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隱士
帝女諜妃:邪王的心尖寵 作者:白了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夜如此說,自然引起了上官顏夕極大的興趣,他要拜訪的人,自然不是名士便是才子,見一見總是有好處的。於是欣然同意,“願隨公子前往。”
玄夜一笑,“你隨我來。”他們並肩而行,出了東市之後向南行走,過了一座橋,上官顏夕細看那橋名,原來是叫做泰娘橋,她便笑道:“好別致的名字。”
玄夜手往東邊一指:“東邊還有一座秋娘橋,比這個還要寬大一些。”上官顏夕聽了不由展顏一笑:“泰娘,秋娘,皆是女孩子的名字吧,真不知道這些名字後頭又掩映了怎樣的故事,以致於要用她們的名字來命名一座橋。”
玄夜卻是道:“大約是建橋的人隨意取的罷,若真是用了女孩子的名字,天天在嘴裏叫著,豈不是唐突了她們?”
上官顏夕斜睨他一眼,笑道:“看不出,你還是個憐香惜玉的。”話一出口才覺得這話過於輕浮,一時卻又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出來轉圜,便閉了口不再言語。
玄夜知她此時正在難為情,索性裝作沒有聽見,隻是遠遠的指了一處所在,道:“那裏有上京城裏最有名的夜市,待會我們訪過了隱士,可以去逛逛。”
“夜市?”上官顏夕是第一次聽說,扶搖國裏是沒有夜市的。
玄夜微微一笑:“上京的夜市,雖是五國之冠,卻也是平民百姓玩耍休閑的地方,你常住深宮,沒有聽說過也不稀奇。”
上官顏夕免不了喟歎一番,長歎道:“今生今世,我隻願有一天可以離開這座宮廷,能夠自由自在的去我想去的地方。”
玄夜深深看她一眼,微笑道:“你想去哪裏?”
“自然是遊曆天下,見識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她盎然說完這一句,不過一瞬情緒又低落下來,心底知道這終究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世,要背負的事情何其多?
她要好好活著,她要報複易少君,她要保護扶搖,要讓父皇母後不要落到前世那般淒慘境地,樁樁件件,每一件都讓她頭疼,所謂遊曆天下,不過是想想罷了。
她不免苦笑一聲:“我還能去哪裏,不過一時興起說笑罷了,公子勿怪。”
玄夜不知她心中所想,更絕對想不到她乃是重生之人,不免會錯了意,笑道:“你現在受了身份的限製,自然覺得是說笑,然若有那麽一天,你以顏晨之名行走世間,到時候哪裏去不得?”
上官顏夕聽了玄夜的話,不免有茅塞頓開之感。
她此前從未想過將來,此時卻想到,待報了仇,將那易少君殺死,扶搖自然可保無虞,屆時自己便可迴歸扶搖,憑了父皇母後的寵愛,什麽日子過不得?便是換了男裝出外行走個一年半載,料也是無妨的。
她想到這裏喜笑顏開,不免對玄夜笑道:“真要有那麽一天,我觀公子遊曆甚廣,屆時還需向公子請教。”
玄夜眼睛閃了閃,若有所思的看著她,“但有所命,玄夜欣然相從。”
二人說說笑笑的過了橋,又走了不遠來到一座坊門前,上官顏夕抬頭看時,是如意坊,她便笑道:“這個坊名很好,想來住在這裏的人定是希望事事如意了。”
玄夜也抬了頭看那坊名,“然上京城裏,人人都想去住春和坊,那才是第一大坊。”上官顏夕點點頭,想來這坊跟市是一樣的,都是分階層的,春和坊必然是達官貴人聚集之地。
果然聽玄夜道:“上京城裏百姓把坊歸納為貴人坊、富人坊、平民坊和賤坊,就和那東西南北四個市一般。這座如意坊,便是一座平民坊。”
上官顏夕點點頭,問道:“你要拜訪的隱士,就是住在這座坊中?”
玄夜微笑,“然也。”
他們進了如意坊,玄夜顯然認識道路,帶了她毫不遲疑穿街過巷,來到一座小小院落之前,那院落青瓦白牆,黑漆漆的大門,看起來甚是肅靜,牆內幾杆綠竹高高矗立露出院牆,令人見之忘俗。
玄夜已經舉手敲門,過了片刻,一個灰衣老仆過來打開了門,玄夜便拱手道:“老丈好,在下今日特來拜訪樊先生。”那老仆看也不看他一眼,隻是道:“我家主人不在。”玄夜十分好脾氣,溫言道:“在下是常日裏總來投帖子的玄夜,請老丈前去通稟。”
那老仆聽他這麽說,便把頭抬起來,上下打量了玄夜一眼,翻了翻眼睛才道:“你等著吧,不過主人見不見,我卻不好說。”
說著蹣跚著去了。
上官顏夕有一絲訝異,這樊先生看起來像是個老頭,畢竟有這麽老的仆人,主人想必也年輕不到哪裏去。然能讓玄夜恭敬至此,對人家一個仆人都如此有禮,定然是極出名的人物,怎麽自己前世今生都沒聽說過呢?
“怎麽你沒有跟他約好嗎?”
玄夜苦笑,“我自來上京,日日投貼,那樊先生卻隻是看一眼便把帖子扔了出來,我投了這許久,總算有三張被留下了,是以我今兒個來碰碰運氣。”
上官顏夕失笑,曆來做出這等做作舉止的人,要麽是真有才,要麽便是沽名釣譽之輩,不知這樊先生是哪一類的,今天到是來著了。
卻是又問道:“你見這樊先生,是有事請教?”
玄夜看向她,目光溫和,聲音裏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我想請教天下之道。”
上官顏夕心中微微一凜。
又候了片刻,那灰衣老仆又蹣跚著迴來,對玄夜施了一禮,“我家主人有請。”
玄夜迴了那老仆一禮,又與上官顏夕相視一笑,這才隨了那老仆進了院門。院子裏甚是簡陋,並沒有碰方磚,僅是泥土地而已,僅通往上房的一條路,鋪了鵝卵石。
玄夜到了廊下,並不即刻進入室內,而是躬身行禮,口稱:“小子玄夜,見過樊先生。”
室內傳來一個普普通通毫無特色的聲音,“請進來。”
玄夜站直身子,昂首進入室內,上官顏夕也跟著進去了。
原來那樊先生卻是個中年文士,穿了一身青衣,戴著青色士子巾,無論長相氣度,均和他的聲音一樣平凡,這樣的中年讀書人滿上京都是,可以說走在路上都不會有人多看一眼。
玄夜一笑,“你隨我來。”他們並肩而行,出了東市之後向南行走,過了一座橋,上官顏夕細看那橋名,原來是叫做泰娘橋,她便笑道:“好別致的名字。”
玄夜手往東邊一指:“東邊還有一座秋娘橋,比這個還要寬大一些。”上官顏夕聽了不由展顏一笑:“泰娘,秋娘,皆是女孩子的名字吧,真不知道這些名字後頭又掩映了怎樣的故事,以致於要用她們的名字來命名一座橋。”
玄夜卻是道:“大約是建橋的人隨意取的罷,若真是用了女孩子的名字,天天在嘴裏叫著,豈不是唐突了她們?”
上官顏夕斜睨他一眼,笑道:“看不出,你還是個憐香惜玉的。”話一出口才覺得這話過於輕浮,一時卻又不知道該再說些什麽出來轉圜,便閉了口不再言語。
玄夜知她此時正在難為情,索性裝作沒有聽見,隻是遠遠的指了一處所在,道:“那裏有上京城裏最有名的夜市,待會我們訪過了隱士,可以去逛逛。”
“夜市?”上官顏夕是第一次聽說,扶搖國裏是沒有夜市的。
玄夜微微一笑:“上京的夜市,雖是五國之冠,卻也是平民百姓玩耍休閑的地方,你常住深宮,沒有聽說過也不稀奇。”
上官顏夕免不了喟歎一番,長歎道:“今生今世,我隻願有一天可以離開這座宮廷,能夠自由自在的去我想去的地方。”
玄夜深深看她一眼,微笑道:“你想去哪裏?”
“自然是遊曆天下,見識名山大川風土人情!”她盎然說完這一句,不過一瞬情緒又低落下來,心底知道這終究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世,要背負的事情何其多?
她要好好活著,她要報複易少君,她要保護扶搖,要讓父皇母後不要落到前世那般淒慘境地,樁樁件件,每一件都讓她頭疼,所謂遊曆天下,不過是想想罷了。
她不免苦笑一聲:“我還能去哪裏,不過一時興起說笑罷了,公子勿怪。”
玄夜不知她心中所想,更絕對想不到她乃是重生之人,不免會錯了意,笑道:“你現在受了身份的限製,自然覺得是說笑,然若有那麽一天,你以顏晨之名行走世間,到時候哪裏去不得?”
上官顏夕聽了玄夜的話,不免有茅塞頓開之感。
她此前從未想過將來,此時卻想到,待報了仇,將那易少君殺死,扶搖自然可保無虞,屆時自己便可迴歸扶搖,憑了父皇母後的寵愛,什麽日子過不得?便是換了男裝出外行走個一年半載,料也是無妨的。
她想到這裏喜笑顏開,不免對玄夜笑道:“真要有那麽一天,我觀公子遊曆甚廣,屆時還需向公子請教。”
玄夜眼睛閃了閃,若有所思的看著她,“但有所命,玄夜欣然相從。”
二人說說笑笑的過了橋,又走了不遠來到一座坊門前,上官顏夕抬頭看時,是如意坊,她便笑道:“這個坊名很好,想來住在這裏的人定是希望事事如意了。”
玄夜也抬了頭看那坊名,“然上京城裏,人人都想去住春和坊,那才是第一大坊。”上官顏夕點點頭,想來這坊跟市是一樣的,都是分階層的,春和坊必然是達官貴人聚集之地。
果然聽玄夜道:“上京城裏百姓把坊歸納為貴人坊、富人坊、平民坊和賤坊,就和那東西南北四個市一般。這座如意坊,便是一座平民坊。”
上官顏夕點點頭,問道:“你要拜訪的隱士,就是住在這座坊中?”
玄夜微笑,“然也。”
他們進了如意坊,玄夜顯然認識道路,帶了她毫不遲疑穿街過巷,來到一座小小院落之前,那院落青瓦白牆,黑漆漆的大門,看起來甚是肅靜,牆內幾杆綠竹高高矗立露出院牆,令人見之忘俗。
玄夜已經舉手敲門,過了片刻,一個灰衣老仆過來打開了門,玄夜便拱手道:“老丈好,在下今日特來拜訪樊先生。”那老仆看也不看他一眼,隻是道:“我家主人不在。”玄夜十分好脾氣,溫言道:“在下是常日裏總來投帖子的玄夜,請老丈前去通稟。”
那老仆聽他這麽說,便把頭抬起來,上下打量了玄夜一眼,翻了翻眼睛才道:“你等著吧,不過主人見不見,我卻不好說。”
說著蹣跚著去了。
上官顏夕有一絲訝異,這樊先生看起來像是個老頭,畢竟有這麽老的仆人,主人想必也年輕不到哪裏去。然能讓玄夜恭敬至此,對人家一個仆人都如此有禮,定然是極出名的人物,怎麽自己前世今生都沒聽說過呢?
“怎麽你沒有跟他約好嗎?”
玄夜苦笑,“我自來上京,日日投貼,那樊先生卻隻是看一眼便把帖子扔了出來,我投了這許久,總算有三張被留下了,是以我今兒個來碰碰運氣。”
上官顏夕失笑,曆來做出這等做作舉止的人,要麽是真有才,要麽便是沽名釣譽之輩,不知這樊先生是哪一類的,今天到是來著了。
卻是又問道:“你見這樊先生,是有事請教?”
玄夜看向她,目光溫和,聲音裏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我想請教天下之道。”
上官顏夕心中微微一凜。
又候了片刻,那灰衣老仆又蹣跚著迴來,對玄夜施了一禮,“我家主人有請。”
玄夜迴了那老仆一禮,又與上官顏夕相視一笑,這才隨了那老仆進了院門。院子裏甚是簡陋,並沒有碰方磚,僅是泥土地而已,僅通往上房的一條路,鋪了鵝卵石。
玄夜到了廊下,並不即刻進入室內,而是躬身行禮,口稱:“小子玄夜,見過樊先生。”
室內傳來一個普普通通毫無特色的聲音,“請進來。”
玄夜站直身子,昂首進入室內,上官顏夕也跟著進去了。
原來那樊先生卻是個中年文士,穿了一身青衣,戴著青色士子巾,無論長相氣度,均和他的聲音一樣平凡,這樣的中年讀書人滿上京都是,可以說走在路上都不會有人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