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黃希文點頭應是,顧彌勒和張彪都向他看過去,隻聽黃希文大聲說道:“參謀司不打算在直隸和許賊交戰,無論如何都要避免,為此我們甚至可以坐視許賊繼續搬運輜重,但是我們要防備他趁勝洗劫直隸以充軍實,所以楊大人才會前來這裏坐鎮,如果他不識好歹還想繼續進攻,我們新軍就要把他擊退。”
選鋒營兩人臉上都露出失望之色,顧彌勒不解地問楊致遠道:“大人,這又是為何?”
楊致遠沒迴答而是指了下黃希文:“還是由黃參謀來講。”
“新軍缺乏實戰經驗,家嚴對此深為憂慮,家嚴希望各營在於許賊交戰前,一定要先讓他們上過一次戰場,各營指揮官也需要熟悉部隊的時間和機會。”黃希文表情嚴肅,話語流利:“而這個戰場隻能在山東,先讓各營在山東摸爬滾打一番,有了經驗再進攻河南。”
“這也是我的需要,”楊致遠把話接過去:“黃參謀是在給我留麵子了,再次進攻河南的時候,我和賀大人都會隨軍前往,而這次出兵的規模將是空前的,我們二人從未指揮過這麽多的軍隊,肯定會出問題,而這個問題不能再與許平交戰的時候發生,最好在山東就暴露出來。”
“規模空前的軍隊?”顧彌勒連忙問道:“大人,這次要出動幾個營?”
“黃參謀。”楊致遠笑著叫了一聲。
“家嚴已經和朝中諸位閣老商談過,”許平此番攻入直隸,宗廟震驚,崇禎天子非常憂慮,楊文嶽慘敗後朝堂上對新軍又看重許多,閣臣私下說至少新軍絕不會敗得這麽慘:“他們會和家嚴一起說服天子,把新軍擴編為十五個營,共六萬大軍。”說到此處,黃希文原本一絲不苟的臉上也露出得色:“許賊肯定擋不住我們的雷霆一擊。”
“這真是個好消息啊。”顧彌勒撫掌笑道,向楊致遠稱賀道:“六萬新軍,當真是大好啊。”
“暫時不要說出去,”楊致遠微微一笑:“如此每歲耗費軍餉以百萬計,更不說訓練和裝備的花銷,若是提前透露了風聲,其他各軍難免會眼紅而群起攻之,皇上說不定就會猶豫了,侯爺現在就是先給自家兄弟們報個喜。”
“末將(卑職)明白。”顧彌勒和張彪同時答道。
“這便是了,自古能帶六萬大軍的,沒有幾人啊。我肯定是不行,賀大人我看也夠嗆,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打山東,”楊致遠很滿意地看到顧彌勒和張彪都恢複了鬥誌和熱情:“再說這也是解除了後顧之憂。”
楊致遠和鎮東侯已經商議過,要盡力避免在直隸形成一個新的戰場,若是在直隸開戰朝廷勢必不肯放新軍南下,若是曠日持久定然要調山東新軍迴放,鎮東侯甚至擔心朝廷都沒有耐心等很久,一旦稍微進展不利就會強行把山東新軍拉迴來。而楊致遠認為一旦山東新軍迴返,許平勢必立刻撤兵,對他來說直隸可沒有這麽重要的意義,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沒有,那樣新軍就會兩頭落空。朝廷或許會獲得一個暫時的心安,但是惡果還是要由新軍來承擔的。
……
“直衛已經向我們這裏開來。”陳哲跑來麵見許平,經過長時間的偵查,闖營已經基本確定了選鋒營的兵力:“加上直衛,新軍也就五千上下,我們把近衛營調來吧,在直隸境內新軍肯定不敢後退,這是我們再次重創新軍的好機會啊。”
近衛營雖然還沒有全麵恢複實力,不過加上裝甲營,許平的部隊實力仍然在新軍之上,楊文嶽的軍隊他們根本沒有怎麽放在眼裏,何況現在領軍的還是齊圖和夏侯寬甫。陳哲得意洋洋地說道:“河北軍嘛,就好像是孬種去給人助拳,正主打的時候他們在邊上看著,跟著喊幾聲好但絕不動手,若是朋友被打殘了,他們就幫忙把朋友攙迴家。”
“若是他們的朋友打贏了呢?”許平反問道:“就是孬種也會跟著上來踢兩腳的。”
“新軍多是新兵,而且人數還不如我們多,我們怎麽可能打輸?”陳哲反對道:“大人,這次可是直衛啊,是黃侯的女婿帶兵,若是我們贏了,可是大大殺了黃侯的威風啊。”不知不覺間,如陳哲、周洞天等人都開始用和其他人一樣的語氣稱唿鎮東侯了。
“這裏可是直隸,不是河南!”許平搖頭道:“太靠近新軍教導隊了,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派來援兵,我們不能在這裏和他們打。”
“可這真是好機會啊,我看金神通那鼻子翹上天的小子就有氣。”陳哲大聲表示反對:“這裏離開封更近,我們一樣不吃虧。”
“不吃虧不等於占便宜,不占便宜的仗就不能打。”許平固執己見:“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重創楊文嶽,並且奪取河北軍的輜重以補充我們,現在既然已經達成了,我們要見好就收。”
陳哲皺著眉毛想了一會兒:“大人,我記得你和金神通的關係不錯吧,聽說你們還曾一起喝過酒,但戰場不容私情。”
“我確實和他喝過酒,但我很清楚戰場不容私情。”許平見陳哲越來越不滿,解釋道:“第一,我們需要時間來消化戰果,我們這次的繳獲,能夠武裝三個營;第二,當務之急是繼續包圍開封,隻要拿下開封我軍就後顧無憂,可以向山東進軍以解東江軍之困。”
“東江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不需要他們了。”
“我們曾經需要過,現在他們還幫我們拖住了賀將軍的幾個營,”許平反駁道:“開封六、七月便會陷落,利用開封的繳獲,我們還可以武裝更多的軍隊,這期間還能吸引新軍來我們的地盤與我們交戰,然後我們就出兵山東,截斷明廷的南北交通。”許平一心想要把明廷攔腰截斷,而一旦和山東的東江軍合流就可以達成這個目的:“若是新軍留在北方我們就收取江南,這是明廷最主要的賦稅來源,然後是福建,這是新軍軍械的來源;若是新軍膽敢南下我們就拿下京師,那樣明廷就會分崩離析;若是新軍分兵想兩頭確保,哼,那他們就隻能處處挨打了。”
“先打一下不是更好,然後便可以更遊刃有餘地按大人你的計劃去行事了。”
“不好,因為一旦開戰就可以會陷入僵持和長期化,因為靠近教導隊,新軍能夠展開一場長期的消耗,他們的背後是大明,而我們隻有開封、歸德兩府。當務之急,就是迅速返迴河南。我們不能在直隸開一個新的戰場,這樣會削弱我們在河南的兵力,戰局一旦陷入僵局,那就會給開封堅持下去的希望,還是對其他各路明軍的鼓勵,他們會認為我們後方空虛,會趁機進攻我們。”許平知道隻要主力還呆在河南,其他明軍多半就不敢孤身前來:“除了急於立功的孫傳廷,其他人看不到新軍進攻河南就會按兵不動,這樣我們一個兵等於當兩個兵使用。”
許平認為這樣有限的兵力不但能震懾周圍各省,迫使他們截留本應供應新軍的資源,而且還能迫使新軍最終不得不來許平的主場交戰,實在是不容放棄的優勢。
“而且我猜現在是麥稈打狼兩頭害怕,”許平一直在揣摩新軍行動背後的用意:“我固然是害怕陷入一場長期的消耗,而新軍肯定會害怕他們因為經驗、兵力不足而迅速敗北,所以才一直躲在楊文嶽的背後,這樣已經很好了,能讓我安心把東西都運走。在對方猶豫不決的時候,逼著對手沒有退路而不得不和你決一死戰並不是什麽好主意,我們就各退一步吧。”許平自認為賭不起,因為他手中沒有可供翻本的賭資,所以每一仗都要有相當的把握他才肯打:“還是讓新軍先出牌,我們後發製人。”
……
“許平沒有繼續向直隸增兵,”楊致遠探明情況後心裏稍安:“京師的幾個營也不用調來了,省的耽誤訓練,我們不要刺激許平。”
……
這期間許平雖然忙碌,仍然經常擠出時間去看望明軍戰俘營的傷兵或是和軍官攀談。
今天闖軍開始把最後一批糧食運走,許平下令,停止對被俘明軍軍官的監視。
“大將軍,我們是不是稍微留一、兩個人,也裝裝樣子。”聽到許平說一個哨兵也不留,他的貼身衛士就這樣問道。
“不必了,萬一裝得太像,他們不敢逃跑怎麽辦?”許平命令,軍營的大門倒是不必替戰俘們敞開,那樣未免也太過份,隻要不在出口和他們的營房附近站崗就可以了:“若是我們的弟兄在那裏監視,他們難免心虛。若是弟兄們太不經心,被他們傷到了又如何是好?”
當夜就有三成明軍軍官溜走,幾個膽大的還解開了許平故意拴在營門邊的馬匹,騎上去一溜煙地跑了。
轉天闖軍士兵去給他們送飯時,剩下的明軍軍官一個個麵色緊張,畏縮在一起觀察闖軍的反應。闖軍士兵仿佛毫無覺察,隻是把多出來的碗筷拿迴去,沒有提出任何疑問。
於是當夜又有二十幾個明軍軍官逃走,可是門口的馬卻少了三十五匹,許平補上不足後繼續耐心等待。
第三日營地裏隻剩下兩個明軍軍官,這是兩個特別老成持重的人。
再過一天去看時,這兩人竟然還在!許平聞訊後很不高興,因為他明天就要動身返迴河南,這兩個家夥若是再賴著不走會影響到他的撤軍計劃,於是許平便吩咐道:“今天不給他們飯吃。”
午後,被俘明軍軍官中最穩重的兩個人推開營門走出來,想從闖軍士兵那裏要些食物吃,討些水喝,但遭到嚴詞拒絕,就算他們把這些天來和許平的交情抬出來也沒用。幾次三番地碰壁後兩個明軍軍官都很生氣,終於和闖軍士兵大吵一架,罵罵咧咧地走迴自己的牢房。
當天吃過晚飯後,許平問那個剛去檢查過俘虜的衛士:“逃走了麽?”
“餓跑了。”
對此許平很滿意。
從開封送來一份緊急報告,上麵是河南巡撫衙門勒令全城百姓繳糧、否則交人的通報。經過開封守軍反複搜查後,城中百姓很難還有幾戶會藏有存糧,所以二十六日也就是開封守軍吃人的開始日。李自成曾經談到,蒲觀水生前念念不忘的是在開封斷糧前把物資送進去,擔心開封守軍會以活人為食。許平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由於事關重大,他一定得親自趕迴去處理。
“大將軍,我們剛收到的情報,”一個參謀報告說:“東明縣令彈劾夏侯寬甫的奏章捅到朝中去了,說夏侯寬甫帶兵攻打東明縣城,揚言要洗城,當時還穿著小兵的衣服。”
“明廷那邊有什麽反應?”
“朝廷上爭論得很厲害。楊文嶽當然是力保夏侯寬甫,但東明縣令有根有據,而且還彈劾了楊文嶽一表,說他坐視幾千闖賊橫衝直撞。現在楊文嶽在朝中的政敵抓住把柄,正拚命地攻擊他。”
闖軍內部對稱唿沒有什麽忌諱,許平聽到自己被叫做闖賊也不在乎:“楊文嶽是不怕彈劾的,我們明天就要走了,直隸的地盤又是他的了;夏侯寬甫的事也不難辦,我們還可以幫他一個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傷兵現在住的就是他當日的大營。”
“大將軍所言不錯。”
二十五日清晨,許平在參謀的陪同下去夏侯寬甫的大營轉上一圈。現在這個營內各個帳篷裏都住滿了明軍的傷兵,還有許多留下來照顧傷兵的明軍戰俘,他們都已經認識許平。他們紛紛向許平跪倒行禮,無不感激許平的救命之恩,連暫時下不了床的重傷兵也向許平問好。
和他們簡單地打過招唿,許平在眾目睽睽之下與同行的參謀們高聲談論,評價起這座大營的前後部署,最後隻聽許平長歎道:“錯落有致,虛實相間,夏侯將軍真是良將啊。可歎他這個人不能為我闖軍所用,可惜,可惜。”許平臨行前在傷兵營裏對夏侯將軍的讚揚,通過明軍戰俘一傳十、十傳百地流傳開來。
大發一通感慨後,許平返迴自己的營帳收拾東西,他馬上就要帶領輕騎親衛率先返迴河南,幾千闖軍隨後離去。需要帶走的重要物品已經整理妥當,一個衛士捧著楊文嶽留下的那張琴,向許平詢問道:“大將軍,這琴可要帶走嗎?”
許平搖搖頭:“玩物喪誌。”
闖軍離去後,楊文嶽立即收複直隸失地並向朝廷報捷,報功名單上位居第一、第二的正是夏侯寬甫和齊圖二人。楊文嶽說,連許賊都不得已歎息夏侯寬甫是良將,欲為己用而不能。崇禎天子恢複了楊文嶽的原職,對夏侯寬甫、齊圖等立功將領各有賞賜。
第十節 交換
三月二十五日,開封城下。
許平集中了軍中嗓門最大的一批人,讓他們齊聲向城上喊話,表示自己願意用一石糧食交換一個城中百姓。雖然事先演習了很多遍,而且效果也不錯,不過許平擔心隻是如此影響還不夠大,還還向城中射進數百支羽箭,每支箭上都帶著一封信,質問城上的守軍:誰沒有家人親友,難道守城就一定要以人為食?在把開封百姓的血肉吞下肚時,就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也可能被其他人吃掉嗎?
信中更指名道姓地責問河南巡撫高明衡:就算忠君報國是做臣子的本份,難道保護百姓就不是當官的本份麽?高明衡認為闖軍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子,現在闖軍雖然包圍開封但都不願出現斷糧的淒慘景象,難道高巡撫還要殺害城內的百姓,把百姓吃下去!
賈明河不同意吃人。不過河南巡撫衙門做這個決定以前並沒征求賈明河的意見,他一個武官也無法過問。高明衡向他保證,提供給新軍的都會是糧食而不是人肉。在這種情況下,賈明河內心裏對軍隊的責任感壓倒了對百姓的同情,打算對即將發生的慘劇視而不見。
很多官員和賈明河持近似看法,他們在勉強說服自己接受周王和高明衡的提議後,無一例外地把責任推給城外的闖軍:“不是我們想吃人,是闖賊逼我們吃人,所以不是我們吃人,而是闖賊吃人。”
吃人的前提是闖軍不會有任何憐憫,既然這些百姓反正都要死在闖軍手下,那還不如吃掉他們來保護更多的人。現在許平的提議破壞了這個理論的基石,喚醒了這些官員殘存的良知,這一絲天良正是許平期待的轉機,如果開封城內所有的官員都徹底滅絕人性,那許平也沒有辦法阻止城內的慘劇。
“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這種事,圍城的人還能發善心給城內提供糧食?就是古之仁將也不會做的啊。”開封城內的官員覺得許平的提議實在不可思議,誰也不願承認闖賊有仁慈之心,不願意接受闖賊比自己更加愛護百姓這個事實。
但所有的官吏都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不具有周王或是高明衡這樣特殊的地位。官員們的腦筋還是很靈活:“就算闖賊是假仁假義給我們一些糧食,反正不要白不要,還是接受這個提議吧。”
周王和高明衡反對以糧換人的建議,其中以周王最為堅決,他一口咬定決不能和闖軍打交道。周王府的庫房裏有許多糧食和酒肉,自然用不到吃人,也不會有人敢吃周王府的人。高明衡也同樣用不著吃人或是擔心家人被吃,不過高明衡指出,這很可能是闖軍想惑亂軍心、民心的惡毒詭計。
從道義上講,官員和軍隊不僅是在保護開封的城池,也是在保護城中的百姓,在沒有存糧的情況下,應該向闖軍提出放百姓出城並要求闖軍保證不傷害他們。可是周王和高明衡覺得自己肯定不在闖軍赦免的名單上,也就不願意看見百姓享受生存權。
高明衡的反對意見非常蒼白無力,若是闖軍沒有提出過以糧換人的建議也就罷了,現在高明衡無法斷然拒絕,也不願意對抗周圍所有同僚殘存的良知。
隻剩下周王一人還在堅決反對。
不過闖軍的建議很快就傳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不光是城中的百姓,就連守軍和衙役們都議論紛紛,山嵐營的指揮官也建議周王和高明衡接受許平的提議。當聽說軍隊中有可能出現嘩變後,周王那顆堅如鐵石的心終於開始動搖,他怒氣衝衝地當眾宣布道:“好吧,不過不能一個人換一石,要一個人換十石糧食。”
周王的話語讓參與討論的官員們臉上變色。其實官員們的心裏都明白,他們已經把全城的人劫持到了自己的戰車上,不惜以千萬老百姓的性命作為自己賭博的籌碼,但周王又何必這樣明目張膽地說出來呢,這不是挑明了拿老百姓當人質肉票,和城外的闖賊做買賣嗎……,
其他人走了以後,高明衡苦著臉道:“大王,我們要十石實在太多了,闖賊肯定不答應,下麵的人也會覺得我們心不誠啊。”
“這是計策。”周王咳嗽一聲,壓低聲音道:“寡人覺得,隻要闖賊肯出兩石糧食換一個人就可以了。一個人和一石糧食差不多,我們沒能占到什麽便宜啊。”
“不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高明衡連連點頭:“大王明見萬裏,下官這就去和許賊說。”
高明衡剛要出門,周王喊道:“等等,迴來,迴來。”
高明衡連忙湊過去,問道:“大王還有什麽吩咐?”
“如果許賊實在不答應,一石一個人也不是不行。”周王皺著眉頭,顯出一副思考的模樣:“寡人想了想,半大的孩子或者瘦老頭子,那還不如一石糧食經得住吃呢。總之,高大人你要仔細周旋。”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高明衡心悅誠服,點頭哈腰地退出去。
高明衡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在盔甲裏,在軍隊的重重保護下走上城樓,示意身邊的標營衛士往城下喊話。十幾個標營衛士並肩上前,齊聲大喊道:“對麵的闖賊聽著!河南巡撫先生大人閣下,有言要曉諭你們的頭領。”
開封守軍看見高明衡出現在城樓上,立刻紛紛猜測巡撫大人可能是同意了用人換糧的提議。聽到標營衛士的喊話後,城樓上、兩側城牆上、堡壘中的汴軍士兵和丁壯頓時高唿萬歲。這興奮的唿聲傳到開封城內,百姓們欣喜若狂,幾天來家家戶戶都被折磨得痛不欲生,他們不願意把任何一個親人交給官府。
城下的闖軍士兵驟然向兩側分開一條路,許平策馬向前躍出軍陣,向著城樓的方向跑去。闖軍士兵齊聲呐喊,揮舞著兵器向許平歡唿,用盡氣力對他表達著自己的忠誠和尊敬。
許平頭上仍然帶著氈帽,身上是緊身的粗布戰鬥服。他一直跑到城樓下弓箭射程之內才勒定坐騎,側過身向背後揮揮手,歡聲雷動的闖軍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許平望向開封城樓,中氣充沛地叫道:“在下許平,請高巡撫出來搭話。”
聽說跑過來的就是許平,汴軍的士兵紛紛湧到牆邊,互相推搡著要看一看這個名震河南的闖軍大頭目。老謀深算的高明衡頗為不悅,命令標營衛士向那個闖軍喊話:“河南巡撫大人屈尊來見爾等,為何虛言相欺?”
許平仰望著高高的城樓,高聲喊道:“在下就是許平,絕非相欺。”
過了片刻,又是一聲詢問傳來:“你果真是許平?”
許平第三次保證道:“在下確實是許平。”
一個嚴密隱蔽在頭盔下的腦袋在牆剁後閃現出來,頭盔盯著許平看了一眼,又飛快地縮了迴去。此時城牆上已經黑壓壓地全是人頭,許平微微一笑,解開自己鬥笠的繩帶,把鬥笠摘掉,讓城上的汴軍看個仔細。
劉崗和牆邊的弟兄們擁擠在一起,他低頭看著城下的許平,心情異常複雜。河南巡撫反複告誡全城,這個著名的反賊頭子,奸x淫擄掠無惡不作的殺人狂魔、惡棍,他一旦攻破開封就會搶走人們的妻子、妹妹,殺害他們和他們的長輩,可是眼下,這個惡棍卻是劉崗唯一的希望。
高明衡從城牆邊退迴安全地帶後,立刻和周圍的幕僚商議起來,由於事先沒有想到許平敢自己跑過來,所以沒有想過要布置弓手狙擊,現在臨時布置怕被對方看出破綻。而且不管射中沒射中,都會觸怒闖軍以致無法討價還價,搞不好還會引起守軍嘩變,高明衡的幾個幕僚誰也不敢承擔這個責任。高明衡難以置信下麵的那個年輕人真的就是許平,他決定讓見過許平的人來辨認真假:“有請賈帥和魏將軍。”
蒲觀水全軍覆沒後,山嵐營上下都很清楚短時間裏不可能有新軍來給開封解圍,為了減少消耗,他們放棄城外的堡壘退入城中。聽說河南巡撫有請,賈明河和魏蘭度馬上趕上城樓。賈明河往下看了一眼,立刻說道:“這是許平。”
魏蘭度則凝視半晌,才轉身向著高明衡確認:“巡撫大人,確實是許平,沒錯。”
“離得這麽遠你們怎麽能看得清楚?”高明衡對賈明河如此草率很不滿意。
賈明河沒好氣地頂嘴道:“那請巡撫大人開門,末將走過去好好看看。”
“怎麽可以開門?”高明衡先是斥責一聲,轉念一想又吩咐左右道:“準備吊籃,讓賈帥下去好好看看。”
準備吊籃的時候,高明衡湊到賈明河和魏蘭度身前,小聲說道:“賈帥去與那許平說,若是他棄暗投明,本官一定重重有賞。”
“巡撫大人明見,末將覺得許平不會投降。”
“未必!”高明衡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對賈明河的話不屑一顧:“本官覺得他大模大樣地跑到城下非常不合情理,其中必有古怪。賈將軍說一下也沒有壞處,若是許平心動,這開封之圍不就解了嗎?”
此時周圍城牆上的汴軍士兵正三三兩兩地議論著許平,傳聞被不斷地誇大:
選鋒營兩人臉上都露出失望之色,顧彌勒不解地問楊致遠道:“大人,這又是為何?”
楊致遠沒迴答而是指了下黃希文:“還是由黃參謀來講。”
“新軍缺乏實戰經驗,家嚴對此深為憂慮,家嚴希望各營在於許賊交戰前,一定要先讓他們上過一次戰場,各營指揮官也需要熟悉部隊的時間和機會。”黃希文表情嚴肅,話語流利:“而這個戰場隻能在山東,先讓各營在山東摸爬滾打一番,有了經驗再進攻河南。”
“這也是我的需要,”楊致遠把話接過去:“黃參謀是在給我留麵子了,再次進攻河南的時候,我和賀大人都會隨軍前往,而這次出兵的規模將是空前的,我們二人從未指揮過這麽多的軍隊,肯定會出問題,而這個問題不能再與許平交戰的時候發生,最好在山東就暴露出來。”
“規模空前的軍隊?”顧彌勒連忙問道:“大人,這次要出動幾個營?”
“黃參謀。”楊致遠笑著叫了一聲。
“家嚴已經和朝中諸位閣老商談過,”許平此番攻入直隸,宗廟震驚,崇禎天子非常憂慮,楊文嶽慘敗後朝堂上對新軍又看重許多,閣臣私下說至少新軍絕不會敗得這麽慘:“他們會和家嚴一起說服天子,把新軍擴編為十五個營,共六萬大軍。”說到此處,黃希文原本一絲不苟的臉上也露出得色:“許賊肯定擋不住我們的雷霆一擊。”
“這真是個好消息啊。”顧彌勒撫掌笑道,向楊致遠稱賀道:“六萬新軍,當真是大好啊。”
“暫時不要說出去,”楊致遠微微一笑:“如此每歲耗費軍餉以百萬計,更不說訓練和裝備的花銷,若是提前透露了風聲,其他各軍難免會眼紅而群起攻之,皇上說不定就會猶豫了,侯爺現在就是先給自家兄弟們報個喜。”
“末將(卑職)明白。”顧彌勒和張彪同時答道。
“這便是了,自古能帶六萬大軍的,沒有幾人啊。我肯定是不行,賀大人我看也夠嗆,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打山東,”楊致遠很滿意地看到顧彌勒和張彪都恢複了鬥誌和熱情:“再說這也是解除了後顧之憂。”
楊致遠和鎮東侯已經商議過,要盡力避免在直隸形成一個新的戰場,若是在直隸開戰朝廷勢必不肯放新軍南下,若是曠日持久定然要調山東新軍迴放,鎮東侯甚至擔心朝廷都沒有耐心等很久,一旦稍微進展不利就會強行把山東新軍拉迴來。而楊致遠認為一旦山東新軍迴返,許平勢必立刻撤兵,對他來說直隸可沒有這麽重要的意義,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沒有,那樣新軍就會兩頭落空。朝廷或許會獲得一個暫時的心安,但是惡果還是要由新軍來承擔的。
……
“直衛已經向我們這裏開來。”陳哲跑來麵見許平,經過長時間的偵查,闖營已經基本確定了選鋒營的兵力:“加上直衛,新軍也就五千上下,我們把近衛營調來吧,在直隸境內新軍肯定不敢後退,這是我們再次重創新軍的好機會啊。”
近衛營雖然還沒有全麵恢複實力,不過加上裝甲營,許平的部隊實力仍然在新軍之上,楊文嶽的軍隊他們根本沒有怎麽放在眼裏,何況現在領軍的還是齊圖和夏侯寬甫。陳哲得意洋洋地說道:“河北軍嘛,就好像是孬種去給人助拳,正主打的時候他們在邊上看著,跟著喊幾聲好但絕不動手,若是朋友被打殘了,他們就幫忙把朋友攙迴家。”
“若是他們的朋友打贏了呢?”許平反問道:“就是孬種也會跟著上來踢兩腳的。”
“新軍多是新兵,而且人數還不如我們多,我們怎麽可能打輸?”陳哲反對道:“大人,這次可是直衛啊,是黃侯的女婿帶兵,若是我們贏了,可是大大殺了黃侯的威風啊。”不知不覺間,如陳哲、周洞天等人都開始用和其他人一樣的語氣稱唿鎮東侯了。
“這裏可是直隸,不是河南!”許平搖頭道:“太靠近新軍教導隊了,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派來援兵,我們不能在這裏和他們打。”
“可這真是好機會啊,我看金神通那鼻子翹上天的小子就有氣。”陳哲大聲表示反對:“這裏離開封更近,我們一樣不吃虧。”
“不吃虧不等於占便宜,不占便宜的仗就不能打。”許平固執己見:“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重創楊文嶽,並且奪取河北軍的輜重以補充我們,現在既然已經達成了,我們要見好就收。”
陳哲皺著眉毛想了一會兒:“大人,我記得你和金神通的關係不錯吧,聽說你們還曾一起喝過酒,但戰場不容私情。”
“我確實和他喝過酒,但我很清楚戰場不容私情。”許平見陳哲越來越不滿,解釋道:“第一,我們需要時間來消化戰果,我們這次的繳獲,能夠武裝三個營;第二,當務之急是繼續包圍開封,隻要拿下開封我軍就後顧無憂,可以向山東進軍以解東江軍之困。”
“東江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我們不需要他們了。”
“我們曾經需要過,現在他們還幫我們拖住了賀將軍的幾個營,”許平反駁道:“開封六、七月便會陷落,利用開封的繳獲,我們還可以武裝更多的軍隊,這期間還能吸引新軍來我們的地盤與我們交戰,然後我們就出兵山東,截斷明廷的南北交通。”許平一心想要把明廷攔腰截斷,而一旦和山東的東江軍合流就可以達成這個目的:“若是新軍留在北方我們就收取江南,這是明廷最主要的賦稅來源,然後是福建,這是新軍軍械的來源;若是新軍膽敢南下我們就拿下京師,那樣明廷就會分崩離析;若是新軍分兵想兩頭確保,哼,那他們就隻能處處挨打了。”
“先打一下不是更好,然後便可以更遊刃有餘地按大人你的計劃去行事了。”
“不好,因為一旦開戰就可以會陷入僵持和長期化,因為靠近教導隊,新軍能夠展開一場長期的消耗,他們的背後是大明,而我們隻有開封、歸德兩府。當務之急,就是迅速返迴河南。我們不能在直隸開一個新的戰場,這樣會削弱我們在河南的兵力,戰局一旦陷入僵局,那就會給開封堅持下去的希望,還是對其他各路明軍的鼓勵,他們會認為我們後方空虛,會趁機進攻我們。”許平知道隻要主力還呆在河南,其他明軍多半就不敢孤身前來:“除了急於立功的孫傳廷,其他人看不到新軍進攻河南就會按兵不動,這樣我們一個兵等於當兩個兵使用。”
許平認為這樣有限的兵力不但能震懾周圍各省,迫使他們截留本應供應新軍的資源,而且還能迫使新軍最終不得不來許平的主場交戰,實在是不容放棄的優勢。
“而且我猜現在是麥稈打狼兩頭害怕,”許平一直在揣摩新軍行動背後的用意:“我固然是害怕陷入一場長期的消耗,而新軍肯定會害怕他們因為經驗、兵力不足而迅速敗北,所以才一直躲在楊文嶽的背後,這樣已經很好了,能讓我安心把東西都運走。在對方猶豫不決的時候,逼著對手沒有退路而不得不和你決一死戰並不是什麽好主意,我們就各退一步吧。”許平自認為賭不起,因為他手中沒有可供翻本的賭資,所以每一仗都要有相當的把握他才肯打:“還是讓新軍先出牌,我們後發製人。”
……
“許平沒有繼續向直隸增兵,”楊致遠探明情況後心裏稍安:“京師的幾個營也不用調來了,省的耽誤訓練,我們不要刺激許平。”
……
這期間許平雖然忙碌,仍然經常擠出時間去看望明軍戰俘營的傷兵或是和軍官攀談。
今天闖軍開始把最後一批糧食運走,許平下令,停止對被俘明軍軍官的監視。
“大將軍,我們是不是稍微留一、兩個人,也裝裝樣子。”聽到許平說一個哨兵也不留,他的貼身衛士就這樣問道。
“不必了,萬一裝得太像,他們不敢逃跑怎麽辦?”許平命令,軍營的大門倒是不必替戰俘們敞開,那樣未免也太過份,隻要不在出口和他們的營房附近站崗就可以了:“若是我們的弟兄在那裏監視,他們難免心虛。若是弟兄們太不經心,被他們傷到了又如何是好?”
當夜就有三成明軍軍官溜走,幾個膽大的還解開了許平故意拴在營門邊的馬匹,騎上去一溜煙地跑了。
轉天闖軍士兵去給他們送飯時,剩下的明軍軍官一個個麵色緊張,畏縮在一起觀察闖軍的反應。闖軍士兵仿佛毫無覺察,隻是把多出來的碗筷拿迴去,沒有提出任何疑問。
於是當夜又有二十幾個明軍軍官逃走,可是門口的馬卻少了三十五匹,許平補上不足後繼續耐心等待。
第三日營地裏隻剩下兩個明軍軍官,這是兩個特別老成持重的人。
再過一天去看時,這兩人竟然還在!許平聞訊後很不高興,因為他明天就要動身返迴河南,這兩個家夥若是再賴著不走會影響到他的撤軍計劃,於是許平便吩咐道:“今天不給他們飯吃。”
午後,被俘明軍軍官中最穩重的兩個人推開營門走出來,想從闖軍士兵那裏要些食物吃,討些水喝,但遭到嚴詞拒絕,就算他們把這些天來和許平的交情抬出來也沒用。幾次三番地碰壁後兩個明軍軍官都很生氣,終於和闖軍士兵大吵一架,罵罵咧咧地走迴自己的牢房。
當天吃過晚飯後,許平問那個剛去檢查過俘虜的衛士:“逃走了麽?”
“餓跑了。”
對此許平很滿意。
從開封送來一份緊急報告,上麵是河南巡撫衙門勒令全城百姓繳糧、否則交人的通報。經過開封守軍反複搜查後,城中百姓很難還有幾戶會藏有存糧,所以二十六日也就是開封守軍吃人的開始日。李自成曾經談到,蒲觀水生前念念不忘的是在開封斷糧前把物資送進去,擔心開封守軍會以活人為食。許平一直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由於事關重大,他一定得親自趕迴去處理。
“大將軍,我們剛收到的情報,”一個參謀報告說:“東明縣令彈劾夏侯寬甫的奏章捅到朝中去了,說夏侯寬甫帶兵攻打東明縣城,揚言要洗城,當時還穿著小兵的衣服。”
“明廷那邊有什麽反應?”
“朝廷上爭論得很厲害。楊文嶽當然是力保夏侯寬甫,但東明縣令有根有據,而且還彈劾了楊文嶽一表,說他坐視幾千闖賊橫衝直撞。現在楊文嶽在朝中的政敵抓住把柄,正拚命地攻擊他。”
闖軍內部對稱唿沒有什麽忌諱,許平聽到自己被叫做闖賊也不在乎:“楊文嶽是不怕彈劾的,我們明天就要走了,直隸的地盤又是他的了;夏侯寬甫的事也不難辦,我們還可以幫他一個忙,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傷兵現在住的就是他當日的大營。”
“大將軍所言不錯。”
二十五日清晨,許平在參謀的陪同下去夏侯寬甫的大營轉上一圈。現在這個營內各個帳篷裏都住滿了明軍的傷兵,還有許多留下來照顧傷兵的明軍戰俘,他們都已經認識許平。他們紛紛向許平跪倒行禮,無不感激許平的救命之恩,連暫時下不了床的重傷兵也向許平問好。
和他們簡單地打過招唿,許平在眾目睽睽之下與同行的參謀們高聲談論,評價起這座大營的前後部署,最後隻聽許平長歎道:“錯落有致,虛實相間,夏侯將軍真是良將啊。可歎他這個人不能為我闖軍所用,可惜,可惜。”許平臨行前在傷兵營裏對夏侯將軍的讚揚,通過明軍戰俘一傳十、十傳百地流傳開來。
大發一通感慨後,許平返迴自己的營帳收拾東西,他馬上就要帶領輕騎親衛率先返迴河南,幾千闖軍隨後離去。需要帶走的重要物品已經整理妥當,一個衛士捧著楊文嶽留下的那張琴,向許平詢問道:“大將軍,這琴可要帶走嗎?”
許平搖搖頭:“玩物喪誌。”
闖軍離去後,楊文嶽立即收複直隸失地並向朝廷報捷,報功名單上位居第一、第二的正是夏侯寬甫和齊圖二人。楊文嶽說,連許賊都不得已歎息夏侯寬甫是良將,欲為己用而不能。崇禎天子恢複了楊文嶽的原職,對夏侯寬甫、齊圖等立功將領各有賞賜。
第十節 交換
三月二十五日,開封城下。
許平集中了軍中嗓門最大的一批人,讓他們齊聲向城上喊話,表示自己願意用一石糧食交換一個城中百姓。雖然事先演習了很多遍,而且效果也不錯,不過許平擔心隻是如此影響還不夠大,還還向城中射進數百支羽箭,每支箭上都帶著一封信,質問城上的守軍:誰沒有家人親友,難道守城就一定要以人為食?在把開封百姓的血肉吞下肚時,就沒有想到自己的親人也可能被其他人吃掉嗎?
信中更指名道姓地責問河南巡撫高明衡:就算忠君報國是做臣子的本份,難道保護百姓就不是當官的本份麽?高明衡認為闖軍是殺人不眨眼的賊子,現在闖軍雖然包圍開封但都不願出現斷糧的淒慘景象,難道高巡撫還要殺害城內的百姓,把百姓吃下去!
賈明河不同意吃人。不過河南巡撫衙門做這個決定以前並沒征求賈明河的意見,他一個武官也無法過問。高明衡向他保證,提供給新軍的都會是糧食而不是人肉。在這種情況下,賈明河內心裏對軍隊的責任感壓倒了對百姓的同情,打算對即將發生的慘劇視而不見。
很多官員和賈明河持近似看法,他們在勉強說服自己接受周王和高明衡的提議後,無一例外地把責任推給城外的闖軍:“不是我們想吃人,是闖賊逼我們吃人,所以不是我們吃人,而是闖賊吃人。”
吃人的前提是闖軍不會有任何憐憫,既然這些百姓反正都要死在闖軍手下,那還不如吃掉他們來保護更多的人。現在許平的提議破壞了這個理論的基石,喚醒了這些官員殘存的良知,這一絲天良正是許平期待的轉機,如果開封城內所有的官員都徹底滅絕人性,那許平也沒有辦法阻止城內的慘劇。
“自古以來就沒有聽說過這種事,圍城的人還能發善心給城內提供糧食?就是古之仁將也不會做的啊。”開封城內的官員覺得許平的提議實在不可思議,誰也不願承認闖賊有仁慈之心,不願意接受闖賊比自己更加愛護百姓這個事實。
但所有的官吏都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不具有周王或是高明衡這樣特殊的地位。官員們的腦筋還是很靈活:“就算闖賊是假仁假義給我們一些糧食,反正不要白不要,還是接受這個提議吧。”
周王和高明衡反對以糧換人的建議,其中以周王最為堅決,他一口咬定決不能和闖軍打交道。周王府的庫房裏有許多糧食和酒肉,自然用不到吃人,也不會有人敢吃周王府的人。高明衡也同樣用不著吃人或是擔心家人被吃,不過高明衡指出,這很可能是闖軍想惑亂軍心、民心的惡毒詭計。
從道義上講,官員和軍隊不僅是在保護開封的城池,也是在保護城中的百姓,在沒有存糧的情況下,應該向闖軍提出放百姓出城並要求闖軍保證不傷害他們。可是周王和高明衡覺得自己肯定不在闖軍赦免的名單上,也就不願意看見百姓享受生存權。
高明衡的反對意見非常蒼白無力,若是闖軍沒有提出過以糧換人的建議也就罷了,現在高明衡無法斷然拒絕,也不願意對抗周圍所有同僚殘存的良知。
隻剩下周王一人還在堅決反對。
不過闖軍的建議很快就傳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不光是城中的百姓,就連守軍和衙役們都議論紛紛,山嵐營的指揮官也建議周王和高明衡接受許平的提議。當聽說軍隊中有可能出現嘩變後,周王那顆堅如鐵石的心終於開始動搖,他怒氣衝衝地當眾宣布道:“好吧,不過不能一個人換一石,要一個人換十石糧食。”
周王的話語讓參與討論的官員們臉上變色。其實官員們的心裏都明白,他們已經把全城的人劫持到了自己的戰車上,不惜以千萬老百姓的性命作為自己賭博的籌碼,但周王又何必這樣明目張膽地說出來呢,這不是挑明了拿老百姓當人質肉票,和城外的闖賊做買賣嗎……,
其他人走了以後,高明衡苦著臉道:“大王,我們要十石實在太多了,闖賊肯定不答應,下麵的人也會覺得我們心不誠啊。”
“這是計策。”周王咳嗽一聲,壓低聲音道:“寡人覺得,隻要闖賊肯出兩石糧食換一個人就可以了。一個人和一石糧食差不多,我們沒能占到什麽便宜啊。”
“不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高明衡連連點頭:“大王明見萬裏,下官這就去和許賊說。”
高明衡剛要出門,周王喊道:“等等,迴來,迴來。”
高明衡連忙湊過去,問道:“大王還有什麽吩咐?”
“如果許賊實在不答應,一石一個人也不是不行。”周王皺著眉頭,顯出一副思考的模樣:“寡人想了想,半大的孩子或者瘦老頭子,那還不如一石糧食經得住吃呢。總之,高大人你要仔細周旋。”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高明衡心悅誠服,點頭哈腰地退出去。
高明衡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在盔甲裏,在軍隊的重重保護下走上城樓,示意身邊的標營衛士往城下喊話。十幾個標營衛士並肩上前,齊聲大喊道:“對麵的闖賊聽著!河南巡撫先生大人閣下,有言要曉諭你們的頭領。”
開封守軍看見高明衡出現在城樓上,立刻紛紛猜測巡撫大人可能是同意了用人換糧的提議。聽到標營衛士的喊話後,城樓上、兩側城牆上、堡壘中的汴軍士兵和丁壯頓時高唿萬歲。這興奮的唿聲傳到開封城內,百姓們欣喜若狂,幾天來家家戶戶都被折磨得痛不欲生,他們不願意把任何一個親人交給官府。
城下的闖軍士兵驟然向兩側分開一條路,許平策馬向前躍出軍陣,向著城樓的方向跑去。闖軍士兵齊聲呐喊,揮舞著兵器向許平歡唿,用盡氣力對他表達著自己的忠誠和尊敬。
許平頭上仍然帶著氈帽,身上是緊身的粗布戰鬥服。他一直跑到城樓下弓箭射程之內才勒定坐騎,側過身向背後揮揮手,歡聲雷動的闖軍頓時變得鴉雀無聲。許平望向開封城樓,中氣充沛地叫道:“在下許平,請高巡撫出來搭話。”
聽說跑過來的就是許平,汴軍的士兵紛紛湧到牆邊,互相推搡著要看一看這個名震河南的闖軍大頭目。老謀深算的高明衡頗為不悅,命令標營衛士向那個闖軍喊話:“河南巡撫大人屈尊來見爾等,為何虛言相欺?”
許平仰望著高高的城樓,高聲喊道:“在下就是許平,絕非相欺。”
過了片刻,又是一聲詢問傳來:“你果真是許平?”
許平第三次保證道:“在下確實是許平。”
一個嚴密隱蔽在頭盔下的腦袋在牆剁後閃現出來,頭盔盯著許平看了一眼,又飛快地縮了迴去。此時城牆上已經黑壓壓地全是人頭,許平微微一笑,解開自己鬥笠的繩帶,把鬥笠摘掉,讓城上的汴軍看個仔細。
劉崗和牆邊的弟兄們擁擠在一起,他低頭看著城下的許平,心情異常複雜。河南巡撫反複告誡全城,這個著名的反賊頭子,奸x淫擄掠無惡不作的殺人狂魔、惡棍,他一旦攻破開封就會搶走人們的妻子、妹妹,殺害他們和他們的長輩,可是眼下,這個惡棍卻是劉崗唯一的希望。
高明衡從城牆邊退迴安全地帶後,立刻和周圍的幕僚商議起來,由於事先沒有想到許平敢自己跑過來,所以沒有想過要布置弓手狙擊,現在臨時布置怕被對方看出破綻。而且不管射中沒射中,都會觸怒闖軍以致無法討價還價,搞不好還會引起守軍嘩變,高明衡的幾個幕僚誰也不敢承擔這個責任。高明衡難以置信下麵的那個年輕人真的就是許平,他決定讓見過許平的人來辨認真假:“有請賈帥和魏將軍。”
蒲觀水全軍覆沒後,山嵐營上下都很清楚短時間裏不可能有新軍來給開封解圍,為了減少消耗,他們放棄城外的堡壘退入城中。聽說河南巡撫有請,賈明河和魏蘭度馬上趕上城樓。賈明河往下看了一眼,立刻說道:“這是許平。”
魏蘭度則凝視半晌,才轉身向著高明衡確認:“巡撫大人,確實是許平,沒錯。”
“離得這麽遠你們怎麽能看得清楚?”高明衡對賈明河如此草率很不滿意。
賈明河沒好氣地頂嘴道:“那請巡撫大人開門,末將走過去好好看看。”
“怎麽可以開門?”高明衡先是斥責一聲,轉念一想又吩咐左右道:“準備吊籃,讓賈帥下去好好看看。”
準備吊籃的時候,高明衡湊到賈明河和魏蘭度身前,小聲說道:“賈帥去與那許平說,若是他棄暗投明,本官一定重重有賞。”
“巡撫大人明見,末將覺得許平不會投降。”
“未必!”高明衡不以為然地搖搖頭,對賈明河的話不屑一顧:“本官覺得他大模大樣地跑到城下非常不合情理,其中必有古怪。賈將軍說一下也沒有壞處,若是許平心動,這開封之圍不就解了嗎?”
此時周圍城牆上的汴軍士兵正三三兩兩地議論著許平,傳聞被不斷地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