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如其人,姑娘的歌聲如此美妙,瑜也就忍不住迴頭看了一下。不想差點毀了姑娘的名聲,實在是我的罪過!”


    周瑜性度恢廓,言語間更是風趣幽默,卻一點都不顯得輕佻,頓時贏得了女子的歡喜,而眾人卻忍不住捧腹大笑。


    周瑜朝眾人拱了拱手,眉宇間卻不經意閃過一絲憂愁。


    6公子見時間差不多,就說道,“今天就先到這吧,以後沒事,大家再一起聚一聚。”


    眾人抬頭一看,果然已近中午,遂紛紛起身告辭,66續續散去。


    周瑜也站起身來,向主持友會的6公子,拱手一禮,告別而去。


    “實奇才也!”羅公子悵悵望著他的背影,歎了一聲,“真不愧是‘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


    離了會場,周瑜並沒有直接迴家,反而去了族父周忠家。


    周瑜所在的廬江周家,乃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世家,雖然比不得袁、楊這等四世三公級別的頂級世家,在江淮也算是無出其右了。


    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也曾任洛陽令。在這樣的一個大世家裏,他個人的仕途雖然前景廣大,選擇權卻不在他的手裏。


    周瑜也到了該出仕的年齡,然而因為家族的原因,現在的他卻不能去幫助好友孫策。


    夾在好友與家族的中間,他隻能選擇家族,尤其是在家族的利益與孫家的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


    如今有一股暗流正在湧向孫策,他有心前去幫助孫策,但卻因為家族的羈絆脫不開身。


    與廬江士子們歡聚之後,周瑜的心情這才舒暢了許多。他突然現,與其一個人自哀自怨,左右為難,還不如去找族父周忠想想辦法。


    周忠的府邸並不在城中,而是在東城外的稻香亭,在一條小河的旁邊是一條河。


    院子裏有一株桑樹,約有合抱粗,龐大的樹冠,昭示著周家出了一位貴人。


    等進來了院子中,來者就會現,這院子很大,前中後三進房子,院落精致,環境優雅。


    周瑜才敲門欲進,就見一個中年美婦迎接了出來,高興的說道,“公瑾,你來了?”


    “快進來吧!”婦人笑了笑,看向周瑜的目光充滿了喜愛,說道,“你可是好長時間沒來了。昨天你伯父說你這兩天會來,我還不信,沒想到又被他說中了!”


    “伯母,我確實有事要問一下伯父,不知伯父現在可是方便?”周瑜恭敬的問道。


    “在書房內看書呢!”婦人迴答的說著,親切的將周瑜引進屋內。。


    周忠一家都住在後院,而周忠的書房也在後院。前院住著護院馬夫,中院則是一些婢女下人。


    到了書房,婦人就上前打開門讓周瑜進去。


    周瑜定睛看去,就看見一個老人正盤膝坐在坐塌上,就著窗子看著一幅幅畫卷,嘴角噙著不明的笑意。


    “伯父!”


    “來了?”雖然是問句,對周瑜的到來他卻一點都不驚訝,反而不易覺察地笑了一下。


    這個老人就是曾經的大漢太尉,位列三公,如今退仕在家,是家族中的定海神針。


    他的身上一點也沒有位極人臣的所帶來的威勢,反而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隻是他明亮的眼睛顯得格外睿智。


    “是,迴來了。”周瑜笑著上去,伸手取出一個油紙包,打開說道,“伯父,您還沒吃飯吧?我知道叔喜歡這切牛肉,路上看見了給您買了些過來。您多吃一點,對身體好。”


    這個時代的世家大族,或者稍有點錢的人家,都是一日三餐,這也是家世的一種體現,因為庶民們都是一日兩餐。


    但周忠卻沒有午食的習慣。他退仕之後,自耕自食,一日兩餐,像是鄉間的老農,又像是耕讀為生的隱士。


    周瑜了解周忠,正如周忠了解周瑜,周瑜還沒來,他就知道周瑜所來為何,於是笑著道,“無辜獻殷勤,非奸即盜!你今天過來看望我這把老骨頭,恐怕是有事相求吧?”


    周瑜“嘿嘿”兩聲,也不說話。


    “那你就過來坐下吧,先把門關上。”


    周瑜一喜,快步過去把門關上,頓時房間安靜了下來。周忠這才悠悠的說道,“你可知道孫家的事情是誰在背後搗鬼?”


    “是,我知道。”周瑜語氣異常肯定,“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合肥的劉和。”


    “哦,這是何故?”


    “一山不容二虎,哪怕二人關係再好,未來依舊會鬥起來。聽說合肥鬧了一起田契風波,孫策應該也有參與,恐怕正是此事惹惱了劉和。因此孫家出事,劉和的嫌疑最大。”


    “孫策如此魯莽,那你為何還想出仕於他?”周忠話頭一轉,突然轉到了周瑜的頭上。


    周瑜對此早有預料,淡淡的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也正是我要幫助的他的原因。”


    “嘿嘿!”周忠突然怪笑了起來,擠眉弄眼,像個老頑童,“這話你怎麽不對你從父去說?”


    周瑜臉色一僵,當場垮了下來。


    周瑜的從父隻有一人,那就是其父周異的堂兄周尚。周異、周尚兩人的父親是嫡親兄弟,兩人又是獨子,所以兩家的關係極其親近。


    二人的性格有很相似,待人接物都很嚴厲,周瑜從小就怕二人。這也是他有事之後,不找這二人,老往族父周忠家跑的原因,因為他們之間才對脾氣。


    “我這不是來找您老了嗎?”


    周瑜有些訕訕,顯然是不想麵對從父周尚。


    “清官難判家務事,更何況我也深陷其中?但有句話我必須告訴你!”周忠正容道,“你從父的事情不解決,你是不可能站到孫策那邊的。”


    曆史上周瑜也確實是在跟隨周尚到了壽春,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居巢長之後,才投靠孫策的。


    聽了周忠的話,周瑜沉默了下來。他知道,這件事不怪周尚,也不怪家族,隻能說是世事弄人。


    事情起因於去年。


    初平二年十月,朝廷下達任命,封周尚為丹陽太守。時周昂與袁術交戰,其兄周昕正是丹陽的現任太守,周尚想要赴任,隻有趕走周昕一途。


    所幸廬江周家實力雄厚,在家族的支持下,周尚很快募集了足夠的丁壯,在大半年的訓練下,很快成兵。考慮到糧草問題,周尚打算夏收後出兵。


    還沒出仕的周瑜,作為從子,自然得隨軍前去,磨礪一番。


    可沒想到就在出兵的前夕,袁術突然上表吳景擔任新的丹陽太守,而孫賁為丹陽都尉。


    這本來是針對孫家的一次施壓威脅,沒想到卻使得周孫二家占到了對立麵。


    在這裏要說一下。現在是初平三年,雖然漢室的權威已經一日不如一日,連朝政都把持在西涼主將的手中,但漢室的統治依然深入人心。


    哪怕是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下達旨意,隻要不威脅到西涼的利益,西涼諸將也會遵循。更不用說天下諸侯。連袁家兩兄弟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袁家兩兄弟經常上表朝廷,任命自己的親朋屬下擔任各種官職,強行奪走了朝廷一部分任命官職的權利。


    因為朝堂上的複雜形式,朝廷往往不會反駁,但也不會承認。


    於是漢末出現了奇葩的一幕。在某些州郡,常常會出現很多人同領一個官職。並且在以後這種情況會愈演愈烈,曹操、劉表等人也會有樣學樣。


    在這種情況下,儒學傳家,尊崇漢室正統的家族們就有些難辦了。


    比如周家,周尚要赴任的丹陽,已經有了袁紹任命的太守周昕,為了顯示的他們的“忠君愛國”,他們不能“堅辭不就”,必須得出兵趕跑周昕。


    可現在問題來了,袁術又任命了吳景擔任丹陽太守,周家的對手又多了一個。可


    偏偏這個時候聖旨已經到了手中,他們是不能退讓的。這可關乎家族的名聲,否則會被天下士子出脊梁骨的,漢室餘威尤盛啊!


    孫家現在是周家的對手,哪怕與孫策相交再密,周瑜也不可能站在他那邊的,這也是周瑜苦惱的原因。


    看著周瑜俊秀的小臉擠成一團,周忠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非常喜歡自己這個自小就聰明伶俐的侄子,所以每當周瑜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還是很願意指點一下他的。


    “不過站在朋友的立場上,你去信一封,幫他指一條明路也沒什麽。至於出仕的問題,也不難解決。反正這個丹陽太守你從父也不好幹,一旦拿下了丹陽,治理一段時間後,我會勸他你借病退仕,丟掉這塊兒燙手山芋。到時候你愛出仕哪兒就出仕哪兒,家族是不會攔你的。”


    周瑜聽了大喜,眼睛越來越亮,“還請伯父教我!”


    周捋了捋頜下的長須,思忖了片刻道,“現在的問題是孫策手裏到底有沒有傳國玉璽。要是有的話,就趕緊承認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反正不是什麽好東西,送給袁術得了,說不定還是去災得福呢!當然送的時間可有講究,必須得北伐結束之後。”


    “若是他的手裏沒有,那可就麻煩了。你勸他還是丟卒保車,趕緊帶著孫堅舊部中最精銳的一部分跑路吧!反正孫堅大部分舊部還在袁術的手中,袁術還要仰仗他們北伐,為了確保北伐不出亂子,袁術是不會與孫策徹底翻臉的。”


    周瑜默默地點了點頭,也隻能如此了。


    這時周忠的夫人邊氏,端著一盤飯菜,推門走了進來,笑著道,“你們伯侄也別光說話,吃點東西吧!”


    周瑜連忙起身拜謝,邊氏,將飯菜放下,上前將他扶起,笑眯眯的道,“不知公瑾看上了哪家姑娘?”


    “什麽姑娘?”周瑜一頭霧水。


    旁邊的周忠老臉一紅,幹咳幾聲掩飾了一下,這才將手邊的幾份畫軸遞了過來。


    周瑜將第一張畫卷隨手打開,隻見一位十四五歲的豆蔻少女躍然紙上,一顰一笑仿佛真人一般,撩人心尖,旁邊還有介紹,“劉嬛,幽州……,待嫁閨中。”


    周瑜的臉刷的一下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萍劍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萍劍手並收藏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