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江遷月和沈劍南發出飛鴿傳書之後,已經過去了七日,昆明城中有蔡先生日夜操勞,已經找到解決瘟疫的辦法,服用他的藥之後,那些紅色的蟲子便會在體內死去,之後便可在如廁的時候排出體外,他將城中的每人都發送了此藥,即便未得瘟疫之人亦有預防之效,並且他將藥方急發往雲滇與巴蜀各個州府,以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土司知道之後也修書朝廷逐層相報,朝廷責令各府縣衙門督辦此事,防疫如防虎不可輕怠。
雖說花神也曾救過得了瘟疫的黃洛洛,但是她那方法不僅用藥珍貴,而且也離不開她深厚的內功,如果讓花神救此一城百姓,那倒也是萬萬不能的。
五日之後,各地的飛鴿傳書也都迴來,因為玉王離得最遠,所以江遷月得到迴信也最慢,玉王的迴信大致便說,清平樂兩人尚未迴府,等他們迴去之後定會詳問,到時再給迴信。江遷月的信中並未提昆明瘟疫之事,所以玉王迴信之中也並未說此事,但是天下盟與鼎劍閣都知道此事,天下盟盟主方臨峽迴信之中說定會召集武林通道,到時候會破蠻族,鼎劍閣不僅收到了沈劍南的迴信,還受到了白輕雲的手帕和岫雲劍,他們的迴信來的最快,而且是劍神親筆迴信,信中也隻有五個字,而內容僅僅兩字:速至。
下麵是三字:白輕塵。
迴信雖短,但兩字力透紙背,其字腳猙獰,足見其怒意。
劍神白輕塵本是個忠厚之人,雖然他的武功早已登峰造極,但他在江湖上交友甚光,是出了名的好脾氣,而且因為愛劍成癡,所以也沒什麽城府心機,雖然一生之中交手無數,但那也是因為他頭頂劍神名號實在太吸引人,大多都是上門挑戰他的人,但這個名號在他頭頂已經三十五年,至今還沒人能撼動,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是當之無愧的人中之神。
白輕雲僅比白輕塵小三歲,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如果說白輕雲是個用劍的天才,那白輕塵就是用劍的怪物,所以白輕雲雖然天賦很高,但從小都成長在白輕塵的光芒之下,這一點白輕塵自然知道,所以他自幼就十分照顧弟弟,二十五年前白輕雲在雲滇失蹤,二十五年間白輕塵曾九下雲滇就是為了找他弟弟的蹤跡,但除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為他劍神的名號錦上添花以外,次次皆無功而返。兄弟分別二十五年,他第一次準確聽到白輕雲的下落,竟然是弟弟的死訊,叫他如何不激動?
不過即便如此,鼎劍閣遠在京城,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至的,而他們未到之前,僅憑沈家的能力絕難撼動蠻族的勢力,所以他們能做的便是在昆明嚴防死守,以免蠻族再下蠻蟲作亂或是謀害迴陽手蔡先生,不過那些蠻族之人都是用詭異的蠻術,武功卻不值一提,而蔡先生本身就精通醫術,蠻術雖然詭譎,但是蔡先生卻認為不足為懼,這些日子處處小心,倒也沒出什麽差錯。
六月初二,是夜。
淺月如勾,漫天繁星,銀河如玉帶橫亙天際之上,夏日微風吹拂,草叢中的蟋蟀叫個不停,江遷月在沈府之中已住了七日了,雖然沒了化骨芙蓉,但卻多了一位龍玉生,日子跟以前倒也沒什麽差別。
夜色正好,離江遷月住處不遠的地方正好有一個庭院,院子不大,卻有一個迴廊一張石桌,三人從廚房要了幾樣小菜本在閑聊,龍玉生提了兩壇酒來與眾人賞月閑談,商吾秋自拿了一壺酒倚坐欄杆之上自斟自飲,他雖然話不多,但看得出他對龍玉生的酒還是極為欣賞的,而江遷月與黃洛洛則與龍玉生圍坐在石桌周圍,黃洛洛抓著龍玉生聊奇門遁甲之事,江遷月在旁邊聽著,偶爾也能插上一兩句嘴,雖然一開始見到龍玉生並沒有好感,但是這幾日接觸起來卻發現這人是個好相處的人,跟他聊天不必謹慎也不必費盡心機,天南地北的有一句便聊一句,不說話也就喝酒吃菜不必尷尬,反而比麵對沈劍南和花神他們輕鬆許多,前幾日龍玉生也曾與他們閑談,畢竟沈府這時候早已草木皆兵,顧不上他們幾個外人,但是江遷月卻不曾見他喝酒,今日他帶的酒色澤碧綠,入口清冽,據他說這酒名喚“寒江春”,龍玉生自己倒也喝了兩盞。
江遷月道:“出家人難道也能喝酒。”
龍玉生不在意的笑道:“出家人的事情怎麽能叫喝酒呢?這叫喝藥。”
“藥?這倒是奇了,治什麽病的藥?” 江遷月看著手中碧綠色的酒,笑道:“出家人總不會說借酒消愁之類的話吧?”
龍玉生露出一個很小又狡猾的笑容,道:“療寒啊,冬季陰冷,若是有一壇好酒在手,自然能遍體生熱。”
“我以前聽大報恩寺的和尚說,佛教之中原本有過午不食的戒律,但許多僧人不吃晚飯捱不住,所以就把晚飯也稱為‘藥食’,若有人問治什麽病,便稱治餓疾,這倒是跟你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江遷月說道。
“唉,佛教源於天竺,天竺人一日兩餐者眾,而中原人尤其是北方,大多一日三餐,所以用他國之律來戒本國之僧自然不合適得,同樣的道理全真教源於終南山,可遼東苦寒之地一年有五月冬季,每到冬季積雪四尺,吐氣為霜,滴水成冰,若是無燒酒傍身,那豈不是要死了?”
“所謂因地製宜嗎?”江遷月問道。
“對,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這個道理,大道雖然有常,但世間萬物各有分別,所以因地製宜便是一種智慧。” 龍玉生 指了指自己的心說道:“若是一味求理不知變通,那非但不能得道,反而有時候會丟命的。”
他說到得以處,便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覺得不過癮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商吾秋單手提起酒壇,道:“我敬你一杯。”
“好。” 龍玉生說著也放下盞子,雙手抱起酒壇便往口中倒,星光似乎也為酒水染上一層朦朧的光芒,宛如兩條蒼龍一般流入二人口中,江遷月心中暗道,這龍玉生看上去少言寡語,但卻能跟他們三個性格迥異之人都相處的極為融洽,就連商吾秋那樣的人都能敬他一口酒,此人光憑這份“因地製宜,隨機應變” 的性子以後也定有一番作為,更何況雖然沒有見過他出手,但是他年紀輕輕便位列真武七截之一,武功一定也非同尋常。
兩人一口便飲盡半壇酒,翻手放下酒壇,皆是放聲大笑,隻有黃洛洛啃著一根雞脖子,眼睛滴溜溜的亂轉,像是一隻偷吃的小狐狸。
“洛洛,你又想什麽呢?”江遷月問道。
黃洛洛道:“我在想牛鼻子的話。”
龍玉生這幾日與她已經熟悉,聽她叫自己牛鼻子也不惱,隻是笑問道:“姑娘有何見解。”
黃洛洛問道:“你說因地製宜,可若是有一個地方的人心中全無善惡,以虐殺他人為樂,那你若是去了,是否也要學他們的樣子呢?”
“因地製宜前麵還有一句大道有常呢,因地製宜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安適,可是我等盡生於大明,即便我這方外之人,每日聽那些仁義道德也耳濡目染,若讓咱們以虐殺為生,那恐怕是縱死也難安適的,二者權衡取其輕便是這個道理,天道貴生,但若為正道,舍生可也。不過話說迴來,世上哪有這樣的地方?” 龍玉生問道。
黃洛洛皺了皺眉頭:“怎麽沒有?那些蠻人便是如此。”
龍玉生早已聽江遷月說了他們在蠻族中所見所聞,雖然他心中有無數寬慰的話,但是他深知有些事情經曆過和沒經曆過是完全不同的,沒有經曆過的人便是說的地湧金蓮天花亂墜,那也不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罷了,這些日隻能靠他們自己慢慢消化,而黃洛洛平日裏看著古靈精怪,恐怕反而是三人之中最易於被情感所累之人了。
龍玉生與江遷月碰了一下杯,兩人都是一飲而盡,相顧無言。
黃洛洛也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拍拍龍玉生:“我聽小江說真武七截亦有七俠之名,你這人三句離不開大道,那俠義又是何道呢?”
龍玉生抬眼望蒼穹,星漢燦爛之中,大小星辰不計其數,宛如玉屑撒天際,悠悠而言“江湖之上正邪分立,世家眾多,有成名已久的大俠也有初出茅廬的小子,大道三千各取其一罷了,不過無論所行何道,都需記不忘初心才好。”
“那道長所行何道呢?” 江遷月追問道。
“若是問貧道,當用八個字來解釋。” 龍玉生說道。
“哪八個字?”
商吾秋的一壇酒已要喝盡,他拎著將空的酒壇也走了過來坐下,不知道他是要找酒喝還是也想要聽聽龍玉生的說法。
“逍遙自在,內聖外王。”龍玉生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格外清晰。
“你呢?” 他轉過頭問向江遷月,笑意都藏在眼睛裏。
雖說花神也曾救過得了瘟疫的黃洛洛,但是她那方法不僅用藥珍貴,而且也離不開她深厚的內功,如果讓花神救此一城百姓,那倒也是萬萬不能的。
五日之後,各地的飛鴿傳書也都迴來,因為玉王離得最遠,所以江遷月得到迴信也最慢,玉王的迴信大致便說,清平樂兩人尚未迴府,等他們迴去之後定會詳問,到時再給迴信。江遷月的信中並未提昆明瘟疫之事,所以玉王迴信之中也並未說此事,但是天下盟與鼎劍閣都知道此事,天下盟盟主方臨峽迴信之中說定會召集武林通道,到時候會破蠻族,鼎劍閣不僅收到了沈劍南的迴信,還受到了白輕雲的手帕和岫雲劍,他們的迴信來的最快,而且是劍神親筆迴信,信中也隻有五個字,而內容僅僅兩字:速至。
下麵是三字:白輕塵。
迴信雖短,但兩字力透紙背,其字腳猙獰,足見其怒意。
劍神白輕塵本是個忠厚之人,雖然他的武功早已登峰造極,但他在江湖上交友甚光,是出了名的好脾氣,而且因為愛劍成癡,所以也沒什麽城府心機,雖然一生之中交手無數,但那也是因為他頭頂劍神名號實在太吸引人,大多都是上門挑戰他的人,但這個名號在他頭頂已經三十五年,至今還沒人能撼動,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是當之無愧的人中之神。
白輕雲僅比白輕塵小三歲,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如果說白輕雲是個用劍的天才,那白輕塵就是用劍的怪物,所以白輕雲雖然天賦很高,但從小都成長在白輕塵的光芒之下,這一點白輕塵自然知道,所以他自幼就十分照顧弟弟,二十五年前白輕雲在雲滇失蹤,二十五年間白輕塵曾九下雲滇就是為了找他弟弟的蹤跡,但除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為他劍神的名號錦上添花以外,次次皆無功而返。兄弟分別二十五年,他第一次準確聽到白輕雲的下落,竟然是弟弟的死訊,叫他如何不激動?
不過即便如此,鼎劍閣遠在京城,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至的,而他們未到之前,僅憑沈家的能力絕難撼動蠻族的勢力,所以他們能做的便是在昆明嚴防死守,以免蠻族再下蠻蟲作亂或是謀害迴陽手蔡先生,不過那些蠻族之人都是用詭異的蠻術,武功卻不值一提,而蔡先生本身就精通醫術,蠻術雖然詭譎,但是蔡先生卻認為不足為懼,這些日子處處小心,倒也沒出什麽差錯。
六月初二,是夜。
淺月如勾,漫天繁星,銀河如玉帶橫亙天際之上,夏日微風吹拂,草叢中的蟋蟀叫個不停,江遷月在沈府之中已住了七日了,雖然沒了化骨芙蓉,但卻多了一位龍玉生,日子跟以前倒也沒什麽差別。
夜色正好,離江遷月住處不遠的地方正好有一個庭院,院子不大,卻有一個迴廊一張石桌,三人從廚房要了幾樣小菜本在閑聊,龍玉生提了兩壇酒來與眾人賞月閑談,商吾秋自拿了一壺酒倚坐欄杆之上自斟自飲,他雖然話不多,但看得出他對龍玉生的酒還是極為欣賞的,而江遷月與黃洛洛則與龍玉生圍坐在石桌周圍,黃洛洛抓著龍玉生聊奇門遁甲之事,江遷月在旁邊聽著,偶爾也能插上一兩句嘴,雖然一開始見到龍玉生並沒有好感,但是這幾日接觸起來卻發現這人是個好相處的人,跟他聊天不必謹慎也不必費盡心機,天南地北的有一句便聊一句,不說話也就喝酒吃菜不必尷尬,反而比麵對沈劍南和花神他們輕鬆許多,前幾日龍玉生也曾與他們閑談,畢竟沈府這時候早已草木皆兵,顧不上他們幾個外人,但是江遷月卻不曾見他喝酒,今日他帶的酒色澤碧綠,入口清冽,據他說這酒名喚“寒江春”,龍玉生自己倒也喝了兩盞。
江遷月道:“出家人難道也能喝酒。”
龍玉生不在意的笑道:“出家人的事情怎麽能叫喝酒呢?這叫喝藥。”
“藥?這倒是奇了,治什麽病的藥?” 江遷月看著手中碧綠色的酒,笑道:“出家人總不會說借酒消愁之類的話吧?”
龍玉生露出一個很小又狡猾的笑容,道:“療寒啊,冬季陰冷,若是有一壇好酒在手,自然能遍體生熱。”
“我以前聽大報恩寺的和尚說,佛教之中原本有過午不食的戒律,但許多僧人不吃晚飯捱不住,所以就把晚飯也稱為‘藥食’,若有人問治什麽病,便稱治餓疾,這倒是跟你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江遷月說道。
“唉,佛教源於天竺,天竺人一日兩餐者眾,而中原人尤其是北方,大多一日三餐,所以用他國之律來戒本國之僧自然不合適得,同樣的道理全真教源於終南山,可遼東苦寒之地一年有五月冬季,每到冬季積雪四尺,吐氣為霜,滴水成冰,若是無燒酒傍身,那豈不是要死了?”
“所謂因地製宜嗎?”江遷月問道。
“對,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這個道理,大道雖然有常,但世間萬物各有分別,所以因地製宜便是一種智慧。” 龍玉生 指了指自己的心說道:“若是一味求理不知變通,那非但不能得道,反而有時候會丟命的。”
他說到得以處,便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覺得不過癮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商吾秋單手提起酒壇,道:“我敬你一杯。”
“好。” 龍玉生說著也放下盞子,雙手抱起酒壇便往口中倒,星光似乎也為酒水染上一層朦朧的光芒,宛如兩條蒼龍一般流入二人口中,江遷月心中暗道,這龍玉生看上去少言寡語,但卻能跟他們三個性格迥異之人都相處的極為融洽,就連商吾秋那樣的人都能敬他一口酒,此人光憑這份“因地製宜,隨機應變” 的性子以後也定有一番作為,更何況雖然沒有見過他出手,但是他年紀輕輕便位列真武七截之一,武功一定也非同尋常。
兩人一口便飲盡半壇酒,翻手放下酒壇,皆是放聲大笑,隻有黃洛洛啃著一根雞脖子,眼睛滴溜溜的亂轉,像是一隻偷吃的小狐狸。
“洛洛,你又想什麽呢?”江遷月問道。
黃洛洛道:“我在想牛鼻子的話。”
龍玉生這幾日與她已經熟悉,聽她叫自己牛鼻子也不惱,隻是笑問道:“姑娘有何見解。”
黃洛洛問道:“你說因地製宜,可若是有一個地方的人心中全無善惡,以虐殺他人為樂,那你若是去了,是否也要學他們的樣子呢?”
“因地製宜前麵還有一句大道有常呢,因地製宜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安適,可是我等盡生於大明,即便我這方外之人,每日聽那些仁義道德也耳濡目染,若讓咱們以虐殺為生,那恐怕是縱死也難安適的,二者權衡取其輕便是這個道理,天道貴生,但若為正道,舍生可也。不過話說迴來,世上哪有這樣的地方?” 龍玉生問道。
黃洛洛皺了皺眉頭:“怎麽沒有?那些蠻人便是如此。”
龍玉生早已聽江遷月說了他們在蠻族中所見所聞,雖然他心中有無數寬慰的話,但是他深知有些事情經曆過和沒經曆過是完全不同的,沒有經曆過的人便是說的地湧金蓮天花亂墜,那也不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罷了,這些日隻能靠他們自己慢慢消化,而黃洛洛平日裏看著古靈精怪,恐怕反而是三人之中最易於被情感所累之人了。
龍玉生與江遷月碰了一下杯,兩人都是一飲而盡,相顧無言。
黃洛洛也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拍拍龍玉生:“我聽小江說真武七截亦有七俠之名,你這人三句離不開大道,那俠義又是何道呢?”
龍玉生抬眼望蒼穹,星漢燦爛之中,大小星辰不計其數,宛如玉屑撒天際,悠悠而言“江湖之上正邪分立,世家眾多,有成名已久的大俠也有初出茅廬的小子,大道三千各取其一罷了,不過無論所行何道,都需記不忘初心才好。”
“那道長所行何道呢?” 江遷月追問道。
“若是問貧道,當用八個字來解釋。” 龍玉生說道。
“哪八個字?”
商吾秋的一壇酒已要喝盡,他拎著將空的酒壇也走了過來坐下,不知道他是要找酒喝還是也想要聽聽龍玉生的說法。
“逍遙自在,內聖外王。”龍玉生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格外清晰。
“你呢?” 他轉過頭問向江遷月,笑意都藏在眼睛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