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周元很平靜:“皇弟專程過來,應該不是為了咒我?”
“我有話就直說了。”周漢冷聲道:“老六藏的太深了,他的能力以及如今他掌握的力量,不是我一個人能對付得了的。”
“等他將我也吃下,你們兩位又拿什麽來擋他呢?!”
咕嘟——啪!
周鬆灌了一口茶水,將茶碗拍下,即刻起身:“熬了一夜,我先迴去睡了,你們慢慢聊。”
說完,轉身就走。
“老三!”周漢輕喝。
周鬆不理他,直往門外而去。
“不必了。”周元輕輕搖頭,阻止周漢的挽留:“他昨夜差出自己護衛,去喜宅幫助六皇弟。”
周漢一怔,旋即冷笑:“這是做什麽?提前服軟做小?”
“你太小看三皇弟了。”周元歎了一口氣,道:“五皇弟事已了,就不要再深究了。”
“並州局勢如火,西原虎視眈眈,這才接下來的重點所在——也是六皇弟的方向。”
周漢沉默聆聽。
“我有個想法,不知你是否同意。”
“皇兄直說就是。”
“聯姻。”
“聯姻?!”周漢一下摸不著頭腦:“誰和誰聯姻?”
“你。”周元以指沾上茶水,在桌上寫下另一個名字:“與她。”
周漢身一震,滿麵驚容:“這……豈能成?”
“未必不能成,隻要看你願意與否。”周元輕擺手:“你考慮清楚,此事若成,至少可以保你暫時無事。”
“還能奪得處理西原諸事的話語權!”周漢被點醒,目光一閃:“行,我可以接受!”
“不需與朱公商議一二嗎?”周元問道。
“皇兄未免太小瞧我了!”周漢搖頭,又問:“如何推動?”
“你等消息就是。”
“好。”
周漢走了。
走到門口,他又轉過身來,衝著大皇子一揖:“謝皇兄!”
天徹底亮時,五皇子府已成一片廢墟之事,已漸漸傳開。
然而,這終究是皇家驚天之事,大夏雖輿情寬鬆,但也沒到能任意在皇家頭上發揮的地步。
士民也隻能輕聲議論。
各種聲音都有,多是震驚,畢竟這是一位皇子,而且是近來動靜不小的皇子——雖然那動靜都是負麵的。
“知道麽?昨夜還是六皇子大婚呢,接過五皇子府就出了這事。”
“不知道的是你,這算什麽秘辛?聽說是六皇子府先遭襲擊,而後五皇子府起的火。”
“如此說來,死有餘辜!”
“罪大惡極之人,本就當死了……讓他葬身火中,不曾問罪,也算便宜他了。”
“六皇子恪行正道,幾次遭他陷害,早應動手了!”
“以賢者討不賢,以仁者除暴虐,不正是我等所崇尚之道嗎?”
一場皇室操戈,換來的暗中聲音卻是一片讚揚。
對整個皇室、天子以及周徹本人的名聲傷害,做到了最小。
甚至,隱隱有種聲音,說本朝才真正踐行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隻要你做的不對,哪怕你是皇子,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隻能說,恰如賈道之言‘假盛名而抄利刃’,實在是最好不過的時機。
而官府對此的處理也平靜的離譜:廷尉府、衛尉府、河南尹等諸衙門,似乎全然不知此事。
百官緘默,貴人不語。
朝議,也不曾召開。
似乎所有人都當做這件事不曾發生一般。
很快,雒京人的眼光便被新的事吸引了去:西原使團要入京了!
如今,雙方圍繞並州劍拔弩張,而西原太子又被大夏羈押——他們來使,再正常不過了。
周徹,則領著甄婉去宮內參拜天子。
天子甚喜,賜下早宴,又於席中道:“朕擇選了官員三百餘人,都是新選的年輕幹吏,這些人都已抵達並州州府。”
“老六,你可有什麽要用的人,或是提出的建議嗎?”
周徹立馬搖頭:“我手下文人貧瘠,能任事的尚在並州處理大案。”
不錯,馬逾韓、許破奴、李鶴等人依舊在並州。
並州之案,牽涉甚廣,不是幾天便能梳理清楚的。
“隻不過……”周徹放下筷子:“父皇打算如何處理韓問渠?”
“並州那些髒事,他是摻和其中的。”天子冷哼一聲,道:“但好在此人良心未泯,他還知曉自己是漢家之臣。”
“所以,朕打算從寬發落,先讓他處理完並州諸事,再讓他告老還鄉,你看如何?”
有韓問渠的幫助,天子派去的這三百名官員能迅速掌控並州,完成對並州的肅清。
而後,便是開戰,徹底消化這片國土!
有些矛盾,不幹一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天子都說了,周徹還能表達什麽?唯有點頭。
“西原使團來了,接洽外使,屬司徒府職責。”天子笑意慈善:“但梁乙甫畢竟是你帶人抓的,你要參與的話,朕讓你和司徒共主此事。”
周徹立馬道:“霍洗憂抓了梁乙甫,已領賞受封。此人便屬朝廷所主,兒臣焉敢居功?”
天子大笑,端起酒樽來:“來!雖是早膳,也喝一杯!”
周徹連忙舉杯。
跪坐在側的甄婉也隨同起身。
早膳後,周徹告辭。
“老六,你做的很好,甚慰朕心。”
天子歎了一口氣,道:“自入河東來,你也吃了許多勞苦,趁著大喜,好生歇一下吧!”
周徹心頭微震,麵帶喜色,連忙作揖:“多謝父皇!”
——未久,驛館
司徒楊複負責處理外事,與蕭焉枝對坐。
在蕭焉枝身後,還跪坐著不少人影,老少皆有,正是此番西原差來的使團。
“我等所為何來,想來楊公也是清楚的。”當中一名老者開口。
“自然。”楊複含笑點頭,道:“我也是為解決諸位難題而至,要換迴西原太子,可以。”
西原眾人,麵上一喜。
蕭焉枝格外平靜:“楊公,開出你們的價碼吧。”
楊複道:“戰馬十萬匹。”
眾人嘩然,而後大怒。
蕭焉枝也是眉頭一沉:“楊公是在戲耍我們嗎?!”
“看郡主和諸位姿態,這個交換條件不可?”
“自然不可。”
“那就換一個。”楊複笑道:“許久之前,漢弱原強時,曾以和親維係雙方穩定。”
“如今,形式不同往日,而貴朝太子又是侵我國土而失陷,自當有你朝差人來和親……”
蕭焉枝眉頭一揚:“楊公直言!”
楊複以手指她:“請郡主嫁於我朝二皇子。”
“我有話就直說了。”周漢冷聲道:“老六藏的太深了,他的能力以及如今他掌握的力量,不是我一個人能對付得了的。”
“等他將我也吃下,你們兩位又拿什麽來擋他呢?!”
咕嘟——啪!
周鬆灌了一口茶水,將茶碗拍下,即刻起身:“熬了一夜,我先迴去睡了,你們慢慢聊。”
說完,轉身就走。
“老三!”周漢輕喝。
周鬆不理他,直往門外而去。
“不必了。”周元輕輕搖頭,阻止周漢的挽留:“他昨夜差出自己護衛,去喜宅幫助六皇弟。”
周漢一怔,旋即冷笑:“這是做什麽?提前服軟做小?”
“你太小看三皇弟了。”周元歎了一口氣,道:“五皇弟事已了,就不要再深究了。”
“並州局勢如火,西原虎視眈眈,這才接下來的重點所在——也是六皇弟的方向。”
周漢沉默聆聽。
“我有個想法,不知你是否同意。”
“皇兄直說就是。”
“聯姻。”
“聯姻?!”周漢一下摸不著頭腦:“誰和誰聯姻?”
“你。”周元以指沾上茶水,在桌上寫下另一個名字:“與她。”
周漢身一震,滿麵驚容:“這……豈能成?”
“未必不能成,隻要看你願意與否。”周元輕擺手:“你考慮清楚,此事若成,至少可以保你暫時無事。”
“還能奪得處理西原諸事的話語權!”周漢被點醒,目光一閃:“行,我可以接受!”
“不需與朱公商議一二嗎?”周元問道。
“皇兄未免太小瞧我了!”周漢搖頭,又問:“如何推動?”
“你等消息就是。”
“好。”
周漢走了。
走到門口,他又轉過身來,衝著大皇子一揖:“謝皇兄!”
天徹底亮時,五皇子府已成一片廢墟之事,已漸漸傳開。
然而,這終究是皇家驚天之事,大夏雖輿情寬鬆,但也沒到能任意在皇家頭上發揮的地步。
士民也隻能輕聲議論。
各種聲音都有,多是震驚,畢竟這是一位皇子,而且是近來動靜不小的皇子——雖然那動靜都是負麵的。
“知道麽?昨夜還是六皇子大婚呢,接過五皇子府就出了這事。”
“不知道的是你,這算什麽秘辛?聽說是六皇子府先遭襲擊,而後五皇子府起的火。”
“如此說來,死有餘辜!”
“罪大惡極之人,本就當死了……讓他葬身火中,不曾問罪,也算便宜他了。”
“六皇子恪行正道,幾次遭他陷害,早應動手了!”
“以賢者討不賢,以仁者除暴虐,不正是我等所崇尚之道嗎?”
一場皇室操戈,換來的暗中聲音卻是一片讚揚。
對整個皇室、天子以及周徹本人的名聲傷害,做到了最小。
甚至,隱隱有種聲音,說本朝才真正踐行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隻要你做的不對,哪怕你是皇子,都要為此付出代價!
隻能說,恰如賈道之言‘假盛名而抄利刃’,實在是最好不過的時機。
而官府對此的處理也平靜的離譜:廷尉府、衛尉府、河南尹等諸衙門,似乎全然不知此事。
百官緘默,貴人不語。
朝議,也不曾召開。
似乎所有人都當做這件事不曾發生一般。
很快,雒京人的眼光便被新的事吸引了去:西原使團要入京了!
如今,雙方圍繞並州劍拔弩張,而西原太子又被大夏羈押——他們來使,再正常不過了。
周徹,則領著甄婉去宮內參拜天子。
天子甚喜,賜下早宴,又於席中道:“朕擇選了官員三百餘人,都是新選的年輕幹吏,這些人都已抵達並州州府。”
“老六,你可有什麽要用的人,或是提出的建議嗎?”
周徹立馬搖頭:“我手下文人貧瘠,能任事的尚在並州處理大案。”
不錯,馬逾韓、許破奴、李鶴等人依舊在並州。
並州之案,牽涉甚廣,不是幾天便能梳理清楚的。
“隻不過……”周徹放下筷子:“父皇打算如何處理韓問渠?”
“並州那些髒事,他是摻和其中的。”天子冷哼一聲,道:“但好在此人良心未泯,他還知曉自己是漢家之臣。”
“所以,朕打算從寬發落,先讓他處理完並州諸事,再讓他告老還鄉,你看如何?”
有韓問渠的幫助,天子派去的這三百名官員能迅速掌控並州,完成對並州的肅清。
而後,便是開戰,徹底消化這片國土!
有些矛盾,不幹一仗,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天子都說了,周徹還能表達什麽?唯有點頭。
“西原使團來了,接洽外使,屬司徒府職責。”天子笑意慈善:“但梁乙甫畢竟是你帶人抓的,你要參與的話,朕讓你和司徒共主此事。”
周徹立馬道:“霍洗憂抓了梁乙甫,已領賞受封。此人便屬朝廷所主,兒臣焉敢居功?”
天子大笑,端起酒樽來:“來!雖是早膳,也喝一杯!”
周徹連忙舉杯。
跪坐在側的甄婉也隨同起身。
早膳後,周徹告辭。
“老六,你做的很好,甚慰朕心。”
天子歎了一口氣,道:“自入河東來,你也吃了許多勞苦,趁著大喜,好生歇一下吧!”
周徹心頭微震,麵帶喜色,連忙作揖:“多謝父皇!”
——未久,驛館
司徒楊複負責處理外事,與蕭焉枝對坐。
在蕭焉枝身後,還跪坐著不少人影,老少皆有,正是此番西原差來的使團。
“我等所為何來,想來楊公也是清楚的。”當中一名老者開口。
“自然。”楊複含笑點頭,道:“我也是為解決諸位難題而至,要換迴西原太子,可以。”
西原眾人,麵上一喜。
蕭焉枝格外平靜:“楊公,開出你們的價碼吧。”
楊複道:“戰馬十萬匹。”
眾人嘩然,而後大怒。
蕭焉枝也是眉頭一沉:“楊公是在戲耍我們嗎?!”
“看郡主和諸位姿態,這個交換條件不可?”
“自然不可。”
“那就換一個。”楊複笑道:“許久之前,漢弱原強時,曾以和親維係雙方穩定。”
“如今,形式不同往日,而貴朝太子又是侵我國土而失陷,自當有你朝差人來和親……”
蕭焉枝眉頭一揚:“楊公直言!”
楊複以手指她:“請郡主嫁於我朝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