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在皇宮中仔細的翻看著手中的奏折。
奏折是孟朝藩臣,鮮卑大人步度根所上。
內容非常清晰,語氣非常恭敬,寫道:“伏惟陛下躬上聖之質,承無窮之緒,使方今山河平一。臣聞古之聖訓,必使文軌攸同,德服遠方。鮮卑既沐德化,臣又為大孟之臣。豈敢與陛下禮不同製,服不同儀。臣誠愚鄙,不達事機,不敢輒廢大義,輒以上聞聖聽。鮮卑請變服,襲冠帶。願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慮一得。伏惟皇帝陛下既聖且安,泰永多福。”
張瑞看著奏折,對一旁德內閣首輔審配問道:“首輔以為步度根此番奏折是何意?”
審配看過奏折,上麵還有自己的票擬內容:“請恩賜之,使移居中(和諧)國。”因而立即迴道:“步度根在鮮卑三部當中,向來親近我諸夏。又沒有多大野心,此前要依賴陛下派出並州鐵騎相助,才能堪堪擋住軻比能進犯。”
“如今聖朝一統寰宇,軍威日盛。田豫將軍一戰大破三郡烏桓,擄眾數十萬。北疆震怖,胡虜驚駭。紛紛退出塞外。”
“以步度根情況而言,其絕不敢挑起戰爭,與我聖朝為敵。但若在塞外苦寒之地遊蕩,亦並非一件舒心愜意之事。某以為步度根是欲以數萬鮮卑為進身之資,換取一份榮華富貴。”
張瑞翻閱奏折的手一頓,抬起頭看著審配問道:“首輔以為步度根此舉並非為了爭王爭霸,而是為了立功受賞?”
審配重重點頭,誠懇的諫言道:“陛下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然臣容臣諫之,陛下不宜妄自菲薄。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何故總不以藩臣為臣?卻視其為平起平坐之輩?”
張瑞內心一虛。
藩臣也是臣。
這一說法,裏裏外外,各位大臣或直接或委婉的向自己表達過許多次了。
但拜大宋所賜,張瑞總是將北方胡虜當作生死大敵,是能夠騎在中原頭上,作威作福,導致神州陸沉的心腹大患。
至今張瑞還是沒能適應,將遙遠塞北的一位部落首領,當作自己的部下臣子。沒能習慣,他們並非每個人都雄才大略,有鯨吞天下之心。
這份奏折,張瑞反反複複的看過很多次。一直在想,步度根是不是想變法圖強,學習中原先進文明。
但在審配看來,這卻很簡單。就是一位臣子,為了討陛下歡心,立功受賞,從此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至於數萬鮮卑部落子民,去種田還是去遊牧,有什麽區別呢?
步度根從來就沒想過要帶著這幾萬鮮卑人南下劫掠中原。既然在塞北受冰雪極寒,風吹雨打。為什麽不去長安享受中原繁華,愜意生活?
反正都是當孟朝臣子,當個鮮卑酋長也是當,當個將軍、大夫也是當。
至於說在長安生活,安全可能被朝廷一手拿捏。這就屬於胡思亂想了。自己若未曾得罪皇帝,皇帝怎麽會主動去迫害一位帶頭歸順,且無實權的胡人首領?
反過來,若自己得罪了皇帝。就算自己躲到塞外,一樣會被中原大軍痛毆一場,然後拉到長安,明正典刑。
身家性命,安全榮辱,從來就不曾掌握在步度根自己手中。
張瑞看了一眼奏折上審配的票擬,問道:“卿言下之意,是隻對步度根一人封賞?使其迷戀長安繁華,不願返迴封國?”
說完,張瑞感覺這一幕怎麽那麽熟悉呢?
這不就是明朝發生的事情,前後有四位國王來到大明,死活不願迴國,就算死也要埋在大明土地上。
審配卻搖了搖頭,說道:“臣請恩賞之,不僅賞步度根,更賞其全族。”
“恩賞會不會太豐厚?”
審配笑著迴道:“允其移居中國,人皆授田四十畝。如此才能體現陛下聖恩。”
“哈哈哈”張瑞不禁大笑,說道:“未曾想,首輔竟然亦有如此幽默之時。將其部族編戶齊民,授田定居,去其風俗,竟然亦是賞賜。”
玩笑了片刻,審配說道:“自古以來,為國為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少。而自私自利,貪圖富貴者多。夷狄之君,既然主動上表,請變服,襲冠帶。此乃天賜之機,宜妥善安置。使此成為佳例。”
“歸化者,其君長身居高位,安享富貴。其百姓亦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讓吏部考核其功績,予以封賞。其部族移居內地,分散安置。徹底去其風俗。化遊牧為農耕,去其服飾,穿戴我孟朝衣裳。繳納賦稅,一如我朝百姓。”
因為步度根的上表,張瑞心情頗佳。這不僅僅是一個鮮卑部族歸順的問題,而是二十年時間邊疆的和平。
北庭將軍田豫率騎兵出賽,接受鮮卑西部投降歸順。
這一幕,讓張瑞想起了霍去病率兵出長城,監督休屠、渾邪兩部的投降。
孟朝百姓的民族自豪感將極大得到增強。而且塞內增加五萬人,塞外減少五萬胡虜。一增一減,是十萬人的差距。
至少二十年內,下一代胡虜長成之前,邊疆的胡人會虛弱很長一段時間。
但張瑞的好心情沒能持續多久,四月,安西戰事還未展開。涼州先傳來軍情。
涼州羌人、氐人因官府政令與其習俗相悖,暴起叛亂,殺令居縣令,發起叛亂。
叛亂一起,規模浩大。星火燎原,整個涼州境內,金城、武威、隴西、天水、張掖、武都六郡皆有暴徒。
涼州的叛亂,早在當初定下涼州政策之時,關西官員就有預見。
這是人口基數決定的,涼州漢人百不餘一,偌大一個州,諸夏苗裔隻有寥寥數萬人,即便經曆了一係列的遷戶,移民。
到建康四年,涼州諸夏百姓也隻有二十餘萬人。
但二十餘萬人,在關東也就是兩個縣的人口。在涼州卻要統治數十萬裏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剩下的近兩百萬胡人卻要接受諸夏統治,使用諸夏習俗。會發起叛亂,也就在意料之中。
不過長安針對涼州叛亂的廷議還未召開,涼州局勢就極速的奔向了一個曆史岔路。
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況,獨屬於孟朝特色的形勢,在涼州上演。
奏折是孟朝藩臣,鮮卑大人步度根所上。
內容非常清晰,語氣非常恭敬,寫道:“伏惟陛下躬上聖之質,承無窮之緒,使方今山河平一。臣聞古之聖訓,必使文軌攸同,德服遠方。鮮卑既沐德化,臣又為大孟之臣。豈敢與陛下禮不同製,服不同儀。臣誠愚鄙,不達事機,不敢輒廢大義,輒以上聞聖聽。鮮卑請變服,襲冠帶。願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慮一得。伏惟皇帝陛下既聖且安,泰永多福。”
張瑞看著奏折,對一旁德內閣首輔審配問道:“首輔以為步度根此番奏折是何意?”
審配看過奏折,上麵還有自己的票擬內容:“請恩賜之,使移居中(和諧)國。”因而立即迴道:“步度根在鮮卑三部當中,向來親近我諸夏。又沒有多大野心,此前要依賴陛下派出並州鐵騎相助,才能堪堪擋住軻比能進犯。”
“如今聖朝一統寰宇,軍威日盛。田豫將軍一戰大破三郡烏桓,擄眾數十萬。北疆震怖,胡虜驚駭。紛紛退出塞外。”
“以步度根情況而言,其絕不敢挑起戰爭,與我聖朝為敵。但若在塞外苦寒之地遊蕩,亦並非一件舒心愜意之事。某以為步度根是欲以數萬鮮卑為進身之資,換取一份榮華富貴。”
張瑞翻閱奏折的手一頓,抬起頭看著審配問道:“首輔以為步度根此舉並非為了爭王爭霸,而是為了立功受賞?”
審配重重點頭,誠懇的諫言道:“陛下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然臣容臣諫之,陛下不宜妄自菲薄。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何故總不以藩臣為臣?卻視其為平起平坐之輩?”
張瑞內心一虛。
藩臣也是臣。
這一說法,裏裏外外,各位大臣或直接或委婉的向自己表達過許多次了。
但拜大宋所賜,張瑞總是將北方胡虜當作生死大敵,是能夠騎在中原頭上,作威作福,導致神州陸沉的心腹大患。
至今張瑞還是沒能適應,將遙遠塞北的一位部落首領,當作自己的部下臣子。沒能習慣,他們並非每個人都雄才大略,有鯨吞天下之心。
這份奏折,張瑞反反複複的看過很多次。一直在想,步度根是不是想變法圖強,學習中原先進文明。
但在審配看來,這卻很簡單。就是一位臣子,為了討陛下歡心,立功受賞,從此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至於數萬鮮卑部落子民,去種田還是去遊牧,有什麽區別呢?
步度根從來就沒想過要帶著這幾萬鮮卑人南下劫掠中原。既然在塞北受冰雪極寒,風吹雨打。為什麽不去長安享受中原繁華,愜意生活?
反正都是當孟朝臣子,當個鮮卑酋長也是當,當個將軍、大夫也是當。
至於說在長安生活,安全可能被朝廷一手拿捏。這就屬於胡思亂想了。自己若未曾得罪皇帝,皇帝怎麽會主動去迫害一位帶頭歸順,且無實權的胡人首領?
反過來,若自己得罪了皇帝。就算自己躲到塞外,一樣會被中原大軍痛毆一場,然後拉到長安,明正典刑。
身家性命,安全榮辱,從來就不曾掌握在步度根自己手中。
張瑞看了一眼奏折上審配的票擬,問道:“卿言下之意,是隻對步度根一人封賞?使其迷戀長安繁華,不願返迴封國?”
說完,張瑞感覺這一幕怎麽那麽熟悉呢?
這不就是明朝發生的事情,前後有四位國王來到大明,死活不願迴國,就算死也要埋在大明土地上。
審配卻搖了搖頭,說道:“臣請恩賞之,不僅賞步度根,更賞其全族。”
“恩賞會不會太豐厚?”
審配笑著迴道:“允其移居中國,人皆授田四十畝。如此才能體現陛下聖恩。”
“哈哈哈”張瑞不禁大笑,說道:“未曾想,首輔竟然亦有如此幽默之時。將其部族編戶齊民,授田定居,去其風俗,竟然亦是賞賜。”
玩笑了片刻,審配說道:“自古以來,為國為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者少。而自私自利,貪圖富貴者多。夷狄之君,既然主動上表,請變服,襲冠帶。此乃天賜之機,宜妥善安置。使此成為佳例。”
“歸化者,其君長身居高位,安享富貴。其百姓亦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讓吏部考核其功績,予以封賞。其部族移居內地,分散安置。徹底去其風俗。化遊牧為農耕,去其服飾,穿戴我孟朝衣裳。繳納賦稅,一如我朝百姓。”
因為步度根的上表,張瑞心情頗佳。這不僅僅是一個鮮卑部族歸順的問題,而是二十年時間邊疆的和平。
北庭將軍田豫率騎兵出賽,接受鮮卑西部投降歸順。
這一幕,讓張瑞想起了霍去病率兵出長城,監督休屠、渾邪兩部的投降。
孟朝百姓的民族自豪感將極大得到增強。而且塞內增加五萬人,塞外減少五萬胡虜。一增一減,是十萬人的差距。
至少二十年內,下一代胡虜長成之前,邊疆的胡人會虛弱很長一段時間。
但張瑞的好心情沒能持續多久,四月,安西戰事還未展開。涼州先傳來軍情。
涼州羌人、氐人因官府政令與其習俗相悖,暴起叛亂,殺令居縣令,發起叛亂。
叛亂一起,規模浩大。星火燎原,整個涼州境內,金城、武威、隴西、天水、張掖、武都六郡皆有暴徒。
涼州的叛亂,早在當初定下涼州政策之時,關西官員就有預見。
這是人口基數決定的,涼州漢人百不餘一,偌大一個州,諸夏苗裔隻有寥寥數萬人,即便經曆了一係列的遷戶,移民。
到建康四年,涼州諸夏百姓也隻有二十餘萬人。
但二十餘萬人,在關東也就是兩個縣的人口。在涼州卻要統治數十萬裏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剩下的近兩百萬胡人卻要接受諸夏統治,使用諸夏習俗。會發起叛亂,也就在意料之中。
不過長安針對涼州叛亂的廷議還未召開,涼州局勢就極速的奔向了一個曆史岔路。
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況,獨屬於孟朝特色的形勢,在涼州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