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離析】

    曹操揣著滿腹狐疑迴到許都,但目睹的一切卻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城外有曹洪坐鎮大營嚴密防衛,城內有許都令滿寵帶領兵丁往來巡查,士農工商各行其是,根本沒有任何可疑的蛛絲馬跡。他將劉備、張遼等人留於行轅暫駐,帶著一幹掾屬迴府。哪知離著府門甚遠,就見一大群人迎了出來。留府長史劉岱、書佐徐佗,毛玠、何夔(kui)、劉馥(fu)、路粹等留府掾屬,還有長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義子曹真、曹彬……剛剛頂替他成為車騎將軍的董承竟也在其中。

    見曹操馬至近前,董承緊走兩步搶過韁繩,恭恭敬敬為其牽馬,殷切笑道:“曹公誅滅呂布收複河內,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真是辛苦啦!”

    揚手不打笑臉人,不管心裏怎麽別扭,曹操也不好失禮,趕緊翻身下馬:“哎喲……在下何德何能,敢叫車騎將軍為我牽馬,您這是折殺我啊。”

    董承聽他故意強調“車騎將軍”四個字,臉上一陣慚愧,越發地緊緊攥住韁繩,羞赧道:“您不要取笑我了,在下實在不敢與您爭位。是聖上執意要給我加官,我再三推辭不得應允,這才不得已……”

    “咳!國舅何必謙讓?你我都是朝廷之人,聽從天子調遣乃理所應當之事,我豈能掛懷,又豈敢掛懷?”曹操陰陽怪氣道,“再者,這個車騎將軍本就該外戚貴勳擔任。我孝和皇帝以舅父竇憲為車騎將軍、孝安皇帝以舅父鄧騭(zhi)為車騎將軍。如今您的愛女得奉天子,身有貴人之位,您身居此職再合適不過了。”

    車騎將軍乃是漢文帝設立,名將灌嬰、周亞夫、金日磾(di)都曾官居此職。但光武帝中興以後,此官逐漸成了外戚把持朝政的專利。竇憲、鄧騭都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曹操將他們一一點出,明為恭維實是恐嚇。

    董承聽出弦外之音,暗自埋怨天子拋給自己一塊燒紅的火炭,這有名無實的官實在難當!趕緊撂下韁繩,給曹操深深作揖:“在下無才無德,蒙曹公寬縱才得以官居此位,從今往後自當唯曹公馬首是瞻,全心全意報答您的恩德。”

    “您這說的是什麽話?我哪裏敢對您頤指氣使?您應該唯天子馬首是瞻,全心全意報答朝廷的恩德啊。”

    董承也在許都戰戰兢兢過了三年多,深知曹操的脾氣。曹操若是言辭狠辣劈頭數落,那發作之後八成就沒事了;他越是無動於衷娓娓道來,心裏便恨得越甚!這會兒聽他一直拒人於千裏之外,萬般無奈竟

    撩袍跪倒,顫巍巍道:“曹公不要誤會,我就是想跟您解釋清楚。為了這件事我心中實在不安,每日都到您府中迎候您歸來,就是想吐露心跡,您千萬要相信我啊!”

    曹操低頭看著這個可憐巴巴的國舅,料他也沒膽子攛掇天子對付自己,便輕輕歎了口氣,雙手將他攙起:“國舅何必自折身份,我相信您啦……”

    董承心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擦擦額角的汗水,低聲下氣道:“在下確實沒有辦法,既不敢擔抗詔之罪,又不敢冒犯曹公之威,實在是……”實在是兩頭為難,誰也不敢得罪!

    “國舅無須多想,我絕對信得過您,再這麽絮絮叨叨,豈不是讓旁人笑話?”曹操臉上和藹可親,但心底的陰霾卻愈加凝重——既然此事與董承無幹,那就意味著天子公開表示不滿了!

    董承想對曹操再說點兒親昵話,但搜腸刮肚半句都想不出來,曹操何嚐把他當過自己人,又有什麽知心話可講呢?他暗自歎息,抬頭又見四下裏眾掾屬正用鄙夷的眼光瞅著自己,曹丕等幾個小孩更是一臉譏笑。當朝車騎將軍在街上向人跪拜,這是何等難堪的事啊!他自覺處境尷尬,羞赧道:“既然如此,在下就不叨擾您了。您鞍馬勞頓想必疲憊,改日我再來拜望。”

    “豈敢豈敢。我從徐州帶迴一些鰒魚,佳肴難得不敢獨享,少時我差人給您送去一些。”

    “多謝多謝。”董承作揖而退,沒走幾步便迴頭道,“曹公若有差派,在下招之即來。”又走了兩步,覺得表態還不夠堅決,再迴頭道,“您若是有什麽難言之語,在下可以叫小女向萬歲私下進言。”說罷又想起婦人幹政是大忌,趕緊糾正道,“還是直接跟我講吧,我替您向天子稟奏。”說完了又覺背著曹操見天子必然招惹猜忌,趕緊又迴頭修正,“還是咱們一同麵見天子稟奏吧。”董承就這麽三步一嘀咕,兩步一迴頭,生怕被人家挑出半點錯來。見曹操一直衝他點頭微笑,這才放開膽子登車而去。

    郭嘉湊到曹操跟前:“我看這廝似乎真的與任命無關。”

    曹操苦苦搖頭:“那就更不好辦啦……”

    曹彰、曹植半年多沒見父親了,見“不速之客”走了,便一股腦兒撲了過去,拉袖子的拉袖子、抱大腿的抱大腿。曹操心中欣慰卻訓斥道:“放開放開,好歹也是公侯子弟,怎這樣沒規矩?”

    曹丕十四歲、曹真十六歲、曹彬十三歲,都是大孩子了,一齊拜伏於地:“恭迎父親大人迴府。”

    “

    我久不在京中督促,你們的課業如何也不清楚,迴頭把最近抄錄的文章拿給我看看。”說罷曹操一手拉著曹彰、一手拉著曹植,邁步進府門。劉岱、徐佗等人見他們父子已然問候,這才紛紛拜倒。

    入二門來至堂上,眾掾屬都退下了,曹操默默把曹丕拉至身邊,耳語道:“你那新來的杜氏姨娘可曾安置妥當?”不過分別數日,他心中還是很掛念美人。

    曹丕麵有尷尬,支吾道:“夫人把他與周姨娘安排到一起了。”他所謂夫人,不是生母卞氏,而是曹操的嫡妻丁氏。

    丁氏自從兒子曹昂在宛城戰歿便與曹操產生了矛盾,夫妻關係分外緊張。這會兒曹操聽說丁氏竟讓杜氏跟丫鬟出身的周氏擠在一處,頗感不滿:“怎麽這樣辦事,府中又不是沒有空房!”

    曹丕乍著膽子道:“可能夫人嫌棄杜姨娘是再嫁之人吧。”

    曹操心裏清楚,納尹氏帶來一個何家遺腹子何晏,為了納張繡的嬸娘王氏害得曹昂戰死宛城,如今又帶迴一個再嫁寡婦,丁氏一定不痛快,便輕描淡寫道:“居家過日子以息事寧人為上,叫後麵拾掇間新屋子,讓杜氏搬進去也就罷了。”

    曹丕左顧右盼一番,又低聲道:“我娘早就有此提議,但夫人硬是不允。這幾天周姨娘又快臨盆了,杜姨娘在一處住著也沒少幫忙照顧,是不是等周姨娘生完了再搬?”周氏原是王氏的丫鬟,也得曹操寵信,去年已身懷有孕,眼看九個月就要瓜熟蒂落。

    “好吧好吧。”曹操不耐煩了,“天下大事那麽多,哪有閑工夫操這些心,讓你娘跟夫人商量著辦吧。”

    曹丕眨巴著眼睛道:“爹爹是朝廷砥柱,關心的都是國家政務,自然不會顧念家事。好在有我娘在府裏張羅,夫人做的對不對的,眾姨娘、丫鬟看在我娘的麵子上倒也不放在心上了……”

    曹操警覺地盯著兒子——這孩子白皙水嫩一張寬臉,龍眉鳳目,鼻若懸膽,大耳朝懷,唇若塗脂,牙排碎玉,隨的都是他和卞氏的優點,講起話來也恭恭敬敬似乎頗有禮數,但越聽他言語越感寒意!他話裏話外仿佛是暗示丁氏不好,凡事都是他娘做得對,應該休掉丁氏把他娘扶正。小小年紀不在詩書學問上下工夫,竟然跟老子動這種歪心眼……

    曹操不好挑明了發作,陰笑道:“這些瑣碎的話,不是你當兒子該說的,你把《孝經》抄一遍,晚上給我送來。”

    “諾。孩兒抄書去了。”

    “慢著!”曹操又叫住他

    ,“我已征辟陳長文到咱府裏為掾屬,他陳家三代賢良孝悌。以後你們兄弟要好好尊敬人家,跟陳群學學忠孝之道……去吧。”

    曹丕知道自己惹禍了,趕緊躲到後堂去了。曹操呆呆望著兒子的背影,一陣陣失落。久在外麵打仗,父子情都疏遠了……

    這時王必跑了進來:“啟稟主公,荀令君過府。”

    曹操緩過神來,強笑道:“請他進來吧……你也在軍中忙活好幾個月了,迴去休息吧,有什麽事叫劉岱、徐佗他們照應。”

    過不多久,尚書令荀彧端端正正走了進來。曹操這會兒迴到家落了座,疲憊之意襲上來,也懶得再客套了,好在是自己人,便指了指東首的坐榻:“坐吧。”

    荀彧的做派甚是端正,恭恭敬敬按規矩見了禮才落座:“此番東西征戰,明公受罪不少吧?我看您添了幾根白發。”

    “哦?”曹操渾然不知,不由自主摸了摸發髻,苦笑道,“早過了不惑之年,這也沒什麽稀奇……擒呂布確實沒少費工夫,不過更難的還在後麵呢。”他兩句話就帶入正題,“最近袁本初可有表章送到?”

    “沒有,一份都沒有。”荀彧搖搖頭,“原來還敷衍敷衍。自遷都之事被駁迴,袁本初就視朝廷若無物了,滅掉公孫瓚這麽大的事竟連表章都不上。”

    “人家決心跟咱玩命,官樣文章都懶得做了……”

    話音剛落,王必又來了:“啟稟主公,前任議郎趙達求見。”趙達是個一心登高枝的家夥,身為朝廷議郎為了謀實惠竟主動要求當曹操掾屬。曹操嫌他不要臉,誆他辭了官卻不辟用,急得他三天兩頭跑來巴結,還四處亂托人情,人家不理就跟人家仆僮套近乎。

    曹操連連搖頭:“好長的耳朵,我剛迴來他就到了。”

    王必笑道:“聽說他跟這許都城各府的守門仆役都混上了交情,想必咱府的家丁也不例外。”

    荀彧插了話:“這個趙達越來越不像話,昨天還叫我趕出門。”

    有仆人端來水,曹操咂了一口,越發覺得慵懶,順手拉過一個小幾凳,把身子斜倚到上麵:“誰有工夫理這個下作小人?把他亂棒打出去!再敢來就扭送給滿寵治罪。”

    “諾。”王必退下去了。

    曹操打了個哈欠,把話拉迴來:“徐州兗州無礙了,我有意讓車胄為徐州刺史、魏種鎮守河內,詔書的事你辦一下。”

    “嗯。”荀彧點頭應允。

    “另外,加封繆尚、薛洪為列侯。還有……”曹操一邊想一邊說,“劉備這次也迴來了,給他在許都安置一套宅邸,他跟孔融、袁渙等都是舊交,宅子選寬敞體麵一點兒的,別人讓笑話。”許都不比洛陽,文武官邸多半狹小。“另外我還收服了並州驍將張遼,他雖在軍中,甭管住不住的也給他安排個宅子。他率部投誠,又說降臧霸等人有功,暫拜中郎將,賜關內侯,統領呂布那點兒殘兵……”

    荀彧提醒道:“並州部軍紀敗壞久不服化,況且新近歸降,咱們是不是給張遼派個監軍?”

    “嗯,有道理。叫祭酒武周轉任監軍,協助張遼統兵吧。”武周是曹營的老人了,不但忠心耿耿性格剛毅,而且籍貫是沛國竹邑,與曹家算半個老鄉,充任監軍最合適。

    “還有什麽事嗎?”

    “我想想……呂布原來的職位還空著,晉封劉備為左將軍。”

    “又給他升官?”荀彧不解其意,“他已是鎮東將軍兼豫州牧。”

    經過在徐州的這段日子,曹操對劉備的印象愈加好了:“劉玄德畢竟是歸降之人,也該樹個樣子給人看。他雖用兵無能,畢竟跟東方不少名士有交情,還要借他安定陳登嘛。嗯……就是這些事吧,想起別的來我再知會你。”曹操故意不談董承之事。

    荀彧一一記下,又道:“陳紀父子已經安置好了,老人對京裏環境挺滿意,就是嫌老有人拜會,打擾他清靜。名氣太大也是累贅啊!”

    “你多勸勸老人家,既然來了京師至少得做個官吧。現在九卿中大鴻臚出缺,正好請他擔當。”

    荀彧眨眨眼:“陳元方可跟我說了,您在下邳承諾過,不授予他官職。”

    “我是承諾過,但不等於朝廷承諾了、天子承諾了。”

    荀彧見他強詞奪理,搖頭道:“這恐怕不好吧。”

    “沒關係,跟老人家慢慢商量,掛個大鴻臚名分就好。願意上朝就上朝,不願意上朝在家歇著。就算是天子朝會,老人家隻要不想參與,拍屁股迴府誰又敢說他一個不字?”

    “行,我有空去談談。”荀彧隨口答應一句,便扔到脖子後麵了,“您迴來得正是時候,過幾天裴茂就帶著段煨和關中使者到了,可以親自見一見。”

    “很好很好。”曹操點點頭,“這個段煨不愧是‘涼州三明’段熲(jiong)的弟弟,倒是眼裏有天子有朝廷。”前一年尚書裴茂以謁者仆射身份持節

    入關,召集關中諸將討伐李傕、郭汜。中郎將段煨攻克長安殺死李傕,郭汜被叛變部下所殺。段煨此番隨裴茂入京,表示他從此以後也是許都朝廷的人了。

    素來矜持的荀彧忽然笑了:“段煨這一來,可把關中諸將的心思都牽動了。大大小小的割據都派了使者隨他一起來,就連遠在西涼的馬騰、韓遂也派了人,涼州刺史韋端更是老早就派從事楊阜到弘農與裴茂接洽,這次恐怕要來一大堆人,許都館驛都不夠住了。”

    靈帝末年西涼賊首王國、北宮伯玉、邊章等作亂,馬騰、韓遂各拉隊伍組建義勇抗敵。可是仗打到後麵,王國、北宮伯玉、邊章相繼敗亡,馬韓倒成了反賊頭子。董卓西遷,李郭弄權,馬韓二人也曾攻到長安城下,後來被李郭擊退。此後天下愈亂,西京朝廷對涼州鞭長莫及,任命馬騰為征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默許他們割據。又以京兆名士韋端為涼州刺史,緩和他們與朝廷的矛盾。

    曹操聽這西邊的割據頭子都要派人來,也笑了:“許都人氣旺,證明朝廷步入正軌。等他們來了,咱們可得好好招待。”

    荀彧莞爾道:“這讓我想起了光武爺收服烏丸之策,咱們不妨照貓畫虎。”當年劉秀平定天下,烏丸人不服,可是多年戰爭士民疲乏,劉秀也不想再打仗了。於是他誠邀烏丸各部酋長入京做客,又命人把洛陽裝扮得花團錦簇。那些窮鄉僻壤的野人首領見到繁華的都市、巍峨的殿宇、精美的飲食,竟有一大半不願意走了,從此烏丸遷居東北境內服從天朝。劉秀未動一刀一箭不戰屈人。

    “妙哉妙哉!叫丁衝、滿寵去辦,一定要張燈結彩好好歡迎他們。”但是笑過之後,曹操臉上又漸漸泛出了愁雲,“光武爺不戰而屈烏丸,可如今烏丸人卻在袁紹那一邊……東南西北到處都有威脅啊……”他直起身子,見書案上擺著筆墨,便順手拿起來,在空白的竹簡上慢慢寫著:關中諸將、荊州劉表、江東孫策、淮南袁術、南陽張繡。他每寫一個便隨著念一個,等都寫完了把筆一撂,歎息道:“要跟袁紹決戰,就得先把他們穩住,絕不能叫他們在關鍵時刻來搗亂。”

    荀彧道:“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咱們逐個來,先穩住關中諸將再說。”

    “是啊,急也是急不來的,世事瞬息萬變,隻要抓住機會,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荀彧見已沒什麽可說了,便起身告辭,曹操強打精神站起相送。走到堂下時,荀彧忽然收住腳步,一臉為難道:“還有……關於車騎將軍之事

    ,在下實在是……”其實他急著見曹操主要為了澄清這個,但坐了半天不知如何開口,眼見要走了所以不得不提。

    曹操深知荀彧是個謙謙君子,拍拍他的肩膀道:“文若,這些不必說了。我還不了解你嗎?心機良善端正守禮,溫良恭儉讓都占齊了。天子執意要辦的事情,你是拒絕不了的。”

    “您這麽開通,我還能說什麽呢?唉……”荀彧見他全理解,重重歎了口氣,“聖上最近脾氣有些大,可能是皇子染病心情煩躁吧。”皇子名叫劉馮,是伏完之女伏皇後去年所生,由於劉協得子時還不到二十歲,孩子有些先天不足,從生下來就一直鬧病。

    “孺子之疾何幹政事?”曹操不能體諒。

    “其實我也考慮過,董承是西涼舊將出身,這個時候給他升升官,對籠絡關中也有好處,能包容的盡量包容吧。”荀彧也不好說得太深,“這樣吧,明天咱們約董承一同麵聖,君臣見麵把話講清,順便奏報誅滅呂布之事。”

    “算了吧,我累了。”曹操又打了個哈欠,“說不定什麽時候又要用兵,我先休息幾日。一會兒叫繁欽替我修個表章呈上去,待段煨來了共同麵君吧,不過就是擺樣子的事兒。”

    荀彧知他賭氣,軟語道:“那就隨您便吧。當今聖上畢竟年輕,咱們做臣子的還是要多體諒。在下告退了……”

    曹操送走了荀彧,心頭還是很別扭——天子十九歲了,這個年紀正是滿懷壯誌的時候,當然不會甘心叫我主持一切。但他就不能拍拍胸口想想嗎?沒有我曹某人,哪還有這個朝廷,哪還有漢室天下?要是我不在了,誰還能站出來對付袁紹啊!

    【關中歸心】

    關中大小割據不下數十,卻沒幾個成氣候的,諸將相互攻殺爾虞我詐,行事沒有一定之規,往往是今天還在一張幾案前飲酒,明天就兵戎相見,後天又握手言和結拜兄弟。這種不穩定的狀況下,諸將都急於尋找背後靠山,所以也都樂於承認東邊的許都朝廷。

    兩年前禦史中丞鍾繇轉任尚書仆射經略關中,那時就有不少割據通使許都,大多請朝廷出麵調停他們的鬥爭。這一次諸將在朝廷的號召下勉強合作了一把,殲滅李傕、郭汜,所有人都感覺自己立下了大功,迫不及待向朝廷邀功,爭取曹操做後盾。尤其是素有威名的段煨親自入京,更調動了諸將的積極性,大到占領涼州的馬騰、韓遂,小到隻有一縣地盤的割據都紛紛派出使者相隨。

    謁者仆射裴茂持節在前,段煨、

    楊阜左右相隨,後麵竟拉著一支近百人的使者隊伍,騎著高頭大馬在大街上一走,引得士農百姓無不圍觀。經許都令滿寵的事先布置,處處張燈結彩,氣氛甚是熱烈。

    那些使者都是從刀光劍影之地爬過來的,更有些胡人混血沒見過世麵,一觀許都的市井繁華,欣羨得笑逐顏開左顧右盼,隻恨爹娘沒給自己多生幾隻眼睛。

    幸虧得知訊息早做準備,許都館驛臨時加蓋了房子,若不然還真接待不了這麽多客人。曹操對於此次的接待工作甚是細心,不但差遣王必、劉岱熱情照顧,而且從朝中抽調了治書侍禦史衛覬、議郎金旋、長水校尉種輯等關中籍貫的官員陪同接待,鄉音入耳倍感親切。那些良莠不齊的使者也就罷了,中郎將段煨作為誅賊首功需要重點接待。曹操與車騎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偏將軍梁王子劉服、尚書令荀彧以及謁者仆射裴茂傍著段煨一同上殿麵君。

    段煨字忠明,武威姑臧人,已年近六旬。此人雖也割據弘農諸縣,卻與其他西方武夫截然不同,主要因為他是破羌名將段熲的族弟。先朝拱衛邊疆曾有皇甫規、張奐、段熲三員名將,都是涼州籍貫,表字中又都有一個“明”字,故而被世人尊稱為“涼州三明”(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而這三員將中又以段熲最為驍勇善戰。可惜其人名利心太重,一門心思往上爬,曾與曹操之父曹嵩有些交情,後來黨附大宦官王甫當到太尉,誅殺黨人太學生。所以王甫一倒台,段熲也跟著身敗名裂斷送性命。一代驍將未死於戰場死於政爭,滿門老少跟著倒黴。那時段煨已在涼州當了個軍官,也遭受牽連免去官職。直到黃巾起義,孝靈帝劉宏赦免黨人,為緩和內部矛盾又將段氏一族免罪。段煨重歸軍隊,跟著皇甫嵩、董卓討伐邊章等反叛,立下不少軍功,更在董卓進京之後升任中郎將。因為有過獲罪又被赦免的經曆,段煨對漢室天子多保留了幾分愛戴。

    尤其使段煨掛懷的是,他與受難天子劉協之間還有一段傳奇經曆。昔日劉協在後將軍楊定、安集將軍董承、興義將軍楊奉的護衛下擺脫李傕、郭汜,率領百官東歸,曾途經段煨駐軍的華陰縣,段煨也事先準備了不少糧食物資逢迎天子。但後將軍楊定與段煨有隙,串通近侍誣陷他與郭汜通謀劫駕,率軍攻打他的營寨,並向天子索要問罪的詔書。當時年僅十五歲的劉協堅信段煨是清白的,不但不發詔書,還斥責楊定說:“王者攻伐,當上參天意,下合民心。司寇行刑,君為之不舉,而欲令朕有詔邪?”楊定沒能攻下段煨營寨,而段煨依舊獻上

    了禦膳衣物。後來楊定又計劃謀殺段煨,劉協則暗中通告保護了段煨。經過這番驚心動魄的經曆,段煨對這個小皇帝感激得五體投地,這也是他承認許都朝廷、樂於幫助曹操的根本原因。

    事隔四年多,段煨今日終於又見到對他有恩的小皇帝了,倉皇跪倒在大殿之上:“臣參駕來遲,請陛下治罪!”

    劉協見到他也很高興:“愛卿何謂有罪?”

    段煨手捧笏板道:“臣罪孽深重,辜負了陛下厚恩。當初本該留在您身邊,但憤於奸臣楊定,沒能自始至終跟陛下東歸,心中時時有愧……”說話間竟不由自主垂下兩行老淚。

    曹操、董承、伏完等見他情真意切無不動容。劉協更是紅了眼圈:“疾風知勁草,那楊定後來在危難之際拋下朕逃亡他方,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個小人的下落,而愛卿你卻誅殺李傕來到我麵前。當初若是你一直跟在我身邊,或許……”或許就不會有今日遷都許縣受製於人的局麵了!但當著曹操的麵,劉協不敢說這種話,轉而道,“或許能早一日誅滅李郭二賊。”

    段煨舉笏再拜:“在下未能恪盡職守令陛下多遭危難,實在是慚愧無地,幸有曹公匡扶社稷再立朝堂。”說著不禁扭過頭瞅了一眼曹操,“望陛下深納曹公之言、倚仗曹公之力,使天下混而複清亂而複平。”

    劉協本來挺感動,可聞聽此話臉上有些掛霜,冷冷地道:“那是自然的。”心中暗暗抱怨——你久不入朝怎知這裏的奧妙?曹操功勞雖大,卻獨攬權柄視朕如傀儡,別忘了這江山可是朕的江山!

    曹操聽段煨誇獎本還喜悅,但瞧劉協愛理不理的態度,心中甚是不滿;段煨不知皇帝何為突然冷下來,一臉懵懂詫異;董承、伏完、裴茂見此情景趕緊把頭壓得低低的,誰也不敢看;王子服卻幸災樂禍掩口而笑;荀彧也頗覺尷尬,前跨一步舉笏道:“段中郎立下大功,聖上宜加封賞。”

    劉協見荀彧提醒,便拋開滿腹心事,又恢複了和顏悅色的表情:“段愛卿誅逆有功,朕晉你為安南將軍,封闅()鄉侯。”這都是荀彧事先囑咐好的。

    “臣不敢擔此厚封。”段煨跪在那裏搖頭謙辭。

    “你怎麽能不接受?”劉協又道,“不看朕的麵子也須看曹公的麵子啊!”這話暗中帶刺。

    殿上之人全都聽出來了,一時間寂靜無聲,不知皇上今天怎麽會這樣。曹操實在看不下去了,生恐劉協再道出什麽更刺耳的話,趕緊搶步上前攙扶段煨,賠笑道:“老將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卑鄙的聖人:曹操(1-1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曉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曉磊並收藏卑鄙的聖人:曹操(1-1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