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前沒有標注人名,引路的人隻是把朱九帶到這個大廳內就返身離去,朱九環顧四周,看到已經有幾個人到了在這空蕩蕩的大廳裏正坐在一起說話,這幾個人朱九都認識,全是福建著名的商人,也都是知名的黃石擁護者,其中有一個就是福建理事會的會長,也是朱九的好友。
“劉老板,”朱九在這群人身邊坐下,寒暄道:“來得真早啊。”
“我還以為齊公會逐一接見我們呢,”劉會長是今天第一個抵達的,作為會長和福建數一數二的大商人,他立刻出言相勸:“九爺,無論錢多錢少,終歸是要捐一些的啊,侯爺……不,齊公這些年待我們不薄啊。”
幾年前劉會長鼓動理事會承擔新軍相當一部分的軍器供應,也得到了積極的響應,但是戰爭曠日持久地拖延下來,人心漸漸渙散,去歲理事會中大部分表示不願意在投錢給一場看不到結束的戰爭。而後新軍主力覆滅在山西,順軍冰鋒直指福建,大家就更擔憂黃石失敗後自家的結果。
“這個不消劉老板說,”朱九慨然應是:“銀子我已經帶來了就存在客棧,一會兒劉老板打頭,我立刻就起身響應。”
幾個人商議妥當就開始聊買賣和商機,期間不斷有人到達,見劉老板這邊有人就圍過來打招唿,很快周圍就坐了一大圈。
“齊公打算怎麽招待我們呢?”大家開始稀奇地四下打量這個大廳,本來認捐會的流程多半是請大家喝茶,然後再擺宴款待,可是這個大廳裏椅子連著椅子,麵前連個茶桌都沒有。等了小半個時辰後,有人就不滿地抱怨道:“渴了,茶水怎麽也沒有?”
朱九同樣好奇地觀察著這個大廳:“是不是齊公要請我們看戲啊?”
“那麽小的台子,能演戲麽?”朱九的話才一出口就有人反駁道,其他人也立刻附和說:“就是,這台子小得連器樂都放不下啊,而且幕布呢?”
大廳裏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這個大廳是幹什麽用的問題上,朱九又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忽然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齊公這是要請我們聽書啊。”
說完朱九就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最前,走到那個大桌子背後,得意樣樣的叫道:“可不是麽?這還有塊驚木呢。”
在桌子後麵的椅子上坐下來,朱九伸手拾起那塊驚木在桌上重重一拍:“諸位客官聽仔細了!”
不拍還好,這一拍之下頓時整個大廳裏有如雷鳴,朱九的話顯得特別的清晰和響亮,連坐在最後排的人都能聽得十分真切。
這個大廳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迴聲問題,橢圓型的會場能有效的聚焦聲音,而四麵的牆也做得非常厚實,隔音效果十分理想。
雖然不知道齊公為什麽專門修這麽一個大房子用來聽書,不過朱九的發現讓大家都來了興趣,不少人湊到桌旁好奇地察看起來,還有人發現其實站在桌前的那個平台上發言聲音效果還要好一些。
“不過茶水該放哪裏呢?”猜到了齊公要如何招待大家後,有人就開始在座椅旁打轉:“還有瓜子、果子的,也不能都捧著手裏吧?”
來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大廳的座椅有一多半已經坐上了人。
陸煜帆和蔡雲楠並肩走進大廳時,後者還顯得有些神色緊張。
“蔡老板不要自己嚇自己,”陸煜帆給同伴打氣道:“齊公又不是千裏眼什麽都知道,再說他要是知道的話,也不會請咱們來了,直接就有兵上門了。”
“也是啊。”蔡老板尋找了個偏僻角落,拉了一把陸煜帆:“咱們坐那邊吧。”
“好。”
兩人坐下後,陸煜帆又一次和蔡老板嘀嘀咕咕:“一會兒勸捐的時候,我們多少也得捐些啊。”
“知道了,陸老板真是囉唆。”
兩個福寧軍的士兵抬著個高高的木製講台走進大廳,把它放置在桌子前方的平台上,這個木製講台黑漆漆的有半人多高,上麵沒有圖案隻有三個看不明白的文字:卿議院。
“卿?”朱九琢磨不出字裏麵的含義,不過他知道這肯定不是說自己的,卿是對國家棟梁的尊稱,隻能用在士大夫身上。
接著就是一聲鑼響,大廳入口處有人高聲叫道:“齊國公到。”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一瞬間起身,麵前前方打算下跪,可是他們都被麵前的椅子擋住了,沒有下跪的空間。
“諸君請落座。”
一個洪亮的聲音從朱九背後傳來,他急忙迴身,看到黃石正大步從他進來的門口走下階梯,直奔前排而來。
“原來齊公是要與民同樂。”朱九剛蹦出這個念頭,就看到已經有人朝著齊國公的方向掙紮著擠出一個位置跪下去,當即朱九也不管齊國公的命令,和周圍人推搡著下跪參拜。
看著黃石一直走到前排卻沒有停留,而是直奔那個小戲台而去,朱九猛然一驚:“原來那個座位是給齊公預備的,這可遭了,剛才我帶頭上去坐,豈不是僭越了。”
但黃石也沒有走到桌後,而是在那個木製講台旁停住腳步,轉過身麵衝著眼前高高在上的人群,伸出雙臂向下一壓:“諸君請落座。”
朱九起身坐下,居高臨下地看著齊國公,頓時又覺得一陣不妥,可是站起身就會比齊國公高得更多,似乎更加不好。
朱九如坐針氈地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時,講台後的黃石轉頭掃視著眾人,大聲問道:“劉會長?劉會長何在?”
“小人在。”劉老板忙不迭地站起身,又要再次跪下:“小人……”
“劉會長請前麵來。”
理事會會長彎腰走到齊國公身前,再次行禮道:“小人叩問國共金安。”
“劉會長請上邊坐,”黃石伸手扶住理事會會長的手臂,把他拖到了那張寬大的桌子後,按他坐在椅子上:“會長就坐這裏吧。”
“這是給劉會長用的驚木,”黃石指著那塊響木,示意劉會長把它拿起來試試手感:“這個會場的規矩是:隻許站在講台後的人說話,或是一個!隻有一個坐在上麵的人得到許可後向講台後的人發問,如果有人喧嘩、打斷發言、不經許可擅自起身提問的話,劉會長就用力一拍這個驚木,然後大喊一聲:‘肅靜!’,劉會長聽明白了麽?”
“這個……”
黃石又重複了一遍,微笑著問道:“劉會長聽明白了麽?”
“小人明白了,可是……”
“明白就好。”黃石又用微笑勉勵了一下,迴身走到講台後要開始說話。
“國公!”劉會長發覺自己竟然坐在黃石側後比他還高的位置上,而且對方連椅子都沒有,立刻跳將起來:“小人死罪。”
“劉會長請落座。”黃石迴頭笑道,等劉老板戰戰兢兢地坐下後,黃石迴頭看了一言鴉雀無聲的現場: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總有人說商人最是唯利是圖,最是沒有氣節的宵小,就連水滸裏麵無惡不作的土匪們,在拿人肉做包子販賣、不知道害死多少無辜的時候也敢鄙視商人,說什麽若是讀書人經過山下不要壞他們性命,若是農民、漁夫,也不要與他們為難,但跋涉千山萬水、不避風雨掙辛苦錢的商人,土匪們卻一定要謀財害命,還大言不慚地說殺害商人就是替天行道,就是替人間除一奸惡之徒,真是無恥之尤!”
“國公說得好啊。”
“國公真是高見。”
“國公要為小民們做主啊。”
台下響起一些讚同聲,甚至還有可能是裝出來的感動嗚咽聲。
黃石並沒有示意大家噤聲,而是迴頭看向劉老板:
“劉會長。”黃石輕聲叫道,同時向他做了一個手勢。
“國公有何吩咐?”劉老板從座位上彈起來,隨即醒悟過來,一把將驚木搶在手中,惡狠狠地向桌麵上死命拍了下去,同時發出一聲大吼:“肅靜!”
拍完後劉老板小聲問道:“國公,小人做得對麽?”
“劉會長做得很好。”黃石微笑著點點頭,迴頭正要開講,突然再次迴頭向劉老板看來,溫和地命令道:“劉會長請落座,這會場裏除了說話的人和提問的人,不應該還有第三個人站著。”
“說到氣節,先帝殉國時敲打景陽鍾,沒有一個士大夫前去護駕;皇上北狩,武將投降唯恐爭先恐後;監國太子意圖召開科舉,可是沒有人來應試;可……”黃石加重了語氣道:“雖然明知後果難測,但理事會超過八成的老板都來到這個大廳,諸君並不因黃某勢力孤危就棄之而去。”
第二十四節 問答
黃石進來的時候手裏還拿著厚厚一打文件,他把文件攤開擺在講台上,口中繼續說道:“士農工商,商人從來都是最下一等人、是賤民,有錢的賤民就是待宰的豬羊,雖然黃某自問這三十年來待諸君不錯,但當到了危機關頭——比如眼下這個時候,勸黃某殺豬宰羊渡過難關的人便層出不窮。借口,黃某的手下也已經替黃某找好了。”
低下頭,黃石開始念文件上麵的名字:“劉昌,福建理事會的會長,私通順軍,派人向大順吳王捐獻白銀十萬兩……”
“國公,冤枉啊。”劉老板在背後大叫一聲。
黃石沒有理會劉老板的喊冤,繼續念了下去,很快朱九的名字也赫然出現:“……朱九,私通順軍……”
“齊公,小人對齊公忠心耿耿,萬望齊公明察啊。”
朱九不等黃石念出給自己捏造的罪名,就從座位上彈起來,向著講台大聲喊起來。
這時大廳裏人聲開始沸騰,不少人猜到今天這多半是鴻門宴,心眼靈活的已經開始四下張望,在門口驚恐不安地尋找著福寧軍兵丁的影子。
“劉會長。”黃石迴頭看著劉老板,後者正一臉惶急地看著自己,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滾而下。
“劉會長,請用驚木。”黃石見對方沒有反應,微微提高聲音提醒道。
“小人遵命。”劉會長再次履行自己的職責,用重重的驚木聲把會場裏一片喊冤聲壓了下去。
第三次請劉老板落座後,黃石再次低頭念起來,幾乎每個在座的商人都榜上有名,而排名基本是按照他們的財富多寡排列的:“……蔡雲楠,私自出售軍器……陸煜帆,偷運軍火給順軍……”
把長長的名單和各自的罪名念完時,黃石抬起頭,此時大廳內鴉雀無聲,所有投過來的目光中都滿是驚駭和恐懼:“有人勸我,行擒賊先擒王之計,借口晉國公一事,偽稱行勸捐之舉,將諸君哄騙來泉州一網打盡,然後速發緹騎撲平亂黨,抄沒諸君家財以充軍實。”
劉會長已經癱軟在座位上,驚木從他抖動不已的手中無力地滑落,再也無法行使職責,幸好此時大廳內死一般的沉寂,不需要他再維持秩序。
“我知道順吳王在杭州廣發檄文,通告閩粵商家,發誓入閩、粵之後必定秋毫無犯,我所建之條例奉行如常,順王和順吳王一向言則必諾,若我是一個商家,也多半會聞言心動。”黃石揚了揚手中的文件:“我不知道這裏麵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都是真的絕不可能,但全是假的也是欺人之談。”
迴頭看了一眼劉老板,黃石朗聲說道:“劉老板我深知其為人,我不信他會叛我。”
“國公明見啊。”劉老板立刻迴複了活力,驚恐一去,頭腦也立刻靈活起來,馬上在心裏大罵自己愚蠢:“若是國公疑我,怎麽會讓我坐在這個位置上維持秩序呐?”
黃石又迴過頭,望向幾個他比較熟悉的人,一個個叫出他們的名字,直到朱九:“九爺和我相知已經三十年了,昔日在京師、遼東的情誼曆曆在目,必定是有人覬覦九爺的家產,構陷於他。”
數過這幾個名字後,黃石環顧全場:“但在座諸君,和黃某有交情的也不過十數而已,其他的莫說相熟,就是說過幾句話的都不多,我敢斷言這報告上的事是真是假,若行雷霆之舉,必定冤枉無數。雖然不究便是姑息養奸,但寧枉勿縱之事,黃某不為也。”
“國公慈悲啊。”
“國公仁德。”
“小人必誓死以報。”
下麵已經有人嚷嚷要出錢助餉,但是會前最積極動員要大家掏腰包的劉會長此時卻突然一拍驚木:“肅靜,讓國公說話!”
見黃石又迴頭看過來,劉老板心中一驚,他急於想聽黃石的下文所以不假思索地拍了驚木,但卻不知道是不是黃石就是想勸大家助餉,連忙問道:“國公,小人記得您說隻能一個人說話。”
“劉會長做的很好,隻是不必加後半句。”黃石微笑著點點頭,又迴身繼續發言:
“隻是黃某今天雖然不肯行寧枉勿縱之事,但諸君怎知我明日便不會變了心思?怎知將來接替黃某這個位置的人,也會和黃某一個心思?順王、還有順吳王,迄今為止沒有食言而肥過,但諸君怎麽知道若是他們真能擊敗黃某一統天下、無所顧忌後還會如此?就算他們一生嚴守諾言,順王的後人也會蕭規曹隨,對諸君的財產秋毫無犯嗎?諸君的身家性命,終歸還是操之人手,莫要忘了士農工商,殺諸君以充國庫軍實,士人隻會拍手稱快。對君王是名利兼收之事。”
在座的理事會成員無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之前黃石善待商人大家就竭力支持他希望他能在朝中位高權重為大家遮風擋雨,許平發出檄文後這些商人也願意相信大順的誠意——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除了相信掌權者的善意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麽?但此刻聽起來齊國公已經是胸有成竹,能夠拿出一個解大家危難的長久之計,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黃石的解決辦法。
隻是黃石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把商人的黑材料拋去一邊,翻開下麵的文件念起來:“杭州大捷,擊斃闖賊三萬;蕭山大捷,擊斃闖賊兩萬……桂北大捷,擊斃闖賊五萬,高賊宵遁……湖廣大捷……”
一口氣把明軍的赫赫戰績念上一遍後,黃石又抬起頭,望著大廳裏的眾人:“這裏麵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是假,要真是打了這麽多場大捷,現在戰場應該是在北京而不是浙東、江西、廣西。這些場大捷,共向我討賞、討恤五百餘萬兩,我可以一概不與,但唯恐讓忠良含屈,殉國者家小害於饑寒。這些個仗到底打得如何,我不知道,在座的諸君也不會有人全知道,但不會沒有人知道,可是諸君隻會助餉,看著我把你們的血汗錢往水裏拋卻暗自心疼而不發一言,因為你們擔心報複,擔心會惹怒權貴——諸君,從來沒有人和我說過真話,一個也沒有過。”
接著黃石又念了幾份報告,從情報戰線到海防稽私都有:“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啊,我每日看到的是一場又一場的輝煌勝利,零星夾雜著些無關痛癢的失敗,但順軍已經渡過長江,官兵卻是一退再退。先帝在時,身不解衣、寢不滅燭,一有奏報即起身批改,而殉難煤山。我自問比先帝相差遠矣,每日都要睡足四個時辰,也做不到每個縣的奏報都躬親批示。連先帝都不能扭轉頹局,我當然更做不到,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覺得我就是把眼累瞎了也別想把國事辦好。”
封建專製政權最終都是極度腐朽的,但當兩個封建專製政權對決時,新興的一個往往在還沒來得及完成徹底腐敗前就擊敗了她的競爭者。老的政權隻有苦苦地熬,力求挺到新興政權變得和她一模一樣的時候,如果這時新興者沒能成功利用開始的衝勁占據全國大部分地盤,老政權就有希望憑借更大的地盤壓垮她的敵人,史書會把這種幸運稱為中興。中興是極其罕見的現象,所以領導中興的皇帝會得到極大的頌揚——因為他的敵人如此罕見、出色地迅速走完了專製政權的腐朽道路而頌揚這個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的皇帝。
“和先帝不同,我出身行伍,幾起幾落,見過人間冷暖。”黃石把所有的報告都推到了講台的角落上:“雖然這上麵一切大好,但我猜測:國朝已經很接近徹底戰敗了,無論是軍事、財務還是內政、人心,國朝已經到了全麵失敗的懸崖邊緣,諸君即使捐獻給我再多的軍餉,隻是推遲最後失敗到來的時間而已,因此我不打算向諸君要一個銅子。”
向著大廳的屋頂揮了一下手,黃石坦誠地說道:“這個大廳我去年就開始修建了,但是我本想等到一個更恰當的時候,我曾以為在平息了叛亂和內戰後才是恰當的時候把它交給諸君,不過當我看到報告上形勢仍然大好後,就知道國朝有了大問題——不能發現危機的朝廷是有問題的,在生死關頭仍然不能發現問題的朝廷是行將崩潰的朝廷,不管恰當不恰當,今天是我最後的機會把這個大廳交給諸君了。”
“閩省所有的法令,包括諸君最關心的稅法,在黃某還坐在這個執政位置上的時候,都會由這個大廳發出。”
稅法一詞又激起陣陣竊竊私語聲,不過這次不等劉會長拍他的驚堂木,出聲的人就被周圍的人怒斥:“肅靜。”
“這個衙門我起名為省卿院,諸君將是福建臨時省卿院的大夫,這個省卿院將負責製定、修改國朝的律法,決定國朝的政策。以稅法為例,到底國朝能夠向全閩的商人征收多少稅,都將由這個省卿院定下規則,一旦規則定下就成為閩省的律法,官府隻能征收律法許可的數目而不許多征。我相信諸君很快就會發現,這個省卿院將是諸君身家性命的保證。”黃石頓了一頓:“我知道諸君還有很多不解之處,我說的越多諸君不解之處可能就越多,下麵我將接受提問,我先把這個大廳提問的規矩說一下,不許坐在椅子上發問,舉手就表示有話要問,我點到的人可以站起來提問。好了,諸君可以開始了。”
雖然仍然畏懼齊國公這種朝廷高官的權勢,不過黃石話音才落就有人舉起了手。
黃石點了他第一個看到的人:“這位大夫請講。”
“國公,被點到的人站起來,點頭哈腰地說道:“小人是個消防廠主,有一事不解,以國公剛才所言的稅法為例,如果我們定下每次出馬費隻能征一成的稅,可是官府仍然像現在這樣要征五成,不交就要封我的廠,怎麽辦呢?難道我能去告官府麽?”
“這位大夫貴姓?”
“不敢,小人鄙姓呂。”
“劉老板,”朱九在這群人身邊坐下,寒暄道:“來得真早啊。”
“我還以為齊公會逐一接見我們呢,”劉會長是今天第一個抵達的,作為會長和福建數一數二的大商人,他立刻出言相勸:“九爺,無論錢多錢少,終歸是要捐一些的啊,侯爺……不,齊公這些年待我們不薄啊。”
幾年前劉會長鼓動理事會承擔新軍相當一部分的軍器供應,也得到了積極的響應,但是戰爭曠日持久地拖延下來,人心漸漸渙散,去歲理事會中大部分表示不願意在投錢給一場看不到結束的戰爭。而後新軍主力覆滅在山西,順軍冰鋒直指福建,大家就更擔憂黃石失敗後自家的結果。
“這個不消劉老板說,”朱九慨然應是:“銀子我已經帶來了就存在客棧,一會兒劉老板打頭,我立刻就起身響應。”
幾個人商議妥當就開始聊買賣和商機,期間不斷有人到達,見劉老板這邊有人就圍過來打招唿,很快周圍就坐了一大圈。
“齊公打算怎麽招待我們呢?”大家開始稀奇地四下打量這個大廳,本來認捐會的流程多半是請大家喝茶,然後再擺宴款待,可是這個大廳裏椅子連著椅子,麵前連個茶桌都沒有。等了小半個時辰後,有人就不滿地抱怨道:“渴了,茶水怎麽也沒有?”
朱九同樣好奇地觀察著這個大廳:“是不是齊公要請我們看戲啊?”
“那麽小的台子,能演戲麽?”朱九的話才一出口就有人反駁道,其他人也立刻附和說:“就是,這台子小得連器樂都放不下啊,而且幕布呢?”
大廳裏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這個大廳是幹什麽用的問題上,朱九又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忽然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齊公這是要請我們聽書啊。”
說完朱九就三步並作兩步跑到最前,走到那個大桌子背後,得意樣樣的叫道:“可不是麽?這還有塊驚木呢。”
在桌子後麵的椅子上坐下來,朱九伸手拾起那塊驚木在桌上重重一拍:“諸位客官聽仔細了!”
不拍還好,這一拍之下頓時整個大廳裏有如雷鳴,朱九的話顯得特別的清晰和響亮,連坐在最後排的人都能聽得十分真切。
這個大廳設計的時候就考慮過迴聲問題,橢圓型的會場能有效的聚焦聲音,而四麵的牆也做得非常厚實,隔音效果十分理想。
雖然不知道齊公為什麽專門修這麽一個大房子用來聽書,不過朱九的發現讓大家都來了興趣,不少人湊到桌旁好奇地察看起來,還有人發現其實站在桌前的那個平台上發言聲音效果還要好一些。
“不過茶水該放哪裏呢?”猜到了齊公要如何招待大家後,有人就開始在座椅旁打轉:“還有瓜子、果子的,也不能都捧著手裏吧?”
來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大廳的座椅有一多半已經坐上了人。
陸煜帆和蔡雲楠並肩走進大廳時,後者還顯得有些神色緊張。
“蔡老板不要自己嚇自己,”陸煜帆給同伴打氣道:“齊公又不是千裏眼什麽都知道,再說他要是知道的話,也不會請咱們來了,直接就有兵上門了。”
“也是啊。”蔡老板尋找了個偏僻角落,拉了一把陸煜帆:“咱們坐那邊吧。”
“好。”
兩人坐下後,陸煜帆又一次和蔡老板嘀嘀咕咕:“一會兒勸捐的時候,我們多少也得捐些啊。”
“知道了,陸老板真是囉唆。”
兩個福寧軍的士兵抬著個高高的木製講台走進大廳,把它放置在桌子前方的平台上,這個木製講台黑漆漆的有半人多高,上麵沒有圖案隻有三個看不明白的文字:卿議院。
“卿?”朱九琢磨不出字裏麵的含義,不過他知道這肯定不是說自己的,卿是對國家棟梁的尊稱,隻能用在士大夫身上。
接著就是一聲鑼響,大廳入口處有人高聲叫道:“齊國公到。”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一瞬間起身,麵前前方打算下跪,可是他們都被麵前的椅子擋住了,沒有下跪的空間。
“諸君請落座。”
一個洪亮的聲音從朱九背後傳來,他急忙迴身,看到黃石正大步從他進來的門口走下階梯,直奔前排而來。
“原來齊公是要與民同樂。”朱九剛蹦出這個念頭,就看到已經有人朝著齊國公的方向掙紮著擠出一個位置跪下去,當即朱九也不管齊國公的命令,和周圍人推搡著下跪參拜。
看著黃石一直走到前排卻沒有停留,而是直奔那個小戲台而去,朱九猛然一驚:“原來那個座位是給齊公預備的,這可遭了,剛才我帶頭上去坐,豈不是僭越了。”
但黃石也沒有走到桌後,而是在那個木製講台旁停住腳步,轉過身麵衝著眼前高高在上的人群,伸出雙臂向下一壓:“諸君請落座。”
朱九起身坐下,居高臨下地看著齊國公,頓時又覺得一陣不妥,可是站起身就會比齊國公高得更多,似乎更加不好。
朱九如坐針氈地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時,講台後的黃石轉頭掃視著眾人,大聲問道:“劉會長?劉會長何在?”
“小人在。”劉老板忙不迭地站起身,又要再次跪下:“小人……”
“劉會長請前麵來。”
理事會會長彎腰走到齊國公身前,再次行禮道:“小人叩問國共金安。”
“劉會長請上邊坐,”黃石伸手扶住理事會會長的手臂,把他拖到了那張寬大的桌子後,按他坐在椅子上:“會長就坐這裏吧。”
“這是給劉會長用的驚木,”黃石指著那塊響木,示意劉會長把它拿起來試試手感:“這個會場的規矩是:隻許站在講台後的人說話,或是一個!隻有一個坐在上麵的人得到許可後向講台後的人發問,如果有人喧嘩、打斷發言、不經許可擅自起身提問的話,劉會長就用力一拍這個驚木,然後大喊一聲:‘肅靜!’,劉會長聽明白了麽?”
“這個……”
黃石又重複了一遍,微笑著問道:“劉會長聽明白了麽?”
“小人明白了,可是……”
“明白就好。”黃石又用微笑勉勵了一下,迴身走到講台後要開始說話。
“國公!”劉會長發覺自己竟然坐在黃石側後比他還高的位置上,而且對方連椅子都沒有,立刻跳將起來:“小人死罪。”
“劉會長請落座。”黃石迴頭笑道,等劉老板戰戰兢兢地坐下後,黃石迴頭看了一言鴉雀無聲的現場: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總有人說商人最是唯利是圖,最是沒有氣節的宵小,就連水滸裏麵無惡不作的土匪們,在拿人肉做包子販賣、不知道害死多少無辜的時候也敢鄙視商人,說什麽若是讀書人經過山下不要壞他們性命,若是農民、漁夫,也不要與他們為難,但跋涉千山萬水、不避風雨掙辛苦錢的商人,土匪們卻一定要謀財害命,還大言不慚地說殺害商人就是替天行道,就是替人間除一奸惡之徒,真是無恥之尤!”
“國公說得好啊。”
“國公真是高見。”
“國公要為小民們做主啊。”
台下響起一些讚同聲,甚至還有可能是裝出來的感動嗚咽聲。
黃石並沒有示意大家噤聲,而是迴頭看向劉老板:
“劉會長。”黃石輕聲叫道,同時向他做了一個手勢。
“國公有何吩咐?”劉老板從座位上彈起來,隨即醒悟過來,一把將驚木搶在手中,惡狠狠地向桌麵上死命拍了下去,同時發出一聲大吼:“肅靜!”
拍完後劉老板小聲問道:“國公,小人做得對麽?”
“劉會長做得很好。”黃石微笑著點點頭,迴頭正要開講,突然再次迴頭向劉老板看來,溫和地命令道:“劉會長請落座,這會場裏除了說話的人和提問的人,不應該還有第三個人站著。”
“說到氣節,先帝殉國時敲打景陽鍾,沒有一個士大夫前去護駕;皇上北狩,武將投降唯恐爭先恐後;監國太子意圖召開科舉,可是沒有人來應試;可……”黃石加重了語氣道:“雖然明知後果難測,但理事會超過八成的老板都來到這個大廳,諸君並不因黃某勢力孤危就棄之而去。”
第二十四節 問答
黃石進來的時候手裏還拿著厚厚一打文件,他把文件攤開擺在講台上,口中繼續說道:“士農工商,商人從來都是最下一等人、是賤民,有錢的賤民就是待宰的豬羊,雖然黃某自問這三十年來待諸君不錯,但當到了危機關頭——比如眼下這個時候,勸黃某殺豬宰羊渡過難關的人便層出不窮。借口,黃某的手下也已經替黃某找好了。”
低下頭,黃石開始念文件上麵的名字:“劉昌,福建理事會的會長,私通順軍,派人向大順吳王捐獻白銀十萬兩……”
“國公,冤枉啊。”劉老板在背後大叫一聲。
黃石沒有理會劉老板的喊冤,繼續念了下去,很快朱九的名字也赫然出現:“……朱九,私通順軍……”
“齊公,小人對齊公忠心耿耿,萬望齊公明察啊。”
朱九不等黃石念出給自己捏造的罪名,就從座位上彈起來,向著講台大聲喊起來。
這時大廳裏人聲開始沸騰,不少人猜到今天這多半是鴻門宴,心眼靈活的已經開始四下張望,在門口驚恐不安地尋找著福寧軍兵丁的影子。
“劉會長。”黃石迴頭看著劉老板,後者正一臉惶急地看著自己,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滾而下。
“劉會長,請用驚木。”黃石見對方沒有反應,微微提高聲音提醒道。
“小人遵命。”劉會長再次履行自己的職責,用重重的驚木聲把會場裏一片喊冤聲壓了下去。
第三次請劉老板落座後,黃石再次低頭念起來,幾乎每個在座的商人都榜上有名,而排名基本是按照他們的財富多寡排列的:“……蔡雲楠,私自出售軍器……陸煜帆,偷運軍火給順軍……”
把長長的名單和各自的罪名念完時,黃石抬起頭,此時大廳內鴉雀無聲,所有投過來的目光中都滿是驚駭和恐懼:“有人勸我,行擒賊先擒王之計,借口晉國公一事,偽稱行勸捐之舉,將諸君哄騙來泉州一網打盡,然後速發緹騎撲平亂黨,抄沒諸君家財以充軍實。”
劉會長已經癱軟在座位上,驚木從他抖動不已的手中無力地滑落,再也無法行使職責,幸好此時大廳內死一般的沉寂,不需要他再維持秩序。
“我知道順吳王在杭州廣發檄文,通告閩粵商家,發誓入閩、粵之後必定秋毫無犯,我所建之條例奉行如常,順王和順吳王一向言則必諾,若我是一個商家,也多半會聞言心動。”黃石揚了揚手中的文件:“我不知道這裏麵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都是真的絕不可能,但全是假的也是欺人之談。”
迴頭看了一眼劉老板,黃石朗聲說道:“劉老板我深知其為人,我不信他會叛我。”
“國公明見啊。”劉老板立刻迴複了活力,驚恐一去,頭腦也立刻靈活起來,馬上在心裏大罵自己愚蠢:“若是國公疑我,怎麽會讓我坐在這個位置上維持秩序呐?”
黃石又迴過頭,望向幾個他比較熟悉的人,一個個叫出他們的名字,直到朱九:“九爺和我相知已經三十年了,昔日在京師、遼東的情誼曆曆在目,必定是有人覬覦九爺的家產,構陷於他。”
數過這幾個名字後,黃石環顧全場:“但在座諸君,和黃某有交情的也不過十數而已,其他的莫說相熟,就是說過幾句話的都不多,我敢斷言這報告上的事是真是假,若行雷霆之舉,必定冤枉無數。雖然不究便是姑息養奸,但寧枉勿縱之事,黃某不為也。”
“國公慈悲啊。”
“國公仁德。”
“小人必誓死以報。”
下麵已經有人嚷嚷要出錢助餉,但是會前最積極動員要大家掏腰包的劉會長此時卻突然一拍驚木:“肅靜,讓國公說話!”
見黃石又迴頭看過來,劉老板心中一驚,他急於想聽黃石的下文所以不假思索地拍了驚木,但卻不知道是不是黃石就是想勸大家助餉,連忙問道:“國公,小人記得您說隻能一個人說話。”
“劉會長做的很好,隻是不必加後半句。”黃石微笑著點點頭,又迴身繼續發言:
“隻是黃某今天雖然不肯行寧枉勿縱之事,但諸君怎知我明日便不會變了心思?怎知將來接替黃某這個位置的人,也會和黃某一個心思?順王、還有順吳王,迄今為止沒有食言而肥過,但諸君怎麽知道若是他們真能擊敗黃某一統天下、無所顧忌後還會如此?就算他們一生嚴守諾言,順王的後人也會蕭規曹隨,對諸君的財產秋毫無犯嗎?諸君的身家性命,終歸還是操之人手,莫要忘了士農工商,殺諸君以充國庫軍實,士人隻會拍手稱快。對君王是名利兼收之事。”
在座的理事會成員無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之前黃石善待商人大家就竭力支持他希望他能在朝中位高權重為大家遮風擋雨,許平發出檄文後這些商人也願意相信大順的誠意——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除了相信掌權者的善意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麽?但此刻聽起來齊國公已經是胸有成竹,能夠拿出一個解大家危難的長久之計,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黃石的解決辦法。
隻是黃石卻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把商人的黑材料拋去一邊,翻開下麵的文件念起來:“杭州大捷,擊斃闖賊三萬;蕭山大捷,擊斃闖賊兩萬……桂北大捷,擊斃闖賊五萬,高賊宵遁……湖廣大捷……”
一口氣把明軍的赫赫戰績念上一遍後,黃石又抬起頭,望著大廳裏的眾人:“這裏麵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是假,要真是打了這麽多場大捷,現在戰場應該是在北京而不是浙東、江西、廣西。這些場大捷,共向我討賞、討恤五百餘萬兩,我可以一概不與,但唯恐讓忠良含屈,殉國者家小害於饑寒。這些個仗到底打得如何,我不知道,在座的諸君也不會有人全知道,但不會沒有人知道,可是諸君隻會助餉,看著我把你們的血汗錢往水裏拋卻暗自心疼而不發一言,因為你們擔心報複,擔心會惹怒權貴——諸君,從來沒有人和我說過真話,一個也沒有過。”
接著黃石又念了幾份報告,從情報戰線到海防稽私都有:“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啊,我每日看到的是一場又一場的輝煌勝利,零星夾雜著些無關痛癢的失敗,但順軍已經渡過長江,官兵卻是一退再退。先帝在時,身不解衣、寢不滅燭,一有奏報即起身批改,而殉難煤山。我自問比先帝相差遠矣,每日都要睡足四個時辰,也做不到每個縣的奏報都躬親批示。連先帝都不能扭轉頹局,我當然更做不到,如果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覺得我就是把眼累瞎了也別想把國事辦好。”
封建專製政權最終都是極度腐朽的,但當兩個封建專製政權對決時,新興的一個往往在還沒來得及完成徹底腐敗前就擊敗了她的競爭者。老的政權隻有苦苦地熬,力求挺到新興政權變得和她一模一樣的時候,如果這時新興者沒能成功利用開始的衝勁占據全國大部分地盤,老政權就有希望憑借更大的地盤壓垮她的敵人,史書會把這種幸運稱為中興。中興是極其罕見的現象,所以領導中興的皇帝會得到極大的頌揚——因為他的敵人如此罕見、出色地迅速走完了專製政權的腐朽道路而頌揚這個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的皇帝。
“和先帝不同,我出身行伍,幾起幾落,見過人間冷暖。”黃石把所有的報告都推到了講台的角落上:“雖然這上麵一切大好,但我猜測:國朝已經很接近徹底戰敗了,無論是軍事、財務還是內政、人心,國朝已經到了全麵失敗的懸崖邊緣,諸君即使捐獻給我再多的軍餉,隻是推遲最後失敗到來的時間而已,因此我不打算向諸君要一個銅子。”
向著大廳的屋頂揮了一下手,黃石坦誠地說道:“這個大廳我去年就開始修建了,但是我本想等到一個更恰當的時候,我曾以為在平息了叛亂和內戰後才是恰當的時候把它交給諸君,不過當我看到報告上形勢仍然大好後,就知道國朝有了大問題——不能發現危機的朝廷是有問題的,在生死關頭仍然不能發現問題的朝廷是行將崩潰的朝廷,不管恰當不恰當,今天是我最後的機會把這個大廳交給諸君了。”
“閩省所有的法令,包括諸君最關心的稅法,在黃某還坐在這個執政位置上的時候,都會由這個大廳發出。”
稅法一詞又激起陣陣竊竊私語聲,不過這次不等劉會長拍他的驚堂木,出聲的人就被周圍的人怒斥:“肅靜。”
“這個衙門我起名為省卿院,諸君將是福建臨時省卿院的大夫,這個省卿院將負責製定、修改國朝的律法,決定國朝的政策。以稅法為例,到底國朝能夠向全閩的商人征收多少稅,都將由這個省卿院定下規則,一旦規則定下就成為閩省的律法,官府隻能征收律法許可的數目而不許多征。我相信諸君很快就會發現,這個省卿院將是諸君身家性命的保證。”黃石頓了一頓:“我知道諸君還有很多不解之處,我說的越多諸君不解之處可能就越多,下麵我將接受提問,我先把這個大廳提問的規矩說一下,不許坐在椅子上發問,舉手就表示有話要問,我點到的人可以站起來提問。好了,諸君可以開始了。”
雖然仍然畏懼齊國公這種朝廷高官的權勢,不過黃石話音才落就有人舉起了手。
黃石點了他第一個看到的人:“這位大夫請講。”
“國公,被點到的人站起來,點頭哈腰地說道:“小人是個消防廠主,有一事不解,以國公剛才所言的稅法為例,如果我們定下每次出馬費隻能征一成的稅,可是官府仍然像現在這樣要征五成,不交就要封我的廠,怎麽辦呢?難道我能去告官府麽?”
“這位大夫貴姓?”
“不敢,小人鄙姓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