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西域,無論在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中有多重要。其對張瑞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增強驃騎將軍府的實力,幫助驃騎將軍府爭霸天下。
如果一直隻有投入,不見迴報,這對張瑞而言就是一個徒耗實力的事情。
蘇則謹慎的迴答道:“安西都護府或許短期內無力派遣軍隊進入中原幫助太尉爭霸天下。”
“然即便如此,攻略西域亦並非沒有意義。”
“首要獲益的便是驃騎將軍府府庫。西域三十六國,少者一兩千戶,多者數萬戶。僅疏勒、車師、鄯善、於闐、龜茲等國人口便接近十萬戶,其餘三十餘國人口合計亦有數萬戶。因而各國戶籍相加,少在十萬戶,多則二十萬戶。人口在五十萬至百萬之間。”
“有百萬之眾,僅每歲所納歲供,亦頗為可觀,足以充實府庫財富。”
“西域既定,絲綢之路重開。關西繁盛之工商業可賺取大量域外財富,絲綢之路能為府庫增加大量稅收。”
談到絲綢之路,張瑞歎了口氣,說道:“絲綢之路誠然能為我諸夏帶來大量財富不假。但這條商路最大問題在於,商人逐利,所販賣多是奢侈之物。諸如夜光杯、葡萄酒、明珠、琥珀、水晶、香藥、沉香、象牙、犀角、玳瑁、貓眼石、金銀器、珠璣、以及各類珍禽異獸。此類東西,皆可有可無,除了令豪族更富以外,對民生益處不大。”
蘇則笑著說道:“若任由商人逐利,的確是如此。但絲綢之路亦曾為我中原帶來大量民生重物,如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豌豆、蠶豆)、胡麻(芝麻)、胡瓜(黃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荽[sui](香菜、芫[yán]荽)、胡椒、胡蘿卜、菠菜、棉花、西瓜以及汗血寶馬等”
“這其中苜蓿、汗血寶馬極大強壯我中原騎兵戰力。據某所知,典廄署在邊境六郡設六牧師苑令,建三十六所馬場,所種牧草皆為苜蓿,牧場中不乏汗血寶馬。”
張瑞點了點頭,隨著邊境六郡被收複,在六郡良家子的故鄉,典廄署當初規劃的三十六處牧場都已經被建立起來。驃騎將軍府十餘萬戰馬當中,的確有數百匹汗血寶馬。西域遣使朝貢,也送了兩匹汗血寶馬的種馬。
可以預見,隨著絲綢之路逐漸繁盛,西域的汗血寶馬會越來越多的販賣到中原。
但任何事情,如果隻有官府收益,就必定不能得到長遠。
張瑞希望絲綢之路變成一條臍帶,能源源不斷的壯大中原實力。而不是變成一條黃金之路,堆砌大量財富到關中。
蘇則說道:“太尉,其實絲綢之路當前情況,收益最大的便是官府。隻要絲綢之路一日不斷絕,官府稅賦便源源不斷。有穩定稅賦,便能征募足夠軍隊,維持長治久安。”
張瑞詫異的忘了一眼蘇則。這話幾乎就等於直說,絲綢之路有利於維持皇室的統治了。當然這個皇室是張瑞後人,而不是劉氏後人。
明朝皇室失去天下的慘痛教訓,讓張瑞一直以來都無比重視稅賦。這個道理非常淺顯,也非常通俗實用。有錢,就有軍隊,有戰鬥力,能鎮壓一切叛亂。若大明財政充裕,輕鬆組建三十萬大軍。邊軍也不至於一直顧此失彼。在平叛與守衛遼東之間來迴奔波。
而絲綢之路,就能為長安帶來源源不斷的稅賦。這對於未來的張氏皇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張瑞鄭重的說道:“孤曾聞,四海窮困,天祿乃終。若不能造福於天下萬民,即便府庫充裕,亦終有一日會精疲力竭於叛亂此起彼伏。”
聞言,蘇則深深躬身,說道:“太尉仁厚,實乃關西臣民之福。”
“孤欲使絲綢之路更多造福於平民百姓,汝可有提議?”
這次蘇則認真思考了許久,才緩緩迴道:“百姓所需者衣、食、住、行。某以為可以從此四方麵著手。”
“哦?與孤詳細說說。”
“首先衣者,百姓所需之首。絲綢之路顧名思義,以商隊往返販賣絲綢而得名。既然絲綢可以販賣,其他布匹亦無不可。某以為可規定胡商往中原販賣麻布、毛呢、毛毯、布帛一類物資。以我中原少量貴重之絲綢,換取大量低廉之布帛。最終使布帛價格更加便宜,百姓買得起更多衣服。”
這顯然是工業強國對財富的收割。用高附加值的商品,換取更多價格低廉的商品,從而使諸夏民間衣裳價格逐漸下降,增強開元通寶的購買能力。同樣一百文錢,將來能買到更多的布料。
“汝欲如何行之,使域外胡商大量販賣布帛進入中原?欲免稅?亦或欲財政補貼?”
蘇則無奈的笑了,猶豫著對張瑞說道:“太尉之仁慈寬厚,或許已常然若性。”
嗯?
張瑞愣了一下。什麽意思?
蘇則小心翼翼的望了一眼張瑞,見張瑞沒有動怒的意象,才謹慎的提醒道:“太尉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負甲而北胡驚慌。威加四海,震服八方。誠可不必對天下,一直懷柔以德。”
張瑞皺眉,望著蘇則。這是在委婉的提醒自己不夠霸氣?
蘇則謹慎的說道:“借太尉之威,官府可直接下令,凡胡虜商隊欲自安西都護府進入涼州,必須帶夠一定份額之布帛。天下莫敢不從。”
張瑞委實驚訝了片刻。似乎自己的確進入了一定的誤區。
一直以來,自己對商業、對胡虜甚至對豪族都太過寬厚。做什麽事情,都一直是因勢利導。
這毋庸置疑是一個巨大的優點。治大國如烹小鮮,隻有符合其他勢力的利益,才能使一項政策更加長久。
可是到了如今這一步,關西如此強盛,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設置各種法令、規範,要求所有人無條件執行。
這一點從趙歧進入敦煌開始,張瑞就依稀有了這種感覺。
70
如果一直隻有投入,不見迴報,這對張瑞而言就是一個徒耗實力的事情。
蘇則謹慎的迴答道:“安西都護府或許短期內無力派遣軍隊進入中原幫助太尉爭霸天下。”
“然即便如此,攻略西域亦並非沒有意義。”
“首要獲益的便是驃騎將軍府府庫。西域三十六國,少者一兩千戶,多者數萬戶。僅疏勒、車師、鄯善、於闐、龜茲等國人口便接近十萬戶,其餘三十餘國人口合計亦有數萬戶。因而各國戶籍相加,少在十萬戶,多則二十萬戶。人口在五十萬至百萬之間。”
“有百萬之眾,僅每歲所納歲供,亦頗為可觀,足以充實府庫財富。”
“西域既定,絲綢之路重開。關西繁盛之工商業可賺取大量域外財富,絲綢之路能為府庫增加大量稅收。”
談到絲綢之路,張瑞歎了口氣,說道:“絲綢之路誠然能為我諸夏帶來大量財富不假。但這條商路最大問題在於,商人逐利,所販賣多是奢侈之物。諸如夜光杯、葡萄酒、明珠、琥珀、水晶、香藥、沉香、象牙、犀角、玳瑁、貓眼石、金銀器、珠璣、以及各類珍禽異獸。此類東西,皆可有可無,除了令豪族更富以外,對民生益處不大。”
蘇則笑著說道:“若任由商人逐利,的確是如此。但絲綢之路亦曾為我中原帶來大量民生重物,如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豌豆、蠶豆)、胡麻(芝麻)、胡瓜(黃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荽[sui](香菜、芫[yán]荽)、胡椒、胡蘿卜、菠菜、棉花、西瓜以及汗血寶馬等”
“這其中苜蓿、汗血寶馬極大強壯我中原騎兵戰力。據某所知,典廄署在邊境六郡設六牧師苑令,建三十六所馬場,所種牧草皆為苜蓿,牧場中不乏汗血寶馬。”
張瑞點了點頭,隨著邊境六郡被收複,在六郡良家子的故鄉,典廄署當初規劃的三十六處牧場都已經被建立起來。驃騎將軍府十餘萬戰馬當中,的確有數百匹汗血寶馬。西域遣使朝貢,也送了兩匹汗血寶馬的種馬。
可以預見,隨著絲綢之路逐漸繁盛,西域的汗血寶馬會越來越多的販賣到中原。
但任何事情,如果隻有官府收益,就必定不能得到長遠。
張瑞希望絲綢之路變成一條臍帶,能源源不斷的壯大中原實力。而不是變成一條黃金之路,堆砌大量財富到關中。
蘇則說道:“太尉,其實絲綢之路當前情況,收益最大的便是官府。隻要絲綢之路一日不斷絕,官府稅賦便源源不斷。有穩定稅賦,便能征募足夠軍隊,維持長治久安。”
張瑞詫異的忘了一眼蘇則。這話幾乎就等於直說,絲綢之路有利於維持皇室的統治了。當然這個皇室是張瑞後人,而不是劉氏後人。
明朝皇室失去天下的慘痛教訓,讓張瑞一直以來都無比重視稅賦。這個道理非常淺顯,也非常通俗實用。有錢,就有軍隊,有戰鬥力,能鎮壓一切叛亂。若大明財政充裕,輕鬆組建三十萬大軍。邊軍也不至於一直顧此失彼。在平叛與守衛遼東之間來迴奔波。
而絲綢之路,就能為長安帶來源源不斷的稅賦。這對於未來的張氏皇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張瑞鄭重的說道:“孤曾聞,四海窮困,天祿乃終。若不能造福於天下萬民,即便府庫充裕,亦終有一日會精疲力竭於叛亂此起彼伏。”
聞言,蘇則深深躬身,說道:“太尉仁厚,實乃關西臣民之福。”
“孤欲使絲綢之路更多造福於平民百姓,汝可有提議?”
這次蘇則認真思考了許久,才緩緩迴道:“百姓所需者衣、食、住、行。某以為可以從此四方麵著手。”
“哦?與孤詳細說說。”
“首先衣者,百姓所需之首。絲綢之路顧名思義,以商隊往返販賣絲綢而得名。既然絲綢可以販賣,其他布匹亦無不可。某以為可規定胡商往中原販賣麻布、毛呢、毛毯、布帛一類物資。以我中原少量貴重之絲綢,換取大量低廉之布帛。最終使布帛價格更加便宜,百姓買得起更多衣服。”
這顯然是工業強國對財富的收割。用高附加值的商品,換取更多價格低廉的商品,從而使諸夏民間衣裳價格逐漸下降,增強開元通寶的購買能力。同樣一百文錢,將來能買到更多的布料。
“汝欲如何行之,使域外胡商大量販賣布帛進入中原?欲免稅?亦或欲財政補貼?”
蘇則無奈的笑了,猶豫著對張瑞說道:“太尉之仁慈寬厚,或許已常然若性。”
嗯?
張瑞愣了一下。什麽意思?
蘇則小心翼翼的望了一眼張瑞,見張瑞沒有動怒的意象,才謹慎的提醒道:“太尉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負甲而北胡驚慌。威加四海,震服八方。誠可不必對天下,一直懷柔以德。”
張瑞皺眉,望著蘇則。這是在委婉的提醒自己不夠霸氣?
蘇則謹慎的說道:“借太尉之威,官府可直接下令,凡胡虜商隊欲自安西都護府進入涼州,必須帶夠一定份額之布帛。天下莫敢不從。”
張瑞委實驚訝了片刻。似乎自己的確進入了一定的誤區。
一直以來,自己對商業、對胡虜甚至對豪族都太過寬厚。做什麽事情,都一直是因勢利導。
這毋庸置疑是一個巨大的優點。治大國如烹小鮮,隻有符合其他勢力的利益,才能使一項政策更加長久。
可是到了如今這一步,關西如此強盛,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設置各種法令、規範,要求所有人無條件執行。
這一點從趙歧進入敦煌開始,張瑞就依稀有了這種感覺。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