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梁章倒不是胡攪蠻纏的性子,悶聲道:“二哥文韜武略,大家都看在眼裏,自然不是我能比的。這事兒本來就不能強求,她看不上我,那也沒法子,誰叫我先前不上進。”
失落鬱鬱的模樣,全都寫在了臉上。
梁靖心疼而好笑,拍拍他肩膀,“你也別想歪,不是為了我那點虛名。”
“知道,她不是那種人,不合眼緣罷了。”梁章嘀咕。
他沒鑽牛角尖,梁靖便不再擔心。
這事兒也是他始料未及,又不好勸,隻肅容叮囑道:“往後她會是你二嫂,記清楚了。”
“知道!”
梁章雖頑劣,卻沒長歪,朋友妻不可欺,更何況是自家親嫂子。
他悶頭站了會兒,也沒興致再跟著遊玩,往殿裏瞥了一眼,實在不知待會玉嬛出來後該如何說話,索性擼起袖子,“算了,我迴書院讀書。明年進京趕考,天地大著呢!”說罷,將臂彎裏掛著的披風遞給梁靖,叫他待會給祖母披著,而後轉身出了靜安寺,策馬迴城。
待梁老夫人和玉嬛母女出殿時,梁章早已不見蹤影,唯有梁靖站在門外,身姿頎長。
見老夫人四處打量找人,梁靖便道:“三弟迴書院去了,祖母不必擔心。”
老夫人瞧他神色,隱約猜出幾分,便沒再提。
眾人在寺裏進完香,迴城後,老夫人請母女倆過去喝茶,恰巧老侯爺也請了謝鴻到府裏,遂在夷簡閣外花廳坐了坐。因玉嬛迴心轉意,老侯爺夫婦又有意成全,一頓茶喝罷,謝鴻夫婦也表露贊成的態度,皆大歡喜。
就等永王離開後,騰出手問名納吉,擇定婚期再籌備婚事了。
第31章 第31章
永王來時聲勢浩大, 走時倒沒怎麽張揚。
那日正逢陰雨, 隨行的儀仗大多被收起, 馬車上蒙了層遮雨的青油布, 左右侍衛隨行, 由梁元輔帶了幾位要緊官員一路送至城門外。
待那隊伍走遠,不自覺擦擦額頭,鬆了口氣。
從五月底至七月底, 永王不辭勞苦,將轄內八州的折衝府挨個走了一遭, 巡查得格外細緻。且中間又摻和著秦驍行刺那案子, 耽誤了不少功夫。
武安侯府縱然在魏州樹大根深, 到底須敬他皇子身份, 這陣子辦事格外精心,既不能叫永王和隨行官員查出太多毛病, 還需表表忠心,著實將那把老骨頭累得夠嗆。如今好容易送走這尊大佛,梁元輔迴府後連著兩日閉門歇息, 一應事務暫由沈恭打理。
武安侯府裏,老侯爺近來心緒甚好, 身子硬朗了點,便親自做主, 請人往謝家問名。
梁靖則記掛著東宮的事, 以謀職為由, 迴了京城。
他獨自一匹快馬趕路, 朝行夜宿,趕在永王車駕抵達京城前,便進了東宮。
而永王迴京後,來不及休整,便先入宮求見景明帝,說了這迴督查八州軍務的事,而後話鋒一轉,順帶將秦驍刺殺的案子也稟報了。這案子已在刑部壓了月餘,景明帝畢竟不肯相信太子會指使人刺殺朝堂官員,便暫將事情拖著,等永王迴京後親口對證。
如今永王差事辦得漂亮,景明帝心緒也不錯,便將旁人屏退,細問案情經過。
永王本就聰穎,事情始末都記得清清楚楚,從端午那日謝鴻遇刺說起,連同梁元輔如何處置,他如何查問,細細道來。為令景明帝動容,特地將幾迴審案的過程說得格外詳細,將秦驍如何抵賴,他如何耐著性子數迴查問,最終敲開嘴的事,添油加醋地吹到老皇帝耳朵裏。
老皇帝聽罷,便先添了幾分怒意,親自提審秦驍。
當著永王的麵,秦驍哪敢反口,隻唯唯諾諾地承認。
諸般證據擺在跟前,由不得人不信。景明帝先前得知這案子時就琢磨過,知道太子不滿世家猖狂行徑,有意剪除其勢力,先前朝堂上幾番官員任免,都刻意打壓世家子弟。而今事涉命案,人證物證也都有了,老皇帝信了七分,當即大怒,命人傳召太子入宮。
……
小內監奉命前往東宮傳旨時,太子正跟梁靖在偏殿喝茶。
兩人相識於梁靖在京城求學的時候,到如今已是將近十年的時光。太子比梁靖年長六歲,彼時正是十七八歲風華正茂的年紀,被景明帝立為儲君,又有皇後教導指點,意氣風發,鋒芒正盛。
到如今,朝堂上十年磨劍,意氣抱負仍在,卻比從前收斂沉穩了許多。
梁靖亦不再是初出茅廬的少年,遊遍四方、軍中歷練,見識才能不比東宮屬官遜色。
殿門緊掩,紫檀細紋的長案上,整整齊齊堆著幾樣東西。
梁靖挨個給太子解釋,“這是永王跟秦驍往來的信箋,藏在魏州城外的息園,臣已核對過筆跡,確信無誤……這是秦驍跟永王的部下往來的次數、地點,有幾迴秦驍的心腹也在,臣去折衝府取了口供,都核對得上……”
“那心腹會走露口風嗎?”
“不會,殿下隻管放心。”梁靖親自辦的事,心裏都有數,將旁的幾樣證據都交代清楚。
外頭恰好內監求見,太子聽得皇帝召見,便將證據收入寬袖中,隨同入宮。
從東宮到景明帝尋常處理政事所用的麟德殿,並不算遠,太子過去時,景明帝仍是臉色鐵青。五十餘歲的皇帝,鬚髮已隱隱花白,見太子拜見,便將禦案一拍,沉聲道:“秦驍刺殺謝鴻的案子,你都聽說了?”
</br>
失落鬱鬱的模樣,全都寫在了臉上。
梁靖心疼而好笑,拍拍他肩膀,“你也別想歪,不是為了我那點虛名。”
“知道,她不是那種人,不合眼緣罷了。”梁章嘀咕。
他沒鑽牛角尖,梁靖便不再擔心。
這事兒也是他始料未及,又不好勸,隻肅容叮囑道:“往後她會是你二嫂,記清楚了。”
“知道!”
梁章雖頑劣,卻沒長歪,朋友妻不可欺,更何況是自家親嫂子。
他悶頭站了會兒,也沒興致再跟著遊玩,往殿裏瞥了一眼,實在不知待會玉嬛出來後該如何說話,索性擼起袖子,“算了,我迴書院讀書。明年進京趕考,天地大著呢!”說罷,將臂彎裏掛著的披風遞給梁靖,叫他待會給祖母披著,而後轉身出了靜安寺,策馬迴城。
待梁老夫人和玉嬛母女出殿時,梁章早已不見蹤影,唯有梁靖站在門外,身姿頎長。
見老夫人四處打量找人,梁靖便道:“三弟迴書院去了,祖母不必擔心。”
老夫人瞧他神色,隱約猜出幾分,便沒再提。
眾人在寺裏進完香,迴城後,老夫人請母女倆過去喝茶,恰巧老侯爺也請了謝鴻到府裏,遂在夷簡閣外花廳坐了坐。因玉嬛迴心轉意,老侯爺夫婦又有意成全,一頓茶喝罷,謝鴻夫婦也表露贊成的態度,皆大歡喜。
就等永王離開後,騰出手問名納吉,擇定婚期再籌備婚事了。
第31章 第31章
永王來時聲勢浩大, 走時倒沒怎麽張揚。
那日正逢陰雨, 隨行的儀仗大多被收起, 馬車上蒙了層遮雨的青油布, 左右侍衛隨行, 由梁元輔帶了幾位要緊官員一路送至城門外。
待那隊伍走遠,不自覺擦擦額頭,鬆了口氣。
從五月底至七月底, 永王不辭勞苦,將轄內八州的折衝府挨個走了一遭, 巡查得格外細緻。且中間又摻和著秦驍行刺那案子, 耽誤了不少功夫。
武安侯府縱然在魏州樹大根深, 到底須敬他皇子身份, 這陣子辦事格外精心,既不能叫永王和隨行官員查出太多毛病, 還需表表忠心,著實將那把老骨頭累得夠嗆。如今好容易送走這尊大佛,梁元輔迴府後連著兩日閉門歇息, 一應事務暫由沈恭打理。
武安侯府裏,老侯爺近來心緒甚好, 身子硬朗了點,便親自做主, 請人往謝家問名。
梁靖則記掛著東宮的事, 以謀職為由, 迴了京城。
他獨自一匹快馬趕路, 朝行夜宿,趕在永王車駕抵達京城前,便進了東宮。
而永王迴京後,來不及休整,便先入宮求見景明帝,說了這迴督查八州軍務的事,而後話鋒一轉,順帶將秦驍刺殺的案子也稟報了。這案子已在刑部壓了月餘,景明帝畢竟不肯相信太子會指使人刺殺朝堂官員,便暫將事情拖著,等永王迴京後親口對證。
如今永王差事辦得漂亮,景明帝心緒也不錯,便將旁人屏退,細問案情經過。
永王本就聰穎,事情始末都記得清清楚楚,從端午那日謝鴻遇刺說起,連同梁元輔如何處置,他如何查問,細細道來。為令景明帝動容,特地將幾迴審案的過程說得格外詳細,將秦驍如何抵賴,他如何耐著性子數迴查問,最終敲開嘴的事,添油加醋地吹到老皇帝耳朵裏。
老皇帝聽罷,便先添了幾分怒意,親自提審秦驍。
當著永王的麵,秦驍哪敢反口,隻唯唯諾諾地承認。
諸般證據擺在跟前,由不得人不信。景明帝先前得知這案子時就琢磨過,知道太子不滿世家猖狂行徑,有意剪除其勢力,先前朝堂上幾番官員任免,都刻意打壓世家子弟。而今事涉命案,人證物證也都有了,老皇帝信了七分,當即大怒,命人傳召太子入宮。
……
小內監奉命前往東宮傳旨時,太子正跟梁靖在偏殿喝茶。
兩人相識於梁靖在京城求學的時候,到如今已是將近十年的時光。太子比梁靖年長六歲,彼時正是十七八歲風華正茂的年紀,被景明帝立為儲君,又有皇後教導指點,意氣風發,鋒芒正盛。
到如今,朝堂上十年磨劍,意氣抱負仍在,卻比從前收斂沉穩了許多。
梁靖亦不再是初出茅廬的少年,遊遍四方、軍中歷練,見識才能不比東宮屬官遜色。
殿門緊掩,紫檀細紋的長案上,整整齊齊堆著幾樣東西。
梁靖挨個給太子解釋,“這是永王跟秦驍往來的信箋,藏在魏州城外的息園,臣已核對過筆跡,確信無誤……這是秦驍跟永王的部下往來的次數、地點,有幾迴秦驍的心腹也在,臣去折衝府取了口供,都核對得上……”
“那心腹會走露口風嗎?”
“不會,殿下隻管放心。”梁靖親自辦的事,心裏都有數,將旁的幾樣證據都交代清楚。
外頭恰好內監求見,太子聽得皇帝召見,便將證據收入寬袖中,隨同入宮。
從東宮到景明帝尋常處理政事所用的麟德殿,並不算遠,太子過去時,景明帝仍是臉色鐵青。五十餘歲的皇帝,鬚髮已隱隱花白,見太子拜見,便將禦案一拍,沉聲道:“秦驍刺殺謝鴻的案子,你都聽說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