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漢末兵員素質比較高的地方其實也就寥寥幾個地方。
如果不算幽州、並州、涼州三地的異族精銳突騎。
完全由漢室子弟構成的精銳兵員也就兩個地方,其一是徐州的丹陽兵,其二便是三河地區的良家子。
丹陽兵自然不必多說,整個漢末,何進、曹操、劉備、陶謙、孫權等人都曾屢次到這裏征募兵員。
而三河地區因靠近京畿,被董卓霍亂,經濟崩潰,生民百不存一,赫赫有名的三河騎士便徹底沒落。
如今河東正在逐漸納入張瑞掌控,張瑞自然要征集三河良家子組建騎兵,以提前預防董卓將來為禍河東。
而三河良家子亦是最符合張瑞期望的兵員。
不僅因為有恆產者有恆心。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這些良家子從軍入伍都是自帶馬匹、武器、弓箭。官府隻需要提供鎧甲即可。
像極了後世的隋唐府兵。
張瑞心中宏願便是將整個華夏建設成三河模樣,家家富裕,子弟從小習文尚武。
如今裴紹這個本土代表都讚成自己的想法,張瑞信心更加充足,便問道:“如今兵曹掾王淩被困介休,河東郡兵曹由誰主事?”
“兵曹史裴俊。”
裴俊?
張瑞對他印象頗深。裴潛兄弟當中多為文士,唯獨裴俊英氣有武略。
最近還拿了張瑞四封任命文書返迴聞喜為張瑞聯絡裴氏英才。
以其為兵曹史,也是因為他熟悉河東事務,能安撫投效豪傑。
張瑞便說道:“那便由其主持征兵事宜。以河東之富庶,此番征兵不設人數,可廣納豪傑!”
隨後張瑞一指賈詡,說道:“除此事之外,裴主簿還需起草一份政令,發河東徭役兩萬,至大陽縣聽文和先生調令,挖掘溝塹,圍困徐榮。”
裴紹略一沉吟,說道:“主公,吾等初至,有大勝之威,而無惠民之德。貿然征發徭役,某恐民怨沸騰。且百姓久遭白波、匈奴霍亂,倉廩空虛。某請以減賦誘之。”
如今七月在即,太原可得糧朝過百萬石。
張瑞其實並不缺糧草,於是大手一揮,不用減賦了,直接免賦。說道:“自稅賦改製,郡府已不強征徭役,皆以錢糧征募民夫。然河東離亂,稅賦難計,便以徭役相抵。凡充徭、服役者,全家免除賦稅。”
裴紹深深拱手行禮,說道:“主公仁義,紹替河東鄉人謝之。”
這是賈詡進入幕府參與機要的第一天,聽聞張瑞、裴紹對答,頗感驚奇。
如今高坐郡縣者無不橫征暴斂,以民脂民膏而中飽私囊,更過分者如董卓所部直接劫掠百姓,奸淫擄掠。
直接免征賦稅的,河東絕對是大漢上百郡國中唯一一個。
張瑞為賈詡解釋道:“耕者疾苦,生逢亂世尤為不易,今朝省一歲賦稅,可活百姓數以萬計。世人皆言小民如韭,命不值錢。某卻以為能得天下者必以人為本。”
或許當今亂世,人命並不是最珍貴的東西。
有無數人跟張瑞說過,生逢亂世,生民命賤,最不值得珍惜。乃至死傷數十萬人,亦無人問津。
但張瑞絕對不敢苟同!
或許群雄逐鹿的時候,一群短視之人可以漠視生命。
但到了鼎足而立的時候,即便武廟十哲中的諸葛孔明都要牽魏國百姓入蜀。
假使晉朝有漢民六千萬,何至於五胡亂華慘劇發生。
賈詡拱手,說道:“主公仁義。河東有鹽鐵之利,無需著眼區區賦稅。免賦亦能收軍民之心。”
正是如此。
張瑞正是看中了河東的鹽鐵之利,才大興義兵。
試圖壟斷整個河南、河北的鹽池。
畢竟沒什麽是比壟斷更暴利的事情了。
張瑞走到窗前,伸出右手,屋外大雨傾覆,仿佛瓢潑,鬥大的雨珠打在手臂上頗有痛感。
大雨一下便是十天,天上黑雲密布,完全沒有絲毫要停止的征兆。
縣府內的積水已經沒過腳踝。
一向慷慨弘毅的審配如今臉色凝重,對張瑞說道:“主公,連日大雨,軍中已有三十餘名士卒沾染痢疾。醫官言,恐有擴散風險。”
張瑞眉頭緊蹙,聲色俱厲,問道:“某曾言三軍務必謹防瘟疫,不得飲用生水,不得隨意排便。為何還會有如此多的士卒沾染痢疾!是何人部眾?必須嚴肅軍紀,將該部長官杖責五十,以儆效尤!”
“是子龍所部。”審配解釋道:“該部巡視大陽縣周圍溝塹,皆著鐵甲,淋雨後易感風寒。有徭役百姓,不服管教,傳染了子龍所部將士。”
趙雲?
張瑞麵色如常,說道:“無論何人,都必須嚴肅軍紀。將趙雲杖責五十,以震懾三軍。傳示諸將,必須防微杜漸,嚴格執行預防方案!提早發現病情,及時上報預防!無論何部,瘟疫既起,便無任何理由!軍法絕不留情!”
“傳令裴紹撤迴東垣,讓賈詡總督大陽縣軍政事務。再不得有婦人之仁,以軍法治徭役。凡不服管教者,斬立決!”
在這個時代,瘟疫非同小可,容不得張瑞不重視。
好在張瑞比之徐榮,有太多倚靠和優勢。
自己身後不僅僅有河東軍民相助,更是有整個太原作為根基。
於是張瑞從容下令道:“征河東、太原、上黨三郡境內醫者,入大陽效力。凡感染疫病者,能醫盡醫,絕不放棄哪怕一名士卒!”
一次瘟疫還嚇不退張瑞。
這個時候比拚的就是雙方的意誌與實力。
張瑞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三令五申,軍中還是出現瘟疫。
那大陽縣內的徐榮,境遇絕對不會比自己好到哪裏去。
區區一個大陽縣城,絕對沒有自己麾下這數以百計的醫官和堆積成山的藥草。
審配恭敬應諾,隨後說道:“主公,昨日夜兵曹史裴俊歸營,舉族內四人為茂才、孝廉。另引豪傑一人欲投降軍中。主公可有意接待?”
張瑞來了興致,裴氏的豪傑?
裴氏曆史上出現過五十九位宰相與五十九位大將軍,從來不是一個文弱的氏族。
觀裴潛、裴徽可知其族內賢才皆可撫境安民,能肅齊萬裏。
張瑞便很簡短的麵見了前麵四位文臣,皆托付與郡縣高位。
其中最具才華者乃是裴俊之弟,裴輯,字文衡。曆史上曾經官至工部尚書和金紫光祿大夫,成為裴氏東眷之祖。
張瑞雖然記不清他的名字,但明顯能感覺到他談吐不凡,尤善格物。所以有所親愛,留在河東郡府做了裴琚副官,掌文教。
如果不算幽州、並州、涼州三地的異族精銳突騎。
完全由漢室子弟構成的精銳兵員也就兩個地方,其一是徐州的丹陽兵,其二便是三河地區的良家子。
丹陽兵自然不必多說,整個漢末,何進、曹操、劉備、陶謙、孫權等人都曾屢次到這裏征募兵員。
而三河地區因靠近京畿,被董卓霍亂,經濟崩潰,生民百不存一,赫赫有名的三河騎士便徹底沒落。
如今河東正在逐漸納入張瑞掌控,張瑞自然要征集三河良家子組建騎兵,以提前預防董卓將來為禍河東。
而三河良家子亦是最符合張瑞期望的兵員。
不僅因為有恆產者有恆心。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這些良家子從軍入伍都是自帶馬匹、武器、弓箭。官府隻需要提供鎧甲即可。
像極了後世的隋唐府兵。
張瑞心中宏願便是將整個華夏建設成三河模樣,家家富裕,子弟從小習文尚武。
如今裴紹這個本土代表都讚成自己的想法,張瑞信心更加充足,便問道:“如今兵曹掾王淩被困介休,河東郡兵曹由誰主事?”
“兵曹史裴俊。”
裴俊?
張瑞對他印象頗深。裴潛兄弟當中多為文士,唯獨裴俊英氣有武略。
最近還拿了張瑞四封任命文書返迴聞喜為張瑞聯絡裴氏英才。
以其為兵曹史,也是因為他熟悉河東事務,能安撫投效豪傑。
張瑞便說道:“那便由其主持征兵事宜。以河東之富庶,此番征兵不設人數,可廣納豪傑!”
隨後張瑞一指賈詡,說道:“除此事之外,裴主簿還需起草一份政令,發河東徭役兩萬,至大陽縣聽文和先生調令,挖掘溝塹,圍困徐榮。”
裴紹略一沉吟,說道:“主公,吾等初至,有大勝之威,而無惠民之德。貿然征發徭役,某恐民怨沸騰。且百姓久遭白波、匈奴霍亂,倉廩空虛。某請以減賦誘之。”
如今七月在即,太原可得糧朝過百萬石。
張瑞其實並不缺糧草,於是大手一揮,不用減賦了,直接免賦。說道:“自稅賦改製,郡府已不強征徭役,皆以錢糧征募民夫。然河東離亂,稅賦難計,便以徭役相抵。凡充徭、服役者,全家免除賦稅。”
裴紹深深拱手行禮,說道:“主公仁義,紹替河東鄉人謝之。”
這是賈詡進入幕府參與機要的第一天,聽聞張瑞、裴紹對答,頗感驚奇。
如今高坐郡縣者無不橫征暴斂,以民脂民膏而中飽私囊,更過分者如董卓所部直接劫掠百姓,奸淫擄掠。
直接免征賦稅的,河東絕對是大漢上百郡國中唯一一個。
張瑞為賈詡解釋道:“耕者疾苦,生逢亂世尤為不易,今朝省一歲賦稅,可活百姓數以萬計。世人皆言小民如韭,命不值錢。某卻以為能得天下者必以人為本。”
或許當今亂世,人命並不是最珍貴的東西。
有無數人跟張瑞說過,生逢亂世,生民命賤,最不值得珍惜。乃至死傷數十萬人,亦無人問津。
但張瑞絕對不敢苟同!
或許群雄逐鹿的時候,一群短視之人可以漠視生命。
但到了鼎足而立的時候,即便武廟十哲中的諸葛孔明都要牽魏國百姓入蜀。
假使晉朝有漢民六千萬,何至於五胡亂華慘劇發生。
賈詡拱手,說道:“主公仁義。河東有鹽鐵之利,無需著眼區區賦稅。免賦亦能收軍民之心。”
正是如此。
張瑞正是看中了河東的鹽鐵之利,才大興義兵。
試圖壟斷整個河南、河北的鹽池。
畢竟沒什麽是比壟斷更暴利的事情了。
張瑞走到窗前,伸出右手,屋外大雨傾覆,仿佛瓢潑,鬥大的雨珠打在手臂上頗有痛感。
大雨一下便是十天,天上黑雲密布,完全沒有絲毫要停止的征兆。
縣府內的積水已經沒過腳踝。
一向慷慨弘毅的審配如今臉色凝重,對張瑞說道:“主公,連日大雨,軍中已有三十餘名士卒沾染痢疾。醫官言,恐有擴散風險。”
張瑞眉頭緊蹙,聲色俱厲,問道:“某曾言三軍務必謹防瘟疫,不得飲用生水,不得隨意排便。為何還會有如此多的士卒沾染痢疾!是何人部眾?必須嚴肅軍紀,將該部長官杖責五十,以儆效尤!”
“是子龍所部。”審配解釋道:“該部巡視大陽縣周圍溝塹,皆著鐵甲,淋雨後易感風寒。有徭役百姓,不服管教,傳染了子龍所部將士。”
趙雲?
張瑞麵色如常,說道:“無論何人,都必須嚴肅軍紀。將趙雲杖責五十,以震懾三軍。傳示諸將,必須防微杜漸,嚴格執行預防方案!提早發現病情,及時上報預防!無論何部,瘟疫既起,便無任何理由!軍法絕不留情!”
“傳令裴紹撤迴東垣,讓賈詡總督大陽縣軍政事務。再不得有婦人之仁,以軍法治徭役。凡不服管教者,斬立決!”
在這個時代,瘟疫非同小可,容不得張瑞不重視。
好在張瑞比之徐榮,有太多倚靠和優勢。
自己身後不僅僅有河東軍民相助,更是有整個太原作為根基。
於是張瑞從容下令道:“征河東、太原、上黨三郡境內醫者,入大陽效力。凡感染疫病者,能醫盡醫,絕不放棄哪怕一名士卒!”
一次瘟疫還嚇不退張瑞。
這個時候比拚的就是雙方的意誌與實力。
張瑞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經三令五申,軍中還是出現瘟疫。
那大陽縣內的徐榮,境遇絕對不會比自己好到哪裏去。
區區一個大陽縣城,絕對沒有自己麾下這數以百計的醫官和堆積成山的藥草。
審配恭敬應諾,隨後說道:“主公,昨日夜兵曹史裴俊歸營,舉族內四人為茂才、孝廉。另引豪傑一人欲投降軍中。主公可有意接待?”
張瑞來了興致,裴氏的豪傑?
裴氏曆史上出現過五十九位宰相與五十九位大將軍,從來不是一個文弱的氏族。
觀裴潛、裴徽可知其族內賢才皆可撫境安民,能肅齊萬裏。
張瑞便很簡短的麵見了前麵四位文臣,皆托付與郡縣高位。
其中最具才華者乃是裴俊之弟,裴輯,字文衡。曆史上曾經官至工部尚書和金紫光祿大夫,成為裴氏東眷之祖。
張瑞雖然記不清他的名字,但明顯能感覺到他談吐不凡,尤善格物。所以有所親愛,留在河東郡府做了裴琚副官,掌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