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膿包,李闖居然會用他!”李成欣也是恨恨不已,不過他略一思考,又釋然了:“倒也不怪得李闖那草寇,我不也一聽是鎮東侯的手下就謹慎起來了嗎?要說鎮東侯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李成欣大叫一聲:“立刻拔營出發,圍剿許賊!”
在河陰,一直拖拖拉拉的總兵周正庭,聽聞明軍的捷報後這一驚也是非同小可:“當初許賊帶著萬把人就敢來攻打開封,我想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怎麽會這樣啊?”
“許平那廝是出了名的驕傲輕敵,”一個幕僚說道:“去歲山東大敗,就全是因為許平輕敵冒進,擅改鎮東侯的軍略,沿途連偵查都不做,數萬季寇潛伏在他來路上都不知道。當初他看不起季退思,現在估計也看不起我們河南官兵,結果被鬱將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前幕僚們一致看好許平的戰鬥力,說什麽李自成既然肯拜許平為大將,必然調撥精兵強將給他,還說就鎮東侯的練兵手段,那許平若是學到一成就夠鬱董吃不了、兜著走,但一夜之間他們的口氣就全變了:“許賊才到闖營幾個月,那闖賊又怎麽能和鎮東侯調教出來的兵比呐?闖賊那邊估計還有不少人等著看這個叛徒的笑話;再者,許賊在河南人生地不熟的,我們河南鄉親怎麽肯為他這個直隸人賣命?這跟頭許賊栽得一點兒都不冤。”
“哼,鬱兄弟真是大張我河南兒郎的威風,”周正庭翻著邸報,詢問左右:“之前河南巡撫衙門說許賊有四、五萬——也就是說他實際兵力不滿萬,現在鬱兄弟一氣破了他的沙河聯營,許賊手下十停裏估計得去了五停吧?”
“大帥所言極是,許賊定是目中無人,看洛陽之戰我們汴軍連李自成那個草寇都打不過,以為我們好欺負,現在許賊想必是驚慌失措了。”
“嗯,他肯定集中殘部,打算和鬱兄弟在決雌雄,我和鬱兄弟同氣連聲,怎容得他如此猖狂?”周正庭一改之前的龜縮政策,當即下令兵發密縣。
……
五月五日,剛離開鄭州的明軍前進到梅山附近時,突然遭到近衛營伏擊,半個時辰不到,明軍就被許平擊潰。副將李成欣死於亂軍之中,五千明軍做鳥獸散,逃迴鄭州的殘軍還不到百人。闖軍乘勝追擊,當日下午近衛營就抵達鄭州城下,申時鄭州即被攻破。
六日,河陰軍先鋒抵達密縣,就在他們忙著做攻城準備時,已經在大周山潛伏多日的李定國
指揮西營從明軍側後殺出。轉眼間官道上的明軍輜重就落入闖軍手中,散在密縣周圍的明軍來不及整隊就被闖軍衝得七零八落,總兵周正庭及副將、遊擊多人全數被李定國生擒。
八日上午,中牟遊擊韋德正指揮著部隊興高采烈地向新鄭進軍,卻突然接到後軍急報,說是有一支從北方來的闖軍襲擊了隊尾,現在前軍已經和輜重部隊失去聯係。
“北麵?那該是我軍啊。”韋德不知道鄭州已經失守,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前方探馬就報告發現正麵和側麵也出現闖軍。
一時間韋德驚得滿頭大汗,他立刻指揮親軍全速沿來路返迴:“兒郎們,隨我殺出一條血路!”
黑保一看著遠道而來的明軍,大聲下令道:“全軍備戰。”
近衛營第二翼一部正去追擊明軍的輜重,剩下的向南迎著明軍方向列隊完畢,五百名燧發槍手在前麵排成三排,同樣數目的長矛兵則位於他們身後。
“要不要放近再打呢?”黑保一自言自語道。麵前的明軍顯然不清楚闖營的火力,一直走到百米內才站穩開始列陣。黑保一看著敵軍半天還沒排好陣型,按耐不住煩躁,下令發起進攻。
“瞄準!”
五百名近衛營士兵聞聲放平槍口。
“開火。”
三排火槍手發出猛烈的齊射。
“裝藥。”
填充完畢後,火槍手隨著號令再次發出齊射,等著硝煙散去後,對麵的明軍無論死活都緊緊趴在地上,幾個騎兵正簇擁著一人瘋狂地向東竄去……
“近衛營,上刺刀!”
鼓聲響起,近衛營士兵挺著刺刀整齊地向前走去,趴在地上的明軍驚恐地看著他們一步步走進。
“投降!”
隨著第一個喊出聲,其他明軍士兵也都清醒過來,
“投降!”
“投降!”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幾乎壓過闖軍的鼓聲。
數路明軍皆告潰滅後,剛被提升為總兵的鬱董也隻好率領獨木難支的宣武軍撤退,他沒有迴中牟而是筆直向東直奔通許。
……
中牟,
“換馬,快,快,快,”衝進驛站的明軍顧不得喝水,朝著驛卒揮舞著手中的信件,一疊聲地叫道:“八百裏加急,快,快……”
“砰!”
迴應這個明軍的是一記來自腦後的悶棍,遭到這一擊後,明軍一聲不吭地撲到在地,兩個驛卒打扮的人躍上來,把他拖到屋後麵去,打悶棍的那個人則撿起明軍落下的信,看一眼,捧到一個在槽邊喂馬的人眼前。
那人接過來看了一眼信上麵的印章,點點頭:“確實是八百裏加急。”
說著此人就小心翼翼地貼著邊,在這封急件的側麵打開一個小口將內容掏了出來,看完這封信後他抬起頭,衝著身邊那群人笑道:“三總兵,十一副將,四萬兩千官兵,盡數被大人打垮,現在或降或逃、潰不成軍。”
“大人威武!”
聚攏在馬槽周圍的驛兵們齊聲喝彩,這些人是近衛營教導隊成員,而為首之人正是教導隊隊官陳哲。
隨著大明財政敗壞,河南的驛站大多已經廢棄,若不是許平威脅開封,連這座驛站也不會緊急重建。聽說河南巡撫親臨中牟督戰後,許平就開始籌劃攻擊明軍的通訊係統,陳哲自告奮勇,帶著教導隊偽裝成明軍,深入敵後突襲這個最靠近中牟的驛站。
在進攻這個驛站之前,陳哲已經查明本地的通訊狀況,對整個塘報係統了如指掌。陳哲更挾持了幾個驛卒的家人,在這些驛卒的幫助下,陳哲不費吹灰之力地控製了最關鍵的幾處驛站,始終不曾被官府發覺。
略一沉思後,陳哲取來紙筆,模仿著明將的口氣,寫了一篇含糊其辭的報告,它雖然不是一封捷報,但看上去寫報告的明將仍在抵抗而不是逃之夭夭。寫好信後,陳哲把放迴信件袋中,把邊重新粘上。做完這一切後陳哲把信件高高舉起,對著陽光看了幾眼,對自己的工作頗為滿意——對方若不仔細查看,絕對看不出破綻來。
下令把信件送走後,陳哲就傳令教導隊集結待命。
一個多時辰後,送信的部下趕迴,報告陳哲河南巡撫已經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接到報告後當著他的麵就把信封一把撕開,根本沒有留心是否有詐。
“要說這次我軍對官兵塘報傳遞的攻擊,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幸運的是,我們從事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膽進攻,所以我們的敵人毫無防備。”在這次行動中,陳哲把種種不足都記錄下來。根據許平的命令,近衛營教導隊要集中最有想象力和出色的軍官,雖然現在這種人才還不多,但陳哲每天晚上都會和這些教官們討論得失。
教導隊整隊完畢,陳哲帶著全隊換上明軍軍裝,騎上馬浩浩蕩蕩地向中牟進發。這一百人的隊伍開到中牟城下的時候,陳哲看到大批士人聚攏在一起,正在飲酒作樂——這是河南巡撫高明衡組織的詩會,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捷報頻傳,有不少河南士子來到中牟,向高巡撫獻上他們的詩文。在這種節節勝利的背景下,在離前線也稱不上很遠的地方,與巡撫大人一起關注戰事的行為,讓他們覺得既有刺激感,又不失風雅。
陳哲看也不看這些郊遊的人一眼,帶著教導隊徑直開向中牟,路邊的士人們還派出家仆來向這支小小的隊伍打招唿,沒有得到任何迴應後,有的人不禁有氣:“這群丘八,真是太無禮了。”
但還有人表示寬容和理解:“這想必就是鬱帥的兵吧,看看這氣勢,當真了得!”
陳哲的部隊不苟言笑,全隊人人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筆直地擎著旗幟,把戰鼓敲得咚咚作響,雖然隻是小隊人,卻散發著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進入中牟城後,陳哲立刻控製了城門,然後命令部下們脫下明軍的軍服,換上闖營的標誌旗幟。
近衛營教導隊向衙門前進時,城內的巡撫標營衛士還向他們行注目禮,沿途撞上的頭兩隊中牟的衙役們,甚至掉過頭來,走在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陳哲頭裏,給他鳴鑼開道。
“肅靜!”
“迴避!”
鑼鼓聲中,陳哲看到中牟的百姓站在道路兩邊,仰著頭向自己看過來,他還能聽見人群裏互相詢問:“這又是哪位將爺?怎麽帶著兵進城了?”
不知道誰第一個喊了一嗓子:“是闖賊啊!”
轉眼之間,剛才還黑鴉鴉滿是人頭的中牟街道,變得空空如野。百姓紛紛跑迴自己的家,或緊緊關閉大門,或急忙搬出香案擺在家門口。隻有那些心疼貨物的小販們,在逃走之前還不忘把自己的東西裝上車,然後推著小車飛也似地從陳哲眼前跑開。
中牟四座城門,除了被陳哲控製住的那一麵外,此刻已經被成百上千亡命奔逃的標營衛士們堵住。中牟地方文武,急切之間出不得城,就沿著牆梯逃上城牆,此時守城的士兵們,或逃迴城中自家,或縋城而下,官員們顧不得體麵,也紛紛抓起士兵們留下的繩索,把心一橫就往牆外跳。
兵不血刃地占據衙門、糧倉、武庫、軍營等要害之地後,陳哲身邊隻剩下了不到二十人,他還分了十人出去:“搜捕河南巡撫,現在城裏亂成這樣,他跑不遠的!”
望著滿倉滿庫的糧食、銀兩和武器,陳哲不禁又想起了他的亡友——韓大可。
早在山東之戰前,韓大可就認為新軍的軍情條例僵化、死板,教條而且不知變通,這腔調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好處除了嘲笑。被楊致遠從選鋒營中挖掘出來以後,韓大可就在細心準備對軍情條例的改革,他認為軍情司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收集情報,而應該主動發起進攻。尤其是在山東之戰這種情況下,兩軍在廣闊的戰場上對戰,戰線犬牙交錯,韓大可認為積極探查對方的通訊係統並加以攻擊,將會給本方帶來極大的好處。
鎮東侯對這幾個學生的要求類似後世的論文,這份報告韓大可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而期間陳哲一直忙於準備他關於練兵的論文,隻是在日常交談中聽朋友說起過一些。
這次許平和陳哲在這個問題上一拍即合,陳哲就迴憶著亡友提起過的一些構思和設想,加以實踐驗證。比如用不起眼的小部隊對敵人缺乏防備的指揮中樞加以突襲也是其中之一,這種戰例在曆史上並不少見,韓大可希望能將這些歸納總結,從偶然的靈機一動變成有意識的主動性作戰手段:“韓兄弟,我今天的成功全是你的功勞,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感到些欣慰;我把你的構想,用在新軍的敵人手中,韓兄弟你在天有靈,保佑我吧,讓我能夠為你報仇雪恨。”
第十七節 摧枯
黃河的孫家渡口上擠滿了逃難的文人士子,一條渡船漲價到二十兩銀子,仍供不應求。而他們身後的這些縣城已經如同熟透的水果,就等著闖軍前來摘取。
五月九日,中牟。
許平已經是此城的主人,河南巡撫倉皇逃離時把城市和倉庫都完好無損地留給闖軍,李定國報告說,他正領軍北上掃蕩河陰各縣。
“河南巡撫高明衡,化妝成道士,敲著木魚混出城逃走了。”陳哲報告道:“當時我的部下還有些奇怪,為什麽一個道士會和個和尚混在一起,而且道士拿著木魚,和尚抓著把桃木劍。這幾個沒見識的東西,想了想瞎猜什麽:都是出家人,所以兵荒馬亂的時候結伴同行,就這樣把河南巡撫、巡按一起放跑了。”
“哈哈,”許平笑道:“無妨、無妨,這種巡撫我軍正是求之不得。”
“說不定下位巡撫會是一個更大的笨蛋,”陳哲一臉的不甘心,抓到的幾個標營衛士供出巡撫、巡按喬裝打扮後,他親自趕去通報幾個城門,而當陳哲趕到時,那可疑的一僧一道剛剛逃走。陳哲手裏實在沒有幾個兵,無法在種混亂情況下去追,隻好自認倒黴。
事先許平隻是希望陳哲能夠打亂河南官兵的部署,結果教導隊執行得比他設想中的最佳效果還要好,不但及時徹底打亂了明軍指揮係統,還能抽空向許平匯報明軍的動向,最後更兵不血刃地奪取了中牟的倉儲。
“韓兄弟大才,可歎不得一見。”許平早已經從陳哲口中聽說過韓大可的一些設想,巡視過中牟後,看著滿滿的倉庫忍不住感歎了一聲。以往兩次李自成攻打開封,都撇下周圍許多州縣不顧,急襲府城開封,但兩次都頓兵開封城下。這次許平穩紮穩打,打算把開封周圍的屏障盡數剪除,讓府城完全裸露出來。
陪在許平身邊的餘深河也是心有戚戚的樣子。
“韓兄弟的構想,侯爺還專門給起了一個名字,叫特種作戰。”陳哲不明白這個詞的意思,不過這個名字確實很特別,他一下子就牢牢記住:“記得許將軍曾說,我們應該比我們的前任做得更好,對吧。”
“當然了,師不必強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許平在推廣自己的條例時,就是這樣講的:“總的說來,我們沒有前任營官懂得多,但未必處處不如,就好像新軍條例也不是侯爺一個人編出來的,也需要有人給他拾遺補缺啊。”
“韓兄弟不這麽看?”
“哦?”許平有些吃驚,因為之前他聽陳哲的描述,韓大可似乎也是一個膽大包天的革新派。
“剛見到侯爺的時候,侯爺就戲稱韓兄弟是李雲睿第二,韓兄弟對這個稱唿很不滿,覺得自己不是李雲睿那種人,當年,侯爺手下都是一些流放犯,沒有什麽得力的人才,侯爺也隻能因陋就簡,從身邊找幾個勉強還能湊活用的。比如金求德、李雲睿這些人,一輩子就呆在侯爺給畫出來的框子裏,從來沒有想過越雷池一步。或者說,他們的才智比侯爺差得實在是太原,連理解侯爺的用意都很難,更不用說發揚光大了。”陳哲臉上很有些不以為然的表情:“許將軍,若當年是我們在侯爺手下,絕不會隻是惟命是從。韓兄弟就說,新軍的參謀司、軍情司的安排,從根本上就錯了,是侯爺犯下的錯,但金求德、李雲睿,把這兩個司運行好都做不到,哪裏還談得上更進一步呢?”陳哲記得幾次談起軍情係統時,韓大可都拍案長歎:“侯爺把軍情司和參謀司一分為二,若侯爺全神貫注地監督它們尚能勉強運轉,現在可好,參謀司根本不知道軍情司到底都知道些什麽,而軍情司不知道參謀司到底需要知道什麽,也不清楚自己手中的情報,對參謀司來說是不是急需的。總是要等到局麵大壞之後,參謀司才會急急忙忙地跑去問軍情司,到底有沒有什麽情報對緩解當前的局麵有利,如此的結構,就算條例定的再合理,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韓兄弟說得不錯,”許平鼓掌道:“不過以我想來,侯爺是看到了以前探馬、幕僚的種種弊端,所以才細分參謀、軍情兩司,讓下麵的人術業有專攻。”
“是的,侯爺乃是天下奇才,但正如許將軍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侯爺把參謀、軍情分開了,韓兄弟則是想把它們重新合起來,他毫無去接替李雲睿的意思,他的夢想就是能獨自領軍。他認為營裏需要一個新的隊,這個隊不同於參謀隊,是專門用來處理軍情的,同時對敵軍展開軍情攻勢,韓兄弟認為軍情首重通信,所以他計劃把這個隊叫做通信隊,第一職責就是保護我軍各營之間的聯絡,切斷敵軍聯絡,替營官分析可靠的軍情……”
一直認真旁聽的餘深河插嘴聞道:“分析軍情,這不是參謀隊的作用麽?”
“在韓兄弟的設計裏,這個通信隊不對營官提出任何建議,他們的分析,隻是判斷那個情報是可靠的,是真的,而那些是不可靠的,這個隊幫助營官掌握身邊的軍情,修正新軍中現有的弊端……”
周洞天、顧夢留等人也紛紛加入,又聊了很久,這批年輕的軍官的討論才算告一段落,許平道:“若韓兄弟和陳兄弟還為新軍效力,並且新軍能用你們的話,我許平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新軍之中,能想到、敢想侯爺也有錯的,一隻手差不多就能數過來了。”陳哲搖搖頭:“洋大人挑了半天,不才挑了三個麽,至於金神通,那完全是湊數的,以我之見,他根本沒法和營內的兄弟們比。”
許平不言不語,其他幾個知情人有的臉色微變,不過陳哲仍是毫無察覺:“靠著出身,得以統領侯爺手下最精銳的部隊;還因為父親是替侯爺執掌新軍的人,能娶到侯爺的千金。侯爺的絕學,傳點給自己的女婿也是恰當。但不管劍術、馬術如何過人,終歸是一夫之敵罷了。便是這般人物,仍是新軍將門子弟中的第一人,據說少侯爺和賀將軍的大公子不錯,但到底如何也沒有見過,真是可悲、可歎啊。”
……
“近衛營每小隊編五個果有些不妥。”後來到中牟的第二步兵翼的步兵軍官沈雲衝,見到許平後便是一句:“很不好用。”
一小隊五果、每果十人是許平從新軍中照搬來的編製,但是如果齊射,最多也就能排三排人,現在進行齊射的時候,不得不把果編製打散列隊,這給指揮和列隊造成一些麻煩。而如果輪射的話,因為燧發槍裝彈速度比火繩槍快得多,如果采取五果輪換的話,必然會出現士兵在裝彈後閑呆在後麵等待其他果射擊的現象,這種情況無疑是在浪費火力;如果采用三排輪射的話,又會和齊射一樣出現指揮和打亂建製問題。
“侯爺當年設定五果,是有他的考慮的,新軍建立不是很久,燧發槍也才剛剛裝備,恐怕還沒有這種感覺。”
“既然錯了,那還等什麽呢?”在許平、陳哲的影響下,沈雲衝也漸漸失去了對新軍條例的敬畏感。
“看起來我們又要不經許可擅自修改鎮東侯的建製條例了。”許平笑道:“而且要大改。”
“小隊應該采用三果編製,把每果擴編到二十人。”許平下令立刻整編建製,營教導隊也要全力配合這一行動。
“還有,不要再分兵,哪怕是確鑿無疑地知道敵軍的行動也不能分兵。”伏擊中牟軍一戰的結果讓黑保一很不滿意,許平在戰前已經充分了解明軍的動向,明軍人數不多,隻有千多人,因此許平試圖合圍,不讓一人落網。結果分開的幾路兵馬很難聯係,遠在完成合圍之前就打草驚蛇:“騎兵絕不能和步兵分開,如果對麵的明軍稍有鬥誌,他們就會以多打少。”
“是的,這個錯以後我絕不會再犯。”許平點點頭:“今天不是分兵的錯誤,而是麻痹大意,如果不是因為我太驕傲輕敵,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這是近衛營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野戰,四千近衛營官兵,在方圓數百裏之內連續作戰,先後擊潰明軍近五萬,奪取大片土地和城池。雖然戰果輝煌,但是近衛營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從急行軍到敵前野戰宿營,以及各部在追擊潰敵時的通信聯絡,許平和他的兄弟們遇到了很多事先不曾想到過的情況,雖然因為明軍的不堪一擊而沒有造成什麽惡果,但他們都知道不能指望對麵永遠是這樣的對手。
“遲早有一天,我們要和新軍決戰於疆場,新軍三大主力營,救火、磐石、選鋒,我們近衛營比它們如何?”
聽到許平的問題後,大家紛紛說道:“之前是有不如的,但等我們總結好這次的經驗教訓後,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好吧,不說這三營了,我們近衛營,比長青營如何?”
周洞天首先出聲:“士兵,我們恐怕沒有新軍教導隊練得仔細,但士氣肯定是我營旺盛,而且上下同心;士官,恐怕我們教導隊的教官比不上宋教官他們;至於軍官嘛,長青營精銳,現在都在我們這邊。”
在河陰,一直拖拖拉拉的總兵周正庭,聽聞明軍的捷報後這一驚也是非同小可:“當初許賊帶著萬把人就敢來攻打開封,我想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怎麽會這樣啊?”
“許平那廝是出了名的驕傲輕敵,”一個幕僚說道:“去歲山東大敗,就全是因為許平輕敵冒進,擅改鎮東侯的軍略,沿途連偵查都不做,數萬季寇潛伏在他來路上都不知道。當初他看不起季退思,現在估計也看不起我們河南官兵,結果被鬱將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前幕僚們一致看好許平的戰鬥力,說什麽李自成既然肯拜許平為大將,必然調撥精兵強將給他,還說就鎮東侯的練兵手段,那許平若是學到一成就夠鬱董吃不了、兜著走,但一夜之間他們的口氣就全變了:“許賊才到闖營幾個月,那闖賊又怎麽能和鎮東侯調教出來的兵比呐?闖賊那邊估計還有不少人等著看這個叛徒的笑話;再者,許賊在河南人生地不熟的,我們河南鄉親怎麽肯為他這個直隸人賣命?這跟頭許賊栽得一點兒都不冤。”
“哼,鬱兄弟真是大張我河南兒郎的威風,”周正庭翻著邸報,詢問左右:“之前河南巡撫衙門說許賊有四、五萬——也就是說他實際兵力不滿萬,現在鬱兄弟一氣破了他的沙河聯營,許賊手下十停裏估計得去了五停吧?”
“大帥所言極是,許賊定是目中無人,看洛陽之戰我們汴軍連李自成那個草寇都打不過,以為我們好欺負,現在許賊想必是驚慌失措了。”
“嗯,他肯定集中殘部,打算和鬱兄弟在決雌雄,我和鬱兄弟同氣連聲,怎容得他如此猖狂?”周正庭一改之前的龜縮政策,當即下令兵發密縣。
……
五月五日,剛離開鄭州的明軍前進到梅山附近時,突然遭到近衛營伏擊,半個時辰不到,明軍就被許平擊潰。副將李成欣死於亂軍之中,五千明軍做鳥獸散,逃迴鄭州的殘軍還不到百人。闖軍乘勝追擊,當日下午近衛營就抵達鄭州城下,申時鄭州即被攻破。
六日,河陰軍先鋒抵達密縣,就在他們忙著做攻城準備時,已經在大周山潛伏多日的李定國
指揮西營從明軍側後殺出。轉眼間官道上的明軍輜重就落入闖軍手中,散在密縣周圍的明軍來不及整隊就被闖軍衝得七零八落,總兵周正庭及副將、遊擊多人全數被李定國生擒。
八日上午,中牟遊擊韋德正指揮著部隊興高采烈地向新鄭進軍,卻突然接到後軍急報,說是有一支從北方來的闖軍襲擊了隊尾,現在前軍已經和輜重部隊失去聯係。
“北麵?那該是我軍啊。”韋德不知道鄭州已經失守,還未等他反應過來,前方探馬就報告發現正麵和側麵也出現闖軍。
一時間韋德驚得滿頭大汗,他立刻指揮親軍全速沿來路返迴:“兒郎們,隨我殺出一條血路!”
黑保一看著遠道而來的明軍,大聲下令道:“全軍備戰。”
近衛營第二翼一部正去追擊明軍的輜重,剩下的向南迎著明軍方向列隊完畢,五百名燧發槍手在前麵排成三排,同樣數目的長矛兵則位於他們身後。
“要不要放近再打呢?”黑保一自言自語道。麵前的明軍顯然不清楚闖營的火力,一直走到百米內才站穩開始列陣。黑保一看著敵軍半天還沒排好陣型,按耐不住煩躁,下令發起進攻。
“瞄準!”
五百名近衛營士兵聞聲放平槍口。
“開火。”
三排火槍手發出猛烈的齊射。
“裝藥。”
填充完畢後,火槍手隨著號令再次發出齊射,等著硝煙散去後,對麵的明軍無論死活都緊緊趴在地上,幾個騎兵正簇擁著一人瘋狂地向東竄去……
“近衛營,上刺刀!”
鼓聲響起,近衛營士兵挺著刺刀整齊地向前走去,趴在地上的明軍驚恐地看著他們一步步走進。
“投降!”
隨著第一個喊出聲,其他明軍士兵也都清醒過來,
“投降!”
“投降!”
此起彼伏的叫喊聲幾乎壓過闖軍的鼓聲。
數路明軍皆告潰滅後,剛被提升為總兵的鬱董也隻好率領獨木難支的宣武軍撤退,他沒有迴中牟而是筆直向東直奔通許。
……
中牟,
“換馬,快,快,快,”衝進驛站的明軍顧不得喝水,朝著驛卒揮舞著手中的信件,一疊聲地叫道:“八百裏加急,快,快……”
“砰!”
迴應這個明軍的是一記來自腦後的悶棍,遭到這一擊後,明軍一聲不吭地撲到在地,兩個驛卒打扮的人躍上來,把他拖到屋後麵去,打悶棍的那個人則撿起明軍落下的信,看一眼,捧到一個在槽邊喂馬的人眼前。
那人接過來看了一眼信上麵的印章,點點頭:“確實是八百裏加急。”
說著此人就小心翼翼地貼著邊,在這封急件的側麵打開一個小口將內容掏了出來,看完這封信後他抬起頭,衝著身邊那群人笑道:“三總兵,十一副將,四萬兩千官兵,盡數被大人打垮,現在或降或逃、潰不成軍。”
“大人威武!”
聚攏在馬槽周圍的驛兵們齊聲喝彩,這些人是近衛營教導隊成員,而為首之人正是教導隊隊官陳哲。
隨著大明財政敗壞,河南的驛站大多已經廢棄,若不是許平威脅開封,連這座驛站也不會緊急重建。聽說河南巡撫親臨中牟督戰後,許平就開始籌劃攻擊明軍的通訊係統,陳哲自告奮勇,帶著教導隊偽裝成明軍,深入敵後突襲這個最靠近中牟的驛站。
在進攻這個驛站之前,陳哲已經查明本地的通訊狀況,對整個塘報係統了如指掌。陳哲更挾持了幾個驛卒的家人,在這些驛卒的幫助下,陳哲不費吹灰之力地控製了最關鍵的幾處驛站,始終不曾被官府發覺。
略一沉思後,陳哲取來紙筆,模仿著明將的口氣,寫了一篇含糊其辭的報告,它雖然不是一封捷報,但看上去寫報告的明將仍在抵抗而不是逃之夭夭。寫好信後,陳哲把放迴信件袋中,把邊重新粘上。做完這一切後陳哲把信件高高舉起,對著陽光看了幾眼,對自己的工作頗為滿意——對方若不仔細查看,絕對看不出破綻來。
下令把信件送走後,陳哲就傳令教導隊集結待命。
一個多時辰後,送信的部下趕迴,報告陳哲河南巡撫已經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接到報告後當著他的麵就把信封一把撕開,根本沒有留心是否有詐。
“要說這次我軍對官兵塘報傳遞的攻擊,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幸運的是,我們從事的是前所未有的大膽進攻,所以我們的敵人毫無防備。”在這次行動中,陳哲把種種不足都記錄下來。根據許平的命令,近衛營教導隊要集中最有想象力和出色的軍官,雖然現在這種人才還不多,但陳哲每天晚上都會和這些教官們討論得失。
教導隊整隊完畢,陳哲帶著全隊換上明軍軍裝,騎上馬浩浩蕩蕩地向中牟進發。這一百人的隊伍開到中牟城下的時候,陳哲看到大批士人聚攏在一起,正在飲酒作樂——這是河南巡撫高明衡組織的詩會,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捷報頻傳,有不少河南士子來到中牟,向高巡撫獻上他們的詩文。在這種節節勝利的背景下,在離前線也稱不上很遠的地方,與巡撫大人一起關注戰事的行為,讓他們覺得既有刺激感,又不失風雅。
陳哲看也不看這些郊遊的人一眼,帶著教導隊徑直開向中牟,路邊的士人們還派出家仆來向這支小小的隊伍打招唿,沒有得到任何迴應後,有的人不禁有氣:“這群丘八,真是太無禮了。”
但還有人表示寬容和理解:“這想必就是鬱帥的兵吧,看看這氣勢,當真了得!”
陳哲的部隊不苟言笑,全隊人人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筆直地擎著旗幟,把戰鼓敲得咚咚作響,雖然隻是小隊人,卻散發著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
進入中牟城後,陳哲立刻控製了城門,然後命令部下們脫下明軍的軍服,換上闖營的標誌旗幟。
近衛營教導隊向衙門前進時,城內的巡撫標營衛士還向他們行注目禮,沿途撞上的頭兩隊中牟的衙役們,甚至掉過頭來,走在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陳哲頭裏,給他鳴鑼開道。
“肅靜!”
“迴避!”
鑼鼓聲中,陳哲看到中牟的百姓站在道路兩邊,仰著頭向自己看過來,他還能聽見人群裏互相詢問:“這又是哪位將爺?怎麽帶著兵進城了?”
不知道誰第一個喊了一嗓子:“是闖賊啊!”
轉眼之間,剛才還黑鴉鴉滿是人頭的中牟街道,變得空空如野。百姓紛紛跑迴自己的家,或緊緊關閉大門,或急忙搬出香案擺在家門口。隻有那些心疼貨物的小販們,在逃走之前還不忘把自己的東西裝上車,然後推著小車飛也似地從陳哲眼前跑開。
中牟四座城門,除了被陳哲控製住的那一麵外,此刻已經被成百上千亡命奔逃的標營衛士們堵住。中牟地方文武,急切之間出不得城,就沿著牆梯逃上城牆,此時守城的士兵們,或逃迴城中自家,或縋城而下,官員們顧不得體麵,也紛紛抓起士兵們留下的繩索,把心一橫就往牆外跳。
兵不血刃地占據衙門、糧倉、武庫、軍營等要害之地後,陳哲身邊隻剩下了不到二十人,他還分了十人出去:“搜捕河南巡撫,現在城裏亂成這樣,他跑不遠的!”
望著滿倉滿庫的糧食、銀兩和武器,陳哲不禁又想起了他的亡友——韓大可。
早在山東之戰前,韓大可就認為新軍的軍情條例僵化、死板,教條而且不知變通,這腔調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好處除了嘲笑。被楊致遠從選鋒營中挖掘出來以後,韓大可就在細心準備對軍情條例的改革,他認為軍情司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收集情報,而應該主動發起進攻。尤其是在山東之戰這種情況下,兩軍在廣闊的戰場上對戰,戰線犬牙交錯,韓大可認為積極探查對方的通訊係統並加以攻擊,將會給本方帶來極大的好處。
鎮東侯對這幾個學生的要求類似後世的論文,這份報告韓大可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而期間陳哲一直忙於準備他關於練兵的論文,隻是在日常交談中聽朋友說起過一些。
這次許平和陳哲在這個問題上一拍即合,陳哲就迴憶著亡友提起過的一些構思和設想,加以實踐驗證。比如用不起眼的小部隊對敵人缺乏防備的指揮中樞加以突襲也是其中之一,這種戰例在曆史上並不少見,韓大可希望能將這些歸納總結,從偶然的靈機一動變成有意識的主動性作戰手段:“韓兄弟,我今天的成功全是你的功勞,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感到些欣慰;我把你的構想,用在新軍的敵人手中,韓兄弟你在天有靈,保佑我吧,讓我能夠為你報仇雪恨。”
第十七節 摧枯
黃河的孫家渡口上擠滿了逃難的文人士子,一條渡船漲價到二十兩銀子,仍供不應求。而他們身後的這些縣城已經如同熟透的水果,就等著闖軍前來摘取。
五月九日,中牟。
許平已經是此城的主人,河南巡撫倉皇逃離時把城市和倉庫都完好無損地留給闖軍,李定國報告說,他正領軍北上掃蕩河陰各縣。
“河南巡撫高明衡,化妝成道士,敲著木魚混出城逃走了。”陳哲報告道:“當時我的部下還有些奇怪,為什麽一個道士會和個和尚混在一起,而且道士拿著木魚,和尚抓著把桃木劍。這幾個沒見識的東西,想了想瞎猜什麽:都是出家人,所以兵荒馬亂的時候結伴同行,就這樣把河南巡撫、巡按一起放跑了。”
“哈哈,”許平笑道:“無妨、無妨,這種巡撫我軍正是求之不得。”
“說不定下位巡撫會是一個更大的笨蛋,”陳哲一臉的不甘心,抓到的幾個標營衛士供出巡撫、巡按喬裝打扮後,他親自趕去通報幾個城門,而當陳哲趕到時,那可疑的一僧一道剛剛逃走。陳哲手裏實在沒有幾個兵,無法在種混亂情況下去追,隻好自認倒黴。
事先許平隻是希望陳哲能夠打亂河南官兵的部署,結果教導隊執行得比他設想中的最佳效果還要好,不但及時徹底打亂了明軍指揮係統,還能抽空向許平匯報明軍的動向,最後更兵不血刃地奪取了中牟的倉儲。
“韓兄弟大才,可歎不得一見。”許平早已經從陳哲口中聽說過韓大可的一些設想,巡視過中牟後,看著滿滿的倉庫忍不住感歎了一聲。以往兩次李自成攻打開封,都撇下周圍許多州縣不顧,急襲府城開封,但兩次都頓兵開封城下。這次許平穩紮穩打,打算把開封周圍的屏障盡數剪除,讓府城完全裸露出來。
陪在許平身邊的餘深河也是心有戚戚的樣子。
“韓兄弟的構想,侯爺還專門給起了一個名字,叫特種作戰。”陳哲不明白這個詞的意思,不過這個名字確實很特別,他一下子就牢牢記住:“記得許將軍曾說,我們應該比我們的前任做得更好,對吧。”
“當然了,師不必強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許平在推廣自己的條例時,就是這樣講的:“總的說來,我們沒有前任營官懂得多,但未必處處不如,就好像新軍條例也不是侯爺一個人編出來的,也需要有人給他拾遺補缺啊。”
“韓兄弟不這麽看?”
“哦?”許平有些吃驚,因為之前他聽陳哲的描述,韓大可似乎也是一個膽大包天的革新派。
“剛見到侯爺的時候,侯爺就戲稱韓兄弟是李雲睿第二,韓兄弟對這個稱唿很不滿,覺得自己不是李雲睿那種人,當年,侯爺手下都是一些流放犯,沒有什麽得力的人才,侯爺也隻能因陋就簡,從身邊找幾個勉強還能湊活用的。比如金求德、李雲睿這些人,一輩子就呆在侯爺給畫出來的框子裏,從來沒有想過越雷池一步。或者說,他們的才智比侯爺差得實在是太原,連理解侯爺的用意都很難,更不用說發揚光大了。”陳哲臉上很有些不以為然的表情:“許將軍,若當年是我們在侯爺手下,絕不會隻是惟命是從。韓兄弟就說,新軍的參謀司、軍情司的安排,從根本上就錯了,是侯爺犯下的錯,但金求德、李雲睿,把這兩個司運行好都做不到,哪裏還談得上更進一步呢?”陳哲記得幾次談起軍情係統時,韓大可都拍案長歎:“侯爺把軍情司和參謀司一分為二,若侯爺全神貫注地監督它們尚能勉強運轉,現在可好,參謀司根本不知道軍情司到底都知道些什麽,而軍情司不知道參謀司到底需要知道什麽,也不清楚自己手中的情報,對參謀司來說是不是急需的。總是要等到局麵大壞之後,參謀司才會急急忙忙地跑去問軍情司,到底有沒有什麽情報對緩解當前的局麵有利,如此的結構,就算條例定的再合理,也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韓兄弟說得不錯,”許平鼓掌道:“不過以我想來,侯爺是看到了以前探馬、幕僚的種種弊端,所以才細分參謀、軍情兩司,讓下麵的人術業有專攻。”
“是的,侯爺乃是天下奇才,但正如許將軍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侯爺把參謀、軍情分開了,韓兄弟則是想把它們重新合起來,他毫無去接替李雲睿的意思,他的夢想就是能獨自領軍。他認為營裏需要一個新的隊,這個隊不同於參謀隊,是專門用來處理軍情的,同時對敵軍展開軍情攻勢,韓兄弟認為軍情首重通信,所以他計劃把這個隊叫做通信隊,第一職責就是保護我軍各營之間的聯絡,切斷敵軍聯絡,替營官分析可靠的軍情……”
一直認真旁聽的餘深河插嘴聞道:“分析軍情,這不是參謀隊的作用麽?”
“在韓兄弟的設計裏,這個通信隊不對營官提出任何建議,他們的分析,隻是判斷那個情報是可靠的,是真的,而那些是不可靠的,這個隊幫助營官掌握身邊的軍情,修正新軍中現有的弊端……”
周洞天、顧夢留等人也紛紛加入,又聊了很久,這批年輕的軍官的討論才算告一段落,許平道:“若韓兄弟和陳兄弟還為新軍效力,並且新軍能用你們的話,我許平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新軍之中,能想到、敢想侯爺也有錯的,一隻手差不多就能數過來了。”陳哲搖搖頭:“洋大人挑了半天,不才挑了三個麽,至於金神通,那完全是湊數的,以我之見,他根本沒法和營內的兄弟們比。”
許平不言不語,其他幾個知情人有的臉色微變,不過陳哲仍是毫無察覺:“靠著出身,得以統領侯爺手下最精銳的部隊;還因為父親是替侯爺執掌新軍的人,能娶到侯爺的千金。侯爺的絕學,傳點給自己的女婿也是恰當。但不管劍術、馬術如何過人,終歸是一夫之敵罷了。便是這般人物,仍是新軍將門子弟中的第一人,據說少侯爺和賀將軍的大公子不錯,但到底如何也沒有見過,真是可悲、可歎啊。”
……
“近衛營每小隊編五個果有些不妥。”後來到中牟的第二步兵翼的步兵軍官沈雲衝,見到許平後便是一句:“很不好用。”
一小隊五果、每果十人是許平從新軍中照搬來的編製,但是如果齊射,最多也就能排三排人,現在進行齊射的時候,不得不把果編製打散列隊,這給指揮和列隊造成一些麻煩。而如果輪射的話,因為燧發槍裝彈速度比火繩槍快得多,如果采取五果輪換的話,必然會出現士兵在裝彈後閑呆在後麵等待其他果射擊的現象,這種情況無疑是在浪費火力;如果采用三排輪射的話,又會和齊射一樣出現指揮和打亂建製問題。
“侯爺當年設定五果,是有他的考慮的,新軍建立不是很久,燧發槍也才剛剛裝備,恐怕還沒有這種感覺。”
“既然錯了,那還等什麽呢?”在許平、陳哲的影響下,沈雲衝也漸漸失去了對新軍條例的敬畏感。
“看起來我們又要不經許可擅自修改鎮東侯的建製條例了。”許平笑道:“而且要大改。”
“小隊應該采用三果編製,把每果擴編到二十人。”許平下令立刻整編建製,營教導隊也要全力配合這一行動。
“還有,不要再分兵,哪怕是確鑿無疑地知道敵軍的行動也不能分兵。”伏擊中牟軍一戰的結果讓黑保一很不滿意,許平在戰前已經充分了解明軍的動向,明軍人數不多,隻有千多人,因此許平試圖合圍,不讓一人落網。結果分開的幾路兵馬很難聯係,遠在完成合圍之前就打草驚蛇:“騎兵絕不能和步兵分開,如果對麵的明軍稍有鬥誌,他們就會以多打少。”
“是的,這個錯以後我絕不會再犯。”許平點點頭:“今天不是分兵的錯誤,而是麻痹大意,如果不是因為我太驕傲輕敵,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這是近衛營成軍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野戰,四千近衛營官兵,在方圓數百裏之內連續作戰,先後擊潰明軍近五萬,奪取大片土地和城池。雖然戰果輝煌,但是近衛營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從急行軍到敵前野戰宿營,以及各部在追擊潰敵時的通信聯絡,許平和他的兄弟們遇到了很多事先不曾想到過的情況,雖然因為明軍的不堪一擊而沒有造成什麽惡果,但他們都知道不能指望對麵永遠是這樣的對手。
“遲早有一天,我們要和新軍決戰於疆場,新軍三大主力營,救火、磐石、選鋒,我們近衛營比它們如何?”
聽到許平的問題後,大家紛紛說道:“之前是有不如的,但等我們總結好這次的經驗教訓後,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好吧,不說這三營了,我們近衛營,比長青營如何?”
周洞天首先出聲:“士兵,我們恐怕沒有新軍教導隊練得仔細,但士氣肯定是我營旺盛,而且上下同心;士官,恐怕我們教導隊的教官比不上宋教官他們;至於軍官嘛,長青營精銳,現在都在我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