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無意識的行為是人的習慣,可能你不太注重,為什麽你對一些事情有這樣或那樣的看法,還有一些自己的異常之舉視為個性。

    我隱去了醫生治療主人公阿明怕雷的心理障礙,小說裏用故事直接寫他如何克服心理障礙。故事隱去同學兼心理醫生駱霞從“我”的幼年經曆中找出怕雷的原因。孩子怕雷是正常的,但成年的“我”像孩子一樣怕雷就是心理障礙了。其實就是四歲時被歹徒關起來,在雷電中沒有父母的安慰下的孤獨,四歲的孩子要承受這些隻有一種無助和恐懼的心理,無意間在床下用父母的鏡子消除了恐懼。這個鏡子就變成了幻鏡,並產生出父母的感覺,正時當年被領養時隻願意叫養母“姑媽”的原因,其實正常心理下“姑媽”與“姑姑”是一樣的意思;孩子會感恩的,其實心裏已經認同養母代替生母的母愛,所以兩重的性格下產生極端認識。

    故事的另一個思想是性心理成長分析,是被從事性心理研究的同學小華指出男性繼承自父親的性認可,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小說中有些不健康的描寫,如果以正常思路分析應該算是性認知與性心理描寫,一個男學生會以從一而終的性心理做為戀愛的一部分,在他的意識中愛情就是付出,為戀人付出所有甚至包括從一而終的性,而將性與性心理分而為二也應該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戀人的死讓性與性心理統一並隨著戀人死去;故事用另一個女人打破這個統一,也就是性對性心理的背叛,心理與行為的矛盾使一些人做出與道德格格不入的事情,當性心理認知被忽略後人的行為就是背叛道德的風流行為,當然這些人的起因各不相同;性心理成熟須要用愛情自我喚醒,主人公又以矛盾的心理看待新的愛情的到來,完成性與性心理再次統一要從自己真心去承認愛情,這一部分用了一些心理問答幫助主人公跨過心理障礙,主人公最後以合於道德的認識和行為使性心理成熟,其實就是道德社會的婚姻。

    我說破這些也是希望大家真正體會小說的大概思路,不要片麵認識和曲解,當然我也不大讚成未成年人閱讀。

    如果說即便是虛構也是源於真實,大家可能不會相信,我舉個例子。小說起始部分說的“幻界取物”,借指是人靠工作換取報酬,錢對於乞丐來說是贈與,而對於別人來說是施舍,嗜賭的人則是貴族擁有乞丐的心理,老乞丐有錢時也是嗜賭之人,當年幸與一位小女孩等公交,問一枚硬幣如何成為兩枚硬幣,小女孩請他拿來一枚硬幣,然後展開手時竟是兩枚硬幣,他隻以為小女孩幻界取物,這是迷賭之人當醒之時反醒於賭,他忘了小女孩等公交時手中本來就有一枚硬幣。“撫耳幻聽”其實是人對別人心理揣度,大概分析別人談及的內容,而對人的心理揣測則是自己同他人相處和了解過程中對其談話的分析,還有從多人處知道某人的品性而了解這個人會說些什麽話。阿明的這些能力我雖沒有點破,其實也提及阿明的外公閱人的本領,聰明源於血親是真正的原因。

    至於涉及到的其它故事,隻有大概,不做特別深入說明。全部小說以心理描寫和迴憶為主,隨著心理描寫的深入加入更深層的迴憶,異幻之說的杜撰我也是借用了一些心理形態,我的寫功還是重於平實類,沒有寫異幻小說的才幹,主題的愛情與心理的結合有些地方出過疏失,更改的不好希望大家能夠指正。

    我的習慣是說出謎底,不讓大家看一部小說頭疼去分析,簡單點更好!

    鍾之

    2011年5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方奇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之並收藏千方奇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