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然心頭一凜,怒喝道:“小小司馬,你也敢威脅我?”


    “我說的都是實情,便是到了天子麵前,也是如此。”張伯玉寸步不讓。


    “我也聽清了。”王驥頷首,道:“殿下在前線得此大勝,我等若還不敢進兵,朝廷養我們何用?諸位,你們對得起吃的俸祿嗎?!”


    如董問、司馬震這樣站在朱龍、董然立場的武人,則一個個沉默不言。


    從自身出發,他們現在想參戰了。


    因為六皇子在前線已經試過叛軍深淺了,優勢已經打了出來,現在下場是撈功的好時候。


    但他們很清楚……如果現在大舉進攻,那太尉和六皇子的路線之爭,便已太尉的全線失敗而告終。


    太尉主張求穩,六皇子主張速戰,太尉直接禁掉了六皇子的路線,讓大軍隻剩一條‘求穩’之路可走。


    如此,無論經過如何,隻要最終平定了並州,那太尉就有功無過,整個戰爭的主導和果實都歸他所有。


    可結果呢?


    六皇子表麵答應,背地裏繞過太尉行事,依舊走他那條速戰路線。


    且,將激進走到了極致!


    隻用百騎證明了自己路線的可行!


    這對太尉而言,不隻是麵子問題,而是路線導致的最終責任問題。


    如果現在屈服,承認六皇子是對的,毫無疑問戰爭主導權將重新迴到六皇子手上,這是其一。


    其二,當‘六皇子路線是正確的’這一觀點成為共識,那‘太尉耽誤了張梓城’、‘倘若全軍出擊,此刻已大功告成’這些觀點,也會迅速被認可。


    那張梓城為此多付出的人命,誰來擔責?太尉。


    那怯戰不敢進、以至空失百騎潰敵的偌大戰機的無能和怠戰之罪,誰來擔?太尉。


    對此,太尉也就隻有兩點應對:


    第一、承認自己錯了,擔下一切,將主導權拱手相讓;


    第二、我製定的大方針從來沒有錯過,也確實未曾出錯,六皇子忤逆而行是事實,隻不過暫時占了點小便宜而已——大局依舊未變。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落到朱龍身上,等他最終拍板。


    “哎!”


    他歎了一口氣,道:“倘若賊人就此退去,固然是好,可若賊人不走,繼續圍城,豈不是叫我為難?”


    “殿下擅自行動,身陷張梓,我若棄而不救,則有愧陛下。”


    “若不顧大局,輕騎突往,如大軍遭難,亦有負陛下之托。”


    “如此……著實叫我為難!”


    張伯玉麵帶冷笑,不發一語。


    好一個將責任最大化,將功勞最小化!


    “這樣吧……”朱龍似萬般無奈:“我督步兵先行,務必以保全殿下為先。”


    “另傳書雒京,叫陛下知曉此事,由陛下來決斷。”


    他擺了擺手:“沒有其他事,便都退下吧。”


    眾人離開,獨董然留下,朱龍忽然笑道:“董公可知道他的意圖?”


    “無非親身涉險入張梓,您不敢使他出事,便隻能將騎兵速擊,如他所願,被他牽著走。”董然冷笑:“他還真是膽大包天,動輒拿自己押上去。”


    “是啊!膽子夠大,謀劃很好,能力更是絕倫。”朱龍點頭,波瀾不驚:“初知此訊,著實讓我有些手足無措,這樣一位皇嗣,若是死在張梓,你我誰逃得了責任?”


    董然皺眉:“既然如此……”


    “既然如此,為何我還敢隻動步兵,按原計劃行事?”


    “是!”


    “他能擊潰叛軍入城,又提前調動了甄、丁兩路人馬用來護身,想來守住張梓幾日不是問題。”朱龍笑道:“他自己都敢拿自己的命上賭桌,難道還能借此恐嚇到我嗎?”


    在朱龍看來,周徹提前安排甄武、丁斐,便出賣了自己的所有意圖!


    這位皇子,確實很能玩命,但並不傻,還知道調兩路騎兵來護身。


    董然也是宿將,聽到此處,已猛然醒悟過來:“我明白了!”


    “有甄、丁兩路人馬護佑,加上張梓城池未失,他在短時間內是安全的。”


    “如果您真被他牽著走,以騎兵奔馳急救,打贏了,那說明他是對的,功勞全是他的。”


    “萬一中了埋伏,援軍失敗,那便是您未能第一時間聽他意見,又事後失措,敗軍之責便是您的!”


    董然笑道:“所以您繼續穩紮穩打不動,以步兵穩穩推進,待他與叛軍糾纏難下,或是落入下風時,您再將大軍一推,行必勝之擊!如此!”


    如此,周徹不過是逞了一時之勇,最後結果還是自己被圍住。


    如此,朱龍穩紮穩打,最後還是依靠他一錘定音,拿下大局。


    高下立判。


    朱龍麵向輿圖,聲音幽幽:“這位殿下為了和我相爭,可謂是用盡手段,左右橫跳,甚至將自身都壓了上去。”


    “可軍機大事,不同其他,大軍在我手……許多事,他做了,也是徒勞!”


    臘月二十八日,消息在雒京城內已經傳開。


    對於朱龍和趙遠圖傳迴的兩份消息,天子並沒有對前線事務進行過多的幹涉。


    無論兩人之間是否存在明或暗的爭鬥,但天子要的大方向是好的:


    天井關很穩,那就不用擔心叛軍會不斷擴大,影響範圍超出河東;


    周徹很猛,上來就給了叛軍一個當頭棒喝,證明軍威之強。


    而雒京城內的士民,自是對‘百騎破軍’的六皇子,一片稱讚。


    叛軍的六萬大軍,被吹成十萬大軍,那已算是相當謙虛的吹法了。


    大皇子府內,周鬆歎道:“皇兄,還是被你料中了。這才過去幾日,兩人便對上了。”


    他沒有聽到大皇子的迴答。


    “皇兄?”


    他一迴頭,卻發現大皇子在怔怔出神,便不客氣的推了他一把:“皇兄!這時候裝什麽傻?”


    “嗯?”


    大皇子恍然而醒,望著周鬆:“皇弟知兵嗎?”


    “知兵?怎麽說呢。”周鬆捏了捏下巴,道:“要說武林爭鬥,嘯聚豪傑,那我肯定是知道的。但要說決陣兩軍之間,我未曾試過,不知知不知啊。”


    “那便是不知了。”


    “你這話說的!”周鬆不高興地白了他一眼:“老六不也未上過戰陣,可從河東到並州,一上場便會打仗,你怎知道我不是天生的將帥之才?”


    “天生的將帥之才……”大皇子喃喃自語。


    見他如此,周鬆取笑起來:“皇兄這是忌憚了?”


    “皇弟知道麽?有一樣東西,是解決世間所有矛盾的最終手段。”


    “武力?”


    “是。”


    “那應該是你怕的,而不是我。”


    周鬆忽然放聲大笑,他取出一封書信,撇在了周元麵前:“看看吧。”


    周元展開書信,眉頭一凝:“叛軍又重新圍上了張梓城?”


    “那是必然的。”周鬆道:“叛軍雖然大潰,但六皇弟人太少,沒有傷其根本,現在他反被圍住了。”


    “那依你看,張梓結局如何?”


    “張梓一定會是我們贏,但不知道是誰贏。”


    這個誰,指得是周徹亦或太尉,二者之一。


    大皇子道:“太尉還是不簡單的。”


    周鬆看了他一眼:“更不簡單的不應該是皇兄你嗎?”


    周元啞然無言。


    ——張梓城。


    這一天,連番的進攻就沒有停下過。


    但被周徹整頓過的張梓,格外堅固。


    他有了充沛的糧食和人力,對於守住幾日信心很足。


    韓雄接到了一則訊息:進入張梓城內的,是六皇子周徹!


    “此訊能做的準麽?!”


    呂輕山難以置信。


    “應該錯不了。”韓雄咬牙:“夜裏他突陣時,左右一刀一劍相隨,應是河東許破奴和蓋越!”


    在韓雄看來,這不但是一條大魚,還是一條直接將他們韓氏逼上造反之路的大魚。


    是的,要不是你周徹閑的沒事來查案,我爹老老實實幹著刺史,為什麽要造反?


    與此同時,太原方麵,韓問渠也不斷傳信過來,讓韓雄務必吃下張梓!


    畢竟,現在的張梓城,看上去比朝廷大軍好對付得多……


    “公子!”


    薛定走了進來,麵色嚴峻:“哨探來報,朱龍親率大軍出天井關,往張梓而來!”


    此言一出,帳中叛軍將領都是心一緊。


    呂輕山即刻道:“若要繼續在張梓爭下去,需提前布置好埋伏,依托張梓南邊的複雜地形,抵抗朱龍。”


    將朱龍擋在張梓以南,在磨掉張梓城後,依靠太原和西原的支持,始終將朝廷大軍按在張梓南邊。


    如此,並州這大局,還有的玩。


    “朱龍沒那麽快過來,多派眼線,先將他們盯緊了!”


    韓雄其實是一個頗為果斷的人。


    即便剛遭重挫,他依舊對吃下張梓很堅定,並沒有在這個時候左右徘徊、猶豫!


    事實如此,如果抽調過多兵力提前設伏,攻克張梓城就必然會越拖越長。


    所以,在會議上,他表現的信心十足:“除夕之前,也就是明日……我要與諸位在張梓共迎新春!”


    聞此言,叛軍諸將起身應喝。


    等到眾人退下,韓雄才對呂輕山、薛定兩個肱股道出真實想法:“再試一日,如果除夕夜依舊打不破張梓城,留萬人看住張梓,其餘人則沿南布置,抵抗朱龍。”


    “此外,我已傳書太原,讓父王遣援軍過來……西原大軍,也在後頭。”


    師徒二人對視一眼,皆點頭:“公子思慮周全!”


    韓雄手捂著腹部,那裏有周徹留下的傷口:“擊破張梓,勿惜人力!許諾全軍,隻要破城,城內錢財、女人我不取分毫,任由諸軍共分!”


    聞言,薛定笑道:“這個消息,會讓那群崽子們興奮的。”


    “我再給公子提個意見,若是哪家雇軍先行入城,張梓一半歸其所有。”


    作為上黨郡治,張梓絕對是不窮的。


    裏麵住著的那些嬌嫩白皙的貴婦人,也讓吃慣粗糧的漢子們垂涎不已。


    “可!”


    進攻繼續,且愈發激烈。


    周徹將指揮係統安在城樓。


    並在這天下午,於城樓上豎起那麵金黃色的大纛。


    攻城前線的將領大驚,急忙喚來韓雄。


    “果然是他!”


    望著這麵旗,韓雄目光淩厲,愈發堅定,全無退心。


    城樓上守軍見六皇子亦在同時,士氣大振,鏖戰不退。


    望著那麵大旗,呂輕山眉頭緊鎖。


    “老師為何發愁?”薛定問。


    呂輕山將手一指:“他何必豎旗?”


    “這……為振奮士氣,難道有什麽不可嗎?”薛定覺得此問奇怪。


    “不必如此。”呂輕山搖頭:“他如果已守城為要,當想方設法削弱我等攻城欲望才是,自彰身份,倒像是怕我們走了。”


    薛定笑了:“他當然怕我們走了!其人寄希望於朱龍,認為朝廷大軍一到,便能瞬間擊潰我們。”


    “你認為朱龍可以嗎?”呂輕山忽然一歎。


    “自然不行!怎麽……”薛定意識到不對,驚道:“老師心生悔意?!”


    這個悔,自是對於走上造反這條路。


    呂輕山沉默不語。


    是後悔嗎?


    或許沒到那個程度,但呂輕山內部,隱隱開始畏懼了。


    畏懼的根源,便是城樓上那麵大纛!


    一夜突襲,擊潰大軍,又堂而皇之的入城,還將旗高高掛起。


    這樣的姿態,儼然根本沒將叛軍放在眼中。


    這樣成竹在胸的巨大氣魄,是真的駭住呂輕山了……原本他認為,依靠自己的武勇、諸多叛軍響應、加上背靠西原,自己走上這條路,是可以榮華富貴到死的。


    可在麵對完周徹後,才發現不是那麽一迴事。


    雖隻驚鴻一麵而戰,對於周徹的認識尚以神秘居多,但暗中壓力卻四麵湧來。


    “老師!”薛定有些急了:“做其他事都能迴頭,造反這條路,是迴不了頭的啊!”


    呂輕山猛地一震,而後抬頭看向弟子,點了點頭:“我知道……隻是他的信心,太足了。”


    “馳軍入城,又掛旗引誘,他會不會有其他後手呢?”


    ——臘月二十九,醜時。


    攻城進入到白熱階段,一則消息驚入韓雄帳中。


    “哨探來報,西北方向,有騎兵靠近!”


    嘩啦!


    韓雄翻身而起,掀開身上的狼皮毯子,快步來到輿圖前。


    “西北……這裏!?”


    “是!”


    “看來是從西河趕來的,這便是周徹的後手?”韓雄目光泛冷:“多少人?什麽安排?”


    “應有七八千騎,皆是一人三騎,沒有輔兵隨行,是輕裝上陣。”


    “哈哈哈……”


    韓雄大笑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周徹打的好算盤啊!”


    “傳令,除攻城部隊外,召諸將議事!”


    “是!”


    這個時間,沒有攻城的正在休息,卻也被叫醒,聚攏過來。


    “諸位。”


    韓雄開門見山,指著輿圖將情況道出:“周徹從西河調了八千一人三騎的騎兵,直撲我軍所在。”


    “有這種事!”


    帳中響起驚聲,有人道:“若這八千騎突然襲至,於我軍而言,將是一場浩劫。”


    “沒那麽容易!他們從西北而來,中間隔著幾道河流,騎兵根本擺不開!”立馬有人反駁。


    “既然這支軍被我察覺,那就是我嘴裏的一盤菜!”韓雄大笑,道:“你們且看,從西北過來,河流和山脈混雜,根本沒有八千騎能擺開衝鋒的地方。”


    “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作為外圍威脅,幫助周徹拖延戰局,守住張梓,以支撐到朱龍來援。”


    “再則,這一路軍連輔兵都不曾帶,說明他們都是輕裝急行,帶的糧草不多。”


    “他們能做的,要麽就是在外圍脅而不進,使我軍不敢全心攻城。”


    “而且多數隻能舍己之長,下馬步戰!”


    呂輕山很謹慎:“八千朝廷精銳,即便是下馬步戰,也不可小覷。”


    “不錯!”韓雄認可他的說法:“可如果我先下手為強,佯攻張梓,改而吃下這路援軍呢?”


    呂輕山一驚:“您是說……圍點打援?”


    “圍點吃援!”韓雄一笑:“這路人馬的一切動作,都是為了影響我進攻張梓。而我就棄張梓於不顧,給他迎頭痛擊!”


    “一人三騎,足足兩萬四千匹馬啊!”


    在韓雄道出這個數字後,所有人都眼熱了。


    並州之地,隻要會玩刀的,就沒有不會騎馬的。


    隻不過,戰馬太過珍貴,叛軍隻能少數裝備騎兵。


    而這路朝廷人馬,用著最好的戰馬,卻來到不能馳騁的戰場,豈不是到嘴的肥肉?


    薛定坐不住了:“您打算如何安排。”


    “都過來……”韓雄招了招手。


    ——張梓西北,隔著一條河,麓穀。


    甄武翻身下馬:“什麽時間了?”


    “寅時初。”軍司馬答道。


    “還行,趕上了!”丁斐搓了搓手。


    一路緊趕,扯韁的手都有些麻木了。


    “甄將軍,你帶著人先抵設伏點,然後再做休整。”


    “等到天明,我再點燃狼煙,開始去誘敵。”


    “好!”


    甄武轉身,向部眾下令:“都去穀後,將馬係住!”


    平難軍不如北軍那般多年職業軍人,可成軍之後的萬餘人,是從河東當初十多萬裏選拔出來的,軍事素養不低。


    加之,周徹治軍,主要以兩點為主:其一、待遇特別好;其二、軍紀特別嚴。


    因此,雖成軍不久,但也能做到令行禁止,紀律嚴明,可擔精銳二字。


    軍士們小心行動,將戰馬係在穀外樹下。


    又從負重馱馬背上取了幹糧自用,再用碎鹽拌了麥麩,添上一些糧食,喂了戰馬。


    戰馬不同於其他馬匹,戰馬體型健碩高大,單吃草是遠遠不夠的。


    迅速填飽肚子後,他們又取出皮裹袋,鑽進裏麵休息起來。


    這種裹袋是用牛羊皮製作而成,而且做過上油防水處理,填入保暖的毛草等物後,能抵禦寒風。


    如此奢侈之物,朝廷是不會供養的,全靠周徹自掏腰包。


    所以,哪怕他撈的錢再多,自身也沒有多少富裕。


    卯時中,天光初亮。


    麓穀頂上,一縷狼煙飄起。


    “殿下!”


    城樓上,紫鎮東眼尖,遙指此處:“麓穀上忽起狼煙!”


    軍士們紛紛看了過去,麵露疑色,又有些期待。


    周徹沒有隱瞞,笑道:“是我安排的援軍到了。”


    城樓上氣氛微凝,而後歡唿齊躍!


    “拿張毛毯給我。”


    這時候,周徹突然說了這樣一句話。


    陸軒立即抱著一張毛毯走來。


    周徹坐在躺椅上,將毛毯裹在身上,吩咐道:“去將城中供來的肉食都煮了,將那些大戶送來的酒也開了。”


    “過一刻鍾,讓城中所有軍士、壯丁俱飽食酒肉,而後待命。”


    陸軒道:“殿下,城中現在糧草能夠支撐,但肉食還是極缺的……”


    肉這種寶貴的物資,在守城時作用非常直接——提振士氣!


    是的,沒有錯,一頓好飯,在關鍵時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都煮了。”


    周徹吩咐了一句,用毛毯蓋在臉上:“我需要休息一會兒,不要打擾我。”


    城樓上廝殺還在繼續,軍士往來的動靜也極大。


    但沒一會兒,毛毯後麵便傳來了鼾聲。


    陸軒沒有再多言,躬身下去安排了。


    在他眼裏,或說在整個張梓人眼裏,這個皇子是有某種神力在的……


    噗!


    旁邊,許破奴也點起了一支狼煙。


    麓穀和張梓,可以相望,中間隻隔著河水。


    到了冬季,河水枯竭,有幾處淺水區可以走馬。


    但這淺水區並不寬,走千騎拉的隊伍已經很長了,若是走上數千……要麽擠進水裏,要麽排成長隊等死。


    在看到狼煙迴應的那一刻,丁斐吹了一聲響哨:“李浩!”


    “明白!”


    年輕的長水校尉將長槍一招,唿喝道:“隨我來!”


    一千長水騎,如箭離弦,直撲向張梓城外的叛軍大營。


    長水騎馬上兵器以長槍為主,還佩有弩和小盾,能打能防能走,屬於全麵形騎兵兵種。


    越騎持槍掛刀,人馬細甲,帶重弓、攜箭數袋,來去如風,攻擊迅猛,但沒有多少防禦能力,隻重敏捷和猛攻。


    屯騎人馬具裝厚甲,攜大盾,不帶遠程兵器,速度慢、攻擊手段較少,主打防高血厚,是典型的重騎。


    看上去,張梓城樓上,依舊打的火熱。


    長水騎來的非常之快,從麓穀走出來後,馬蹄便踏水而過。


    眨眼間,便逼到了叛軍營側。


    “有敵騎來衝!”


    叛軍大營望樓上,鑼聲敲響。


    就在這個時間,當先的長水騎已經靠近,他們從馬背上摘下弩來,發動了第一輪攻擊。


    ——嗖嗖嗖!


    鐵矢亂灑。


    望樓上幾個叛軍大驚,急撇了鑼想舉盾。


    噗噗噗!


    上百支鐵矢降臨,被望樓上四人瓜分,活生生給紮成了刺蝟。


    長水騎唿喝著再度向前,猛得揣入叛軍營盤。


    當先第一個叛軍營似乎完全來不及反應。


    望樓消息剛傳出時,他們的曲侯才走出自己的營帳,命令還沒下達,長水騎便撞了進來。


    叛軍軍士尚未收到有效命令,屠刀便已降臨,於是各自奔走,奪路出帳。


    ——嗖嗖嗖!


    貼麵之前,長水騎隻管用弩來招唿。


    鐵矢在營內橫飛,射出血花朵朵。


    一具又一具屍體,被釘死在帳篷內外。


    就連曲侯都沒能幸免,身中七箭而死。


    幾乎是一個照麵,這一個曲便已徹底覆沒。


    長水騎再驅入第二營,馳馬衝撞,騎槍亂挑,又屠一營。


    韓雄立在中軍望樓,舉目遠眺,冷冷發笑:“北軍五校,名不虛傳啊!”


    緊捏欄杆的手,指節有些發白。


    他是想丟個誘餌給這條大魚嚐嚐,沒想到這魚兇悍如此……一口全包裹!


    第三曲,叛軍響應,開始進行反擊。


    在營內舉刀,簇到戰馬前劈砍。


    這個時間,第三曲背後的叛軍大軍也已出動,往前推來。


    兩支馬匪騎兵,從左右包抄而來;還有數支叛軍的大小騎兵部隊,則從營外向長水騎環繞包抄!


    李浩沉聲一喝,將這三曲之主——也就是一名叛軍軍司馬刺死後,將槍一拔:“撤!”


    左右蹄聲大作,叛軍馬匪已經要粘了上來。


    叛軍步卒追不上,便遣弓手向前,向長水騎拋灑箭矢。


    “舉盾!”


    李浩大喝,率先摘下盾牌。


    ——篤篤篤!


    箭矢打在木盾上,發出沉悶的聲音。


    營內的馬匪沒能來得及咬上長水騎!


    營外包抄的叛軍騎兵跟上了,從兩側往中央一堆,試圖將長水騎退路封住。


    可惜,他們來的隻是前端部隊,厚度不夠。


    “破陣!”


    李浩又一聲大喝,將盾掛住,換槍突圍,連刺三人下馬。


    長水騎撞開營門,一路狂奔過河。


    呂輕山麵色凝重:“確實很強!”


    來去如風,打了就走。


    如果沒有巨大的人數優勢和地形之利,叛軍在北軍麵前,就是一盤菜!


    “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


    韓雄向呂輕山一拱手:“望呂公出手,替我成此大功!”


    唯獨造反這條路,是不能迴頭的……薛定的話,於呂輕山耳邊再次響起。


    他點頭應下:“交給我了!”


    叛軍騎千餘,身後簇擁著步卒四五千人,一路追過河,望麓穀方向掩來。


    這個時候,剩下兩路騎兵也已離開麓穀。


    校尉張也領屯騎一路往北走,繞行去張梓正北方向;丁斐則帶著越騎居中預備,隨時策應各方。


    沿河沿穀,遍布著他的快騎哨探,不斷往來,已助他迅速了解整個戰場。


    丁斐催馬至河岸一片較高處。


    在這裏,一眼看去,茫茫叛軍大營覆在前方,將張梓城緊緊抱在中央。


    張梓城樓上,依稀可見旗幟飄揚。


    日光下,可隱約看到一個黃點,讓丁斐多了些緊張情緒:那是殿下,他就在城中!


    如果自己等人失利,張梓城內,極有可能天崩地裂。


    “將軍!叛軍追進麓穀了!”


    就在這時,一騎快哨飛奔過來。


    丁斐猛得轉頭,看向西南方向。


    “殺!!!”


    原本還算寧靜的麓穀兩側,突然爆發出震撼殺聲。


    聲音在穀內迴蕩,似乎要將山嶺掀翻過來。


    下一刻,便是無數箭矢破空而起,又星羅棋布而下,灑在追擊長水騎的叛軍身上。


    “不要留手,將箭矢全部拋光!”甄武大喝。


    箭雨不停,不斷壓縮著叛軍的空間。


    “啊!”


    無論步騎,倒地紛紛,慘嚎一片。


    等到箭矢拋空,整個叛軍前沿追擊部隊幾乎失去建製。


    “將軍!”


    就在這個時間點,有人來告訴甄武:“南北方向,出現兩路叛軍,正以包抄之勢向我軍運作!”


    “嗯!?”甄武一驚,而後立馬道:“帶路!”


    他走到麓穀最高處,將整個戰場盡收眼底。


    當前——


    長水騎誘叛軍入穀;


    平難軍伏於穀兩側;


    而大批叛軍則趁這個時間點,迅速運作到平難軍兩側!


    這個距離,後撤等同於認輸——因為你一旦後退,就將後背賣給了敵人。


    憑借平難軍對叛軍的素質碾壓,完成敗撤的難度不大,但敗字也就印在了臉上。


    “狗日的!”


    甄武眯起眼睛罵了一句:“這一側看上去少說有萬人,叛軍這是想要一口將我吞下啊!”


    “將軍,我們怎麽辦,是撤還是防守反擊?”軍司馬問道。


    甄武用力抓了抓頭,眉頭皺成一團。


    軍情緊急,卻沒有給他緩慢思考的空間。


    是守戰還是後撤,一瞬間的決定,便關係著整個戰爭的走向……


    砰!


    就在甄武猶豫的時候,巍峨大城上,忽然一聲鼓敲響。


    砰砰砰!


    一聲之後,聲聲鼓響。


    而後鼓聲連綿不斷,如驚雷滾動。


    甄武猛地迴頭,盯著張梓所在,張口一吐:“戰!”


    隨著‘戰’字一出,麓穀上也奏響鼓聲。


    平難軍沒有選擇撤離,而是收縮陣型,背依穀地,選擇了最佳戰鬥位置和陣型。


    哪怕舍棄戰馬,步行死格,憑借兵甲之利和自身底氣,他們也無懼數量遠超己方的叛軍。


    “將軍!叛軍大批往麓穀我軍去了!”


    沿河處,哨騎急告丁斐。


    遠處望去,叛軍人如蟻流,往麓穀緩緩湧去。


    丁斐點頭:“我看見了。”


    “要去支援嗎?”左右問道。


    “不!”丁斐按著佩刀、也按住自己那顆跳動的心:“再看看,不要亂動!”


    八千人到此,而且是到了一片騎兵受到束縛的地盤。


    殿下雖在,卻坐困城內,等待自己等人前去救援。


    一切,都落在自己和甄武肩上。


    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上麵沒有決策者頂著,這讓先前隻為一校尉的丁斐,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隻負責執行軍令,而肩挑整個戰局走向的壓力,實在不是一個量級。


    “哈哈哈!”


    城樓上的鼓聲,引得韓雄大笑不止。


    他立在高高的望台上,看著和己方部隊短兵相接的甄武所部,意氣風發:


    “這批朝廷援軍走不掉了!”


    “長途奔襲,隻帶幹糧,又無戰馬可用,他靠什麽和我鬥?”


    “周徹擂鼓,無非是激下屬死戰,替自己爭取時間。”


    “都說他體恤下屬,如今看來,也隻虛名而已!”


    他沒有任何猶豫,再度下令:“告訴呂公,再等等……再消耗消耗他們的體力。”


    “是!”


    圍攻麓山平難軍,由呂輕山擔任迎敵總指。


    但真正的勝負手,還沒有到擺上場的時候。


    最開始,叛軍共有圍城部隊六萬餘人。


    但叛軍和朝廷兵不同在於,他們可以隨時擴充。


    叛軍圍張梓,前後大規模擴充過兩次。


    第一次是郡守張英倒戈,帶來了兩千餘人。


    第二次是周徹來之前,韓雄對周圍進行人口掠奪,搶了三四千壯丁上去做炮灰。


    在經曆接連攻城損耗,以及周徹突營踐踏後,叛軍能拉上戰場的還有五萬五千人。


    先前追擊長水騎的有五千人,建製已被打殘,作為誘餌的他們已失戰鬥力。


    進攻甄武,第一批調去了兩萬人。


    所以,現在城下叛軍,尚有三萬人。


    這三萬人沒有擺在一個位置,在周徹正對的——也就是城北叛軍主營,這裏兵力最為集中,還有兩萬多人。


    韓雄本人,坐鎮處也在此。


    “殿下,麓穀惡戰。”有人在周徹耳邊道。


    周徹早已將毛毯掀下。


    經過短暫的休息後,他重新恢複了飽滿的精神。


    方才那通鼓,就是他下令擂的。


    他盯著麓穀方向好一會兒,點了點頭:“我知道了……鎮東。”


    “在。”


    “人手都挑好了嗎?”


    “好了。”紫鎮東點頭,道:“拋開傷員和守城,加上整合的敢戰壯丁,得眾兩千八百人。”


    這兩千八百人,還包括了周徹百騎中的九十人。


    周徹將這九十人打散充入軍中,任中低層軍官,以確保近三千人的韌性。


    “讓他們披好甲衣,在城門口集結。”周徹又道。


    “是!”


    紫鎮東用力點頭。


    堅定如他,此刻臉上神態有些異常,嘴唇發紫。


    周徹看了他一眼,笑問道:“是緊張嗎?”


    “有一些。”少年點頭。


    “緊張是正常的,等開戰後就不會緊張了。”


    “現在就出發嗎?”


    周徹沒有第一時間迴答,而是看了看麓穀、又望了望城樓下,搖頭:“不,再等一會兒。”


    紫鎮東唿了一口氣,就在周徹身邊坐了下來。


    他從懷裏掏出一塊餅,放在嘴裏咬了起來。


    說也奇怪,他吃了東西後,整個人肉眼可見的放鬆下來……


    城樓、沿河、叛軍大營,都在望著麓穀戰場。


    甄武率眾,浴血拚殺。


    敵雖四倍,平難軍絲毫不見下風之色。


    烈戰之下,叛軍伏屍極多,依舊未能撼動平難軍陣型分毫。


    “公子。”


    薛定找上韓雄,道:“要想取得關鍵性的突破,必須以相當的實力去撕開口子,否則這樣打下去……很有可能我方士氣先崩。”


    “薛兄所言甚是。”韓雄點頭,他絲毫不慌。


    因為,大局還捏在他手裏!


    “差不多了。”他的眼神變得淩厲起來:“告訴呂公,差不多可以了。”


    “是!”


    傳令兵飛奔而去。


    不久,叛軍北麵主營中,人頭攢動。


    一批約五千人的部隊動了,往麓穀戰場移動。


    這批人和大部分叛軍有明顯區別。


    裝備上,這批人多用步戰刀——漢人環首刀和胡人彎刀都有,皆是近戰利器。


    身形胖瘦不以,但無一不姿態矯健、步伐沉穩,最重要的是,臉上帶著老練的殺氣!


    他們的眼神掠過戰場、看到死人時,格外平靜,有時還會露出不屑的笑意。


    這是生存在混亂之地的亡命徒!


    成分複雜,但刀口舔血的他們,已成好鬥之身,隻知廝殺。


    他們的組織度和裝備是絕對無法與平難軍相持的,可單兵能力絕對不差。


    這就是韓雄的勝負手!


    “來了!”


    見這批人趕到,呂輕山站起身來,將臨陣指揮權交給兒子呂厚。


    “父親要親自上陣?”呂厚問。


    “求一擊潰敵,便需發千鈞之力!”


    呂輕山如是說著。


    不久,他帶著這五千悍徒,剖開叛軍陣型,猛地攻向了甄武所在的一側!


    先用兩萬人和甄武的五千人互相消耗,在損耗甄武所部體力後,又拿出五千悍徒——而且,用這五千人去推甄武二分之一的人馬。


    在局部戰場上,將兵力的優勢最大化!


    不得不說,韓雄所學的兵法,是非常實用的。


    “吼!”


    平難軍眼見來敵不同,也第一時間做出了應對。


    一屁精銳上前,齊齊舉刀,將迫近的悍徒斬倒一排!


    在對方換軍之際,給與當頭棒喝,起到士氣壓製作用。


    然而,這幫叛軍確實大不同,他們沒有畏懼,反而也進行了陣型變動。


    一些三四十歲的老賊走到第一排,和平難軍精銳掄刀互劈。


    血光亂濺!


    悍徒一排接一排湧上,平難軍的陣型不再巍峨如山,開始出現明顯的波動。


    前排有人倒下,後麵的人迅速替補走了上來……


    甄武緊咬牙關,生性好鬥的他,並未親自參戰。


    他是這一路軍的首腦,若是輕身赴陣有所閃失,將會全軍崩潰……


    沿河,丁斐緊捏著他的騎槍,目不轉睛的盯著戰局。


    一旦甄武軍崩,他將立即趕往支援。


    可問題是,自己這一千輕騎,丟進數萬步兵陣中,真能發揮出作用麽?


    騎兵之利,在於如風掃葉,推鋒而進。


    騎兵與其說是在殺人,不如說是在推人。


    一旦陷入步兵大陣泥沼,戰馬失去了奔馳之能,和步兵馬上馬下互戳——對於騎兵而言,是最悲慘和不劃算的時候。


    就算你一人能換兩三個,那又如何呢?


    “將軍!屯騎到為!”令兵至。


    丁斐看向正北——張梓北城門外,是叛軍主營;主營外隔一條溪流,是一片不算大的林地。


    屯騎已到林地中間,隨時能對叛軍主營發起進攻。


    令兵手裏拿著兩麵旗:“要下達進攻命令嗎?”


    “不!”


    丁斐立即否掉,又看向城門位置:殿下命令中說,待張梓城門大開時,屯騎再出動。


    可張梓如此被動,城門怎麽可能會開?


    轟!


    突然,張梓城上,所有戰鼓擂響,聲如破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請皇兄,赴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小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小酒並收藏請皇兄,赴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