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但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獨立指揮的能力,根據周千總的報告,現在他們在遊戲中麵對危機時,反應還是是向上請示,沒有麵對考驗的勇氣。”
黑保一在這種問題上沒有發言權,他所知道的隻有家丁、營兵製度,所以每次許平和參謀們爭論時,他隻能旁觀,這次也不例外。餘深河向許平抗辯道:“大人,根據新軍的條例,每個隊不應該超過六百人,不然就會出現指揮不靈的情況。”
“如果有指揮官在旁邊監督,還是可以的,畢竟指揮官更有經驗,也有參謀可用。”
“這正是卑職想說的,卑職以為大人可以把卑職和黑千總提升為大人的副官,把我們保舉的人提拔為隊官,我們在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協助他們,而且我們不帶隊,也有更多的餘力去指導他們。”
“我已經決定把你們提升為近衛營的指揮官,但是我不準備讓營直轄這幾個隊。”
餘深河一愣,道:“請大人明示。”
“我準備在近衛營和各隊間增設一個建製,這個建製我把它起名為翼。我營的將士分成八個隊,每隊五百人,稱唿為第一隊到第八隊,第一隊到第四隊由第一翼指揮,第五隊到第八隊交給第二翼指揮。”
餘深河追問道:“是不是等到各個隊官成熟以後就撤銷這個翼?大人,卑職鬥膽,以新軍的經驗看,一個營轄八個隊實在太多了,根本指揮不過來。”
“這個翼不會被撤銷,新軍各營設五個步隊時,加上馬隊,炮隊、工兵,指揮時就很難控製,一般都要靠兩個副官協同控製。所以我近衛營中的翼將不是一個臨時建製,以後第一翼就交給近衛營指揮同知負責,而近衛營指揮僉事負責第二翼。”
“大人,能不能說說您的理由。”
“既然總是要由副營官協助指揮,那還不如設為常例,這樣翼官和各隊官的配合也會更默契。”
新軍各營的軍官都經過新軍教導隊的訓練,他們的戰術素養已經非常可觀,臨時變更指揮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新軍至今還沒有遇到一個對手能讓他們因為感到壓力而去改革。但許平卻整天挖空心思地琢磨如何改革。現在近衛營軍官身上的壓力非常大,許平必須考慮如何減輕軍官們的壓力:“我們營已經有教導隊、馬隊、工兵隊、以後還會有炮隊等,如果營官隻指揮兩個有專人負責的翼就不會手忙腳亂;而翼官隻需要考慮已經配合默契的四個步兵隊,完全不用想炮兵、騎兵的協同問題,較多的步兵隊也能讓隊官輕鬆些。”
“很晚了,立刻解散迴去休息,我不許任何人累到。”把第一翼和第二翼分別交給餘深河和黑保一負責,然後許平就宣布散會,自己則翻開文件繼續工作,根據反饋對戰棋做一些修改。許平還讓衛兵做好準備,一會兒他要去做例行的巡營,親自檢查所有的夜間崗哨,每夜兩次——至少現在,許平對手下還是不放心,而且他更打算利用這段行軍好好指點那些把總、果長一番,在他們安排上出現錯誤時立刻予以糾正,以免養成壞習慣。許平自命精力過人,能夠承擔當前的工作,所以頑固地拒絕讓其他人分擔,他怕有人病倒會影響自己的行軍計劃。
在近衛營中,許平總是第一個起床的,也是最後一個入睡的,所有的營務都事必躬親,所有的報告都親自過目,“百官已睡朕未睡,百官未起朕已起。”許平自言自語道:“以前念太祖這兩句話時,總感覺有些奇怪,現在想來,高皇帝也是樂在其中啊。”
雖然知道長官從來都是精力旺盛,周洞天仍忍不住勸解道:“大人,您需要多睡覺,您得信任部下。”
“當他們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後,我會的。”許平頭也不抬地答道:“但現在我沒有工夫休息。”
“大人,”周洞天繼續勸說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我的仇人托庇在神通廣大的鎮東侯羽翼下。”許平低頭閱讀著反饋報告,手上做著簡要記錄,口中淡淡說道:“如果我倦怠的話,十年後別說報仇,估計我的骨頭都已經朽了。”
……
狼穴,
“我已經和大人說過,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是誰更忠誠的問題,是我們需不需要軍隊忠誠的問題。”
李雲睿的話讓金求德連連點頭,不過他還沒有說完:“韓大可的話表明,他的對大人信心不足,他對大人的忠誠值得疑慮,不僅僅是他,現在有非常不好的謠言在新軍內部流傳,如果要讓這些人滿意,我們就會讓老兄弟們失望,他們為大人立過功、流過血,他們才是大人最堅強的後盾,新軍,必須牢牢掌握在對大人最忠誠的一批人手中。”李雲睿再次強調:“這不是對錯問題。”
“這就是對錯問題,”金求德補充道:“對大人的大業有利,就是對,讓大人忠誠的部下失望,讓可疑的人執掌兵權,就是錯!犧牲老兄弟來取悅新人,這是得不償失,而且他們欲壑難填。”
“金兄說的對。”
“僅僅如此還不夠,不能完全平複軍中的怨氣,楊致遠蠱惑大人搞的那個營官預備隊必須解散而且永不重建,我已經讓我家小子以身作則,去向大人要求退出了。”山東失敗後,金求德多次召開新軍高級軍官會議,現在新軍風氣為之一變,各營指揮官厲兵秣馬、努力訓練,戰鬥力大大增強,較山東之戰前麵目一新,這給他們以更多底氣:“現在和長生島時不同,那時我們很弱小,大人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是有道理的。而現在我們新軍的強大曠古未有,大人當前的問題是掌握這支強大無敵的軍隊,不要聽楊致遠那種好高騖遠的話,公平?他們這些居心叵測的人有資格要求這個麽?必須!讓老兄弟明白,大人永遠是他們的大人。”
李雲睿深表讚同:“大人總說條例要適應形勢、要改進,我覺得這個也是一樣、也得改。新軍中有些人,不但不能提拔,還應該嚴密監視,或者幹脆逐出。”
第十節 實戰
三月二日,新鄭。
近日縣城內的氣氛有些緊張,河南布政司通報,有一股小小的闖匪正向這裏流竄,人數大約五、六萬,根據一貫的經驗,這意味著闖賊的實際人數大約在七、八千左右。這麽小的一支流寇,新鄭官府並不認為有實際威脅,從人數上看他們屬於闖王李自成戰鬥部隊的可能性都很小,大約隻是一支剛剛從洛陽離開的流民隊伍。
不過,新鄭縣令還是號召縉紳捐款,並組織了更多的征糧隊和征丁隊,雖然這隊闖賊不會有什麽戰鬥力,但新鄭官員都知道他們現在就處於火上口上。經過去歲的橫征暴斂,百姓已經到了造反的臨界點,所以即使是闖王東進的謠言,也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守夜的門子老李,百無聊賴看著門口的火炬出神,寒風把這些守夜人都逼到了門洞裏。老李已經很困了,他隻有豎著耳朵,期盼著更夫報時聲的傳來,老李羨慕地看著唿唿大睡的同伴,在心裏寬慰著:“很快就輪到我去了。”
突然,一隻手毫無征兆地捂住老李的嘴,同時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勒在了老李的脖子上,嚴厲的低語聲從耳邊傳來:“我不想殺人,不要折騰。”似乎是為了強化這句話的說服力,那聲音略一停頓後補充道:“我們不是山賊,我們是闖賊。”
這句話中蘊含著的威懾力和意味讓老李放棄了抵抗,他看見又是幾個人躡手躡腳地走入門洞中,把老李的門子同伴們一一製服於睡夢中。
等幾個明軍守門人都就擒後,老李背後的那隻手鬆開了,放在他脖子上的匕首也消失不見,隨即老李感到有人在他肩頭輕輕一把將他推向縮在牆角邊的同伴們:“兄弟,別逞英雄,別為狗官賣命。”
老李一聲不吭地走到其他幾個明軍身邊蹲下,迴過頭,接著火炬的光亮,他認出襲擊自己的人就是兩天前押送幾輛大車入城的鏢師,現在圍在這些俘虜身邊的是跟著他一起進城的夥計,當時老李他們還狠狠地敲了這個鏢師五兩銀子。當時這個鏢師臉上又心疼又無可奈何的表情老李現在仍記憶猶新,讓他不禁有些緊張起來,身後的一個“夥計”把老李三下五除二地綁起來。
對到目前為止的行動,許平很滿意,城上的人沒有被驚動,接下來需要將城門神不知、鬼不覺地打開。新鄭是從剛剛從大周山躍出的闖軍第一座要攻打的縣城,許平認為完全不必強攻,定下了利用官府麻痹大意偷開城門的計策。
當時許平環顧左右,發覺自己沒有得力的部下能夠承擔混入城中的任務,黑保一自不必提,無論是餘深河、沈雲衝,還是顧夢留這樣的新軍軍官,隨即應變的能力都還沒有經曆過考驗。許平擔心他們萬一露出馬腳,不但會白白折損得力幹將,更會影響自己的計策。至於許平親自帶十個人進城,部下當然極力反對,但經過事先的幾次演習後,許平信心十足,最後仍決定親自入城。
留下幾個人監視俘虜,許平就讓剩下的人去開城門,這時他聽見一聲低語傳來:“好漢。”
許平轉頭看去,剛才那個被他親手製住的明軍正蹲在地上仰起頭,看向自己,小聲說道:“這位好漢,門不能這麽開,會鬧出很大動靜的。”
“有勞掛懷。”許平微笑著說道,這時他的手下已經開始下門閂,這幾個被專門挑選出來的闖軍,在整個開門的過程幾乎沒有發出任何響動。
沉重的城門被靜悄悄地打開,許平拔劍在手,目光從周圍十個部下身上一一掃過——他們也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許平點點頭,立刻有一個人跳到門邊,把早就準備好的響箭向漆黑的夜幕中射出。
於此同時,老李看到那個“鏢師”轉過身,衝著他們這幾個明軍俘虜笑道,“諸位莫要多事,我不欲多有殺傷。”言語間充滿了自信。
隨著那記響箭發出,老李立刻聽到頭頂上傳來一陣響動,接著就有嚴厲的喝問聲傳來。
老李看到那個年輕鏢師和他的手下一聲不吭地分頭站好,已經擺出一個小小的防禦陣勢,他們武器上的寒光刺得老李一陣心悸。
城樓上的喝問聲變得更加嚴厲,老李看到幾個敵人還是毫無迴答的意思,做出一副死守門洞的姿態,他突然把心一橫,大叫道:“自己人的事!”
聽到這聲叫喊後,許平掃了那個發出喊叫的明軍士兵一眼,仍穩穩地握著手中的劍,準備迎接守軍的逆襲。
上麵又是一聲問話,而那個明軍則發出了一聲大罵。
“這個變化挺有意思的。”許平在心裏想到,他沒有堵那些明軍的嘴,是想靠他們的嘴喊出“闖賊殺進城了”之類的話,許平覺得從熟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比自己大聲報出家門對守軍更有震撼效果;他同樣還想利用這些俘虜來勸守軍為了自己的性命放下武器;而自己的虛實,許平覺得就算俘虜喊,對方慌亂之間也未必在意,而且自己一夥兒全躲在這個小門洞裏,如果守軍有心本也瞞不住。
這時急促的馬蹄聲已經在黑夜中響起,城樓上傳來的語氣也變得越發不善,那個答話的明軍俘虜索性坐倒在地,背靠在牆上罵罵咧咧地喊著迴答:“外麵的都是成大人的兄弟,姓王的你有種就攔一個試試!”
許平不知道俘虜口中的成大人是誰,也不知道在樓上叫罵的軍官是誰,不過顯然那個軍官比這個俘虜的地位要高很多,現在他的口氣已經不再像一開始那麽慌亂,而是夾雜著憤怒和吃驚。這個軍官一邊大罵守門的人竟敢為了走私夜開城門,一邊揚言他一定會將此事上報,在這個軍官喝令手下下城攔人、捉贓的時候,遲樹德已經一馬當先衝到許平麵前:“大將軍安好?”
由於比預料的損失還要小,十分高興的許平先是衝遲樹德輕喝一聲:“圍著我幹什麽?還不快去抓狗官。”
接著,許平衝那個明軍俘虜鼓勵性地笑了一笑,蜂擁下樓來拿人的明軍,在見到湧入城門的騎兵後無不目瞪口呆,城樓上也終於爆發出一片大亂:“闖賊啊!”
“坐者免死!”
許平才一開頭,幾個明軍俘虜——不僅僅隻是那一個了,就和其他闖軍士兵齊聲吆喝起來。
……
遲樹德活捉新鄭縣令李朝霖,城內官兵民丁非叛即降。
城內百姓戶戶緊閉大門,在衝著街道的門前放著一個香案,許平見狀就下令近衛營主力不要入城,都在城外休息。在縣衙大堂見到遲樹得後,許平第一句話就問道:“遲兄弟,傷亡如何?”
“傷了兩個弟兄,”遲樹得道:“衝進縣衙時有一個弟兄被狗官養的狗咬傷了,還有一個跳牆時把腿摔斷了。”
幾個守門的兵丁被帶來見許平,他們都被鬆綁,自稱已經欠餉十個月,所以聽說闖營大軍殺來時,不願再為朝廷喪命,而縣令組織的團丁也沒有進行任何抵抗,看到闖軍入城就自行迴家或者幹脆加入到許平這邊。數日來,四鄉哄傳有百萬闖軍前來,兵丁們希望許平看在新鄭不抵抗的情況下不要洗城,許平聞言就下令抄沒縣令的家財給兵丁發餉,再在新鄭縣城上懸掛起“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橫幅。
闖營的一貫政策就是追贓助餉,許平自然仍奉行這一命令。闖軍規定:凡是城內的官宦人家、有舉人功名的人,家財一律抄沒。
“從戶籍上看,新鄭縣應該有兩萬男丁,”參謀向許平報告道:“可去年秋收時,全縣隻剩下了二百六十七個男丁。”
根據最新的考成法,新鄭縣令需要保證交納九成的稅賦,因此他給每個留下沒有逃荒的人定下了一百七十兩銀子的稅額,如果交不起稅,就拆他的屋、扒他的祖墳、賣他妻兒……最後二百六十七名因為家境比較富裕,自以為能夠交納上常例而沒有逃荒的人中,存活者不過二十二人。
現在,縣衙外麵還是一排排的站籠,那些逃荒者迴家過年後,新鄭縣令一反曆年新年不算舊歲帳的傳統,把這些人統統抓來逼稅——因為他也知道,明年逃荒必然比今年更嚴重,恐怕一家都不會留下。
“讓他們的家人把死者都認迴去吧,每戶給五兩燒埋銀子。”從縣令家裏抄出一萬兩銀子的細軟,許平怕部下們忘記,補充道:“那些絕戶了的,讓近衛營動手,給他們修墳,那些祖墳被挖開的,我們給掩上、重新立碑。”
以流民為主力的闖營攻城能力非常差,每次官兵據城死守時都會給闖營造成重大傷亡,按照慣例,接下來的一步就是拆毀新鄭的城牆。此外闖營的政策還包括把庫房的銀子盡數搬走,儲存的糧食分一半給百姓,另外一半則充足軍糧。
但是許平這次有不同的打算,他沒有下令拆城也沒有下令搬糧。黑保一對此頗有疑慮,擔心闖營軍隊一走新鄭就會又重迴到明廷治下。許平對此不以為然:“我上萬軍隊就在不遠,他們哪裏有這個膽子?”
“可是等到朝廷大軍一來……”
“黑兄弟,我此番入開封府界,就是要守土不失,若是朝廷大軍前來我們也要與其交戰。”許平不打算拆城牆也是為了安定人心。以往拆除城牆後,商隊畏懼盜賊就不敢在城內停留,城內的商販也會離開縣城前往更安全的地方。李自成給的命令是不許向農民征糧,可不是不許征稅。眼下河南大亂,商隊很多都給土匪保護費以求平安。許平把幾個打開城門的頭目找來,沒讓他們加入闖軍,而是留在縣城內保護城牆,如果有商隊想停留在牆內就收集一些銀錢。
許平下命令的時候,遲樹得沒有和他爭論,不過等幾個頭目離開後,他們又開始表達不滿,總之就是讓外人控製縣城,闖營未必能得到多少好處。但如果他們做壞事的話,又會讓闖營蒙羞。最後一條就是,闖營一向是要發糧給周圍饑民的。
“你們說的我都想過了,所以我要留人做新鄭縣令。”
許平讓那個跌斷腿的傷兵留下當新鄭縣令,負責監督新鄭的兵丁不劫掠商人,也保證收到的稅至少部分能落入闖營的口袋。至於分糧,許平決定設粥廠,若是有饑民來,可以分到一些粥,但是不許他們自行把米領走,洛陽那種發放糧食的方式在許平看來太過浪費:“留下城牆,是為了保護新鄭百姓不受盜賊襲擾,否則萬一發生這種事,他們會記得是我們拆毀了城牆;設立粥廠,可以讓更多的饑民吃上飯,那次洛陽開倉,大批的糧食被白白丟在路上,實在太可惜了,而且一旦領到米就放開肚皮大吃,毫無計劃。在新鄭開粥廠,饑民來這裏不會餓死,新鄭大量田地拋荒,他們可以幫助當地百姓屯田,這樣明年就不再是我軍的負擔;或是幫助這裏的縣丁嚇跑小股的盜賊,若能如此也不錯。”
遲樹得對此唯唯應是,黑保一則擔心不留下一隊士兵會壓不住本地的地頭蛇,萬一新鄭決定投降明廷,還會拿許平留下的人當脫罪的禮物。
對此許平也已有成算:“我們已經把新鄭城內的士人一掃而空,我們的大軍又在近旁,他們會畏懼我們的,除非朝廷又有大軍前來。如果真的朝廷派來大軍,我們更要把所有士兵都集中在一起和他們交戰,留一隊兵在這裏毫無意義,隻會讓本地人更加不安,畢竟我們賊名在外。現在要是有糾紛鬧起來那也是他們自己人的事,不會怨恨我們闖營,隻要我們嚴守大王的命令,對擾民的士兵嚴懲不貸,那百姓遲早會歸心。”
攻破新鄭後,許平相信開封府各縣城必然加倍警惕,再想這麽輕易詐到城市就不會很容易了,他一麵讓長途跋涉的部隊在新鄭稍加修整,一麵大力收集附近諸縣的情報。
許平下令將新鄭縣丁和民團召集到縣衙前,當著縣城裏的百姓對他們講話:
“我是闖營大將軍許平,之前在黃候新軍的長青營任職。”許平看著麵前黑壓壓的一大片人,說道:“新鄭城內數千丁壯,被我帶著十個人就拿下了城門,十個人啊!”許平搖搖頭:“若我們不是闖賊,而是朝廷派來剿匪的官兵,你們新鄭會有什麽下場,城內父老有幾人能夠存活?諸位兄弟啊,你們身上肩負著新鄭父老的性命安危,這種事以後可萬萬不能再發生了。”
看著有些顯得垂頭喪氣的新鄭民團,許平提高聲音說道:“要想保衛新鄭父老,首先要勤加訓練,我會留下人好好操練你們,而你們也務必要牢記:這裏是新鄭,是你們的家鄉,不是什麽開封、京師,你們一個倦怠,新鄭就會化為灰燼,你們就會家破人亡!”
說完之後,許平讓那個還在養傷的瘸腿縣令上來和全縣的民兵見麵,散會後,許平再次向自己任命的新鄭縣令交代道:“平日,在軍營和士兵吃住在一起,不許住在縣衙裏、不許奪取民女或是民財,若是讓我知曉——你幹脆還是投官兵去吧……訓練的時候不必藏私,把我教給你的源源本本地交給他們,大部分人不是傻子,你是不是以誠待人、是不是對他們有戒心、是不是拿他們當傻子哄,他們是能感覺得出來的。”許平讓縣令不要害怕麻煩,如果有什麽難題、困惑就給自己報信:“好好練兵,有朝一日,我會需要你的這些手下在戰場上為我效力……嗯,若是有人家想把閨女嫁給你,一定先向我稟告,若無大問題,我可以為你證婚。”
“遵命,”之前的闖營老兵、新任的新鄭縣令,畢恭畢敬地對許平行禮:“大將軍。”
這支不滿萬人的闖軍進入開封府地界後,明軍的反應非常遲鈍,可是說是幾乎沒有反應。河南境內的百姓膽小的逃亡,膽大的結寨自保,明廷對縣城以外已經失去控製力。此時明軍也沒有出外協助征糧的任務,因此開封府既然沒有派出任何野戰部隊迎戰,各縣地方官的唯一選擇就是緊閉城門,希望這隊闖軍繞城不攻。
確定沒有野戰部隊的幹擾後,許平就大模大樣地開始進攻附近的縣城。三月十日前,長葛、禹州皆輕鬆攻下,縣令夏仲乾、陳鳴皆為近衛營所俘。近衛營采用的戰術和以往闖軍完全不同,他們沒有鼓勵流民攻城而保存本部精銳,卻把火槍部隊派到城樓下和城上對射,壓製住守軍後再用衝車撞開城門。
河南農村人對明廷的仇視毫無疑問也影響到縣裏的人,縣令倉卒組織起來的團練沒有什麽抵抗的鬥誌,而且也不願意為縣令這個外地人賣命。至於本地的士人,有些已經逃到大城市去,雖然闖營的追贓運動讓官員很有抵抗的欲望。但許平奉行優待小吏的政策,見到新鄭的小吏被繼續重用後,這些地頭蛇也傾向於在闖軍勢大的時候和闖營合作,基本上每次撞開城門也就意味著戰鬥結束。
隨著幾座縣城先後被攻破,近衛營來了越來越多報名投軍的流民,不過許平總是安撫他們迴鄉種地。闖軍控製區嚴格奉行不納糧的政策。以往闖營的另一大兵力來源是解放囚犯,但是許平對此也沒有什麽興趣,三座縣牢獄裏的殺人犯、強盜仍都關在裏麵,隻有那些抗糧的農民被鑒別後釋放。
“闖王起義師,討兵安民。那如何能把這些殺人越貨的強盜放出來?更如何能收他們入營?”許平當著一大群部下,毫不客氣地評價道:“或許這些山賊有些悍勇,剛才還有人勸我說什麽黃候當年也用強盜為兵將,但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許平認為自己的情況和官兵很不同。說到底,官兵還是有大義的名分,罪犯加入官兵後就算是重新做人,也容易被軍法約束。而闖營目前的形象很接近土匪,加入闖軍後,士兵更容易變得無法無天而不是奉公守法,因此,許平堅持道:“我營隻把老實流民當作兵員補充的來源。”
三月十五日,近衛營抵達許州城下開始攻城,沒多時,許平就發現自己遇到出兵來的第一個麻煩。
“方狗官把南門堵上了!”士兵報告。
許州守官方韋吸取其他幾座縣城失守的經驗,用大石頭把城門塞住,這讓許平出師以來無往不利的撞門戰術喪失作用。而且這座城市內,居然還有幾門不錯的火炮,它們給近衛營造成不小的損失,一天下來,三十多名打死打傷的闖營士兵裏有半數都是傷在火炮下,這也是入河南府以來近衛營傷亡最慘重的一天。
萬幸的是城內守軍也沒有什麽經驗,他們把幾門炮分散布置在四門,不然許平主攻的南門傷亡還要大。其它三門的守軍遠遠一見闖軍就開炮,或許這個行動確實起到壯膽的作用,不過他們不但沒有給近衛營造成損失還讓許平摸清城內的防禦能力。
聽到攻城失利的消息後,許平就下令後退紮營。他判斷其他三座城門也已經被堵住,沒有用人命去確認的必要。
接下裏的幾天裏,許平致力於分析、收集情報,很快一張比較清晰的城防輪廓就出現在許平眼前。守官方韋是心學弟子,作為王陽明的門徒,他的行政能力大大強於一般的官員。被近衛營兩個時辰就拿下的長葛縣令就是個很好的反麵例子:長葛城門被攻破,縣官自焚殉國。縣官原是個理學信徒,一直對王陽明破口大罵,除去儒家經典,他對錢糧一無所知。去年開封府臨時征集棉衣,任務分配到長葛縣,縣令竟然急得差點上吊——因為他根本想不出到底該如何收集棉衣,無論是購買成品、收集原料自己製作還是要求商人提供充抵稅金,他一條都想不到。當時方韋就調侃長葛縣令道:“隻是棉衣就要上吊,那要是寧王作亂又該如何?你以後別罵心學就好,至於棉衣我給你想辦法。”
河南烽煙四起後,其他地方官的作為基本可以被稱為“坐以待斃”,闖軍來了就關城門,闖軍走了就把衙役放出去,繼續催逼朝廷需要的稅賦。可是這個方韋不同,已經組織過好幾次名為詩會實為募捐的活動,每次都能想出點子,讓富戶或多或少吐出些銀子。近衛營遇到的幾門火炮,就是方韋用這些銀子從南方購買迴來的。
“收集銀兩,自行派人到南方購買武器,並安全運迴還沒有引起河南府的不滿。”許平也忍不住讚歎起來:“這個方縣官很不簡單啊。”
周洞天一直領著參謀觀察城防,他附和許平道:“每夜四門都有巡夜,各段城牆都有更替巡邏,總的說來,雖然還是有些粗疏,不過已經很不錯了,以卑職所見,想來城內也會有布置。”
對於把部隊投入登城作戰,許平毫無興趣,近衛營士兵訓練到如今這個程度很不容易,他不願拿出和這種地方部隊消耗。如果想把傷亡控製在兩百以下,唯一可行的似乎隻有設法打破城牆。這些天來許平從周圍幾個縣繳獲不少火炮,不過多是虎蹲炮這樣的小炮,它們對城牆沒有任何威脅。
“近衛營的工兵隊也組建多時了,正好該讓他們練練。”
現在近衛營的工兵隊沒有大型鼓風設備,所以隻能在地表挖壕,因為有火炮的威脅,所以挖壕就定在夜裏而不是白天。城裏發現闖軍掘壕後,明軍也有了明確目標,從第二天開始就把四門炮搬到壕溝對麵開始射擊,在一整晚的胡亂射擊中,先後有兩次蒙進壕溝,給工兵隊造成七人的傷亡。
發現問題後,許平白天和參謀們研究了一天,確定把筆直通向城牆的壕溝改成“之”字型,這樣隨後明軍的盲射就再沒取得任何戰果。
工兵隊進行土木作業的同時,許平連續得到三個好消息。第一個是開封府的反應,汴軍沒有出動部隊增援許州的打算,開封府已經確認這是一支小股闖軍,他們不認為萬人闖軍有太強的攻城能力,之前被攻破的縣城也一概歸結為守臣過於無能。
黑保一在這種問題上沒有發言權,他所知道的隻有家丁、營兵製度,所以每次許平和參謀們爭論時,他隻能旁觀,這次也不例外。餘深河向許平抗辯道:“大人,根據新軍的條例,每個隊不應該超過六百人,不然就會出現指揮不靈的情況。”
“如果有指揮官在旁邊監督,還是可以的,畢竟指揮官更有經驗,也有參謀可用。”
“這正是卑職想說的,卑職以為大人可以把卑職和黑千總提升為大人的副官,把我們保舉的人提拔為隊官,我們在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協助他們,而且我們不帶隊,也有更多的餘力去指導他們。”
“我已經決定把你們提升為近衛營的指揮官,但是我不準備讓營直轄這幾個隊。”
餘深河一愣,道:“請大人明示。”
“我準備在近衛營和各隊間增設一個建製,這個建製我把它起名為翼。我營的將士分成八個隊,每隊五百人,稱唿為第一隊到第八隊,第一隊到第四隊由第一翼指揮,第五隊到第八隊交給第二翼指揮。”
餘深河追問道:“是不是等到各個隊官成熟以後就撤銷這個翼?大人,卑職鬥膽,以新軍的經驗看,一個營轄八個隊實在太多了,根本指揮不過來。”
“這個翼不會被撤銷,新軍各營設五個步隊時,加上馬隊,炮隊、工兵,指揮時就很難控製,一般都要靠兩個副官協同控製。所以我近衛營中的翼將不是一個臨時建製,以後第一翼就交給近衛營指揮同知負責,而近衛營指揮僉事負責第二翼。”
“大人,能不能說說您的理由。”
“既然總是要由副營官協助指揮,那還不如設為常例,這樣翼官和各隊官的配合也會更默契。”
新軍各營的軍官都經過新軍教導隊的訓練,他們的戰術素養已經非常可觀,臨時變更指揮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新軍至今還沒有遇到一個對手能讓他們因為感到壓力而去改革。但許平卻整天挖空心思地琢磨如何改革。現在近衛營軍官身上的壓力非常大,許平必須考慮如何減輕軍官們的壓力:“我們營已經有教導隊、馬隊、工兵隊、以後還會有炮隊等,如果營官隻指揮兩個有專人負責的翼就不會手忙腳亂;而翼官隻需要考慮已經配合默契的四個步兵隊,完全不用想炮兵、騎兵的協同問題,較多的步兵隊也能讓隊官輕鬆些。”
“很晚了,立刻解散迴去休息,我不許任何人累到。”把第一翼和第二翼分別交給餘深河和黑保一負責,然後許平就宣布散會,自己則翻開文件繼續工作,根據反饋對戰棋做一些修改。許平還讓衛兵做好準備,一會兒他要去做例行的巡營,親自檢查所有的夜間崗哨,每夜兩次——至少現在,許平對手下還是不放心,而且他更打算利用這段行軍好好指點那些把總、果長一番,在他們安排上出現錯誤時立刻予以糾正,以免養成壞習慣。許平自命精力過人,能夠承擔當前的工作,所以頑固地拒絕讓其他人分擔,他怕有人病倒會影響自己的行軍計劃。
在近衛營中,許平總是第一個起床的,也是最後一個入睡的,所有的營務都事必躬親,所有的報告都親自過目,“百官已睡朕未睡,百官未起朕已起。”許平自言自語道:“以前念太祖這兩句話時,總感覺有些奇怪,現在想來,高皇帝也是樂在其中啊。”
雖然知道長官從來都是精力旺盛,周洞天仍忍不住勸解道:“大人,您需要多睡覺,您得信任部下。”
“當他們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後,我會的。”許平頭也不抬地答道:“但現在我沒有工夫休息。”
“大人,”周洞天繼續勸說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我的仇人托庇在神通廣大的鎮東侯羽翼下。”許平低頭閱讀著反饋報告,手上做著簡要記錄,口中淡淡說道:“如果我倦怠的話,十年後別說報仇,估計我的骨頭都已經朽了。”
……
狼穴,
“我已經和大人說過,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是誰更忠誠的問題,是我們需不需要軍隊忠誠的問題。”
李雲睿的話讓金求德連連點頭,不過他還沒有說完:“韓大可的話表明,他的對大人信心不足,他對大人的忠誠值得疑慮,不僅僅是他,現在有非常不好的謠言在新軍內部流傳,如果要讓這些人滿意,我們就會讓老兄弟們失望,他們為大人立過功、流過血,他們才是大人最堅強的後盾,新軍,必須牢牢掌握在對大人最忠誠的一批人手中。”李雲睿再次強調:“這不是對錯問題。”
“這就是對錯問題,”金求德補充道:“對大人的大業有利,就是對,讓大人忠誠的部下失望,讓可疑的人執掌兵權,就是錯!犧牲老兄弟來取悅新人,這是得不償失,而且他們欲壑難填。”
“金兄說的對。”
“僅僅如此還不夠,不能完全平複軍中的怨氣,楊致遠蠱惑大人搞的那個營官預備隊必須解散而且永不重建,我已經讓我家小子以身作則,去向大人要求退出了。”山東失敗後,金求德多次召開新軍高級軍官會議,現在新軍風氣為之一變,各營指揮官厲兵秣馬、努力訓練,戰鬥力大大增強,較山東之戰前麵目一新,這給他們以更多底氣:“現在和長生島時不同,那時我們很弱小,大人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是有道理的。而現在我們新軍的強大曠古未有,大人當前的問題是掌握這支強大無敵的軍隊,不要聽楊致遠那種好高騖遠的話,公平?他們這些居心叵測的人有資格要求這個麽?必須!讓老兄弟明白,大人永遠是他們的大人。”
李雲睿深表讚同:“大人總說條例要適應形勢、要改進,我覺得這個也是一樣、也得改。新軍中有些人,不但不能提拔,還應該嚴密監視,或者幹脆逐出。”
第十節 實戰
三月二日,新鄭。
近日縣城內的氣氛有些緊張,河南布政司通報,有一股小小的闖匪正向這裏流竄,人數大約五、六萬,根據一貫的經驗,這意味著闖賊的實際人數大約在七、八千左右。這麽小的一支流寇,新鄭官府並不認為有實際威脅,從人數上看他們屬於闖王李自成戰鬥部隊的可能性都很小,大約隻是一支剛剛從洛陽離開的流民隊伍。
不過,新鄭縣令還是號召縉紳捐款,並組織了更多的征糧隊和征丁隊,雖然這隊闖賊不會有什麽戰鬥力,但新鄭官員都知道他們現在就處於火上口上。經過去歲的橫征暴斂,百姓已經到了造反的臨界點,所以即使是闖王東進的謠言,也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守夜的門子老李,百無聊賴看著門口的火炬出神,寒風把這些守夜人都逼到了門洞裏。老李已經很困了,他隻有豎著耳朵,期盼著更夫報時聲的傳來,老李羨慕地看著唿唿大睡的同伴,在心裏寬慰著:“很快就輪到我去了。”
突然,一隻手毫無征兆地捂住老李的嘴,同時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勒在了老李的脖子上,嚴厲的低語聲從耳邊傳來:“我不想殺人,不要折騰。”似乎是為了強化這句話的說服力,那聲音略一停頓後補充道:“我們不是山賊,我們是闖賊。”
這句話中蘊含著的威懾力和意味讓老李放棄了抵抗,他看見又是幾個人躡手躡腳地走入門洞中,把老李的門子同伴們一一製服於睡夢中。
等幾個明軍守門人都就擒後,老李背後的那隻手鬆開了,放在他脖子上的匕首也消失不見,隨即老李感到有人在他肩頭輕輕一把將他推向縮在牆角邊的同伴們:“兄弟,別逞英雄,別為狗官賣命。”
老李一聲不吭地走到其他幾個明軍身邊蹲下,迴過頭,接著火炬的光亮,他認出襲擊自己的人就是兩天前押送幾輛大車入城的鏢師,現在圍在這些俘虜身邊的是跟著他一起進城的夥計,當時老李他們還狠狠地敲了這個鏢師五兩銀子。當時這個鏢師臉上又心疼又無可奈何的表情老李現在仍記憶猶新,讓他不禁有些緊張起來,身後的一個“夥計”把老李三下五除二地綁起來。
對到目前為止的行動,許平很滿意,城上的人沒有被驚動,接下來需要將城門神不知、鬼不覺地打開。新鄭是從剛剛從大周山躍出的闖軍第一座要攻打的縣城,許平認為完全不必強攻,定下了利用官府麻痹大意偷開城門的計策。
當時許平環顧左右,發覺自己沒有得力的部下能夠承擔混入城中的任務,黑保一自不必提,無論是餘深河、沈雲衝,還是顧夢留這樣的新軍軍官,隨即應變的能力都還沒有經曆過考驗。許平擔心他們萬一露出馬腳,不但會白白折損得力幹將,更會影響自己的計策。至於許平親自帶十個人進城,部下當然極力反對,但經過事先的幾次演習後,許平信心十足,最後仍決定親自入城。
留下幾個人監視俘虜,許平就讓剩下的人去開城門,這時他聽見一聲低語傳來:“好漢。”
許平轉頭看去,剛才那個被他親手製住的明軍正蹲在地上仰起頭,看向自己,小聲說道:“這位好漢,門不能這麽開,會鬧出很大動靜的。”
“有勞掛懷。”許平微笑著說道,這時他的手下已經開始下門閂,這幾個被專門挑選出來的闖軍,在整個開門的過程幾乎沒有發出任何響動。
沉重的城門被靜悄悄地打開,許平拔劍在手,目光從周圍十個部下身上一一掃過——他們也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許平點點頭,立刻有一個人跳到門邊,把早就準備好的響箭向漆黑的夜幕中射出。
於此同時,老李看到那個“鏢師”轉過身,衝著他們這幾個明軍俘虜笑道,“諸位莫要多事,我不欲多有殺傷。”言語間充滿了自信。
隨著那記響箭發出,老李立刻聽到頭頂上傳來一陣響動,接著就有嚴厲的喝問聲傳來。
老李看到那個年輕鏢師和他的手下一聲不吭地分頭站好,已經擺出一個小小的防禦陣勢,他們武器上的寒光刺得老李一陣心悸。
城樓上的喝問聲變得更加嚴厲,老李看到幾個敵人還是毫無迴答的意思,做出一副死守門洞的姿態,他突然把心一橫,大叫道:“自己人的事!”
聽到這聲叫喊後,許平掃了那個發出喊叫的明軍士兵一眼,仍穩穩地握著手中的劍,準備迎接守軍的逆襲。
上麵又是一聲問話,而那個明軍則發出了一聲大罵。
“這個變化挺有意思的。”許平在心裏想到,他沒有堵那些明軍的嘴,是想靠他們的嘴喊出“闖賊殺進城了”之類的話,許平覺得從熟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比自己大聲報出家門對守軍更有震撼效果;他同樣還想利用這些俘虜來勸守軍為了自己的性命放下武器;而自己的虛實,許平覺得就算俘虜喊,對方慌亂之間也未必在意,而且自己一夥兒全躲在這個小門洞裏,如果守軍有心本也瞞不住。
這時急促的馬蹄聲已經在黑夜中響起,城樓上傳來的語氣也變得越發不善,那個答話的明軍俘虜索性坐倒在地,背靠在牆上罵罵咧咧地喊著迴答:“外麵的都是成大人的兄弟,姓王的你有種就攔一個試試!”
許平不知道俘虜口中的成大人是誰,也不知道在樓上叫罵的軍官是誰,不過顯然那個軍官比這個俘虜的地位要高很多,現在他的口氣已經不再像一開始那麽慌亂,而是夾雜著憤怒和吃驚。這個軍官一邊大罵守門的人竟敢為了走私夜開城門,一邊揚言他一定會將此事上報,在這個軍官喝令手下下城攔人、捉贓的時候,遲樹德已經一馬當先衝到許平麵前:“大將軍安好?”
由於比預料的損失還要小,十分高興的許平先是衝遲樹德輕喝一聲:“圍著我幹什麽?還不快去抓狗官。”
接著,許平衝那個明軍俘虜鼓勵性地笑了一笑,蜂擁下樓來拿人的明軍,在見到湧入城門的騎兵後無不目瞪口呆,城樓上也終於爆發出一片大亂:“闖賊啊!”
“坐者免死!”
許平才一開頭,幾個明軍俘虜——不僅僅隻是那一個了,就和其他闖軍士兵齊聲吆喝起來。
……
遲樹德活捉新鄭縣令李朝霖,城內官兵民丁非叛即降。
城內百姓戶戶緊閉大門,在衝著街道的門前放著一個香案,許平見狀就下令近衛營主力不要入城,都在城外休息。在縣衙大堂見到遲樹得後,許平第一句話就問道:“遲兄弟,傷亡如何?”
“傷了兩個弟兄,”遲樹得道:“衝進縣衙時有一個弟兄被狗官養的狗咬傷了,還有一個跳牆時把腿摔斷了。”
幾個守門的兵丁被帶來見許平,他們都被鬆綁,自稱已經欠餉十個月,所以聽說闖營大軍殺來時,不願再為朝廷喪命,而縣令組織的團丁也沒有進行任何抵抗,看到闖軍入城就自行迴家或者幹脆加入到許平這邊。數日來,四鄉哄傳有百萬闖軍前來,兵丁們希望許平看在新鄭不抵抗的情況下不要洗城,許平聞言就下令抄沒縣令的家財給兵丁發餉,再在新鄭縣城上懸掛起“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橫幅。
闖營的一貫政策就是追贓助餉,許平自然仍奉行這一命令。闖軍規定:凡是城內的官宦人家、有舉人功名的人,家財一律抄沒。
“從戶籍上看,新鄭縣應該有兩萬男丁,”參謀向許平報告道:“可去年秋收時,全縣隻剩下了二百六十七個男丁。”
根據最新的考成法,新鄭縣令需要保證交納九成的稅賦,因此他給每個留下沒有逃荒的人定下了一百七十兩銀子的稅額,如果交不起稅,就拆他的屋、扒他的祖墳、賣他妻兒……最後二百六十七名因為家境比較富裕,自以為能夠交納上常例而沒有逃荒的人中,存活者不過二十二人。
現在,縣衙外麵還是一排排的站籠,那些逃荒者迴家過年後,新鄭縣令一反曆年新年不算舊歲帳的傳統,把這些人統統抓來逼稅——因為他也知道,明年逃荒必然比今年更嚴重,恐怕一家都不會留下。
“讓他們的家人把死者都認迴去吧,每戶給五兩燒埋銀子。”從縣令家裏抄出一萬兩銀子的細軟,許平怕部下們忘記,補充道:“那些絕戶了的,讓近衛營動手,給他們修墳,那些祖墳被挖開的,我們給掩上、重新立碑。”
以流民為主力的闖營攻城能力非常差,每次官兵據城死守時都會給闖營造成重大傷亡,按照慣例,接下來的一步就是拆毀新鄭的城牆。此外闖營的政策還包括把庫房的銀子盡數搬走,儲存的糧食分一半給百姓,另外一半則充足軍糧。
但是許平這次有不同的打算,他沒有下令拆城也沒有下令搬糧。黑保一對此頗有疑慮,擔心闖營軍隊一走新鄭就會又重迴到明廷治下。許平對此不以為然:“我上萬軍隊就在不遠,他們哪裏有這個膽子?”
“可是等到朝廷大軍一來……”
“黑兄弟,我此番入開封府界,就是要守土不失,若是朝廷大軍前來我們也要與其交戰。”許平不打算拆城牆也是為了安定人心。以往拆除城牆後,商隊畏懼盜賊就不敢在城內停留,城內的商販也會離開縣城前往更安全的地方。李自成給的命令是不許向農民征糧,可不是不許征稅。眼下河南大亂,商隊很多都給土匪保護費以求平安。許平把幾個打開城門的頭目找來,沒讓他們加入闖軍,而是留在縣城內保護城牆,如果有商隊想停留在牆內就收集一些銀錢。
許平下命令的時候,遲樹得沒有和他爭論,不過等幾個頭目離開後,他們又開始表達不滿,總之就是讓外人控製縣城,闖營未必能得到多少好處。但如果他們做壞事的話,又會讓闖營蒙羞。最後一條就是,闖營一向是要發糧給周圍饑民的。
“你們說的我都想過了,所以我要留人做新鄭縣令。”
許平讓那個跌斷腿的傷兵留下當新鄭縣令,負責監督新鄭的兵丁不劫掠商人,也保證收到的稅至少部分能落入闖營的口袋。至於分糧,許平決定設粥廠,若是有饑民來,可以分到一些粥,但是不許他們自行把米領走,洛陽那種發放糧食的方式在許平看來太過浪費:“留下城牆,是為了保護新鄭百姓不受盜賊襲擾,否則萬一發生這種事,他們會記得是我們拆毀了城牆;設立粥廠,可以讓更多的饑民吃上飯,那次洛陽開倉,大批的糧食被白白丟在路上,實在太可惜了,而且一旦領到米就放開肚皮大吃,毫無計劃。在新鄭開粥廠,饑民來這裏不會餓死,新鄭大量田地拋荒,他們可以幫助當地百姓屯田,這樣明年就不再是我軍的負擔;或是幫助這裏的縣丁嚇跑小股的盜賊,若能如此也不錯。”
遲樹得對此唯唯應是,黑保一則擔心不留下一隊士兵會壓不住本地的地頭蛇,萬一新鄭決定投降明廷,還會拿許平留下的人當脫罪的禮物。
對此許平也已有成算:“我們已經把新鄭城內的士人一掃而空,我們的大軍又在近旁,他們會畏懼我們的,除非朝廷又有大軍前來。如果真的朝廷派來大軍,我們更要把所有士兵都集中在一起和他們交戰,留一隊兵在這裏毫無意義,隻會讓本地人更加不安,畢竟我們賊名在外。現在要是有糾紛鬧起來那也是他們自己人的事,不會怨恨我們闖營,隻要我們嚴守大王的命令,對擾民的士兵嚴懲不貸,那百姓遲早會歸心。”
攻破新鄭後,許平相信開封府各縣城必然加倍警惕,再想這麽輕易詐到城市就不會很容易了,他一麵讓長途跋涉的部隊在新鄭稍加修整,一麵大力收集附近諸縣的情報。
許平下令將新鄭縣丁和民團召集到縣衙前,當著縣城裏的百姓對他們講話:
“我是闖營大將軍許平,之前在黃候新軍的長青營任職。”許平看著麵前黑壓壓的一大片人,說道:“新鄭城內數千丁壯,被我帶著十個人就拿下了城門,十個人啊!”許平搖搖頭:“若我們不是闖賊,而是朝廷派來剿匪的官兵,你們新鄭會有什麽下場,城內父老有幾人能夠存活?諸位兄弟啊,你們身上肩負著新鄭父老的性命安危,這種事以後可萬萬不能再發生了。”
看著有些顯得垂頭喪氣的新鄭民團,許平提高聲音說道:“要想保衛新鄭父老,首先要勤加訓練,我會留下人好好操練你們,而你們也務必要牢記:這裏是新鄭,是你們的家鄉,不是什麽開封、京師,你們一個倦怠,新鄭就會化為灰燼,你們就會家破人亡!”
說完之後,許平讓那個還在養傷的瘸腿縣令上來和全縣的民兵見麵,散會後,許平再次向自己任命的新鄭縣令交代道:“平日,在軍營和士兵吃住在一起,不許住在縣衙裏、不許奪取民女或是民財,若是讓我知曉——你幹脆還是投官兵去吧……訓練的時候不必藏私,把我教給你的源源本本地交給他們,大部分人不是傻子,你是不是以誠待人、是不是對他們有戒心、是不是拿他們當傻子哄,他們是能感覺得出來的。”許平讓縣令不要害怕麻煩,如果有什麽難題、困惑就給自己報信:“好好練兵,有朝一日,我會需要你的這些手下在戰場上為我效力……嗯,若是有人家想把閨女嫁給你,一定先向我稟告,若無大問題,我可以為你證婚。”
“遵命,”之前的闖營老兵、新任的新鄭縣令,畢恭畢敬地對許平行禮:“大將軍。”
這支不滿萬人的闖軍進入開封府地界後,明軍的反應非常遲鈍,可是說是幾乎沒有反應。河南境內的百姓膽小的逃亡,膽大的結寨自保,明廷對縣城以外已經失去控製力。此時明軍也沒有出外協助征糧的任務,因此開封府既然沒有派出任何野戰部隊迎戰,各縣地方官的唯一選擇就是緊閉城門,希望這隊闖軍繞城不攻。
確定沒有野戰部隊的幹擾後,許平就大模大樣地開始進攻附近的縣城。三月十日前,長葛、禹州皆輕鬆攻下,縣令夏仲乾、陳鳴皆為近衛營所俘。近衛營采用的戰術和以往闖軍完全不同,他們沒有鼓勵流民攻城而保存本部精銳,卻把火槍部隊派到城樓下和城上對射,壓製住守軍後再用衝車撞開城門。
河南農村人對明廷的仇視毫無疑問也影響到縣裏的人,縣令倉卒組織起來的團練沒有什麽抵抗的鬥誌,而且也不願意為縣令這個外地人賣命。至於本地的士人,有些已經逃到大城市去,雖然闖營的追贓運動讓官員很有抵抗的欲望。但許平奉行優待小吏的政策,見到新鄭的小吏被繼續重用後,這些地頭蛇也傾向於在闖軍勢大的時候和闖營合作,基本上每次撞開城門也就意味著戰鬥結束。
隨著幾座縣城先後被攻破,近衛營來了越來越多報名投軍的流民,不過許平總是安撫他們迴鄉種地。闖軍控製區嚴格奉行不納糧的政策。以往闖營的另一大兵力來源是解放囚犯,但是許平對此也沒有什麽興趣,三座縣牢獄裏的殺人犯、強盜仍都關在裏麵,隻有那些抗糧的農民被鑒別後釋放。
“闖王起義師,討兵安民。那如何能把這些殺人越貨的強盜放出來?更如何能收他們入營?”許平當著一大群部下,毫不客氣地評價道:“或許這些山賊有些悍勇,剛才還有人勸我說什麽黃候當年也用強盜為兵將,但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許平認為自己的情況和官兵很不同。說到底,官兵還是有大義的名分,罪犯加入官兵後就算是重新做人,也容易被軍法約束。而闖營目前的形象很接近土匪,加入闖軍後,士兵更容易變得無法無天而不是奉公守法,因此,許平堅持道:“我營隻把老實流民當作兵員補充的來源。”
三月十五日,近衛營抵達許州城下開始攻城,沒多時,許平就發現自己遇到出兵來的第一個麻煩。
“方狗官把南門堵上了!”士兵報告。
許州守官方韋吸取其他幾座縣城失守的經驗,用大石頭把城門塞住,這讓許平出師以來無往不利的撞門戰術喪失作用。而且這座城市內,居然還有幾門不錯的火炮,它們給近衛營造成不小的損失,一天下來,三十多名打死打傷的闖營士兵裏有半數都是傷在火炮下,這也是入河南府以來近衛營傷亡最慘重的一天。
萬幸的是城內守軍也沒有什麽經驗,他們把幾門炮分散布置在四門,不然許平主攻的南門傷亡還要大。其它三門的守軍遠遠一見闖軍就開炮,或許這個行動確實起到壯膽的作用,不過他們不但沒有給近衛營造成損失還讓許平摸清城內的防禦能力。
聽到攻城失利的消息後,許平就下令後退紮營。他判斷其他三座城門也已經被堵住,沒有用人命去確認的必要。
接下裏的幾天裏,許平致力於分析、收集情報,很快一張比較清晰的城防輪廓就出現在許平眼前。守官方韋是心學弟子,作為王陽明的門徒,他的行政能力大大強於一般的官員。被近衛營兩個時辰就拿下的長葛縣令就是個很好的反麵例子:長葛城門被攻破,縣官自焚殉國。縣官原是個理學信徒,一直對王陽明破口大罵,除去儒家經典,他對錢糧一無所知。去年開封府臨時征集棉衣,任務分配到長葛縣,縣令竟然急得差點上吊——因為他根本想不出到底該如何收集棉衣,無論是購買成品、收集原料自己製作還是要求商人提供充抵稅金,他一條都想不到。當時方韋就調侃長葛縣令道:“隻是棉衣就要上吊,那要是寧王作亂又該如何?你以後別罵心學就好,至於棉衣我給你想辦法。”
河南烽煙四起後,其他地方官的作為基本可以被稱為“坐以待斃”,闖軍來了就關城門,闖軍走了就把衙役放出去,繼續催逼朝廷需要的稅賦。可是這個方韋不同,已經組織過好幾次名為詩會實為募捐的活動,每次都能想出點子,讓富戶或多或少吐出些銀子。近衛營遇到的幾門火炮,就是方韋用這些銀子從南方購買迴來的。
“收集銀兩,自行派人到南方購買武器,並安全運迴還沒有引起河南府的不滿。”許平也忍不住讚歎起來:“這個方縣官很不簡單啊。”
周洞天一直領著參謀觀察城防,他附和許平道:“每夜四門都有巡夜,各段城牆都有更替巡邏,總的說來,雖然還是有些粗疏,不過已經很不錯了,以卑職所見,想來城內也會有布置。”
對於把部隊投入登城作戰,許平毫無興趣,近衛營士兵訓練到如今這個程度很不容易,他不願拿出和這種地方部隊消耗。如果想把傷亡控製在兩百以下,唯一可行的似乎隻有設法打破城牆。這些天來許平從周圍幾個縣繳獲不少火炮,不過多是虎蹲炮這樣的小炮,它們對城牆沒有任何威脅。
“近衛營的工兵隊也組建多時了,正好該讓他們練練。”
現在近衛營的工兵隊沒有大型鼓風設備,所以隻能在地表挖壕,因為有火炮的威脅,所以挖壕就定在夜裏而不是白天。城裏發現闖軍掘壕後,明軍也有了明確目標,從第二天開始就把四門炮搬到壕溝對麵開始射擊,在一整晚的胡亂射擊中,先後有兩次蒙進壕溝,給工兵隊造成七人的傷亡。
發現問題後,許平白天和參謀們研究了一天,確定把筆直通向城牆的壕溝改成“之”字型,這樣隨後明軍的盲射就再沒取得任何戰果。
工兵隊進行土木作業的同時,許平連續得到三個好消息。第一個是開封府的反應,汴軍沒有出動部隊增援許州的打算,開封府已經確認這是一支小股闖軍,他們不認為萬人闖軍有太強的攻城能力,之前被攻破的縣城也一概歸結為守臣過於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