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時,綠衣人領頭的聽到打鬥聲,一起趕了過來。


    綠衣人一看青衣人被家丁扶著,手捂屁股在那呻吟,趕緊的跑上前:“二弟,你這是怎麽啦?”


    青衣人表情異常痛苦,強忍傷痛說:“大哥,都是他。”說著手指陶源前麵的來人。“


    好好的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要不是他,我早將這賊人拿下了,都是他壞了我的好事”。


    綠衣人一聽,氣得火冒三丈,拔出鋼刀便要砍。卻被青衣人拉住:“大哥,此人功夫了得,不可輕敵,讓大夥一起上。”


    綠衣人一想,也對,好漢不吃眼前虧,便大喊一聲:“他媽的還等什麽,給老子上!”


    眾人一聽,趕緊上前將陶源和來人圍住,蓄勢待發。來人一看,他們這是要以多為勝,現在陶大俠體力不支。


    說時遲,那邊快,眾惡奴揮刀便往陶源和來人身上砍。來人衝著陶源一使眼色,架著陶源,雙腳點地,騰空而起,便越出了敵群,又一躍竄到旁邊的矮牆上,再一躍到了房上,三晃兩晃,消失在夜幕中。


    也不知道多久,來到了一個地方,陶源被輕輕放下,恢複了一陣,有了一點精神,他睜開雙眼往四外觀看,發現就自己的人正站在眼前,正然笑嗬嗬地看著他,陶源趕忙站起身來,此時還感覺有點眼前發黑,來到此人麵前想跪倒謝救命之恩,被恩人一把拉住,口稱:“陶大俠不必言謝!人在危難之中,豈有不幫之理!”


    陶源:“由於時間倉促,還沒有來得及問恩公尊姓大名?!”


    那人哈哈一笑:“要問我,江湖上也有個小小的名號,人稱‘北俠’,寧致遠。”


    陶源早就聽過北俠的大名,沒有想到是他救了自己,他又借著月光仔細地打量了北俠一番,而後想再次下拜,被北俠一把扶住,


    “陶大俠,其實你的大名我耳朵都灌滿了,一路也是明察暗訪,今夜晚間我閑著沒事兒,想去知府衙門走一趟,沒有想到在紫伯侯府遇見你,看到了發生的一切,其實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


    陶源一聽:“恩公盡管講來!”


    “我想與你結為兄弟,不知陶大俠意下如何?”


    陶源真是有點受寵若驚,遲遲發愣,北俠滿臉的摯誠,“莫非陶大俠還有隱情不成?”


    陶源:“不不不,我求之不得!”


    於是兩人堆土為爐,插草為香,倒地結拜,一排順序,寧致遠比陶源大幾歲,陶源叩拜哥哥,北俠雙手相攙,“賢弟,快快請起!”


    兩個人親近的不得了,陶源就問:“大哥,我離開知府衙門已經很長時間了,恐怕家裏都惦記著我,急成一團,大哥能否跟我一同迴到府衙?”


    北俠略有所思,“好吧,賢弟既然如此說,那愚兄就與你一同前往!”


    兩個人迴到知府衙門,果然不出陶源所料,裏麵都開了鍋了,四位班頭都嚷嚷著派人前往紫伯侯府,正這時陶源和北俠迴來了,眾人一看喜出望外,鄧九孺趕忙走上前來,拉住陶源的手:“賢弟,此番一去可真是急死愚兄了,怎麽這麽長的時間啊,沒有發生什麽事情吧!”


    陶源就把在紫伯侯府的所遭所遇一五一十地做了交代,眾人長出了一口氣,陶源把北俠讓到前麵,“大哥,這位就是救我的恩人,現在我們兩個衝北磕頭結為弟兄,也是我的哥哥!”


    北俠趕緊抱拳拱手:“就問鄧大人兩袖清風,愛民如子,今日一見,真是三生有幸!”


    鄧大人一聽是北俠,不由得喜出望外:“哎呀,我也是早就聽過你的大名,今日能有幸得見,幸會幸會!”


    大家說了幾句客套話,張昭就說:“大人,這院裏也不是講話之所,我們是不是應該到屋中交談!”一句話提醒了大夥兒,趕緊往廳堂相讓。


    來到廳堂分賓主落座,鄧大人自然是居中而坐,上垂首北俠寧致遠,下垂手陶源,四大班頭環坐兩廂,鄧大人就問:“那侯府裏麵果然是機關重重?那不知道這侯府內到底有什麽蹊蹺!”


    陶源接過話茬:“大人,其實我一直堅信我追的那兩個人就在侯府裏麵,至於藏在何處現在不得而知,從我探路的情況可以表明,我去的那個院落定然有問題,或者說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很有可能那兩人就藏在此院落當中。”


    鄧大人:“嗯,但是無憑無據,單憑我們的一麵之詞很難做出定論,沒有真憑實據我們沒有辦法搜查侯府。。。”


    陶源說:“大人,我看現在應該派人緊盯侯府的一舉一動,看看有沒有什麽新的發現,而後在從長計議。”


    鄧大人一聽此言有理,便派了兩隊人馬,第一隊由張昭帶六名衙役,第二隊由馬魯帶六名衙役,六個時辰為一班,晝夜緊盯。


    人派了下去,鄧大人轉過來問北俠:“寧大俠有沒有什麽高見?”


    北俠一笑:“大人,我能有什麽高見,不過我倒是有個想法”


    “快說說看!”


    “陶賢弟今夜去探了侯府,他們可能不會想到明天晚上還會有人前去刺探,我想和陶賢弟一起明晚再探紫伯侯府。”


    第十九迴 再探紫伯


    到了第二天晚上三更天,陶源和北俠兩個人一身夜行衣考,渾身上下收拾的緊趁利落,檢查了一下沒有半點蹦掛之處,來見鄧大人,鄧大人對兩個人去還是頗為擔心:“二位一定要多加小心呀!”


    兩個人告別了大人來到院中,飛身上房,直奔紫伯侯府。。。


    今天晚間月光朦朧,幾點星光從夜空中灑下,微風輕徐,紫伯侯府一片寂靜,突然有兩個黑影出現在侯府的院牆之外,不錯正是陶源和北俠,兩個人稍微辯了辨方向,北俠就問:“賢弟,你昨天晚上是從這西牆進去的麽?”


    陶源點頭稱是,北俠接著說:“那我們今天就從別的地方進去,也許別的方位沒有機關埋伏。”兩人轉到了侯府的後麵也就是北門,看了一下四周依然是寂靜無聲,陶源剛想往牆上縱身,一把被北俠給拉住了:“等一等,賢弟,你怎麽這麽心急呢?忘了昨晚的教訓了不成?”


    陶源臉一紅:“大哥,依您的意思。。。”


    再看北俠,先從百寶囊中拿出一顆問路石,向院內投去,石頭應聲落地,沒有發現狗叫的聲音也沒有人說話的聲音,怕是不妥,又扔了一塊,還是沒有動靜,北俠這才放心,取出飛抓百鏈鎖往一丈八尺多高的牆頭上一擲,正好抓在牆沿兒上,北俠用了用力,很牢固而且確定牆上沒有機關,才放了心,衝著陶源一打招唿,北俠身先士卒飛身竄上高牆,胳膊肘掛牆頭張身軀向院內觀瞧,一片沉寂,什麽也沒有發現,揮手向陶源示意,陶源也竄到牆上,北俠身體順著飛抓百鏈鎖華滑到院中,雙腳落地,安然無恙,


    陶源也跟著進了院落,北俠取下飛抓,兩個人順著牆根兒往前摸索前進,前麵閃出一個月亮門洞,兩個人小心翼翼的穿過門洞,發現前麵有燈光晃動,趕緊把身體影住,他們在暗處,看的略微清楚些,


    就見從一間大房子裏走出三個人,前麵走著一個老家人,頭發、胡須都白了,手裏拎著一個燈籠,後麵跟著兩名女子,看穿著和行為舉止可以斷定是侯府的丫鬟,這三個人來到月亮門洞附近,突然那位老家人停身站住,扭迴身跟那兩名丫鬟說:“你們可千萬記住嘍,把東西要平安的送到目的地,要是完不成任務你們可知道後果如何!”


    那兩名丫鬟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三個人一閃從陶源和北俠前麵走過,兩個人從後麵看著,沒有做聲,隻看見老家人把他們送出後門,好像又說了些什麽,就把後門關好,急匆匆地迴到那間大房子裏,兩個人見周圍沒有了動靜,陶源低聲說:“大哥,你說這三更半夜的,侯府怎麽會讓兩名丫鬟出去呢?好像還聽到送什麽東西到什麽地方,莫非這裏麵有什麽奧秘?如果我們把那兩個丫鬟說服,會不會能探聽出侯府的動靜?”


    北俠點了點頭:“賢弟,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咱們這就行動。”


    兩個人躡足潛蹤,來到後院牆,雙腿一飄紛紛跳到牆外,可是真沒有想到,就這麽短的時間,放眼望去,那兩名丫鬟蹤跡不見,陶源看了看北俠,北俠看了看陶源,哥兩兒一商議,一個向東,一個向西分頭追趕,約定在知府衙門不見不散。。。


    單說陶源,背背乾坤宇宙鋒,向下一俯身,想東邊追去,陶源腳底下有功夫,三晃兩晃就遠離了侯府,向前邊跑邊向四下尋找,突然就發現前麵黑影一晃,陶源趕緊影住身形,借著朦朧的月光,發現黑影是兩個人,隱約約就是那兩個丫鬟,陶源趕緊向前疾奔,想要把兩個人給截住,可令陶源奇怪的是怎麽追也沒有追上,這兩個人一直和陶源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陶源心裏著急:“就憑我的腳程,居然都攆不上兩個人丫鬟,真是豈有此理呀!”


    頭腦一熱,在後麵是緊追不舍,正向前跑著,突然閃出一座寺廟,兩條黑影蹤跡不見,陶源趕緊停身站住,轉到廟門前麵一看橫匾上三個金乎乎的大字:水靈觀。


    陶源心裏就是一動,因為自己在廬州呆的時間不長,所以對廬州的詳情也不是很了解,盡管如此,好像也對這個水靈觀有印象,突然眼前一亮想起來了:記得在碧雲山紫竹軒跟隨師父學藝之時,師父經常跟他講一些江湖上有名的人士,哪些俠義,哪些門派都有什麽高人,其中就提過這個水靈觀,記得師父說,水靈觀有個觀主,人送綽號水靈真人,名叫李秉軒,此人武功雖然一般,但是頗有心計,如果什麽時候你遇到了此人一定要多加留神注意。


    陶源想著想著,心頭一動,我在做什麽?


    我不是追那兩個從侯府出來的丫鬟麽?


    定了定神,當然不能走正門,繞到西牆,看院牆不高,陶源雙腳點地竄上牆頭,身輕如燕,張身軀向院內觀看,一片寂靜,沒有聲響,向院內投了一個問路石,沒有反應,他還真是心細,吸取了在紫伯侯府遭遇的教訓,沒有冒然地跳入院中,而是順著大牆快步輕盈來到正門裏第一座大房子,飛身跳到房上,張身掠過房脊,發現第二座房子裏麵是燈火通明,裏麵人影晃動,陶源一想:難道那兩個人就在屋中?


    又發現房屋前麵有值班下夜的小道士,來迴走動,陶源轉到房子的後麵,上了房,趴在房脊之上,掀開一片瓦,透過放行口向屋內窺探,這一看,陶源這心裏就一翻個,裏麵是一張大桌子,上麵布滿著豐盛的酒宴,大魚大肉,陶源一想這道觀乃是三清教的淨地,怎可吃葷?


    桌子周圍坐著五個人,正坐上坐著一個出家的道人,身穿一身道服,圓領大袖,頭戴紫金冠,一張黃臉,借燈光一看,臉上長滿了大包,實際上用現在話說叫粉刺,密密麻麻,看著讓人惡心;


    上垂首坐著一位,人高馬大,一張大驢臉,連鬢絡腮的胡子,兩隻大眼珠子比牛眼也小不了多少,往外鼓鼓著,酒糟鼻子,頭上戴月牙金箍,是個頭陀僧人;


    下垂手是一位俗家,看年紀在四十歲左右,黃白鏡子,尖下巴,一縷山羊胡,幹巴巴一團精氣神,二目如燈;左右兩側坐著兩個人,陶源不看則可,一看大吃了一驚!


    第二十迴 巧遇仇敵


    一看是誰?


    原來正是碧水湖盤蛇嶺的四寨主鍾小巧和五寨主歐陽華,陶源看到這裏不禁怒火中燒,這些天來找他們不著,拿他們不到,原來在這水靈觀,


    陶源頭腦一衝動就想跳下房屋與賊寇大戰,可他剛這麽一動,一隻強有力的大手把他按了下來,陶源嚇的不輕,剛想拔寶劍,迴頭一看,心放下了,原來是大哥北俠寧致遠,陶源心頭亂跳,


    由於剛才精神全部都集中在屋內,再加上看到盤蛇嶺的兩名賊人就在房中,所以沒有防備後麵來人,還好是北俠,那麽北俠怎麽來的呢?


    原來他在侯府後門跟陶源分手向西麵追去,可是他跑了一程,就想起陶源第一次夜入紫伯侯府的時候發生的事情,感覺陶源還是年輕,經驗不足,怕兄弟吃虧上當,就又返迴頭來追趕陶源,他們的腳力差不多,雖說拉開了一些距離,但是北俠那是細心之人,找來找去找到水靈觀,他飛身上了正門近處第一座大房子,登高一望,發現對麵第二座房子上有人影晃動,就猜個八九不離十,這才來到陶源身後,兄弟剛想動,被北俠製止,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北俠衝著陶源一使眼色,陶源就明白了,兩個人一前一後離開了第二座大房子來到僻靜之處,北俠麵沉似水:“賢弟,看剛才這架勢,你是不是想拉家夥下去和他們大戰一場啊?”


    陶源說:“大哥,正是如此,我看到了我們正在緝拿的兩名逃犯,他們一日不除,廬州休得安寧!”


    “那你有想過你這一下去,就能把他們一個個的緝拿歸案麽?你認為你有這個本事對付這麽多的人麽?別人且不說,就是一個水靈觀的觀主李秉軒你都得了麽?雙拳難敵四手啊,你都不了解敵人的底細就冒然行動,你不覺得這樣很衝動麽?正是沒辦成,把自己還得搭進去,你說是也不是啊?”


    陶源臉一紅,“大哥教訓的極是,小弟以後要多多思考”


    其實陶源心裏熱乎乎的,知道大哥是在為自己擔心啊,北俠接著說:“好了,別的先別提,有沒有發現那兩名丫鬟的蹤跡?”


    陶源忽悠一下想起來了,就把追那兩名丫鬟追到水靈觀的事情跟北俠說了一遍,北俠就問:“你在房上向屋中窺探,有沒有看到那兩個丫鬟?”


    陶源:“沒有,這也是我感覺到奇怪的地方,那兩個人明明是在這水靈觀消失的,怎麽一下子不見了呢?”


    兩個人正說著,突然眼前黑影一晃,兩個人趕緊俯下身來,定睛瞧看,一前一後兩條黑影在前麵疾奔,看動作正是從紫伯侯府裏出來的那兩名丫鬟,陶源和北俠怎麽能讓他們輕易地溜掉,在後麵一俯身,緊追不舍,前麵的那兩個人飛身上了一處高牆跳入院中,陶源和北俠緊隨其後也跳入院中,但是再找黑影是蹤跡不見,


    兩個人手搭涼棚向四外觀看,突然就聽身後有人大笑:“哈哈哈哈哈,今日有客到訪,何必躲躲藏藏?”


    兩人趕緊迴頭觀看,見後麵一字排開有二十來個人,為首的正是那個滿臉大包的那位水靈觀的觀主李秉軒,後麵站著六位,陶源一看其中有兩個正是剛剛追趕得黑影,正這時後麵的小道士點起了火把,照的院裏特別的亮,陶源和北俠這才看清,原來追的那兩人不是丫鬟,是兩個男人,打扮是丫鬟模樣,兩人不百思不得其解呀,就見觀主李秉軒邁著方步來到二人麵前,打稽首,“無量天尊,兩位今夜到我水靈觀,有何貴幹啊?”


    北俠看此情形暗道不好,趕緊上前:“啊,原來是李道長,在下寧致遠有禮了”,


    老道看了看,“哈哈哈,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北俠,這深更半夜的,北俠既然要來,為何不光明正大的從正門進來,又何必翻牆而入啊?”


    北俠明明知道這老家夥不懷好意,還是從容鎮定地答道:“道長,你有所不知,我們今夜出來準備趕往青陽鎮,正巧路過水靈觀,突然發現有兩條黑影越牆而入,怕對觀中道長不利,所以才未打招唿,準備給李道長送個信,讓你們多加防範。”


    “哈哈哈哈哈哈”李秉軒大笑:“北俠,別演戲了,你們看看那黑影是不是我身後的那兩個人啊?”


    再看從後麵走上兩人,把頭發梳理了梳理,衝著陶源二人一齜牙:“嘿嘿,兩位追的我們好苦啊,怎麽?今天還想離開水靈觀不成?”


    北俠一聽就知道中計了,但是還是有很多情況摸不到頭腦,到底是怎麽迴事。鍾小巧和歐陽華往前湊了湊,來到李秉軒的身邊:“道爺,看著那個年輕人沒有?他就是毀了我們山寨的罪魁禍首,可憐我二哥李秉德就是被這小子砍斷雙腿,失血過多,死的太慘了!”


    說這話兩個人是放聲痛哭啊,水靈道長聽到這裏是咬碎鋼牙啊:“好小子,你就是殺死我而二弟的兇手,爾往哪裏走!”


    再看老道,閃掉外麵的道袍,從背後拽出護手電光鉤,雙鉤往手中一擎,“二弟,你在天之靈莫散,大哥今天要給你報仇雪恨!”


    往前麵一竄身,左手鉤掛陶源的肋骨,右手鉤直擊陶源的更嗓咽喉,速度甚快,掛著風就到了,陶源從剛才他們的談話中才知道原來李秉德是他的二弟,又一想他叫李秉軒啊,何其相似啊,一看這惡道向自己撲來,想不打也不行了,北俠也無法阻止一場大戰的發生,就隻有打了,再說陶源看老道來勢甚猛,不敢等閑視之,趕緊上步閃身,往後麵這麽一撤,老道雙鉤走空,老道順勢往前麵近身,雙鉤直掛陶源兩肩頭,那要是鉤到上麵,頓時就是兩道血槽啊,陶源往下麵一俯身,老道再次走空,陶源使了一招大轉身,轉到老道右側,一按繃簧,這把“乾坤宇宙鋒”大寶劍出鞘,一道閃電,咱們不止一次交代過,這把劍那是一口寶刃,切金斷玉,削鐵如泥,


    今天也是急茬兒,陶源並沒有用普通的招式,一上來就是三絕劍法,頭一招叫蓋頂三劍,第一劍力劈華山砍老道的頂梁門,老道一看不好,往旁邊一閃,


    第二劍掛老道右肩頭,老道用電光鉤往旁邊一搏,


    陶源順勢第三劍腕子一翻刺老道的更嗓咽喉,老道往後一使勁,叫千斤墜,縱出八尺多遠,陶源一劍走空,緊接著陶源腳下用了一招叫雞蹬步,晃大寶劍與老道就打在一處,北俠在後麵給兄弟助威,不過自己這邊就一個人,顯得十分的孤單,


    咱們單表陶源和李老道,打了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一時半時還分不出高低勝負,給老道觀戰的這群賊寇也時不時地發出嘖嘖聲,


    鍾小巧眯縫著眼睛在旁邊邊看邊琢磨,“看情形,李道長未必能勝得了陶源,夜長了夢多,我絕不能袖手旁觀!”


    第二十一迴 三俠出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雁翎洞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武俠卷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武俠卷宗並收藏雁翎洞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