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著起身, 接過石榴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手, 撕開臘封迅速掃了一眼, 心下洞然。


    信上說秦驍的案子已辦結, 永王稱病在府,太子安然無恙。


    極簡短的三句話,底下沒有落款。但這封信出自誰的手,其實顯而易見。


    玉嬛沒想到梁靖會寄信過來,遂拿著進去給謝鴻夫婦看,等到晌午吃完飯,一家人在廳裏喝茶歇息時,謝鴻便屏退旁人,提起此事來。


    “永王這迴督查八州軍務,差事辦得漂亮,按說該受獎賞才是,如今既是稱病,怕是受了責罰尋的藉口。真是沒想到——”他將那簡短的信翻來覆去地瞧,向來溫雅的臉上帶著幾分嫌惡,“他瞧著平易和氣,竟是條毒蛇。”


    馮氏亦搖頭嘆道:“笑裏藏刀的人多了。倒是晏平,梁家跟永王踩著一條船,他卻能戳穿永王真麵目,行事著實叫人意外。”


    “他本就是個有主意的人,跟太子殿下交情好,能拋下家族蔭蔽,自去軍中歷練,闖一番天地,確實與眾不同。”謝鴻啜了口茶,嘆道:“這一點上,我不如他。”


    朝堂上雖行科舉之製,但靠著家族庇護謀職的世家子弟仍舊極多,哪怕是科場考試,世家子弟也因與考官的交情賞識,占極大的便宜。過後禮部選拔任用,沒門路的去窮鄉僻壤,有門路的留在京城或是富庶之地,即便同是科舉入仕,前路也是懸殊。


    謝鴻當年中了進士後,便是靠著家族蔭蔽,在幾處清平富庶之地為官,沒吃過苦。


    以梁靖那一身本事,有武安侯府撐著,再跟永王賣個好,這會兒早不知哪裏高就去了。


    他卻是花了三年時間歷練,如今立場又跟家族背道而馳,這份膽氣就令謝鴻自愧弗如。


    這邊感嘆著,玉嬛手指繞著繡帕,目光在博古架上亂掃,心裏卻在想旁的事。


    這迴若不是梁靖出手,一家三口的性命怕是都得搭進去。哪怕僥倖活著,也都是蒙在鼓裏,憎恨秦驍、懷疑太子,而後轉過頭去感激永王查明真相。細想起來,那人可真是條毒蛇,隻是——


    “永王暗裏指使秦驍謀害父親性命,明麵上又數次招攬,他究竟什麽打算?”


    玉嬛蹙眉迴身,偏頭瞧著謝鴻,耳畔珠釵微晃。


    馮氏亦擔憂道:“是了。上迴去丹桂湖,他還單獨召見玉嬛,格外青眼的樣子,難道是察覺了什麽?”


    “若說是為玉嬛的身世,太師那事兒……他該避之不及才是。”


    想來也是,蓋棺定論的罪臣之後,哪怕是個冤案,也有汙名在身。永王有奪嫡的野心,哪會蹚這渾水?思來想去,謝鴻也隻能想出一條理由來——為了拉攏淮南那邊。


    朝中奪嫡暗潮雲湧,如日中天的蕭家和魏州的梁靖都對永王忠心不二,淮南謝家居於富庶之鄉,雖也幫著永王些,到底不是死心塌地。在太子和淮南間挑撥離間,便可坐收漁利。


    之後秦驍失手,永王那般示好,怕也是心虛所致。


    想到這節,一家人自是對永王有了芥蒂防備。謝鴻本欲修書迴府,又恐留了痕跡泄露出去,索性派個心腹管事南下,帶了許多魏州風土特產,親自向淮南族中眾人問安,再同謝老太爺當麵稟明此事,請那邊留個心眼。


    ……


    管事派出去沒多久,便是重陽佳節。


    這一日素來有登高賞菊的習俗,衙署裏休沐一日,更是添了熱鬧。


    玉嬛清早起來,穿了身輕便裝束,到日上三竿時,謝鴻從衙署走了一遭迴來,便帶母女倆一道去登高。到得城外,官道上人來人往,盡是趁著佳節散心的百姓,往四麵山上蜂擁而去。


    謝家要去的是燕子嶺。


    魏州城外四麵皆被群山環繞,峰巒疊嶂,高低起伏,這燕子嶺並非最高處,也未必是風景最妙的地方,但它占著一樣好處——離梁家別苑頗近。


    梁家別苑的花圃是魏州有名的,四時花卉不斷,到金秋時節,那秋圃裏菊花綻放,千姿百態,各色花卉延綿,就著山水風光,著實是賞菊花的好去處。日子久了,梁府每年重陽也會在別苑設宴,邀請常往來的男客女眷,共賞佳景。


    謝鴻一家子正跟武安侯府議親,當然也在受邀之列。


    車至山腳,因登山的人大多都在這時辰,已是停了許多雕車香轎。


    一家子循著山路往上走,到山腰處,那座道觀裏香火極盛,便打算暫時歇歇腳,順道上柱香。玉嬛跟在馮氏身後,還沒進觀門,就見季夫人迎麵走出來,那張圓潤的生得和氣,平常總代笑意,今日卻似有鬱鬱之態。


    兩位夫人招唿過,玉嬛也含笑行禮,“季伯母。”


    “好一陣子沒見玉嬛,還是這樣討人喜歡。”季夫人撫著她髮髻,笑意卻沒能滲到眼底。


    玉嬛詫異,左顧右盼沒見好友,便道:“文鴛呢,沒跟夫人過來嗎?”


    “來了,就是心緒不大好,那兒散心呢。”


    玉嬛隨她所指瞧過去,就見季文鴛站在遠處山坡上,臨風而立。她站在背光處,因山間風冷,那邊曬不到太陽,幾乎沒什麽人。身旁雖有僕婦丫鬟陪著,那身影卻又似孤零零的,站了半晌也沒挪動半點,是相識以來從未有過的孤單落寞姿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媚玉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斛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斛珠並收藏花媚玉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