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這些能臣名士,在諫言勸導方麵,真的是十分擅長。各種引經據典,描繪宏圖。
經過蘇則的一番描述,張瑞對萬裏之外一無所知的區域,現在就隻剩下了一個印象。
貴霜人口上千萬,龐大而又富庶,卻虛弱不堪,軍力廢弛。
這就像是當世的大清,軟弱無能的龐大帝國,擁有大量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力。
隻要對著房門踹上一腳,這虛弱的帝國就會轟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稱臣,進獻天量的財富。
一千三百多萬人口,比關西人口總數還要多。
曆史上赤壁之戰時,中原在冊人口僅六百萬。晉朝統一全國時,人口也才一千七百萬。
有這一千三百萬人納貢奉獻。孟朝的綜合實力,就幾乎等同於額外增加了一份曆史上晉朝的實力。
說張瑞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師的三年平遼,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對著崇禎皇帝各種描繪宏圖,各種鼓氣誘導。結果一路平遼平到了北京城下。
這方麵,張瑞也沒有比崇禎皇帝強到那裏去。
萬裏外西域的情況,對張瑞而言完全籠罩著一片黑幕。曆史外掛失效,隻能任由這些官員去描述一個他們想展現的印象。
張瑞注視著蘇則,鄭重的說道:“軍國大事,並非兒戲,兩萬四千餘將士全係於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勝把握,能率領這兩萬士卒,立不世之功?”
蘇則重重的點頭,說道:“陛下,安西數萬將士官吏,勵精圖治,夙興夜寐,就隻為能一戰大敗貴霜。隻要契機到達,必執其君問罪禦前。去其帝號,立其藩輔。”
出師的大義已經確定了,而且威嚴堂皇,無任何人能夠質疑。
貴霜國王,不奉中(和諧)國為主。且僭越尊位,妄稱天子。
諸夏大軍征討不臣,去其帝號,師出有名。
這是中原大一統王朝獨有的驕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邊敢妄自稱帝的國家,無論安南、朝鮮,還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討。這些國家也已經習慣了國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冊封。
所以大軍出征,不會有任何百姓、軍人感覺有失道義。
見蘇則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張瑞也沒什麽可幹預的了。官員職責在此,勝則升遷受賞,敗了也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
張瑞說道:“既然萬事俱備,那朕便不給卿多增加負擔。隻是朕頗為好奇,卿所言契機究竟是什麽?”
蘇則見陛下已經默許安西都護府對貴霜宣戰,全權負責對貴霜的大規模戰事,緊繃的心弦終於放鬆下來,語氣輕鬆的說道:“貴霜國王胡毗色伽二世於光和六年(183年)登基,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聵國王。其在任期間,貴霜衰敗跡象明顯。貴霜所羈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繼宣布獨立。臣聽聞在其統治西部,唿羅珊、花剌子模亦脫離貴霜統治。”
“貴霜國力、民心等都在持續下降,而在國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公元199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貴霜國力、軍力、人心、組織能力降到最低之時。”
“胡毗色伽二世,從前年開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經眾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國都在整兵備戰,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脫離貴霜統治。”
張瑞目露驚訝,看向蘇則,問道:“莫非卿打算統合西域各國?”
蘇則笑著點頭,說道:“此次征貴霜,臣打算率兩萬大軍出征,再征調烏桓、車師、高昌、且末等十國軍隊,共計三萬胡騎隨軍征戰。”
被蘇則笑容傳染,張瑞也麵帶笑意。在史書上經常看到的胡騎,終於在孟朝也出現了。
大一統王朝征伐四方,經常會征調胡騎從軍助戰。這就是自帶幹糧的仆從軍啊。
考慮到貴霜信仰佛教,且入主了印度地區。兩個最能削弱戰鬥力的因素,貴霜全占了。這導致曆史上,貴霜出動七萬大軍,卻被班超一千人給打的跪地請降。
那孟朝出動兩萬精銳步騎,再加上三萬胡騎相助,共計五萬大軍,無論是軍隊規模還是大軍戰力方麵,都占據絕對優勢。
昏聵的貴霜國王去世,國內局勢必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陷入動蕩,軍事調動不暢,縱然貴霜國內有五十萬大軍,能及時調到前線作戰的軍隊,可能也不及五萬。
這種情況下,占據絕對優勢的孟朝大軍能夠打出摧枯拉朽的戰績,一路高歌猛進,迅速打進貴霜國都。
說不定孟朝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貴霜還沒定下究竟哪個王子繼承王位。
退一步而言,就算新任國王已經登基。蘇則也可以將其罷黜,扶持另一位主動臣服,願意作孟朝藩臣的王子登基。
想到孟朝剛建立,就有可能征服四大帝國中的另一個,設立其為藩臣,年年收取歲貢。
張瑞的心情頗為激動,對蘇則說道:“朕會下令涼州布政使將敦煌、張掖、酒泉一帶府庫存糧送往安西,使卿無後勤之憂。另外朕再派遣兩員良將,助卿一臂之力。”
孟朝大軍中良將雲集,往日裏都在中原參與群雄逐鹿,一統山河。
蘇則完全不敢奢望能從朝廷手中要幾位良將相助。如今朝廷穩固,是時候將驍勇良將調往邊疆,主管一方了。
有當世名將相助,蘇則對大敗貴霜,將更有把握,因而關切的問道:“不知陛下欲將何人調往安西?”
蘇則最希望的兩名將領當然是帝國雙壁,羊承、諸葛亮既年輕,又有才華。到了安西方便指揮,又不會與自己爭權。
隻可惜,這兩人一個去了江南水澤,一個去了遼東雪原。
看著蘇則緊張而又關切的表情,張瑞一笑,能體諒他的難處,因而沒有派資曆太老的將軍。說道:“左驍衛右將軍長孫素。”
長孫素是上一屆的武考狀元,無論騎射武藝,還是剽悍驍勇都為當界之最。與諸葛亮相比,唯一的差距在於長孫素幼時貧困,未能入讀長安學宮,接受兵家學院係統性的軍事熏陶。
但即便如此,其在軍旅中亦屢建功勳,能征善戰,聞名軍中。雖不及武廟十哲,但也是韓擒虎、尉遲恭一級的良將。
70
經過蘇則的一番描述,張瑞對萬裏之外一無所知的區域,現在就隻剩下了一個印象。
貴霜人口上千萬,龐大而又富庶,卻虛弱不堪,軍力廢弛。
這就像是當世的大清,軟弱無能的龐大帝國,擁有大量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力。
隻要對著房門踹上一腳,這虛弱的帝國就會轟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稱臣,進獻天量的財富。
一千三百多萬人口,比關西人口總數還要多。
曆史上赤壁之戰時,中原在冊人口僅六百萬。晉朝統一全國時,人口也才一千七百萬。
有這一千三百萬人納貢奉獻。孟朝的綜合實力,就幾乎等同於額外增加了一份曆史上晉朝的實力。
說張瑞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師的三年平遼,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對著崇禎皇帝各種描繪宏圖,各種鼓氣誘導。結果一路平遼平到了北京城下。
這方麵,張瑞也沒有比崇禎皇帝強到那裏去。
萬裏外西域的情況,對張瑞而言完全籠罩著一片黑幕。曆史外掛失效,隻能任由這些官員去描述一個他們想展現的印象。
張瑞注視著蘇則,鄭重的說道:“軍國大事,並非兒戲,兩萬四千餘將士全係於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勝把握,能率領這兩萬士卒,立不世之功?”
蘇則重重的點頭,說道:“陛下,安西數萬將士官吏,勵精圖治,夙興夜寐,就隻為能一戰大敗貴霜。隻要契機到達,必執其君問罪禦前。去其帝號,立其藩輔。”
出師的大義已經確定了,而且威嚴堂皇,無任何人能夠質疑。
貴霜國王,不奉中(和諧)國為主。且僭越尊位,妄稱天子。
諸夏大軍征討不臣,去其帝號,師出有名。
這是中原大一統王朝獨有的驕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邊敢妄自稱帝的國家,無論安南、朝鮮,還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討。這些國家也已經習慣了國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冊封。
所以大軍出征,不會有任何百姓、軍人感覺有失道義。
見蘇則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張瑞也沒什麽可幹預的了。官員職責在此,勝則升遷受賞,敗了也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
張瑞說道:“既然萬事俱備,那朕便不給卿多增加負擔。隻是朕頗為好奇,卿所言契機究竟是什麽?”
蘇則見陛下已經默許安西都護府對貴霜宣戰,全權負責對貴霜的大規模戰事,緊繃的心弦終於放鬆下來,語氣輕鬆的說道:“貴霜國王胡毗色伽二世於光和六年(183年)登基,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聵國王。其在任期間,貴霜衰敗跡象明顯。貴霜所羈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繼宣布獨立。臣聽聞在其統治西部,唿羅珊、花剌子模亦脫離貴霜統治。”
“貴霜國力、民心等都在持續下降,而在國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公元199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貴霜國力、軍力、人心、組織能力降到最低之時。”
“胡毗色伽二世,從前年開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經眾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國都在整兵備戰,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時,脫離貴霜統治。”
張瑞目露驚訝,看向蘇則,問道:“莫非卿打算統合西域各國?”
蘇則笑著點頭,說道:“此次征貴霜,臣打算率兩萬大軍出征,再征調烏桓、車師、高昌、且末等十國軍隊,共計三萬胡騎隨軍征戰。”
被蘇則笑容傳染,張瑞也麵帶笑意。在史書上經常看到的胡騎,終於在孟朝也出現了。
大一統王朝征伐四方,經常會征調胡騎從軍助戰。這就是自帶幹糧的仆從軍啊。
考慮到貴霜信仰佛教,且入主了印度地區。兩個最能削弱戰鬥力的因素,貴霜全占了。這導致曆史上,貴霜出動七萬大軍,卻被班超一千人給打的跪地請降。
那孟朝出動兩萬精銳步騎,再加上三萬胡騎相助,共計五萬大軍,無論是軍隊規模還是大軍戰力方麵,都占據絕對優勢。
昏聵的貴霜國王去世,國內局勢必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陷入動蕩,軍事調動不暢,縱然貴霜國內有五十萬大軍,能及時調到前線作戰的軍隊,可能也不及五萬。
這種情況下,占據絕對優勢的孟朝大軍能夠打出摧枯拉朽的戰績,一路高歌猛進,迅速打進貴霜國都。
說不定孟朝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貴霜還沒定下究竟哪個王子繼承王位。
退一步而言,就算新任國王已經登基。蘇則也可以將其罷黜,扶持另一位主動臣服,願意作孟朝藩臣的王子登基。
想到孟朝剛建立,就有可能征服四大帝國中的另一個,設立其為藩臣,年年收取歲貢。
張瑞的心情頗為激動,對蘇則說道:“朕會下令涼州布政使將敦煌、張掖、酒泉一帶府庫存糧送往安西,使卿無後勤之憂。另外朕再派遣兩員良將,助卿一臂之力。”
孟朝大軍中良將雲集,往日裏都在中原參與群雄逐鹿,一統山河。
蘇則完全不敢奢望能從朝廷手中要幾位良將相助。如今朝廷穩固,是時候將驍勇良將調往邊疆,主管一方了。
有當世名將相助,蘇則對大敗貴霜,將更有把握,因而關切的問道:“不知陛下欲將何人調往安西?”
蘇則最希望的兩名將領當然是帝國雙壁,羊承、諸葛亮既年輕,又有才華。到了安西方便指揮,又不會與自己爭權。
隻可惜,這兩人一個去了江南水澤,一個去了遼東雪原。
看著蘇則緊張而又關切的表情,張瑞一笑,能體諒他的難處,因而沒有派資曆太老的將軍。說道:“左驍衛右將軍長孫素。”
長孫素是上一屆的武考狀元,無論騎射武藝,還是剽悍驍勇都為當界之最。與諸葛亮相比,唯一的差距在於長孫素幼時貧困,未能入讀長安學宮,接受兵家學院係統性的軍事熏陶。
但即便如此,其在軍旅中亦屢建功勳,能征善戰,聞名軍中。雖不及武廟十哲,但也是韓擒虎、尉遲恭一級的良將。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