出來,向著艦隊這邊揮動著旗子。
“他們說什麽?”
“是大陸,有河流,有大量的動物,麅子、兔子都有,”嘹望員翻譯的時候,本人也激動異常,他每說一句,下麵那些翹首以待的人就會發出一陣歡唿:“還有野豬!”
聽到這句話後李定國吐氣開聲,大喝一聲:“天不棄李定國啊。”說完李定國手臂用力一揮,把那吃了一半的生魚要多遠有多遠地拋了出去。
“有什麽人麽?”許平仰頭向桅杆頂端喊著。
“沒有!”半響後,嘹望員傳迴了答複。
許平終於下令全軍準備登陸,接著他走到李定國身邊:“李兄,在這個新國家裏,我們都不稱王好麽?”
“好,你不是就是想建立一個沒有皇帝、也沒有貴族的憲政國家嗎?我同意。”
“如果許將軍隻是為了這個,那就好辦了。”夏完淳再次確認道:“除了赦免許將軍每個手下一條命,還有其他的要求嗎?”
“沒有了。”許平搖頭道,同時心裏騰起無限的希望。
“赦免不是不能考慮,但是你們要被流放,”夏完淳直言不諱地說道,許平手下的這幾萬人是訓練有素而且精於戰陣的士兵,製憲會議認為他們是很大的威脅,這讓他們難免會騰起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威脅的念頭:“內閣不願意多死人,但是如果你們還在繼續威脅國家,那麽內閣寧可死幾萬人也要為後世慮。”
“流放去哪裏?”許平首先擔心是成為奴隸,但是夏完淳擺手表示長生軍不會成為奴隸,首先由於選舉權已經普及到每一個成年男子,奴隸製度顯然難以在立法上成立,而且他們留在海內就無法讓製憲會議放心。
夏完淳告訴繆首輔這些人會被流放到海外,不過沒有告訴他齊王為這些流放者準備了一張海圖,現在夏完淳就把這份海圖取出來攤在許平和李定國的麵前:“在這片大洋的背後,會有一片大陸,它的南邊比較富庶,不過已經被西班牙人占據了。”
“我聽說過這片大陸,”許平記得黃乃明曾經和自己講過這個地方,也說過南麵盛產黃金、白銀,而北方相對貧瘠,沒有什麽出產而且總是鬧風雪。
“齊王覺得北方也不是不能住人,內陸其實有大片的平原和寬闊的河流,”雖然黃石這麽說,但是夏完淳估計齊王說的就是濱海有限的範圍,多半還是從西班牙人那裏道聽途說來的消息,富庶也是有限:“之前齊王好像還曾想派去幾個人修兩個城,不過幾十年一直沒有成行。”
黃石確實考慮過去占據北美,至少修一兩個據點作為未來挺進內陸的前哨站,不過實在找不到願意去的人,中國本土有富饒的產出,有精美的織物,有可口的食物和美酒,還有各種曲藝可以娛樂,有名山大川可以遊曆,有家人和朋友,黃石實在找不到人肯跑去幾萬裏外,去一個什麽也沒有的荒蠻之地——這明擺著就是一輩子別想迴故土了。
便是對無路可走的李定國和許平來說,這種流放地仍然讓他們感動猶豫:“要花上兩個月飄洋過海……”許平和李定國一聽到這個就麵麵相覷,他們兩個人做過船,但是見過最寬的水麵就是長江而已,至於他們的手下出過海的更幾乎寥寥無幾。
“總比呆在山東等死好吧。”夏完淳知道對方最後還是會同意的:“再說如果離得近製憲會議也不會放心啊。”
果然,許平和李定國確實沒有更多的選擇:“兩個月?隻要兩個月我們就可以到達這片大陸?”
“你們沒有熟練的水手,而且一路上需要補充淡水,也需要休息,不然應該可以更快的。”
“可是我們也沒有船。”
“製憲會議願意花錢送你們走,內閣答應提供給你們二百條海船,一條船能擠個二百人,都是很貴的大船啊,不過隻要你們肯走,製憲會議也不願意再死人了。”夏完淳拿出一份製憲會議草擬的協議給許平和李定國過目,根據這份協議濟南順軍要向齊軍先放下武器,在向明軍正式投降後這些順軍會被送去登州,然後在那裏登船永遠離開中國:“給你們的船上會有一些武器,萬一遇上野蠻人也可以拿來防身,為了表示誠意,製憲會議還願意送你們一些工具和機器——有許將軍你始終很想要的那種蒸汽機哦,製憲會議真心希望你們能在海外安居樂業,再也不要迴來。還有耕牛和一些馬匹,海裏有很多魚,你們不要把這些牲口吃了,齊王讓我提醒你們那片大陸上未必有牛馬……”
念完後夏完淳把文件推到許平和李定國那邊:“許將軍一向言而有信,李將軍也有不錯的名聲,隻要你們在這個協議上簽字,製憲會議就相信你會按照諾言永不返迴海內,就會赦免你們並給你們船隻。”
許平仔仔細細地把協議看了一遍,半響後把它放下:“可是這上麵說我們要先交出武器,在齊軍的看管下呆在登州,難道不能讓我們自己去一個靠海的地方然後把船交給我們麽?我們也需要時間來學會駕船啊。”
“如果被你們趁機奪取了登州,在那裏堅守上個半年一載的,那就意味著內閣倒台,雖然許將軍名聲很不錯,但是首輔大人擔心在這個時候你也會先把信用放在一邊……”夏完淳還告訴許平和李定國,新年前大概湊不齊船隻,而且這也不是出海的好季節,而內閣迫切希望戰爭在新年前結束:“許將軍,我盡力為你們爭取過了,但是有的時候你必須要冒一些險,畢竟你還是想要你的部下活下去的,不是嗎?”
許平沉吟了一會兒,期間夏完淳再次強調道:“這個協議已經得到齊王和製憲會議的批準,隻要兩位將軍在上麵簽字,那麽就受到提刑司的保證,不會有人違反的。許將軍,我向你保證隻要簽字就一定能得到遵守。”
“好吧。”許平抓過筆,在協議下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把協議遞給了李定國,後者也默默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還有一件事,”李定國署下名字後,又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還有四萬人馬,既然那裏沒有牛馬我們也會盡可能地多帶一些牲口走。除了牲口和部下外,我軍還有家小,能不能多給我們一些船。”
夏完淳搖了搖頭:“其實我並不能算是來談判的,許將軍、李將軍,我已經在內閣麵前為你們盡力說話了,我已經拿不出更多的東西。至於水手,恐怕你們的時間也不多,製憲會議要求的是船一到你們就得走。”
李定國歎口氣,而許平則表示謝意:“多謝夏先生。”接著許平迴頭安慰李定國,大家都是長著一個鼻子兩隻眼,在登州還有些時間,既然別人能學會操船,那順軍就算駕得不好也斷無完全學不會的道理。
夏完淳在邊上聽了一會兒,等許平說完後他微笑道:“許將軍確實和陛下很像,難怪外人哄傳你是王上的弟子,嗯,其實也卻確實是。”
“是嗎?”
“是的,陛下和許將軍總是覺得別人能做到,那自己就能學來並且做得更好,陛下稱這是強者所為,我想許將軍一定能順利到達彼岸的。”大事已了,夏完淳想了想,又問道:“陛下曾經和許將軍有過一麵之緣吧?陛下曾經和我講過一個故事,據說之前和三個人講過,許將軍也是其中之一,一個關於天公、虎狼和群羊的故事。”
“不錯。”
“我給了陛下一個答案,而陛下說我是唯一一個答對了的,哦,沒有對錯,是答得符合陛下的心意。”
“夏先生怎麽說?”
“自古官吏皆是虎狼,無論是在皇帝治下還是憲政之下,虎狼就是要吃羊。羊鬥不過虎狼,天公也無法把虎狼都去除,因為總會有新的產生,就是羊們起來打倒了舊的一批,那些領頭的其實也是虎狼,羊以為他們是同類其實完全不對。”
“唉。”這次輪到許平歎氣了。
“所以天公會問羊群,你們是想要虎,還是想要狼?”夏完淳繼續說下去:“虎吃得太兇了,羊受不了了就換狼,狼想呆下去就要吃得比虎少,而漸漸的虎為了有東西吃也會和羊商量:我以後改吃老弱病殘,我為你們開拓新的草場!為了和虎爭奪,狼也會當半條看家狗,保護羊不被野狗、狐狸欺負。羊沒法和虎狼鬥,隻能讓他們互鬥,挑一個更不壞的家夥,雖然依舊要用血肉滿足虎狼,但是最後或許能夠讓虎和狼都把自己的胃口控製到最小——保證自己不餓死的胃口是羊能夠得到最好待遇;同樣他們也得多出一點力,在不累死的情況下,盡力去驅逐其他野獸——這也是羊能得到的最好待遇。”
“這就是齊公的憲政嗎?”許平輕聲評價道:“聽上去還是有些令人哀傷。”
“但許將軍恐怕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吧?”夏完淳又從懷裏掏出一本書,雙手捧著遞給許平:“這我幾年來在南麵觀察憲政,每天都做筆記,隨時記下心裏的感觸和得失評價,許將軍此番遠走海外、自拓疆土,我記得許將軍立誌要建立一個太平之世,這些記錄說不定能對許將軍有所幫助。”
“多謝夏先生,”許平知道這必然是對方多年的心血,他鄭重其事地接到手中,聽對方的口氣怕是以後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這讓許平突然想起一事:“夏先生,在下還有一事相求。”
“許將軍請講。”
“順王的侄孫,李將軍諱來亨。”
“我當然知道李將軍了,我還見過他好幾麵。”
“是的,他隻剩下一個五歲的遺孤,交托給我照顧,此番遠走海外,實在不適合一個五歲小孩,在下想請夏先生幫忙,找個合適的人家……”
不等許平說完,夏完淳就慨然答應道:“不必另找人家,若是許將軍信的過我,我就把李將軍的遺孤帶迴家教養,一定視如己出。”
把李家的孩子抱出來交給夏完淳後,許平又看了看對方剛送給自己的那本書:“齊王才思敏捷,發前人所未想,這點我是遠遠不如的,不過齊王的東西,我自信總是能發展一二,當初兵法便是如此;今天夏先生把這本有關憲政的書相贈給我,又給了我們第二次治國,改悔曾經錯誤的機會,我想我們一定不會重蹈覆轍,將來我們的國家成就也未必就在齊王之下。”
“所以說將軍和陛下相似,以此書相贈之前,我曾和陛下說過此事,陛下說‘許將軍肯定會以為他能做得比我強。’,不過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許將軍有此信心自是最好,我的一番心血也沒有白費,”夏完淳笑道:“不過陛下後麵又說了一句:‘不過若是許將軍以為治國和治軍一樣容易,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陛下希望許將軍能有一番成就,他不怕許將軍做得好,因為許將軍做得再好,世人依然會說一句‘名師出高徒’,不是嗎?”
……
在向齊軍投降前,許平讓軍隊中傷殘和婦孺先一步躲開,萬一明軍要反悔不依不饒,至少這些沒有什麽威脅的人可以逃得一命,大部分人都奉命暫時躲開,但嶽牧等極少數忠心耿耿的部下說什麽也不肯離開,如果明軍最終反悔他們寧可和同袍死在一起。在十幾萬觀禮的齊軍麵前,許平畢恭畢敬地向黃乃明投降,隨著最後一支抵抗的順軍放下武器,中國的內戰終於宣告結束。雖然齊軍的態度十分惡劣,但是黃乃明確實信守了諾言,被安置在登州戰俘營裏的長生軍也被允許學習航海技術。
看到似乎無事後,躲開的長生軍軍屬和傷殘士兵又前來登州附近尋找親人和部隊,本來製憲會議以為許平投降後很多人會散去,這些人如果很少而且鬥誌完全瓦解那麽製憲會議可以不管,如果人數眾多而且有投奔其他各藩繼續當兵的意圖的話,製憲會議也可以因為他們不遵守赦免協議而加以搜捕。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兩萬從河南開始就跟隨許平、李定國作戰的舊部外,那些後來陸續加入的順軍也大部分選擇留在兩位將軍身邊,再加上他們的家屬,最後要出海的除了三萬多長生軍官兵外,還有幾萬軍屬——根據許平的命令,太小的孩子盡可能留下,找個收養家庭總比帶出海生存的可能性大。
當製憲會議派來船隻後,順軍立刻就發現他們肯定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裝上船,在登州附近齊軍的監視中,長生軍砍伐樹木打造了大量的木筏。
“他們打算用這種東西橫渡大海嗎?”看著長生軍把越來越的木筏係在海船後麵,齊軍的海軍軍官無不瞠目結舌:“他們根本不懂航海嘛。”
可是長生軍顯然不清楚齊軍這樣的評價,婦孺都被安置到船隻中,而擠不下的士兵這則會輪番乘坐他們家人海船後係著的木筏一起出發。
“他們就是用船,我都很懷疑他們能不能不翻船,”施天羽身邊的齊軍海軍軍官終於看得哄笑起來,有個人很興奮地說道:“也好,雖然費了不少船,但也不用我們動手他們就自找死路去了,不管怎麽樣,畢竟是殺俘不祥嘛。”
“我覺得他們連日本都漂不到。”施天羽作出了同樣的判斷,在他看來企圖用木筏橫渡台灣海峽都是有勇無謀之舉,現在這批人對海洋到底是什麽樣的根本沒有概念。
“我們要在海上走兩個月,雖然我們會在中途盡可能地尋找島嶼,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四周都是一望無盡的大海,靠著這些木筏渡海,或許我們十個裏也沒有一個能活下來。”臨出發前許平對長生軍全體官兵講道:“你們可以考慮隱姓埋名留下來,我覺得可能都比跟著我乘木筏渡海活下去的希望大。”
“屬下要跟大人走。”胡辰叫道,他要帶著他的妻子一起出海:“就是能活下去,屬下也不想呆在這個屠殺我們同袍的國度,不想稱唿我們的仇人為大人,屬下永遠不會忘記死難的同袍,不會向敵人屈膝。”
一個接著一個,很多人都發表了類似的看法,高成倉大叫道:“大人,您許諾過屬下一個太平之世!難道您要食言麽?”
那些表現出最好航海天賦的部下被許平安排去做海船的水手,在他們一批批登船上,許平站在港口邊與他們一一握拳:“一直向東,新世界見。”
“新世界見,大人。”聽到這勉勵的話後,長生軍的水手們紛紛笑起來,真能活著抵達那個連是否真的存在都存疑的大陸的話,自然是在新世界見,如果沒能抵達的話還是會在新的世界相遇。
“一直向東,新世界見。”
“新世界見,大人。”
看著一艘又一艘的海船拉起鐵錨,拖上身後大批、大批的木筏,揚起風帆義無反顧地向東開航,施天羽又是把頭一陣猛搖:“他們原來真要靠一片木筏漂過去啊,這實在是勇猛得到了愚蠢的地步了。”
和許平握拳告別後,高成倉先把媳婦和孩子送到海船上,然後最後一次仔細檢查了係在大船上的纜繩,然後就跳迴自己的木筏上。筏子上的幾個同伴人手一支木漿,這幾個包括高成倉在內都是沒有表現出什麽航海天賦的人,不過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開始用力地揮動手中的船槳——風向不合適的時候,木筏會用來拖海船。
“出發!出發!”周圍眾多的木筏上還有許多長生軍官兵,他們和高成倉這張筏子上的人一起揮舞著船槳,朝著中間的這條船大喊:“向東,向東!我們的新世界,我們的太平之世!”
船慢慢地開出登州港,漸漸地把城堡拋在身後,努力跟著前麵的那一列白帆。
“老王他們還真有兩下子,很像那麽迴事嘛。”高成倉興奮地評價道,他說的幾個都是表現最好的幾個長生軍水手,現在正在海船上操帆、操舵:“我們要繼續學下去,還有兩個月哪,我也想去操會兒帆。”
……
“現在是什麽時候了?”
“看著熱度,還是六月。”
“未必,越往南越熱,昨天聽胡頭說我們出來已經快四個月了,應該是七月了。”
幾個胡須滿麵的家夥一邊爬樹摘果子,一邊大聲議論著,樹下不遠處兩個同樣是胡須散亂的人正向不遠處的一條溪流走去。
走到溪邊後,一個人滿臉陶醉地蹲跪在地,用一種虔誠的姿態伸出雙手,從溪流中捧起一汪清水,竟然沒有舍得立刻把它喝進嘴而是喃喃說道:“這是大地上的水,不是雨水——”
“李兄,”身後的那個人邊說邊用力地把一個椰子在石頭上砸開,自己拿了一半把另外一個半分給了前麵的人:“我們已經多走了快兩個月了,但這附近還是島,沒有大陸。”
“黃去病那家夥!誰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大陸,”頭一個人抓過半個椰子,喝了兩小口恨恨地罵道:“說不定他就在誑我們,讓我們一頭永遠漂流在這大海上。”
“不過我們確實繞過不少路,也開得很慢,”後麵的人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熟練地從胸口掏出羅盤瞧了一眼:“不過我們現在的方向應該對了。
“嗯,我們今天稍微休息一下,給所有的船都裝滿水,讓孩子們也下來洗個澡,然後把這個大島上的果子都摘走……不,不能都摘,後麵掉隊的可能會追上來,稍微留幾個吧。”前麵那個人已經喝完了椰漿,把果殼遠遠扔到一邊:“如果不下雨,我們明天就走。”
對方的積極態度讓後者稍微驚訝了一下,以往看到島嶼後他記得對方總是會留戀一番,從來沒有這次這麽痛快:“李兄剛剛不是還……”
“沒錯,我還是認為黃去病是在騙我們,不過我們還是要走。”
“哦?”
“因為袁術。”
“因為袁術?”另外一個已經完全摸不到頭腦。
“是啊,以前我讀書看到袁術臨死時因為喝不到蜜水而大叫一聲‘我寧至於此嗎?’,總會覺得這是扶不起來的紈絝子弟,直到我昨天做了個夢,我夢見我沒有死在荒郊,而是死在荒海上了,吃了幾十年的海島野果,吃了幾十年的生魚,一直在海上漂流,臨死時隻求喝一口肉湯,吃一口豬肉都不可得,在夢裏我臨死的時候也是一聲大叫:‘我李定國竟至於此嗎?’,然後就驚醒過來了。”李定國緩緩搖頭,一臉的慘然,仿佛還沉浸在那個可怕的夢境裏:“如果沒有大陸就算了,如果真有的話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
在島嶼的幾處最明顯的地方插下木排,並在上麵標明主力已經通過,催促掉隊者繼續向東追趕後,長生軍官兵把在這個島上發現的水果、小動物、鳥蛋統統搬上了自己的海船,對這個島的動植物居民來說如此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向東!向東!向東!”
李定國高唿三聲,喝令起揚帆起錨,在他後麵的一條海船上,高成倉正嫻熟地操縱著繩索,和其他的水手一起迅速地把船帆升起,讓它吃滿滿地順著風把船帶離這個海島。
……
“報告兩位大人。”
站在桅杆最高處的哨兵向下衝著許平和李定國的位置高聲叫道:“我們向南邊派出的快船也迴來了,他們報告航行了一天也沒有看到陸地的盡頭。”
不久前,向北派出的快船也帶著同樣的報告返迴,許平向著東方眺望,一眼望不到邊的森林,視野的界限內還有高聳的山脈。
“大陸!”身邊的李定國長出一口大氣,抬頭望向天空的目光中充滿了感激:“天不棄我啊。”
“派偵察兵登陸。”發現大陸之後,許平在最初的狂喜過後反倒冷靜下來,他先是向南北兩麵派出快船探索,現在又再派幾隊哨兵上岸。之前遇到海島時,長生軍都會迅速登岸把上麵能找到的資源一掃而空,但這次真的發現連綿不絕的海岸線後反倒謹慎起來。
“大人在擔心什麽?”身後的胡辰忍不住問道,兩天來許平讓艦隊停泊在岸邊,但是一直不許大部隊登陸:“就算有蠻子,總不會比黃去病還厲害吧?我們連黃去病都不怕!”
一說起齊王,李定國頓時又滿臉的氣憤:“六個月!如果這真是他說的那個大陸的話!我們走了足足六個月。他居然告訴我們是兩個月。”
派出去的探子很久沒有迴來,許平下令不要再等先開始吃午飯,野果已經所剩無幾,圍攏在一起的眾人就著接到的雨水吃著剛捕到的鮮魚,隻要魚足夠新鮮現在這夥兒人已經都懶的動火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嘹望員激動地叫起來,派出的探子從岸邊的大灌木叢中鑽出來,向著艦隊這邊揮動著旗子。
“他們說什麽?”
“是大陸,有河流,有大量的動物,麅子、兔子都有,”嘹望員翻譯的時候,本人也激動異常,他每說一句,下麵那些翹首以待的人就會發出一陣歡唿:“還有野豬!”
聽到這句話後李定國吐氣開聲,大喝一聲:“天不棄李定國啊。”說完李定國手臂用力一揮,把那吃了一半的生魚要多遠有多遠地拋了出去。
“有什麽人麽?”許平仰頭向桅杆頂端喊著。
“沒有!”半響後,嘹望員傳迴了答複。
許平終於下令全軍準備登陸,接著他走到李定國身邊:“李兄,在這個新國家裏,我們都不稱王好麽?”
“好,你不是就是想建立一個沒有皇帝、也沒有貴族的憲政國家嗎?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