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三月初七。
使節馬日磾於這一日踏入了壽春城,並宣布了天子在江淮地域的一係列任命。
其中漢室宗親劉曄升任為廬江太守,原懷義校尉、九江太守、侍中劉和則被冊封為平南將軍,太守之位以及加銜依舊。
這一係列的任命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平靜不過三個月的江淮局勢開始變得暗流洶湧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左近的大小諸侯紛紛將目光投射過來,坐看江淮風雲再起。
……
廬江郡,龍舒縣,縣寺大堂。
陳策正和手下商量著錢糧、兵馬之事,這時突然獲得了壽春傳來的消息,激烈的討論聲頓時平靜了下來。
“內政、軍隊之事,千頭萬緒,都離不開你們的佐助。至於我軍的立場問題,本不是你們應該考慮的,隻需我一人決斷即可。但是畢竟事關所有人的未來,這事還是和你們商量一下吧!”
陳策凝神思考,良久,歎息一聲抬起頭來說著,“我已經打算轉投劉和,隻不過心中還有些遲疑,就說給你們聽聽。”
“請主公明示。”薛任、陳南等人按膝端坐,恭聲迴道。
薛任就是陳策的結義二弟,幾日前隨陳武等人入壽春拜見劉和,消息就是他帶迴來的,此時剛剛加入會議。
於是便入座正身,聽陳策說著,“我親身練兵,前前後後忙碌了三個多月,最後的結果你們也很清楚。”
想到手下那離著精兵差了十萬八千裏的三千烏合,陳策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一些。
“本想練出一支精兵來,但事後仔細想想,這練兵哪裏是那麽簡單的事?這錢財,糧草,訓練,實戰,上等兵員以及嚴格的軍紀缺一不可,我先前的奢望何其可笑?”
“目前我們手中隻有三千兵馬,打打賊寇還行,真說起來,連躲在大別山中的叛逆都壓製不住,更不用說劉、袁二人的軍隊相比了。”
“如今江淮大戰將起,平靜不再,我們想要自立是不可能了,隻能從二人之中選其一家從之,你們覺得我們該投靠誰?”
說到這裏,陳策掃過二人。
“整訓精兵一事確實不算成功,但是三千兵馬的戰力還是不錯的,再輔以數千依附的賊寇,都尉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不過既然都尉放棄自立,那我就說一說我的看法。”
陳南想了想,率先說道,“後將軍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重士族輕寒門,兼之驕奢淫逸、反複無常,實在不是我等投效的最佳對象。我等的出身決定了我等在袁術心中的地位,無論如何都難以受到他的重用。所以都尉打算轉投劉和之舉,我是非常讚同的。”
“良禽擇木而棲!這木不僅僅得是良木,還得是大木、壯木,劉和現在頂多算是剛剛芽的小樹苗,怎麽可能引來金鳳凰?”
對此薛任持反對意見,雖然此去壽春見識了九江的勃勃生機和無窮和潛力,他還是不認為現在的劉軍會是袁軍的對手,更不認為舍強投弱是個好主意。
對此,基本上賊寇出身的將領都是這種看法,但是其他的將領卻不讚同。
“我軍雖然實力不弱,但是聲勢卻比不了躲在山中的叛逆,此時袁術的眼裏,我軍恐怕還沒有他們重要吧?一旦‘大別山山賊’正式分裂,我們會受到袁術的重視嗎?”
別看現在大別山山賊在江淮的聲勢一時無兩,但這主要指的是山賊中另一股反對陳策的勢力。
這股勢力目前於天柱山結寨,自給自足,獨樹一幟,與陳策漸行漸遠,基本上脫離了他的掌控。
隨著陳策的一步步洗黑轉白,大別山山賊分裂的跡象逐漸明朗,越來越的賊寇倒向天柱山寨,陳策的這個“賊王”稱號,已經漸漸變得有名無實。
“實在不行我們就將天柱山寨給滅了!別看他們人多勢眾,我就不信他們會是我軍的對手!”
這名賊將說的豪氣衝天,但是陳南等人卻嗤之以鼻,有些事情豈是打打殺殺就能解決的?
薛任聽得搖頭苦笑,思忖片刻之後不由變了口風,“陳司馬的顧慮有些道理,屬下願意遵從都尉的決定!”
眾賊將這才反應過來,想要投效劉和的可不僅僅是陳南,更有著主公陳策,主公的決定豈是他們能夠質疑的?
於是眾將紛紛醒悟,附身附和道,“遵從都尉之令!”
陳策聽了,擺了擺手,“不必在乎我的想法,大家有什麽就說什麽,我正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呢!”
薛任聽了,開口笑道,“都尉站的高,望的遠,做出的決定都很有遠見。而我們這些賊將隻會殺燒搶掠,哪裏會有什麽遠見。”
說完這些,幾名賊寇出身的將領不由哈哈大笑,席間的氣氛頓時有熱烈了起來。
不過,這樣的氣氛沒有維持多少時間,過了片刻,一個消息打斷了這氣氛,不僅使一直麵帶微笑的陳策臉色嚴肅,就薛任、陳南,也是一臉陰沉。
這一切的源頭,都在傳遞來的消息,以及麵前的人。
陳策此時很憤怒,一張臉,帶著幾絲扭曲,他獰笑的說道,“反的好,真是反的好!正好我將他們全部剿滅,給劉和遞上一份投名狀!?”
“啪”的一拍桌子,坐在一旁的眾人人,都是一驚。
“區區一個天柱山寨,我建了它,救了它,養了它,沒想到今日還得毀了他!真是天意啊!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竟然不趕緊俯認錯,任憑落,還割鼻逐使羞辱於我,真以為我不敢滅了他們嗎!”
這番話說的寒氣森然,殺意入骨,一旁的諸將不由得噤若寒蟬。
當得知自己派去天柱山寨的人被趕下山,而且還被割掉了鼻子,陳策頓時大怒。
本來陳策的計劃執行的是很順利的。
通過汝南的細作以及陳武的蹤跡,他猜到了馬日磾的下落並泄露給了天柱山寨,引得賊寇們瘋狂的攻打商隊。
陳策此舉一舉兩得,一是展現賊寇的戰鬥力和可利用性,增加他自身的價值;二是折損天柱山寨的實力和威望,敲打對方一下。
如今劉和已經答應了他的投靠,隻等他遞上投名狀,但是天柱山寨卻沒有服軟俯,反而羞辱於他,怎不讓他憤怒!
“他們這是找死!”
陳策一怒,讓眾人惶恐不已,其中,又以一個臉上纏著布帶的使者為甚,也許是之前就受到過驚嚇的緣故,此時陳策一怒,他嚇的一哆嗦,幾乎癱坐了下來。
“辛家主,別怕,大人怒在山賊,不會遷怒於你!”坐在一旁的陳南忙小聲安慰的說道。
“哦,都尉英明,都尉英明”這位曾與陳策唱過反調的辛家主早就嚇的語無倫次了,他甚至懷疑,此次為使是不是陳策在故意報複他。
本來這次被陳策選上,就是被自願的,麵對陳策的威嚴,他根本不敢違抗,隻得去送信。
本想著以他縣望家主的身份,怎麽也會讓天柱山寨顧忌幾分,殊不知在山賊的眼裏,除了天下第一流世家,沒有他們不敢得罪的。
陳南將茶盞遞給他之後,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後,微微歎了口氣,轉頭聽陳策吩咐。
“好了,帶下去吧!”
陳策對這位辛家主根本不待見,否則也不會將這樣危險的任務交付於對方了。但不管怎麽說,對方畢竟代表著陳策的身份,這個仇陳策是要報的!
於是陳策轉向親衛,吩咐道,“將他帶下去吧!”
知道陳策接下來可能要和眾將談論公務,親衛不敢遲疑,冷聲對一旁的辛家主說道“辛家主,請吧!”
“是!”這位倒黴的辛家主終於被磨平了棱角,忙衝座上的陳策行禮,跟著親衛退了下去。
陳策沒有搭理,此時他已經陷入了沉思當中。
雖然這次上山受辱的不是自己人,可辛家主代表著他,這口悶氣不出,陳策實在是不甘心。
本來大別山山賊內部不和,即使調不動對方,外人也不清楚。在袁術看來,都是他陳策的勢力,陳策需要借他們的勢,自然能容得下對方。
畢竟雙方一旦爭鬥起來,無論是否能輕鬆的剿滅對方,陳策表麵上的勢力都會縮水,減少袁術對他的重視。
但是如今他已經決定投靠了劉和,那就不需顧慮這些,可以徹底滅了對方。
“薛任,你說若是我們出兵去剿滅這幫叛逆,會有多大勝算?”陳策這時已經平靜下來,隨口問道。
“叛逆人數眾多,天柱山地勢的險要,我們都清楚。有著這大山之險,隻怕我們的勝算不大。”
薛任思索了一下,按照他的理解,實話實說的說道,“我們雖然實力更更強,但若沒有內應,想要攻破對方山寨卻很難。”
“嗬嗬,沒錯,不過我們安插的那些內應,恐怕起不到什麽作用!”
陳策笑眯眯的說道,“不過我們那日捉獲的那些俘虜,倒是可以利用上一番。”
說到這裏,陳策已經想好了對策,直接吩咐道,“將俘虜中的幾名領全都給我帶上來!”
……
當廬江這邊因為使節之事再起波瀾時,徐州那邊也將目光投向了壽春,並獲得了啟。
治中從事王朗和別駕趙昱建議陶謙遣使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對州牧一職垂涎已久的陶謙當即聽從他們的勸說,並命趙昱帶奏章至長安。
獻帝接到奏章後大加讚賞,並升任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任命王朗為會稽太守。
至此,陶謙的權勢達到了一生的頂峰,徐州持續數年的大亂也因此開啟!
使節馬日磾於這一日踏入了壽春城,並宣布了天子在江淮地域的一係列任命。
其中漢室宗親劉曄升任為廬江太守,原懷義校尉、九江太守、侍中劉和則被冊封為平南將軍,太守之位以及加銜依舊。
這一係列的任命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平靜不過三個月的江淮局勢開始變得暗流洶湧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左近的大小諸侯紛紛將目光投射過來,坐看江淮風雲再起。
……
廬江郡,龍舒縣,縣寺大堂。
陳策正和手下商量著錢糧、兵馬之事,這時突然獲得了壽春傳來的消息,激烈的討論聲頓時平靜了下來。
“內政、軍隊之事,千頭萬緒,都離不開你們的佐助。至於我軍的立場問題,本不是你們應該考慮的,隻需我一人決斷即可。但是畢竟事關所有人的未來,這事還是和你們商量一下吧!”
陳策凝神思考,良久,歎息一聲抬起頭來說著,“我已經打算轉投劉和,隻不過心中還有些遲疑,就說給你們聽聽。”
“請主公明示。”薛任、陳南等人按膝端坐,恭聲迴道。
薛任就是陳策的結義二弟,幾日前隨陳武等人入壽春拜見劉和,消息就是他帶迴來的,此時剛剛加入會議。
於是便入座正身,聽陳策說著,“我親身練兵,前前後後忙碌了三個多月,最後的結果你們也很清楚。”
想到手下那離著精兵差了十萬八千裏的三千烏合,陳策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一些。
“本想練出一支精兵來,但事後仔細想想,這練兵哪裏是那麽簡單的事?這錢財,糧草,訓練,實戰,上等兵員以及嚴格的軍紀缺一不可,我先前的奢望何其可笑?”
“目前我們手中隻有三千兵馬,打打賊寇還行,真說起來,連躲在大別山中的叛逆都壓製不住,更不用說劉、袁二人的軍隊相比了。”
“如今江淮大戰將起,平靜不再,我們想要自立是不可能了,隻能從二人之中選其一家從之,你們覺得我們該投靠誰?”
說到這裏,陳策掃過二人。
“整訓精兵一事確實不算成功,但是三千兵馬的戰力還是不錯的,再輔以數千依附的賊寇,都尉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不過既然都尉放棄自立,那我就說一說我的看法。”
陳南想了想,率先說道,“後將軍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的袁家,重士族輕寒門,兼之驕奢淫逸、反複無常,實在不是我等投效的最佳對象。我等的出身決定了我等在袁術心中的地位,無論如何都難以受到他的重用。所以都尉打算轉投劉和之舉,我是非常讚同的。”
“良禽擇木而棲!這木不僅僅得是良木,還得是大木、壯木,劉和現在頂多算是剛剛芽的小樹苗,怎麽可能引來金鳳凰?”
對此薛任持反對意見,雖然此去壽春見識了九江的勃勃生機和無窮和潛力,他還是不認為現在的劉軍會是袁軍的對手,更不認為舍強投弱是個好主意。
對此,基本上賊寇出身的將領都是這種看法,但是其他的將領卻不讚同。
“我軍雖然實力不弱,但是聲勢卻比不了躲在山中的叛逆,此時袁術的眼裏,我軍恐怕還沒有他們重要吧?一旦‘大別山山賊’正式分裂,我們會受到袁術的重視嗎?”
別看現在大別山山賊在江淮的聲勢一時無兩,但這主要指的是山賊中另一股反對陳策的勢力。
這股勢力目前於天柱山結寨,自給自足,獨樹一幟,與陳策漸行漸遠,基本上脫離了他的掌控。
隨著陳策的一步步洗黑轉白,大別山山賊分裂的跡象逐漸明朗,越來越的賊寇倒向天柱山寨,陳策的這個“賊王”稱號,已經漸漸變得有名無實。
“實在不行我們就將天柱山寨給滅了!別看他們人多勢眾,我就不信他們會是我軍的對手!”
這名賊將說的豪氣衝天,但是陳南等人卻嗤之以鼻,有些事情豈是打打殺殺就能解決的?
薛任聽得搖頭苦笑,思忖片刻之後不由變了口風,“陳司馬的顧慮有些道理,屬下願意遵從都尉的決定!”
眾賊將這才反應過來,想要投效劉和的可不僅僅是陳南,更有著主公陳策,主公的決定豈是他們能夠質疑的?
於是眾將紛紛醒悟,附身附和道,“遵從都尉之令!”
陳策聽了,擺了擺手,“不必在乎我的想法,大家有什麽就說什麽,我正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呢!”
薛任聽了,開口笑道,“都尉站的高,望的遠,做出的決定都很有遠見。而我們這些賊將隻會殺燒搶掠,哪裏會有什麽遠見。”
說完這些,幾名賊寇出身的將領不由哈哈大笑,席間的氣氛頓時有熱烈了起來。
不過,這樣的氣氛沒有維持多少時間,過了片刻,一個消息打斷了這氣氛,不僅使一直麵帶微笑的陳策臉色嚴肅,就薛任、陳南,也是一臉陰沉。
這一切的源頭,都在傳遞來的消息,以及麵前的人。
陳策此時很憤怒,一張臉,帶著幾絲扭曲,他獰笑的說道,“反的好,真是反的好!正好我將他們全部剿滅,給劉和遞上一份投名狀!?”
“啪”的一拍桌子,坐在一旁的眾人人,都是一驚。
“區區一個天柱山寨,我建了它,救了它,養了它,沒想到今日還得毀了他!真是天意啊!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竟然不趕緊俯認錯,任憑落,還割鼻逐使羞辱於我,真以為我不敢滅了他們嗎!”
這番話說的寒氣森然,殺意入骨,一旁的諸將不由得噤若寒蟬。
當得知自己派去天柱山寨的人被趕下山,而且還被割掉了鼻子,陳策頓時大怒。
本來陳策的計劃執行的是很順利的。
通過汝南的細作以及陳武的蹤跡,他猜到了馬日磾的下落並泄露給了天柱山寨,引得賊寇們瘋狂的攻打商隊。
陳策此舉一舉兩得,一是展現賊寇的戰鬥力和可利用性,增加他自身的價值;二是折損天柱山寨的實力和威望,敲打對方一下。
如今劉和已經答應了他的投靠,隻等他遞上投名狀,但是天柱山寨卻沒有服軟俯,反而羞辱於他,怎不讓他憤怒!
“他們這是找死!”
陳策一怒,讓眾人惶恐不已,其中,又以一個臉上纏著布帶的使者為甚,也許是之前就受到過驚嚇的緣故,此時陳策一怒,他嚇的一哆嗦,幾乎癱坐了下來。
“辛家主,別怕,大人怒在山賊,不會遷怒於你!”坐在一旁的陳南忙小聲安慰的說道。
“哦,都尉英明,都尉英明”這位曾與陳策唱過反調的辛家主早就嚇的語無倫次了,他甚至懷疑,此次為使是不是陳策在故意報複他。
本來這次被陳策選上,就是被自願的,麵對陳策的威嚴,他根本不敢違抗,隻得去送信。
本想著以他縣望家主的身份,怎麽也會讓天柱山寨顧忌幾分,殊不知在山賊的眼裏,除了天下第一流世家,沒有他們不敢得罪的。
陳南將茶盞遞給他之後,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後,微微歎了口氣,轉頭聽陳策吩咐。
“好了,帶下去吧!”
陳策對這位辛家主根本不待見,否則也不會將這樣危險的任務交付於對方了。但不管怎麽說,對方畢竟代表著陳策的身份,這個仇陳策是要報的!
於是陳策轉向親衛,吩咐道,“將他帶下去吧!”
知道陳策接下來可能要和眾將談論公務,親衛不敢遲疑,冷聲對一旁的辛家主說道“辛家主,請吧!”
“是!”這位倒黴的辛家主終於被磨平了棱角,忙衝座上的陳策行禮,跟著親衛退了下去。
陳策沒有搭理,此時他已經陷入了沉思當中。
雖然這次上山受辱的不是自己人,可辛家主代表著他,這口悶氣不出,陳策實在是不甘心。
本來大別山山賊內部不和,即使調不動對方,外人也不清楚。在袁術看來,都是他陳策的勢力,陳策需要借他們的勢,自然能容得下對方。
畢竟雙方一旦爭鬥起來,無論是否能輕鬆的剿滅對方,陳策表麵上的勢力都會縮水,減少袁術對他的重視。
但是如今他已經決定投靠了劉和,那就不需顧慮這些,可以徹底滅了對方。
“薛任,你說若是我們出兵去剿滅這幫叛逆,會有多大勝算?”陳策這時已經平靜下來,隨口問道。
“叛逆人數眾多,天柱山地勢的險要,我們都清楚。有著這大山之險,隻怕我們的勝算不大。”
薛任思索了一下,按照他的理解,實話實說的說道,“我們雖然實力更更強,但若沒有內應,想要攻破對方山寨卻很難。”
“嗬嗬,沒錯,不過我們安插的那些內應,恐怕起不到什麽作用!”
陳策笑眯眯的說道,“不過我們那日捉獲的那些俘虜,倒是可以利用上一番。”
說到這裏,陳策已經想好了對策,直接吩咐道,“將俘虜中的幾名領全都給我帶上來!”
……
當廬江這邊因為使節之事再起波瀾時,徐州那邊也將目光投向了壽春,並獲得了啟。
治中從事王朗和別駕趙昱建議陶謙遣使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對州牧一職垂涎已久的陶謙當即聽從他們的勸說,並命趙昱帶奏章至長安。
獻帝接到奏章後大加讚賞,並升任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任命王朗為會稽太守。
至此,陶謙的權勢達到了一生的頂峰,徐州持續數年的大亂也因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