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樓上的參將已經縋城逃去多時,剩下的明軍看到孫傳庭的首級後,也停止了放槍放炮,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現在的領頭人——這是一個身穿明軍百戶軍裝的中年男子,將領們帶著親丁一哄而散後,他挺身而出接過指揮之職,鼓勵這個城頭上的士兵繼續向闖軍開炮。從獲得指揮權到許平來到城樓下,前後可能還不到一刻鍾。
百戶也呆住了,城內已經沒有了廝殺聲,他環顧周圍,觸目可及的地方都換上了闖營的旗幟,這時白廣恩等人已經追上許平,他們就像是親丁般地緊緊簇擁在許平身邊護衛著他。看到城樓上的百戶還沒有答話,白廣恩喝道:“還不早降?”
西安衛的那個指揮是個大嗓門,他也連忙發揮自己的這個長處,仰頭衝那個百戶和他的手下們吼叫著:“你們不想活了麽?潼關已破!”
看到這些潼關城中知名的將領盡數雲集在許平身邊,已經沒有人對他的話還感到懷疑。百戶身邊的兵丁們有人已經扔下武器,就連另外一個百戶——剛才和這個百戶一起並肩作戰,努力督促士兵堅守崗位,並鼓勵他們要堅持到底的人,也小聲說道:“降了吧,沒什麽可打的了。”
中年百戶神色淒然,他環顧左右的百來個夥伴,顯然已經沒有任何人還想打下去。
“大人,徒死無益。”
中年百戶歎了口氣垂下了頭,他的同僚向城下喊道:“許將軍,您保證免我們死嗎?”
“隻要你們投降,我保證不害你們的性命。”
聽到許平這句話後,那個中年百戶再次抬起頭,雙手扶著城垛向許平叫道:“許將軍,小人知道您言出必行,從不殺俘。但……”這個百戶猛地一挺胸,語氣恢複了往昔的堅定:“但小人先祖自成祖皇帝起,累世為大明百戶,已經十五代二百五十多年了。”
說完這個中年男子就抽出佩刀向自己的脖子上擱去,在這一刹那,許平大聲喝止:“壯士且慢!”緊接著許平正色問道:“壯士尊姓大名?”
這個百戶的刀刃已經勒進了自己脖子上的皮膚,他聽到許平的問題後,略微猶豫了一下,又用力叫道:“無名之輩,恐有辱先祖之名!”
說完百戶就用力將佩刀橫著一抹,血花四濺之後,他人就直挺挺地向後倒去。
這個百戶倒下後,潼關城內最後一張明軍的旗幟也隨著落下,潼關就此易手。
……
“西安現在由何人防守?”
許平安撫好投降的明軍後,立刻喚來投降的明將詢問。
“啟稟大將軍,西安現在已經是一座空城。”
“既然如此,那我這便去取西安。”許平命令白廣恩留在潼關中負責善後問題,同時肩負將潼關的庫存運送去前線的職責。許平一邊快馬向李自成報捷,一麵讓近衛營和裝甲營稍事休息,明日一早便揮師西向。
數日後闖營前鋒抵達西安郊外,大明的秦王帥西安文武百官開城跪應在道路兩側,秦王乃是明太祖親藩,是大明資曆最老的親王之一。潼關失守後,秦王發現他連保衛王府的衛隊都未必能湊齊,更不用說保衛西安,而且僅存的一點軍隊還很不可靠,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用秦王和西安文武百官的首級去做投降許平的見麵禮,無可奈何之下,秦王索性不戰而降。
進入西安後不久,李自成的大軍也通過潼關進入關中,抵達西安後李自成就住在秦王府裏,他打算把這裏變成他的指揮部。在城門口迎接李自成的時候,許平在闖王身邊見到了河南總兵陳永福。
之前李自成曾經無數次想像抓到這個奪走他一隻眼的明將的情景,但當許平真的把陳永福送到李自成麵前後,他最後還是決定赦免這個仇人。
當著闖營眾將的麵,李自成下令給陳永福鬆綁,表示不會計較此事。
可陳永福看到李自成的那隻獨眼後,仍嚇得魂不附體擔心李自成在玩貓捉老鼠的把戲。
當時李自成就安慰陳永福道:“當日各位其主,陳將軍若是不射我,才是不忠不義之徒,我這一隻眼是戰場上所失,有何怨恨可言?”
見陳永福還是唯唯諾諾顯得不能安心,李自成大概也能猜到對方心裏在想什麽。
“我知道陳將軍擔心我現在是為了收買人心,讓明軍看看我連陳將軍都不計較,自然更不會計較其他人,陳將軍恐怕是在擔心我在大事已定後再算帳吧?”李自成當著滿營的部下,親手在陳永福麵前掰斷了一支箭:“若日後我重提舊事,加一指於陳將軍之身,有如此箭,此誓天地可鑒。”
李自成在秦王府安頓下來時,許平已經從其他人那裏得知此事的來龍去脈,便恭賀李自成道:“大王海量,如此陳將軍日後必然死心塌地為大王所用,其他明將也會聞風來降。”
“做大事的人,豈能計較私仇?我是要一統海內的人,連一個陳永福都容不下那還像話麽?”聽許平這麽說李自成大笑起來,他看了許平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許兄弟當與我共勉之。”
見許平一聲不吭,李自成奇怪地問道:“許兄弟還有什麽事?”
“確實是還有一件事。”這件事許平是進入西安後才知道,雖然感到難以啟齒但許平終於還是咬牙說道:“大王先父母的陵寢,好像受到了些驚擾?”
“什麽?”笑容一下子從李自成的臉上消失了,接著許平就看到一種令人生畏的怒色湧上了李自成的麵龐:“你說什麽?”
“事情是這樣的……”
這三年來李自成在中原縱橫無敵,他一個米脂的老鄉就向朝廷獻計,說李自成父母的墳墓風水非常好,所以導致李自成變成朝廷的大患。地方官誰也不願意承擔同情逆賊的罪名,就把這條計策層層上報,一直報到京師,內閣雖然覺得此事非常不妥,但他們同樣擔心把此事壓下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崇禎皇帝看到這份報告後,深以為然,立刻下旨去把李自成的父母刨出來,屍骨由米脂縣令負責搓成灰然後倒進黃河,以保證徹底破壞李自成先人給他的遺澤。
“先父一生安分守己,從來沒有短過皇糧,我造反時先父、先母都已經去世,人死為大,既然我不是在父母在世時造反,崇禎為何要刨我祖墳?”
“第一是由小人獻計,”許平歎了口氣,李自成的那個米脂老鄉靠獻計掙了大概一百兩銀子的皇賞:“第二昏君說有人刨了鳳陽皇陵,所以他這麽做也無可厚非。”
“鳳陽是張獻忠刨的,幹我何事?我什麽時候刨過他們朱家的陵墓?”李自成勃然大怒:“這些奸賊許兄弟可拿住了?”
“都拿住了。”
投降闖營後,陝西的官員為了開脫自己巴結闖營,就把負責指揮此事的縣令、刨墳燒屍的具體執行團體,還有獻計的那個人,統統抓來交給許平。
“把這些奸賊帶上來,”李自成顧不得休息立刻就要處理此事,隻聽他咬牙切齒地說道:“進西安我還沒殺過人呢,這些家夥自己送上門來了。”
米脂縣令、十幾個刨墳的勞工、參與燒屍的小吏,與此事有關的人大約有五十多人,許平把他們盡數關在秦王府的牢房裏,李自成一聲令下,這些人就被提了出來。
見到李自成後,米脂縣令對活命已經不抱指望,索性把心一橫:“大王,這事都是小人做下的,大王應該剮了小人。可大王的這些鄉親,他們是奉小人之命動的手,此事於他們無幹。”
第十六節 改元
李自成瞪著縣令一言不發,不知道自己要怎麽死的米脂縣令膽氣漸漸瀉去,終於變得麵無人色,這個時候李自成終於開口,他用手一指那個獻計掘墳的米脂老鄉:“把這個鼠輩拉出去,砍了!”
早就知道絕不可能活命的那個米脂人,連哀求聲都沒有就被大廳裏如狼似虎的闖王衛士拉了出去。
發出這個命令後李自成似乎稍微出了一口氣,他繼續威風凜凜地盯著那個縣令看,臉上的怒氣又重新開始不斷地聚集。當許平看到李自成的臉頰上的肌肉開始抽動時,他突然把目光轉向了那些負責挖墳燒屍的人群,這些人看到李自成幾乎要噴出怒火的獨眼後,有的人當即就癱倒在地上,終於有人開始求饒道:“大王,這不管小人的事啊,是這狗官讓小人們去挖的,小人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啊。”
這聲音一出,立刻就有大批的附和聲:“是啊,大王,小人們全是被這狗官逼迫。”
“他威脅小人們不去刨……不去做事,就要活活打死我們。”
越來越多的求饒聲響起,一個衛士聽得不耐煩大聲喝道:“肅靜!”
這一聲斷喝讓大廳裏又安靜下來,包括許平在內,闖王的部下們都屏住唿吸,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說什麽都是不合時宜的。
“他們說的是真的麽?”李自成冷冷地問米脂縣令。
“不錯,一人做事一人當,”聽到這些百姓的唿號後,米脂縣令似乎又恢複了勇氣,他一邊點頭一邊大聲答道:“全是小人威逼他們去做的,他們要是敢不從命就會家破人亡。”
“既然如此,”李自成把手一揮,對衛士們喝道:“把這些人都放了吧,他們畢竟還是我的同鄉。”
感恩戴德的幾十個米脂人連連磕頭,滿嘴稱頌著李自成的仁德,李自成陰沉著臉又一揮手,衛士們就上前哄這些人出去。這些人唯恐李自成反悔,趕快從大廳上跑了出去,許平看到他們臨離開大廳的時候,不少人還迴頭最後望了一眼仍跪在那裏的縣令,許平從這些人的臉上看到了似乎是感激的表情。
那些人離開後,大廳裏又陷入了沉寂,隻有李自成來迴踱步的聲音,許平看到闖王臉上的表情不斷變換,一會兒是怒容漸增,一會兒又會消去點,如此反複循環。
米脂縣令承受不住這氣氛帶來的壓力,片刻後他再次開口:“大王……李將軍,小人不是您的同鄉,您沒有什麽可再考慮的了。”
“是,你說的不錯,”李自成停下腳步,又盯著縣令仔細地看:“你很有膽色,但是我今天若是放過了你,無法向先考、先慈交代。”
米脂縣令垂下了頭,閉目等死。
“先父母的骨灰……”李自成艱難地問道:“還有剩下的麽?”
廳裏的人都明白李自成想重修他父母的墳墓,而這當然需要遺骸,大家都把目光轉到縣令身上,豎著耳朵聽他的迴答。
“沒有,都撒到黃河裏去了。”
“一點兒也沒有麽?”李自成的聲音有些顫抖,聽得出來他仍抱有一線希望。
“沒有,聖旨明令一粒渣都不能留下。”米脂縣令的聲音也有點顫抖,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
“那,先父母的棺木、衣服呢?”李自成仍不死心,進一步追問道:“總有一些留下的吧?”
米脂縣令抬起頭看著李自成那充滿期待的獨眼,良久後又緩緩搖頭:“沒有。”
許平聽到身後的一個衛士發出聲低沉的悶哼聲,其中也飽含著怒意。
“那先父母的墳裏還剩下什麽?”
縣令這次又沉默了片刻才緩緩張口:“因為涉及到大王的風水陰功,所以什麽也不能留下,就是墓裏的長蟲也都要一起燒成灰燼,撒進黃河;就是墓周圍的樹木也要砍倒燒掉。”
“你這廝!”李自成手臂猛然舉起,筆直地指著米脂縣令,嗔目怒喝道:“做得真絕啊!”
縣令有一次把口閉上了。
周圍的衛士都蓄勢待發,就等李自成一聲令下就要上前把米脂縣令拖出去處置。
可是李自成遲遲沒有下達這個命令,許平看到李自成激動的臉色漸漸又恢複平靜,怒氣一點一滴地散去,慢慢地,李自成指向縣令的手臂也放下了。
“找幾個能工巧匠,做一對真人大小的紙人,上麵書寫上先父母的名諱,”李自成剛開口說話的時候語速很快,幾乎讓人跟不上,隨著大段的話吐出來,李自成的語速漸漸放緩恢複到和平常時差不多的速度:“放在棺木裏下葬後,把我父母的墓好好合上,再立一塊石碑,上書:不孝子李自成謹立。”
米脂縣令沒有立刻答應,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相信這是李自成給自己的命令。縣令左顧右盼,想尋找李自成發號施令的目標。
“你聽見了麽?”李自成喝到:“不用多麽奢華,和原來一模一樣最好,你若是做不好這件事我不會繞過你的。”
這是縣令才確信這個命令確實是發給自己的,連忙應承道:“遵命,大王。”
“你身上是什麽功名?”
“小人崇禎十五年中同進士。”
“原來如此,你還是米脂縣令,以後在我麵前自稱下官就可以了。”李自成吩咐左右去把縣令身上的繩索解開,讓他站起來聽令:“好好對待米脂的百姓,他們都是我的同鄉。”
“遵命,大王,下官遵命。”
縣令退了出去,許平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大廳的出口,轉過身來靜靜地看著李自成。
“我,”李自成咽了一口唾液,露出一個帶著苦澀的笑容,對許平解釋道:“我誌在奪取天下,有一天我會是皇帝,豈能容不下一個小小的縣令。”
“大王,”許平沉聲問道:“大王為何要容他?末將很想知道理由。”
“因為我赦免了那些動手的人,他們奉官家之命行事,我不和他們計較了,而這個縣令也身負皇命,皇命難違。”李自成長歎一聲:“一不做、二不休,這些奉命行事的人,我要不就一個都不赦,要不就一個都不殺。”
“大王您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李自成雖然口中這麽說,但臉上仍有悲痛之色,見狀許平輕聲安慰道:“體諒別人的難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王您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我會盡力而為,再說,這個官不錯,居然會為他的子民開脫,米脂有這樣一個縣令挺好,這樣的好官我要為我的鄉親們留下。”
這些話李自成翻來覆去地講顯得有些羅嗦,許平知道闖王心中氣苦,就進一步安慰道:“這帳終究還是要算在昏君身上,等我們攻破京師,就拿他問罪。”
“不錯,昏君既然做得初一,就不要怪我做十五,到時候我把京師朱家的皇陵挖了,他休要埋怨。”李自成臉上又露出恨恨之色,手也緊緊攥成拳:“我要先讓昏君看著我把他祖先的陵都刨了,再把他碎屍萬段。”
……
攻破西安以後,闖王李自成在這裏自立為王,稱順王,明確表達了和朱明爭奪天下的雄心,同時宣布他的年號為永昌,明年也就是朱明的崇禎二十五年,將成為大順的永昌元年。
這對天下人來說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而對闖軍——現在的順軍來說,也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事。
在李自成宣布建國改元的當天,嶽牧就歡天喜地跑去女營看望他的心上人,見到劉姑娘後嶽牧把嶄新的軍服展示給他的女孩看:“不錯吧?為了大王的典禮新做的。”
“大王什麽時候進行典禮?”劉姑娘覺得這件衣服和以前的近衛營軍服似乎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同樣是漆黑如墨的顏色:“有新衣服當然不錯啦。”
“你仔細看看。”嶽牧忙轉過身,讓劉姑娘能夠看清他左臂上的一張布片。
“大順近衛營一等軍士。”劉姑娘把多出來的這張布片上的字念出來:“還叫近衛營麽?”
“當然了,哦,剛才你問典禮,這次大王隻是稱王,所以一切從簡,後天就在秦王府祭祀天地一番,然後給我們換軍旗就完了。”滿心歡喜的嶽牧笑嘻嘻地說道:“從後天開始,我們就不是朱明的闖賊了,我們就是大順的官兵了。”
“行,好,官兵老爺。”劉姑娘仔細地看著嶽牧身上的軍服,片刻後說道:“先脫下來給我吧,這扣子縫得不是很緊,今晚給你縫縫結實。”
“等到大王攻入了京師,稱了帝,天下太平了,你說我是繼續當兵呢?”脫軍服的時候嶽牧若有所思地問道:“還是要一塊田,迴家種地呢?”
百戶也呆住了,城內已經沒有了廝殺聲,他環顧周圍,觸目可及的地方都換上了闖營的旗幟,這時白廣恩等人已經追上許平,他們就像是親丁般地緊緊簇擁在許平身邊護衛著他。看到城樓上的百戶還沒有答話,白廣恩喝道:“還不早降?”
西安衛的那個指揮是個大嗓門,他也連忙發揮自己的這個長處,仰頭衝那個百戶和他的手下們吼叫著:“你們不想活了麽?潼關已破!”
看到這些潼關城中知名的將領盡數雲集在許平身邊,已經沒有人對他的話還感到懷疑。百戶身邊的兵丁們有人已經扔下武器,就連另外一個百戶——剛才和這個百戶一起並肩作戰,努力督促士兵堅守崗位,並鼓勵他們要堅持到底的人,也小聲說道:“降了吧,沒什麽可打的了。”
中年百戶神色淒然,他環顧左右的百來個夥伴,顯然已經沒有任何人還想打下去。
“大人,徒死無益。”
中年百戶歎了口氣垂下了頭,他的同僚向城下喊道:“許將軍,您保證免我們死嗎?”
“隻要你們投降,我保證不害你們的性命。”
聽到許平這句話後,那個中年百戶再次抬起頭,雙手扶著城垛向許平叫道:“許將軍,小人知道您言出必行,從不殺俘。但……”這個百戶猛地一挺胸,語氣恢複了往昔的堅定:“但小人先祖自成祖皇帝起,累世為大明百戶,已經十五代二百五十多年了。”
說完這個中年男子就抽出佩刀向自己的脖子上擱去,在這一刹那,許平大聲喝止:“壯士且慢!”緊接著許平正色問道:“壯士尊姓大名?”
這個百戶的刀刃已經勒進了自己脖子上的皮膚,他聽到許平的問題後,略微猶豫了一下,又用力叫道:“無名之輩,恐有辱先祖之名!”
說完百戶就用力將佩刀橫著一抹,血花四濺之後,他人就直挺挺地向後倒去。
這個百戶倒下後,潼關城內最後一張明軍的旗幟也隨著落下,潼關就此易手。
……
“西安現在由何人防守?”
許平安撫好投降的明軍後,立刻喚來投降的明將詢問。
“啟稟大將軍,西安現在已經是一座空城。”
“既然如此,那我這便去取西安。”許平命令白廣恩留在潼關中負責善後問題,同時肩負將潼關的庫存運送去前線的職責。許平一邊快馬向李自成報捷,一麵讓近衛營和裝甲營稍事休息,明日一早便揮師西向。
數日後闖營前鋒抵達西安郊外,大明的秦王帥西安文武百官開城跪應在道路兩側,秦王乃是明太祖親藩,是大明資曆最老的親王之一。潼關失守後,秦王發現他連保衛王府的衛隊都未必能湊齊,更不用說保衛西安,而且僅存的一點軍隊還很不可靠,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用秦王和西安文武百官的首級去做投降許平的見麵禮,無可奈何之下,秦王索性不戰而降。
進入西安後不久,李自成的大軍也通過潼關進入關中,抵達西安後李自成就住在秦王府裏,他打算把這裏變成他的指揮部。在城門口迎接李自成的時候,許平在闖王身邊見到了河南總兵陳永福。
之前李自成曾經無數次想像抓到這個奪走他一隻眼的明將的情景,但當許平真的把陳永福送到李自成麵前後,他最後還是決定赦免這個仇人。
當著闖營眾將的麵,李自成下令給陳永福鬆綁,表示不會計較此事。
可陳永福看到李自成的那隻獨眼後,仍嚇得魂不附體擔心李自成在玩貓捉老鼠的把戲。
當時李自成就安慰陳永福道:“當日各位其主,陳將軍若是不射我,才是不忠不義之徒,我這一隻眼是戰場上所失,有何怨恨可言?”
見陳永福還是唯唯諾諾顯得不能安心,李自成大概也能猜到對方心裏在想什麽。
“我知道陳將軍擔心我現在是為了收買人心,讓明軍看看我連陳將軍都不計較,自然更不會計較其他人,陳將軍恐怕是在擔心我在大事已定後再算帳吧?”李自成當著滿營的部下,親手在陳永福麵前掰斷了一支箭:“若日後我重提舊事,加一指於陳將軍之身,有如此箭,此誓天地可鑒。”
李自成在秦王府安頓下來時,許平已經從其他人那裏得知此事的來龍去脈,便恭賀李自成道:“大王海量,如此陳將軍日後必然死心塌地為大王所用,其他明將也會聞風來降。”
“做大事的人,豈能計較私仇?我是要一統海內的人,連一個陳永福都容不下那還像話麽?”聽許平這麽說李自成大笑起來,他看了許平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許兄弟當與我共勉之。”
見許平一聲不吭,李自成奇怪地問道:“許兄弟還有什麽事?”
“確實是還有一件事。”這件事許平是進入西安後才知道,雖然感到難以啟齒但許平終於還是咬牙說道:“大王先父母的陵寢,好像受到了些驚擾?”
“什麽?”笑容一下子從李自成的臉上消失了,接著許平就看到一種令人生畏的怒色湧上了李自成的麵龐:“你說什麽?”
“事情是這樣的……”
這三年來李自成在中原縱橫無敵,他一個米脂的老鄉就向朝廷獻計,說李自成父母的墳墓風水非常好,所以導致李自成變成朝廷的大患。地方官誰也不願意承擔同情逆賊的罪名,就把這條計策層層上報,一直報到京師,內閣雖然覺得此事非常不妥,但他們同樣擔心把此事壓下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崇禎皇帝看到這份報告後,深以為然,立刻下旨去把李自成的父母刨出來,屍骨由米脂縣令負責搓成灰然後倒進黃河,以保證徹底破壞李自成先人給他的遺澤。
“先父一生安分守己,從來沒有短過皇糧,我造反時先父、先母都已經去世,人死為大,既然我不是在父母在世時造反,崇禎為何要刨我祖墳?”
“第一是由小人獻計,”許平歎了口氣,李自成的那個米脂老鄉靠獻計掙了大概一百兩銀子的皇賞:“第二昏君說有人刨了鳳陽皇陵,所以他這麽做也無可厚非。”
“鳳陽是張獻忠刨的,幹我何事?我什麽時候刨過他們朱家的陵墓?”李自成勃然大怒:“這些奸賊許兄弟可拿住了?”
“都拿住了。”
投降闖營後,陝西的官員為了開脫自己巴結闖營,就把負責指揮此事的縣令、刨墳燒屍的具體執行團體,還有獻計的那個人,統統抓來交給許平。
“把這些奸賊帶上來,”李自成顧不得休息立刻就要處理此事,隻聽他咬牙切齒地說道:“進西安我還沒殺過人呢,這些家夥自己送上門來了。”
米脂縣令、十幾個刨墳的勞工、參與燒屍的小吏,與此事有關的人大約有五十多人,許平把他們盡數關在秦王府的牢房裏,李自成一聲令下,這些人就被提了出來。
見到李自成後,米脂縣令對活命已經不抱指望,索性把心一橫:“大王,這事都是小人做下的,大王應該剮了小人。可大王的這些鄉親,他們是奉小人之命動的手,此事於他們無幹。”
第十六節 改元
李自成瞪著縣令一言不發,不知道自己要怎麽死的米脂縣令膽氣漸漸瀉去,終於變得麵無人色,這個時候李自成終於開口,他用手一指那個獻計掘墳的米脂老鄉:“把這個鼠輩拉出去,砍了!”
早就知道絕不可能活命的那個米脂人,連哀求聲都沒有就被大廳裏如狼似虎的闖王衛士拉了出去。
發出這個命令後李自成似乎稍微出了一口氣,他繼續威風凜凜地盯著那個縣令看,臉上的怒氣又重新開始不斷地聚集。當許平看到李自成的臉頰上的肌肉開始抽動時,他突然把目光轉向了那些負責挖墳燒屍的人群,這些人看到李自成幾乎要噴出怒火的獨眼後,有的人當即就癱倒在地上,終於有人開始求饒道:“大王,這不管小人的事啊,是這狗官讓小人們去挖的,小人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啊。”
這聲音一出,立刻就有大批的附和聲:“是啊,大王,小人們全是被這狗官逼迫。”
“他威脅小人們不去刨……不去做事,就要活活打死我們。”
越來越多的求饒聲響起,一個衛士聽得不耐煩大聲喝道:“肅靜!”
這一聲斷喝讓大廳裏又安靜下來,包括許平在內,闖王的部下們都屏住唿吸,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說什麽都是不合時宜的。
“他們說的是真的麽?”李自成冷冷地問米脂縣令。
“不錯,一人做事一人當,”聽到這些百姓的唿號後,米脂縣令似乎又恢複了勇氣,他一邊點頭一邊大聲答道:“全是小人威逼他們去做的,他們要是敢不從命就會家破人亡。”
“既然如此,”李自成把手一揮,對衛士們喝道:“把這些人都放了吧,他們畢竟還是我的同鄉。”
感恩戴德的幾十個米脂人連連磕頭,滿嘴稱頌著李自成的仁德,李自成陰沉著臉又一揮手,衛士們就上前哄這些人出去。這些人唯恐李自成反悔,趕快從大廳上跑了出去,許平看到他們臨離開大廳的時候,不少人還迴頭最後望了一眼仍跪在那裏的縣令,許平從這些人的臉上看到了似乎是感激的表情。
那些人離開後,大廳裏又陷入了沉寂,隻有李自成來迴踱步的聲音,許平看到闖王臉上的表情不斷變換,一會兒是怒容漸增,一會兒又會消去點,如此反複循環。
米脂縣令承受不住這氣氛帶來的壓力,片刻後他再次開口:“大王……李將軍,小人不是您的同鄉,您沒有什麽可再考慮的了。”
“是,你說的不錯,”李自成停下腳步,又盯著縣令仔細地看:“你很有膽色,但是我今天若是放過了你,無法向先考、先慈交代。”
米脂縣令垂下了頭,閉目等死。
“先父母的骨灰……”李自成艱難地問道:“還有剩下的麽?”
廳裏的人都明白李自成想重修他父母的墳墓,而這當然需要遺骸,大家都把目光轉到縣令身上,豎著耳朵聽他的迴答。
“沒有,都撒到黃河裏去了。”
“一點兒也沒有麽?”李自成的聲音有些顫抖,聽得出來他仍抱有一線希望。
“沒有,聖旨明令一粒渣都不能留下。”米脂縣令的聲音也有點顫抖,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
“那,先父母的棺木、衣服呢?”李自成仍不死心,進一步追問道:“總有一些留下的吧?”
米脂縣令抬起頭看著李自成那充滿期待的獨眼,良久後又緩緩搖頭:“沒有。”
許平聽到身後的一個衛士發出聲低沉的悶哼聲,其中也飽含著怒意。
“那先父母的墳裏還剩下什麽?”
縣令這次又沉默了片刻才緩緩張口:“因為涉及到大王的風水陰功,所以什麽也不能留下,就是墓裏的長蟲也都要一起燒成灰燼,撒進黃河;就是墓周圍的樹木也要砍倒燒掉。”
“你這廝!”李自成手臂猛然舉起,筆直地指著米脂縣令,嗔目怒喝道:“做得真絕啊!”
縣令有一次把口閉上了。
周圍的衛士都蓄勢待發,就等李自成一聲令下就要上前把米脂縣令拖出去處置。
可是李自成遲遲沒有下達這個命令,許平看到李自成激動的臉色漸漸又恢複平靜,怒氣一點一滴地散去,慢慢地,李自成指向縣令的手臂也放下了。
“找幾個能工巧匠,做一對真人大小的紙人,上麵書寫上先父母的名諱,”李自成剛開口說話的時候語速很快,幾乎讓人跟不上,隨著大段的話吐出來,李自成的語速漸漸放緩恢複到和平常時差不多的速度:“放在棺木裏下葬後,把我父母的墓好好合上,再立一塊石碑,上書:不孝子李自成謹立。”
米脂縣令沒有立刻答應,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相信這是李自成給自己的命令。縣令左顧右盼,想尋找李自成發號施令的目標。
“你聽見了麽?”李自成喝到:“不用多麽奢華,和原來一模一樣最好,你若是做不好這件事我不會繞過你的。”
這是縣令才確信這個命令確實是發給自己的,連忙應承道:“遵命,大王。”
“你身上是什麽功名?”
“小人崇禎十五年中同進士。”
“原來如此,你還是米脂縣令,以後在我麵前自稱下官就可以了。”李自成吩咐左右去把縣令身上的繩索解開,讓他站起來聽令:“好好對待米脂的百姓,他們都是我的同鄉。”
“遵命,大王,下官遵命。”
縣令退了出去,許平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大廳的出口,轉過身來靜靜地看著李自成。
“我,”李自成咽了一口唾液,露出一個帶著苦澀的笑容,對許平解釋道:“我誌在奪取天下,有一天我會是皇帝,豈能容不下一個小小的縣令。”
“大王,”許平沉聲問道:“大王為何要容他?末將很想知道理由。”
“因為我赦免了那些動手的人,他們奉官家之命行事,我不和他們計較了,而這個縣令也身負皇命,皇命難違。”李自成長歎一聲:“一不做、二不休,這些奉命行事的人,我要不就一個都不赦,要不就一個都不殺。”
“大王您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李自成雖然口中這麽說,但臉上仍有悲痛之色,見狀許平輕聲安慰道:“體諒別人的難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王您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的。”
“我會盡力而為,再說,這個官不錯,居然會為他的子民開脫,米脂有這樣一個縣令挺好,這樣的好官我要為我的鄉親們留下。”
這些話李自成翻來覆去地講顯得有些羅嗦,許平知道闖王心中氣苦,就進一步安慰道:“這帳終究還是要算在昏君身上,等我們攻破京師,就拿他問罪。”
“不錯,昏君既然做得初一,就不要怪我做十五,到時候我把京師朱家的皇陵挖了,他休要埋怨。”李自成臉上又露出恨恨之色,手也緊緊攥成拳:“我要先讓昏君看著我把他祖先的陵都刨了,再把他碎屍萬段。”
……
攻破西安以後,闖王李自成在這裏自立為王,稱順王,明確表達了和朱明爭奪天下的雄心,同時宣布他的年號為永昌,明年也就是朱明的崇禎二十五年,將成為大順的永昌元年。
這對天下人來說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而對闖軍——現在的順軍來說,也是一件令人歡欣鼓舞的事。
在李自成宣布建國改元的當天,嶽牧就歡天喜地跑去女營看望他的心上人,見到劉姑娘後嶽牧把嶄新的軍服展示給他的女孩看:“不錯吧?為了大王的典禮新做的。”
“大王什麽時候進行典禮?”劉姑娘覺得這件衣服和以前的近衛營軍服似乎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同樣是漆黑如墨的顏色:“有新衣服當然不錯啦。”
“你仔細看看。”嶽牧忙轉過身,讓劉姑娘能夠看清他左臂上的一張布片。
“大順近衛營一等軍士。”劉姑娘把多出來的這張布片上的字念出來:“還叫近衛營麽?”
“當然了,哦,剛才你問典禮,這次大王隻是稱王,所以一切從簡,後天就在秦王府祭祀天地一番,然後給我們換軍旗就完了。”滿心歡喜的嶽牧笑嘻嘻地說道:“從後天開始,我們就不是朱明的闖賊了,我們就是大順的官兵了。”
“行,好,官兵老爺。”劉姑娘仔細地看著嶽牧身上的軍服,片刻後說道:“先脫下來給我吧,這扣子縫得不是很緊,今晚給你縫縫結實。”
“等到大王攻入了京師,稱了帝,天下太平了,你說我是繼續當兵呢?”脫軍服的時候嶽牧若有所思地問道:“還是要一塊田,迴家種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