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藍田美玉雕刻而成。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


    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之前袁紹入宮誅殺宦官的時候,中常侍段珪裹挾了少帝出逃,混亂之中,玉璽也不知道丟到了哪裏。


    等到董卓離開洛陽,退走長安的時候。


    老董出於一種“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的賤賤心思,下令將洛陽焚燒,付之一炬。


    誰料這畫蛇添足的一筆,卻讓董卓陷入了極大的危急。


    長沙太守孫堅見洛陽方向火起,立刻意識到了西涼軍這邊出了變故。於是性格果決的孫堅,甩下猶豫不決的諸侯聯軍,主動向洛陽發起猛攻。


    等到孫堅攻打到洛陽的時候,董卓正在發掘城外的皇陵,於是雙方倉促之下,激戰於諸帝陵墓之間。


    西涼兵早就有西去的心思,根本沒有戰意,在孫堅的猛攻之下大敗而逃。董卓狼狽敗走,隻能屯兵澠池慢慢收攏潰卒。


    孫堅卻越戰越勇,趁機攻打洛陽的宣陽城門。呂布和他手下的並州兵被安排下來斷後,早就有些不滿,在孫堅的猛攻之下,直接一觸即潰。


    結果,在所有諸侯們畏縮不前的時候,孫堅竟然憑借著一支孤軍,就成功的奪下了洛陽!


    孫堅奪下洛陽時,洛陽已經成了一片廢墟。這樣讓人沮喪的結果,卻絲毫沒有動搖孫堅那磐石般的心性。


    他一刻也不停的分派士兵滅火,又讓人清掃整理漢室的宗廟,把被西涼兵挖掘的墳墓掩埋好。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孫堅意外的發現了掩藏在枯井中的傳國玉璽。


    按照曆史記載來看,這傳國玉璽是掉在了甄官署的井裏。


    唯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由於甄官的主要使命就是修繕宮室,所以官署就在皇城之中。


    庾獻大致思索了下。


    這甄官署隸屬將作監,將作監現在又隸屬在少府名下。


    也就是說,那口枯井就在皇城偏南的位置。


    庾獻想要弄到這傳國玉璽,就得冒著重重風險,往皇城裏走一遭。


    在這個道法、秘術橫行的時代,想要去皇宮取出這麽件東西,絕對不是簡單的事情。


    除了需要一個足夠強力的隊伍,還需要有周密的偵查和試探。


    庾獻手中的牌麵太少,除了一個管亥可用,也組不出什麽隊伍。


    不過真要是闖皇宮,就絕對離不開李肅的聞風望氣。


    庾獻之前在葫蘆中,曾經用這聞風望氣的本領去董卓的相府中偷“一鬥”,對這兵法的實用性深有感觸。


    再就是,趕在盜寶之前,最好能恢複些殺伐之力。


    這樣庾獻就可以使出“吞煙吐霧”的法門。


    這法門除了在戰場形成迷霧,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遮蔽氣機,躲開別人的推算。


    一旦盜寶行動失敗,庾獻就要第一時間開啟這個兵法,以免被人推算出根腳和位置。


    比較蛋疼的地方在於,無論是說服李肅加入,還是自己吸收殺伐之力,這些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另外庾獻也需要提前去踩踩點,看看如何潛入皇宮,又如何悄悄地摸到甄官署附近。


    如果他們能以有心算無心,悄悄把寶貝拿到手,那自然皆大歡喜。


    若是一不小心失敗,被人懷疑他們潛入的動機,再細細推算一番,沒準這寶貝就落到了別人手裏。


    要是如此,庾獻還不如等董卓燒洛陽而走的時候,趁著孫堅沒來的空檔,去把東西弄出來。


    可從時間算,過不了幾日,就是自己拜祭上天,受火德氣運的時候了。


    若是錯過了這次搜刮氣運的機會,那自己想要達成三運加身,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別人或許對天命的事情將信將疑,但庾獻是修道士,卻不得不慎重。


    順應天命,必然昌盛。逆天而為,必然敗亡。


    既然庾獻穿越的這個小道士,沒有在曆史上留下什麽手筆,那麽很顯然他是注定沒有天命的。


    他不是天命所鍾的人物,甚至就連短暫閃耀於世的機會都沒有。


    同樣是漢末,當年西漢滅亡的時候,就曾經發生過穿越者王莽大戰天命之子劉秀的事情。


    最終呢,穿越者完敗。


    而且這裏麵有一件事,細思恐極。


    根據《後漢書》光武本紀中的記載,在最關鍵的昆陽之戰,穿越者王莽的大軍在對抗劉秀的時候,竟然“夜有流星墜營中!”


    被天上的流星砸,就問怕不怕?


    正是這樣的天變災異,讓王莽軍士氣大挫,最終潰敗。


    而從另外一本以隱喻諷刺政治著稱的《西遊記》中,又能赫然見到這樣的記載!


    唐僧取經的時候,遇到一座山,山下壓了個猴。


    唐僧就去找人打聽了,這是什麽山,這又是什麽猴?


    而當地的老人的說法就有些觸目驚心了。


    “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


    再來對照《後漢書》中的記載……


    ——當初為了對抗王莽這個穿越者,扔下來的分明就是孫悟空啊!


    這麽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訓在前,要是庾獻膽敢以穿越者的身份妄圖逆天,那還不一定會怎麽樣呢!


    如今庾獻想改變自己的氣數格局,趁這個機會順理成章的收走漢朝的火德氣運,絕對是最合適的時機。


    想到這裏,庾獻心中糾結不已,受命於天的傳國玉璽,和銀印青綬比起來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明明這樣的機會近在眼前,卻要放棄,讓人怎能甘心?


    庾獻這會兒忽然強烈的懷念庾小獻了,有那個膽大包天的家夥幫著自己籌劃,區區傳國玉璽,又怎麽在話下!


    想著想著,庾獻覺得自己太斯巴達了。


    庾小獻無非就是自己無節操的黑化版本,難道他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不到嗎?!


    無非就是放下心中所有的糾纏,用盡才能,一往無前的解決掉問題。


    庾獻的目光在少府方平身上頓了頓,接著滑向了自己收的大徒弟王允。


    好吧。


    就這麽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上道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最愛睡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最愛睡覺並收藏地上道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