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紀那個以錢論人的時代,尚有大量人員投身官場、教育與藝術。
更何況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
張瑞不相信曆史上內統幕府,外督軍事的審配,終生夢想隻是做一個富家翁。
但凡審配有一絲出仕之心。就不可能對張瑞求賢若渴的態度無動於衷。
更何況起點便是主簿,總領幕府事。擺明了即將重用。
去他處還能有更好的待遇嗎?
張瑞此刻閑情逸致,悠閑的指導侍女為自己打理發型。
便是篤定審配,不是後世之人,一門心思隻想搞錢。
此時審配麵臨的抉擇很簡單。甚至沒人逼迫。
其一,視對方求賢若渴的態度於無物,婉拒禮聘。北上太原換取鹽引,然後取鹽歸冀州。賺取大筆財富。看著族中堆積如山的銅錢又多了一座。終日碌碌無為,充滿銅臭。
其二,出仕太原。總領幕府,一展胸中抱負,讓才華得以施展,最終功成名就。而這一切的代價不過是全族要多繳納一筆賦稅而已。
張瑞從來不覺得審配是一個視財如命的守財奴。
他會如何抉擇,不是很難判斷。
更何況,如果他真的做出另一種抉擇,那隻能說張瑞真的高看他了。全身銅臭之人不配總領太原幕府。布政一郡十八縣四十萬人。
果然一切如張瑞所料。
審配沉吟片刻之後,恭敬的起身向張瑞行禮,說道:“張公握發接見。可謂以國士待我,配豈敢不以國士報之?願為將軍結草銜環,以報明公知遇之恩。”
從張公到將軍,及至最後的明公。
幾句話中,關係層層拉近。最終完成身份轉變。
令張瑞大喜,笑著說道:“吾不喜得糧草數萬,喜得審正南也!先生可有何教我?”
談及正事,張瑞便令侍女離去。
滿堂文武無不正襟危坐,目視這位新任主簿。
皆欲審視其才,究竟有何不凡。能得主公如此器重。
審配起身,慷慨而談,問道:“依配之見,將軍欲攻略河東,可是如此?”
張瑞亦不加隱瞞,說道:“吾麾下大軍共計一萬四千餘人。其中四千人駐守太原要地。餘下精兵萬餘,甲胄精良,訓練有素。分別駐紮於介休、陭氏、陽阿、高都四縣。一聲令下,四部齊發。白波軍雖眾十萬餘人,但臃腫緩慢,必陷於混亂當中,不能兼顧。”
這也是向審配展現太原實力。讓他知曉,在太原功成名就非是遙不可及。
審配聞言,讚揚道:“來時某曾見過段校尉麾下鐵騎,威嚴雄壯,軍容肅然,實乃當世勁旅,舉世無雙。以此精銳進攻一群匪寇,建功立業自是理所當然。”
“然,攻略河東卻不可行!”
滿堂文武盡皆皺眉。
要不是張瑞此前表現出的對審配務必重視。當即就有脾氣暴烈的要起身駁斥這番胡言亂語了。
攻略河東,乃是全郡上下商討許久達成的共識。
其一河東富庶。鹽鐵之利享譽史冊千古。富庶更在太原之上。
其二河東豪強被白波軍困擾日久。無比期許能結束兵戈,還境太平。此時太原大軍入境,百姓甚至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豪強非但不會從中掣肘,還會主動相助太原大軍。豪傑競相投軍,士人踴躍入府。
如此天賜良機,怎可錯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
“作何解?”張瑞並沒有因為對方提出反對諫言便阻塞言路,指節有節奏的在案板上輕輕敲打,顯得耐心十足,期待對方解釋。
審配不因眾人怒目而有任何膽怯,站在大堂中央,語氣洪亮,說道:“大漢四百年,雖烽煙四起,但其德未失。京師之中賢才、名將不可勝數。禁軍戰力猶在。所到之處,叛亂皆定。”
這點張瑞讚同。
皇甫嵩這位漢末名將,率領北軍所到之處。無論席卷全國的黃巾之亂還是戰力剽悍的西涼叛軍。都被其逐一平定。
讓太原大軍與這種名將勁旅對壘,張瑞委實沒有任何信心。
“河東位處司隸,緊鄰京畿。乃兵家重地。不比太原偏遠。更兼鹽鐵之利,影響整個河南。明公已奪太原,若再占河東。則洛陽京畿地區徹底無鹽可用。即便轉運巴蜀之鹽亦時間緊迫,明顯不及。朝堂諸公必不會允許此情況發生。”
關於這點,張瑞當然考慮過。
盡有太原、河東兩郡,則黃河以北最大的兩處產鹽區都被張瑞所有。
整個河南、河北供鹽都要仰仗太原鼻息。
到時鹽引開中法方能盡顯其效。無論錢、糧、布、鐵、馬等任何物資,隻要太原需要。其他勢力便必須乖乖奉上。以交換鹽引。
如此太原壯大之勢,無人可當。
代價則是會引起漢室關注。十分容易招來大漢精銳禁軍。
但,張瑞是穿越者。
明確知曉四月份靈帝便會去世。曆來皇帝駕崩,新帝繼位。不宜妄興刀兵。
朝堂忙著舉辦喪禮,追封諡號。何進兵變誅殺上軍校尉蹇碩,扶劉辯登基。
稍一蹉跎,便過去一兩個月。
而此時漢室朝堂宦官與外戚鬥爭徹底進入白熱化。
張瑞隻要能拒河而守,堅持一兩個月。
八月大將軍何進就會被宦官所殺。
到時董卓執政,廢立新帝。朝堂愈發混亂。
前線皇甫嵩勢必受到影響。
一蹉跎又是數月。
而張瑞隻要堅持到十一月。關東就有東郡太守橋瑁首興義兵討董。
董卓必然會將全部禁軍調迴,轉頭去對付關東討董聯盟。
張瑞揣度,合高順、段文、張遼、郝昭等諸多名將之力。抵抗皇甫嵩短短數月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可是這些都無法與審配訴說。
隻得繼續問道:“那依先生之見,吾等應該如何處之?”
審配手臂一揮,斬釘截鐵的說道:“平定河東!”
滿堂嘩然!
你審正南腦子沒毛病吧!
吾等欲攻略河東,你大談其中風險,斷然否決。
然後問你太原該如何立世,向何處擴張。
你又斬釘截鐵的指向河東!
怎麽?同樣攻略,吾等提議便不可行。
你審正南諫言便是天下至理?
更何況古代講究學而優則仕。
張瑞不相信曆史上內統幕府,外督軍事的審配,終生夢想隻是做一個富家翁。
但凡審配有一絲出仕之心。就不可能對張瑞求賢若渴的態度無動於衷。
更何況起點便是主簿,總領幕府事。擺明了即將重用。
去他處還能有更好的待遇嗎?
張瑞此刻閑情逸致,悠閑的指導侍女為自己打理發型。
便是篤定審配,不是後世之人,一門心思隻想搞錢。
此時審配麵臨的抉擇很簡單。甚至沒人逼迫。
其一,視對方求賢若渴的態度於無物,婉拒禮聘。北上太原換取鹽引,然後取鹽歸冀州。賺取大筆財富。看著族中堆積如山的銅錢又多了一座。終日碌碌無為,充滿銅臭。
其二,出仕太原。總領幕府,一展胸中抱負,讓才華得以施展,最終功成名就。而這一切的代價不過是全族要多繳納一筆賦稅而已。
張瑞從來不覺得審配是一個視財如命的守財奴。
他會如何抉擇,不是很難判斷。
更何況,如果他真的做出另一種抉擇,那隻能說張瑞真的高看他了。全身銅臭之人不配總領太原幕府。布政一郡十八縣四十萬人。
果然一切如張瑞所料。
審配沉吟片刻之後,恭敬的起身向張瑞行禮,說道:“張公握發接見。可謂以國士待我,配豈敢不以國士報之?願為將軍結草銜環,以報明公知遇之恩。”
從張公到將軍,及至最後的明公。
幾句話中,關係層層拉近。最終完成身份轉變。
令張瑞大喜,笑著說道:“吾不喜得糧草數萬,喜得審正南也!先生可有何教我?”
談及正事,張瑞便令侍女離去。
滿堂文武無不正襟危坐,目視這位新任主簿。
皆欲審視其才,究竟有何不凡。能得主公如此器重。
審配起身,慷慨而談,問道:“依配之見,將軍欲攻略河東,可是如此?”
張瑞亦不加隱瞞,說道:“吾麾下大軍共計一萬四千餘人。其中四千人駐守太原要地。餘下精兵萬餘,甲胄精良,訓練有素。分別駐紮於介休、陭氏、陽阿、高都四縣。一聲令下,四部齊發。白波軍雖眾十萬餘人,但臃腫緩慢,必陷於混亂當中,不能兼顧。”
這也是向審配展現太原實力。讓他知曉,在太原功成名就非是遙不可及。
審配聞言,讚揚道:“來時某曾見過段校尉麾下鐵騎,威嚴雄壯,軍容肅然,實乃當世勁旅,舉世無雙。以此精銳進攻一群匪寇,建功立業自是理所當然。”
“然,攻略河東卻不可行!”
滿堂文武盡皆皺眉。
要不是張瑞此前表現出的對審配務必重視。當即就有脾氣暴烈的要起身駁斥這番胡言亂語了。
攻略河東,乃是全郡上下商討許久達成的共識。
其一河東富庶。鹽鐵之利享譽史冊千古。富庶更在太原之上。
其二河東豪強被白波軍困擾日久。無比期許能結束兵戈,還境太平。此時太原大軍入境,百姓甚至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豪強非但不會從中掣肘,還會主動相助太原大軍。豪傑競相投軍,士人踴躍入府。
如此天賜良機,怎可錯過?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
“作何解?”張瑞並沒有因為對方提出反對諫言便阻塞言路,指節有節奏的在案板上輕輕敲打,顯得耐心十足,期待對方解釋。
審配不因眾人怒目而有任何膽怯,站在大堂中央,語氣洪亮,說道:“大漢四百年,雖烽煙四起,但其德未失。京師之中賢才、名將不可勝數。禁軍戰力猶在。所到之處,叛亂皆定。”
這點張瑞讚同。
皇甫嵩這位漢末名將,率領北軍所到之處。無論席卷全國的黃巾之亂還是戰力剽悍的西涼叛軍。都被其逐一平定。
讓太原大軍與這種名將勁旅對壘,張瑞委實沒有任何信心。
“河東位處司隸,緊鄰京畿。乃兵家重地。不比太原偏遠。更兼鹽鐵之利,影響整個河南。明公已奪太原,若再占河東。則洛陽京畿地區徹底無鹽可用。即便轉運巴蜀之鹽亦時間緊迫,明顯不及。朝堂諸公必不會允許此情況發生。”
關於這點,張瑞當然考慮過。
盡有太原、河東兩郡,則黃河以北最大的兩處產鹽區都被張瑞所有。
整個河南、河北供鹽都要仰仗太原鼻息。
到時鹽引開中法方能盡顯其效。無論錢、糧、布、鐵、馬等任何物資,隻要太原需要。其他勢力便必須乖乖奉上。以交換鹽引。
如此太原壯大之勢,無人可當。
代價則是會引起漢室關注。十分容易招來大漢精銳禁軍。
但,張瑞是穿越者。
明確知曉四月份靈帝便會去世。曆來皇帝駕崩,新帝繼位。不宜妄興刀兵。
朝堂忙著舉辦喪禮,追封諡號。何進兵變誅殺上軍校尉蹇碩,扶劉辯登基。
稍一蹉跎,便過去一兩個月。
而此時漢室朝堂宦官與外戚鬥爭徹底進入白熱化。
張瑞隻要能拒河而守,堅持一兩個月。
八月大將軍何進就會被宦官所殺。
到時董卓執政,廢立新帝。朝堂愈發混亂。
前線皇甫嵩勢必受到影響。
一蹉跎又是數月。
而張瑞隻要堅持到十一月。關東就有東郡太守橋瑁首興義兵討董。
董卓必然會將全部禁軍調迴,轉頭去對付關東討董聯盟。
張瑞揣度,合高順、段文、張遼、郝昭等諸多名將之力。抵抗皇甫嵩短短數月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可是這些都無法與審配訴說。
隻得繼續問道:“那依先生之見,吾等應該如何處之?”
審配手臂一揮,斬釘截鐵的說道:“平定河東!”
滿堂嘩然!
你審正南腦子沒毛病吧!
吾等欲攻略河東,你大談其中風險,斷然否決。
然後問你太原該如何立世,向何處擴張。
你又斬釘截鐵的指向河東!
怎麽?同樣攻略,吾等提議便不可行。
你審正南諫言便是天下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