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鮮於輔為左驍衛大將軍,這意味著鮮於輔要進長安述職,將幽州的軍權轉交給關西將領。


    但這也並不是要徹底剝奪鮮於輔的軍權。


    十萬幽州軍對張瑞的忠誠度大概隻存在於一張嘴上。


    他們一張嘴,說出的詞是忠義,那就勉強看看張瑞的政令。


    但若他們張嘴說的是反叛,那麽十萬大軍操起刀槍就能跟關西大軍血戰不休。


    這近十萬人如今都是惴惴不安的狀態,對將來迷惘不已。唯一能安撫住他們,讓他們忠於朝廷的人就是鮮於輔。


    所以鮮於輔必須還是這支軍隊名義上的統帥。


    這種事在其他州郡可能比較困難,但在關西卻十分便利,有完整的典製章程。


    十二衛南衙禁軍,都會遙領數量不等的折衝府。


    比如左武衛多統領關中府兵,右驍衛多統領並州府兵,右武衛多是徐州府兵。


    而這支新建的左驍衛則對應著遙領幽州府兵。


    這對幽州十萬大軍而言,是一件足以安心的事情。


    統領他們的將軍依舊是鮮於輔,隻是十萬幽州兵將要精選士卒,沙汰老弱,組成府兵。


    鮮於輔部下這些人並不是職業軍人,打了這麽多年的仗,必然也有許多人想要解甲歸田,安享太平。


    當幽州軍安穩的接受了朝廷統治,想繼續打仗的編入府兵,想解甲歸田的借機迴家,那朝廷便算安穩住了這十萬大軍。


    府兵被編入折衝府,大量折衝都尉會嚴格管控著每個軍府千百人。


    那調兵權也就順利過渡到了兵部手中,跟鮮於輔就沒什麽關係了。


    這些折衝都尉可不會聽鮮於輔的命令,沒有兵部調令,哪怕左驍衛大將軍也調不動府兵一兵一卒。


    這便是先進製度的優勢,能夠極大避免將領擁兵自重,防止權臣掌控軍權。


    王淩詳細將左驍衛禁軍的構成,以及府兵的運作模式同田豫講清。


    田豫立即向張瑞拱手拜謝,這已經極大超過了自己來前與鮮於輔所料想的結果。


    自始至終,田豫與鮮於輔便沒有想過要投靠袁紹。


    天下十三州,關西在並州、涼州、司隸、益州、兗州、豫州、徐州、交州都占有絕對優勢。


    哪怕在冀州、荊州這種袁氏根深蒂固的地方,關西也占有大量郡縣。


    可以說天下之泰半都已歸於關西。


    此時關西政治清名,農業發達,經濟繁盛,稅賦滿倉,更兼大軍軍紀嚴明,剽悍善戰,謀士如雲,猛將如雨。軍隊戰力無與倫比,就連軍隊規模都遠超關東諸侯。


    田豫絕不信隻有冀州一隅之地的袁紹能夠打贏關西,坐擁天下。


    能夠以對手三分之一的軍隊,十分之一的財政實力,百分之一的補給,打出戰必勝,守必固,來去自如,仿佛在自家花園閑庭漫步的軍事家不是沒有。


    可惜這人在關西效力,名叫諸葛亮,而不叫袁紹。


    況且以武廟十哲的水平,也難改大勢。以寡敵眾,以弱擊強,攻守異體,必使功業陵遲。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若袁紹敢隻帶三五萬大軍主動進攻關西,遠征上千裏殺入關中平原,數十萬府兵能將袁紹全軍都砍碎在關西境內,一個也逃脫不了。


    不存在畏敵如虎一說,擁有絕對騎兵優勢的關西鐵騎能輕輕鬆鬆派出數萬騎兵掐斷袁紹綿延上千裏的糧道。


    而若袁紹做不到這些,無法破壞關西雄厚的戰爭底蘊。


    那麽冀州就必然處於戰略劣勢。


    當年楚漢相爭,已經完美演繹過這種形勢的結局了。


    高祖皇帝哪怕屢戰屢敗,但來自關中的增援源源不斷,大軍源源不絕,糧餉充沛無憂,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發起攻勢。


    所謂久守必失,強如楚霸王項羽,一生戰無不勝,也未曾攻入漢軍腹地關中,所以隻能消極對抗漢軍一次一次的進攻,最終四麵受敵,被圍在垓下,自刎烏江。


    困守冀州的袁紹,又能比霸王項羽多堅持幾年?


    多堅持幾年?田豫心如明鏡,開什麽玩笑?


    當年是楚軍戰力強,漢軍與諸侯聯軍人數多,項羽一直戰無不勝,所以才堅持了五年。


    但如今形勢是關西既戰力強悍,又人多勢眾。關東諸侯不但戰力遠遠不及,連軍隊規模都比不過關西。


    不被速滅都是天幸,還敢想比西楚霸王堅持更久?做什麽黃粱美夢。


    丞相張瑞在升任丞相之前可一直擔任的是領兵大將,一生戰績完美演繹了什麽叫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在升任丞相之前,還親自領兵十五萬,蕩清十幾萬殘暴西涼軍。


    而這支隻支撐了一年零兩個月的西涼軍,卻在當年的討董之戰中,打得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諸侯大敗而歸,死傷慘重。


    最終田豫說道:“某代鮮於公拜謝丞相厚賞。吾等必尊崇丞相號令,盡忠王事。”


    張瑞笑著點頭,說的:“汝能導人向善,忠於朝廷,亦為大功一件。遷任北庭中郎將,封都亭侯,食邑兩百戶,賞黃金五百斤,雲錦千匹,侍女三人,駿馬十匹。”


    田豫的封賞跟鮮於輔如出一格。有這種先例,其他諸侯身邊的謀士,會積極遊說主公歸順朝廷。


    便比如曹操征荊州時,劉琮身邊那群大臣紛紛勸劉琮投降。赤壁之戰前夕,孫權身邊大量文武力勸孫權投降。


    關西富庶非常,張瑞不介意為這些功利之人添一把柴,讓他們胸中火焰燒的更旺,更賣力的去遊說主公歸附關西。


    田豫猜到自己這份任命背後的深意,因而沒有拒絕,拱手拜謝道:“臣謝丞相厚賞,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張瑞點頭,說的:“北庭中郎將隸屬北庭鎮撫使。若無意外,便由北庭鎮撫使入駐幽州,接管幽州六郡。”


    “臣必盡力使交接平順,幽州安穩。”


    這無疑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田豫在這期間牽線搭橋,溝通雙方,使幽州十萬大軍安穩整頓。


    必然會獲得大量功勳,從而獲得升遷。


    這也是張瑞有意對田豫的栽培,對於田豫張瑞不但抱有好感,還有極大的厚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