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的警察第一時間封鎖了現場,等待的將會是奧匈政府派來的精英調查員。


    斐迪南大公被擊中大腦而死亡了,侍衛們在趕去醫院的途中就已經發現斐迪南沒氣了,但他們還是衝到了醫院,那槍威脅著醫生們對斐迪南進行搶救,醫生被迫推著斐迪南進入了手術室,三分鍾後就出來了,麵對早就死亡了的人他們也無能為力。


    斐迪南皇儲遭遇刺殺身亡的消息傳到奧匈帝國國內後引起了一場颶風,奧匈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咆哮著要給斐迪南報仇。


    最讓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所痛恨的就是黑暗中的刺殺,他自己有過被人刺殺的情況不說,他最愛的妻子伊利莎白皇後也是被人刺殺致死的,現在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繼承人,卻也被刺殺掉了,這讓他非常地憤怒。


    斐迪南不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兒子,而是他三弟的長子,他二弟早前被革命黨槍斃,沒有留下任何子女,而他的兒子魯道夫王子與情人在1889年殉情而死。重要的不是斐迪南這個人而是斐迪南身上頂著的頭銜――奧匈帝國的皇儲,這可是關乎到奧匈帝國的臉麵了,更不要是死在薩拉熱窩,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那裏可是他們占領了的地方,竟然還會發生這種事情。


    軍事演練尚未開始就結束了,準備參加演練的軍隊把薩拉熱窩給包圍了起來,配合憲兵和警察對這裏進行了瘋狂地搜索,捕抓黑手會和波斯尼亞青年會的成員,凡有抵抗全部殺死。


    陽台上的青年男子身份也被奧匈警察給找了出來,原來是一名叫加夫裏若?普林西普的男子,普林西普是波斯尼亞青年會及黑手會的成員,參與了刺殺。奧匈政府認為殺掉皇儲的就是普林西普,無論是其身份還是在天台上所留下的一切都證明了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謀殺,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做出解釋。


    斐迪南皇儲視察薩拉熱窩本來就吸引西方各國的關注,當斐迪南出事的時候各國也紛紛收到了消息,斐迪南被刺殺事件瞬間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就連扶桑與華夏都不約而同地減緩了作戰計劃,一時間歐洲上空戰雲密布。


    “責令塞爾維亞交出整個黑手會及其波斯尼亞青年會成員,所有參與刺殺事件的人都得死!如果不叫出來那麽就開戰吧!”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本就存著攻打塞爾維亞的念頭,費迪南的死雖然他很心痛,但無疑是開戰的最好借口。


    德意誌,威廉二世震驚地看著斐迪南身死的消息以及弗朗茨?約瑟夫來的關於出兵塞爾維亞的電報,他覺得這完全是斐迪南在自己作死,塞爾維亞也不會傻乎乎地打開門讓奧匈的帝國進入自己國家調查。


    “密切監視巴爾幹半島的情況,發表聲明譴責這些恐怖分子,派人去追悼斐迪南皇儲。真想不到前一陣子還見過麵,現在皇儲竟然卻去見上帝了,再以我私人的名義發一封電報去安慰約瑟夫。”


    威廉二世支持奧匈帝國發動對塞爾維亞的戰爭,一個是為了試探協約國,另一個就是想盡快挑起戰爭,趁著沙俄還在內亂無法顧及這邊迅速地展開對協約國的進攻。


    英發等國在華夏訂購的飛機以及幾國對潛艇、坦克等武器的研究,德意誌在武器方麵將不會繼續保持領先,威廉二世不想再給協約國時間了。


    不列顛唐人街十號,阿斯奎斯看著斐迪南遇刺身亡的電報憤怒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塞爾維亞這是要毀在這些人手上,甚至還會挑起我們與同盟國的戰爭,如今的情況怎麽簡直糟糕透了,必須要阻止奧匈帝國發起戰爭!”


    阿斯奎斯現在頭都大了,塞爾維亞也是協約國的一員,一旦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那麽他們這些協約國根本就不能置身之外,也不可能讓奧匈帝國把巴爾幹半島都吞掉。


    他認為不列顛還需要時間,與同盟國展開全麵戰爭時間他們尚未準備好,根據情報德軍已經裝備了大量的飛機與坦克,甚至還出現了新式的軍艦和潛艇,德軍的準備比他們多太多了。


    再加上現在沙俄這個樣子,那裏還能對德意誌和奧匈帝國進行牽製和威脅,純粹就是一個拖油瓶。米國政府老奸巨猾,打死都不願意加入協約國,隻是暗中表示一旦協約國與同盟國發生戰爭,他們除了軍事外將會全力支持曾今的主子不列顛。


    如今這個情況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加入協約國,與華夏非常親密的同盟國利用華夏的資源可謂是如日中天,而協約國三巨頭之一的沙俄已經被華夏玩殘了,協約國實力已經遜色了不少。


    意大利,此時的總理是喬瓦尼?喬利蒂,一個左派份子,主張對社會進行改革,改善普通民眾的生活,一直被激進的右派好戰分子排擠。


    “該死的,那些野蠻塞爾維亞人在幹什麽,想要挑起世界大戰嗎?馬上發表聲明譴責這些刺客……恐怖分子,並派人去參加奧匈皇儲的追悼會!”喬利蒂對著助手喊道。


    喬利蒂現在十分不想與任何國家爆發戰爭,因為此時的意大利根本就沒有戰爭準備,冒然地開戰對意大利非常不利,他不主張戰爭。但身為同盟國的意大利必須支持奧匈帝國,盡管兩國還存在著領土糾紛。


    米國白宮,威爾遜既擔心又興奮,不過歐洲有沒有開啟全麵戰爭,隻要是能夠削弱兩大陣營的事情他都非常興奮,但兩大陣營這麽快就對決的話不是他想要的,因為現在協約國的實力明顯不如同盟國,打起來結果可能會出乎他們的意料。


    在米國智慧團精心預測之下沒有資源優勢的德意誌最終會失敗,但現在德意誌有了華夏的資源支持,兩大陣營勝負未分。


    “必須要暫時穩住歐洲的局勢,不能讓戰爭過早爆發,不然我的一切就都白費了!”威爾遜心中恨死那些該死的塞爾維亞人了。


    發國總統普恩加萊看到費迪南遇刺身亡的消息大發雷霆,發國與塞爾維亞的關係非比尋常,塞爾維亞暗中的好多勢力都是發國控製的,黑手會與波斯尼亞青年會都有發國的影子。


    在自己眼皮底下竟然有人去刺殺奧匈帝國皇儲,一旦被奧匈帝國查出自己的影子,誰知道奧匈帝國的那個瘋子會不會對其發動進攻。


    如若換做是沙俄尚未內亂之時發國是不會在意這種事情的,但現在卻不同,一旦交戰起來德意誌必然插足,再自大的發國政府也知道此時的德意誌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抵抗的。


    奧匈帝國皇儲遇刺身亡的消息很快就曝光了,全世界民眾一片嘩然,各國紛紛譴責這種行為,尤其是那些歐洲的皇室。


    德意誌、保加利亞、奧斯曼帝國等同盟國公開發表聲明斥責那些刺客,將刺客定義為恐怖分子,應該全部消滅。


    奧匈政府也很快公布了兇手的消息,矛頭直指塞爾維亞,要求塞爾維亞放奧匈軍隊進入塞爾維亞捕抓恐怖分子。塞爾維亞政府當然不會答應,說這是一種誣賴,塞爾維亞從未實行過任何破壞兩國和平的事情,但當奧匈政府拿出塞爾維亞政府發給他們的模棱兩可的警告時,各國都震驚了。


    3月9日,奧匈帝國原本準備演練的軍隊集中波斯尼亞與塞爾維亞的邊境,另一邊的奧匈帝國二十多萬軍隊聚集兩國邊境,塞爾維亞緊急調集軍隊趕赴邊境,兩軍對峙。


    原本沉默的英發等協約國政府紛紛唿籲奧匈帝國理智對待這件事情,催促塞爾維亞政府交出那些恐怖組織,連米國也緊急派人前往巴爾幹半島準備進行調解。


    3月9日傍晚,奧匈帝國正式通牒塞爾維亞,24小時後必須作出解釋,要麽戰爭,要麽開放國境讓他們的軍隊進去捕抓恐怖分子。


    3月10日傍晚,塞爾維亞再次拒絕奧匈帝國的無理要求,稱這是奧匈帝國欲亡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會妥協的。


    在塞爾維亞拒絕後不到一個小時,奧匈帝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向國王遞交宣戰書,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


    囤積在塞爾維亞的奧軍向塞爾維亞軍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隻是一天的時間奧軍就大破塞軍防線,打得塞軍節節敗退。


    3月12日,意大利宣布保持中立,而深處內亂的沙俄宣布中立並退出協約國,與德意誌以及奧匈帝國簽訂《華沙條約》,條約中規定沙俄割讓整個波蘭及其以西的地方給德意誌,割讓現今的烏克蘭地區給奧匈帝國,割讓克裏木半島給保加利亞。同時在德意誌與英發交戰期間保持中立不得向三國開戰。相應的三國支援沙俄的剿匪作戰,不得暗中支持赤黨。


    3月13日,德意誌正式向盧森堡及其比利時通電,要求兩國並入德意誌,遭到兩國的反對,英發等國正處於沙俄退出協約國的動蕩之中,但扔對德意誌發出了嚴厲的警告。


    同日發現戰爭不可避免的英發兩國以奧匈帝國無故攻擊英發在塞爾維亞的駐軍為由向奧匈帝國宣戰,隨即奧匈帝國向兩國宣戰。


    3月15日,德軍出兵占領盧森堡,並向比利時出兵,荷蘭戰戰兢兢地宣布中立。


    3月15日傍晚,不列顛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


    當晚身為同盟國的發國為了自己的安全實行全國總動員,向德意誌宣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遠東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上撒旦的上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上撒旦的上帝並收藏超級遠東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