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個頭目一指秦德冬:“過來。”
秦德冬走到那個頭目麵前,低頭等候吩咐。
“你的葫蘆怎麽了?”
秦德冬把綁在腰間的葫蘆取下奉上,那隻裝滿水的葫蘆果然在寒冷的天氣裏凍裂了:“大王,這……這……剛才的大王說了不許喝水。”
闖營頭目接過葫蘆仔細地看了幾眼,把手向背後一指:“你站到那邊去。”
“大王。”秦德冬擔心地看著麵前人的臉色:“大王要小的去做什麽?”
“過去,過去。”那個頭目不耐煩地說道,秦德冬等了一會兒,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迴答,隻好不情願地走過去。和幾個人一起稀稀拉拉地站在高台的另一側,沒過多久,秦德冬這群人就被另一個闖軍頭目帶走。把他們帶到一塊空地上,這裏集合著上百人,不時地有人被帶過來。秦德冬當然不認識這些帶隊的人,更不知道他們分屬闖營帳下的眾多將領,幾天來,他們一直在進行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測試。
站成隊列後,幾個闖營士卒推著雙輪板車從他們麵前走過,每經過一個人,就從車上搬下一套東西給他。秦德冬老老實實地聽令向前伸平雙臂,麵前的那個士兵一邊把東西往他手臂上放,一邊念念有詞:“短衣、褲子、草鞋、鬥笠,好了。”
平地上站著的人全都一動不動地捧著他們的東西肅立,秦德冬聽到身側傳來金屬摩擦的嘩啦聲,一個頭戴金盔全身披掛的年輕將領停在秦德冬的麵前,濃烈的煙火味道撲麵而來,那個將領不但全身的盔甲都被熏成焦黃之色,他的臉上也是一片漆黑。這個將領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先是靜靜地盯著秦德冬看上一會兒,然後將領轉身從身後的士兵手裏取過一塊一兩重的銀子,把這塊亮晶晶的東西輕輕放在秦德冬捧著的新軍服上:“你這個月的軍餉。”
這是秦德冬第一次見到許平——他為之奮戰畢生的統帥。
……
親手發完軍餉後,許平就立刻趕迴他的實驗場去,望著他急匆匆的來,又急匆匆地去,遠處的劉宗敏輕聲說道:“這兩個瘋子居然還沒被炸死,真是命硬得緊啊。”
多日來,許平和黑保一忙著檢查闖營繳獲的火器,每一杆火銃他們倆都要檢查過,而李自成給許平的盔甲就被他當作保護服。
迴到臨時的火器試驗場,遠遠地就看見同樣用厚重盔甲掩蓋得結結實實的黑保一正在給一門大炮裝藥。點燃了引信後,黑保一跳下炮位旁邊的戰壕,許平不再上前而是停留在遠處,隨著“轟隆”一聲,這門炮不負兩人所望地又炸膛了。
幫著許平、黑保一拖炮的幾個闖營士兵心有餘悸地走過來,看著遍地的火炮殘骸,又一次勸說道:“許首領、黑首領,這工部鑄的大炮,不用試也知道肯定會炸膛啊。”
“是啊。”看著寄托最後希望的這門大炮報廢,許平首次發出讚同聲:“確實如此,檢查工部的東西純屬浪費時間和火藥。”
攻破洛陽雖然讓闖營得到大量的繳獲,但許平能夠得到的終歸有限,為了給自己的部隊提供裝備,他和黑保一沒日沒夜地檢測武器,哪怕是工部生產的火銃、大炮,也被他們拖到這裏來進行測試,雖然身披重甲而且格外小心,許平還是覺得自己一隻耳朵都快因為試驗火銃而被震聾了。
同樣是一臉失望的黑保一從戰壕裏跳出來,抖抖身上的土,對許平大聲說道:“許兄弟,南城那裏還有十多門炮。”
“那也是工部製造的。”闖營士兵立刻答道,之所以那幾門炮現在還沒有人動,就是首領們都不看好它們的質量,闖王以後會將之融化用來換錢。
“不試試怎麽知道。”許平把他才說出口的話又拋到九霄雲外,立刻和黑保一出發前去拖炮。
……
折騰了足有十幾天,許平才挑選了一千多名非常聽話的老實人。他放寬標準,又招募了近千名忠厚的流民。但許平感覺人數還是太少,所以進一步放寬標準,總算湊齊了三千五百人。這個人數在李自成和其他闖營將領來看還是太少,尤其李自成,他對許平說自己才在全軍麵前任命許平為他的大將軍,若是手下隻有不到四千直屬,未免有失體統,此外,李自成覺得許平招募的士兵似乎不是什麽好料子,不過這層意思他沒有明說,隻是希望許平能再多招點人,早日練出一支強軍來。不過許平倒是認為已經足夠,他用“兵貴精不貴多”搪塞過去。劉宗敏、李過等闖營大將都來看過許平挑選的新兵,之後就開始在背後嘀嘀咕咕:許平招來的這些人雖然身體都很結實,但看上去多數是不言不語的死心眼,這種人別說讓他們去打仗殺人,就是去攔路搶劫都沒有膽量。將領們一致認為,許平的兵馬既不多也不精。之前李自成對劉宗敏等人私下有過解釋:說隻不過是給許平這個狂傲的年輕人一個名義,真正的兵權當然還掌握在老兄弟手裏,頂多給他幾千人的兵力,現在看到李自成沒有食言大家固然沒有太多不滿,但許平的表現讓他們同樣欽佩不起來。
對這些議論,許平隻是一笑置之。黑保一是他在闖營唯一的朋友,許平讓他找幾個熟悉的手下幫自己整頓部隊。雖然李自成答應過黑保一給他一些人,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以黑保一的職位,能得到幾百人就不錯,而許平則交給他近兩千人去帶,還許諾等這個營一分為二的時候,黑保一也能成為真正的營主。
十幾天來許平泡在軍營和武器檢驗場,他和黑保一幾乎沒有休息過,今天李自成一定要拉兩人去吃飯,卻見牛金星匆匆趕來:“大王,陸老板來了。”
“來得好!”李自成高興地叫一聲,掉頭對許平道:“許兄弟要的軍器甲胄,就要著落在此人身上。”
李自成告訴許平,這個陸昱帆是湖廣一帶的大商人,幾年來多次深入戰亂的河南,售給闖營糧食和鹽鐵。打下洛陽以後,闖營除去繳獲了大批糧食以外,還從福王府和達官顯貴那裏抄獲白銀百萬兩,李自成估計,很多和闖營有聯係的商人都會聞風而動,不過這個陸老板來得如此迅速,還是有些出乎預料。
原來,幾個月前聽說李自成進攻洛陽,陸昱凡料定李自成此戰必勝,因此早早就準備下貨物,不等破城的消息傳來,就帶領商隊啟程向洛陽趕來。
見到李自成後,陸昱帆也不多客套,立刻讓一個夥計呈上他此次帶來的貨物清單,給李自成過目。李自成一麵看清單,一麵吩咐手下去取些金珠玉器——這些東西不如銀子那樣好用,李自成一向都是讓商隊估價,然後衝抵貨款。
大宗的糧食、鹽、布匹等談妥之後,陸昱帆又拿出一支鋼犁給李自成看。他得意地展示道:“大王請看,這是閩商今年年初才出產的新犁,耕地的時候用馬就可以拖動。”
原始的鐵犁非常粗苯沉重,一定要用牛才能拖動,農民扶犁不但需要力氣,也是一項技術。而陸昱帆拿出來的這支犁卻是表麵光滑的鋼犁,製造精良,這種雙麵犁能夠輕易地把土壤分開,犁的下麵還有一雙用於穩定的輪子。陸昱凡介紹說,今年這種雙麵鋼犁在福建剛剛投入使用,立刻受到歡迎,福建的農民紛紛棄用鐵犁改用新犁。聽說了此犁的種種好處,李自成和牛金星都很驚喜。河南多年來戰亂不已,隨著闖營控製區不斷擴大,首領們絞盡腦汁地想增加糧食產量,還曾經組織過流民進行軍屯,不過畜力和人力總是不足。
“這樣一支犁隻要十兩銀子。”
陸昱帆報出的價格又給李自成一個驚喜。
這種犁,閩商的出廠價是四兩。官府一向不太在意農具的買賣,不少楚商已經開始從福建販運這種犁到湖廣,給陸昱凡這類走私商提供了掩護。這麽好的犁,閩商為啥賣得如此便宜?雖然牛金星很奇怪,但還是立刻決定訂下一千把。
此外,牛金星還向陸昱帆訂購土豆種子。近年來闖軍的戰略從流動作戰向守土不失轉變,他們聽說福建、兩廣的農民種植土豆,可以在包括沙土地等各種劣質土地上種植,還有紅薯,聽說產量也不錯。打下洛陽後,闖營上下一致認為應該開始經營河南,今天是他們首次向商人提出購買種子而不是口糧。
第七節 鷹營
陸昱帆把闖營的要求一一記下。現在他心情很不錯,今天做成了好幾千兩銀子的買賣,純利超過四千兩,而且還談成一筆關於鋼犁的大買賣。在內地做生意,可不要指望農具也能有這樣高的利潤。聽許平問起火器後,陸昱帆詭秘地一笑,親自取出一個長長的布包。
打開外麵一層層包裹著的布,一支長槍赫然出現在幾個闖營首腦的麵前。許平把嶄新的火槍輕輕拾起,扳動機簧發出“哢”的一聲,然後熟練地把這杆槍端起,閉上一隻眼瞄準遠方,扣下扳機的同時在嘴裏輕輕叫一聲:“砰”。
陸昱帆吃驚地看著許平熟練的動作,而後者此時正低頭檢查用油紙包著的其他部件。最後,許平用膛條檢查過槍管,滿意地把槍放下:“好槍!隻是刺刀在哪裏?”
許平上下翻動包裹著火槍的布包,沒能從中找到他要的東西:“還應該有一把配在槍上的刺刀,我沒有看見它。”
陸昱帆意識到自己碰上了一個內行。在此之前,每個第一次見到這把火槍的人都隻會問火繩在哪裏,而不是問刺刀。陸昱凡驚訝地問道:“許首領見過這把火銃?”
“這不叫火銃,它叫燧發火槍。陸老板,刺刀在哪裏?”
幾個月前,包括許平在內的新軍指揮官在一次秘密演習中見過這種新式武器。燧發火槍的擊發原理和新軍使用的手銃是一樣的,而燧發槍因為不使用明火,所以可以具有更快的裝填速度。許平記得,新軍教導隊內部測試的時候,軍官們認為它至少可以讓士兵的射擊速度增加一倍。而且燧發槍可以裝填更多的火藥,這樣在威力上也遠遠超過火繩槍。當參與測試的指揮官問起這種新式武器的裝備時間時,教導隊的一個軍官說,這種武器剛剛由福建的軍火商開始製造,怎麽也要到明年開春才能大量交付部隊。
黃石習慣於把武器的標準交給閩粵商人,然後由出價最低的幾個軍火商承包生產,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就懲罰負責檢驗的軍官。這種習慣來自於黃石對大明工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雖然軍火商在生產中獲得暴利,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產品仍然比大明工部生產出來的武器要物美價廉。比如新軍現在使用的火繩槍,收購價是二兩五錢銀,但質量卻比大明工部生產的十兩紋銀的鳥銃還要好。
“我想義軍不缺長矛和大刀,所以就沒帶刺刀來,”陸昱帆已經從驚奇中恢複過來,他注意到此次交易不同以往,在討論武器的時候,李自成和其他的幕僚根本不插嘴。顯然,麵前這個年輕的闖軍將領有著絕對的發言權。見到許平對這把槍興趣濃厚,陸昱帆高興地說道:“這把槍是十五兩銀子,如果許首領一定要刺刀的話,那麽是二十兩銀子。”
許平吹了一聲口哨。作為新軍中少數知道內情的人,他立刻向陸昱帆指出:“陸老板,閩商造一把槍連同刺刀也就花四百文上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新軍的購買價是三兩銀子。”
“四百文?真的嗎?”陸昱帆一愣,轉而哈哈笑道:“人們都說,為新軍做軍火最能賺錢,果真如此啊。”
他略作思索,隨即老練地對許平道:“不過,閩商也許是按三兩銀子賣給新軍,可是等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是九兩了,連刺刀一起要十一兩。這種槍可不比那些犁,就算不識貨的人,一看也知道這是火銃,不是農具,要打點的人很多啊。”陸昱帆接著又訴苦道:“許首領啊,這把槍賣您十五兩已經幾乎沒有多少可賺的了,您總得讓我掙些路費吧。”
許平想了想,道:“如果我每把槍都要刺刀,你能給我多少?多少天能送來?”
“好吧,那就是二十兩。”陸昱帆滿臉都是按耐不住的喜色,搓搓手道:“我立刻就讓人去福建給您買槍,大概三個月後就能送來,嗯,五十把槍,一千兩銀子,我再送您十把手銃。”
“太少了。”許平搖搖頭:“五十把槍夠幹什麽用,我要兩千支槍,其中一千支我一個月內就要。”
“啊!”很少失態的陸昱帆驚叫起來,他勉強沉住氣,對許平一字一頓地說道:“許首領,這絕不可能!”
“為什麽?”
“前後有十家按照新軍的要求遞交了樣品,最後新軍向其中三家訂下了五千支槍,新軍催得很急,據我所知,他們正在拚命地給新軍趕這批槍呐。您這五十把裏有一半是落標商人不要了的樣品,其餘的我也要每一家拿一點,還得賄賂管事的和工匠。”陸昱帆把頭搖得像波浪鼓:“休說兩千支,一個月裏兩百支也拿不到。”
聽說新軍正急著要這批槍,一直在默默旁聽的李自成問道:“什麽時候向新軍交貨?”
“這我不太清楚,”陸昱帆琢磨著李自成的話,又搖搖頭:“就算這批貨交完,新軍肯定會立刻下新的訂單,新軍一向如此。那幾個做鎧甲的商人,一年到頭地做個不停。所以才說不可能,新軍下定金前對這三家的產力嚴格核查過,能月產多少心裏有數得很,我拿不到多少的;而落標商家不會投產就這幾杆樣品罷了。”
見李自成不說話,陸昱帆又勸說許平:“許首領,先買五十支吧,我以後時時留心,細水長流嘛。”
“我要的是兩千支,不是五十支,你要不賣我兩千支槍,我就一支也不要了。”許平看著陸昱帆的眼睛:“來河南的商隊不止陸老板一家。”
“他們沒有門路的。”陸昱帆鄭重地告訴許平:“別人絕對連一支也拿不到。”
“要不就兩千支,要不就一支也不要,”許平不為所動:“錢能通神,我不信會沒有人動心。”
陸昱帆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此生從未做出過的重大決定。陸昱帆是精明的商人,他一年能掙上萬兩的銀子,他在閩商中有很多熟人,在福建布政司和湖廣布政司裏也都有可靠的關係。在今天之前,他對自己這種生活已經很滿意。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他可以擠入理事會的上層,雖然那可能需要很多年,但卻是一條看上去沒有太多荊棘的道路。
理事會的觸角,不斷地在商人中蔓延,十年前,大夥兒為了自己的利益——福建和廣東理事會鼓起勇氣把柳大人,傳說中和鎮東侯有著深厚交情的第一任理事長趕下了台,戰戰兢兢的理事會沒有被報複,而是得到鎮東侯代言人傳達的理解表態,來自官場上的支持也一如既往。此後,它的權威就擴大得更快了。這是空前的商人組織,其中的佼佼者可以得到功名,躋身士人之列。今天,陸昱凡必須決定,不僅僅為他自己,也包括他的合作者們——福建理事會是不是會讚同自己的行為,同意下麵的商人背著鎮東侯做一些更加出格的事?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既然理事會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背著鎮東侯做些事,那麽憑什麽陸昱凡還有他的合作者不能背著理事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呢?
“如果許首領一定要兩千支的話,”陸昱帆終於下了決心,他慢吞吞地說道:“那麽一支槍就不能賣二十兩了。”
“你要多少?”
“五十兩。”
“五十兩!”牛金星叫道:“五十兩一支火銃?!”
陸昱帆垂下頭在心裏又算了算,抬起頭來道“而且我要先拿到一成的定金。”
陸昱帆盯著許平緩緩地說道:“是不是一個月內能送來一千支我無法保證,什麽時候能送來也不能保證,隻能說我會盡力,現在是不可能給諸位首領一個準信的。如果你們不同意的話,那就另請高明吧,這槍我不賣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把目光投向李自成,而李自成則看著許平:“許兄弟,這火銃真的值十萬兩銀子麽?”
“有這批槍的話,就有機會打敗新軍。”
李自成看著陸昱帆,沉聲吩咐道:“取一萬兩銀子與他。”
“我這就快馬加鞭去福建。”陸昱帆臨走前衝著牛金星歉然一笑:“首領,剛才咱們說的犁和土豆,您就得去找其他人了。”
……
隨著新年將近,其他順軍將領都準備好好娛樂一番,慶祝洛陽這場空前的勝利,隻有許平每日都忙於部署軍務。大炮還是一門能用的都沒有,許平想要的是能夠跟隨部隊作戰的野戰炮,但是重量合格的大炮質量沒有過關的,而質量過關的重量統統不合格,闖營其他部隊也有需要。但經過許平連淘帶修,楞是折騰出三百餘支火繩槍來,這幾天許平正忙著第五編洛陽全城大搜,指望再找到些漏網的火器。
新軍的規矩是“對命令不服盡管大聲說,但最後還是得喊那聲遵命。”,許平覺得不夠,他采用各種獎勵辦法鼓勵部下質疑他倉促製定出來——準確地說就是抄襲自新軍的軍規條例。因為許平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手,更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每一條反對意見的合理性,所以假如質疑的人達到一定數量而自己並沒有對這個條例有什麽深刻理解的話,許平就會將這個條例暫停執行。許平的手下多是些老實人,雖然有各種獎勵措施,但許平相信如果一個條例不是太讓他們感到難以適應,還是不會鼓起勇氣來提意見的。
“上哪裏去找一些,精通軍務,而且敢於給我提意見的人呢?”許平對此非常頭疼,他沒有分身之術,無法洞察全軍,可手下這批人不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是絕對不會小心翼翼地指出錯誤的,現在,許平開始有些理解鎮東侯為何重視反對者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這天,許平收到了他訂做的軍旗,這讓他很滿意,總算趕在新年前拿到了。
又在忙著測試火銃的時候,有衛兵跑來報告,說是有幾個自稱許平舊部的人——也就是前新軍軍官求見。
見到進來的兩個人後,許平不禁動容:“餘兄弟,周兄弟,你們怎麽會來這裏?”
“許將軍!”餘深河的一聲唿喚,喚起許平很多迴憶:“卑職決心追隨將軍,向金家父子討還血債。”
許平曲指成拳,但臉上卻不動聲色:“什麽血債?”
“許將軍你不用再裝了!”餘深河向周洞天叫道:“把信拿給許將軍看。”
原來,新軍山東一仗潰敗之後,餘深河、周洞天等僥幸逃得活命,他們迴到後方整理張承業的遺物時,從一個公文袋裏看到幾封信。張承業當時匆匆率軍出發,一些沒寫完的東西尚未來得及派人送出。
周洞天繃著臉走上前來,把一隻新軍的公文袋遞到許平麵前。許平接過它,默默凝視著那熟識的顏色、花紋、紙質,但也就是一瞬間而已。他隨即飛快地打開袋子,看到裏麵有兩封信。第一封信剛掃過兩行,許平的手就劇烈地抖動起來,似乎有一團火燒得他臉頰上肌肉抽搐。他粗暴地把第一封翻過,看起第二封信來。
這一封信是張承業生前寫給黃石的。一開頭,張承業寫道,他擔心有些話可能會讓黃石不快,所以才要寫一封信而不是當麵說,希望黃石能夠耐心地把信看完。張承業首先介紹了第一封信的來曆,也就是他如何發現這封黃子君寫給許平的情書的經過,他希望貴為侯爵的黃石仍能一如既往地不重門第,給許平這個出身貧寒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張承業的信許平沒有能夠看完,僅僅讀到一半他就心痛如攪,許平閉上眼,緩緩地輕聲問道:“都有誰知道這件事?”
“沒有人知道,除了長青營的幾個參謀。”餘深河答道:“這封信是周參謀在整理故張將軍遺物的時候發現的。當天晚上周參謀做了一個推演,是關於我們在山東慘敗的複盤,嗯,是從金求德的角度推演。”
餘深河的眼光裏射出熊熊的怒火:“金求德顯而易見是故意的,他是在陷害許將軍您。”
“我知道。”
“我義弟……”餘深河的聲音哽咽起來:“我義弟是我父母唯一的孩子,唯一的孩子啊。”
“還有那麽多同袍……”周洞天的聲音。
許平慢慢問道:“你們向上峰報告了麽?”
“報告了。”餘深河擦去眼角的淚花,轉頭指著周洞天:“周參謀遭到吳忠的痛斥,還揚言要把他交給軍法官處置。符天俊他們幾個都跟著吳忠一起誣陷過許將軍,吳忠不許任何人把這件事說出去。”
“隻有長青營參謀隊知道麽?”
“還有幾個人也知道了。”
周洞天說完就退後幾步,撩開許平的帳門,一群人魚貫而入。許平的目光從他們身上一一掃過,其中兩個人是許平指揮東森營時的舊部,被許平保舉進入教導隊受訓升為軍官,也是後來許平在長青營時的部下,一人名叫沈雲衝,是步兵把總,還有那個名叫顧留夢的炮兵把總,三個人是長青營的參謀。其他幾個雖然不是德州舊識,卻也都是張承業的親信、許平曾經帶過的人,許平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人投奔自己。
沈雲衝抱拳道:“許將軍,卑職不能與陷害張大人、還有同袍的人共事。”
顧留夢大聲道:“我也不能。”
“我們也不能。”周洞天和另外三個參謀、還有其他人同聲叫道。
秦德冬走到那個頭目麵前,低頭等候吩咐。
“你的葫蘆怎麽了?”
秦德冬把綁在腰間的葫蘆取下奉上,那隻裝滿水的葫蘆果然在寒冷的天氣裏凍裂了:“大王,這……這……剛才的大王說了不許喝水。”
闖營頭目接過葫蘆仔細地看了幾眼,把手向背後一指:“你站到那邊去。”
“大王。”秦德冬擔心地看著麵前人的臉色:“大王要小的去做什麽?”
“過去,過去。”那個頭目不耐煩地說道,秦德冬等了一會兒,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迴答,隻好不情願地走過去。和幾個人一起稀稀拉拉地站在高台的另一側,沒過多久,秦德冬這群人就被另一個闖軍頭目帶走。把他們帶到一塊空地上,這裏集合著上百人,不時地有人被帶過來。秦德冬當然不認識這些帶隊的人,更不知道他們分屬闖營帳下的眾多將領,幾天來,他們一直在進行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測試。
站成隊列後,幾個闖營士卒推著雙輪板車從他們麵前走過,每經過一個人,就從車上搬下一套東西給他。秦德冬老老實實地聽令向前伸平雙臂,麵前的那個士兵一邊把東西往他手臂上放,一邊念念有詞:“短衣、褲子、草鞋、鬥笠,好了。”
平地上站著的人全都一動不動地捧著他們的東西肅立,秦德冬聽到身側傳來金屬摩擦的嘩啦聲,一個頭戴金盔全身披掛的年輕將領停在秦德冬的麵前,濃烈的煙火味道撲麵而來,那個將領不但全身的盔甲都被熏成焦黃之色,他的臉上也是一片漆黑。這個將領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先是靜靜地盯著秦德冬看上一會兒,然後將領轉身從身後的士兵手裏取過一塊一兩重的銀子,把這塊亮晶晶的東西輕輕放在秦德冬捧著的新軍服上:“你這個月的軍餉。”
這是秦德冬第一次見到許平——他為之奮戰畢生的統帥。
……
親手發完軍餉後,許平就立刻趕迴他的實驗場去,望著他急匆匆的來,又急匆匆地去,遠處的劉宗敏輕聲說道:“這兩個瘋子居然還沒被炸死,真是命硬得緊啊。”
多日來,許平和黑保一忙著檢查闖營繳獲的火器,每一杆火銃他們倆都要檢查過,而李自成給許平的盔甲就被他當作保護服。
迴到臨時的火器試驗場,遠遠地就看見同樣用厚重盔甲掩蓋得結結實實的黑保一正在給一門大炮裝藥。點燃了引信後,黑保一跳下炮位旁邊的戰壕,許平不再上前而是停留在遠處,隨著“轟隆”一聲,這門炮不負兩人所望地又炸膛了。
幫著許平、黑保一拖炮的幾個闖營士兵心有餘悸地走過來,看著遍地的火炮殘骸,又一次勸說道:“許首領、黑首領,這工部鑄的大炮,不用試也知道肯定會炸膛啊。”
“是啊。”看著寄托最後希望的這門大炮報廢,許平首次發出讚同聲:“確實如此,檢查工部的東西純屬浪費時間和火藥。”
攻破洛陽雖然讓闖營得到大量的繳獲,但許平能夠得到的終歸有限,為了給自己的部隊提供裝備,他和黑保一沒日沒夜地檢測武器,哪怕是工部生產的火銃、大炮,也被他們拖到這裏來進行測試,雖然身披重甲而且格外小心,許平還是覺得自己一隻耳朵都快因為試驗火銃而被震聾了。
同樣是一臉失望的黑保一從戰壕裏跳出來,抖抖身上的土,對許平大聲說道:“許兄弟,南城那裏還有十多門炮。”
“那也是工部製造的。”闖營士兵立刻答道,之所以那幾門炮現在還沒有人動,就是首領們都不看好它們的質量,闖王以後會將之融化用來換錢。
“不試試怎麽知道。”許平把他才說出口的話又拋到九霄雲外,立刻和黑保一出發前去拖炮。
……
折騰了足有十幾天,許平才挑選了一千多名非常聽話的老實人。他放寬標準,又招募了近千名忠厚的流民。但許平感覺人數還是太少,所以進一步放寬標準,總算湊齊了三千五百人。這個人數在李自成和其他闖營將領來看還是太少,尤其李自成,他對許平說自己才在全軍麵前任命許平為他的大將軍,若是手下隻有不到四千直屬,未免有失體統,此外,李自成覺得許平招募的士兵似乎不是什麽好料子,不過這層意思他沒有明說,隻是希望許平能再多招點人,早日練出一支強軍來。不過許平倒是認為已經足夠,他用“兵貴精不貴多”搪塞過去。劉宗敏、李過等闖營大將都來看過許平挑選的新兵,之後就開始在背後嘀嘀咕咕:許平招來的這些人雖然身體都很結實,但看上去多數是不言不語的死心眼,這種人別說讓他們去打仗殺人,就是去攔路搶劫都沒有膽量。將領們一致認為,許平的兵馬既不多也不精。之前李自成對劉宗敏等人私下有過解釋:說隻不過是給許平這個狂傲的年輕人一個名義,真正的兵權當然還掌握在老兄弟手裏,頂多給他幾千人的兵力,現在看到李自成沒有食言大家固然沒有太多不滿,但許平的表現讓他們同樣欽佩不起來。
對這些議論,許平隻是一笑置之。黑保一是他在闖營唯一的朋友,許平讓他找幾個熟悉的手下幫自己整頓部隊。雖然李自成答應過黑保一給他一些人,但是在正常情況下,以黑保一的職位,能得到幾百人就不錯,而許平則交給他近兩千人去帶,還許諾等這個營一分為二的時候,黑保一也能成為真正的營主。
十幾天來許平泡在軍營和武器檢驗場,他和黑保一幾乎沒有休息過,今天李自成一定要拉兩人去吃飯,卻見牛金星匆匆趕來:“大王,陸老板來了。”
“來得好!”李自成高興地叫一聲,掉頭對許平道:“許兄弟要的軍器甲胄,就要著落在此人身上。”
李自成告訴許平,這個陸昱帆是湖廣一帶的大商人,幾年來多次深入戰亂的河南,售給闖營糧食和鹽鐵。打下洛陽以後,闖營除去繳獲了大批糧食以外,還從福王府和達官顯貴那裏抄獲白銀百萬兩,李自成估計,很多和闖營有聯係的商人都會聞風而動,不過這個陸老板來得如此迅速,還是有些出乎預料。
原來,幾個月前聽說李自成進攻洛陽,陸昱凡料定李自成此戰必勝,因此早早就準備下貨物,不等破城的消息傳來,就帶領商隊啟程向洛陽趕來。
見到李自成後,陸昱帆也不多客套,立刻讓一個夥計呈上他此次帶來的貨物清單,給李自成過目。李自成一麵看清單,一麵吩咐手下去取些金珠玉器——這些東西不如銀子那樣好用,李自成一向都是讓商隊估價,然後衝抵貨款。
大宗的糧食、鹽、布匹等談妥之後,陸昱帆又拿出一支鋼犁給李自成看。他得意地展示道:“大王請看,這是閩商今年年初才出產的新犁,耕地的時候用馬就可以拖動。”
原始的鐵犁非常粗苯沉重,一定要用牛才能拖動,農民扶犁不但需要力氣,也是一項技術。而陸昱帆拿出來的這支犁卻是表麵光滑的鋼犁,製造精良,這種雙麵犁能夠輕易地把土壤分開,犁的下麵還有一雙用於穩定的輪子。陸昱凡介紹說,今年這種雙麵鋼犁在福建剛剛投入使用,立刻受到歡迎,福建的農民紛紛棄用鐵犁改用新犁。聽說了此犁的種種好處,李自成和牛金星都很驚喜。河南多年來戰亂不已,隨著闖營控製區不斷擴大,首領們絞盡腦汁地想增加糧食產量,還曾經組織過流民進行軍屯,不過畜力和人力總是不足。
“這樣一支犁隻要十兩銀子。”
陸昱帆報出的價格又給李自成一個驚喜。
這種犁,閩商的出廠價是四兩。官府一向不太在意農具的買賣,不少楚商已經開始從福建販運這種犁到湖廣,給陸昱凡這類走私商提供了掩護。這麽好的犁,閩商為啥賣得如此便宜?雖然牛金星很奇怪,但還是立刻決定訂下一千把。
此外,牛金星還向陸昱帆訂購土豆種子。近年來闖軍的戰略從流動作戰向守土不失轉變,他們聽說福建、兩廣的農民種植土豆,可以在包括沙土地等各種劣質土地上種植,還有紅薯,聽說產量也不錯。打下洛陽後,闖營上下一致認為應該開始經營河南,今天是他們首次向商人提出購買種子而不是口糧。
第七節 鷹營
陸昱帆把闖營的要求一一記下。現在他心情很不錯,今天做成了好幾千兩銀子的買賣,純利超過四千兩,而且還談成一筆關於鋼犁的大買賣。在內地做生意,可不要指望農具也能有這樣高的利潤。聽許平問起火器後,陸昱帆詭秘地一笑,親自取出一個長長的布包。
打開外麵一層層包裹著的布,一支長槍赫然出現在幾個闖營首腦的麵前。許平把嶄新的火槍輕輕拾起,扳動機簧發出“哢”的一聲,然後熟練地把這杆槍端起,閉上一隻眼瞄準遠方,扣下扳機的同時在嘴裏輕輕叫一聲:“砰”。
陸昱帆吃驚地看著許平熟練的動作,而後者此時正低頭檢查用油紙包著的其他部件。最後,許平用膛條檢查過槍管,滿意地把槍放下:“好槍!隻是刺刀在哪裏?”
許平上下翻動包裹著火槍的布包,沒能從中找到他要的東西:“還應該有一把配在槍上的刺刀,我沒有看見它。”
陸昱帆意識到自己碰上了一個內行。在此之前,每個第一次見到這把火槍的人都隻會問火繩在哪裏,而不是問刺刀。陸昱凡驚訝地問道:“許首領見過這把火銃?”
“這不叫火銃,它叫燧發火槍。陸老板,刺刀在哪裏?”
幾個月前,包括許平在內的新軍指揮官在一次秘密演習中見過這種新式武器。燧發火槍的擊發原理和新軍使用的手銃是一樣的,而燧發槍因為不使用明火,所以可以具有更快的裝填速度。許平記得,新軍教導隊內部測試的時候,軍官們認為它至少可以讓士兵的射擊速度增加一倍。而且燧發槍可以裝填更多的火藥,這樣在威力上也遠遠超過火繩槍。當參與測試的指揮官問起這種新式武器的裝備時間時,教導隊的一個軍官說,這種武器剛剛由福建的軍火商開始製造,怎麽也要到明年開春才能大量交付部隊。
黃石習慣於把武器的標準交給閩粵商人,然後由出價最低的幾個軍火商承包生產,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就懲罰負責檢驗的軍官。這種習慣來自於黃石對大明工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雖然軍火商在生產中獲得暴利,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產品仍然比大明工部生產出來的武器要物美價廉。比如新軍現在使用的火繩槍,收購價是二兩五錢銀,但質量卻比大明工部生產的十兩紋銀的鳥銃還要好。
“我想義軍不缺長矛和大刀,所以就沒帶刺刀來,”陸昱帆已經從驚奇中恢複過來,他注意到此次交易不同以往,在討論武器的時候,李自成和其他的幕僚根本不插嘴。顯然,麵前這個年輕的闖軍將領有著絕對的發言權。見到許平對這把槍興趣濃厚,陸昱帆高興地說道:“這把槍是十五兩銀子,如果許首領一定要刺刀的話,那麽是二十兩銀子。”
許平吹了一聲口哨。作為新軍中少數知道內情的人,他立刻向陸昱帆指出:“陸老板,閩商造一把槍連同刺刀也就花四百文上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新軍的購買價是三兩銀子。”
“四百文?真的嗎?”陸昱帆一愣,轉而哈哈笑道:“人們都說,為新軍做軍火最能賺錢,果真如此啊。”
他略作思索,隨即老練地對許平道:“不過,閩商也許是按三兩銀子賣給新軍,可是等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是九兩了,連刺刀一起要十一兩。這種槍可不比那些犁,就算不識貨的人,一看也知道這是火銃,不是農具,要打點的人很多啊。”陸昱帆接著又訴苦道:“許首領啊,這把槍賣您十五兩已經幾乎沒有多少可賺的了,您總得讓我掙些路費吧。”
許平想了想,道:“如果我每把槍都要刺刀,你能給我多少?多少天能送來?”
“好吧,那就是二十兩。”陸昱帆滿臉都是按耐不住的喜色,搓搓手道:“我立刻就讓人去福建給您買槍,大概三個月後就能送來,嗯,五十把槍,一千兩銀子,我再送您十把手銃。”
“太少了。”許平搖搖頭:“五十把槍夠幹什麽用,我要兩千支槍,其中一千支我一個月內就要。”
“啊!”很少失態的陸昱帆驚叫起來,他勉強沉住氣,對許平一字一頓地說道:“許首領,這絕不可能!”
“為什麽?”
“前後有十家按照新軍的要求遞交了樣品,最後新軍向其中三家訂下了五千支槍,新軍催得很急,據我所知,他們正在拚命地給新軍趕這批槍呐。您這五十把裏有一半是落標商人不要了的樣品,其餘的我也要每一家拿一點,還得賄賂管事的和工匠。”陸昱帆把頭搖得像波浪鼓:“休說兩千支,一個月裏兩百支也拿不到。”
聽說新軍正急著要這批槍,一直在默默旁聽的李自成問道:“什麽時候向新軍交貨?”
“這我不太清楚,”陸昱帆琢磨著李自成的話,又搖搖頭:“就算這批貨交完,新軍肯定會立刻下新的訂單,新軍一向如此。那幾個做鎧甲的商人,一年到頭地做個不停。所以才說不可能,新軍下定金前對這三家的產力嚴格核查過,能月產多少心裏有數得很,我拿不到多少的;而落標商家不會投產就這幾杆樣品罷了。”
見李自成不說話,陸昱帆又勸說許平:“許首領,先買五十支吧,我以後時時留心,細水長流嘛。”
“我要的是兩千支,不是五十支,你要不賣我兩千支槍,我就一支也不要了。”許平看著陸昱帆的眼睛:“來河南的商隊不止陸老板一家。”
“他們沒有門路的。”陸昱帆鄭重地告訴許平:“別人絕對連一支也拿不到。”
“要不就兩千支,要不就一支也不要,”許平不為所動:“錢能通神,我不信會沒有人動心。”
陸昱帆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他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此生從未做出過的重大決定。陸昱帆是精明的商人,他一年能掙上萬兩的銀子,他在閩商中有很多熟人,在福建布政司和湖廣布政司裏也都有可靠的關係。在今天之前,他對自己這種生活已經很滿意。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他可以擠入理事會的上層,雖然那可能需要很多年,但卻是一條看上去沒有太多荊棘的道路。
理事會的觸角,不斷地在商人中蔓延,十年前,大夥兒為了自己的利益——福建和廣東理事會鼓起勇氣把柳大人,傳說中和鎮東侯有著深厚交情的第一任理事長趕下了台,戰戰兢兢的理事會沒有被報複,而是得到鎮東侯代言人傳達的理解表態,來自官場上的支持也一如既往。此後,它的權威就擴大得更快了。這是空前的商人組織,其中的佼佼者可以得到功名,躋身士人之列。今天,陸昱凡必須決定,不僅僅為他自己,也包括他的合作者們——福建理事會是不是會讚同自己的行為,同意下麵的商人背著鎮東侯做一些更加出格的事?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既然理事會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背著鎮東侯做些事,那麽憑什麽陸昱凡還有他的合作者不能背著理事會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呢?
“如果許首領一定要兩千支的話,”陸昱帆終於下了決心,他慢吞吞地說道:“那麽一支槍就不能賣二十兩了。”
“你要多少?”
“五十兩。”
“五十兩!”牛金星叫道:“五十兩一支火銃?!”
陸昱帆垂下頭在心裏又算了算,抬起頭來道“而且我要先拿到一成的定金。”
陸昱帆盯著許平緩緩地說道:“是不是一個月內能送來一千支我無法保證,什麽時候能送來也不能保證,隻能說我會盡力,現在是不可能給諸位首領一個準信的。如果你們不同意的話,那就另請高明吧,這槍我不賣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都把目光投向李自成,而李自成則看著許平:“許兄弟,這火銃真的值十萬兩銀子麽?”
“有這批槍的話,就有機會打敗新軍。”
李自成看著陸昱帆,沉聲吩咐道:“取一萬兩銀子與他。”
“我這就快馬加鞭去福建。”陸昱帆臨走前衝著牛金星歉然一笑:“首領,剛才咱們說的犁和土豆,您就得去找其他人了。”
……
隨著新年將近,其他順軍將領都準備好好娛樂一番,慶祝洛陽這場空前的勝利,隻有許平每日都忙於部署軍務。大炮還是一門能用的都沒有,許平想要的是能夠跟隨部隊作戰的野戰炮,但是重量合格的大炮質量沒有過關的,而質量過關的重量統統不合格,闖營其他部隊也有需要。但經過許平連淘帶修,楞是折騰出三百餘支火繩槍來,這幾天許平正忙著第五編洛陽全城大搜,指望再找到些漏網的火器。
新軍的規矩是“對命令不服盡管大聲說,但最後還是得喊那聲遵命。”,許平覺得不夠,他采用各種獎勵辦法鼓勵部下質疑他倉促製定出來——準確地說就是抄襲自新軍的軍規條例。因為許平根本沒有足夠的人手,更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每一條反對意見的合理性,所以假如質疑的人達到一定數量而自己並沒有對這個條例有什麽深刻理解的話,許平就會將這個條例暫停執行。許平的手下多是些老實人,雖然有各種獎勵措施,但許平相信如果一個條例不是太讓他們感到難以適應,還是不會鼓起勇氣來提意見的。
“上哪裏去找一些,精通軍務,而且敢於給我提意見的人呢?”許平對此非常頭疼,他沒有分身之術,無法洞察全軍,可手下這批人不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是絕對不會小心翼翼地指出錯誤的,現在,許平開始有些理解鎮東侯為何重視反對者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這天,許平收到了他訂做的軍旗,這讓他很滿意,總算趕在新年前拿到了。
又在忙著測試火銃的時候,有衛兵跑來報告,說是有幾個自稱許平舊部的人——也就是前新軍軍官求見。
見到進來的兩個人後,許平不禁動容:“餘兄弟,周兄弟,你們怎麽會來這裏?”
“許將軍!”餘深河的一聲唿喚,喚起許平很多迴憶:“卑職決心追隨將軍,向金家父子討還血債。”
許平曲指成拳,但臉上卻不動聲色:“什麽血債?”
“許將軍你不用再裝了!”餘深河向周洞天叫道:“把信拿給許將軍看。”
原來,新軍山東一仗潰敗之後,餘深河、周洞天等僥幸逃得活命,他們迴到後方整理張承業的遺物時,從一個公文袋裏看到幾封信。張承業當時匆匆率軍出發,一些沒寫完的東西尚未來得及派人送出。
周洞天繃著臉走上前來,把一隻新軍的公文袋遞到許平麵前。許平接過它,默默凝視著那熟識的顏色、花紋、紙質,但也就是一瞬間而已。他隨即飛快地打開袋子,看到裏麵有兩封信。第一封信剛掃過兩行,許平的手就劇烈地抖動起來,似乎有一團火燒得他臉頰上肌肉抽搐。他粗暴地把第一封翻過,看起第二封信來。
這一封信是張承業生前寫給黃石的。一開頭,張承業寫道,他擔心有些話可能會讓黃石不快,所以才要寫一封信而不是當麵說,希望黃石能夠耐心地把信看完。張承業首先介紹了第一封信的來曆,也就是他如何發現這封黃子君寫給許平的情書的經過,他希望貴為侯爵的黃石仍能一如既往地不重門第,給許平這個出身貧寒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張承業的信許平沒有能夠看完,僅僅讀到一半他就心痛如攪,許平閉上眼,緩緩地輕聲問道:“都有誰知道這件事?”
“沒有人知道,除了長青營的幾個參謀。”餘深河答道:“這封信是周參謀在整理故張將軍遺物的時候發現的。當天晚上周參謀做了一個推演,是關於我們在山東慘敗的複盤,嗯,是從金求德的角度推演。”
餘深河的眼光裏射出熊熊的怒火:“金求德顯而易見是故意的,他是在陷害許將軍您。”
“我知道。”
“我義弟……”餘深河的聲音哽咽起來:“我義弟是我父母唯一的孩子,唯一的孩子啊。”
“還有那麽多同袍……”周洞天的聲音。
許平慢慢問道:“你們向上峰報告了麽?”
“報告了。”餘深河擦去眼角的淚花,轉頭指著周洞天:“周參謀遭到吳忠的痛斥,還揚言要把他交給軍法官處置。符天俊他們幾個都跟著吳忠一起誣陷過許將軍,吳忠不許任何人把這件事說出去。”
“隻有長青營參謀隊知道麽?”
“還有幾個人也知道了。”
周洞天說完就退後幾步,撩開許平的帳門,一群人魚貫而入。許平的目光從他們身上一一掃過,其中兩個人是許平指揮東森營時的舊部,被許平保舉進入教導隊受訓升為軍官,也是後來許平在長青營時的部下,一人名叫沈雲衝,是步兵把總,還有那個名叫顧留夢的炮兵把總,三個人是長青營的參謀。其他幾個雖然不是德州舊識,卻也都是張承業的親信、許平曾經帶過的人,許平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人投奔自己。
沈雲衝抱拳道:“許將軍,卑職不能與陷害張大人、還有同袍的人共事。”
顧留夢大聲道:“我也不能。”
“我們也不能。”周洞天和另外三個參謀、還有其他人同聲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