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曾經告訴我,有修為的動物都具有變化之能,根據修為深淺和自身意願,可做出不同的變化,這樣能力可讓它們看起來更美。我一向愛看的狐狸變成美人勾走書生的故事,那人形也是根據狐狸的意願變出來的。如此看來,我懷裏這小東西果真是有修為的,隻是修為不夠深,隻能在自己身上改變一下犄角和尾巴。隻是……變成這樣不像鬆鼠不像豹子的,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審美?
我抱著小傢夥走出洞外,估摸著天色已然不早,便下山迴家去了。
今日並未砍柴,身上懷裏隻得一隻輕巧走獸和幾株草藥,十分輕鬆,我便走了一條平日不怎麽走的小道。這條道比砍柴時走的那條稍近些,隻是不怎麽平坦。快到家時在一個小土坡上看到兩個家丁模樣的人正往山下走。看方向是從我家裏走出去的。
我們搬到單狐山這麽久,除了一年前爹的大弟子我的大師兄來探望過,還沒有過其他訪客。我爹一生隻得我和大師兄兩個徒弟,大師兄自一年前也已出海尋獸去了,那兩個人卻不知是誰?
莫不是……
我加快腳步往家裏走去。院子裏沒有什麽異常,該趴著的該站著的該在樹上棲著的一個不少。唿,看來那兩人不是來買我小獸的。
正準備進屋裏找爹問問,就聽到他的聲音從堂屋傳來:“你迴來了,快進來。”
爹坐在堂屋正位,飛鴻在他左邊,下首坐了個與飛鴻年紀相當的少年。
“這位是?”
少年站起來行了個輯手禮:“在下陶陽,宜州人士,素來聽聞盧師父乃馴獸高手,天下無出其右者,心嚮往之,特來拜師學藝。”
嘖嘖嘖,語氣忒有禮忒老成。這孩子,忒沒個少年人樣兒。我擺擺手說了句不必多禮,便走到另一邊坐下了。
從我進門飛鴻就直勾勾地盯著我手上抱的小東西,小臉興奮得通紅。看他的樣子是想要跑過來摸摸看看,卻礙於有外人在隻得規規矩矩坐著。爹也看到了它,想來也被它的怪樣子驚到了。
“踏雪,你上哪兒去弄這麽個……奇怪的小崽兒迴來的?”我估計爹中間頓了那一下是在想用一個什麽詞形容它比較好。
“山洞裏撿來的,我也看不出它是個什麽,便想著抱迴來問問爹您。”但顯然爹也不知道它是個什麽東西。我站起來把小東西給爹看,飛鴻也湊過腦袋來研究。
小東西突然跳到桌上,我以為它要跑,但它隻是在桌上站著,兩隻葡萄一樣的眼睛骨碌碌地轉。像是在打量房子。
右邊的光線突然亮了,很快又暗下來,想是飛鴻去拉了那個叫陶陽的孩子來一同看,我並沒有太注意。因為此時,就在我給小東西順毛的時候,我摸到它平滑的背上,有一個很大的像骨頭一樣的凸出,不是前腿的骨頭,而是緊緊挨著脊椎,在皮毛之下的,細長細長的東西。我摸著那裏的時候,它像是十分的不舒服。
從我抱起它到現在,它似乎很少動。照理說一般的動物到一個新的環境總是會煩躁掙脫逃跑,但是它都沒有。背上的骨頭歪七扭八,難道受傷了?我連忙叫爹摸摸看。
爹用了些力仔細摸,小東西明顯還是不舒服,我順著它頭上的毛想讓它輕鬆點。
“怎麽樣,受傷了嗎?”我問。
爹沒有答話,而是拍了下小傢夥的屁股。爹天生力大,一掌下去小傢夥跳下了桌子往前又跑了好幾步。跑完轉過頭來看著我們。能跑能動,不像是骨頭受傷的樣子啊。
飛鴻搶在我之前去把它抱起來,拉過陶陽的手去摸它。
陶陽摸著小傢夥背上像骨頭一樣的東西,說:“這莫不是翅膀吧?”
第三章
當今朝堂,若說讓人言及必贊的官員,文有丞相張真,武有定遠侯陶盛。
陶盛,寒門子弟。未及弱冠便入伍從軍,沒過幾年戰名赫赫,而立之時因戍邊有功被封為定遠侯。不過十年,便能有此成就,想必其中自有一番因緣際會。
傳聞這定遠侯年輕時生得是劍眉星目,英武不凡,怎一個瀟灑風流了得。傳聞更說,求親的媒婆都快踏爛了那時陶家寡陋的門檻。這定遠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卻也隻是半截英雄。那不是英雄的半截,便是栽在後院。定遠侯妻妾無數,卻隻得兩個兒子並一個女兒。女兒早年遠嫁外族,與娘家斷了來往。長子娶了一房夫人,生有一子。次子妻妾不少,卻也隻得一個兒子兩個女兒。
三年前定遠侯戰死沙場。長子生來文弱,大悲之下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了。 長子長媳伉儷情深,不久長媳也追隨自己丈夫而去,留下不足七歲的兒子。此後次子承襲侯位,掌家中大權。二房夫人想來也是個厲害角色,不然她丈夫這麽多如夫人,也不可能隻她一人生了兒子。大約是怕長房長孫將來與自己的孩子爭家產,二房夫人便想方設法把大房的孩子除掉,但又不能做得太明顯以免落人話柄,便找了個抬得出名號的手藝人,美其名曰拜師學藝,實則流放到北方山林之中。
那長房孩子便是陶陽了。
我所知道的關於陶家的事,一些來自坊間傳言,還有一些來自我爹。陶陽到的當天,爹便同我講了那些事情。
爹是個粗枝大葉的人,他同我講的故事極簡略。但我向來愛看些野史艷傳,尤愛後院爭鬥,那些話本子上的手段機巧我雖不會卻也明白有多狠毒。想來陶陽自幼生活在家教甚嚴的侯府,父親祖父死後又受盡嬸嬸折磨,是以養成了如今這樣一幅小心翼翼少年老成的性子。
我一向不喜歡飛鴻少年老成的樣子,更加不會喜歡比飛鴻更少年老成的陶陽。是以初次見他我並不熱情,甚至有些無禮的冷漠。他是來拜師的,以後定然是要長年在這裏與我們同吃同住,焉知他不會把飛鴻帶得更加老氣橫秋。
誠然陶陽是個可憐的孩子,但我不知爹同我說這許多是何用意。
“你爺爺曾受過定遠侯大恩,他生前曾千叮嚀萬囑咐我們世世代代都不要忘了這份恩情。不管陶陽因為什麽來到我們這裏,我們都不能對他不管不顧,對吧?”難怪多年不收弟子的爹竟肯收下陶陽,原來還有這樣一段淵源。
我點頭應和,但爹又為什麽要告訴我? 莫不是……
是了,娘死後爹曾經發誓不再收弟子,他是個守信用的人,斷不會違背對娘的誓言,但恩情不得不還,陶陽不得不教,女兒又如此長於家傳技藝。爹他老人家該不會想……此事萬萬不可!
“既然你也覺得爹的想法是對的。”爹看著我,一字一頓,“不若,便由你來做他的師父教他訓獸吧。”果不其然。
我立時搖頭:“爹,女兒如今不過十四歲,哪裏就能收徒弟了。再說我的技藝是怎麽也及不上您的。”
爹搖搖頭:“哎,誰說踏雪的技藝不如爹的,爹多年不曾馴獸,技藝手法早已生疏。再說了,你不是不知道,爹……”他說到這裏不再往下說,我知道他是想說他對母親發過不再收徒的誓。
這件事情若要兩全,便隻得是我收了陶陽做徒弟。但即便我平日再有主意,也不過才十四歲,怎麽能就做好收徒弟的準備了。我試圖再推拒一下:“可我畢竟女孩子家,陶陽一介男兒身,終究男女有別。”
</br>
我抱著小傢夥走出洞外,估摸著天色已然不早,便下山迴家去了。
今日並未砍柴,身上懷裏隻得一隻輕巧走獸和幾株草藥,十分輕鬆,我便走了一條平日不怎麽走的小道。這條道比砍柴時走的那條稍近些,隻是不怎麽平坦。快到家時在一個小土坡上看到兩個家丁模樣的人正往山下走。看方向是從我家裏走出去的。
我們搬到單狐山這麽久,除了一年前爹的大弟子我的大師兄來探望過,還沒有過其他訪客。我爹一生隻得我和大師兄兩個徒弟,大師兄自一年前也已出海尋獸去了,那兩個人卻不知是誰?
莫不是……
我加快腳步往家裏走去。院子裏沒有什麽異常,該趴著的該站著的該在樹上棲著的一個不少。唿,看來那兩人不是來買我小獸的。
正準備進屋裏找爹問問,就聽到他的聲音從堂屋傳來:“你迴來了,快進來。”
爹坐在堂屋正位,飛鴻在他左邊,下首坐了個與飛鴻年紀相當的少年。
“這位是?”
少年站起來行了個輯手禮:“在下陶陽,宜州人士,素來聽聞盧師父乃馴獸高手,天下無出其右者,心嚮往之,特來拜師學藝。”
嘖嘖嘖,語氣忒有禮忒老成。這孩子,忒沒個少年人樣兒。我擺擺手說了句不必多禮,便走到另一邊坐下了。
從我進門飛鴻就直勾勾地盯著我手上抱的小東西,小臉興奮得通紅。看他的樣子是想要跑過來摸摸看看,卻礙於有外人在隻得規規矩矩坐著。爹也看到了它,想來也被它的怪樣子驚到了。
“踏雪,你上哪兒去弄這麽個……奇怪的小崽兒迴來的?”我估計爹中間頓了那一下是在想用一個什麽詞形容它比較好。
“山洞裏撿來的,我也看不出它是個什麽,便想著抱迴來問問爹您。”但顯然爹也不知道它是個什麽東西。我站起來把小東西給爹看,飛鴻也湊過腦袋來研究。
小東西突然跳到桌上,我以為它要跑,但它隻是在桌上站著,兩隻葡萄一樣的眼睛骨碌碌地轉。像是在打量房子。
右邊的光線突然亮了,很快又暗下來,想是飛鴻去拉了那個叫陶陽的孩子來一同看,我並沒有太注意。因為此時,就在我給小東西順毛的時候,我摸到它平滑的背上,有一個很大的像骨頭一樣的凸出,不是前腿的骨頭,而是緊緊挨著脊椎,在皮毛之下的,細長細長的東西。我摸著那裏的時候,它像是十分的不舒服。
從我抱起它到現在,它似乎很少動。照理說一般的動物到一個新的環境總是會煩躁掙脫逃跑,但是它都沒有。背上的骨頭歪七扭八,難道受傷了?我連忙叫爹摸摸看。
爹用了些力仔細摸,小東西明顯還是不舒服,我順著它頭上的毛想讓它輕鬆點。
“怎麽樣,受傷了嗎?”我問。
爹沒有答話,而是拍了下小傢夥的屁股。爹天生力大,一掌下去小傢夥跳下了桌子往前又跑了好幾步。跑完轉過頭來看著我們。能跑能動,不像是骨頭受傷的樣子啊。
飛鴻搶在我之前去把它抱起來,拉過陶陽的手去摸它。
陶陽摸著小傢夥背上像骨頭一樣的東西,說:“這莫不是翅膀吧?”
第三章
當今朝堂,若說讓人言及必贊的官員,文有丞相張真,武有定遠侯陶盛。
陶盛,寒門子弟。未及弱冠便入伍從軍,沒過幾年戰名赫赫,而立之時因戍邊有功被封為定遠侯。不過十年,便能有此成就,想必其中自有一番因緣際會。
傳聞這定遠侯年輕時生得是劍眉星目,英武不凡,怎一個瀟灑風流了得。傳聞更說,求親的媒婆都快踏爛了那時陶家寡陋的門檻。這定遠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卻也隻是半截英雄。那不是英雄的半截,便是栽在後院。定遠侯妻妾無數,卻隻得兩個兒子並一個女兒。女兒早年遠嫁外族,與娘家斷了來往。長子娶了一房夫人,生有一子。次子妻妾不少,卻也隻得一個兒子兩個女兒。
三年前定遠侯戰死沙場。長子生來文弱,大悲之下一病不起,不久也去了。 長子長媳伉儷情深,不久長媳也追隨自己丈夫而去,留下不足七歲的兒子。此後次子承襲侯位,掌家中大權。二房夫人想來也是個厲害角色,不然她丈夫這麽多如夫人,也不可能隻她一人生了兒子。大約是怕長房長孫將來與自己的孩子爭家產,二房夫人便想方設法把大房的孩子除掉,但又不能做得太明顯以免落人話柄,便找了個抬得出名號的手藝人,美其名曰拜師學藝,實則流放到北方山林之中。
那長房孩子便是陶陽了。
我所知道的關於陶家的事,一些來自坊間傳言,還有一些來自我爹。陶陽到的當天,爹便同我講了那些事情。
爹是個粗枝大葉的人,他同我講的故事極簡略。但我向來愛看些野史艷傳,尤愛後院爭鬥,那些話本子上的手段機巧我雖不會卻也明白有多狠毒。想來陶陽自幼生活在家教甚嚴的侯府,父親祖父死後又受盡嬸嬸折磨,是以養成了如今這樣一幅小心翼翼少年老成的性子。
我一向不喜歡飛鴻少年老成的樣子,更加不會喜歡比飛鴻更少年老成的陶陽。是以初次見他我並不熱情,甚至有些無禮的冷漠。他是來拜師的,以後定然是要長年在這裏與我們同吃同住,焉知他不會把飛鴻帶得更加老氣橫秋。
誠然陶陽是個可憐的孩子,但我不知爹同我說這許多是何用意。
“你爺爺曾受過定遠侯大恩,他生前曾千叮嚀萬囑咐我們世世代代都不要忘了這份恩情。不管陶陽因為什麽來到我們這裏,我們都不能對他不管不顧,對吧?”難怪多年不收弟子的爹竟肯收下陶陽,原來還有這樣一段淵源。
我點頭應和,但爹又為什麽要告訴我? 莫不是……
是了,娘死後爹曾經發誓不再收弟子,他是個守信用的人,斷不會違背對娘的誓言,但恩情不得不還,陶陽不得不教,女兒又如此長於家傳技藝。爹他老人家該不會想……此事萬萬不可!
“既然你也覺得爹的想法是對的。”爹看著我,一字一頓,“不若,便由你來做他的師父教他訓獸吧。”果不其然。
我立時搖頭:“爹,女兒如今不過十四歲,哪裏就能收徒弟了。再說我的技藝是怎麽也及不上您的。”
爹搖搖頭:“哎,誰說踏雪的技藝不如爹的,爹多年不曾馴獸,技藝手法早已生疏。再說了,你不是不知道,爹……”他說到這裏不再往下說,我知道他是想說他對母親發過不再收徒的誓。
這件事情若要兩全,便隻得是我收了陶陽做徒弟。但即便我平日再有主意,也不過才十四歲,怎麽能就做好收徒弟的準備了。我試圖再推拒一下:“可我畢竟女孩子家,陶陽一介男兒身,終究男女有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