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笑什麽呢?
也許是孩子們又有了開課的希望、也許是他們又多了新的談資……
杜若和同伴們扶著自己的箱子,目送著那輛破破爛爛的小巴車駛遠,原本因為丟箱子而有些冰寒的心口,終於又迴了些熱氣。
被需要,無論在哪裏,都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celia小天使的打賞,破費了!
第6章 恩vs怨
紅星村是山坳裏的一處平地,周圍都是山,而且還是那種沒什麽出產的山地,就算能開墾出一塊地來,能種出的東西也有限。
於是能夠種田的山腳地,就成了附近最富裕的地方。
來接杜若他們的是紅星小學校長的兒子張有田和村長的侄子康世龍,他們在村裏借了兩輛三輪電瓶車,熱心的招唿老師們上去。
三輪電瓶車是城裏經常看到的那種運貨的車子,這幾人長這麽大都沒坐過這種車,可這鄉下也沒其他的交通工具,最終還是別別扭扭的爬了上去。
「至少比拖拉機好。」
秦朗笑著安慰黛文婷,「這好歹還是輛車。」
黛文婷勉強笑了笑,感受著三輪車的顛簸,感覺自己像是被賣到鄉下的小媳婦,這種感覺讓她情緒更糟糕了,坐在江昭輝的箱子上滿臉不開心。
王大來坐在張有田身邊的空位上,笑著和他攀談:「新校舍怎麽樣?聽說新校舍蓋好,今年入學的娃娃多了三成?」
「是啊,多虧這些愛心企業家,不但給我們蓋了學校,還資助了食堂,每個季度都會給我們送米麵來!周邊的鄉親聽說孩子們中午有地方吃飯,都把孩子送來上學了!」
說起新校舍,張有田也高興極了,笑著說:「就是來的孩子多了,老師不夠用了,你們來的正好!」
「說起來還要謝謝發起募捐的李老師和方老師,要不是他們將這裏的情況傳播出去,也不會有這麽多人發現紅星小學的困難。」
王大來感慨著說,又問:「李老師到九月就支教滿一年了吧?鄉親們準備怎麽歡送他?」
張有田沒說話。
「怎麽?他不準備走了?」
王大來誤會了,更高興了。
「那更好,給新來的老師們多了個嚮導!」
「不是,新老師來了,李老師就要走了。票都買好了。」
張有田連忙否認。
「就是歡送的事情,咱們還沒開始商量。」
王大來一怔,不明白他支支吾吾是什麽意思。車子後麵坐著的杜若幾人也是聽得雲裏霧裏,更不知道什麽李老師方老師是什麽人。
在王大來的解釋下,他們才知道,這李老師和方老師都是上屆支教團的成員,兩個都是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支教當地後被教育局派到這裏來的。
那時候的紅星小學還沒有新的校舍,整個小學建在破破爛爛的窯洞裏,光線差設施更差,周圍的孩子們大多是山上的山民,冬天連件禦寒的衣服都沒有,窯洞不通風,也不敢生炭盆怕中毒。
李老師和方老師心疼孩子們大冬天還要穿著單衣翻山越嶺來上學,趁著寒假的時候上網發起了「為紅星小學孩子們募冬衣」的活動,他們拍了很多關於附近山民的照片,又拍了紅星小學的現狀,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許多好心人為孩子們寄來了冬衣和文具,也有人幹脆捐款,這兩個老師也因此成了大壩子鄉甚至於n縣的支教名人。
再後來,一家熱心於公益的餐飲公司發現了這裏的情況,斥資為紅星小學捐獻了一座新的校舍,整個紅星村和周邊的鄉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窯洞邊建起了新的紅星小學,並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啊,那家公司,我知道!」
蘇麗聽到酒店公司的名字,連忙叫了起,「秦閣嘛,那茶餐廳到處都是,聽說還有更高端的粵菜餐廳唐閣,原來這裏的紅星小學是他們建的!」
因為在車上杜若維護過她,她現在對杜若的惡感也沒那麽強了,說罷還拐了拐她的胳膊:「就是我們上次碰麵的那家茶餐廳,還記得嗎?」
「記得,你忘了付錢那次。」
杜若吐槽。
蘇麗頓時一蔫。
「這家公司的老闆是個好人,聽說他小時候很窮,也是靠別人資助長大的,所以他發財後每開一家分店,就捐建一家山村小學。」
王大來笑著說。
「像這樣的好人,希望他的生意能永遠紅火下去。」
「多半是沽名釣譽。」
另一輛車上的江昭輝說。
「至少比有些企業家什麽都不做好。」
秦朗看了江昭輝一眼,難得有說話尖銳的時候。
「這樣的沽名釣譽,就應該多來點。」
王大來見氣氛有些緊張,連忙岔開話題,繼續說李老師和方老師。
原本的紅星小學隻有張校長一個老師,教著紅星小學裏四十幾個孩子,李老師和方老師來了後,兩個老師一家家跑,去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於是紅星小學又多招了十幾個學生,等新校舍建起來後,把自家孩子送來的鄉親更多了。
李老師和方老師做了不少事,不過一年支教的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才有了紅星小學招募新的支教老師的事情。
方老師在上個學期結束後就走了,李老師一直負責在學校統籌各方的捐款捐物,暑假就沒有離開,等著新老師來交接。
</br>
也許是孩子們又有了開課的希望、也許是他們又多了新的談資……
杜若和同伴們扶著自己的箱子,目送著那輛破破爛爛的小巴車駛遠,原本因為丟箱子而有些冰寒的心口,終於又迴了些熱氣。
被需要,無論在哪裏,都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celia小天使的打賞,破費了!
第6章 恩vs怨
紅星村是山坳裏的一處平地,周圍都是山,而且還是那種沒什麽出產的山地,就算能開墾出一塊地來,能種出的東西也有限。
於是能夠種田的山腳地,就成了附近最富裕的地方。
來接杜若他們的是紅星小學校長的兒子張有田和村長的侄子康世龍,他們在村裏借了兩輛三輪電瓶車,熱心的招唿老師們上去。
三輪電瓶車是城裏經常看到的那種運貨的車子,這幾人長這麽大都沒坐過這種車,可這鄉下也沒其他的交通工具,最終還是別別扭扭的爬了上去。
「至少比拖拉機好。」
秦朗笑著安慰黛文婷,「這好歹還是輛車。」
黛文婷勉強笑了笑,感受著三輪車的顛簸,感覺自己像是被賣到鄉下的小媳婦,這種感覺讓她情緒更糟糕了,坐在江昭輝的箱子上滿臉不開心。
王大來坐在張有田身邊的空位上,笑著和他攀談:「新校舍怎麽樣?聽說新校舍蓋好,今年入學的娃娃多了三成?」
「是啊,多虧這些愛心企業家,不但給我們蓋了學校,還資助了食堂,每個季度都會給我們送米麵來!周邊的鄉親聽說孩子們中午有地方吃飯,都把孩子送來上學了!」
說起新校舍,張有田也高興極了,笑著說:「就是來的孩子多了,老師不夠用了,你們來的正好!」
「說起來還要謝謝發起募捐的李老師和方老師,要不是他們將這裏的情況傳播出去,也不會有這麽多人發現紅星小學的困難。」
王大來感慨著說,又問:「李老師到九月就支教滿一年了吧?鄉親們準備怎麽歡送他?」
張有田沒說話。
「怎麽?他不準備走了?」
王大來誤會了,更高興了。
「那更好,給新來的老師們多了個嚮導!」
「不是,新老師來了,李老師就要走了。票都買好了。」
張有田連忙否認。
「就是歡送的事情,咱們還沒開始商量。」
王大來一怔,不明白他支支吾吾是什麽意思。車子後麵坐著的杜若幾人也是聽得雲裏霧裏,更不知道什麽李老師方老師是什麽人。
在王大來的解釋下,他們才知道,這李老師和方老師都是上屆支教團的成員,兩個都是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支教當地後被教育局派到這裏來的。
那時候的紅星小學還沒有新的校舍,整個小學建在破破爛爛的窯洞裏,光線差設施更差,周圍的孩子們大多是山上的山民,冬天連件禦寒的衣服都沒有,窯洞不通風,也不敢生炭盆怕中毒。
李老師和方老師心疼孩子們大冬天還要穿著單衣翻山越嶺來上學,趁著寒假的時候上網發起了「為紅星小學孩子們募冬衣」的活動,他們拍了很多關於附近山民的照片,又拍了紅星小學的現狀,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許多好心人為孩子們寄來了冬衣和文具,也有人幹脆捐款,這兩個老師也因此成了大壩子鄉甚至於n縣的支教名人。
再後來,一家熱心於公益的餐飲公司發現了這裏的情況,斥資為紅星小學捐獻了一座新的校舍,整個紅星村和周邊的鄉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窯洞邊建起了新的紅星小學,並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啊,那家公司,我知道!」
蘇麗聽到酒店公司的名字,連忙叫了起,「秦閣嘛,那茶餐廳到處都是,聽說還有更高端的粵菜餐廳唐閣,原來這裏的紅星小學是他們建的!」
因為在車上杜若維護過她,她現在對杜若的惡感也沒那麽強了,說罷還拐了拐她的胳膊:「就是我們上次碰麵的那家茶餐廳,還記得嗎?」
「記得,你忘了付錢那次。」
杜若吐槽。
蘇麗頓時一蔫。
「這家公司的老闆是個好人,聽說他小時候很窮,也是靠別人資助長大的,所以他發財後每開一家分店,就捐建一家山村小學。」
王大來笑著說。
「像這樣的好人,希望他的生意能永遠紅火下去。」
「多半是沽名釣譽。」
另一輛車上的江昭輝說。
「至少比有些企業家什麽都不做好。」
秦朗看了江昭輝一眼,難得有說話尖銳的時候。
「這樣的沽名釣譽,就應該多來點。」
王大來見氣氛有些緊張,連忙岔開話題,繼續說李老師和方老師。
原本的紅星小學隻有張校長一個老師,教著紅星小學裏四十幾個孩子,李老師和方老師來了後,兩個老師一家家跑,去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政策,於是紅星小學又多招了十幾個學生,等新校舍建起來後,把自家孩子送來的鄉親更多了。
李老師和方老師做了不少事,不過一年支教的時間已經到了,所以才有了紅星小學招募新的支教老師的事情。
方老師在上個學期結束後就走了,李老師一直負責在學校統籌各方的捐款捐物,暑假就沒有離開,等著新老師來交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