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一理也,通其意,則無適而不可。

    ——蘇軾

    寧孔雀坐在繡架前,輕拈繡針、細引烏絲,在白絹上慢慢繡著。她繡的不是花鳥,而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去年,她夫妻兩個約了姐姐、姐夫去東郊賞春,迴城時經過爛柯寺,姐姐寧妝花要燒香,他們便陪著進去。她從不信這些,不願進佛殿,便獨自在院裏看那株梅樹。樹枝頭一隻小蜘蛛懸著絲落到她頭上,她忙一把掃掉,連發髻上那支青玉孔雀簪也拍落在地。這是京城第一玉匠、天工十八巧裏頭的“玉巧”裴蝦須特地為她雕造的,裴蝦須鏤雕功夫精至毫末,陰紋纖細圓勁,如同蝦須,因此得了個“蝦須雕”的名號。寧孔雀忙撿起玉簪一瞧,見簪上沾了許多灰塵,尤其那些細縫裏,灰塵鑽進去拭都沒法拭。而那隻小蜘蛛則在不遠處慌逃,惱得她過去一腳狠狠碾死了。

    這時,身邊忽然有人感歎:“花落不因蜂蝶去,風起何關燕雀來?阿彌陀佛。”

    她扭頭一看,是個小和尚,左手合十,右手拿著卷經書,瞧著溫文和善。她雖沒聽懂小和尚念的是什麽,卻也知道他是在責怪自己不該殺生,便反駁道:“是它來招惹我,你倒來怪我?”

    “道是怨鶯啼春亂,隻因心事難與言。阿彌陀佛。”

    寧孔雀聽了,心忽而一顫。許多夜晚,終於繡完當天的活計,又將家中裏外都安排停當後,她才能迴到臥房,坐在繡墩上歇口氣。望著鏡子裏的自己,始終那般疲憊,像隻用舊的繡枕一般,裏頭空洞洞,填滿了委屈。這委屈跟姐姐都沒法說,日日堆積,化成百樣焦躁,隨處發作。她自己其實不願這樣。

    她不敢再輕忽這小和尚,忙斂容恭問:“請問小師傅法號?”

    “小僧弈心,多舌唐突,還請女施主寬恕——”弈心望著她,眼神中隱隱有些關切,“這部《心經》請女施主收下,若有煩惱,默誦一遍,有寧神靜心之益。”

    “可我識不得幾個字。”

    “不識字更好。佛法不在文字言語中,隻在一心清明間。”

    她沒再推辭,道過謝,雙手小心接了過來。迴去後,她掀開那經書,見大半字都不認得,但一想弈心小和尚那話語神情,料必不會誑人,便另請木匠製了一張繡架,裁了三尺白絹,繃在上麵。心裏躁鬱時,便坐下來,用墨絲將那經書上的字一個個繡出來。果然如弈心小和尚所言,隻要坐下來繡這經書,心頓時便能清靜下來。一年多來,她已

    經繡了十幾幅,繡好一幅便拿去賣給繡坊。她繡的《心經》價自然高,一幅甚而賣到十貫。她六七歲便開始跟著父母進絲絹、賣錦緞,自小便養成分文必爭的性兒。然而,賣繡經的錢,她一文都不願用,全都拿去施舍給窮苦之人。這成了她抒瀉心中躁鬱的唯一渠路。

    不過,今晚她不是由於躁鬱而繡經,相反,她從沒這麽安悅過。嫁給丈夫牛慕三年多,就像是嫁給了一隻會走路的空袋子一般,不但絲毫沒有助力,反倒要日日往這袋子裏填米填肉,填滿後又得背負它度日。直到今天,這個丈夫終於像丈夫了。不但願意替她分擔憂愁,那言語神情間一衝而起的男子氣概,更讓她一直強撐了許多年的心終於能歇一口氣。雖然牛慕那樣一個人,百事不通,恐怕也打問不出什麽。不過隻要他有了這心,她已極知足。

    她坐在繡架前,反複迴想丈夫臨出門前那些話語和笑容,一個人不由自主便露出笑來,甚而連姐姐失蹤的事都暫忘了。

    眼看著窗外天越來越黑,她漸漸有些擔心起來,不知丈夫去了哪裏。正在憂心難寧,忽然聽到院門砰地被撞開,接著便傳來丈夫的叫嚷聲,她心裏一沉,丈夫似乎吃醉了。

    她忙起身迎了出去,見丈夫歪坐在門邊,靠著門框,扯著嗓高聲念著什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她頓時愣在堂屋前,像是炎夏天猛然被凍雨澆透。婆母聽到,也忙趕了出來,見到兒子這樣,掙著老腿急步過去罵道:“呆繭兒,你這是造死啊!寧家姐姐不見了,你卻出去灌尿湯,還敢在這裏高唿大嚷的!”

    牛慕卻似乎沒聽見一般,抬起頭望向寧孔雀,嘿嘿怪笑了兩聲,隨即拖著舌頭罵道:“女子四德,除了婦功,你算略盡了些本分,其他三樣,婦德、婦言、婦容,哪一樣你沾得上半毫?三年了,連個鳥卵也懷不上,你是想讓我牛家斷後?我容讓你三年,已容讓夠了。你若再不悔改,我也便再無恩義,一紙休書,逐你出門。”

    寧孔雀直覺得這些話,一字一字,利箭一般,盡都射向自己胸口,射穿了心。她凍住了一般,分毫動彈不得,淚珠一顆連一顆大滴滾落。

    張用坐在門檻上,搖著扇,彈著舌頭,略想了一陣。

    這蘿卜案藏了許多鬼,但此鬼非彼鬼,乃是有人扮鬼。他最愛的便是揭破這人間之鬼,因此興致大漲,連水運儀象台都暫且靠後了。

    他站起身,一把扯起胡小喜:“鼻泡老弟,走,去力夫店!”

    胡小喜有些詫異:“都已過二更天了。”

    “茶待蟄後,薑趁霜前,捉鬼正要夜半時。犄角兒,拿燈籠,咱們租驢子去。”他又望向仍坐在院裏垂頭落寞的柳七,笑著說,“楊八兄,你也一起去!”

    柳七先是一愕,隨即明白了他的用意,知道他是在替自己遮掩身份,便忙站起身。

    “小娘子沒找見,我睡不著,我也要去。”阿念迴頭看了一眼仍在廊下揀豆子的區氏,望向張用,臉露哀求。

    “好!”

    “謝謝張姑爺!我另取一盞燈籠。這盞不能拿出去。幾年前,官家見了小娘子刻絲,愛得了不得,特地賜了這盞燈籠,讓內侍送來的。小娘子說官不官家的她不管,但這上頭繡的這隻翠鳥神態極好,她夜裏吃碧光酒時,專要點這盞燈。有天還吟了句詩呢,說‘柳借春光吟翠鳥,花憑細雨謝東風’。”

    張用聽到那句“官不官家的她不管”,心裏一動,越發覺得朱克柔這女子堪可為友。

    阿念慌慌跑進堂屋,片刻後又快步跑了出來,手裏提了盞白絹圓筒燈籠,上頭繡了一叢蘭草,草葉上一隻紅殼雙叉角的甲蟲:“上迴找不見那隻獨角仙,我傷心了兩天。小娘子特地給我繡了這隻獨角仙,讓我拿到白虎橋燈籠顧家,請天工十八巧的‘燈巧’顧星山繃了這隻燈籠。張姑爺,你瞧,這隻獨角仙和我丟的那隻一模一樣。”

    “難怪你愛梳這雙叉髻,犄角兒偏又叫犄角兒,你們兩個叉叉對叉叉,正好一起去叉鬼,哈哈!”

    張用大笑出門,搖著扇大步走在前頭,胡小喜忙牽了驢子,跟著其他三人快步跟在後麵。到了巷口,那王家轎馬店已經吹燈關門。張用用力拍門,叫醒店主,讓犄角兒付錢,租了四頭驢子。五個人騎著驢,一路鈴聲伴月影,向東水門外行去。

    途中,犄角兒將“天工十六巧”齊聚銀器章家、工部那個宣主簿失蹤不見的事講給了張用,張用聽了,越發歡喜,這事環扣環、謎纏謎。兩邊又都和朱克柔有關,正好一處勘破。

    過了虹橋,來到力夫店時,店門也已經關了。張用跳下驢,又用力拍門。半晌,店門開了,店主單十六端著油燈,一臉納悶。

    “單老哥,那個八八哥死了沒有?”

    單十六才搖了搖頭,張用已從他手裏搶過油燈,徑直朝裏走去。他常來力夫店,知道廚子住的小宿房在右邊靠裏,一把推開門走了進去,一股膻臭味立即撲鼻而來。靠門這頭炕上,

    一個人光著幹瘦脊背騰地坐起身,是那個瘦廚子,瞪著睡眼驚望。張用並不理他,見靠裏牆那頭還躺著個人,便走了過去,湊近舉燈一照,見那人麵色青灰,發如枯草,緊閉著眼,眉頭擰皺,嘴唇焦裂,脖頸處包著一條青絹,浸出黑褐藥汁。他伸手摸了摸額頭,極燙,便問那瘦廚子:“他醒來過沒有?”

    瘦廚子忙說:“一直這樣,隻昏昏怔怔說渴,我喂過幾道水了。”

    張用又湊近解八八脖頸,輕輕揭開包紮的青絹,粘附的藥膏隨之也翻卷起來,露出底下傷口,緊靠著喉頭,有三寸多長,已經用細絲線縫合,但傷口烏紅,有些膿腫。喉頭左上方,還有一處小傷痕,斜斜一小道,不深,血已凝住。張用看了,心裏一動,閃過一個念頭,笑了一下,湊近那青絹嗅了嗅,又重新輕覆到傷口上,迴頭問:“敷的什麽藥?”

    單十六已跟了進來,忙答:“是趙太丞看治的,敷的是南星散,另還開了內服的麻黃散,用溫酒喂過兩道了。”

    張用閑來愛讀藥書,一聽便知道,這兩道方子都來自三年前官家詔令太醫局編修的《聖濟總錄》,這內服外敷兩個金創方子都隻是止血止痛。解八八這時顯然是疼痛脹悶、陽虛熱燥,便說:“明天換個藥方試試,白薇散內服,磁石散外敷。趙太丞應該知道。走,咱們到外頭去。”

    他剛轉身就見柳七和胡小喜、犄角兒、阿念都擠在門邊朝裏張望,柳七眼中閃著憂懼,他朝柳七微點了點頭,便朝外走去,那幾人忙讓開了路。

    走到外間店裏,張用用油燈照了照地上:“這地上血跡清除了?”

    “嗯。”單十六忙跟過來,“解八八脖頸上那血泉湧一般,這門邊淌了一大攤。我替他捂那傷口,帕子和布全都濕透了。葛大夫來才勉強止住了血。我知道這兇案場地不能亂動,一直留到上午程介史來查看過,又喚了仵作來查驗記錄過後,這才讓渾家清洗掉了。”

    “其他地方還有沒有血跡?”

    “咋沒有?滿處都是血!”單十六的妻子阿蔡走了出來,眼裏滿是後怕,指著地上比畫,“門邊一大攤,門外棚子下頭那根凳子邊一小攤。我把那血帕子和布裹成一團捧著,到河裏去洗,血水沿路灑了一溜。今早起來看,從門到廚房地上也灑了一溜。”

    “是我手上的血,我去廚房裏洗過手。”單十六補充說。

    “我讓他去河裏洗,他卻忙著要去請趙太丞。廚房水瓢、缸沿兒、盆子、菜筐子裏到處沾的血。還好

    上午店裏沒人,若讓客人見了,還敢做生意?尤其門邊這一大攤,我鏟了兩鍬爐灰都沒吸幹淨,這會兒還有印子呢。”

    張用彎下腰拿燈照過去,見門邊地麵上果然有一大片灰印子。他又弓著背朝廚房一路細細照過去,阿念也忙挑著燈籠過來照。地上也隱隱有些掃抹後的暗痕,仔細瞧,辨得出原本是一滴一滴,或左或右或中間,橫隔不過一尺,斷斷續續一直延到廚房裏頭。廚房臨著河岸,灶台靠著裏牆,一張大案板擺在窗邊,上麵擺著砧板、菜刀、幾摞碗碟。右牆邊則並排擺著米缸和兩個大竹筐,一個筐裏幾隻尚未煺毛的雞鴨和幾隻生豬頭,另一個裏裝了些青菜蔥韭蘿卜。牆角則是水缸,缸沿上果然有兩滴血痕。張用又照向菜筐,菜筐沿兒上也有幾點血跡。

    他迴頭一瞧,其他幾人全都跟了進來,他從那菜筐裏取出一根青頭蘿卜,迴頭問:“解八八嘴裏含的那根蘿卜呢?和這個一樣嗎?”

    “一樣!”阿蔡叫起來,“怪道今早我來看時,菜筐裏菜葉子上有幾點血跡!我還罵我丈夫張著血手到處亂摸,趕緊把那幾片菜葉子摘下來丟了!”

    “解八八嘴裏插的那隻蘿卜我收在櫃子裏了……”單十六忙轉身出去,很快又迴轉來。手裏拿著個舊布卷兒,他打開布卷兒,裏頭是個青頭蘿卜。

    張用將手裏的蘿卜並過去一比,果然一樣,根須上都沾著些紅泥。

    單十六忙說:“這是去年的冬蘿卜,一直藏在地窖裏,就剩最後幾個,前天才取出來,裏頭都絮糠了,不中吃,隻能拿來燉湯,取些味道。”

    “那兇犯鑽進這廚房,咱們都沒聽見!”阿蔡怪嚷起來。

    “昨晚月光鑽進我房裏,我也沒聽見,哈哈——”張用笑著走了出去,來到店門外,其他人全都跟了出來。棚子下左右各擺著一張長方桌、兩根條凳。

    阿蔡指著左邊靠外那根凳子:“就是這下頭有一小攤血。”

    張用俯身一照,地上也有片烏印子。他略想了想,而後直起身子,笑著朝河邊望去。

    阿蔡在一旁又說:“我去洗帕子和布,到河邊一路滴的都是血,不過白天上下船來往的人多,都踩沒了。”

    張用卻聽而不聞,笑著念起《莊子》裏的句子:“攝緘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滕扃鐍之不固也……”

    眾人都有些納悶,張用迴頭望向一臉蒙然的胡小喜:“鼻泡小哥,這裏

    已經查完,咱們去看那唐浪兒的亡命地。”

    他將油燈交還給單十六,騎上驢子就往虹橋那頭趕去。其他幾人也忙騎驢跟著。這時已近午夜,店鋪的燈光都已滅了,沿河街上更不見人影。張用想著這蘿卜案,比他預料的更加幽曲,讓他越發暢快。

    一路上了虹橋,卻見有個人影立在東橋欄邊,望著河兩岸。張用經過時,就著月光一瞧,是個中年男子,身上挎著個木箱,背影微僂,心神凝注,渾然不知周遭。他立刻認出來,是宮中畫院待詔張擇端。

    張擇端工於界畫,最善畫宮室樓台舟車。幾年前,他曾找見張用和好友李度,向他們請教屋宇間架構造。張用見他為人木訥,不通世故,全部心思都在畫上,是他最愛的一等人。無事時常去尋張擇端,逗他說笑。張擇端卻從來聽不懂頑笑,張用自己笑得要倒,他卻愕然張大眼,像是在瞅一幅亂抹的畫一般。張用正是要看他這神情,便笑得越發開心。

    他見張擇端半夜立在這裏,自然又是在琢磨一幅新畫,便扯住驢子,下去悄悄走到張擇端身後。張擇端卻渾然未覺,口裏喃喃念叨:“米家客店前兩隻,房家客棧、章七郎酒棧前五隻,力夫店前兩隻,左岸一共九隻船。還有,米家客店前外頭那隻船上丟了一根紅頭蘿卜……”

    張用一聽,大為納悶,忙問:“紅頭蘿卜?”

    “嗯。”張擇端卻並不詫異,更沒迴頭,繼續囈語般念叨,“不過,那隻蘿卜丟得晚一些,不必畫進去。梅船上那具棺木下得早,也不必畫……”

    張用知道這人一旦入癡,便是隕石也砸不醒,便拍拍他的肩膀,笑著轉身迴去,見胡小喜諸人都停下來望著他。他翻身上驢,說聲“走”,驅驢便下了橋。

    胡小喜見張用這麽瘋瘋癲癲的,心裏暗暗後悔。

    他早就聽說張用得了瘋症,這時看來,那瘋症並沒消盡,一陣極聰敏,一陣又頑童一般,言語行事全沒道理。自己已經累得骨頭酸疼,大半夜還跟著他瘋癲。

    不過他再一想,張用雖瘋,智識依然遠超眾人,眼光又極銳利,似乎能看穿人心一般,自己那笑癖便被張用一眼瞧破、一言化解。何況他對這蘿卜案似乎極熱心,未婚妻朱克柔又牽連進去失了蹤。跟著他,說不準真的能破了這案,再辛苦些,也值。

    於是他趕到前麵帶路,一起往東行了一小段路,在月影下認出岸邊一棵歪柳樹,便停了下來:“唐浪兒的屍首就是在這裏發覺的。”

    今天上午,他跟著程門板一起趕到這裏時,岸邊圍著幾個人。他大聲驅開那幾人,過去一瞧,岸邊是片小草坡,唐浪兒歪著頭仰躺在草上,嘴裏塞了根蘿卜,脖頸上一道深口子,血流了一大攤。

    胡小喜見圍觀的人中有個挑擔的後生,認得是賣乳酪的牛小五,每天早晚都走這條路,忙向他詢問。牛小五似乎巴不得被問,忙紅漲著臉、濺著口水大聲說:“我瞧見了!昨天我出城時天已經麻黑了,走過這裏時,先聞見一陣酒香肉香,扭頭一瞧,見兩個人坐在黑影裏,隻瞧見背影,臉沒看見。不過,其中一個說的話我還記得,那個人舌頭發硬,已經半醉了,大聲教訓另一個,說‘你這愚木頭,婦人便是要騙,你越騙,她們越心歡。你實誠,她們反倒嫌你呆蠢,沒點兒風流性兒’。我忙著迴家,便沒停腳——咦?不對!不是這裏,還要往東一些!這棵歪柳樹我最熟,每天挑了東西到這裏都要歇一腳。昨晚我是過了這棵歪柳,往東走了一小段才見到那兩個人。和這死的沒幹連?”牛小五嚇得忙閉住了嘴。

    胡小喜聽了,忙走到屍首旁,彎腰湊近聞了聞,唐浪兒身上有些殘餘酒味,再抓起一隻手一瞧,手指上油油的,散出些肉甜香,似乎是蜜燒鴨的味道。他便讓牛小五帶他去昨晚那個地方,兩人往東走了百餘步,牛小五忽然叫道:“是這裏!看那酒壇!”

    胡小喜朝岸邊一瞧,草坡下亂草叢裏倒著隻小酒壇,旁邊有兩隻粗瓷碗。還散落著一些啃淨的鴨骨頭。他忙跑去向程門板迴複,程門板讓他立即去查問這酒和鴨的來曆。

    離這裏最近的是溫家茶食店,他家的蜜燒鴨極有名。他便小跑著去了溫家茶食店,一問那個侍女雷珠娘,果然有這迴事。說昨天傍晚天快黑時,橋對麵霍家茶肆的麵匠唐浪兒進來買酒和蜜燒鴨,他是獨個兒進的店,不過,店外頭似乎有個人在等他,那時店裏客人正多,她也隻瞧見一個背影,記不清了。唐浪兒沒帶盛酒的器皿,要跟雷珠娘借。雷珠娘不敢答應,叫了店主溫長孝來。溫長孝認得唐浪兒,便把酒壇和兩隻碗借給了他……胡小喜將這些事都講給了張用,張用聽了,笑著不應聲。

    阿念卻問道:“兇手難道是和他吃酒的另一個人?”

    “你忘了那兇手是來報仇的?”犄角兒忙反駁,“唐九若認得兇手,逃都來不及。若是不認得,怎麽會買酒跟他一起吃?這一起吃酒的應該是熟人朋友,難道是解八八?可他們在那邊吃的酒,唐浪兒卻死在這裏。或者是解八八先走了,或者見到兇手殺了唐浪兒,嚇得逃

    迴力夫店,結果還是被兇手追到了?”

    胡小喜一聽,忙問:“報仇?你們知道兇手來由?”

    張用在一旁笑著接過話頭,望著柳七說:“這位楊八兄弟認得唐浪兒,說有迴吃醉了酒,大家各自吹噓自家本事,唐浪兒講起當年在家鄉一樁秘事,他們九個同鄉曾殺了一個富戶子弟。”

    “哦……原來如此。這樣兇手就有些眉目了。那富戶子弟既已被殺,兇手難道是他的親舊?”胡小喜忙問,“這位楊大哥,你還知道些什麽?”

    張用又搶了過去:“我都已問過了,他隻知道這一些。其他再不清楚。”

    胡小喜隱隱覺得張用在隱瞞什麽,那個姓楊的人瞧著也有些可疑,卻不好再多說。

    張用從阿念手中要過燈籠,走到那草坡下仔細照著查看,那片青草已經被壓亂,一叢草葉上沾了許多暗紅血跡。他瞅了一會兒,抬頭說:“去發現酒壇那裏。”

    胡小喜忙帶著張用等人繼續向東,來到那片草坡。那隻酒壇和兩隻碗已經和唐浪兒屍體一起搬到了霍家茶肆。草叢裏隻剩些鴨骨頭。張用挑著燈籠照了半天,似乎並沒瞧出什麽。他又照向水中,岸邊凹進來一個小水灣,灣裏浮積了許多枯葉、碎木、浮渣。河水在這裏略微一旋,隨即又向下遊流去。張用望著水流,不知在琢磨什麽,呆了半晌,迴頭問胡小喜:“唐浪兒嘴裏含的蘿卜是什麽樣的?”

    “是個紅頭蘿卜,應該是江南運過來的冬蘿卜,而且洗過,極幹淨。”

    張用聽了一笑:“好,這裏看罷,咱們去南郊另兩處兇地!”

    胡小喜已經累得要癱倒,張用卻不管不顧,提著燈籠,騎了驢就走,像去赴宴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明上河圖密碼4: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冶文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冶文彪並收藏清明上河圖密碼4: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