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關西大軍順利渡過了大河,大軍圍困敖倉之後,立即開始部署糧道供給線。
此時西方的虎牢關仍在西涼軍掌控之中,關西十萬大軍的補給全要靠大河北岸的河內郡供應。
夫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所以在渡河之後,大軍首先做的就是修建了一處大型渡口,以防備攻城不順,明年開春以後,糧草運不過來。
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極為明智。
在修建渡口期間,圍攻敖倉的戰事並未像預期一樣順利。
敖倉曾經是漢室最重要的糧倉,其城牆建築用的是磚石,而非泥土板築,又遇到寒冬,城牆極為堅硬。防禦之堅固幾乎不弱於虎牢關,府兵將士猛攻數次都因為西涼軍作困獸之鬥而損失慘重。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出現在關西大軍的高層文武身上。
所有高級官員都惴惴不安,心無戰意。
督察院副都禦史傅巽親自抵達前線,對張瑞勸道:“太尉,些許西涼殘匪,早晚可擒。太尉還需以身體為重,早迴洛陽修養為上。”
而此時的張瑞渾身打著冷顫,緊緊裹住被子,故作從容的說道:“不……不防事。誰一生能沒病沒災,偶爾風寒感冒,是正常之事。”
“子龍,將軍醫的診斷結果,告知副……咳咳……副都禦史!”
趙雲麵色凝重,說道:“軍醫言風邪為百病之長,機體衛外不固,寒性收引,邪鬱於肺衛。建議太尉祛風散寒,宣肺止咳。”
“聽到了吧?多出汗,多喝些熱水即可!”
傅巽迴道:“軍營艱苦,營帳內隻能生活驅寒,如何能積熱出汗?成皋-滎陽戰事,相距洛陽不過數十裏。信使走大河水路前往洛陽,太尉在洛陽依舊能實時掌控前線戰局,還能調養身體。某親自率十三道監察禦史在前線監軍,絕不會使軍心出現任何變故。”
趙雲亦勸道:“副都禦史所言極是。即便以兵法而言,十餘萬大軍紮營亦連綿數十裏,太尉在洛陽亦與全軍將士同處一片戰場,不會使士卒軍心有變。”
何止不會使軍心有變?簡直能極大安定軍心,至少全軍將校不用再擔憂主帥的身體安危了。
張瑞咳嗽的頭暈目眩,實在是爭吵不過,隻得說道:“讓各位參軍及輔政大臣過來,孤安排完作戰事宜,便返迴洛陽。”
趙雲喜不自勝,立即安排親衛去傳喚軍中高層文武,同時下令錦衣衛立即準備車架、行囊,準備返迴洛陽。
很快軍中高層便齊聚於帥帳之內,張瑞強撐精神,問道:“如今戰事進展如何?”
高順出列迴道:“稟太尉,西涼殘匪困獸敖倉,不敢出城迎戰。我大軍正在日夜猛攻,拿下城池指日可待。”
張瑞大腦一片空白,問道:“為何要強攻敖倉,何不幹脆派軍圍困,讓大軍主力繞路而行?”
一群文武麵色凝重的對視一眼,太尉的病情已經嚴整影響其心神,完全沒有精力再迴憶過去。
賈詡出列,再次耐心向張瑞解釋道:“敖倉乃成皋-滎陽戰事最重要之軍事重鎮,攻克之能使整個河南尹境內西涼軍斷絕補給,士氣大降。同時敖倉之糧,可極大緩解我軍糧草轉運壓力。”
“成皋、滎陽、敖倉互為犄角,守望相助。每座城池都因為當年戰事,修建的極為堅固。若我軍畏懼傷亡,不敢強攻敖倉,將使其他兩城堅定防守決心。”
“圍困成皋我軍能分兵三萬,遊刃有餘。繼續圍困滎陽,依舊能分兵三萬,大軍仍具有優勢。但到了成皋,再分兵三萬,我軍便無兵可用。”
張瑞終於迴想起當初所談內容,敖倉卡在了關西大軍進軍的必經之路上,若敖倉不肯猛攻,那滎陽攻不攻?成皋攻不攻?總不能見到城池就繞路而行,那大軍的糧道將受到一個個城池內西涼軍的威脅。
到這一刻,張瑞也覺得自己繼續待在前線擔任指揮有些不合時宜了,不得不被迫臨陣換將。
於是張瑞說道:“高順聽令!”
“末將在!”高順立即正身行禮。
“孤任命汝為左武衛大將軍,總督成皋-滎陽戰事!”
“末將領命,必盡誅西涼殘匪,以奏太尉捷報!”
“張遼聽令!”
“末將在!”
“升汝為右驍衛大將軍,統領左軍三萬人!”
“末將領命!”
“段文聽令!”
“末將在!”
“升汝為左翊衛大將軍,統領右軍三萬人!”
“末將領命!”
“成皋-滎陽戰事,孤便托付給三位將軍了。”
三人同時挺身捶胸,莊重的迴道:“必不負太尉所托!”
午後時分,張瑞的車架緩緩離開前線大營。
隨著車架的旌節、儀仗越走越遠,前線將領身上的壓力則越來越大。當張瑞抵達洛陽開始調養身體,也意味著,高順正式接手十萬大軍級別的戰事。
這對高順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此之前,高順指揮過的最大規模戰事是西河之戰,剿滅匈奴時各方大軍匯集共計六萬人。
從剿滅匈奴至今已過去多年,高順讀過的關西典藏兵法不計其數。長安學宮兵家學院教習,為軍中高級將官講授的軍事理論課時,長達數百個時辰。《武經總要》,已經爛熟於每名將官心中。
如今終於到了檢驗其成效的時刻。
十二月下旬,黃河渡口終於修建完成,同時大河南岸軍營裏終於積攢了三十多萬石糧食,足夠大軍支撐兩個月左右的戰事。
高順立即開始調整部署,全線展開猛烈攻勢。其本人親自督大軍猛攻敖倉,段文率領三萬大軍猛攻滎陽,張遼則率右驍衛禁軍攻略中牟、陽武、新政等南方諸縣。
同時黃忠、馬超、徐晃三名禁軍校尉率領禁軍三千人及府兵一萬五千人,共計一萬八千人開赴虢亭。
虢亭是位於滎陽與成皋之間的一個戰略要地,占據虢亭便能切斷滎陽與成皋之間的一切聯係,從而分割戰場,使關西大軍占據戰略優勢,逐一擊破。
西涼軍自是不肯坐以待斃,成皋、虎牢關守軍組成聯軍上萬人,試圖奪迴虢亭,打通與滎陽聯係。
雙方於正月十三日展開激戰,三萬餘大軍於冰天雪地血戰一日一夜,最終黃忠勇毅,推鋒陷陣正麵披靡敵陣,馬超驍烈,奪敵大纛而舞,諸軍爭奮,遂破敵陣,斬首四千餘級。
經此一戰,成皋-滎陽一線西涼守軍,不敢複出,隻得各自死守城池,意圖耗到關西大軍糧草不濟退兵到黃河以北。
此時西方的虎牢關仍在西涼軍掌控之中,關西十萬大軍的補給全要靠大河北岸的河內郡供應。
夫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所以在渡河之後,大軍首先做的就是修建了一處大型渡口,以防備攻城不順,明年開春以後,糧草運不過來。
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極為明智。
在修建渡口期間,圍攻敖倉的戰事並未像預期一樣順利。
敖倉曾經是漢室最重要的糧倉,其城牆建築用的是磚石,而非泥土板築,又遇到寒冬,城牆極為堅硬。防禦之堅固幾乎不弱於虎牢關,府兵將士猛攻數次都因為西涼軍作困獸之鬥而損失慘重。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出現在關西大軍的高層文武身上。
所有高級官員都惴惴不安,心無戰意。
督察院副都禦史傅巽親自抵達前線,對張瑞勸道:“太尉,些許西涼殘匪,早晚可擒。太尉還需以身體為重,早迴洛陽修養為上。”
而此時的張瑞渾身打著冷顫,緊緊裹住被子,故作從容的說道:“不……不防事。誰一生能沒病沒災,偶爾風寒感冒,是正常之事。”
“子龍,將軍醫的診斷結果,告知副……咳咳……副都禦史!”
趙雲麵色凝重,說道:“軍醫言風邪為百病之長,機體衛外不固,寒性收引,邪鬱於肺衛。建議太尉祛風散寒,宣肺止咳。”
“聽到了吧?多出汗,多喝些熱水即可!”
傅巽迴道:“軍營艱苦,營帳內隻能生活驅寒,如何能積熱出汗?成皋-滎陽戰事,相距洛陽不過數十裏。信使走大河水路前往洛陽,太尉在洛陽依舊能實時掌控前線戰局,還能調養身體。某親自率十三道監察禦史在前線監軍,絕不會使軍心出現任何變故。”
趙雲亦勸道:“副都禦史所言極是。即便以兵法而言,十餘萬大軍紮營亦連綿數十裏,太尉在洛陽亦與全軍將士同處一片戰場,不會使士卒軍心有變。”
何止不會使軍心有變?簡直能極大安定軍心,至少全軍將校不用再擔憂主帥的身體安危了。
張瑞咳嗽的頭暈目眩,實在是爭吵不過,隻得說道:“讓各位參軍及輔政大臣過來,孤安排完作戰事宜,便返迴洛陽。”
趙雲喜不自勝,立即安排親衛去傳喚軍中高層文武,同時下令錦衣衛立即準備車架、行囊,準備返迴洛陽。
很快軍中高層便齊聚於帥帳之內,張瑞強撐精神,問道:“如今戰事進展如何?”
高順出列迴道:“稟太尉,西涼殘匪困獸敖倉,不敢出城迎戰。我大軍正在日夜猛攻,拿下城池指日可待。”
張瑞大腦一片空白,問道:“為何要強攻敖倉,何不幹脆派軍圍困,讓大軍主力繞路而行?”
一群文武麵色凝重的對視一眼,太尉的病情已經嚴整影響其心神,完全沒有精力再迴憶過去。
賈詡出列,再次耐心向張瑞解釋道:“敖倉乃成皋-滎陽戰事最重要之軍事重鎮,攻克之能使整個河南尹境內西涼軍斷絕補給,士氣大降。同時敖倉之糧,可極大緩解我軍糧草轉運壓力。”
“成皋、滎陽、敖倉互為犄角,守望相助。每座城池都因為當年戰事,修建的極為堅固。若我軍畏懼傷亡,不敢強攻敖倉,將使其他兩城堅定防守決心。”
“圍困成皋我軍能分兵三萬,遊刃有餘。繼續圍困滎陽,依舊能分兵三萬,大軍仍具有優勢。但到了成皋,再分兵三萬,我軍便無兵可用。”
張瑞終於迴想起當初所談內容,敖倉卡在了關西大軍進軍的必經之路上,若敖倉不肯猛攻,那滎陽攻不攻?成皋攻不攻?總不能見到城池就繞路而行,那大軍的糧道將受到一個個城池內西涼軍的威脅。
到這一刻,張瑞也覺得自己繼續待在前線擔任指揮有些不合時宜了,不得不被迫臨陣換將。
於是張瑞說道:“高順聽令!”
“末將在!”高順立即正身行禮。
“孤任命汝為左武衛大將軍,總督成皋-滎陽戰事!”
“末將領命,必盡誅西涼殘匪,以奏太尉捷報!”
“張遼聽令!”
“末將在!”
“升汝為右驍衛大將軍,統領左軍三萬人!”
“末將領命!”
“段文聽令!”
“末將在!”
“升汝為左翊衛大將軍,統領右軍三萬人!”
“末將領命!”
“成皋-滎陽戰事,孤便托付給三位將軍了。”
三人同時挺身捶胸,莊重的迴道:“必不負太尉所托!”
午後時分,張瑞的車架緩緩離開前線大營。
隨著車架的旌節、儀仗越走越遠,前線將領身上的壓力則越來越大。當張瑞抵達洛陽開始調養身體,也意味著,高順正式接手十萬大軍級別的戰事。
這對高順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在此之前,高順指揮過的最大規模戰事是西河之戰,剿滅匈奴時各方大軍匯集共計六萬人。
從剿滅匈奴至今已過去多年,高順讀過的關西典藏兵法不計其數。長安學宮兵家學院教習,為軍中高級將官講授的軍事理論課時,長達數百個時辰。《武經總要》,已經爛熟於每名將官心中。
如今終於到了檢驗其成效的時刻。
十二月下旬,黃河渡口終於修建完成,同時大河南岸軍營裏終於積攢了三十多萬石糧食,足夠大軍支撐兩個月左右的戰事。
高順立即開始調整部署,全線展開猛烈攻勢。其本人親自督大軍猛攻敖倉,段文率領三萬大軍猛攻滎陽,張遼則率右驍衛禁軍攻略中牟、陽武、新政等南方諸縣。
同時黃忠、馬超、徐晃三名禁軍校尉率領禁軍三千人及府兵一萬五千人,共計一萬八千人開赴虢亭。
虢亭是位於滎陽與成皋之間的一個戰略要地,占據虢亭便能切斷滎陽與成皋之間的一切聯係,從而分割戰場,使關西大軍占據戰略優勢,逐一擊破。
西涼軍自是不肯坐以待斃,成皋、虎牢關守軍組成聯軍上萬人,試圖奪迴虢亭,打通與滎陽聯係。
雙方於正月十三日展開激戰,三萬餘大軍於冰天雪地血戰一日一夜,最終黃忠勇毅,推鋒陷陣正麵披靡敵陣,馬超驍烈,奪敵大纛而舞,諸軍爭奮,遂破敵陣,斬首四千餘級。
經此一戰,成皋-滎陽一線西涼守軍,不敢複出,隻得各自死守城池,意圖耗到關西大軍糧草不濟退兵到黃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