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荀興望而色變的禁書,其實沒寫什麽煽動之言,隻是很普通的佛經。是貴霜稱臣納貢之後,從南亞次大陸傳迴來的書籍。


    佛經具有其修身養性的一麵,早在漢朝就已經開始流行。


    張瑞對佛經沒什麽偏見。


    但要知道任何經文都需要人去解讀,而解讀佛經中又非常容易形成教派。


    真正令張瑞不滿的正是這方麵,佛教的運行方式有太多弊端。


    漢末時著名諸侯,佛教領袖笮融便在下邳郡大起浮屠寺,要下邳郡百姓日夜誦讀佛經,這使得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和佛教徒遷入下邳郡,前後高達五千多戶之多。


    每到佛祖誕辰(農曆四月八日),舉辦“浴佛會”,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迴,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塗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於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餘人。


    這不是個例,佛教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在諸夏曆史上一直奢靡成風。


    隻要佛教盛行,必然廣興寺廟,侵吞良田,籌集黃金,建築金身。


    杜牧的著名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是形容了佛教寺廟眾多的風貌。


    諸夏曆史上先後多次屠滅佛教,也就是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


    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周世宗滅佛。


    這其中原因複雜,但有很大一部分牽扯到經濟原因。


    講道理,張瑞有些不明白,道教諸神能夠以泥塑鑄型,為什麽佛教就非要以黃金鑄型?


    張瑞不希望諸夏墮落成貴霜模樣,曆朝曆代隻要經濟困難了就去推平幾座寺廟。


    況且大家都去研究佛經,出家修行了,誰來建設國家?


    於是孟朝幹脆頒布法令,國內禁止傳播佛經。任何人私下研究,嚴懲不貸。


    所有寺廟全部推平,其所有僧人、弟子還俗,侵吞的良田收歸官府,熔鑄的金像、銅像為百姓抵稅,按糧價減免田稅。


    僅此一項法令,官府增加公田一百六十三萬畝,增加黃金收入三千多斤,黃銅八萬多斤。


    解散的丘尼、僧人共計六萬餘人,等於新增了一個縣的人口,每年可生產糧食三百五十萬石,增加稅收三十萬石。


    這些人若是在寺廟中不事生產,每日靠化緣度日,一增一減,國家每年有近五百萬石糧食的缺額。


    而且這還隻是初步階段,當佛教興盛之後,僧人膨脹十倍,每年會有五千萬石糧食的差額。


    六十萬人口,五千萬石糧食,都因為寺廟而消失於中原。


    這是張瑞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張瑞走在了一眾武帝之前,率先滅佛。


    但即便如此,佛教亦應該為張瑞設置長明燈,為張瑞歌功頌德。


    因為張瑞在弘揚佛教方麵,實在是具有無人能比的重要地位。


    張瑞直接以官府行政力量,向所有藩國臣屬推行佛教。


    隻要藩國進貢,孟朝的迴賞當中必然有浩瀚的佛經。這導致孟朝周圍,所有屬國當中都佛教盛行。


    比如正在向高原挺進的羌人,說不準要提前創造出藏傳佛教。


    而在北方的匈奴、烏桓、鮮卑等胡虜也被張瑞禍害不清,境內喇嘛教盛行。


    而且孟朝直接派官員指導這些胡人部落該如何崇尚宗教,首先是讓各酋長都下令予以宗教人員特權,免賦免稅免役。其次給予宗教首領特權,允許其參與政治活動。


    當然最狠的還是,直接剝奪胡人的婚育權。每戶男丁隻有一半能夠結婚生育,比如一戶生了五個兒子,其中兩到三個都要去寺廟出家。


    這也就是大清鼎鼎有名的“一座喇嘛廟,能頂十萬兵”說法的由來。


    眾所周知,一般信仰佛教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武德低地。


    通過幫周圍藩臣國家信仰佛教,不但會削弱其國民財富,還會降低其武德,幫助其國民修身養性。


    張瑞覺得自己可真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佛教大善人。


    當然了,這種好事張瑞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倭國列島。


    不需要鑒真大師東渡了,孟朝官府直接提前數百年將偉大的佛教文化傳揚到倭國列島。


    好處已經說過了,到時候去劫掠財富就不需要到處搜刮了,直接進寺廟就夠了。而且不需要推平,把他們留在那裏,他們就如同會生金蛋的母雞,定期過去收割就行。


    另一點則是腐化倭人尚武精神,瓦解其抵抗實力。


    這也就是所謂的軟刀子磨肉。


    荀興直到離去時,依舊魂不守舍。


    這次來皇宮好像給自己招惹到了一個天大的麻煩。


    也不知為什麽陛下對倭國有那麽看重,各種挖其根基的手段是層出不窮。


    荀興再遲鈍也看出來了,陛下不將倭國整治的亡國滅種是絕不會善罷甘休。


    而自己因為奸名在外,很顯然是為陛下擔負起了這項重任。


    所有人都會以為是自己貪圖倭國美色,所以糾集勢力去削弱倭國。


    可隻有自己清楚,這件事的背後究竟有怎樣恐怖的身影。若是自己不能出色完成使命,怕是將來必然會被陛下清算了。


    不過,看著荀興離去的背影,張瑞對他充滿信心。


    張瑞永遠也忘不掉,這家夥當初來孟縣議事時,自言賄賂叛軍的那一幕。


    與表現出來的懦弱諂媚不同,骨子裏這是一個瘋狂且沒有底線的家夥。


    而亡其國,絕其苗裔,最需要這種人才。


    除了對倭人的厭惡,張瑞對東瀛列島其實也很感興趣。


    與常人印象中的土地狹小貧瘠不同,其實東瀛列島算是絕對意義上的富饒肥沃。


    這裏氣候溫暖,適宜耕種,適宜漁獵,人口在赫赫有名的戰國時代就成功突破了千萬大關。


    千萬人口已經占了孟朝人口的三分之一。


    不過被張瑞各種手段禍害之後,島上的人口顯然會顯著下降。


    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口衰落到一定程度後,張瑞打算在氣候適合的土地上重新建立社稷,營建城池,推行中原文化。再設立一位藩王。


    7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