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的下午。
——張梓城外血氣依舊,張梓城內卻已煥然一新。
——城外叛軍複歸,韓雄帶傷重新整理了部隊:他認為叛軍沒法後退,張梓必須爭到底。
這一戰,躲不過去。
依舊手握巨大優勢兵力的他,更不可能躲。
——在張梓和西河之間、山脈北邊,甄武、丁斐的騎兵正火速趕往張梓城,向韓雄的叛軍逼近。
北軍是朝廷精銳,一直待遇拿得全國最好;平難軍是周徹所部,周徹的錢全部砸了下來。
所以,這路騎兵是一人三騎。
一匹戰馬,平時趕路是不能騎的;
一匹駑馬,用來背負甲胄和幹糧;
一匹趕路馬,行軍時騎乘。
他們將速度提到了極致。
而一直緊盯著天井關和張梓城的韓雄,根本沒法注意到這批人馬……
——天井關,就在朱龍陸續安排步兵出關時,褚飛的急信到了。
內容簡單又直白:殿下遣使至,於臘月二十五日夜調走甄武、丁斐兩路兵,疑繞道往救張梓而去。
朱龍差點蹦了起來。
“前天夜裏!”
太尉之尊的他瞬間失態,怒視傳信之人:“何以現在才趕到?!”
來人麵色發苦:“殿下遣使者給將軍送酒,將軍被灌的大醉,不能下令,我等也不敢擅動!”
砰!
朱龍臉色一變:“去,速將六皇子喚來!”
“太尉。”左右麵露難色:“方才軍議差人去請過了,他不來。”
周徹不來,朱龍有辦法嗎?
答案是沒有任何辦法。
朱龍可以靠主帥的身份繞過周徹指揮他的下屬。
但周徹同樣可以借皇子的身份不配合他。
朱龍節製之權太大,他也節製不了皇子。
要不然,讓他扛著節鉞去斬一個周徹試試?
那大宗正馬上給天下人表演一個九卿手撕三公。
“我自去見他!”
朱龍盛怒而往。
卻在周徹營前,吃了個閉門羹。
皇甫韻攔下了他。
“皇甫小姐這是做什麽?”朱龍冷聲道:“這是軍營,我為軍中主帥!”
你敢攔我?
“軍中主帥,也能管皇子私事?”皇甫韻問道。
“軍中有私事?”朱龍立馬抓住這一點反駁:“軍中當以軍機為先,容不得私事!”
“若是尋常私事,我無話可說。”皇甫韻一笑:“可這樁私事,是陛下所托。”
“嗯?”
“陛下言,讓六皇子沿途照顧蕭郡主。”皇甫韻眉眼中盡是笑意:“六皇子正在奉旨辦私事,太尉還要闖嗎?”
朱龍僵在了原地。
許久,他方道:“皇甫小姐,陛下以我為征北之帥,殿下卻繞過我調動甄、丁二將,此事又當如何?”
“我是婦道人家,隨軍隻是照顧殿下生活,軍中事務,無權幹涉。”皇甫韻笑道:“太尉這事,應該和殿下本人談。”
朱龍抖了抖袖子:“殿下何時出來?”
“那我怎知?”
朱龍空有一肚子脾氣,卻是半點辦法沒有。
最終,他也隻能決定:立刻擬書,將此事悉數傳迴雒京,交由天子和朝中處置。
文書上路後,未久。
朱龍再召軍議,並特意差人去請周徹來。
周徹不應,隻有將軍司馬張伯玉代他過來。
朱龍麵色微冷,目光一掃後發出疑問:“河內趙公呢?”
趙遠圖為三河郡守,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天子親近之人。
因此,即便朱龍為三公,對他都禮之甚厚。
“我在這裏!”
趙遠圖走了進來,麵帶驚色:“因有一則要訊,所以耽誤了,太尉恕罪。”
“是何要訊?”朱龍問道。
“張梓那邊的哨探快馬遞迴消息,說今日淩晨,有百騎忽至張梓城下,趁夜縱火突襲,使叛軍大潰後,昂然入城去了!”
張梓那邊的哨探,還是由趙遠圖和秦度最開始布置的。
如今秦度臥床,這一切便由趙遠圖負責。
此言一落,帳中駭然。
“趙公莫非在說笑!?”
“將百騎突了叛軍,還將敵軍擊潰?這……大勝!奇勝啊!”
“何人所為?這百騎又是從何而來?”
諸將大為震歎。
朱龍目光縮起:“趙公可知誰人所為?”
“不能確定,但猜測應是六皇子。”
這話一出,眾人神情愈發駭然。
朱龍則手猛地一緊,將輿圖扯得嘩啦一聲。
趙遠圖像是看不出來他的神態,麵帶喜色:“殿下神勇,驅百騎大破叛軍,振奮我軍士氣,可喜可賀。”
“趙公!”
董然喝聲打斷了他,額頭上青筋滾動:“六皇子不知會太尉,孤身行動,身犯險地,這難道還是好事嗎?”
“董公此言差矣。”趙遠圖搖頭:“殿下大破叛軍這是事實,這不是好事,難道還是壞事不成?”
“道理不是這樣論的……”
“好了!”
朱龍揮手,打斷二人,又望了趙遠圖一眼:“叛軍潰退,是離開了,還是繼續圍上了張梓?”
“消息傳迴來時,叛軍未退,是否繼續圍城,我不知曉。”趙遠圖搖頭。
“那依趙公的看法,現在應該如何?”朱龍再問。
趙遠圖笑了,道:“我的職責是配合秦將軍聚兵,同時協防天井關,確保糧食送抵關內……至於如何對敵,就不是我能力所能及了。”
這家夥是一點責任不想沾……朱龍眼一掃:“那依諸位的意思呢?”
眾人還沉默著,張伯玉開口了:“太尉既是主帥,當由太尉獨斷!”
“張伯玉!”董然立即發難:“你還敢開口!我且問你,百騎往張梓的,是不是六皇子?”
張伯玉略作思索,點頭:“應該是的。”
砰!
董然冷笑拍案:“這般重情,你竟不上告太尉,你可知罪?”
“我事先並不知曉。”張伯玉搖頭:“殿下行事,何必向我解釋?”
“那你為何言是?”
“想來諸軍中,多有畏縮不敢前者,少見敢與叛軍相決於戰陣者。”張伯玉笑道:“能驅百騎奔赴、破潰強敵者,舍殿下其誰?”
董然怒極而笑:“依張司馬之言,我等大可坐觀於此,看殿下用這百人建功潰敵便是。”
“我聽明白了。”張伯玉長身而起:“董公的意思是,即便殿下在前線優勢再大、再如何證明叛軍一鼓可破,你們也不願意親自下場。”
“一個個坐享其成,看皇嗣用命?董公,若事有萬一,你該當首責!”
——p:蓄勢萬字
——張梓城外血氣依舊,張梓城內卻已煥然一新。
——城外叛軍複歸,韓雄帶傷重新整理了部隊:他認為叛軍沒法後退,張梓必須爭到底。
這一戰,躲不過去。
依舊手握巨大優勢兵力的他,更不可能躲。
——在張梓和西河之間、山脈北邊,甄武、丁斐的騎兵正火速趕往張梓城,向韓雄的叛軍逼近。
北軍是朝廷精銳,一直待遇拿得全國最好;平難軍是周徹所部,周徹的錢全部砸了下來。
所以,這路騎兵是一人三騎。
一匹戰馬,平時趕路是不能騎的;
一匹駑馬,用來背負甲胄和幹糧;
一匹趕路馬,行軍時騎乘。
他們將速度提到了極致。
而一直緊盯著天井關和張梓城的韓雄,根本沒法注意到這批人馬……
——天井關,就在朱龍陸續安排步兵出關時,褚飛的急信到了。
內容簡單又直白:殿下遣使至,於臘月二十五日夜調走甄武、丁斐兩路兵,疑繞道往救張梓而去。
朱龍差點蹦了起來。
“前天夜裏!”
太尉之尊的他瞬間失態,怒視傳信之人:“何以現在才趕到?!”
來人麵色發苦:“殿下遣使者給將軍送酒,將軍被灌的大醉,不能下令,我等也不敢擅動!”
砰!
朱龍臉色一變:“去,速將六皇子喚來!”
“太尉。”左右麵露難色:“方才軍議差人去請過了,他不來。”
周徹不來,朱龍有辦法嗎?
答案是沒有任何辦法。
朱龍可以靠主帥的身份繞過周徹指揮他的下屬。
但周徹同樣可以借皇子的身份不配合他。
朱龍節製之權太大,他也節製不了皇子。
要不然,讓他扛著節鉞去斬一個周徹試試?
那大宗正馬上給天下人表演一個九卿手撕三公。
“我自去見他!”
朱龍盛怒而往。
卻在周徹營前,吃了個閉門羹。
皇甫韻攔下了他。
“皇甫小姐這是做什麽?”朱龍冷聲道:“這是軍營,我為軍中主帥!”
你敢攔我?
“軍中主帥,也能管皇子私事?”皇甫韻問道。
“軍中有私事?”朱龍立馬抓住這一點反駁:“軍中當以軍機為先,容不得私事!”
“若是尋常私事,我無話可說。”皇甫韻一笑:“可這樁私事,是陛下所托。”
“嗯?”
“陛下言,讓六皇子沿途照顧蕭郡主。”皇甫韻眉眼中盡是笑意:“六皇子正在奉旨辦私事,太尉還要闖嗎?”
朱龍僵在了原地。
許久,他方道:“皇甫小姐,陛下以我為征北之帥,殿下卻繞過我調動甄、丁二將,此事又當如何?”
“我是婦道人家,隨軍隻是照顧殿下生活,軍中事務,無權幹涉。”皇甫韻笑道:“太尉這事,應該和殿下本人談。”
朱龍抖了抖袖子:“殿下何時出來?”
“那我怎知?”
朱龍空有一肚子脾氣,卻是半點辦法沒有。
最終,他也隻能決定:立刻擬書,將此事悉數傳迴雒京,交由天子和朝中處置。
文書上路後,未久。
朱龍再召軍議,並特意差人去請周徹來。
周徹不應,隻有將軍司馬張伯玉代他過來。
朱龍麵色微冷,目光一掃後發出疑問:“河內趙公呢?”
趙遠圖為三河郡守,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天子親近之人。
因此,即便朱龍為三公,對他都禮之甚厚。
“我在這裏!”
趙遠圖走了進來,麵帶驚色:“因有一則要訊,所以耽誤了,太尉恕罪。”
“是何要訊?”朱龍問道。
“張梓那邊的哨探快馬遞迴消息,說今日淩晨,有百騎忽至張梓城下,趁夜縱火突襲,使叛軍大潰後,昂然入城去了!”
張梓那邊的哨探,還是由趙遠圖和秦度最開始布置的。
如今秦度臥床,這一切便由趙遠圖負責。
此言一落,帳中駭然。
“趙公莫非在說笑!?”
“將百騎突了叛軍,還將敵軍擊潰?這……大勝!奇勝啊!”
“何人所為?這百騎又是從何而來?”
諸將大為震歎。
朱龍目光縮起:“趙公可知誰人所為?”
“不能確定,但猜測應是六皇子。”
這話一出,眾人神情愈發駭然。
朱龍則手猛地一緊,將輿圖扯得嘩啦一聲。
趙遠圖像是看不出來他的神態,麵帶喜色:“殿下神勇,驅百騎大破叛軍,振奮我軍士氣,可喜可賀。”
“趙公!”
董然喝聲打斷了他,額頭上青筋滾動:“六皇子不知會太尉,孤身行動,身犯險地,這難道還是好事嗎?”
“董公此言差矣。”趙遠圖搖頭:“殿下大破叛軍這是事實,這不是好事,難道還是壞事不成?”
“道理不是這樣論的……”
“好了!”
朱龍揮手,打斷二人,又望了趙遠圖一眼:“叛軍潰退,是離開了,還是繼續圍上了張梓?”
“消息傳迴來時,叛軍未退,是否繼續圍城,我不知曉。”趙遠圖搖頭。
“那依趙公的看法,現在應該如何?”朱龍再問。
趙遠圖笑了,道:“我的職責是配合秦將軍聚兵,同時協防天井關,確保糧食送抵關內……至於如何對敵,就不是我能力所能及了。”
這家夥是一點責任不想沾……朱龍眼一掃:“那依諸位的意思呢?”
眾人還沉默著,張伯玉開口了:“太尉既是主帥,當由太尉獨斷!”
“張伯玉!”董然立即發難:“你還敢開口!我且問你,百騎往張梓的,是不是六皇子?”
張伯玉略作思索,點頭:“應該是的。”
砰!
董然冷笑拍案:“這般重情,你竟不上告太尉,你可知罪?”
“我事先並不知曉。”張伯玉搖頭:“殿下行事,何必向我解釋?”
“那你為何言是?”
“想來諸軍中,多有畏縮不敢前者,少見敢與叛軍相決於戰陣者。”張伯玉笑道:“能驅百騎奔赴、破潰強敵者,舍殿下其誰?”
董然怒極而笑:“依張司馬之言,我等大可坐觀於此,看殿下用這百人建功潰敵便是。”
“我聽明白了。”張伯玉長身而起:“董公的意思是,即便殿下在前線優勢再大、再如何證明叛軍一鼓可破,你們也不願意親自下場。”
“一個個坐享其成,看皇嗣用命?董公,若事有萬一,你該當首責!”
——p:蓄勢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