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發兩國向德意誌宣戰,德意誌也向兩國宣戰。
麵對同盟國與協約國的戰爭米國、華夏、扶桑等國都紛紛發表聲明表示中立,米國報紙幾乎是一致性地對奧匈帝國與德意誌開啟戰端進行譴責,聲稱這是蓄謀已久的陰謀,破壞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和平。
兩大陣營看到華夏與米國都保持了中立後都紛紛地鬆了的一口氣,但多少還是有點遺憾,雙方都想爭取這兩國加入自己的陣營,也害怕其加入對方的陣營,所以中立才是最好的結果。
3月16日,法軍大規模軍隊應比利時政府的請求出兵救援,十五萬軍隊進入比利時與比軍一同對抗德軍。當天比利時政府答應了英軍進入比利時國的要求,數十萬英軍集結在比利時對岸的不列顛港口準備渡過海峽進入比利時。
德軍在比利時瘋狂地前進,上百輛坦克投入戰場,戰場上出現一麵倒的情況,比利時軍隊根本就無法抵抗德軍的進攻,被打得潰不成軍,四處逃跑。德軍輕易地占領了比利時東南部大部分的地區,正朝著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趕去。
同日,數十萬德軍兵分五路進攻發國北部,出動了超過五百輛的坦克,法軍在德軍強大的軍事進攻麵前接連失敗,被迫撤退。
發國緊急把自己才生產出來的三百輛坦克調往前線,大部分被調到與德軍直接對抗的前線,一小部分調進比利時支援比軍。發國這時瘋狂地在生產武器,尤其是坦克,另一方麵催促華夏交付首批火龍轟炸機,再次下了一百架的訂單。
德軍進入發國北部後穩步快速地朝著巴黎推進,逼得發國政府有了收拾東西轉移的念頭,不斷地催促英軍趕緊渡過海峽進入發國與發國一同抵抗德軍,德軍實在是太猛了。
荷蘭為了確保德意誌不入侵自己,威廉明娜女王派遣上次趕赴華夏半途被召迴的親王出訪德意誌,向德意誌示好。
橫亙在奧匈帝國與發國之間的瑞士本以為自己是中立國就可以置身事外,但當盧森堡與比利時被德軍入侵的時候他們慌亂,他們不知道會不會遭到奧匈帝國的進攻。為此瑞士政府戰戰兢兢地向兩大陣營再次發表中立,不參與雙方的戰爭。
瑞士政府隻收到了英發兩國政府承認他們中立的迴話,奧匈帝國則提出要求借道瑞士進入發國,不然馬上進攻他們。瑞士政府麵對奧匈帝國的為難很是難堪,一旦借道奧匈帝國的話無形中就會得罪發國,與發國結仇,但不借又會遭到進攻,他們難以選擇。
就在瑞士難以選擇的時候意大利政府發表支持瑞士中立的立場,並向奧匈帝國施壓,奧匈帝國不得不罷休,借道德意誌與?誌與德軍形成聯軍向發國進軍。
意大利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德軍也借機向瑞士借道,這樣將會嚴重地威脅到意大利的利益與安全,其實更多的是對德意誌入侵中立國家的一種警告。
兩大陣營這時也在盡力的拉攏中立的意大利,但意大利左右逢源隔岸觀虎鬥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意大利國內的好戰分子和激進分子已經不滿足喬利蒂的平和手段,準備在戰爭後期選擇勝利的一方加入,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德軍兵臨城下,數萬法軍與數萬比軍在城郊與其展開了激烈的血戰,比利時政府拖家帶口轉移北部沿海地區,一旦比利時陷落就流亡不列顛。
法比聯軍臨時日夜加班構建的軍事防禦設施並沒能阻止德軍的步伐,五十多輛坦克一路碾壓聯軍的軍事防禦設施,而聯軍則是艱苦地抵擋著。
聯軍的軍事防禦相對來說還是落後了德軍一步,沒有想到借用沙俄與扶桑流傳出來的對付坦克方法,依然以普通戰爭模式來構建軍事防禦設施。
3月17日淩晨布魯塞爾陷落,比利時政府逃亡,德軍殲滅大部分的比軍和法軍,法軍退守靠近發國的南部地區以及北部地區。
3月18日,在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的夾攻下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被攻占,其首都貝爾格萊德被奧匈帝國攻陷,塞爾維亞政府宣布投降。
沒了沙俄的幹涉奧匈帝國足足提前了一年占領塞爾維亞,損失也沒有原曆史這麽大。
同日,在德意誌、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的威脅之下羅馬尼亞被迫加入同盟國,第二天三國組建巴爾幹聯軍逼迫希臘,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緊急聯係自己的老丈人,請求德皇從中調解,讓希臘保持中立。
巴爾幹聯軍的形成讓奧斯曼帝國很是緊張,調遣兵力前往保加利亞邊境,同時奧斯曼帝國也在考慮是否加入同盟國。
奧匈帝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三國派遣軍隊與德軍組建四國聯軍,向發國出擊。
“該死的尼古拉,背信棄義的家夥,要不是你退出陣營我們怎麽會如此被動,羅馬尼亞怎麽會加入同盟國,塞爾維亞又怎麽會被攻陷而投降?該死!”
阿斯奎斯收到巴爾幹半島的消息後差點吐血,把責任全都推到沙俄身上,認為如果不是沙俄退出協約國的話同盟國在巴爾幹半島軍事行動不會這麽迅速而成功,有了沙俄的牽製同盟國也不可能集中精力去進攻發國。
發國總統雷蒙發瘋似的向國防部的部長炮轟,“混蛋,竟然這麽輕易就被德軍攻破了防線,財政部每年撥給你們的軍費都拿去放高利貸了嗎,一群廢物!巴黎絕對不能有失,給我反擊,把德軍給我狠狠地打迴去!”
“總統先生,德軍的坦克太多的了,比我軍多了數百輛,裝備也比我軍要精良那麽一點,我們發現德軍使用的武器與華夏現役的武器非常類似,希望總統閣下能夠向華夏購買一批裝備軍隊,順便用來研究!”國防部長不斷地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該死的,又要向狡猾的華夏人下訂單了,他們肯定會狠狠地宰我們一頓的,你向米國詢問一下有沒有同樣威力的武器,我們去米國購買!”
3月21日,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向同盟國成員宣戰,大批軍隊跨過國境線進入發國,同盟國成員也紛紛向兩國宣戰,歐洲亂成一鍋粥。
聖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坐與一幹大臣就兩大陣營的戰爭進行商討。
尼古拉二世臉色不是很好,整個人看起來蒼老了不少。
“唉,退出協約國也是無奈之舉,遠東戰爭與赤黨的叛亂已經消耗了帝國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哪裏還有精力去對付強大的同盟國。此時我們已被同盟國包圍,協約國的物資基本投不進帝國國內,與同盟國作戰就是死路一條,我可不想帝國被同盟國滅亡。”
此時的尼古拉二世已沒有了當初開啟遠東戰爭那種氣勢和瘋狂了,沙俄如今的情況經不起更大的折騰,所以才退出了協約國,哪怕的付出了大量的領地。
“陛下英明,我們可以退出協約國以後也可以加入,等雙方決出勝負的時候我們再挑選勝利的一方加入其中,換取更多的利益。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把那些叛亂分子解決掉,趁著雙方戰爭的時間來恢複帝國的元氣,帝國必然再次站在世界巔峰。”一個大臣出來巴結道,說得也頗得尼古拉二世的讚同,看尼古拉二世不停地點頭就知道了。
尼古拉二世退出協約國保持中立還有著其他重要的考慮,在他看來自己現在這樣的情況是無法跟上英發德等國了,隻有讓幾國消耗一下,拖延他們前進的速度,總有一天自己還能跟上,繼續與幾國稱霸地球。
華夏帝都,中樞園。
“陛下,事情已經處理完畢,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已經下達了封口令,所有的證據也被銷毀,即使他們說出來也沒人相信,我們也沒有那個動機!”秦海說這話的時候後背已經濕透了,這種重要事情他也是參與成員之一,就怕秦宇事後解決了他們。
秦宇伸了伸懶腰道:“沒有我們的布局戰爭遲早也會爆發,你認為占據著優勢的同盟國會這麽甘心協約國瓜分世界嗎?不過尼古拉這個老狐狸的算盤打得啪啪響,以為躲過歐戰就能壁上觀嗎,太天真了!”
“陛下就不怕同盟國越做越大嗎?現在連羅馬尼亞也加入了,他們正在逼迫希臘,相信不久奧斯曼帝國也會加入,這同盟國已經威脅到帝國的利益了。”
“唉,管他協約國勝還是同盟國勝,我們必須盡快把大聯邦計劃完成,我們先前的計劃已經把米國佬的計劃打破了,他們已經蠢蠢欲動了,我們要加快腳步了。”
“是,陛下!”
智利,智利政府高層收到同盟國與協約國開戰的消息後齊齊深吸了一口氣,因為這和之前華夏政府告知他們的預測成真了,他們的機會就要來了,眾人心中高唿南美洲是我們的!
扶桑的大隈重信此時越發地堅信和談是正確的,與他有著同樣想法還有扶桑的眾多高層。歐戰一爆發沒人可以抑製華夏了,米國也會把重信轉移到歐戰中去,繼續與華夏作戰絕對沒有什麽好下場。
“不行,我要勸說天皇把九州島和樺太島割讓給華夏,帝國必須抓住歐洲的戰爭快速恢複並崛起,錯過了帝國將會永遠被華夏的給壓住!”大隈重信從歐戰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麵對同盟國與協約國的戰爭米國、華夏、扶桑等國都紛紛發表聲明表示中立,米國報紙幾乎是一致性地對奧匈帝國與德意誌開啟戰端進行譴責,聲稱這是蓄謀已久的陰謀,破壞了歐洲乃至世界的和平。
兩大陣營看到華夏與米國都保持了中立後都紛紛地鬆了的一口氣,但多少還是有點遺憾,雙方都想爭取這兩國加入自己的陣營,也害怕其加入對方的陣營,所以中立才是最好的結果。
3月16日,法軍大規模軍隊應比利時政府的請求出兵救援,十五萬軍隊進入比利時與比軍一同對抗德軍。當天比利時政府答應了英軍進入比利時國的要求,數十萬英軍集結在比利時對岸的不列顛港口準備渡過海峽進入比利時。
德軍在比利時瘋狂地前進,上百輛坦克投入戰場,戰場上出現一麵倒的情況,比利時軍隊根本就無法抵抗德軍的進攻,被打得潰不成軍,四處逃跑。德軍輕易地占領了比利時東南部大部分的地區,正朝著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趕去。
同日,數十萬德軍兵分五路進攻發國北部,出動了超過五百輛的坦克,法軍在德軍強大的軍事進攻麵前接連失敗,被迫撤退。
發國緊急把自己才生產出來的三百輛坦克調往前線,大部分被調到與德軍直接對抗的前線,一小部分調進比利時支援比軍。發國這時瘋狂地在生產武器,尤其是坦克,另一方麵催促華夏交付首批火龍轟炸機,再次下了一百架的訂單。
德軍進入發國北部後穩步快速地朝著巴黎推進,逼得發國政府有了收拾東西轉移的念頭,不斷地催促英軍趕緊渡過海峽進入發國與發國一同抵抗德軍,德軍實在是太猛了。
荷蘭為了確保德意誌不入侵自己,威廉明娜女王派遣上次趕赴華夏半途被召迴的親王出訪德意誌,向德意誌示好。
橫亙在奧匈帝國與發國之間的瑞士本以為自己是中立國就可以置身事外,但當盧森堡與比利時被德軍入侵的時候他們慌亂,他們不知道會不會遭到奧匈帝國的進攻。為此瑞士政府戰戰兢兢地向兩大陣營再次發表中立,不參與雙方的戰爭。
瑞士政府隻收到了英發兩國政府承認他們中立的迴話,奧匈帝國則提出要求借道瑞士進入發國,不然馬上進攻他們。瑞士政府麵對奧匈帝國的為難很是難堪,一旦借道奧匈帝國的話無形中就會得罪發國,與發國結仇,但不借又會遭到進攻,他們難以選擇。
就在瑞士難以選擇的時候意大利政府發表支持瑞士中立的立場,並向奧匈帝國施壓,奧匈帝國不得不罷休,借道德意誌與?誌與德軍形成聯軍向發國進軍。
意大利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德軍也借機向瑞士借道,這樣將會嚴重地威脅到意大利的利益與安全,其實更多的是對德意誌入侵中立國家的一種警告。
兩大陣營這時也在盡力的拉攏中立的意大利,但意大利左右逢源隔岸觀虎鬥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意大利國內的好戰分子和激進分子已經不滿足喬利蒂的平和手段,準備在戰爭後期選擇勝利的一方加入,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德軍兵臨城下,數萬法軍與數萬比軍在城郊與其展開了激烈的血戰,比利時政府拖家帶口轉移北部沿海地區,一旦比利時陷落就流亡不列顛。
法比聯軍臨時日夜加班構建的軍事防禦設施並沒能阻止德軍的步伐,五十多輛坦克一路碾壓聯軍的軍事防禦設施,而聯軍則是艱苦地抵擋著。
聯軍的軍事防禦相對來說還是落後了德軍一步,沒有想到借用沙俄與扶桑流傳出來的對付坦克方法,依然以普通戰爭模式來構建軍事防禦設施。
3月17日淩晨布魯塞爾陷落,比利時政府逃亡,德軍殲滅大部分的比軍和法軍,法軍退守靠近發國的南部地區以及北部地區。
3月18日,在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的夾攻下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被攻占,其首都貝爾格萊德被奧匈帝國攻陷,塞爾維亞政府宣布投降。
沒了沙俄的幹涉奧匈帝國足足提前了一年占領塞爾維亞,損失也沒有原曆史這麽大。
同日,在德意誌、奧匈帝國與保加利亞的威脅之下羅馬尼亞被迫加入同盟國,第二天三國組建巴爾幹聯軍逼迫希臘,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一世緊急聯係自己的老丈人,請求德皇從中調解,讓希臘保持中立。
巴爾幹聯軍的形成讓奧斯曼帝國很是緊張,調遣兵力前往保加利亞邊境,同時奧斯曼帝國也在考慮是否加入同盟國。
奧匈帝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三國派遣軍隊與德軍組建四國聯軍,向發國出擊。
“該死的尼古拉,背信棄義的家夥,要不是你退出陣營我們怎麽會如此被動,羅馬尼亞怎麽會加入同盟國,塞爾維亞又怎麽會被攻陷而投降?該死!”
阿斯奎斯收到巴爾幹半島的消息後差點吐血,把責任全都推到沙俄身上,認為如果不是沙俄退出協約國的話同盟國在巴爾幹半島軍事行動不會這麽迅速而成功,有了沙俄的牽製同盟國也不可能集中精力去進攻發國。
發國總統雷蒙發瘋似的向國防部的部長炮轟,“混蛋,竟然這麽輕易就被德軍攻破了防線,財政部每年撥給你們的軍費都拿去放高利貸了嗎,一群廢物!巴黎絕對不能有失,給我反擊,把德軍給我狠狠地打迴去!”
“總統先生,德軍的坦克太多的了,比我軍多了數百輛,裝備也比我軍要精良那麽一點,我們發現德軍使用的武器與華夏現役的武器非常類似,希望總統閣下能夠向華夏購買一批裝備軍隊,順便用來研究!”國防部長不斷地擦著額頭上的汗水說道。
“該死的,又要向狡猾的華夏人下訂單了,他們肯定會狠狠地宰我們一頓的,你向米國詢問一下有沒有同樣威力的武器,我們去米國購買!”
3月21日,西班牙、葡萄牙兩國向同盟國成員宣戰,大批軍隊跨過國境線進入發國,同盟國成員也紛紛向兩國宣戰,歐洲亂成一鍋粥。
聖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坐與一幹大臣就兩大陣營的戰爭進行商討。
尼古拉二世臉色不是很好,整個人看起來蒼老了不少。
“唉,退出協約國也是無奈之舉,遠東戰爭與赤黨的叛亂已經消耗了帝國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哪裏還有精力去對付強大的同盟國。此時我們已被同盟國包圍,協約國的物資基本投不進帝國國內,與同盟國作戰就是死路一條,我可不想帝國被同盟國滅亡。”
此時的尼古拉二世已沒有了當初開啟遠東戰爭那種氣勢和瘋狂了,沙俄如今的情況經不起更大的折騰,所以才退出了協約國,哪怕的付出了大量的領地。
“陛下英明,我們可以退出協約國以後也可以加入,等雙方決出勝負的時候我們再挑選勝利的一方加入其中,換取更多的利益。我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把那些叛亂分子解決掉,趁著雙方戰爭的時間來恢複帝國的元氣,帝國必然再次站在世界巔峰。”一個大臣出來巴結道,說得也頗得尼古拉二世的讚同,看尼古拉二世不停地點頭就知道了。
尼古拉二世退出協約國保持中立還有著其他重要的考慮,在他看來自己現在這樣的情況是無法跟上英發德等國了,隻有讓幾國消耗一下,拖延他們前進的速度,總有一天自己還能跟上,繼續與幾國稱霸地球。
華夏帝都,中樞園。
“陛下,事情已經處理完畢,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已經下達了封口令,所有的證據也被銷毀,即使他們說出來也沒人相信,我們也沒有那個動機!”秦海說這話的時候後背已經濕透了,這種重要事情他也是參與成員之一,就怕秦宇事後解決了他們。
秦宇伸了伸懶腰道:“沒有我們的布局戰爭遲早也會爆發,你認為占據著優勢的同盟國會這麽甘心協約國瓜分世界嗎?不過尼古拉這個老狐狸的算盤打得啪啪響,以為躲過歐戰就能壁上觀嗎,太天真了!”
“陛下就不怕同盟國越做越大嗎?現在連羅馬尼亞也加入了,他們正在逼迫希臘,相信不久奧斯曼帝國也會加入,這同盟國已經威脅到帝國的利益了。”
“唉,管他協約國勝還是同盟國勝,我們必須盡快把大聯邦計劃完成,我們先前的計劃已經把米國佬的計劃打破了,他們已經蠢蠢欲動了,我們要加快腳步了。”
“是,陛下!”
智利,智利政府高層收到同盟國與協約國開戰的消息後齊齊深吸了一口氣,因為這和之前華夏政府告知他們的預測成真了,他們的機會就要來了,眾人心中高唿南美洲是我們的!
扶桑的大隈重信此時越發地堅信和談是正確的,與他有著同樣想法還有扶桑的眾多高層。歐戰一爆發沒人可以抑製華夏了,米國也會把重信轉移到歐戰中去,繼續與華夏作戰絕對沒有什麽好下場。
“不行,我要勸說天皇把九州島和樺太島割讓給華夏,帝國必須抓住歐洲的戰爭快速恢複並崛起,錯過了帝國將會永遠被華夏的給壓住!”大隈重信從歐戰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