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七步成詩,一試碑留名
儒道至上?我在異界背唐詩! 作者:張亦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聞言,詞宋便準備走進石碑前,就在他觸碰到詩碑的一瞬間,隻見詩碑上竟然開始微微晃動,一道道金光自詩碑之中溢出,在廣場之上凝聚出了一道虛幻的影子。
這道影子身高八尺,儒袍加身,須發皆白,滿臉的聖人氣象。
“詩成者,皆應有名。我雖不在凡塵,但仍心係天元,若天下有真才,仍可繼我誌,行我道。”
這道虛影緩緩開口,聲音雖然平淡,但卻蘊含著一種說不出的威嚴,讓人不敢有半點褻瀆。
聽到這道聲音後,詞宋立刻反應過來,立刻對著虛影拱手一禮,恭敬迴道:“弟子詞宋,拜見屈聖。”
在場的所有學生見到這一幕後,也都紛紛停止了原本的行為,紛紛看向詞宋。
“這位師弟為何從未見過,難道是今年新招來的外舍弟子?”
“不是,他身穿的儒袍雖和我們學堂類似,但看起來卻比我們學堂的儒袍更寬大,且衣擺長度也是不同,衣物之上卻有細微的紋路,更像是在世家的服飾,看起來有些像是顏聖書院的衣著。”
“顏聖書院?難道這顏聖書院也有以詩入墨的天才了?”
一瞬間,廣場之上議論紛紛,所有人都在討論詞宋的身份,而廣場中央的詞宋此時仍在虛影之前,滿臉的震撼與崇拜。
屈聖虛影直接拋出了他的考驗:“以‘兄弟之情’為題,七步成詩,觀你才氣。”
“兄弟情?七步成詩?這buff是不是疊的有點滿啊?”
聽到屈聖的問題後,詞宋的嘴角下意識抽搐了一下,你幹脆告訴我答案得了,還整這些。
沒錯,詞宋想到的答案正是家喻戶曉的“七步成詩”典故,這個故事講的是曹植、曹丕,這首詩寫於黃初元年,也就是曹丕稱帝為魏文帝的那年。由於曹植和曹丕曾有過爭封太子的日子,曹丕心裏忌憚,因此有意除掉曹植,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最後曹植在悲憤之中,七步成詩。
這首詩,也是詞宋從小就背過,但是直到上了大學之後才知道有兩個版本的著名詩句《七步詩》。
詞宋並沒有提筆,也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緩緩開始了背誦:“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在詞宋剛說詩詞時,在場的眾位學子緊接著也開始剖析起詞宋的詩詞。
“這首詩詞,並非隻是寫兄弟情誼,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兄弟對峙反目,其中一人對於兄弟的控訴。”
“對,我也同意,那兄弟以“豆”自喻,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萁”是指豆莖,曬幹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這更說明了兄弟之間的關係已經達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這最後兩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正可謂是點睛之筆,將整個故事的精髓都融入其中。而這個故事,也恰恰是對於兄弟情誼的一種深刻的描繪,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隻能說,不愧是孔聖學堂的弟子,他們幾乎是瞬間就將詞宋背誦的詩詞剖析的一幹二淨,甚至連詩詞的背景都推測的大差不差。
隨著詞宋緩緩的將詩詞背出,屈聖虛影聽到詞宋的詩詞後,須發之中竟是流露出一絲觸動,緩緩開口道:“好一個‘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相殘,最後一句話中不僅帶有同胞之間的勸慰,還蘊含著真切的兄弟情誼。”
聽到屈聖的誇讚後,詞宋並沒有太過激動,反而緩緩退後一步,躬身行禮道:“謝過屈聖認可。”
就在眾位弟子感歎詞宋的才華能被孔聖所認可時,屈聖虛影再次開口道:“轉瞬成詩,驚世之才,有你一人,詩道不孤。”
緊接著一道金光從屈聖手心射出,直接沒入了詞宋眉心之中。
“這,這是?”
感受著眉心傳來的暖意,詞宋下意識退後一步,心中有些茫然。
“此乃吾之才氣,可助明眸,辯人,思之敏捷。”屈聖緩緩解釋道。
緊接著石碑上的文字也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了改變,詞宋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石碑上。
“僅僅是通過一試就碑上有名了?”
在場所有學子臉上露出了震驚,雖然在場之人中,也有人在碑上留有姓名,但他們也是通過了二試,三試之後,才被屈聖認可,而詞宋,僅僅通過一試,就做到了榜上有名,這等才華,簡直是驚世駭俗。
就連一直保持著淡然神色的寧平安也是微微動容,顯然,詞宋的才華超出了他的預料。
“能夠在一試就做到碑上留名之人,千年來不過寥寥數人,這位來自顏聖書院的師弟,竟然真的做到了?”
孔聖學堂的弟子們滿臉的驚訝和感歎。
“看來這次的五院茶會,會更加有趣了。”
“不過,就算如此,恐怕這師弟在顏聖書院也不是頂頂尖的學子吧?畢竟,顏聖書院內還有‘白瘋子’在呢。”
“你若是敢當著他的麵喊出這個外號嗎?”
“不敢不敢。”
“這次顏聖書院是有備而來,我等也要拚盡全力啊。”
……
聽著周圍此起彼伏的議論聲,詞宋並未在意,而是滿臉敬畏的對著屈聖虛影拱手一禮:“謝過屈聖認可。”
“一試已過,可否繼續進行二試?”
“當然。”詞宋迴道。
“以‘梅’為題,借物喻人,六步成詩,觀你天賦。”屈聖虛影說出了第二試的內容。
“梅?這可是又撞在我槍口上了。”
在詞宋看來,古人最喜歡寫的花,無非就是梅花和荷花這兩種,當然這隻是詞宋的主觀臆想,主要是他背的詩詞中,有太多太多關於梅花的詩詞。
“那我可要好好的挑一挑,選一選了。”
。。。。。。
這道影子身高八尺,儒袍加身,須發皆白,滿臉的聖人氣象。
“詩成者,皆應有名。我雖不在凡塵,但仍心係天元,若天下有真才,仍可繼我誌,行我道。”
這道虛影緩緩開口,聲音雖然平淡,但卻蘊含著一種說不出的威嚴,讓人不敢有半點褻瀆。
聽到這道聲音後,詞宋立刻反應過來,立刻對著虛影拱手一禮,恭敬迴道:“弟子詞宋,拜見屈聖。”
在場的所有學生見到這一幕後,也都紛紛停止了原本的行為,紛紛看向詞宋。
“這位師弟為何從未見過,難道是今年新招來的外舍弟子?”
“不是,他身穿的儒袍雖和我們學堂類似,但看起來卻比我們學堂的儒袍更寬大,且衣擺長度也是不同,衣物之上卻有細微的紋路,更像是在世家的服飾,看起來有些像是顏聖書院的衣著。”
“顏聖書院?難道這顏聖書院也有以詩入墨的天才了?”
一瞬間,廣場之上議論紛紛,所有人都在討論詞宋的身份,而廣場中央的詞宋此時仍在虛影之前,滿臉的震撼與崇拜。
屈聖虛影直接拋出了他的考驗:“以‘兄弟之情’為題,七步成詩,觀你才氣。”
“兄弟情?七步成詩?這buff是不是疊的有點滿啊?”
聽到屈聖的問題後,詞宋的嘴角下意識抽搐了一下,你幹脆告訴我答案得了,還整這些。
沒錯,詞宋想到的答案正是家喻戶曉的“七步成詩”典故,這個故事講的是曹植、曹丕,這首詩寫於黃初元年,也就是曹丕稱帝為魏文帝的那年。由於曹植和曹丕曾有過爭封太子的日子,曹丕心裏忌憚,因此有意除掉曹植,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最後曹植在悲憤之中,七步成詩。
這首詩,也是詞宋從小就背過,但是直到上了大學之後才知道有兩個版本的著名詩句《七步詩》。
詞宋並沒有提筆,也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緩緩開始了背誦:“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在詞宋剛說詩詞時,在場的眾位學子緊接著也開始剖析起詞宋的詩詞。
“這首詩詞,並非隻是寫兄弟情誼,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兄弟對峙反目,其中一人對於兄弟的控訴。”
“對,我也同意,那兄弟以“豆”自喻,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萁”是指豆莖,曬幹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這更說明了兄弟之間的關係已經達到了不可挽迴的地步。”
“這最後兩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才是真正的神來之筆,正可謂是點睛之筆,將整個故事的精髓都融入其中。而這個故事,也恰恰是對於兄弟情誼的一種深刻的描繪,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隻能說,不愧是孔聖學堂的弟子,他們幾乎是瞬間就將詞宋背誦的詩詞剖析的一幹二淨,甚至連詩詞的背景都推測的大差不差。
隨著詞宋緩緩的將詩詞背出,屈聖虛影聽到詞宋的詩詞後,須發之中竟是流露出一絲觸動,緩緩開口道:“好一個‘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相殘,最後一句話中不僅帶有同胞之間的勸慰,還蘊含著真切的兄弟情誼。”
聽到屈聖的誇讚後,詞宋並沒有太過激動,反而緩緩退後一步,躬身行禮道:“謝過屈聖認可。”
就在眾位弟子感歎詞宋的才華能被孔聖所認可時,屈聖虛影再次開口道:“轉瞬成詩,驚世之才,有你一人,詩道不孤。”
緊接著一道金光從屈聖手心射出,直接沒入了詞宋眉心之中。
“這,這是?”
感受著眉心傳來的暖意,詞宋下意識退後一步,心中有些茫然。
“此乃吾之才氣,可助明眸,辯人,思之敏捷。”屈聖緩緩解釋道。
緊接著石碑上的文字也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了改變,詞宋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石碑上。
“僅僅是通過一試就碑上有名了?”
在場所有學子臉上露出了震驚,雖然在場之人中,也有人在碑上留有姓名,但他們也是通過了二試,三試之後,才被屈聖認可,而詞宋,僅僅通過一試,就做到了榜上有名,這等才華,簡直是驚世駭俗。
就連一直保持著淡然神色的寧平安也是微微動容,顯然,詞宋的才華超出了他的預料。
“能夠在一試就做到碑上留名之人,千年來不過寥寥數人,這位來自顏聖書院的師弟,竟然真的做到了?”
孔聖學堂的弟子們滿臉的驚訝和感歎。
“看來這次的五院茶會,會更加有趣了。”
“不過,就算如此,恐怕這師弟在顏聖書院也不是頂頂尖的學子吧?畢竟,顏聖書院內還有‘白瘋子’在呢。”
“你若是敢當著他的麵喊出這個外號嗎?”
“不敢不敢。”
“這次顏聖書院是有備而來,我等也要拚盡全力啊。”
……
聽著周圍此起彼伏的議論聲,詞宋並未在意,而是滿臉敬畏的對著屈聖虛影拱手一禮:“謝過屈聖認可。”
“一試已過,可否繼續進行二試?”
“當然。”詞宋迴道。
“以‘梅’為題,借物喻人,六步成詩,觀你天賦。”屈聖虛影說出了第二試的內容。
“梅?這可是又撞在我槍口上了。”
在詞宋看來,古人最喜歡寫的花,無非就是梅花和荷花這兩種,當然這隻是詞宋的主觀臆想,主要是他背的詩詞中,有太多太多關於梅花的詩詞。
“那我可要好好的挑一挑,選一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