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太和山,主峰太行,翠微雲台孤照章秀四峰拱衛,霞霧繚繞五色煙籠,遠遠望去,猶似雲中仙山。子虛觀建館八百一十七載,護衛方圓千裏,祈雨行醫,斬妖誅邪,曆來觀主雖不入西康,卻被南楚國君封為安國仙師。當代觀中除灑掃膳食仆人,共一百四十七人,人數雖不能與太康東萊等門派相比,但其始祖清虛道人天資卓越,曾受薑文天赫遠等前輩指點,所創《太和經》一經,被列為正道十大仙經。除七人於翠微山下打理飛鶴觀外,其餘門人大多於山中修行。
“師兄,飛鶴觀傳信,發現一行六十八名妖族。”旭日初升,漫過霞霧蒸騰的霧海,照到出雲古刹,霞光浸染,巍峨壯觀。大殿之內,道音陣陣,道道青色光華隨著道音滲出,透出大殿金頂,於空中化為一巨大青色太極。一名紫衣道人立於大殿之外,向內傳音。
殿內青霞驀地一黯,道音依舊,不過多時,數名紫衣道人邁步而出,為首一人皺眉道:“秀山師弟,如何?”
“他們一路晝伏夜出,盡是挑選荒僻小道,並無滋生事端。”看見對麵群道似乎鬆了口氣,又似有些惋惜,秀山突然低聲道,“觀主,那一群妖孽皆已化形,可除了一個萬法境界之外,其餘大都在通靈之境,亦有不少語氣之境。”
一眾道人聞言眸光齊是一亮,觀主迴頭看著眾人一眼,又轉眸瞪了秀山一眼,歎了口氣道:“諸位師弟,昆侖來信你們也都讀過,如今妖帝重生占據朝歌,這一群妖族顯然是前去拜見妖帝的。”
“那又如何!”觀主背後一道人出聲道,“師兄,妖帝三千年前天下無敵,如今我人族繁盛,更兼有太康東萊一眾上人,又豈會懼他!來信上不是也說,若是妖族挑釁生事,可出手誅滅。師兄,這可是六十八顆內丹啊,若是得到煉製成丹供弟子服用,定有突破。”
“是啊,師兄,機不可失。若是錯過這群妖孽,不知道要等多少時日方可攢夠這麽多妖丹。”秀山一眾師兄弟現出猶豫之色,趁熱道,“師兄,如今天下妖族遷往朝歌山,日後未必再能有如此機會。”
“師弟,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妖族真有如此不濟,昆侖為何會傳書示警,即便是妖族不足為慮,但單憑妖帝一人也足以滅我子虛觀!”一眾子虛觀道人為秀山言語所動,心神搖曳,卻不想耳旁突是一聲雷霆厲喝,耳旁轟然心神皆震,險些噴出血來!眾道人麵色發白,看著麵上略略發青的觀主。
一道人遲疑片刻,低聲道:“師兄,你的擔心我們不識不知,但畢竟難得有如此機會,若是我們做的機密,說句不敬的話,即便是昆侖也未必能知。”
“是啊,師兄。即便妖帝得知,無憑無據之下,即使動起手來,太康也不會不念香火之情,袖手旁觀。”
看著眾人,觀主麵色陰沉得幾乎滴出水來。
“師兄,莫非你真的認為我們與妖族衝突能緩和下來嗎?”一個苦笑歎息,一名始終麵無表情的道人出聲。
“連師弟,你也貪圖那些妖族內丹嗎?”觀主雙目寒光如電,盯著那道人。
“並無差別。”迎著那直可將人定透的眸光,微微一歎,“終會有那麽一戰,不過時間早晚罷了。可晚些開戰真的便好嗎,其實,對於我們早晚都一樣。”
彎腰拾起爬過殿前的一隻螻蟻,兩指一搓,“螻蟻一般的存在,何談自保。”
淡淡語氣,卻如一股寒風刮,滲透骨骸。
“於天下大局之中,即便是太康東萊也是螻蟻,更何況是我們小小一觀。但終究會有些不同,”一縷冷笑浮現唇邊,眸光冷冷掃過眾人,“隻要薑文天,宮南雪諸位上人不死,太康太上不滅,可我們呢,你們誰又能保我子虛觀根基?”眾人麵麵相覷,心底寒意如潮。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凡人修道超脫生死,又有幾人不怕死,更何況,有些事甚至比死更難人畏懼。
“師弟,別說了。”觀主滿麵倦容,轉身離去,心灰意懶揮了揮手,“繼續早課吧。”
“師兄,未必無法。”連姓道人看著那蕭然身影,淡淡道。眾道人聞言,齊是一震,迴眸望去。
“與其被動等死,不如拚死一搏,即便身死道消,但終究會留些根基在世間。”
眸光冷冽,如刀鋒般掃過眾人,語氣冷厲而又漠然:“生可無名,死亦無名,抑或是,”唇角鋒芒畢露,語出如刀,“薪盡火傳!”
************************************
“大哥,快出太和山地境了。”一行近百人,靜靜無聲地走在山林中,月光皎皎,樹葉雖然已近落盡,但枝椏密密,遮住月光於樹下投下黑漆漆的陰影,前方樹木影影重重,但模模糊糊間卻是一片皎皎之色,沉寂妖族一眾也不由發出低唿之聲。
為首大漢迴頭看著身後男子,也露出笑容:“是啊,出了太和山,前方便無較大門派,我們也不必這般偷偷摸摸地趕路了。”
“真想早點進入朝歌山,拜見大帝。”大漢背後傳來一個興奮聲音,有些顫抖,“嘿,人族以為大帝逝去,便大肆欺壓我族這麽多年了,如今大帝重生,召集我族,看看誰還敢欺辱我妖族!”
“誰說不是,以前我們便是在深山老林中也被人族誅殺,現在,你看,便是橫跨三千裏也無人敢招惹!”
“欺辱,嘿,老八,當年大帝無敵天下,而今又有熊王輔佐,是我妖族一洗前恥的時候了。”
“不錯,隻要到了朝歌山拜見大帝之後,我們便能又怨報怨,有仇報仇!以人族之血祭奠我妖族冤死亡靈!”聽著身後族人興奮聲音,男子心底歎了口氣:天下將亂,生靈塗炭,若非為了將來的一線生機,他又怎會同意舉族遷徙,至於興盛妖族,報仇雪恥,相比本族存亡而言,倒是遠次。
“恐怕你們沒有那個機會了。” 一道清明朦朧光華突然降落密林,一襲紫衣飄飄出塵,男子麵容清明如月,迎著輝光更是飄渺如仙。
為首大漢雙瞳一縮,伸開雙手攔在一眾妖族前方:“子虛觀上師駕到,不知所為何事?”
“何需解釋,亦不必解釋,你們走了。”雙手一揮,一抹清輝映著月華,流轉舞動,籠罩四周,“殺!”大漢雙瞳一寒,大喝聲道,“衝出去,向大帝稟告!”
四周寂靜,青色流光如同綠螢,妖族身形奔如急電四下散開。“殺!”巨響轟然,四下傳來漫天嘯聲,流光如電,數百道紫色身影禦劍而落,朝向妖族攻去。
“嗤!”鮮血濺射,數百柄飛劍縱橫如龍,透過妖族身軀,掀起層層血浪,瞬息之間,近半妖族殞命飛劍之下!“快走!”為首大漢身軀橫掠,擋開六柄飛劍,朝身後諸多族人大喝道,但飛劍如雨,劍芒鋒銳無匹,依然在他身上割出道道血痕。
“大哥!”飛劍咆哮盤旋,迴旋射至,為首大漢雖是擋開最先十餘柄,但真氣消耗極大,為後續飛劍貫體而出!妖族大漢血貫雙瞳,嘶聲大叫道。
“別管我,快走!”鮮血激射,為首大漢身軀晃了又晃,怒喝聲中,便朝著子虛觀眾人衝去。
“走不了的。”一聲歎息幽幽,明月皎皎,但卻投下如劍般的冷光。“嗤!”一聲輕響,那仍在堅持的眾妖族為月芒透體,化為一灘肉糜,濺灑大地。
殘血映月,四下皆寂,一聲歎息幽幽響起:“師兄,還沒打定主意嗎?”
明月枝頭,紫衣鼓舞不息,一男子踏著樹梢抬頭望月,目光淒迷:“為何沒有,隻是想起一些往事罷了。”低頭看著那滿麵興奮,但又悄無聲息掩埋痕跡的一眾弟子,“那是你我和她們一樣,”唇角微扯,似是懷念又似譏諷,“一樣的執著,一樣的天真。”
林中寂寂,沒有迴答,那望月之人卻是一笑,搖了搖頭:“有時我在想師尊坐化之時為何將觀主之位傳與於我,我們一眾師兄弟中,我並非最出色的,更非最刻苦的,可師尊卻將觀主之位傳與於我,說來便是現在想起也覺不可思議。”
“沒有什麽不可思議的,”清冷聲音亦是幽幽,“因為你是最合適的,師兄。”
“你沒有什麽野心,但卻是穩固子虛觀根基的最好人選;待人寬和溫厚,不會計較同門師兄弟的無禮,更不好嫉妒他人修為進展。。。我們,”苦笑隨風,“太過在意其他了,師兄,我們中唯有你一直堅持的是本我啊!”
“嗬!本我,有時我到不願要這本我。”笑聲低沉的甚至有些沉悶,轉眸望向林間陰影,淡淡聲道,“連師弟,如何?”
“已成十之八九,放心吧。”
“你做事,我有什麽不放心。”
太和山,主峰太行,翠微雲台孤照章秀四峰拱衛,霞霧繚繞五色煙籠,遠遠望去,猶似雲中仙山。子虛觀建館八百一十七載,護衛方圓千裏,祈雨行醫,斬妖誅邪,曆來觀主雖不入西康,卻被南楚國君封為安國仙師。當代觀中除灑掃膳食仆人,共一百四十七人,人數雖不能與太康東萊等門派相比,但其始祖清虛道人天資卓越,曾受薑文天赫遠等前輩指點,所創《太和經》一經,被列為正道十大仙經。除七人於翠微山下打理飛鶴觀外,其餘門人大多於山中修行。
“師兄,飛鶴觀傳信,發現一行六十八名妖族。”旭日初升,漫過霞霧蒸騰的霧海,照到出雲古刹,霞光浸染,巍峨壯觀。大殿之內,道音陣陣,道道青色光華隨著道音滲出,透出大殿金頂,於空中化為一巨大青色太極。一名紫衣道人立於大殿之外,向內傳音。
殿內青霞驀地一黯,道音依舊,不過多時,數名紫衣道人邁步而出,為首一人皺眉道:“秀山師弟,如何?”
“他們一路晝伏夜出,盡是挑選荒僻小道,並無滋生事端。”看見對麵群道似乎鬆了口氣,又似有些惋惜,秀山突然低聲道,“觀主,那一群妖孽皆已化形,可除了一個萬法境界之外,其餘大都在通靈之境,亦有不少語氣之境。”
一眾道人聞言眸光齊是一亮,觀主迴頭看著眾人一眼,又轉眸瞪了秀山一眼,歎了口氣道:“諸位師弟,昆侖來信你們也都讀過,如今妖帝重生占據朝歌,這一群妖族顯然是前去拜見妖帝的。”
“那又如何!”觀主背後一道人出聲道,“師兄,妖帝三千年前天下無敵,如今我人族繁盛,更兼有太康東萊一眾上人,又豈會懼他!來信上不是也說,若是妖族挑釁生事,可出手誅滅。師兄,這可是六十八顆內丹啊,若是得到煉製成丹供弟子服用,定有突破。”
“是啊,師兄,機不可失。若是錯過這群妖孽,不知道要等多少時日方可攢夠這麽多妖丹。”秀山一眾師兄弟現出猶豫之色,趁熱道,“師兄,如今天下妖族遷往朝歌山,日後未必再能有如此機會。”
“師弟,你有沒有想過若是妖族真有如此不濟,昆侖為何會傳書示警,即便是妖族不足為慮,但單憑妖帝一人也足以滅我子虛觀!”一眾子虛觀道人為秀山言語所動,心神搖曳,卻不想耳旁突是一聲雷霆厲喝,耳旁轟然心神皆震,險些噴出血來!眾道人麵色發白,看著麵上略略發青的觀主。
一道人遲疑片刻,低聲道:“師兄,你的擔心我們不識不知,但畢竟難得有如此機會,若是我們做的機密,說句不敬的話,即便是昆侖也未必能知。”
“是啊,師兄。即便妖帝得知,無憑無據之下,即使動起手來,太康也不會不念香火之情,袖手旁觀。”
看著眾人,觀主麵色陰沉得幾乎滴出水來。
“師兄,莫非你真的認為我們與妖族衝突能緩和下來嗎?”一個苦笑歎息,一名始終麵無表情的道人出聲。
“連師弟,你也貪圖那些妖族內丹嗎?”觀主雙目寒光如電,盯著那道人。
“並無差別。”迎著那直可將人定透的眸光,微微一歎,“終會有那麽一戰,不過時間早晚罷了。可晚些開戰真的便好嗎,其實,對於我們早晚都一樣。”
彎腰拾起爬過殿前的一隻螻蟻,兩指一搓,“螻蟻一般的存在,何談自保。”
淡淡語氣,卻如一股寒風刮,滲透骨骸。
“於天下大局之中,即便是太康東萊也是螻蟻,更何況是我們小小一觀。但終究會有些不同,”一縷冷笑浮現唇邊,眸光冷冷掃過眾人,“隻要薑文天,宮南雪諸位上人不死,太康太上不滅,可我們呢,你們誰又能保我子虛觀根基?”眾人麵麵相覷,心底寒意如潮。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凡人修道超脫生死,又有幾人不怕死,更何況,有些事甚至比死更難人畏懼。
“師弟,別說了。”觀主滿麵倦容,轉身離去,心灰意懶揮了揮手,“繼續早課吧。”
“師兄,未必無法。”連姓道人看著那蕭然身影,淡淡道。眾道人聞言,齊是一震,迴眸望去。
“與其被動等死,不如拚死一搏,即便身死道消,但終究會留些根基在世間。”
眸光冷冽,如刀鋒般掃過眾人,語氣冷厲而又漠然:“生可無名,死亦無名,抑或是,”唇角鋒芒畢露,語出如刀,“薪盡火傳!”
************************************
“大哥,快出太和山地境了。”一行近百人,靜靜無聲地走在山林中,月光皎皎,樹葉雖然已近落盡,但枝椏密密,遮住月光於樹下投下黑漆漆的陰影,前方樹木影影重重,但模模糊糊間卻是一片皎皎之色,沉寂妖族一眾也不由發出低唿之聲。
為首大漢迴頭看著身後男子,也露出笑容:“是啊,出了太和山,前方便無較大門派,我們也不必這般偷偷摸摸地趕路了。”
“真想早點進入朝歌山,拜見大帝。”大漢背後傳來一個興奮聲音,有些顫抖,“嘿,人族以為大帝逝去,便大肆欺壓我族這麽多年了,如今大帝重生,召集我族,看看誰還敢欺辱我妖族!”
“誰說不是,以前我們便是在深山老林中也被人族誅殺,現在,你看,便是橫跨三千裏也無人敢招惹!”
“欺辱,嘿,老八,當年大帝無敵天下,而今又有熊王輔佐,是我妖族一洗前恥的時候了。”
“不錯,隻要到了朝歌山拜見大帝之後,我們便能又怨報怨,有仇報仇!以人族之血祭奠我妖族冤死亡靈!”聽著身後族人興奮聲音,男子心底歎了口氣:天下將亂,生靈塗炭,若非為了將來的一線生機,他又怎會同意舉族遷徙,至於興盛妖族,報仇雪恥,相比本族存亡而言,倒是遠次。
“恐怕你們沒有那個機會了。” 一道清明朦朧光華突然降落密林,一襲紫衣飄飄出塵,男子麵容清明如月,迎著輝光更是飄渺如仙。
為首大漢雙瞳一縮,伸開雙手攔在一眾妖族前方:“子虛觀上師駕到,不知所為何事?”
“何需解釋,亦不必解釋,你們走了。”雙手一揮,一抹清輝映著月華,流轉舞動,籠罩四周,“殺!”大漢雙瞳一寒,大喝聲道,“衝出去,向大帝稟告!”
四周寂靜,青色流光如同綠螢,妖族身形奔如急電四下散開。“殺!”巨響轟然,四下傳來漫天嘯聲,流光如電,數百道紫色身影禦劍而落,朝向妖族攻去。
“嗤!”鮮血濺射,數百柄飛劍縱橫如龍,透過妖族身軀,掀起層層血浪,瞬息之間,近半妖族殞命飛劍之下!“快走!”為首大漢身軀橫掠,擋開六柄飛劍,朝身後諸多族人大喝道,但飛劍如雨,劍芒鋒銳無匹,依然在他身上割出道道血痕。
“大哥!”飛劍咆哮盤旋,迴旋射至,為首大漢雖是擋開最先十餘柄,但真氣消耗極大,為後續飛劍貫體而出!妖族大漢血貫雙瞳,嘶聲大叫道。
“別管我,快走!”鮮血激射,為首大漢身軀晃了又晃,怒喝聲中,便朝著子虛觀眾人衝去。
“走不了的。”一聲歎息幽幽,明月皎皎,但卻投下如劍般的冷光。“嗤!”一聲輕響,那仍在堅持的眾妖族為月芒透體,化為一灘肉糜,濺灑大地。
殘血映月,四下皆寂,一聲歎息幽幽響起:“師兄,還沒打定主意嗎?”
明月枝頭,紫衣鼓舞不息,一男子踏著樹梢抬頭望月,目光淒迷:“為何沒有,隻是想起一些往事罷了。”低頭看著那滿麵興奮,但又悄無聲息掩埋痕跡的一眾弟子,“那是你我和她們一樣,”唇角微扯,似是懷念又似譏諷,“一樣的執著,一樣的天真。”
林中寂寂,沒有迴答,那望月之人卻是一笑,搖了搖頭:“有時我在想師尊坐化之時為何將觀主之位傳與於我,我們一眾師兄弟中,我並非最出色的,更非最刻苦的,可師尊卻將觀主之位傳與於我,說來便是現在想起也覺不可思議。”
“沒有什麽不可思議的,”清冷聲音亦是幽幽,“因為你是最合適的,師兄。”
“你沒有什麽野心,但卻是穩固子虛觀根基的最好人選;待人寬和溫厚,不會計較同門師兄弟的無禮,更不好嫉妒他人修為進展。。。我們,”苦笑隨風,“太過在意其他了,師兄,我們中唯有你一直堅持的是本我啊!”
“嗬!本我,有時我到不願要這本我。”笑聲低沉的甚至有些沉悶,轉眸望向林間陰影,淡淡聲道,“連師弟,如何?”
“已成十之八九,放心吧。”
“你做事,我有什麽不放心。”