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瑞提議要強身健體,學習劍術後。很快便得到了府內文武的支持。


    這個時代論劍術最著名的當然是馬超的出手法與劉備的顧應法,流傳千古,為劍道五大絕學。


    但這是適合戰場的劍法,殺氣凜冽,非生即死,完全不適合養生健體。


    除了此二人,天下亦有不少擅長劍法的劍客。


    京兆尹袁渙便認識其中一位,主動進府向張瑞舉薦。


    在府中二人相對而坐,袁渙說道:“聞主公欲習劍術尚未有合適教習,某請薦一位劍術宗師。”


    “劍術宗師?”張瑞訝異的問道:“何人?”


    “前虎賁侍郎,王越。”


    “虎賁郎似是虎賁中郎將麾下?”張瑞問道。虎賁軍主管皇宮守衛、侍從,乃是禁軍。難不成自己還能從皇宮挖人?


    袁渙解釋道:“後將軍袁公路乃是前任虎賁中郎將。逢十常侍之亂,公路嚐率軍殺入禁中。某與公路同族,故曾與王越曾有數麵之緣。其人劍術卓絕,名震洛陽。逢董卓之亂,便棄官逃離京師,流落於公路治下南陽。”


    跟隨故主倒是容易理解,尤其袁術有俠氣,最是投這種劍客大俠的心意。


    張瑞問道:“能將其招至長安?”


    袁渙說道:“成與不成,都無妨一試。最多不過一封書信、一份從事之職。”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便由君代為聯係袁術一番。此不過一些無關緊要之事,與孤詳述一番京兆尹詳情。”


    王越哪怕劍術通神,那也隻是一名劍客,可有可無。論地位遠不及勇冠三軍的黃忠與能左右王略的荀彧。


    所以張瑞隻是輕鬆帶過,便將目光轉向京兆尹政務。


    關中乃是張瑞參與群雄爭霸的基業,長安更是如今建設的重中之重。這才是一位諸侯真正應該關注的重點。


    談及政事,袁渙神情肅然,說道:“如今京兆尹境內流民無數,戶籍每日劇增。截止昨日,百姓有十四萬三千戶,六十三萬兩千人。此戶數已逾越西涼賊寇略三輔之前。由是可知,涼州、左馮翊、右扶風百姓多有逃亡於主公治下。”


    張瑞眉頭微蹙,京兆尹並不以土地遼闊而著稱,更是隻有十縣。這平均下來,每縣都超過上萬戶,哪有土地可以分給百姓?


    “百姓能賴以為生否?”


    袁渙麵色凝重,慎重頷首,說道:“如今勉強尚可。蓋因長安城建設耗工靡重,或啟山伐林,或修建馳道,或遠赴他郡轉運糧草,如此種種,賴以為生者或多達三十餘萬人。”


    “長安城內多少人?”


    “居民十餘萬,徭役、力士十餘萬,約在三十萬左右。”


    三十萬人,六七萬戶人家。雖然如今壓力極大,但也足以見到長安城建成之後該擁有怎樣的繁華與富庶。一城抵一國絕不是虛言。


    思慮了片刻,張瑞說道:“分長安城為長安、萬年兩縣。設官吏專司監察豪族,膽敢有虐待徭役者,量罪論刑。”


    “京兆尹境內土地足分否?”


    袁渙搖頭說道:“遠不足用。為此官府略改均田之策,授鄭國渠覆蓋之田人家,田畝減半。”


    “哦?鄭國渠如今覆蓋麵積多廣?”


    “一百七十三萬四千畝。然鄭國渠修建已遇桎梏。”


    張瑞立即關切,鄭國渠是關中生產的主力,絕不能有所閃失。張瑞甚至期待一批數學家能為自己測算水流,擴大鄭國渠麵積呢。如今怎麽卻連秦朝的麵積都恢複不了?更別提漢代擴建之後。


    “遇到何等阻礙?”


    “如今賈逵隻修繕了渭水以南區域。然鄭國渠尚有大片麵積在渭水以北,處於左馮翊境內。關中諸將占領彼處,卻不事生產,簡直暴殄天物!”


    張瑞皺眉,關中諸將,如今跟自己關係密切。


    不久前,三輔三郡還各出軍兵,組成聯軍,一同大敗韓遂一場。使絲綢之路略有了一絲曙光。


    若驟然去奪左馮翊郡縣,與當初設定離岸平衡之策便背道相馳。而且恐會激起西涼叛軍聯合。


    張瑞轉向賈詡問道:“當為之奈何?”


    賈詡亦頗為凝重,說道:“除政務外,還有一事主公需知曉。某近日曾聞流民有謠言,傳董卓已冊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馬騰為平虜將軍。似是要挑起彼輩與主公之間敵意。”


    張瑞眉頭已經皺到了一起。韓遂的鎮西將軍並無多大影響,就算封韓遂為大將軍也改不了雙方敵對的形勢,戰爭依舊繼續。


    但馬騰的平虜將軍卻是其中殺手鐧。


    這等於在直接挑撥馬騰與張瑞的關係。


    張瑞與韓遂是平級的四征、四鎮重號將軍。


    但馬騰卻隻是一名雜號將軍。


    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其與張瑞結盟,董卓故意如此貶低,使馬騰產生怨憤心理。


    西涼諸將皆強而無義,誰也不知道彼輩在怨憤過後會做些什麽。就算現在謠傳馬騰與韓遂再度聯手,張瑞都不會太過驚訝。


    董卓不死,張瑞寢食難安。問道:“如今董卓情況如何?”


    賈詡迴道:“敖倉一戰後,酸棗聯軍大敗。董卓士氣大振,派兵劫掠豫州,士人百姓紛紛逃離。南下荊州者不可勝數。”


    “雖董卓主力在東,潼關亦不可不防,如今潼關建設如何?”張瑞說道。


    “地基已成,牆高兩米餘,已不可速過。”


    張瑞滿意的點頭,董卓就交給豫州刺史孫堅去處理吧。曆史上孫堅屢次擊敗董卓、呂布,使董卓遁入長安。如今董卓退無可退,張瑞很期待雙方會以如何形勢展開大戰。


    而自己則趁機處理一下關中事務,尤其近在眼前的關中諸將,讓長安一直如鯁在喉,寒芒在被。


    對於如何對待馬騰、梁興、候選等人,賈詡已有籌劃,對張瑞建言道:“雖董卓行離間之計,然吾等切不可自亂陣腳。當初規劃應穩步推進。關中之事,宜由我等主導,而非由他董卓調度。”


    張瑞頷首。這亂世若是見招拆招,被人牽著鼻子走,那就會陷入極大被動當中。


    相較而言,張瑞還是喜歡抓住主動權,積極引導局勢。


    賈詡繼續說道:“董卓所想無非韓遂、馬騰聯合與我軍大戰。故我等需確定形勢,先韓遂一步引起韓遂、馬騰間戰事!”


    張瑞滿意的點頭,作為謀士,賈詡無疑做到了運籌帷幄。這些謀劃,使局勢發展有利於己方,正是謀臣用武之地。


    若沒有這種謀臣,怕是征西將軍府又要派遣大軍與十餘萬西涼叛軍血戰一場。


    前期一郡之地,可以如此粗暴、直接。


    如今地跨兩州數郡,若還是一位莽撞用兵,必然導致顧此失彼,為敵所趁。


    劉備前期便是因為缺少這種謀臣,才導致困於袁術、呂布、曹操之間,總是被動迎敵,顧此失彼,屢屢被各方攻擊、偷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氏良家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氏良家子並收藏漢末之並州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