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的最開始階段,李自成得到的報告還是明軍發動猖狂攻擊,但是被守軍擊退並且開始向長江沿岸反擊;不久後就變成明軍勢大,不顧一切地猛攻,而江淮守軍在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後進行戰術性的收縮,伺機發動反擊;再往後順軍前線指揮官事實上已經脫離了戰場,他們躲在後方憑借直覺和猜想向朝廷和順王報告軍事局麵的最新進展。


    一直到淮安府守軍苦戰擋住明軍的快速突破後,牛金星才被含含糊糊地告知明軍已經突破順軍防線,深入到安徽腹地;等到近衛營、裝甲營等野戰部隊倉皇從揚州府撤出後,丞相府才知道這些野戰部隊曾經麵臨被殲滅的危險;最後淮安府陷落,順軍野戰部隊在山東經過清點,八個步兵營和三個騎兵營隻剩下四萬人時,丞相府才搞清楚整場戰爭期間順軍一直沒有統一指揮,各營的營官都是自行商議然後三三兩兩進行突圍作戰的,而之前大部分戰報都是高級將領躲在山東捏造出來的。就是到了這個時候,李自成還是沒有丞相府知道的清楚。


    之所以能夠了解到這些,還是因為高級將領之間的互相傾軋,死裏逃生的營官們有的選擇沉默,但大多數都憤怒地開始聲討此戰的指揮,而大敗同樣降低了營官們對手下的控製,不少更低級的軍官跳出來攻擊這幾個月來順軍紀律和秩序的瓦解。


    洶湧而來的責難聲幫助牛金星了解了不少前線的實際情況,他雖然有意遮掩了一些,但是李自成對情況的了解也遠比之前要充分。震怒的順王打算禦駕親征,親自到前線去看一看。


    自從李順開國以後,官僚集團就竭力用各種各樣的借口讓李自成老老實實地呆在皇宮裏,自古以來皇帝隻要一出巡官僚集團就會鬧事,因為這樣皇帝就會變得難以蒙蔽,一旦被擁有至高權威的統治者發現下麵其實是謊話連篇,那恐怕就會有一場大獄,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人頭落地。雖然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去掉了一批官並不能改變什麽,他們的繼任者很快就會變得和前任一摸一樣,但是對那些倒黴的官員來說則是天大的災難,所以之前李自成一旦流露出類似的念頭,百官就會齊心協力地用:安全,花銷等理由將其打消,一心想做有道明君的李自成幾年如一日地聽到這種言論,也發自內心地相信為了自己出宮視察的欲望而浪費民脂民膏並擾動得天下不安是一種失德的行為;再說臣子們都反複表示順王實在是太重要了,朝政一刻也離不開他遠超唐宗宋祖的英明領導,呆在皇宮雖然可能有點悶,但這卻對大順的萬民福祉有著最最重要的關鍵意義。


    結果直到今天,幾年來已經被百官吹得比唐太宗、明太祖還英明神武的李自成才發現自己其實什麽都不知道——如同牛金星一樣,天天被吹捧的李自成已經不像稱監國前那樣知道自己有多少斤兩了。


    慘敗之後當然就是推卸責任,現在李自成的案前堆滿了劉芳亮、陳哲還有鍾龜年等地方文武大員互相指責謾罵的奏章,他們現在每天都在打筆墨官司,竭力想把失敗的責任全部推給別人——剛剛丟失安徽時他們還想把這些責任推給許平,形成統一戰線指責他在淮揚的部署有根本的隱患,但是當大家意識到許平一個人肯定攬不下全部的慘敗責任後,這個統一戰線就土崩瓦解了,他們互相搜集黑材料,把全部軍紀敗壞的責任都丟到別人的頭上去。


    眼看事情已經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順廷最後內定陳哲為主要責任人,劉芳亮是順王的老同誌,而且在朝中人緣也還可以;至於鍾龜年是牛金星要死保的人,所以陳哲看起來是最適合用來熄滅李自成怒火的替罪羊。


    但是陳哲遠比內閣想象的要狡猾得多,當他發現朝廷的口風對自己越來越嚴厲,而且以前那些從他手裏拿過很多好處的官員突然開始對自己不理不睬甚至開始劃清界限後,山東節度使就當機立斷,帶著親信家人逃去登州向明軍投降。在陳哲最後一次的軍事策劃中,他再次展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能,不但他和他的手下都無驚無險地脫險了,甚至連他的家產也安全地得以運走。


    臨走前陳哲把搜集的全部黑材料都一股腦地拋了出去,很多還是本來奉許平之命收集但是被他用來和牛金星討價還價結果一直秘而不發的。同時曝光的還有曆年來收受陳哲賄賂的朝中官員,陳哲一直有做筆記的習慣,每一筆賄賂他都清清楚楚地記錄在案。和這些重磅炸彈一起拋出去的,還有詳細的淮揚軍區腐敗實錄,在其中陳哲把失敗的原因總結得一清二楚。


    直到陳哲雇人把印刷好的傳單貼滿了濟南城,甚至還撒了一些在北京後,暴跳如雷的順廷才發現陳哲已經安全抵達登州。在那裏陳哲援引南明內閣的聲明要求得到赦免,而他也確實得到了,這個人已經不被南明視為威脅,他的伯爵身份會得到承認,財產會得到保護,而且還會有一份南明發給的俸祿。


    作為新興的王朝,官僚集團還做不到一手遮天,從他們手指縫裏透過去的消息讓李自成再也無法在皇宮裏坐下去了。不過禦駕親征需要時間,而且李自成也確實擔憂如果自己一離開北京,後方就會變得更無所顧忌和混亂,在他做好一切準備之前,李自成親自趕去正在賦閑的許平家裏,讓他即刻動身前往山東——既然是許平,那他總會有辦法的。


    在淮揚一戰結束後不久,明軍的湖廣集團也對河南發起了進攻,不出意料順軍頓時又是一場慘敗,很快就把大半個河南丟光,明軍湖廣集團隨後以四個師東移抵達山東邊境。明軍的三大集團共計十四個師超過二十二萬人的龐大兵力,很快就會協力向山東發起進攻作戰,而對麵的順軍隻不過四萬餘而已。南明內閣打算用一個夏季為這些師儲備進攻所需的物資,然後在秋天發起第七次北伐。


    許平又一次來到前線後,對趕來迎接自己的周洞天和其他部下們說道:“從現在開始,我們是要為自己而戰了。”


    軍事局麵令人感到絕望,山東從三個方向上受到威脅,敵軍的兵力優勢達到五倍以上,順軍無險可守而且急需整補。但是大順已經沒有這樣的物資和兵員,淮揚一戰把許平辛苦訓練的新兵也丟失大半,儲備的物質更是丟了個幹幹淨淨,敵人看起來也不會許平多少時間進行備戰工作。後方的牛金星丞相據說正在考慮恢複考成法,盡最大力量壓榨仍在大順治下的百姓,不過許平覺得這種垂死掙紮的行為恐怕也帶來不了太多的益處。


    “缺乏士兵、缺乏武器、缺乏士氣。”隻剩下許平依舊顯得還有信心,他決心把這場戰鬥繼續下去,直到南明肯接受一個合理的和談條件,即使大順無法幸存,許平至少要為順王和自己的部下們謀求一條活路:“我們首先從最容易的,也就是士氣開始吧。”


    軍官在淮揚中損失慘重,許平又嚴厲處置了尚存的軍官中的兩成,他仔細地調查了軍中每個軍官在淮揚戰場的表現和之前的行為,解除了一批人的職務把他們趕出軍隊。


    “這些兄弟們可以去投南明了,反正現在他們大概也可以得到赦免了,”許平對部下們解釋道:“我希望他們念在多年的情份上不要透露我們的軍事情報,不過其實也沒有什麽好擔憂的,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秘密了。”


    許平沒有忙著擴軍而是一直在恢複軍紀,他覺得現在多出一萬到兩萬人未必有什麽大用,首先要確保的是軍隊還是一個有凝聚力的戰鬥集體。


    ……


    在明軍高歌猛進的同時,南明內閣進行了一場很不成功的引誘政變行動。


    製憲會議和內閣都盼望監國的明太子趕快下台,從道義上講他是比起黃石更危險的敵人,黃石老了而且多次表示支持對議會的支持,而明太子多半會在成年後設法恢複祖業;除此以外製憲會議還想讓黃石篡位來給他的名氣造成一些損壞,曹丞相從來都是大白臉,給黃石坐實這個有益於繼續減弱他在民眾中的威望,而且還能徹底阻止他和那些忠於明室的人形成盟友關係——如果還有這種人的話。


    製憲會議有絕對的政治、軍事實力,但是缺少一個借口,監國太子什麽權利都沒有自然也沒有錯誤,太監製度也被齊國公廢除了連說他荒淫無恥都變得不容易。最後繆首輔打算采用引蛇出洞的辦法,讓監國太子首先發動反議會政變,然後議會就可以同雷霆萬鈞之力把亂黨一網打盡。


    不過引蛇出洞的關鍵除了誘餌:誘餌已經足夠大了,就是恢複皇帝的實際權利,還需要對方確實是一條有攻擊能力的蛇,現在監國太子就是一隻無害的兔子,除了軟弱無力的母親,就剩下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因此在引監國太子出動前,繆首輔和內閣都同意必須先給監國太子送去足以發動政變的權利,乍一看這個計劃似乎會更完美,如果對方發動政變的武力都在自己的掌握中那對方當然就更不可能成功。


    不過如何合理合法地把這個武力送到監國太子手中是一個很大問題,繆首輔命令國防部長去指使一群軍官去監國太子那裏表忠心。但是國防部長希望繆首輔給他一個書麵命令,因為如果國防部長給軍人下達“幫助某人以某種方式推翻議會製度和內閣”的話,他本身就犯了叛國罪。而繆首輔不願意給這養的書麵的命令,因為他也不想被反對黨指責為有謀叛企圖,要是他肯給的話那最初也不用去指使國防部長了,直接下命令就好。


    好不容易說服國防部長在拿到正式命令前先去物色一下行動人選後,被物色到的那幾個陸軍分部軍人也不願意在拿到書麵命令前就去扮演“叛國賊”的角色。


    倒是空軍分部一貫為了爭取經費無而不用其極,空軍將領表示他們可以接受一個直接來自繆首輔的口頭命令,讓著名的空降突擊隊指揮官,在北京營救行動中立下大功的偽托塔李天王去監國太子那裏表忠心。


    突擊隊長親耳從繆首輔口中聽到行動計劃後,表示他願意為國不惜壞名,不過突擊隊長指出一點:為了逼真他可能需要向監國太子交一些投名狀,他需要一份書麵的豁免權聲明,以確保他在進行反間活動時犯下的所有罪行——哪怕是殺人都能得到赦免。


    這個問題繆首輔就無法自己做主了,他進行了一次執政聯盟內部的秘密會議,說是秘密會議其實製憲會議全部的工黨議員和同盟黨議員都參加了,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司法豁免權已經遠遠超出了內閣權限(這個繆首輔早知道,他是要大家研究製憲會議可能不可能具有這樣的權限。),最後討論的結果是沒有結果,不少議員都表示自己是絕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投讚同票的,他們不希望被選民看成是卑鄙小人。


    想起任紅城對此的曖昧態度,繆首輔就把東林黨黨務總理找來一起討論此事,任紅城覺得此事大好,他表示非常支持繆首輔的陰謀,但也僅限於口頭支持,一談到殺人豁免權問題,任紅城就說這種事他一個做不了主,而東林黨召開秘密會議研究後(也是全體議員都參加的秘密會議),擔憂的不是豁免權問題而是國民黨借此抹黑本黨的可能。


    最後大家覺得這種事要做就要一起做,誰也不能躲在邊上不讓自己的手沾血。製憲會議全體議員參加的秘密會議上(用的還是議會大廳,但是找了個休會的時間舉行,躲開了媒體的旁聽。),十幾個黨派各抒己見,今夜沒有記錄員卻有大家帶來的法律顧問。這些法律顧問認為這種豁免權有很大的問題,目前南明隻有軍隊和警察有傷人和殺人的豁免權,戰爭期間軍隊殺人豁免權理所應當,警察在執法時的豁免權也很容易理解——不阻止犯罪份子他們就會對社會和平民造成傷害,警察的攻擊行為是被動的。但是豁免空軍突擊隊長可能的罪行從道理上很難說通,因為南明監國太子並沒有企圖傷害任何人,而是製憲會議去引誘他從事罪行,換言之就是如果製憲會議不折騰這事就不會有人受害,那麽這個豁免權就變得很難成立。


    還有一個法律顧問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即使製憲會議批準了這個豁免權,在南明司法已經獨立的情況下,最高提刑官仍然可能否決這個法案。如果法案真的被最高提刑官否決的話,那突擊隊隊長就犯有謀殺罪,而指使他從事這種行為的人就犯有教唆謀殺罪——繆首輔是肯定逃不掉的。


    發現這個危險後,繆首輔立刻表示他不能單幹這事,否則一旦出事他知道這幫反對派議員肯定會落井下石。繆首輔要求製憲會議首先通過這個法案,然後送交提刑司檢查,當提刑官沒有宣布這個法案非法後他才能開始行動……這是為全體製憲會議謀福,繆首輔認為自己的安全應該得到確保,他的這個想法和空降突擊隊隊長的思路是一樣的。


    但是一旦通過這個法案那陰謀立刻就會大白於光天化日之下,到時候就算提刑司不否決這個提案也不要想引蛇出洞成功了。


    幾乎所有製憲會議的代表都樂於見到明皇退位,大部分人在權衡利弊後也認為自己就算讚同這個提案也能保證繼續勝選,這些人都要求繆首輔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來,他們也保證願意在未來通過這個對繆首輔來說也是免責的提案;為了計劃能夠順利達成,大家建議繆首輔把九位最高提刑官也拉進密謀團夥,讓他們保證不否決這個提案——現在上院還沒有籌備好,齊國公保證過而且應該不會否決下院的這個提案唯一的麻煩就是幾個最高提刑官。


    一番爭吵後繆首輔同意了先上車後補票的方案,確實一旦先通過提案陰謀就徹底暴露了,他要求大家簽署保證書保證通過這個議案。但這個要求遭到了大部分表示支持行動的議員的拒絕,他們不想有把柄被抓在繆首輔手中。可他們不給保證繆首輔堅決不肯開始行動,最後達成的妥協協議是:繆首輔先去把幾位最高提刑官拉進來,等提刑官保證承認這個法案合法後,他們再給繆首輔提出議案的保證。


    雖然明知這個要求明顯違反司法獨立精神,不過為了把陰謀進行到底(其實這時繆首輔已經泄氣一大半了,隻是他做事喜歡有始有終。),繆首輔還是硬著頭皮去找九位最高提刑官,並被其中六個斷然拒絕:提刑官不事先參與立法討論或用其他形式幹涉立法,隻是在法案經過兩院通過並且被齊國公批準後再審核是否有違憲法精神——這點不但寫在製憲會議自己的記錄上,齊國公也再三對提刑官強調過。


    剩下三個覺悟沒有那麽高、那麽徹底的最高提刑官出於好奇心理,問了下繆首輔到底想通過什麽樣的提案。其中兩個聽完後就笑著送客,告訴繆首輔製憲會議會在遞交提案後知道他們的答案的,隻有一個實在禁不住繆首輔的苦苦哀求,關上書房的門隻留下他和繆首輔在內:


    “這件事隻在你我之間,出了這間屋我絕不會承認我曾經事先幹涉過立法事務。”


    “當然,當然。”繆首輔連連點頭。


    “我認為不符合憲法精神,這是為了某些人的被傷害幻想,而縱容事實上的傷害罪行。”


    “可是,如果明太子退位,我朝的憲政製度就能……這應該是為了製止或是預防犯罪而給予的豁免吧?”繆首輔爭辯道。


    “除非你能證明即使你們不去唆使監國陛下,他一定也會發動政變傷害憲政製度,才是製止或預防犯罪。”提刑官搖頭道。


    “如果我能證明……如果我能證明那我還搞這個幹什麽?”繆首輔哭笑不得地說道。


    在繆首輔在提刑官那裏碰了一鼻子灰的同時,東林黨和國民黨也都請來很多參謀,從訟師到省、府的提刑官都有。


    在陳子壯的會客廳裏,應天府的府提刑官才聽明他們的意思就開始大搖其頭:“怎麽?製憲會議的議員連你們自己定的法律都要無法遵守了麽?”


    “我們哪裏不遵守了?”


    “所有涉及死刑的案件必然要交由提刑大堂審理,就算最高提刑司允許你們的法案通過——對此我很懷疑,就算你們如願以償地給監國陛下扣上政變未遂的罪名,這個案子多半還是交在下官手裏吧?”提刑官看到陳子壯和任紅城都點點頭,就繼續點評道:“如果監國陛下用你們的這個提案當證據,那我個人認為他必定要受到從輕處理,因為陛下是被唆使的,而且陛下還是一個孩子,因為未成年還有進一步的從輕處理;而你們就不同了,犯罪在於意圖和行動,你們的提案證明你們有唆使某人政變的意圖——不管是出生什麽樣的原因你們都有這個意圖,而且提案本身還是行動。在把最輕的處罰給予監國陛下的時候,我還會當堂發布對所有對這個提案投讚同票的大夫的拘捕令,這些人統統因為教唆政變而犯有叛國罪;如果在政變中有人受傷,那麽還要加上故意傷害罪,如果有人死了那麽還要加上謀殺罪。”


    任紅城還差一點,不是一直從事憲政建設,而陳子壯已經啞口無言,他參與了憲法製定的全過程,而且現在還在繼續,隻是有時受到立場的影響導致人無法客觀地看待問題,現在被提刑官一提醒陳子壯就知道議會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站住腳的。


    “大夫都有豁免權,如果投讚同票的人夠多,也是鐵板一塊並且完全不怕下次連任失敗,有可能否決所有的彈劾靠豁免權撐下去,撐到你們下台為止,可一旦失去議員豁免,你們就會因為叛國、傷害和謀殺的罪名被訴告。”應天府的提刑官看著陳子壯和任紅城的表情,再次微微搖頭:“如果你們真的如願以償,那大牢就是為你們預備的,到時候你們如果不想坐牢可以考慮發動一場真正的政變了,推翻我們的憲政製度和你們定下的憲法,擁戴首輔大人為新的皇帝。”


    ……


    在製憲會議和內閣自行中止陰謀前,這件事已經傳到了皇宮裏,皇後大驚之下帶著監國太子直奔杭州向齊國公哀求饒他們娘倆一命,並堅持把王位授予了黃石還保證一定會退位讓賢再也不和那群失意士人來往——從某種意義上講,繆首輔一塌糊塗的政變陰謀倒確實是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在傳出齊國公接受王位、改稱齊王的同時,媒體也發現了繆首輔的陰謀,當皇後帶著監國陛下返迴南京的時候,發現那群強大而且陰險的敵人正在互相推卸責任,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在竭力地把自己撇清。


    對此黃石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憲政製度在許多方麵都有專製體製無可比擬的效率優勢,但陷害本國人肯定不是其中的一條——不是說它沒有這個能力,但是與專製政府比實在是低效得滑稽可笑,因此黃石根本不擔心有一天議會軍會站在自己的大門前,說什麽“為了未來可能存在的威脅,議會賜你死。”之類的話。


    送走了還不適應憲政製度的弘光皇後和太子,黃石繼續準備他給歐洲科學界的禮物,即使是在未來黃石的時代,除了大學物理專業的學生,大概都沒有人能夠和牛頓探討物理,黃石本人是肯定不行的。雖然科學家是有國家的,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正如最盼望房價上漲的人從來是擁有最多地產的人,在科學進步收益最大肯定是教育最普及、國力最強大的那一個。根據黃石的經驗,一般說來,越是對本國教育投入有信心、對本國人才選拔製度和學術研究水平有信心的國民,一般都越希望科學快速進步,好比如果在黃石的前世出現某種科學理論證明遠距離、高速的星際航行是可行的,那最歡迎的肯定是自認為能夠在星際殖民中占據絕對優勢美國——無論是哪個國家的科學家提出都歡迎,這在黃石理解就是所謂的強者心態;而與之相反,那些對本國製度、學術現狀和人才選拔機製心存狐疑的一部分人(他們口上很可能不承認,而是把擔憂深深藏在心中。),則很可能不希望科學進步,如果我們沒有那最好別人也沒有——這是因為不自信,擔憂別的國家會在科學進步中更一步拉大與自己的差距。


    當然黃石承認這種心態是完全合理的,他自問假如、萬一、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學術腐敗、教授拜金、師德敗壞、抄襲光榮、造假的成功可以複製、男學生不稱老師稱老板、女弟子不叫老師叫老公的國度的話,那他也會有嚴重的弱者心態,非常不自信自己的國家能夠充分享有科學進步的好處。


    以前黃石總聽到一句話叫做: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年輕時他也曾信以為真,但是現在他認為這句話其實應該倒過來:有什麽樣的政府就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是所謂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豺狼當道不必問狐狸。


    作為民主思想的孿生子,黃石相信科學精神除了教育的普及還同樣受到製度的影響。假如、萬一、如果有一個國家的最著名的曾以人文精神著稱的學府的大師們,說的言論是:“x國的貧富懸殊其實還是不夠大”,或是:“x國其實最該學習朝鮮。”,或是:“上訪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神經病”的話,黃石認為自己的弱者心理肯定會變得更嚴重了,很可能會嚴重到心理疾病的地步——陷入一種很容易受到外界蠱惑並且總是不明真相的狀態。因為如果想相信科學之花在這樣的體製下盛開,就必須相信這些大師都是精神分裂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敢越雷池一步、攀附權貴,但是在科學探索中卻是思維活潑、不畏強權。不可否認有這種可能性,嚴格說來隻是概率比較低。


    不過偉大的中國不是這個樣子的,教育投入巨大、憲政製度更是超越全球,在這個地球上再也沒有比中國教育投資占稅收比例更大的國家,也沒有哪個國家的國民解放思想、獨立思考的成本比中國更低。因此黃石充滿信心地給歐洲的科學界送去他的禮物,不僅僅在中國,他打算建立一筆基金和一係列獎項,每一個可能為科學提供貢獻的人都會得到獎金,而每一個有利於科學進步的機構都會得到資助——強國的領袖自有不同的心態。


    ……


    得知順軍在淮揚戰場大敗後,孫可望立刻和還沒有離開的李奉教簽訂了協議,李定國在許平複起的同時也被急招向山東戰場,而後者也再一次出山和許平共進退,西營還有這些日子投奔晉王的長生軍被李定國悉數帶去山東戰場。已經對戰局絕望的孫可望向李奉教保證,他會在準備妥當後突擊山西,拿下他那個不識天命的四弟全家獻給齊王和製憲會議當見麵禮。這種軍事行動能夠進一步縮短戰爭延續時間,而且還能大大減少南軍的損失,李奉教保證孫可望的忠誠是不會被製憲會議遺忘的,不但他可以繼續保有李順分封給他的大部分土地,就連山西的部分或全部領土也可以考慮讓他為朝廷代領三十年。此外還有一條是孫可望將會被改名為陝王,以顯示他和李順一刀兩斷。


    相比孫可望,四川的李成棟就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明軍沒有進攻他隻是因為製憲會議已經感覺自己消化不良,在淮揚大敗、河南丟失、山東半壁也將不保的消息傳到四川後,李成棟也立刻表示願意易幟,甚至表示願意出兵討伐河南順軍餘黨以示效勞。在幾次明確告知李成棟即使他出兵攻入河南,將來川軍也必須退出河南全境後,李成棟仍表示他願意效力並且絕不貪圖河南土地,既然如此李奉教也就接受了對方的好意。


    來不及慶祝黃石接受王位,李奉教還需要再次前往遼東一趟,他必須要趕在山東爆發大戰以前說服吳三桂,這樣能夠給明軍帶來最大的軍事益處,而此時李奉教也深信此行遼王必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複。


    ……


    五月,順王宣布要禦駕親征山東,之前大將劉宗敏已經把北京最後一批直屬部隊帶往山東,現在正向北京集結的是來自秦、晉、遼三藩的勤王部隊,準確地說是秦藩和遼藩的,晉王李定國已經早早帶著軍隊趕去了山東,他帶去的部隊有兩萬多人,很多都是老三西營的老底子部隊,加上許平整編後的部隊一共有六萬餘人。


    《遼東人民觀察家》稱戰爭道路是曲折的,前途的樂觀的,最終的勝利必將屬於大順。主編易成深情地號召百姓們為即將出發遠征的遼東子弟山唿萬歲,這份報道被宣讀後,遼陽大批熱情的遼東群眾紛紛高唿著口號上街遊行,他們人手一本《遼東記略》,把它用力地在舉在空中揮舞著,群情激昂地表示要堅決和明軍戰鬥到底,為保衛大順朝和流盡最後一滴血。


    途徑遼王府時,激動的人群發現了遼王那偉岸的身影,後者正要親自帶隊前往北京會同順主與南明餘孽決一死戰。


    無數百姓向著遼王的方向發出雷霆般的歡唿聲:


    “大順萬歲,遼王九千九百九十九歲!”


    一身披掛的遼王吳三桂殿下,則站在高台上,左手掌心向上平舉不動,右手五指並攏,在僵直的左掌上有節奏地輕輕拍打著:


    “全順各藩大團結萬歲,遼東人民九千九百九十九歲!”


    折騰了一天,日落後遼陽大夥兒剛迴到家正忙著生火做飯,突然門外又咣咣地敲鑼,大家一聽就知道又有新聞號外,連忙紛紛湧到門縫邊仔細聆聽。


    果然,


    “特大喜訊!”


    《遼東人民觀察家》發表號外,最近全遼的廟宇都沸騰了,今天遼陽城內外的所有寺裏菩薩、廟裏的城隍、和道觀裏的三清都一起開口說話了,這些塑像不但集體顯靈說此番遼師必勝,還異口同聲地預言遼王這樣的偉人能夠繼續持久地長期造福遼藩下去,各路的神佛都向遼東父老保證吳三桂殿下至少能有個一百五十年陽壽。《遼東人民觀察家》還說,一百五十年陽壽是至少的,神佛們並沒有把話說死,到時候遼王就是再活個幾百年也沒啥稀奇的。


    饑腸轆轆的遼陽百姓頓時又是一片沸騰,他們顧不上饑餓和疲憊,再次舉著《遼東記略》從街頭巷尾湧出,熱烈慶祝神佛傳來的這個訊息。


    在遼陽百姓打著燈籠、敲鑼打鼓地又一次滿街遊走時,那些鑼聲過後但是沒有出門為遼王賀的人也都被安居司的人抓走了,這個安居司是新成立的新機構,由遼王偏妃陳圓圓領導。現在這位曾經的青樓女子,已經擁有了“最慈愛於遼東人民的遼藩母親。”和“遼東各族人民最親的親娘親”之稱。


    一批犯人被安居司發現是心懷怨望派,他們用“耳朵不好沒聽見鑼聲”、“實在太餓了想先吃一口飯再出去”、“下午走得腳疼正在換鞋”等借口企圖蒙混過關,與這些心懷怨望派一起被遣送去長白山勞動營的還有兩個“悔改的心懷怨望派”,其中一個被發現在人群隊伍裏蹦蹦跳跳,雖然他自稱是因為腿被打瘸了所以如此,但是安居司發現他的真實用意是故意出醜企圖轉移熱愛遼王的百姓的注意力;另外一個則在笑的時候把嘴咧得太大,雖然他極力辯稱他是因為聽說遼王能活一百五十歲所以特別的高興,但是認真負責的安居司工作人員相信他是在嘲笑《遼東人民觀察家》的報道——這兩個被恢複“心懷怨望派”身份的家夥失去了他們曾經擁有過的“悔改的”的頭銜,明天遊街後會被再次送去深山老林改造。


    ……


    永昌九年九月,在黃乃明誓師出征的三個月後,已經呆在杭州很久的齊王返迴了南京,雖然山東的戰事還沒有最後爆發,不過齊王看起來已經等不得了。明監國太子先後發下兩份詔書,第一份是接替他的父親——還在北京當俘虜的弘光帝為君,緊跟著的就是退位詔,在詔書中明朝的末代皇帝把大位傳給了齊王黃石。


    齊王的手下很多都隨著王太子黃乃明出征山東,因此這個退位典禮顯得有點冷清,媒體記者來的比齊王的親友、故舊還要多。在齊王進行完這場突然襲擊式的退位儀式後,前來的媒體記者們還有些不能置信——明就這樣完了?一個朝廷交替這樣的大事居然就這樣輕率地完成了?沒有受禪台,沒有大張旗鼓的儀式,就是在眾人麵前宣讀了一遍詔書而已。


    把末代皇帝的詔書丟給媒體記者去解渴後,齊王前往明太祖孝陵祭拜,關於齊王對這位明的開創者到底說了什麽,記者和士人有著無窮無盡的猜想,後來的各種文學作品中,不同的作者還寫下了很多揮人淚下的祭文。尤其是齊王雖然接受了明皇的退位,但是並沒有接受對方一並送來的皇冠這件事更是激起了諸多議論,齊王沒有摧毀明太廟而是把它改成了博物館,他本人也隻是宣布以齊王身份任中國的執政王。


    在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齊王的一個姿態,認為他會在統一中國後重新拾起無主的皇冠,就算他本人保持臣子的身份到死,齊王的後代也會追封給他開國太祖的稱號——沒有幾個人意識到這就是自暴秦始的皇帝稱號的終結。


    “曆朝曆代的皇帝天子……”黃石在明太祖的陵墓前開始他不倫不類的祭文時,身邊隻有一個夏完淳而已,而才聽了這麽一個開頭夏完淳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這是明太祖陵,幹曆朝曆代什麽事?


    不過夏完淳還是在認真地聽著,他心中有一種預感,接下來他聽到的東西將會轟動全國,會長久地流傳下去——畢竟沒有幾個人有機會在朝代更替這樣的宏偉時刻站在自己這個位置上,看起來除了自己再不會有人聽到齊王的祭詞禱文,這將是夏完淳一生的談資,親友和子孫會不厭其煩地一再問起。


    夏完淳的幸運被無緣與此的人嫉妒得發狂,但是事後無論他們如何打探,夏完淳都一臉嚴肅地閉口不言,雖然這給無數文人增加了眾多創作的餘地,但是也讓其他人的好奇心變得更加不可抑製。


    幾十年後,當夏完淳躺在病榻上被子女兒孫所圍繞時,他的幾個兒子和女婿跪在他的麵前,最後一次懇求他不要將這個秘密帶去見齊王,但心如鐵石的夏完淳最後一次地拒絕了他最親的一批親人的苦苦哀求……


    此時,自幼就有神童之稱、記性超人的夏完淳正豎起耳朵,仔細地聽著齊王的話語,生怕漏掉了哪怕一個音節,祭文很短,簡直短得不像話,齊王翻來複起地讀了幾遍後突然大笑不止,笑聲中充滿了誌得意滿的自豪,而夏完淳也跟著默讀了許多遍——當幾十年後,幾乎就是一個人形錄音機的夏完淳努力學習成為福建話、客家話、天津話和遼東諸多方言的專家時,他仍記得此刻他聽到的每一個最細微的顫音,幾遍的發音、語氣都分毫不差,而且非常有激情,夏完淳深信這是段有很深意義的話:


    “i''ve()seen()this!


    this()is()it.this()is()the()end.


    you()were(ying()right()there,


    and()i()stand()here,right()here,and()i''m()supposed()to()say()something.


    i()say:


    everything()that()has()a()beginning()has()an()end.


    neo!”


    (向matrix致敬,沒法打空格就用括號替代空格了。)


    第四十五節 開始


    十月底,齊軍已經從三個方向逼近濟南,許平小心地指揮著部隊與之周旋,努力地尋找對方的疏漏和戰機。現在許平對付齊軍的氣球也有了一些心得,比如氣候惡劣的時候對方氣球的出動能力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雖然氣候同樣會給順軍造成一些麻煩,但總比在對方的眼皮底下打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灰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灰熊貓並收藏虎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