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最牛的常勝將軍並非常勝(下)
曆史上不為人知的那些事兒 作者:家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究竟曆史真相為何呢,我們來考證一下便知。
《梁書》中的陳慶之,一生未嚐敗績,即使被爾朱榮攻陷其參與守衛的洛陽,也要先鼓吹其11戰傷敵甚眾,再將後麵的全軍覆滅歸結於天災(嵩高潁水泛洪)而非人力。那麽,事實是否如此? 關於洛陽保衛戰,《梁書·陳慶之傳》這麽寫道: “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右仆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勒眾號百萬,挾魏主元子攸來攻顥。顥據洛陽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時反叛。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傷殺甚眾。榮將退,時有劉靈助者,善天文,乃謂榮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榮乃縛木為筏,濟自硤石,與顥戰於河橋,顥大敗,走至臨潁,遇賊被擒,洛陽陷。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慶之乃落須發為沙門,間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潛送出汝陰。至都,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邑一千五百戶”。 看上去真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陳慶之渡到黃河以北,把守北中郎城,三日11戰,殺得爾朱榮正要退兵,卻為善觀天相者說服,綁了木排渡河,攻取洛陽。陳慶之仍未慌亂,結好陣型東返,遭遇嵩高縣潁水泛洪,全軍死散,於是落發剃須假扮僧人,獨身逃迴梁都。 但還有另一個洛陽保衛戰的版本,《魏書·爾朱榮傳》寫道: “(爾朱)榮與(元)顥相持於河上,顥令都督安豐王延明緣河據守。榮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黃門郎楊侃、高道穆等並謂大軍若還,失天下之望,固執以為不可。屬馬渚諸楊雲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榮乃令都督爾朱兆等率精騎夜濟,登岸奮擊。顥子領軍將軍冠受率馬步五千拒戰,兆大破之,臨陣擒冠受。延明聞冠受見擒,遂自逃散,顥便率麾下南奔”。 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則有一句:“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陽,車駕還討,破走之。唯慶之一身走免,自餘部眾皆見俘執。” 根據《魏書》的兩條記載,陳慶之在保衛戰中幾乎變成透明人:爾朱榮結重兵與元顥相持於黃河兩岸,欲渡無舟楫,打算北還,為下屬勸止。恰好找到幾艘小船和向導,爾朱榮就命爾朱兆率精騎夜渡,破顥陷洛,陳慶之則單身逃免。 還有第三個洛陽保衛戰的版本,《資治通鑒·梁記九》寫道: “爾朱榮與顥相持於河上。慶之守北中城,顥自據南岸;慶之三日十一戰,殺傷甚眾。有夏州義士為顥守河中渚,陰與榮通謀,求破橋立效,榮引兵赴之。及橋破,榮應接不逮,顥悉屠之,榮悵然失望。又以安豐王延明緣河固守,而北軍無船可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黃門郎楊侃曰:……若未有所成,遽複引歸,民情失望,各懷去就,勝負所在,未可知也。不若征發民材,多為桴筏,間以舟楫,緣河布列,數百裏中,皆為渡勢,首尾既遠,使顥不知所防,一旦得渡,必立大功。……榮曰:“楊黃門已陳此策,當相與議之。”劉靈助言於榮曰:“不出十日,河南必平。”伏波將軍正平楊剽與其族居馬渚,自言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戊辰,榮命車騎將軍爾朱兆與大都督賀拔勝縛材為筏,自馬渚西硤石夜渡,襲擊顥子領軍將軍冠受,擒之;安豐王延明之眾聞之,大潰。顥失據,帥麾下數百騎南走,陳慶之收步騎數千,結陣東還,顥所得諸城,一時複降於魏。爾朱榮自追陳慶之,會嵩高水漲,慶之軍士死散略盡,乃削須發為沙門,間行出汝陰,還建康,猶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 《通鑒》這段話主要以《梁書》為藍本,又硬插了《魏書》中的一些材料,拖泥帶水,很不自然。關於陳慶之的部分,則全取自《梁書》。那麽,我們是否就可以相信《梁書》關於陳慶之在洛陽保衛戰中的記述呢?答案是:不。 司馬光是個講究“正統”的傳統儒家學者,《通鑒》南北朝紀年不見北魏、北齊、北周,隻有宋、齊、梁、陳,很明顯,司馬光是以南朝為“正統”。 他的助手劉恕對此也曾有異議,寫信表示:“正統之論,興於漢儒,推五行相生,指璽紱相傳,以為正統……而魏晉南北五代之際,以勢力相敵,遂分裂天下,其名分位號異乎周之於吳楚,安得強拔一國謂之正統,餘皆為僭偽乎?”但看來這抗議最後也沒有用。 既然司馬光以南朝為正統,對“所向披靡”的蕭梁大將陳慶之,當然要大書特書。我們可以看到,在《通鑒。梁記》裏,陳慶之的出鏡率相當高,而且基本全盤照搬《梁書》。
那麽,現在的關鍵就在於判斷《梁書》與《魏書》就洛陽保衛戰的記述誰更接近事實了。
旁觀者清,應屬《魏書》更為真實,雖然它也不算十足信史。但兩部非信史,當棄更不“信”的那一部。而《梁書》中關於洛陽保衛戰的記述,實在是破綻百出。
首先,“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右仆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這頭一句就有問題。芮芮,即柔然,向是北魏的心腹大患,不曾幫北魏打南朝。當然,北魏軍隊裏也可能有柔然人,因為北魏曾先後將內附和俘獲的柔然、敕勒及內地漢人遷於六鎮及平城等地,並使之充作隸戶和營戶。但這與《梁書》中的芮芮派兵與北魏聯合攻打洛陽,卻是兩碼事。司馬光也曉得這點,所以編《通鑒》時偷偷把它拿掉了。 其次,“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傷殺甚眾”,與後麵的“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一句,頗有矛盾。陳慶之北渡黃河隨後東撤,若要遇到黃河南岸嵩高縣的潁水泛洪,隻可能是東撤前迴渡了黃河。但迴渡之時,怎麽可能避免與爾朱榮已布於黃河兩岸的30萬大軍作戰?在《魏書》和《梁書》中,均沒有陳慶之迴渡黃河時的作戰記錄。那麽,陳慶之及其部曲亂雲飛渡仍從容? 最後,“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這句用四川話來說,就是“逗起鬧”。爾朱榮此戰首要目的是奪洛陽,滅元顥,現在洛陽攻下,元顥跑路了,就算要追,也會追元顥而不是陳慶之。相比之下,《魏書》的記述是大致可信的。唯有在渡江具體操作技術的環節裏,《魏書》的說法沒有《梁書》可靠。畢竟,隻靠幾艘小船加個向導,就能帶“特種部隊”渡江,大敗對方5000馬步,也有點離譜。司馬光在這個環節上,綜合了《梁書》與《魏書》的記載,幹得不壞。 所謂“功高震主”,何況元顥還算不上是陳慶之的“主”,不過是蕭梁扶持的一個傀儡政權,陳慶之則仿佛於元顥臥榻之旁鼾聲如雷的欽差大臣,令其不爽多於倚重。 《梁書·陳慶之傳》中對元顥這個人評價很低,揭發其人“既得誌,荒於酒色,乃日夜宴樂,不複視事”。而《魏書。元顥傳》也差不多,說他“日夜縱酒,不恤軍國”。元顥既然是個慫貨,自然會對陳慶之有所猜忌。部將元延明曾對元顥說:“陳慶之兵不出數千,已自難製;今增其眾,寧肯複為用乎?權柄一去,動轉聽人,魏之宗社,於斯而滅。”元顥於是更加疑懼,生怕陳慶之找梁武要兵,上表說:“河北、河南一時已定,唯爾朱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今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複加兵,搖動百姓。”於是梁武也就沒再給元顥派援軍。 到了元顥將敗亡的時候,陳慶之很可能已經沒多少實際軍權,因此《魏書》裏洛陽保衛戰才沒他多少戲份。這裏有條比較具備說服力的材料,《洛陽迦藍記》記載,元灝敗逃被俘時,“所將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帶了7000人,其時元顥不過是個光杆司令。到了洛陽元顥即使擴充兵力,也很難是“江淮子弟”。因此,元顥被俘時率領的這5000“江淮子弟”,極可能就是陳慶之原來的部曲。他們之所以解甲相泣,不是為了戾主元顥,而是為了故將軍陳慶之。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那句突兀的“唯慶之一人走免,自餘部眾皆見俘執”,至此也有了一個完滿解答。 其實,即使陳慶之掌有兵權,也未必能絕對不敗。洛陽保衛戰敵我懸殊,內外交困,慶之隻得敗走,還有說辭,但他此後與魏堯雄的戰鬥,則難再找借口。 在《梁書·陳慶之傳》裏沒有問題,白袍將軍晚節能保: “中大通二年,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餘並如故。慶之至鎮,遂圍懸瓠。破魏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於溱水,又破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於楚城。” 別人沒什麽,但是堯雄很生氣,堯雄有話說。在《北齊書·堯雄傳》中(魏收作《魏書》時堯雄仍在世,故不入傳,李百藥作《北齊書》始收入),這麽寫道:
“梁司州刺史陳慶之複率眾逼州城,雄出與戰,所向披靡,身被二創,壯氣益厲,慶之敗,棄輜重走。後慶之複圍南荊州,雄……遂率眾攻之,慶之果棄荊州來。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鎮將苟元廣,兵二千人”。 這次,其實兩部史書沒有大衝突,隻不過你寫你的得意史,我寫我的得意史而已。楚城,今湖北省黃梅縣,陳慶之時代屬於蕭梁領土。北魏眾人包括堯雄來襲擊,陳慶之將之擊退,很正常。
但陳慶之去打堯雄,也同樣輸掉,且前後達兩次。為何陳慶之老要攻打堯雄?很簡單,當時陳慶之乃梁朝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但梁朝實際並沒有南北司、西豫、豫四州,慶之的頭銜隻是帶鼓勵性質的虛職。堯雄卻不一樣,他是魏朝豫州刺史,也占有實際領地,陳慶之當然要去搶土地,結果慘被夯退。
看吧,常勝也隻不過是站在常敗的基礎上顯得比較常勝。
不過,爬梳各種立場的史籍記載,擠幹神話中的水分後,陳慶之依然不失為一代傑出戰將,有他的白袍飄飄,起碼我們不會再將亞曆山大數萬人破波斯百萬大軍的戰績視為不可複製的傳奇。
由此,也說明了一件事,無論你身居何處,身為何職,亦或是前半生渾渾噩噩的下棋過來的,隻要抓住機遇,將自己一身的“棋藝”顯露出來,都是有可能創造輝煌的奇跡的。
每個人都會留下一段在曆史上應有的成績。
這就是活著的“目的”。
《梁書》中的陳慶之,一生未嚐敗績,即使被爾朱榮攻陷其參與守衛的洛陽,也要先鼓吹其11戰傷敵甚眾,再將後麵的全軍覆滅歸結於天災(嵩高潁水泛洪)而非人力。那麽,事實是否如此? 關於洛陽保衛戰,《梁書·陳慶之傳》這麽寫道: “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右仆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勒眾號百萬,挾魏主元子攸來攻顥。顥據洛陽六十五日,凡所得城,一時反叛。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傷殺甚眾。榮將退,時有劉靈助者,善天文,乃謂榮曰:‘不出十日,河南大定’。榮乃縛木為筏,濟自硤石,與顥戰於河橋,顥大敗,走至臨潁,遇賊被擒,洛陽陷。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慶之乃落須發為沙門,間行至豫州,豫州人程道雍等潛送出汝陰。至都,仍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邑一千五百戶”。 看上去真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陳慶之渡到黃河以北,把守北中郎城,三日11戰,殺得爾朱榮正要退兵,卻為善觀天相者說服,綁了木排渡河,攻取洛陽。陳慶之仍未慌亂,結好陣型東返,遭遇嵩高縣潁水泛洪,全軍死散,於是落發剃須假扮僧人,獨身逃迴梁都。 但還有另一個洛陽保衛戰的版本,《魏書·爾朱榮傳》寫道: “(爾朱)榮與(元)顥相持於河上,顥令都督安豐王延明緣河據守。榮既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黃門郎楊侃、高道穆等並謂大軍若還,失天下之望,固執以為不可。屬馬渚諸楊雲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榮乃令都督爾朱兆等率精騎夜濟,登岸奮擊。顥子領軍將軍冠受率馬步五千拒戰,兆大破之,臨陣擒冠受。延明聞冠受見擒,遂自逃散,顥便率麾下南奔”。 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則有一句:“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陽,車駕還討,破走之。唯慶之一身走免,自餘部眾皆見俘執。” 根據《魏書》的兩條記載,陳慶之在保衛戰中幾乎變成透明人:爾朱榮結重兵與元顥相持於黃河兩岸,欲渡無舟楫,打算北還,為下屬勸止。恰好找到幾艘小船和向導,爾朱榮就命爾朱兆率精騎夜渡,破顥陷洛,陳慶之則單身逃免。 還有第三個洛陽保衛戰的版本,《資治通鑒·梁記九》寫道: “爾朱榮與顥相持於河上。慶之守北中城,顥自據南岸;慶之三日十一戰,殺傷甚眾。有夏州義士為顥守河中渚,陰與榮通謀,求破橋立效,榮引兵赴之。及橋破,榮應接不逮,顥悉屠之,榮悵然失望。又以安豐王延明緣河固守,而北軍無船可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黃門郎楊侃曰:……若未有所成,遽複引歸,民情失望,各懷去就,勝負所在,未可知也。不若征發民材,多為桴筏,間以舟楫,緣河布列,數百裏中,皆為渡勢,首尾既遠,使顥不知所防,一旦得渡,必立大功。……榮曰:“楊黃門已陳此策,當相與議之。”劉靈助言於榮曰:“不出十日,河南必平。”伏波將軍正平楊剽與其族居馬渚,自言有小船數艘,求為鄉導。戊辰,榮命車騎將軍爾朱兆與大都督賀拔勝縛材為筏,自馬渚西硤石夜渡,襲擊顥子領軍將軍冠受,擒之;安豐王延明之眾聞之,大潰。顥失據,帥麾下數百騎南走,陳慶之收步騎數千,結陣東還,顥所得諸城,一時複降於魏。爾朱榮自追陳慶之,會嵩高水漲,慶之軍士死散略盡,乃削須發為沙門,間行出汝陰,還建康,猶以功除右衛將軍,封永興縣侯”。 《通鑒》這段話主要以《梁書》為藍本,又硬插了《魏書》中的一些材料,拖泥帶水,很不自然。關於陳慶之的部分,則全取自《梁書》。那麽,我們是否就可以相信《梁書》關於陳慶之在洛陽保衛戰中的記述呢?答案是:不。 司馬光是個講究“正統”的傳統儒家學者,《通鑒》南北朝紀年不見北魏、北齊、北周,隻有宋、齊、梁、陳,很明顯,司馬光是以南朝為“正統”。 他的助手劉恕對此也曾有異議,寫信表示:“正統之論,興於漢儒,推五行相生,指璽紱相傳,以為正統……而魏晉南北五代之際,以勢力相敵,遂分裂天下,其名分位號異乎周之於吳楚,安得強拔一國謂之正統,餘皆為僭偽乎?”但看來這抗議最後也沒有用。 既然司馬光以南朝為正統,對“所向披靡”的蕭梁大將陳慶之,當然要大書特書。我們可以看到,在《通鑒。梁記》裏,陳慶之的出鏡率相當高,而且基本全盤照搬《梁書》。
那麽,現在的關鍵就在於判斷《梁書》與《魏書》就洛陽保衛戰的記述誰更接近事實了。
旁觀者清,應屬《魏書》更為真實,雖然它也不算十足信史。但兩部非信史,當棄更不“信”的那一部。而《梁書》中關於洛陽保衛戰的記述,實在是破綻百出。
首先,“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右仆射爾朱世隆、大都督元天穆、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榮長史高歡、鮮卑、芮芮”,這頭一句就有問題。芮芮,即柔然,向是北魏的心腹大患,不曾幫北魏打南朝。當然,北魏軍隊裏也可能有柔然人,因為北魏曾先後將內附和俘獲的柔然、敕勒及內地漢人遷於六鎮及平城等地,並使之充作隸戶和營戶。但這與《梁書》中的芮芮派兵與北魏聯合攻打洛陽,卻是兩碼事。司馬光也曉得這點,所以編《通鑒》時偷偷把它拿掉了。 其次,“慶之渡河守北中郎城,三日中十有一戰,傷殺甚眾”,與後麵的“值蒿高山水洪溢,軍人死散”一句,頗有矛盾。陳慶之北渡黃河隨後東撤,若要遇到黃河南岸嵩高縣的潁水泛洪,隻可能是東撤前迴渡了黃河。但迴渡之時,怎麽可能避免與爾朱榮已布於黃河兩岸的30萬大軍作戰?在《魏書》和《梁書》中,均沒有陳慶之迴渡黃河時的作戰記錄。那麽,陳慶之及其部曲亂雲飛渡仍從容? 最後,“慶之馬步數千,結陣東反,榮親自來追”,這句用四川話來說,就是“逗起鬧”。爾朱榮此戰首要目的是奪洛陽,滅元顥,現在洛陽攻下,元顥跑路了,就算要追,也會追元顥而不是陳慶之。相比之下,《魏書》的記述是大致可信的。唯有在渡江具體操作技術的環節裏,《魏書》的說法沒有《梁書》可靠。畢竟,隻靠幾艘小船加個向導,就能帶“特種部隊”渡江,大敗對方5000馬步,也有點離譜。司馬光在這個環節上,綜合了《梁書》與《魏書》的記載,幹得不壞。 所謂“功高震主”,何況元顥還算不上是陳慶之的“主”,不過是蕭梁扶持的一個傀儡政權,陳慶之則仿佛於元顥臥榻之旁鼾聲如雷的欽差大臣,令其不爽多於倚重。 《梁書·陳慶之傳》中對元顥這個人評價很低,揭發其人“既得誌,荒於酒色,乃日夜宴樂,不複視事”。而《魏書。元顥傳》也差不多,說他“日夜縱酒,不恤軍國”。元顥既然是個慫貨,自然會對陳慶之有所猜忌。部將元延明曾對元顥說:“陳慶之兵不出數千,已自難製;今增其眾,寧肯複為用乎?權柄一去,動轉聽人,魏之宗社,於斯而滅。”元顥於是更加疑懼,生怕陳慶之找梁武要兵,上表說:“河北、河南一時已定,唯爾朱榮尚敢跋扈,臣與慶之自能擒討。今州郡新服,正須綏撫,不宜更複加兵,搖動百姓。”於是梁武也就沒再給元顥派援軍。 到了元顥將敗亡的時候,陳慶之很可能已經沒多少實際軍權,因此《魏書》裏洛陽保衛戰才沒他多少戲份。這裏有條比較具備說服力的材料,《洛陽迦藍記》記載,元灝敗逃被俘時,“所將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陳慶之護送元顥北上帶了7000人,其時元顥不過是個光杆司令。到了洛陽元顥即使擴充兵力,也很難是“江淮子弟”。因此,元顥被俘時率領的這5000“江淮子弟”,極可能就是陳慶之原來的部曲。他們之所以解甲相泣,不是為了戾主元顥,而是為了故將軍陳慶之。而《魏書。島夷蕭衍傳》中那句突兀的“唯慶之一人走免,自餘部眾皆見俘執”,至此也有了一個完滿解答。 其實,即使陳慶之掌有兵權,也未必能絕對不敗。洛陽保衛戰敵我懸殊,內外交困,慶之隻得敗走,還有說辭,但他此後與魏堯雄的戰鬥,則難再找借口。 在《梁書·陳慶之傳》裏沒有問題,白袍將軍晚節能保: “中大通二年,除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餘並如故。慶之至鎮,遂圍懸瓠。破魏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於溱水,又破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於楚城。” 別人沒什麽,但是堯雄很生氣,堯雄有話說。在《北齊書·堯雄傳》中(魏收作《魏書》時堯雄仍在世,故不入傳,李百藥作《北齊書》始收入),這麽寫道:
“梁司州刺史陳慶之複率眾逼州城,雄出與戰,所向披靡,身被二創,壯氣益厲,慶之敗,棄輜重走。後慶之複圍南荊州,雄……遂率眾攻之,慶之果棄荊州來。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鎮將苟元廣,兵二千人”。 這次,其實兩部史書沒有大衝突,隻不過你寫你的得意史,我寫我的得意史而已。楚城,今湖北省黃梅縣,陳慶之時代屬於蕭梁領土。北魏眾人包括堯雄來襲擊,陳慶之將之擊退,很正常。
但陳慶之去打堯雄,也同樣輸掉,且前後達兩次。為何陳慶之老要攻打堯雄?很簡單,當時陳慶之乃梁朝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但梁朝實際並沒有南北司、西豫、豫四州,慶之的頭銜隻是帶鼓勵性質的虛職。堯雄卻不一樣,他是魏朝豫州刺史,也占有實際領地,陳慶之當然要去搶土地,結果慘被夯退。
看吧,常勝也隻不過是站在常敗的基礎上顯得比較常勝。
不過,爬梳各種立場的史籍記載,擠幹神話中的水分後,陳慶之依然不失為一代傑出戰將,有他的白袍飄飄,起碼我們不會再將亞曆山大數萬人破波斯百萬大軍的戰績視為不可複製的傳奇。
由此,也說明了一件事,無論你身居何處,身為何職,亦或是前半生渾渾噩噩的下棋過來的,隻要抓住機遇,將自己一身的“棋藝”顯露出來,都是有可能創造輝煌的奇跡的。
每個人都會留下一段在曆史上應有的成績。
這就是活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