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城內發生的勞役叛亂,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豪族殘虐百姓,使百姓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諸夏大地自古慷慨豪邁,以直報怨的理念流傳千年。如果有人讓百姓都活不下去,那百姓必然會揭竿而起,將其誅殺。
從夏人的第一次起義,喊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口號開始,百姓就再不會沉默麵對殘暴的統治者。日子過不下去了,那我們就和你同歸與盡!
很早之前統治者就清楚的知道,百姓如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因而,引發叛亂的豪族死不足惜。被處死的豪商、望族多達三百餘人,卻並未引起任何波瀾。
懲治豪族平息民怨過後,就要處置這些叛亂百姓。
既往不咎,絕無可能。雖然百姓已是萬不得已,但叛亂終歸是叛亂。
袁渙匯報了一番,說道:“昨夜暴亂勞役多達四萬餘人,被斬殺兩萬餘,俘虜兩萬兩千餘人。請盡坑殺於城南,築京官以警災民。”
官府對叛亂的態度一向如此,除惡務盡,不留一人,以警天下。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時,攻克地公將軍張寶所據守的巨鹿郡下曲陽,俘獲十餘萬黃巾軍,盡數坑殺。
麵對一片請誅之聲,張瑞思索了許久,說道:“首惡盡誅,腰斬棄市。”
“然今歲之事,罪在豪族。孤深恤百姓之苦,予其悔過之機。勞役從犯皆判完城旦舂,四歲刑。”
完城旦舂,四歲刑。是這個時代由肉刑向徒刑轉變的一種律法,在張瑞看來十分具有進步性。指男犯築城,女犯舂米,服刑四年。當然實際從事的勞役可能不限於築城舂米這兩種。
完城旦舂中的完字至關重要。意為不損害肉體,不帶刑罰工具。
程度更深的則是髡鉗城旦舂,即剃光頭發,鐵圈束頸來完成徒刑。蜀漢名臣彭羕就是接受的這種刑罰。
袁渙建言道:“彼輩本便是在長安築城,再判此刑恐難起懲戒之用,不足以警災民。”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徙彼輩往定襄郡,拓土戍邊,以建新城。”
徒刑加流放,已經足以懲戒這些勞役。再過之,隻是徒增這些苦難百姓的痛苦而已。
張瑞本心並不是折磨這些勞役。隻是希望能夠懲前毖後,四年之後,這些百姓能在定襄獲取一片土地,安定生存,杜絕其再次暴亂的念想。
定襄郡屬並州,《三國演義》中,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便是出身定襄郡。
定襄位於雁門郡西北方向,處於雁門郡與雲中郡之間,隻有善無、中陵、武成、駱縣、桐過五縣。是一個很小的郡國,如今被鮮卑所占據。
派這兩萬苦役過去建一座新城,足以成為穩固定襄郡的基石。畢竟定襄郡隻有五縣,有一座城池為依托,步卒主力一日之間便可抵達全郡各處。
生產力的巨大差距導致太原、雁門兩郡可以支撐一萬大軍不事生產就隻屯兵城池內枕戈待旦,不時襲擾定襄郡境內的鮮卑牧場。鮮卑人卻不能荒廢一年,否則以遊牧民族的生產力,不用漢軍攻打,牧民便能餓死大半。
這也是為什麽隻要曆史上中原軍閥稍一結束分裂,就能將遊牧民族趕出塞外的原因。
近在中原堅城範圍之內,遊牧民族實在是無法安心放牧。
關西的大旱使百姓流離失所的同時,也是官府吸納流民墾荒拓邊的天賜之機。
平日裏想遷數十萬百姓往並州郡縣,可能性微乎其微。
並州郡縣中的上郡、雲中、定襄、五原、朔方皆是黃河流經的土地,氣候、降水皆十分適合農耕。
能重新奪迴,足以成為數十百萬農耕家庭的世代根基。
漢末亂世飄搖,百姓背井離鄉,張瑞的一大宏願便是能將大量本應亡故的百姓挽救下來,安置於這些空曠郡國,從而一舉兩得,既占穩了明代的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又保存了諸夏元氣。
涉及到軍事部署,袁渙作為京兆尹文官再無發言之權,說道:“主公既有安排,某便無需多言。某治理不力,導致長安有此叛亂,請主公治罪。”
自始至終,袁渙並未有任何辯駁之言。
站在一旁的裴潛歎了口氣,站出來為其求情,說道:“主公,長安之事,京兆尹情有可原。其政務之多,恐為治下諸郡之最。”
“首當其衝,乃是以工代賑,安置數十萬流落關中之百姓。且要合理統籌百姓興修道路、建設城池。”
“然旱情嚴重,京兆尹一郡之糧不足用,不得不從他州轉運糧草,賑濟災民。”
“適逢七月,又添政務。官員非但需謹慎麵對秋收,還需推行兩稅新法,征收賦稅。”
“實在是難以兼顧。”
張瑞輕嗯了一聲。君逸臣勞,在長安有所體現。
相比於張瑞的悠閑生活,袁渙身上擔負的政務之多,令人敬歎。
對這種宵衣旰食、鞠躬盡瘁的官員,任何一名君主都不可能厭惡。
麵對袁渙在長安之亂中的失察之責,張瑞說道:“京兆尹疏忽職守,以致長安暴亂。就地免職,貶為典農都尉,督左馮翊屯田事宜。自京兆尹以下,涉事官吏,盡論罪罰過,皆處以律法典章。”
吩咐過後,張瑞無奈暗歎。堂堂一位穿越者,治下竟然也會發生農民起義這種事情。
自己難道就真沒有一絲絲的主角光環嗎?
其他穿越者無不是雄才偉略,百姓甘願為之赴死,文武百官忠貞不二。
自己卻先遭親衛隊長嘩變,再遭百姓叛亂。
也慶幸自己臉皮夠厚,才能尊重律法尊嚴,堅持依律處置,而不是惱羞成怒的大開殺戒。
袁渙拱手,說道:“謝主公寬恕。離去之前,某尚有最後一事需稟於主公。”
“何事?”
“乃是欲向主公薦一賢才。名為張既,字德容。昨夜叛亂,其臨事製變,幹霄淩雲,於東市征集數百青壯,驍烈果敢,扶危濟難。終使暴徒劫掠東市兵刃意圖成空,極大扼製暴亂蔓延,於時有功,可堪大用。”
諸夏大地自古慷慨豪邁,以直報怨的理念流傳千年。如果有人讓百姓都活不下去,那百姓必然會揭竿而起,將其誅殺。
從夏人的第一次起義,喊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口號開始,百姓就再不會沉默麵對殘暴的統治者。日子過不下去了,那我們就和你同歸與盡!
很早之前統治者就清楚的知道,百姓如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因而,引發叛亂的豪族死不足惜。被處死的豪商、望族多達三百餘人,卻並未引起任何波瀾。
懲治豪族平息民怨過後,就要處置這些叛亂百姓。
既往不咎,絕無可能。雖然百姓已是萬不得已,但叛亂終歸是叛亂。
袁渙匯報了一番,說道:“昨夜暴亂勞役多達四萬餘人,被斬殺兩萬餘,俘虜兩萬兩千餘人。請盡坑殺於城南,築京官以警災民。”
官府對叛亂的態度一向如此,除惡務盡,不留一人,以警天下。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時,攻克地公將軍張寶所據守的巨鹿郡下曲陽,俘獲十餘萬黃巾軍,盡數坑殺。
麵對一片請誅之聲,張瑞思索了許久,說道:“首惡盡誅,腰斬棄市。”
“然今歲之事,罪在豪族。孤深恤百姓之苦,予其悔過之機。勞役從犯皆判完城旦舂,四歲刑。”
完城旦舂,四歲刑。是這個時代由肉刑向徒刑轉變的一種律法,在張瑞看來十分具有進步性。指男犯築城,女犯舂米,服刑四年。當然實際從事的勞役可能不限於築城舂米這兩種。
完城旦舂中的完字至關重要。意為不損害肉體,不帶刑罰工具。
程度更深的則是髡鉗城旦舂,即剃光頭發,鐵圈束頸來完成徒刑。蜀漢名臣彭羕就是接受的這種刑罰。
袁渙建言道:“彼輩本便是在長安築城,再判此刑恐難起懲戒之用,不足以警災民。”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徙彼輩往定襄郡,拓土戍邊,以建新城。”
徒刑加流放,已經足以懲戒這些勞役。再過之,隻是徒增這些苦難百姓的痛苦而已。
張瑞本心並不是折磨這些勞役。隻是希望能夠懲前毖後,四年之後,這些百姓能在定襄獲取一片土地,安定生存,杜絕其再次暴亂的念想。
定襄郡屬並州,《三國演義》中,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便是出身定襄郡。
定襄位於雁門郡西北方向,處於雁門郡與雲中郡之間,隻有善無、中陵、武成、駱縣、桐過五縣。是一個很小的郡國,如今被鮮卑所占據。
派這兩萬苦役過去建一座新城,足以成為穩固定襄郡的基石。畢竟定襄郡隻有五縣,有一座城池為依托,步卒主力一日之間便可抵達全郡各處。
生產力的巨大差距導致太原、雁門兩郡可以支撐一萬大軍不事生產就隻屯兵城池內枕戈待旦,不時襲擾定襄郡境內的鮮卑牧場。鮮卑人卻不能荒廢一年,否則以遊牧民族的生產力,不用漢軍攻打,牧民便能餓死大半。
這也是為什麽隻要曆史上中原軍閥稍一結束分裂,就能將遊牧民族趕出塞外的原因。
近在中原堅城範圍之內,遊牧民族實在是無法安心放牧。
關西的大旱使百姓流離失所的同時,也是官府吸納流民墾荒拓邊的天賜之機。
平日裏想遷數十萬百姓往並州郡縣,可能性微乎其微。
並州郡縣中的上郡、雲中、定襄、五原、朔方皆是黃河流經的土地,氣候、降水皆十分適合農耕。
能重新奪迴,足以成為數十百萬農耕家庭的世代根基。
漢末亂世飄搖,百姓背井離鄉,張瑞的一大宏願便是能將大量本應亡故的百姓挽救下來,安置於這些空曠郡國,從而一舉兩得,既占穩了明代的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又保存了諸夏元氣。
涉及到軍事部署,袁渙作為京兆尹文官再無發言之權,說道:“主公既有安排,某便無需多言。某治理不力,導致長安有此叛亂,請主公治罪。”
自始至終,袁渙並未有任何辯駁之言。
站在一旁的裴潛歎了口氣,站出來為其求情,說道:“主公,長安之事,京兆尹情有可原。其政務之多,恐為治下諸郡之最。”
“首當其衝,乃是以工代賑,安置數十萬流落關中之百姓。且要合理統籌百姓興修道路、建設城池。”
“然旱情嚴重,京兆尹一郡之糧不足用,不得不從他州轉運糧草,賑濟災民。”
“適逢七月,又添政務。官員非但需謹慎麵對秋收,還需推行兩稅新法,征收賦稅。”
“實在是難以兼顧。”
張瑞輕嗯了一聲。君逸臣勞,在長安有所體現。
相比於張瑞的悠閑生活,袁渙身上擔負的政務之多,令人敬歎。
對這種宵衣旰食、鞠躬盡瘁的官員,任何一名君主都不可能厭惡。
麵對袁渙在長安之亂中的失察之責,張瑞說道:“京兆尹疏忽職守,以致長安暴亂。就地免職,貶為典農都尉,督左馮翊屯田事宜。自京兆尹以下,涉事官吏,盡論罪罰過,皆處以律法典章。”
吩咐過後,張瑞無奈暗歎。堂堂一位穿越者,治下竟然也會發生農民起義這種事情。
自己難道就真沒有一絲絲的主角光環嗎?
其他穿越者無不是雄才偉略,百姓甘願為之赴死,文武百官忠貞不二。
自己卻先遭親衛隊長嘩變,再遭百姓叛亂。
也慶幸自己臉皮夠厚,才能尊重律法尊嚴,堅持依律處置,而不是惱羞成怒的大開殺戒。
袁渙拱手,說道:“謝主公寬恕。離去之前,某尚有最後一事需稟於主公。”
“何事?”
“乃是欲向主公薦一賢才。名為張既,字德容。昨夜叛亂,其臨事製變,幹霄淩雲,於東市征集數百青壯,驍烈果敢,扶危濟難。終使暴徒劫掠東市兵刃意圖成空,極大扼製暴亂蔓延,於時有功,可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