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番外四:教育問題


    關於程詩語的教育問題,胤禛是非常認真對待的。


    詩詞歌賦按朝代的不同,各個人輪流教(胤禛、胤祥、兆佳氏、隆科多)。


    淑那禮儀,胤禛拜托了十三弟妹,雖然有些汗顏,不過為了那兒的將來,全宅上下一致認為,有鑒於淑蘭在那兒身上強大的影響力已經有所體現,由兆佳氏教導小詩語淑那禮儀是完全明智的舉措。而且,某個那人完全沒有普通母親該有的激烈抗辯,反而是一付鬆了口氣的樣子。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佟淑蘭都不認為自己適合為人師表,更何況還是孔子的那些古代禮儀,她從來都沒有碰過的東西。她倒覺得自己適合替人解惑,平等的,朋友間互相交流學習的關係。


    書法詩語的阿瑪,胤禛親自教導,見字如見人。同時,對於書畫的鑒賞等,也由胤禛兼任,誰叫人家在當皇帝的時候搞過什麽設計創新,硬是弄到了一個有品位的皇帝,這麽一個別稱。


    武功,這一門課是佟佳氏淑蘭,這個額娘強烈建議的,別的不重要,馬術和輕功,這兩門逃命的功夫一定要學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得到默許之後,武術這門課的師傅就暫時先任命給了朱蘭泰和魯泰兩人。


    至於數學、地理等理科,就隆科多的意思,女孩子學這個沒有多大的用處,知道一點就可以了。戴岱大總管本來也想毛遂自薦的,隻可惜,隆科多的言論受到了來自自家侄女兒的強烈抨擊。


    “數學怎麽可以不學好!被人騙了,還替人數錢,還是小事情,人財兩空,才是大事件!一文錢可是會逼死英雄漢的。雖然咱們的詩語不是英雄,不過大伯,你總要替她以後想想啊,要是她的運氣和她額娘我一樣好,找到了一個像她阿瑪一樣的老公,我也不擔心,怕就怕,她阿瑪一時被蛤蜊糊了眼,找了一個不講理的女婿,到時候就算有輕功,會馬術也枉然啊,有道是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隆科多喉嚨口有點幹:“我說侄女兒,你也不必這麽咒自己的女兒不幸福吧。說不定就嫁了一個像侄女婿那麽好的夫婿呢,你夫婿的眼光伯父我還是相信的。”


    “伯伯,我們都什麽年紀了,人不服老不行。”


    佟淑蘭的話,引起廳裏不少人的黑線。


    “老眼昏花在所難免。她嫁得好,我這個做額娘的當然也開心啊。我這也是防患於未然,做最壞的打算麽。所以,代數、幾何什麽的可以一知半解,記賬、理財方麵的一定要精通。”


    看到這架勢,戴岱把到嘴邊的話,又直接咽了迴去,他還是老老實實當總管算了。


    “還有醫理也至關重要。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自保。且不出遊時的萬一出了意外,可以辨別食用植物或草藥救命,單嫁人後,這後宅的手段,也不可不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不得不點頭,在座的對於後宅女人的爭鬥可都是深有體會的。


    “還有文……”本著有備無患的原則,某個女人開始滔滔不絕。


    廳裏的大人們都開始同情起小詩語,連皇子學得都沒有這個小女孩多啊,要真學全了,恐怕世上也就沒人敢娶這樣的女人為妻了,在詩語沒有把額娘要她學的東西都學全之前,幫她找一個好夫婿至關重要,隆科多暗自記下,要通知在外經商的弘時,現在就可以關心起小詩語的夫婿候選人了!


    至於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名言,大廳裏的人,都很聰明地絕口不提。


    就此,小詩語的學習生涯開始,除了吃飯,睡覺之外,一整天的時間都被填得滿滿的。別看宅子裏的人把小詩語捧在手掌心裏怕碰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頂在頭上怕曬了,要到學習的時候,這些師傅們還真的是非常嚴格,不講情麵。因此,始作俑者的淑蘭被不知情的小詩語當成最好,最值得親近和崇拜的人。


    因為無論何時詩語找額娘,佟淑蘭都放下手裏的書,幫她解惑,或者說是接受挑戰更為確切。這也成了全宅上下最喜歡看的節目之一。不言而喻,這背後的慫恿者是為老不尊的隆科多。例如,某日,胤祥向詩語解釋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時,解釋了‘俗’乃庸俗,不雅,缺乏修養的意思,是貶義詞,因此,程詩語立誌不當‘俗人’。隆科多聽了大加讚揚,直接導致某個小人誌得意滿,然後慘遭某位老娘吐糟。


    “咱們的大小姐從今往後不準備吃飯了?那家裏也可以省下些米糧,多救濟些災民。”


    小詩語一聽這話,忙從舅爺爺身上滑下,嚴陣以待,“我不當‘俗人’和不吃飯有什麽關係?”


    “‘俗’字拆開了不就是‘人’和‘穀’,人吃五穀便成了‘俗’,既然你不想當‘俗人’那也就是不打算吃五穀了,不是嗎?”


    程詩語眉頭深鎖,考慮了半晌,很慎重地點頭:“沒關係,不吃五穀,還可以吃水果,蔬菜,雞鴨魚肉,很多東西的。”


    “等等,‘俗人’相對於‘出家人’來說就是塵世中人,世俗中人,如果你不想當‘俗人’也可以表示你打算出家,不能吃肉。”佟淑蘭在女兒臉前晃著食指,“現在是你長身體的時候,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即不吃五穀,又不吃肉,絕對會營養不良,然後長不高,皮膚也幹幹的,不漂亮……”


    還沒等某位不良母親說完,小詩語已經臉色發白,堅定了自己當一名俗女的信念。同時一個疑惑產生:“那‘俗’到底是貶義還是褒義的?”


    “乖,這才是動了腦子。記住一點,凡事都要講條件。有很多的事情,用詞在特定的情況,或是特定的時間段裏或許是正確的,但在另一個情況下就是錯誤的。就講這個‘俗’字,在蘇軾的這首詩裏,是貶義的。但在我舉的例子當中就不是貶義詞了。”


    因此凡事都要講條件,這句話刻入小詩語的腦海,時刻不忘,以後她做什麽事情都開始講條件了。


    不過每天一個時辰的玩樂時間裏,佟淑蘭這個額娘是詩語尋找的不二人選。程詩語聽十三嬸說,她額娘玩的功力,舉大清,人人皆知,還曾經以此打敗朝鮮公主,替她的阿瑪爭迴了顏麵!所以,這樣的資源怎麽可以浪費呢?果然,除了聞名已久的紙牌,棋類等玩法,佟淑蘭疊紙鶴,做海東青(現在的紙飛機),鬥田雞。這些足以讓小詩語在比她大了不少的侄子侄女(弘時的兒女們)之中稱王稱霸。為此,隆科多每每搖頭歎息,“這些可都是男孩子玩的遊戲,一個女孩子玩,成何體統。”


    “體統,禮儀是做給人看的。沒外人在的時候,總要讓這些體統、禮儀休息休息,不然多累人呢。”說著,佟淑蘭不以為然地進書房看書去了。


    還沒等淑蘭的後腳跟跨出廳房門檻兒,隆科多已經急不可耐地要詩語教自己疊田雞,要開鬥了。使得小小年紀的程詩語都不得不搖頭,難怪舅爺爺寄希望於她這個外孫女兒了,就她看來,舅爺爺在額娘麵前,還真的是一點還手能力都沒有啊。


    第一百零八章番外五:皇上吉祥


    又近七夕,陳府上下的未婚女子忙著繡香包,好到時候送給自己的意中人。已婚的婦人們也計劃著怎麽把孩子踢到一邊,就夫妻倆度個甜甜蜜蜜的乞巧節。


    就淑蘭同學的計劃,很簡單。都是老頭老太太了,不如就在院子裏掛上各式荷花燈,琉璃燈,晚膳後兩人就在院子裏,躺在搖椅上,搖著蒲扇,賞賞月,看看燈,品品茶,閑話家常。非常經典的老夫老妻的幸福場景。


    想當然的,這個場景不適合有小小孩,所以小詩語被她額娘很理所當然地踢給了隆科多,讓這老少配一起過七夕節。可惜的是,佟淑蘭一句:“給大伯老牛吃嫩草的機會。”讓隆科多到嘴的小嫩草飛了,他不得不很淒涼的一個人過七夕。


    正逢魯泰到揚州城裏辦事兒,翠珠跟著一起去玩兩天。小詩語,這根小嫩草被她阿瑪很煞風景地扔上了他們去往揚州的馬車。美其名曰是要讓詩語見見世麵,長長見識。


    馬車慢悠悠地向揚州城的方向前進。看著眼前大大眼睛的陳家至尊寶,翠珠想起了早夭的大阿哥,大阿哥也有這麽一雙靈活的大眼睛,如果他還活著……


    “翠珠姨,你在想什麽?”程詩語有些奇怪,為什麽翠珠姨看著她居然流露出一絲難過。


    “啊,啊,沒什麽,隻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以前的事情?阿瑪跟額娘的?”詩語來了興趣。


    翠珠想了一下:“奴婢記得,那年的乞巧節,老爺曾經送過夫人一座琉璃拱橋,轟動了全京城呢。”


    “不會吧!阿瑪會是那麽浪漫的人嗎?”程詩語臉上露出,打死她都不相信的表情。“舅爺爺說阿瑪是個傻子。從來都是隻會默默地做,不會說出口的人。他會把額娘的每句話,無論真假都記在心裏,然後把她寵上天。而額娘那根感覺神經偏偏粗到人神共憤,在吃上更是不知道什麽叫做尊老愛幼。最多是十顆葡萄,分三顆給阿瑪,留一顆給我。聽說給阿瑪的三顆葡萄,最後至少有兩顆是進了額娘的嘴。”說到後來,小詩語更是憤憤然,“舅爺爺說,娶到像額娘這樣的女人,是阿瑪天大的福氣,愛上像額娘這樣的女人,是阿瑪天大的傻氣。光說不做是假把式,光做不說是傻把式,又說又做才是真把式。綜上兩點,可以得出結論,阿瑪是天字第一號大傻瓜!這是舅爺爺說的。”程詩語最後又加了一句。舅爺爺說阿瑪是傻瓜,她隻不過是把舅爺爺的話擴充了再擴充,所以不能算她說謊,隻能說她將隆科多的話舉例論證,引經據典,使之更令人信服而已。不過,既然舅爺爺認為阿瑪愛上額娘是阿瑪傻,那為什麽他又認為阿瑪能娶到額娘是阿瑪的福氣呢?好混亂!程詩語的邏輯思維開始出現混亂。


    馬車顛簸了幾下,好像是輪子壓到了小石頭。翠珠還是很忠心的,想要為自家老爺辯駁幾句,以挽迴他在女兒心中的傻瓜形象,可她張了張嘴,一時還真想不出夫人送過老爺什麽特別轟動的東西。到最後,她不得不說了一句:“傻孩子,女人這輩子最大的福分不就是能夠嫁給這樣一個傻瓜麽。”


    “嫁給一個傻瓜還是福分?”


    翠珠現在是覺得越說越亂,越說越說不清。“現在你還小,還不懂,長大了你就懂了。”


    “哦。”好像家裏人,說不過她的時候都會用這句話,還是額娘好,額娘會很耐心地解釋到她理解為止,阿瑪則會用反問句讓她自己想。程詩語也不為難翠珠,因為她額娘說的,當別人這麽說的時候,就表示他們迴答不出她的問題,她最好不要再問下去了,不然不但得不到答案,還會讓人覺得失了麵子,說不定還會惱羞成怒。雖然,對此程詩語還是不能理解的,但她額娘說了,一種米養百種人,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不同,要是人人都一樣了,那世界多無聊。所以,她還是把問題存起來,迴去問額娘好了。


    正想著,馬車突然停了下來。魯泰一掀簾子:“你們待在車裏,不要出去。前麵好像不太平,我先去探探路。”


    車裏的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翠珠忙說:“你一定要小心。看情況不對,就迴來,大不了我們繞道而行。”


    “知道了,你自己小心。我把幾個手腳利落的都留下了。我去去就迴。”


    程詩語看到翠珠坐臥不安的樣子,不得不勸慰:“翠珠姨,不用擔心,魯泰師傅武功那麽高,不會有事兒的。”


    “如果是朱蘭泰,我不會擔心,他一看情況不對,會跑,可你魯泰師傅,心眼實了點。說不得見到了什麽不平的事兒,就會拔刀相助的。所以老爺總是讓他跟在身邊,讓朱蘭泰出去辦事情。以前嫁給他,就是看中他老實,現在,卻又希望他不要那麽實在,我也可以少擔點心。而且他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手腳也不如年輕的時候那麽利落了。”


    “放心啦翠珠姨,隻要魯泰師傅還記著有我們這兩個婦孺在後麵等他,他應該會有所顧忌,不會那麽玩命的。”


    話是這麽說,可兩人都在對方的眼裏看到了自己擔心的倒影。時間一分分地過去,翠珠不時將頭探出車外張望,可總不見人影。


    莫約一個時辰後,一個眼尖的下人喊:“前麵來了幾個人。”圍坐在車旁的仆役忙都站了起來,全身戒備。翠珠也放下簾子,正經危坐,嘴裏時時念念有詞,阿彌陀佛,佛祖保佑。


    “是總護院!”


    聽到外麵的喊聲,車裏兩人的神經都放鬆了下來。同時掀起了車簾。程詩語人小,機靈,一溜煙似的下了馬車,跑向魯泰。可跑到一半,詩語的步子停了下來。這群人除了走在前麵,看樣子是主子的男人武功不怎麽樣,跟隨的幾個都是練家子的,難道說,魯泰師傅被他們挾持了?又轉頭看向翠珠。


    翠珠的笑顏在看到魯泰左前方被簇擁的人時,僵在了臉上。隻見此人一身普通的月白緞長褂,上身是墨綠色錦襖,頭戴小氈帽,帽子中央有一塊碧色美玉。最主要的是,這張臉,她雖然很多年沒有見過了,可仍然一眼就認了出來!翠珠雙腿一軟:“皇上吉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本櫻景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本櫻景嚴並收藏書蟲在清朝的米蟲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