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朝的帝國雙壁一位是羊承,另一位同樣是家中次子,即武侯諸葛亮。
兩人的軍事才幹雖然都被長安學宮所驚歎,但風格卻大不相同。
羊承的風格屬於傳統印象中的將領,即善用兵,變化若神,又驍勇猛烈。能帶領鐵騎縱橫萬裏,身先士卒者,無外乎如是。
而諸葛亮則更像是一位軍事家,在戰場變化上沒有太多驚豔奇策。其一項的風格是主張賞罰分明,精練士卒,嚴明軍紀,使三軍如臂使指,戰力冠絕一時。所以其也無需太多華麗操作,隻要大軍壓上去,就能大破敵軍。
尤其火藥技術的逐漸成熟,大軍攻城,精銳甲士無邊無際,井欄雲梯千重,能順利掩護工兵在城門附近安置炸藥包。
這使最後一項能抵擋諸葛亮大軍進兵的防禦壁壘也失去了防禦價值。
給諸葛亮一段成長時間,當世就再也沒有人能在正麵戰場,擋住諸葛亮的攻勢了。
對曆史感興趣的人一定都聽過亞曆山大大帝的名字,這位君王帶著三四萬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訓練有素軍隊,一路遠征,從歐洲一直打到了印度,打到了他們以為的世界盡頭,才班師返迴。
之所以有這種戰績,其一是因為腓力二世留下的軍隊能征善戰,其二則是亞曆山大大帝是一位天才將領,一路戰無不勝,能確保每攻必克,逢戰必勝。
如今諸葛亮也同時具備了這兩項條件,孟朝有無數驍勇善戰的基層將領,有一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大軍。諸葛亮親自指揮的戰事也是戰無不勝。
張瑞打算將這位年輕的天才將領派到遠東都護府去擔任節度使,拿鮮卑、烏桓、高句麗、夫餘、辰韓等小國練練兵法,積累一下軍事經驗。
然後嚐試給他四萬精銳步騎,讓他一路向西,揚孟朝國威於萬裏。
鄭和下西洋,展現國威的對象沒什麽大國。
但孟朝不同,當世同時存在四大帝國,即孟朝,貴霜,安息,羅馬。
若是孟朝鐵騎一路打爆另外三大帝國,攻到歐洲境內,歐洲人就會提前感受到來自東方的無上軍威。
這種事情看起來比較魔幻,但卻絕對能做得到。
在五百多年前亞曆山大大帝就能打穿歐亞,沒道理五百年後的東方人做不到。
蒙古的長子西征一路橫掃歐亞,打到匈牙利、維也納。若非蒙古大汗蒙哥被宋軍射殺在釣魚城下,導致第三次蒙古西征匆忙結束。蒙古人對歐洲的戰事絕不會止步於地中海。
張瑞舉起手中的遠望鏡,看向校場內活躍的羊承、諸葛亮,忽然嘴角上揚,孟朝或許可以組織一次次子西征。讓羊承、諸葛亮、司馬懿這些家中次子,率軍從安西都護府向西攻略,征服不臣,橫掃歐亞。
場中諸葛亮與羊承就是截然不同的氣質,其人溫潤如玉,平靜的站在場內。身披一身精良明光鎧甲,持槊帶刀,背負一把神臂弓與三十根弩箭。此外腰間、後背還掛著皮囊、盂缽、火石、兵工鏟、斧頭等各種單兵工具。
這身打扮與羽扇綸巾的形象大相徑庭,然而諸葛亮卻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因為自從被授予千牛備身的官職之後,諸葛亮每個月都會有十天的當值時間,在宮中披甲持槊為張瑞衛戍廊下。
早已習慣了這套精良的裝備,與平日裏略有區別的地方在於今日身上多了一些單兵工具。
不要拿看明清那些腐儒的視角來看當朝孟國士子,這些青年才俊,更像是唐朝的豪傑少年。文能作詩流傳千年,武能策馬持槊征戰沙場。
不論李白是不是一位劍仙,唐朝邊塞詩、豪放派的風格是毋庸置疑是獨成一派的,像岑參這種大文豪,直接就在安西都護府效力。
孟朝尚武之風比唐代有過之而無不及,隻可惜這文風至今還沒什麽進展。
隨著考官一聲令下,所有士子負重奔跑起來,將會沿著長安城負行軍百裏。
後世以為的諸葛丞相,斯文儒雅,弱不禁風,坐在四輪車上羽扇綸巾。
實際上的諸葛亮,身高八尺,一米八六以上的高大身材,容貌甚偉,隨身佩劍,精通君子六藝。更善騎射,能左右開弓。披甲持槊,能行軍百裏。一隻手能打十幾個後世跑個一千米就上氣不接下氣的宅男。(這裏不是內涵學生,隻是大學的一千米體能測試,大家更有切身體會。跑完一千米後,肺都要燒裂了吧?)
而諸葛亮隻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還有無數英才學子都像他一樣,崇文尚武。如陸遜、羊祜都是出身名門,而統兵作戰,位列武廟。
等待期間,趙虞笑著說道:“陛下年年帶著全家來為將門子弟助威喝彩,說是關注子侄輩。可今歲真有了自家子侄在場上,陛下卻一直在關注其他人。”
張瑞放下遠望鏡,暢快一笑,說道:“羊承自幼在關西成長,營養豐富,奶酪、肉食未曾有缺。其身高八尺有餘,體魄強健,為將門嫡係。若精心培養十年,其在第一關還需格外關注,那可就完全辜負了朕對他的厚往。”
趙虞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予陪同陛下觀看武舉亦有數屆,最大印象便是這士子身高愈發高大魁梧,射藝愈發精湛。俗語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隻看這士子體魄,便知曉關西生活之富足。沒有充足餉飯,幼子斷然不能長到如此身高。沒有平靜生活,士子們亦無法鑽心精研射藝。”
張瑞歎了口氣,說道:“還不值得自矜。如今場中這些身材高大之士子,多為將門子弟。何時關中普通百姓家中的幼子,成年之後都有八尺身高,便是盛世即將到來。”
趙虞寬慰道:“將門子弟亦為陛下治下之民。有無數身高八尺的青年,充盈軍隊,護衛孟朝社稷。天下平寧,陛下期望之盛世指日可期。”
這點倒是的確值得欣慰。
張瑞的北衙禁軍,最親近的左千牛衛禁軍中,甲騎具裝部隊一千人都是身高八尺以上的全軍精銳。
70
兩人的軍事才幹雖然都被長安學宮所驚歎,但風格卻大不相同。
羊承的風格屬於傳統印象中的將領,即善用兵,變化若神,又驍勇猛烈。能帶領鐵騎縱橫萬裏,身先士卒者,無外乎如是。
而諸葛亮則更像是一位軍事家,在戰場變化上沒有太多驚豔奇策。其一項的風格是主張賞罰分明,精練士卒,嚴明軍紀,使三軍如臂使指,戰力冠絕一時。所以其也無需太多華麗操作,隻要大軍壓上去,就能大破敵軍。
尤其火藥技術的逐漸成熟,大軍攻城,精銳甲士無邊無際,井欄雲梯千重,能順利掩護工兵在城門附近安置炸藥包。
這使最後一項能抵擋諸葛亮大軍進兵的防禦壁壘也失去了防禦價值。
給諸葛亮一段成長時間,當世就再也沒有人能在正麵戰場,擋住諸葛亮的攻勢了。
對曆史感興趣的人一定都聽過亞曆山大大帝的名字,這位君王帶著三四萬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訓練有素軍隊,一路遠征,從歐洲一直打到了印度,打到了他們以為的世界盡頭,才班師返迴。
之所以有這種戰績,其一是因為腓力二世留下的軍隊能征善戰,其二則是亞曆山大大帝是一位天才將領,一路戰無不勝,能確保每攻必克,逢戰必勝。
如今諸葛亮也同時具備了這兩項條件,孟朝有無數驍勇善戰的基層將領,有一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大軍。諸葛亮親自指揮的戰事也是戰無不勝。
張瑞打算將這位年輕的天才將領派到遠東都護府去擔任節度使,拿鮮卑、烏桓、高句麗、夫餘、辰韓等小國練練兵法,積累一下軍事經驗。
然後嚐試給他四萬精銳步騎,讓他一路向西,揚孟朝國威於萬裏。
鄭和下西洋,展現國威的對象沒什麽大國。
但孟朝不同,當世同時存在四大帝國,即孟朝,貴霜,安息,羅馬。
若是孟朝鐵騎一路打爆另外三大帝國,攻到歐洲境內,歐洲人就會提前感受到來自東方的無上軍威。
這種事情看起來比較魔幻,但卻絕對能做得到。
在五百多年前亞曆山大大帝就能打穿歐亞,沒道理五百年後的東方人做不到。
蒙古的長子西征一路橫掃歐亞,打到匈牙利、維也納。若非蒙古大汗蒙哥被宋軍射殺在釣魚城下,導致第三次蒙古西征匆忙結束。蒙古人對歐洲的戰事絕不會止步於地中海。
張瑞舉起手中的遠望鏡,看向校場內活躍的羊承、諸葛亮,忽然嘴角上揚,孟朝或許可以組織一次次子西征。讓羊承、諸葛亮、司馬懿這些家中次子,率軍從安西都護府向西攻略,征服不臣,橫掃歐亞。
場中諸葛亮與羊承就是截然不同的氣質,其人溫潤如玉,平靜的站在場內。身披一身精良明光鎧甲,持槊帶刀,背負一把神臂弓與三十根弩箭。此外腰間、後背還掛著皮囊、盂缽、火石、兵工鏟、斧頭等各種單兵工具。
這身打扮與羽扇綸巾的形象大相徑庭,然而諸葛亮卻並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因為自從被授予千牛備身的官職之後,諸葛亮每個月都會有十天的當值時間,在宮中披甲持槊為張瑞衛戍廊下。
早已習慣了這套精良的裝備,與平日裏略有區別的地方在於今日身上多了一些單兵工具。
不要拿看明清那些腐儒的視角來看當朝孟國士子,這些青年才俊,更像是唐朝的豪傑少年。文能作詩流傳千年,武能策馬持槊征戰沙場。
不論李白是不是一位劍仙,唐朝邊塞詩、豪放派的風格是毋庸置疑是獨成一派的,像岑參這種大文豪,直接就在安西都護府效力。
孟朝尚武之風比唐代有過之而無不及,隻可惜這文風至今還沒什麽進展。
隨著考官一聲令下,所有士子負重奔跑起來,將會沿著長安城負行軍百裏。
後世以為的諸葛丞相,斯文儒雅,弱不禁風,坐在四輪車上羽扇綸巾。
實際上的諸葛亮,身高八尺,一米八六以上的高大身材,容貌甚偉,隨身佩劍,精通君子六藝。更善騎射,能左右開弓。披甲持槊,能行軍百裏。一隻手能打十幾個後世跑個一千米就上氣不接下氣的宅男。(這裏不是內涵學生,隻是大學的一千米體能測試,大家更有切身體會。跑完一千米後,肺都要燒裂了吧?)
而諸葛亮隻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還有無數英才學子都像他一樣,崇文尚武。如陸遜、羊祜都是出身名門,而統兵作戰,位列武廟。
等待期間,趙虞笑著說道:“陛下年年帶著全家來為將門子弟助威喝彩,說是關注子侄輩。可今歲真有了自家子侄在場上,陛下卻一直在關注其他人。”
張瑞放下遠望鏡,暢快一笑,說道:“羊承自幼在關西成長,營養豐富,奶酪、肉食未曾有缺。其身高八尺有餘,體魄強健,為將門嫡係。若精心培養十年,其在第一關還需格外關注,那可就完全辜負了朕對他的厚往。”
趙虞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予陪同陛下觀看武舉亦有數屆,最大印象便是這士子身高愈發高大魁梧,射藝愈發精湛。俗語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隻看這士子體魄,便知曉關西生活之富足。沒有充足餉飯,幼子斷然不能長到如此身高。沒有平靜生活,士子們亦無法鑽心精研射藝。”
張瑞歎了口氣,說道:“還不值得自矜。如今場中這些身材高大之士子,多為將門子弟。何時關中普通百姓家中的幼子,成年之後都有八尺身高,便是盛世即將到來。”
趙虞寬慰道:“將門子弟亦為陛下治下之民。有無數身高八尺的青年,充盈軍隊,護衛孟朝社稷。天下平寧,陛下期望之盛世指日可期。”
這點倒是的確值得欣慰。
張瑞的北衙禁軍,最親近的左千牛衛禁軍中,甲騎具裝部隊一千人都是身高八尺以上的全軍精銳。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