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禁距離那箭靶足足有百步開外,一箭竟然能射透靶心,除了說明於禁箭法好之外,箭矢的重量、箭杆的直度與後尾羽毛的齊整程度也是缺一不可的。


    若箭矢重量不夠,箭杆不直,射出去的箭飄忽不定,不可能射得準,也不可能穿透箭靶。


    而尾部羽毛的邊角有偏差,則箭矢飛行中不走直線,也不可能一箭射中靶心。


    可是於禁一箭既然射中了,說明這箭矢的所有外在條件都達到了。


    張遼徐晃等人也紛紛前來測試。


    他們跟於禁一樣,也都是用箭的行家,隻把羽箭拿在手裏一掂量,再看看箭身箭尾的做工,這支箭的性能便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此箭箭杆是用產自柳城周邊的拓木製成,整個中原之地都找不到如此密實的拓木。


    而箭杆與箭尾的羽毛都是出自婦人之手,一般情況下婦人心靈手巧,做這種細致的活兒,都比粗手粗腳的男人強的多。


    所以這箭矢的做工,自然比考工監做的強出一大籌。


    眾將紛紛拉弓試驗,果然每支箭都能射中靶心,而且力透箭靶。


    幾員將領互相看了看,發出一陣會心的微笑。


    當初誅殺文醜時,這幾人都在丁辰手下聽命過。


    而且這些人都是有遠見卓識之人,知道那少年現在雖然被貶,但多半是曹丞相所用的馭人之術,並非真的生了對方的氣。


    待大公子繼位之後,那少年定然能得到信任和重用。


    那少年現在在柳城處在人生最低穀,過的不容易,所以於情於理,他們都得說幾分好話。


    哪怕是違心之語,隻要箭矢質量說的過去就行。


    畢竟到了戰場上,成千上萬的弓箭兵齊射,羽箭像滂沱大雨一般落下洗地,根本用不著有多準,也用不著非要一箭能穿透盔甲,射死敵軍。


    力度不夠,數量來湊,一箭射不死,多射幾箭自然就死了。


    可是這一試之下,竟然完全不用他們再說什麽違心之語,隻需要實話實說就行了。


    要說這羽箭不好,天下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羽箭。


    “丁君侯這人放到哪裏都能放光,”李典歎息道:“做兵器竟然都能做到如此出色,要我說,這批羽箭如果估價,要比考工監做的至少上漲三成。”


    “三成哪夠,至少五成,”樂進嚴肅的道:“這是打仗,平常用兩支羽箭才能殺死一名敵軍,可是用上這批羽箭,一支便能殺死一名,這樣的羽箭難道不該值更高的價錢?”


    於禁也對程昱道:“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仲德先生你也是領過兵打過仗的,這樣優良的箭矢,豈能按正常的價錢估價?”


    莊壁在旁邊聽著,心裏頓時安定下來。


    這要是做生意,就相當於買方的驗貨人全都反水了,眾口一詞的誇讚貨物好,必須要漲價,才能對得起這麽好的貨物。


    實在想不明白那位丁君侯到底是什麽能耐,竟然讓這麽多曹氏名將眾口一詞的說好話。


    “諸位諸位,”程昱哭笑不得的擺擺手打斷道:“丞相是讓你們來驗貨的,不是讓你們來誇寶的,你們這般異口同聲,很容易讓丞相誤認為是提前串通好的啊。”


    “這箭矢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於禁瞪眼道:“想要在我們麵前以次充好不可能,可是也不能以好充次,雞蛋裏挑骨頭,強行貶低吧。”


    “就是,這也就是我們才如此說,要是讓大公子前來驗貨,恐怕說的比我們還誇張,”張遼笑著道。


    程昱想了想,那倒也是,箭矢好是一方麵,丁君侯人緣太好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實不止眼前諸將以及大公子,就讓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等將軍前來試箭,恐怕也是一樣的結果。


    “丞相來了,”旁邊有侍從提醒道。


    眾將以及程昱迴頭,果然見曹操帶領曹昂夏侯惇曹仁等宗親將領走了過來。


    眾人連忙躬身施禮。


    曹操咳嗽兩聲道:“老夫正好路過此地,既然爾等在此試箭,讓老夫看看這箭矢如何。”


    所有人都忍住笑意,正色看著曹操,心想丞相明明是關心那位柳城的少年,以至於連箭矢這麽小的事他都專程跑過來看的,可是嘴上卻非要強說路過。


    “丞相,諸位將軍都試過了,具言這箭矢不錯,”程昱笑著道。


    “真有那般好?”曹操疑惑的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後隨手拿起一隻箭矢掂量了一下,點頭道:“嗯,好像比普通箭矢重了些,做工也規整許多。”


    曹操作為太尉之子,也是從小玩箭的,清楚的知道考工監做的箭矢是什麽樣子。


    他手中這支羽箭,重量要遠大於現有製式裝備,應當是使用了更為上等的拓木。


    想來在柳城那麽寒冷的地方能找到如此密實的拓木也不稀奇。


    而且這羽箭的做工極為考究,要遠比考工監所製作細致。


    他心中不禁暗自感慨,子文這個孩子,無論做什麽事都能比他人做的更好,這也是他優良品質所在。


    隻可惜要委屈他在柳城待幾年,希望他不會怪自己這個嶽父。


    好在他還年輕,等將來他表兄繼承大位,必然能好好補償他。


    “那便是你們射的?”曹操眯縫著眼睛,看向遠處箭靶上所射中的羽箭。


    以張遼等人的箭術,再用上如此順手的箭矢,所有人都射中了靶心,如此也證明了這批箭矢的質量。


    “是的,”張遼等眾將點頭應聲。


    “仲德,”曹操沉聲道:“既然這箭矢如此優良,就按約定之雙倍糧食支付柳城,這樣的箭矢他們造出多少便收多少。


    並且告知他們,柳城所產箭矢,隻能交由朝廷,不可流落他處。”


    用了這種羽箭,相當於增加了弓箭兵的威力,曹操自然不能允許其他諸侯擁有。


    雖然現在天下已經沒有幾家諸侯了。


    僅剩下西北的馬韓,東北的公孫康,漢中的張魯,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權,以及荊襄劉氏。


    此時荊州劉表已經病故,其繼承人劉琮在荊襄各豪族的裹挾下,已經準備投降朝廷,荊州已經不算是一方割據勢力了。


    隻不過此前依附於荊州,駐紮在新野的劉備不願意投降而已。


    劉備雖然不願意投降,但也清楚自己的實力,以一萬軍馬守新野,不可能守得住。


    而且劉琮在襄陽率眾投降,他劉備固守新野,將麵臨腹背受敵的局麵。


    於是劉備果斷放棄了新野,向南方的樊城撤退。


    並且劉備撤退,還帶走了新野的全部百姓,並在城內放了一把大火,什麽都不給曹軍留下。


    而樊城離新野不過百十裏,離曹操駐軍的宛城不過二百六十裏,所以樊城顯然不是劉備的終點。


    諸葛亮早已為劉備謀劃過,讓劉備去夏口,以圖聯合江東,共同抗曹。


    劉備若從樊城坐船,沿漢水東下,便可直抵夏口,那裏有劉琦的一萬水軍。


    隻可惜,樊城的船隻才有多少?


    即使征調了周邊所有船隻,慢說新野樊城的百姓無法上船,就連手下僅剩的這一萬軍兵也裝載不下,這可是劉備的全部家當了,不能丟掉。


    於是劉備命關羽先乘船先去夏口,把劉琦的水師調來接應。


    劉備則帶領張飛諸葛亮糜竺等文武以及新野樊城的十萬百姓逃往當陽方向,做出將要去往江陵的架勢。


    江陵作為劉表的大後方,是荊州最大的糧倉儲備地和武器庫,是荊州十萬水師駐紮之地。


    荊州當地自古流傳的銘訓:“不得江陵,則無以衛襄陽;不得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得江陵,無以保江夏;不得江陵,則無以顧長沙。”


    可見此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隻不過江陵的守將乃是張允,與蔡瑁交好,也是投降派,蔡瑁若投降,張允自然跟著降。


    所以劉備奔江陵,隻能是個幌子。


    劉備帶著十萬百姓,路過襄陽時還在劉表墓前祭奠了一番,以此向荊州僅剩的主戰派表明,劉琮雖然降了,但是他劉備扛起了荊襄抵抗曹氏的大旗。


    其實荊襄也並非全是投降派,主戰派也是有的。


    例如江陵的南麵,鎮守長沙的劉表侄子劉磐以及郡尉黃忠便不願意投降。


    而且劉備一直宣揚自己愛民如子,仁德蓋世,曹操則豺狼當塗,暴虐嗜殺,若讓曹軍攻入荊襄,必會像當年屠殺徐州一般縱兵屠城,所以跟隨他劉備遷移才是最佳之選。


    如此劉備收買了人心,獲取了民望,十萬百姓甘心跟隨。


    而曹操也是有擔憂的,劉備若率軍真去了江陵,與南方的劉磐兩方夾擊,萬一張允承受不住,到時荊州水師便要落到劉備手中了。


    所以曹操在命令步卒在後,他親率五千輕騎兵前去追擊劉備。


    劉備帶領著百姓,每日僅能行進十餘裏,可是曹操率領以虎豹騎為班底的輕騎兵,疾行一個晝夜追出三百裏。


    曹操追上劉備的地方叫當***體說來是當陽縣東麵一個叫做長阪坡的地方。


    長阪坡之戰並沒有那麽激烈,曹軍雖然隻有五千人,但都是騎兵,其中還有兩千被稱為天下驍銳的虎豹騎。


    劉備軍幾乎沒怎麽抵抗就潰敗了,劉備隻得由張飛護佑,帶領諸葛亮孫乾糜竺等逃離戰場,以至於他的兩個女兒都被曹純俘獲都顧不上。


    至於他的妻子甘夫人糜夫人,早在小沛之戰的時候已經被曹操抓走了。


    好在張飛率領少量人馬阻擊了一下曹軍追擊,也恰好關羽率領夏口水軍前來相救,劉備帶領一種文武及時上了戰船,才避免了被曹軍抓住的尷尬。


    而曹軍都是騎兵,無法攻擊水軍,況且此時劉磐若真的率領黃忠從長沙起兵前去攻打江陵,曹操唯恐有失,於是停止了追擊劉備,從長阪坡撤軍,馳援江陵去了。


    值得一說的是,一千七百年後的解放戰爭中,我軍二野第五兵團也是沿著這個路線追擊國黨宋希濂部第十四集團軍。


    可是宋希濂則沒有劉備那麽幸運,在此被我軍全殲。


    ……


    再說莊壁帶著曹操的命令去鄴城,裝取了預料中兩倍的糧食運迴到柳城。


    他逢人就說自己在曹軍營中所受到的待遇,不止諸將非常和氣,就連曹丞相都下令付以雙倍之糧,箭矢有多少收多少。


    整個柳城沸騰了,他們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丁辰命令田疇將糧食按照崗位將糧食分配下去,拿到糧食的百姓心中全都坦然了。


    要是按照這個糧食分配方法,一個人做工,可以讓家中兩口壯年人吃飽飯。


    若是家中夫婦同時做工,便可養活老人以及幼子。


    如此一來,所有人都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均覺得這位柳城侯就像那些神明,給他們找到了這麽一條生路。


    在這個年代,隻要能讓百姓活下去,吃飽飯,便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擁護,至於尊嚴什麽的,倒在其次。


    畢竟連小小鳥都知道,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更重要。


    所以此時整個柳城無論是漢家百姓還是烏桓人,均臣服在丁辰的腳下,唯恐哪一天被排除在外,無法領到糧食。


    此時在醫巫閭山的采礦的烏桓男丁已經達到了兩萬人。


    當然這兩萬人並非全部用來采礦,運輸也占用了大量人手。


    此時丁辰把高順跟陳到派了過來,在采礦之餘從男丁之中挑選出十八歲到三十歲的青壯,共計八千人組成了護礦隊,以防止遼東的公孫康派軍來搞破壞。


    當然這八千青壯要經過陳到跟高順訓練一下,畢竟這兩人都是這個時代練兵的頂級高手。


    而兩人訓練的方式很簡單,考慮到烏桓人從骨子裏都透著桀驁不馴,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他們打服氣再說。


    空場地上,一百陷陣營的軍士把一百烏桓漢子揍的鼻青臉腫。


    高順笑吟吟蹲下身,低頭看著地下那烏桓領頭的青年道:“服氣了沒有?”


    “不服!”


    那青年雖然臉上兩處淤青,嘴角也流出了鮮血,但是口中兀自強硬。


    “那好,我不換人,”高順笑道:“你們隨便換,咱們繼續……”


    “怕你咋地?”青年擦了擦嘴角的血,硬挺著站了起來。


    ————————————————————————————


    雖然更新比較渣,但是也要求月票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長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