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理她,掉頭迴城去了。


    ◇◇◇◇◇


    尚未迴到衙署,項少龍的心神早轉到琴清身上,想到明天便可奉準對她無禮,心中有若燒起了熊熊爐火,恨不得時間可走快一點。


    到了衙署,滕翼低聲道:“圖先著你申時到老地方見他。”


    項少龍喜道:“我正想找他哩!”


    坐下後,滕翼道:“寒冬一過,蒙驁便會對韓人用兵,你的老朋友韓闖要慘了。”


    項少龍無奈道:“這事誰也沒有辦法,若勢弱的是我們這方,攻來的就是韓人的大軍了。不過一天未建成‘鄭國渠’,我們恐仍未有能力大舉東侵。這幾年頂多再在東方三晉之地增設一、兩個郡縣,到真正東伐時,我們早溜到遠方去,眼不見為淨。”


    滕翼道:“我知三弟對戰爭沒有一點興趣,但我看遲早你都要帶兵出征,這可是無可避免的事。”


    項少龍笑道:“那時就要靠二哥了。我看你已熟得可把墨氏補遺上的兵法倒轉頭念出來了。”


    滕翼失笑道:“你說話真誇大。”


    項少龍問道:“小俊是否出巡去了。”


    滕翼道:“他哪有這麽勤力,隻是溜了去陪鹿丹兒,我告訴他你肯為他向鹿丹兒的父母提親,這小子高興得不得了,哪還有興趣理公務。”


    項少龍道:“鹿丹兒仍在守孝,這事待我宰了管中邪後再辦吧!明天我迴牧場後,二哥有空便來陪我練武。”


    滕翼忽記起一事,道:“少龍你還記得渭南武士行館嗎?”


    項少龍想了想,才記起這武士行館的館主叫邱日升,當年與楊泉君勾結,還派出三大教席之一的“疤臉”國興伏擊荊俊,把他打傷,後又在街上行刺自己。


    點頭道:“怎麽樣?”


    滕翼道:“楊泉君被呂不韋弄死後,邱日升見勢不妙溜了到別處去,不知如何最近又迴來了,還得到嫪毐包庇,最近大展拳腳,招納武士,氣得小俊牙癢癢的,我看終會鬧出事來。”


    項少龍早知嫪毐不但不是好人,還是最卑鄙無恥之徒,這種招攬黨羽之舉早在計算中,淡淡道:“二哥至緊要阻止小俊,千萬不可輕舉妄動,到黑龍出世後,我們站穩了陣腳,才和敵人周旋到底。”


    滕翼笑道:“這事包在我身上好了,小俊怎都不會不聽我的話的。三弟的眼光真厲害,看出嫪毐不甘蟄伏,這樣公然包庇邱日升,亦等若不給呂不韋麵子。”


    項少龍點頭道:“隻要儲君建立了權力的班底,文的有昌平君和李斯,武的有王翦和桓齮,再加上掌握了禁衛、都騎、都衛三軍,我們便可退迴牧場,由得嫪毐和呂不韋鬥生鬥死好了。”


    滕翼皺眉道:“但這樣發展下去,終有一天太後和儲君會站在敵對的位置。”


    項少龍苦笑道:“這是誰都不能改變的命運,我們能夠做甚麽呢?”


    滕翼待要說話時,手下來報,王齕請項少龍到大將軍府見麵。兩人同感愕然,猜不到王齕找項少龍有甚麽事。


    ◇◇◇◇◇


    項少龍與十八鐵衛抵達大將軍府時,府前的廣場鬧哄哄一片,聚了近百名大漢,在看王齕射箭。


    王齕際此天寒地凍之時,仍赤膊上陣。盤弓拉箭,接連三箭命中紅心,惹來轟天采聲。


    這西秦三大名將碩果僅存的人物,見項少龍到來,含笑打過招唿,披上錦袍,精光瞿瞿的眼神掃了荊善等一眼,漫不經意道:“聽說少龍這些兒郎人人身手高明,橫豎有閑,不若陪我的人對拆幾招助興吧!”


    項少龍怎能不給他麵子,無奈下答應了。


    王齕微微一笑,領他進入主宅大廳去。


    廳堂寬敞舒適,牆上掛滿獸皮兵器,頗有殺氣騰騰的感覺。最奇怪是座南處橫放著七麵大屏風,把後進之路完全擋著,看上去非常怪異。


    項少龍不由想起當日在屏風後偷看楚太後李嫣嫣,給她由足印發覺了形跡的過程,自然而然往地上望去,立時汗流浹背,手足冰冷。


    原來地上隱見無數水痕,不用說皆因有多人剛從外麵入廳,躲到了屏風後去,因著鞋底沾了外麵的積雪,所以留下水跡,而且是因自己的到來,才剛布置好的。


    不用說這是不懷好意了。


    隻要推倒屏風,十多把弩弓一齊發射,自己休想能活命離去。


    這時王齕到了屏風前的主家席坐下,打手勢請他坐在右下手處,想先發製人的箝製著他亦沒有可能了。


    項少龍心念電轉,猛一咬牙,坐了下來,暗中抽出五支飛針,藏在手裏。


    從未有一刻,他感到死抻是這麽接近他。


    王齕最高明處,是不露痕跡的使人牽製著荊善等人,使他變得孤立無援。


    他為甚麽要殺死自己呢?


    要知王齕並不同於蒙驁,他本身是秦人,不管怎樣欣賞崇拜呂不韋,最終亦隻會對小盤盡忠。


    想到這裏,心中現出一線希望。


    這時兩名婢女來奉上香茗,退下後,隻剩下兩人時,王齕凝望了他好一會後,喟然歎道:“這年來的變化太多了,先有高陵君因亂伏誅,接著徐先、鹿公先後過世,真令人難以接受。”


    項少龍摸不清他說話背後的目的,遂以不變應萬變,默然不語。


    王齕眼中射出傷感的神色,感歎道:“鹿公最希望能見到我大秦統一東南六國,豈知就在剛有眉目的時刻,撒手而去,尤令人惋惜不已。”


    項少龍忍不住淡淡道:“一天我大秦內部不靖,休想能一統天下。”


    王齕雙目閃過精芒,沉聲道:“這正是我找少龍來說話的原因,自仲父入秦,先是親滅東周,再遣蒙驁伐韓,建立三川郡,此乃兵家必爭之地,自此我秦界直迫大梁,威懾東方。若非得此據點,我和蒙驁便難以進軍三晉,由趙人手上重奪太原。後來五國聯軍來攻,又得少龍獻策,以反間計迫走信陵君,化危為安。此後鹿公、蒙驁和老夫先後對三晉用兵,再設東郡,我大秦形勢之佳,確是未之有也。偏在此時,國內動蕩,使我等有力難施,少龍教我該如何辦好呢。”


    項少龍這才明白王齕是希望能化解他和呂不韋間的嫌隙。可知他由於終年在外征戰,並不清楚秦國權爭的原因,不過由於他對呂不韋有先入為主的肯定,要說服他站到自己這一邊來,絕非易事。假設自己仍然堅持,不用說屏風後的狙擊手就會立即把自己幹掉。但由此亦可看出王齕並非唯呂不韋之命是從的人。


    沉吟半晌後,平靜地道:“當今之世,人人說起齊國,隻知道有田單此人;說起趙國,則隻記得太後韓晶;至於我大秦,不用說就隻有呂不韋。好像這三國根本就沒有君主的存在。這叫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這最後四句,他是剛由李斯處學來的,在這危急之時,卻派上了用場。


    王齕不耐煩地打斷他道:“這是形勢使然,非人之罪也。主少國疑,若沒有重臣輔政,國家必亂。我大秦曆來廣攬人才,謹尊墨翟尚賢的主張,對賢才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此乃我大秦一向傳統,故孝公以來,先後有商鞅、張儀、範雎和仲父拜相,若非如此,我大秦何有今日之盛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易並收藏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