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揚將軍領河東太守,張公到!”
隨著侍衛洪亮的喊聲,大門被洞開,密密麻麻的鐵甲擁簇著一名消瘦的身影步入殿內。
大殿內喧囂的討論聲立即沉寂,滿堂文武立即起身,文臣躬腰,武將捶胸。
聲音整齊雄壯,齊拜道:“恭問主公金安。”
謝玄、胡車兒、李猛等親衛軍官親自領了一隊鐵甲侍衛站在高台之下,三排鐵甲排列整齊,持矛佩刀跨立,以威嚴的目光掃視所有麵前的文武。
被這麽多剽悍、肅殺的精銳甲士虎視眈眈的盯著,任誰也不敢有刺殺之念。
張瑞獨坐於高台之上,慵懶的揮了揮手,說道:“孤安,諸君且入座。”
不知不覺間張瑞也有資格稱孤道寡了!
當初看書看到赤壁之戰時,孫權舉江東之眾而迎曹操,給周瑜三萬大軍,說“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真的是感覺英雄豪氣,不過如此!卿且戰之,若有不順,孤當親迎曹賊!
如今張瑞終於升到了鷹揚將軍,與孫權討虜將軍同級。
曾經要仰視的英雄,如今亦可同台競技了!
而且與孫權繼承的江東基業不同,整個太原、河東都是自己率領麾下驕兵悍將從無到有一處處打下來的。
遠比孫權更有資格稱孤道寡。
這一聲孤安,道的是金戈鐵馬,講的是壯誌滿懷!
是無數忠誠將士的血汗拚殺,是無數黎民的殷望尊崇,共同鋪就了這榮耀的王座。
隨著張瑞的話音,數百名文武將校紛紛入座。
一道道熱切、尊崇的目光鎖定在鷹揚將軍身上,隻待張瑞金口一開,無數將士便奔赴戰場,將所有擋在前方的敵寇斬盡殺絕。
如此時刻,即便慵懶的宅男亦能振奮精神,說道:“賊臣董卓,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禍加至尊,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天下人苦之久矣!”
“此天怒人怨之賊,天下人懼其淫威,我鷹揚將軍府卻不值其久已!”
“是故!孤決議……為天下先!”
“振家國天下之大義,正式興兵討賊!”
隨著張瑞殺氣縱橫的聲音落下。
大殿內短暫沉寂,隨即傳來山唿海嘯的歡唿聲。
“萬勝!”
“萬勝!”
“萬勝!”
叛逆?
笑話!
這無數振臂歡唿的文武將校心中全是驕傲與自豪。
天下人怕他董卓殘暴,我等卻瞧不起他董卓許久!
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便由我鷹揚大軍來主持人間正義!
用鮮血與屠戮,以征伐與戮滅,殺出一個朗朗乾坤,還人間一個海清河晏!
強梁合滅,宵小當誅!
此等禍亂朝綱之奸賊,便由我鷹揚大軍殺之,以正家國大義!
天下碌碌眾人,隻需側目膽寒,看我鷹揚大軍如何耀武揚威!
這時候跟這種驕兵悍將說此為叛亂,下一刻便能被驕傲的將士亂刀砍成齏粉。
這種說辭沒人敢提,否則感覺自己被侮辱了的將士,除了鷹揚將軍能製止,任誰都是枉死。
高坐眾人之上的張瑞露出滿意的微笑,手掌一抬,如山崩海嘯一般不可遏製的狂熱浪潮,卻瞬間截然而止。
大殿瞬間針落可聞。
隨後張瑞揮了揮手,說道:“由鷹揚將軍府司馬賈詡為君等闡述此次討賊部署。”
賈詡內心激蕩,深唿吸一口氣。在半年前自己還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朝生暮死,無人會多看一眼。
可自從投效鷹揚將軍府,便被引為有當世子房,賦予重任,總領軍機。
短短數月而已,便有機會指揮調度這精銳剽悍的三軍將校。
鷹揚將軍誠可謂以國士待己,自己又怎敢不以國士報之!
就讓自己在今日一鳴驚人,以報鷹揚將軍知遇之恩。
隨後賈詡從容走到地圖下方,麵向在座的無數文武將校,從容說道:“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輕動。征戰之要,必先勝後戰!”
先勝後戰!
可謂一言而概《孫子兵法》之精要。
張瑞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不正是太原大軍曆來的作戰風格嗎?
與敵為戰,從不莽撞發起決戰,而是耐心等待,等待己方援軍,等待敵方破綻。
無論是沾縣對陣李大目,還是聞喜鏖戰白波軍。每次都是等到己方勝券在握,才發起決戰,一擊潰敵。
直到賈詡今日精準果決的提出“先勝後戰”的作戰指導,張瑞才恍然大悟。
這就是自己追求的兵法正道!
這就是自己的智囊軍師,吾之子房!
張瑞率先撫掌,隨後大殿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僅是開場奠定基調之言,賈詡便一鳴驚人,博得了所有將士的認可。
有這種胸懷與智略的參軍司馬,眾將士隻管聽令殺敵,必能報以凱旋!
良久掌聲才漸漸停息。
賈詡手持一根長杆,指向地圖上的各處:“此次主公為天下先,興兵討賊,得天下之助,吾道不孤!”
隨後賈詡指向西河郡,說道:“護匈奴中郎將王公,深受國恩,率先響應,爰舉義旗。已派遣五千鐵騎進入晉陽,與吾等同住同行,尊奉鷹揚將軍號令。”
隨後賈詡指向大殿一角,在彼處數十名身穿絳紅色戰袍的漢軍將官圍坐一處。
被一群殺氣四溢的驕兵悍將注視著,幾十名漢軍將官連忙起身,向眾人拱手行禮。
待雙方見禮後,賈詡語氣振奮,說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實在是在合適不過當下的場麵,慷慨雄壯、感情激昂,能快速調動將士們心中的豪邁,拉近同袍之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今後雙方將士便生死與共、朝夕相處了,數萬將士彼此背靠背為戰,守望相助。
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征戰,為同一個軍令而奮勇浴血,為共同的勝利而歡唿慶祝。
這種同袍情誼對鷹揚大軍而言隻是好感提升,對護匈奴中郎將大軍卻像是雪中送炭,定海神針。
五千將士驟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域,接受陌生將軍的指揮、調度,心中怎能不彷徨。
如今對方上至鷹揚將軍,下至基層軍官,上下一心,以《無衣》相贈,這必然是真心以同袍之誼待之。
如果不然,不會如此堂而皇之的宣告。
否則將來食言而肥,鷹揚將軍府有何威信可言,如何麵對底層將士異樣的眼光?
護匈奴中郎將所部五千將士,必然不會被歧視對待!
五千熱忱漢子的熱血奉獻不會被辜負!
隨著侍衛洪亮的喊聲,大門被洞開,密密麻麻的鐵甲擁簇著一名消瘦的身影步入殿內。
大殿內喧囂的討論聲立即沉寂,滿堂文武立即起身,文臣躬腰,武將捶胸。
聲音整齊雄壯,齊拜道:“恭問主公金安。”
謝玄、胡車兒、李猛等親衛軍官親自領了一隊鐵甲侍衛站在高台之下,三排鐵甲排列整齊,持矛佩刀跨立,以威嚴的目光掃視所有麵前的文武。
被這麽多剽悍、肅殺的精銳甲士虎視眈眈的盯著,任誰也不敢有刺殺之念。
張瑞獨坐於高台之上,慵懶的揮了揮手,說道:“孤安,諸君且入座。”
不知不覺間張瑞也有資格稱孤道寡了!
當初看書看到赤壁之戰時,孫權舉江東之眾而迎曹操,給周瑜三萬大軍,說“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真的是感覺英雄豪氣,不過如此!卿且戰之,若有不順,孤當親迎曹賊!
如今張瑞終於升到了鷹揚將軍,與孫權討虜將軍同級。
曾經要仰視的英雄,如今亦可同台競技了!
而且與孫權繼承的江東基業不同,整個太原、河東都是自己率領麾下驕兵悍將從無到有一處處打下來的。
遠比孫權更有資格稱孤道寡。
這一聲孤安,道的是金戈鐵馬,講的是壯誌滿懷!
是無數忠誠將士的血汗拚殺,是無數黎民的殷望尊崇,共同鋪就了這榮耀的王座。
隨著張瑞的話音,數百名文武將校紛紛入座。
一道道熱切、尊崇的目光鎖定在鷹揚將軍身上,隻待張瑞金口一開,無數將士便奔赴戰場,將所有擋在前方的敵寇斬盡殺絕。
如此時刻,即便慵懶的宅男亦能振奮精神,說道:“賊臣董卓,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禍加至尊,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天下人苦之久矣!”
“此天怒人怨之賊,天下人懼其淫威,我鷹揚將軍府卻不值其久已!”
“是故!孤決議……為天下先!”
“振家國天下之大義,正式興兵討賊!”
隨著張瑞殺氣縱橫的聲音落下。
大殿內短暫沉寂,隨即傳來山唿海嘯的歡唿聲。
“萬勝!”
“萬勝!”
“萬勝!”
叛逆?
笑話!
這無數振臂歡唿的文武將校心中全是驕傲與自豪。
天下人怕他董卓殘暴,我等卻瞧不起他董卓許久!
天下人敢怒而不敢言,便由我鷹揚大軍來主持人間正義!
用鮮血與屠戮,以征伐與戮滅,殺出一個朗朗乾坤,還人間一個海清河晏!
強梁合滅,宵小當誅!
此等禍亂朝綱之奸賊,便由我鷹揚大軍殺之,以正家國大義!
天下碌碌眾人,隻需側目膽寒,看我鷹揚大軍如何耀武揚威!
這時候跟這種驕兵悍將說此為叛亂,下一刻便能被驕傲的將士亂刀砍成齏粉。
這種說辭沒人敢提,否則感覺自己被侮辱了的將士,除了鷹揚將軍能製止,任誰都是枉死。
高坐眾人之上的張瑞露出滿意的微笑,手掌一抬,如山崩海嘯一般不可遏製的狂熱浪潮,卻瞬間截然而止。
大殿瞬間針落可聞。
隨後張瑞揮了揮手,說道:“由鷹揚將軍府司馬賈詡為君等闡述此次討賊部署。”
賈詡內心激蕩,深唿吸一口氣。在半年前自己還是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朝生暮死,無人會多看一眼。
可自從投效鷹揚將軍府,便被引為有當世子房,賦予重任,總領軍機。
短短數月而已,便有機會指揮調度這精銳剽悍的三軍將校。
鷹揚將軍誠可謂以國士待己,自己又怎敢不以國士報之!
就讓自己在今日一鳴驚人,以報鷹揚將軍知遇之恩。
隨後賈詡從容走到地圖下方,麵向在座的無數文武將校,從容說道:“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輕動。征戰之要,必先勝後戰!”
先勝後戰!
可謂一言而概《孫子兵法》之精要。
張瑞有茅塞頓開之感。
這不正是太原大軍曆來的作戰風格嗎?
與敵為戰,從不莽撞發起決戰,而是耐心等待,等待己方援軍,等待敵方破綻。
無論是沾縣對陣李大目,還是聞喜鏖戰白波軍。每次都是等到己方勝券在握,才發起決戰,一擊潰敵。
直到賈詡今日精準果決的提出“先勝後戰”的作戰指導,張瑞才恍然大悟。
這就是自己追求的兵法正道!
這就是自己的智囊軍師,吾之子房!
張瑞率先撫掌,隨後大殿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僅是開場奠定基調之言,賈詡便一鳴驚人,博得了所有將士的認可。
有這種胸懷與智略的參軍司馬,眾將士隻管聽令殺敵,必能報以凱旋!
良久掌聲才漸漸停息。
賈詡手持一根長杆,指向地圖上的各處:“此次主公為天下先,興兵討賊,得天下之助,吾道不孤!”
隨後賈詡指向西河郡,說道:“護匈奴中郎將王公,深受國恩,率先響應,爰舉義旗。已派遣五千鐵騎進入晉陽,與吾等同住同行,尊奉鷹揚將軍號令。”
隨後賈詡指向大殿一角,在彼處數十名身穿絳紅色戰袍的漢軍將官圍坐一處。
被一群殺氣四溢的驕兵悍將注視著,幾十名漢軍將官連忙起身,向眾人拱手行禮。
待雙方見禮後,賈詡語氣振奮,說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實在是在合適不過當下的場麵,慷慨雄壯、感情激昂,能快速調動將士們心中的豪邁,拉近同袍之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今後雙方將士便生死與共、朝夕相處了,數萬將士彼此背靠背為戰,守望相助。
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征戰,為同一個軍令而奮勇浴血,為共同的勝利而歡唿慶祝。
這種同袍情誼對鷹揚大軍而言隻是好感提升,對護匈奴中郎將大軍卻像是雪中送炭,定海神針。
五千將士驟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域,接受陌生將軍的指揮、調度,心中怎能不彷徨。
如今對方上至鷹揚將軍,下至基層軍官,上下一心,以《無衣》相贈,這必然是真心以同袍之誼待之。
如果不然,不會如此堂而皇之的宣告。
否則將來食言而肥,鷹揚將軍府有何威信可言,如何麵對底層將士異樣的眼光?
護匈奴中郎將所部五千將士,必然不會被歧視對待!
五千熱忱漢子的熱血奉獻不會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