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節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 作者:黃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少龍知目的己達,再淩空翻到了更遠的樹上,敏捷的滑到地上,迅速朝早先敵人馬蹄聲歇止的方向奔去。
隻刻多的時間,他終抵達林外,近五十多頭戰馬正係在林外徜徉。
這時已到夜半,明月高掛,大地彌漫著森幽神秘的氣氛。
項少龍揀取了其中一匹健馬後,斬斷其他馬兒的係索,再將馬兒一匹匹的係在一起,以血浪輕插馬股,馬兒痛嘶聲中,你牽我扯的奔開去。
項少龍跳上選下來的戰馬,好一會才製住了它,放蹄而去。
三天後他無驚無險的越過草原,棄馬進入了魏韓交界的邊區,心情至此大是不同,竟然頗有點遊山玩水的意味。
此時介於魏都大梁和韓都新鄭間的中牟,隻在此北百裏許外處,項少龍須有很大的自製力,才壓止了直接投奔中牟的強烈欲望。
那當然是最不智的魯莽行為。
大氣漸轉寒冷,幸荊年為他備有冬衣,使他不用受捱冷之苦。
走了五天,才抵達毗連山區的外緣處。
旭日東升中,陽光灑在山區外的原野上,在草樹間點染全黃,呈現一片生機無窮的氣象。
不遠處有個大湖,當寒風吹過時,水紋蕩漾,湖旁樹木的倒影變化出五彩繽紛和扭曲了的圖案,看得項少龍更是心曠神怡,渾忘了逃亡之事。
叢莽的原始森林和茂密的灌木、延展無盡的草地和沼澤中的野生植物,把如若一而明鏡的大湖圍在其中,實是人間勝景。
湖旁的草地上豎起了多個帳幕,還有成群的馬羊正在草原間悠閑地吃草,氣氛寧洽。
項少龍觀看了好一會後,才收拾心情,朝大梁的方向進發。
他當然不會自投羅網的往大梁奔去,而是準備到達大梁的郊野後,循以前由趙往大梁的舊路返迴趙境內。雖然要繞個大圈,卻是他能想出來最安全的路線了。
一個時辰後,他已深入魏境的草原。
想起當晚遇伏,由疾風背著他落荒逃走,最少跑了近三百裏的路程,從他現在的位置沿此奔至趙魏兩國交界處,再繞到鄰近荊家村山區內的山野處,才力竭倒斃。
目下他可說是重迴舊地。
往東北走了近三個時辰後,蹄聲在前方響起,項少龍忙躲了起來,不片刻一隊約二十人的魏兵奔馳而至,到了附近一處高丘上紮營放哨。
項少龍看得頭皮發麻,心叫不妙。魏人顯是收到風聲,知他或已逃來此處。
要知由這裏無論朝中牟或大梁的方向走去,都是平原之地,所以熟悉自己國境的魏人,隻要在地勢較高處設置哨崗,他若稍一疏忽,便顯露行藏,難逃被發現的後患。
敵人顯然仍在著手布置的初期階段,一俟設妥哨崗,便會對整個平原展開水銀瀉地式的搜索,在快馬加上獵犬搜索下,自己休想有逃生的機會。
最要命的是在大梁之前有幾條擋路的大河,魏人隻要配備獵犬,沿河放哨,縱是晚上,自己恐仍未可偷偷潛過河道。想歸這麽想,但除非掉頭迴到山區裏,否則隻好繼續前進。
現時無論折返韓境,又或南下楚域,危險性都不會因而減少。問題是應否把心一橫,直接北上中牟,那至多幾天時間,便可迴去與滕荊兩人會合了。這想法出早前更有驚人的誘惑力,但那可說是最危險的路線。
直至太陽西下,項少龍仍在該往何處去這問題上進行著激烈的內心鬥爭。
最後終於把心一橫,決定先往中牟的道路試探,假設確沒有方法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才東行折往大梁,依原定的計劃入趙返秦。下定決心,心情輕鬆下來,多費了半個時辰繞過了敵人的哨崗,北上中牟。
在到達中牟之前,尚要經魏國另一大城“焦城”。他當然不會有入城的打算,還得格外留神,免給魏人在那裏的守軍發現。
以特種部隊的敏捷身手,天明前他走了近三十裏路,跑得腿都酸了,最後躲到一處密林內休息。
他還不放心,費了點工夫爬到一棵大樹枝葉濃密處,半臥在橫枝上,才閉目假寐。
這棵大樹長在離地較高的密林的邊緣處,可俯瞰外麵的平野和通往焦城的大道。不半晌便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馬音和人聲把他吵醒過來。
項少龍睜眼一看,嚇了一跳,隻見林內林外俱是魏兵,少說也有千人之眾,正展開對這一帶的搜索。
立時汗流浹背,才知自己因過度疲憊,直至敵人來到身下方才醒覺。若非睡處是在三條粗樹幹形成的凹位處,說不定早在酣睡中掉到樹下去。
他指頭都不敢動半個,直到魏兵在樹下經過,才敢探頭觀察形勢。
林外的官道先後馳過了兩隊騎兵,更遠處一個高丘上另有人馬,似乎是今趟搜索行動的指揮部。隻看敵人這種規模,便知自己曾對他有恩的魏王增已下了不惜一切,也要把他擒殺的命令。
這批至少有二千人的部隊,很大可能是來自焦城的駐軍,且隻是整個搜索隊伍的一部份。以這樣的兵力和魏人對自己國土的熟悉,他如今確是寸步難行。
不禁頗感後悔。
當初不是因歸心似箭,想直往中牟,而是繞道往大梁,便不至陷身這種危險境地。
眼下最明智的做法,莫如折返韓境內山區,躲他十天半月,待風頭過後,那時無論逃往何處,都會容易多了。
犬吠聲此時在林內某處響起,項少龍更是頭皮發麻,隻能聽天由命。
這一刻由於人多氣雜,他還不太擔心會給獵犬靈敏的鼻子發現,但若在晚間單獨奔走,又是夜深人靜,便難保證能否避過犬兒的耳目了。
見到敵人這種陣仗,他哪還敢往焦城去,待邏卒過後,便由北上改為東行,朝大梁南方潛去。
施盡渾身解數,避過了重重追兵,這晚來到著名大河“賈魯河”的西岸。
放眼看去,兩岸一片平靜,不見人跡。但項少龍可以肯定必有敵人的暗哨設置在某處密林之內,監視著河道的動靜。
他細心地觀察,假設了十多個敵人可能藏身的地方後,躲往樹上去,靜待黑夜的來臨。
疲累下很快就睡了過去,醒來時天地化作了一個純美的白色世界,臉上身上雖沾了點雪花,卻並不感到寒冷。
初雪終於降臨。
項少龍撥掉身上的雪粉,心情沉重的看著仍灑個不休的雪花。風雪雖可掩蔽行藏,但卻不宜逃亡,若此時跳進水中,又濕淋淋的由河裏爬出來,說不定可把他活生生凍死。而且雪停時留下的足跡,更難瞞過敵人的追躡。
目下他隻有三個選擇。
隻刻多的時間,他終抵達林外,近五十多頭戰馬正係在林外徜徉。
這時已到夜半,明月高掛,大地彌漫著森幽神秘的氣氛。
項少龍揀取了其中一匹健馬後,斬斷其他馬兒的係索,再將馬兒一匹匹的係在一起,以血浪輕插馬股,馬兒痛嘶聲中,你牽我扯的奔開去。
項少龍跳上選下來的戰馬,好一會才製住了它,放蹄而去。
三天後他無驚無險的越過草原,棄馬進入了魏韓交界的邊區,心情至此大是不同,竟然頗有點遊山玩水的意味。
此時介於魏都大梁和韓都新鄭間的中牟,隻在此北百裏許外處,項少龍須有很大的自製力,才壓止了直接投奔中牟的強烈欲望。
那當然是最不智的魯莽行為。
大氣漸轉寒冷,幸荊年為他備有冬衣,使他不用受捱冷之苦。
走了五天,才抵達毗連山區的外緣處。
旭日東升中,陽光灑在山區外的原野上,在草樹間點染全黃,呈現一片生機無窮的氣象。
不遠處有個大湖,當寒風吹過時,水紋蕩漾,湖旁樹木的倒影變化出五彩繽紛和扭曲了的圖案,看得項少龍更是心曠神怡,渾忘了逃亡之事。
叢莽的原始森林和茂密的灌木、延展無盡的草地和沼澤中的野生植物,把如若一而明鏡的大湖圍在其中,實是人間勝景。
湖旁的草地上豎起了多個帳幕,還有成群的馬羊正在草原間悠閑地吃草,氣氛寧洽。
項少龍觀看了好一會後,才收拾心情,朝大梁的方向進發。
他當然不會自投羅網的往大梁奔去,而是準備到達大梁的郊野後,循以前由趙往大梁的舊路返迴趙境內。雖然要繞個大圈,卻是他能想出來最安全的路線了。
一個時辰後,他已深入魏境的草原。
想起當晚遇伏,由疾風背著他落荒逃走,最少跑了近三百裏的路程,從他現在的位置沿此奔至趙魏兩國交界處,再繞到鄰近荊家村山區內的山野處,才力竭倒斃。
目下他可說是重迴舊地。
往東北走了近三個時辰後,蹄聲在前方響起,項少龍忙躲了起來,不片刻一隊約二十人的魏兵奔馳而至,到了附近一處高丘上紮營放哨。
項少龍看得頭皮發麻,心叫不妙。魏人顯是收到風聲,知他或已逃來此處。
要知由這裏無論朝中牟或大梁的方向走去,都是平原之地,所以熟悉自己國境的魏人,隻要在地勢較高處設置哨崗,他若稍一疏忽,便顯露行藏,難逃被發現的後患。
敵人顯然仍在著手布置的初期階段,一俟設妥哨崗,便會對整個平原展開水銀瀉地式的搜索,在快馬加上獵犬搜索下,自己休想有逃生的機會。
最要命的是在大梁之前有幾條擋路的大河,魏人隻要配備獵犬,沿河放哨,縱是晚上,自己恐仍未可偷偷潛過河道。想歸這麽想,但除非掉頭迴到山區裏,否則隻好繼續前進。
現時無論折返韓境,又或南下楚域,危險性都不會因而減少。問題是應否把心一橫,直接北上中牟,那至多幾天時間,便可迴去與滕荊兩人會合了。這想法出早前更有驚人的誘惑力,但那可說是最危險的路線。
直至太陽西下,項少龍仍在該往何處去這問題上進行著激烈的內心鬥爭。
最後終於把心一橫,決定先往中牟的道路試探,假設確沒有方法通過敵人的封鎖線,才東行折往大梁,依原定的計劃入趙返秦。下定決心,心情輕鬆下來,多費了半個時辰繞過了敵人的哨崗,北上中牟。
在到達中牟之前,尚要經魏國另一大城“焦城”。他當然不會有入城的打算,還得格外留神,免給魏人在那裏的守軍發現。
以特種部隊的敏捷身手,天明前他走了近三十裏路,跑得腿都酸了,最後躲到一處密林內休息。
他還不放心,費了點工夫爬到一棵大樹枝葉濃密處,半臥在橫枝上,才閉目假寐。
這棵大樹長在離地較高的密林的邊緣處,可俯瞰外麵的平野和通往焦城的大道。不半晌便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馬音和人聲把他吵醒過來。
項少龍睜眼一看,嚇了一跳,隻見林內林外俱是魏兵,少說也有千人之眾,正展開對這一帶的搜索。
立時汗流浹背,才知自己因過度疲憊,直至敵人來到身下方才醒覺。若非睡處是在三條粗樹幹形成的凹位處,說不定早在酣睡中掉到樹下去。
他指頭都不敢動半個,直到魏兵在樹下經過,才敢探頭觀察形勢。
林外的官道先後馳過了兩隊騎兵,更遠處一個高丘上另有人馬,似乎是今趟搜索行動的指揮部。隻看敵人這種規模,便知自己曾對他有恩的魏王增已下了不惜一切,也要把他擒殺的命令。
這批至少有二千人的部隊,很大可能是來自焦城的駐軍,且隻是整個搜索隊伍的一部份。以這樣的兵力和魏人對自己國土的熟悉,他如今確是寸步難行。
不禁頗感後悔。
當初不是因歸心似箭,想直往中牟,而是繞道往大梁,便不至陷身這種危險境地。
眼下最明智的做法,莫如折返韓境內山區,躲他十天半月,待風頭過後,那時無論逃往何處,都會容易多了。
犬吠聲此時在林內某處響起,項少龍更是頭皮發麻,隻能聽天由命。
這一刻由於人多氣雜,他還不太擔心會給獵犬靈敏的鼻子發現,但若在晚間單獨奔走,又是夜深人靜,便難保證能否避過犬兒的耳目了。
見到敵人這種陣仗,他哪還敢往焦城去,待邏卒過後,便由北上改為東行,朝大梁南方潛去。
施盡渾身解數,避過了重重追兵,這晚來到著名大河“賈魯河”的西岸。
放眼看去,兩岸一片平靜,不見人跡。但項少龍可以肯定必有敵人的暗哨設置在某處密林之內,監視著河道的動靜。
他細心地觀察,假設了十多個敵人可能藏身的地方後,躲往樹上去,靜待黑夜的來臨。
疲累下很快就睡了過去,醒來時天地化作了一個純美的白色世界,臉上身上雖沾了點雪花,卻並不感到寒冷。
初雪終於降臨。
項少龍撥掉身上的雪粉,心情沉重的看著仍灑個不休的雪花。風雪雖可掩蔽行藏,但卻不宜逃亡,若此時跳進水中,又濕淋淋的由河裏爬出來,說不定可把他活生生凍死。而且雪停時留下的足跡,更難瞞過敵人的追躡。
目下他隻有三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